總書記抓帳篷隨想心得

總書記抓帳篷隨想心得

總書記抓帳篷隨想心得

薛亞利

汶川特大地震災區安置受災羣眾急需大批帳篷!這引起了胡錦濤總書記的高度關注。

5月22日上午,剛從災區返回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專門研究繼續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的總書記,會議一結束,就立即趕赴浙江省湖州市,實地考察救災帳篷生產情況。5月25日,又前往河北省廊坊市,實地考察救災過渡板房生產情況。要求在一個月內向災區提供90萬頂帳篷,首次建造100萬套過渡安置房。以確保受災羣眾有遮風擋雨的臨時住所。

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為解決災區所需帳篷問題,三四天內,兩次風塵僕僕深入企業一線,直接指揮組織生產,這在各國領導人中實屬罕見。其務實作風、親民情懷,着實令民眾動容,令世界感歎!他使人們很自然聯想起了井岡山上朱(源於公文有 約)總司令挑糧的扁擔、大生產運動中毛主席開荒的身影、延安窯洞前周總理手搖的紡車……中國共產黨建黨80多年,為什麼能從勝利走向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什麼不斷創新發展?中華民族從一個又一個災難中為什麼能勇敢挺起,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人們似乎進一步從總書記抓帳篷中找到了答案。

總書記抓帳篷最生動地體現了執政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決定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根本力量,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我們黨和政府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關心羣眾、代表羣眾利益,絕不是空洞的口號。它要求執政黨,在執政為民中時時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多辦利民之事。要從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入手,多辦實事好事。

總書記抓帳篷,最生動地體現了我們黨執政為民的理念,最充分地詮釋了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生命權是最大的人權。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寫下了中國人權的輝煌記錄,也寫下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嶄新紀錄。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身先士卒,及時通暢的信息披露,有力高效的果決指揮,舉國動員的生死營救,生命至上的國家信念,以人為本的制度創新……始終支撐着大地震中的大愛大智大勇,昭示着中國共產黨人生命至上,人民為先的政治倫理,彰顯着一個執政黨的成熟與堅定。這正如外電所評論的,中國領導人在這次抗震救災中的出色表現,是外國領導人學不來的,也是無法學的。

總書記抓帳篷最真切地踐行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汶川特大地震,這一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給中國人民帶來極大傷痛,但是也讓中國在挫折中更加團結,在磨難中走向進步。30多個日日夜夜,許多意味深長的“第一次”令人感懷。

5月19日至21日,全國悼念日。五千年中國文明史,第一次,普通百姓可享國哀。新中國60年,第一次,國旗為自然災害中罹難同胞而降。為爭分奪秒搶救生命,作為受災國的新中國,第一次,向國際救援隊暢開大門,使愛,沒有了疆界,超越了種族……

“國之興也,視民如傷”。一個以人為本的政府,履行最莊嚴的承諾;一個把人的生命擺到最高位置的社會,刻下邁向現代文明的標記。當國旗緩緩垂下,人的尊嚴冉冉升起,一個國家的品格升到新的高度。當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為受災羣眾有家可居,短短几天數次親臨一線,部署組織生產帳篷和過渡房,千萬災民的心裏熱潮奔湧,使弱者頓感有了靠山。

總書記抓帳篷最直接地促進了社會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新時期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偉大實踐。

老百姓説,和諧社會意味着幼有所護,老有所養,弱有所助,困有所幫,家庭和睦,生活和美,社會安定。科學發展觀所提出的和諧社會更將其內涵上升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以人為本的時代旗幟下,這次抗震救災主題只有一個:“第一位是救人!”“一線希望,百倍努力!”軍民魚水情,民族一家親,13億人民血脈相通,同風共雨,書寫着共和國浴火重生的希望,譜寫着大災難中特有的和諧之曲。而胡錦濤總書記心繫災區羣眾,親自抓帳篷和過渡板房生產,更給這和諧之曲增添了感動人心的音符。

具體工作中,如何執政為民,以人為本,促進和諧?胡錦濤總書記在抗震救災中,以樸樸素素的行動,給我們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表率。我們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應以此為鞭策和激勵,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人民辦更多更好的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