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精選19篇)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周莊遊玩。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精選19篇)

午飯後,我們乘車趕赴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欣賞“轎從前門進,船從家門過”的美景,感受江南水鄉那古樸、明潔的幽靜。

登高遠眺,也許是觀看周莊全貌最好的方法。我們登上週莊的瑞光塔,塔高九層,站在塔頂向遠處眺望,整個周莊便盡收眼底。周莊像一片荷葉,四面環水依靠着澱山湖,一座座古屋、一條條街道和河流縱橫交錯;如織的遊人、白色的牆面和灰色的屋頂交相輝映,“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使人彷彿置身於如夢如幻的電影場景之中。

走下瑞光塔,穿過狹長的街道,我們來到周莊的重要景點——張廳和沈廳。這兩家可是幾百年前的名門大户,透過雕樑畫棟和一件件古色古香的紅木傢俱,我彷彿看到了古代達官貴人們奢華的生活,更感慨於勞動人民的智慧。

接着,我們來到了雙橋。聽當地人説,這兩座橋分別叫“世德橋”和“永安橋”,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兩橋聯袂而築,交叉相連,樣子很像古代的鑰匙。

離開雙橋,我們到了周莊“井”字形河道上。河面不寬,狹窄處僅有四五米,但彎彎曲曲的河流宛如一條綠絲帶,飄蕩在小鎮的每一個角落。我們乘坐的遊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悠盪盪,清風徐來,水波不驚,在船上聽聽船孃的吳歌小唱,看看遠處山光水色中默默地靜立着的木屋,別有一番情趣。船緩緩地在古鎮恬靜的街巷裏穿行,我們恍若走進了人間仙境一般。

啊!周莊那水、那橋、那宅,猶如一幅繾綣的畫卷,讓我回味無窮。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2

水鄉周莊,很是漂亮的一個地方。在那個古香古色的古蹟裏,一條小河蜿蜒在淡雅水墨之中,小船穿梭其間,船伕船孃悠揚的歌聲是原始的,不沾染一絲塵世的渾濁,我不知不覺便醉在那一腔清亮之中。

周莊是秀麗的,風景如畫,小橋或曲或直,有的小巧玲瓏,有的莊嚴大氣,古樸又不失風韻。橋下千年不歇的河水靜靜地流淌,彷彿流過我的心田。河邊柳枝垂地,清風微拂揚起絲絲飄蕩,明亮的綠點綴在黑白相間的小鎮中,一種無法言喻的美就那樣撞擊進我心底最柔軟的位置,浮躁不安的心猛的就沉靜了。

周莊是古樸的,此所謂“古鎮周莊”,入眼的都是黑瓦白牆的建築,歷經百年的滄桑卻風華依舊。在張廳、沈廳裏轉悠,設計精巧的樓閣,裝飾精美的家壁,奇思妙想的機關裝置……那是古代大户人家的住宅,我依稀看到了當年沈萬三的意氣風發。但若是身在其中,不由得便感受到了魯迅先生曾經説過的:“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小橋流水人家,江南本就是一個煙雨朦朦的地方。温婉的江南孕育出了一個小家碧玉的貞豐澤國。幾百年的歷史風韻沉澱在一彎遙遙小鎮,古樸風雅。沉醉在漁舟唱晚裏的才子郎俊就在此吟詩作對,把酒臨風而心曠神怡。巧笑倩兮的佳人閨秀在此餘留一串串銀鈴般的淺笑,箜篌古箏錚錚作響;玉簫竹笛悠悠揚揚,那一雙巧手便奏出了周莊的婉約。

我獨愛雨中的水鄉,將那雕龍畫鳳掩映在細雨霏霏之中。隔着一簾的水霧,凝望佇立在霧中的古鎮,煙雨朦朦中黑瓦白牆,被暈上了一層柔柔的嬌弱。雨濺溪流,點點漣漪淡淡的化開,畫下一幅留人醉的周莊細雨圖。

船行水鄉,聽曲周莊,閉眼便又見那一江南勝景。雨碎江南,命起漣漪,無論是何時,那似是人間仙境的澤國永遠都不會在我心間凋落……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3

午飯後,我們乘車趕赴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欣賞“轎從前門進,船從家門過”的美景,感受江南水鄉那古樸、明潔的幽靜。

登高遠眺,也許是觀看周莊全貌最好的方法。我們登上週莊的瑞光塔,塔高九層,站在塔頂向遠處眺望,整個周莊便盡收眼底。周莊像一片荷葉,四面環水依靠着澱山湖,一座座古屋、一條條街道和河流縱橫交錯;如織的遊人、白色的牆面和灰色的屋頂交相輝映,“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使人彷彿置身於如夢如幻的電影場景之中。

走下瑞光塔,穿過狹長的街道,我們來到周莊的重要景點——張廳和沈廳。這兩家可是幾百年前的名門大户,透過雕樑畫棟和一件件古色古香的紅木傢俱,我彷彿看到了古代達官貴人們奢華的生活,更感慨於勞動人民的智慧。

接着,我們來到了雙橋。聽當地人説,這兩座橋分別叫“世德橋”和“永安橋”,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兩橋聯袂而築,交叉相連,樣子很像古代的鑰匙。

離開雙橋,我們到了周莊“井”字形河道上。河面不寬,狹窄處僅有四五米,但彎彎曲曲的河流宛如一條綠絲帶,飄蕩在小鎮的每一個角落。我們乘坐的遊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悠盪盪,清風徐來,水波不驚,在船上聽聽船孃的吳歌小唱,看看遠處山光水色中默默地靜立着的木屋,別有一番情趣。船緩緩地在古鎮恬靜的街巷裏穿行,我們恍若走進了人間仙境一般。

啊!周莊那水、那橋、那宅,猶如一幅繾綣的畫卷,讓我回味無窮。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4

説起周莊,總離不開小橋流水。縱橫交錯的小河靜靜地流淌着,一路默默前行,彷彿睡着了般,直到發出一陣竊竊私語,就注入更深的水域去了。平靜的河面上有船家蕩着小舟,輕輕地划着槳,唱着悠長的民謠,緩緩地從一座座橋底穿過。所有的橋都是銀灰色的,風采各異,橫橫豎豎,縱然再多也不顯得單調,不顯得擁擠,就連大名遠揚的雙橋也靜靜地卧在那兒,為周莊抹上了一筆傳神的色彩。

河兩岸是錯落有致的古色古香的房屋,古老而滄桑,若是在雨中,裊裊地飄着縷縷輕煙,又被風兒吹散了,更是別有一番風味的。每户人家都熱情好客,保留着古老的民風,加上屋前屋後的小橋、流水,彷彿再現了周莊人過去的生活:人們蕩着小船穿梭於兩岸人家之間,商人在船上做買賣,船伕忙着傳送商品。周莊人的生活離不開橋和水,不正是詩意中的“小橋、流水、人家”嗎?又見柳樹,温柔地垂着長髮,隨風飄曳,像温柔的蘇州女子,婷婷玉立,為兩旁的景色增添了柔美的氣息。

舊時的周莊商賈雲集,鉅富沈萬三的故居就座落於此。走進沈廳,給人以古樸、深沉的感覺。整座屋子都是木質結構,佈局獨特,富有情調。屋子雕樑畫棟,壁畫精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屋裏桌椅的擺設非常講究,是按主人和客人的身份地位設置的。房子寬敞、豪華,有眾多的廳房。廳房被製作精美的檻欄分隔開,但又不完全相隔,其中有小道連通,有着微妙的層次關係。屋裏還有許多狹長的隱蔽走道,走道光線不足,顯得有些陰暗、潮濕,使人略有壓抑感。從小道盡頭往回看,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

走出屋子,來到街上,我們驚訝地發現許多古老的房屋都有那樣的走道,一眼望去,陰暗得什麼也看不見。再看看屋頂,有的還有着細膩的雕刻呢,其手工技藝,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周莊,中國的第一水鄉,東方的威尼斯。那靜默的小河流水、銀灰的橋、古色古香的房屋和悠長的小巷,伴着船家那古老的民謠,奏出了一曲優美的水鄉之歌。歌聲飄過水麪,飄進巷子,慢慢地遠去,遠去……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5

周莊是一串温婉的歌謠,是一張細雨朦朧的水彩畫,是一隻停歇在拱橋下的小木船,是油紙傘下翩翩的佳人……

剛進周莊,便像進入了明清字畫的世界。木製小樓緊湊地排列,樓前掛着店家招攬生意的小旗和紅燈籠。一條小河隔開兩岸,翡翠色的河水漾起微波,輕輕怕打着岸邊的石塊。路也是石板鋪成的,窄窄一條小路,卻將周莊通了個遍。走着走着,前方總是會有一座連接道路的小橋。橋中最絕的當然是雙橋,兩座小橋的造型不同,相連之後卻非常別緻。遊客們一面紛紛在岸邊拍下雙橋,或者與雙橋合影留念,一面讚歎這對奇特的雙橋,感慨古代工匠的智慧。還有橫跨兩岸的拱形太平橋,從橋洞中遙望遠處的景色,隱約看到前方碧樹垂陰,青瓦白牆的人家比比皆是,美極了。

漫步於如畫的周莊,你就感受到濃濃的江南韻味。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在如此靈秀的小鎮中,周莊人自然心靈手巧,勤勞智慧。小到一件絲織品、一把油紙傘、一幅刺繡,大到一件仿紅木裝飾品、一艘木船,或是一盒襪底酥、一塊麥芽糖、一隻萬三蹄……每個上面都帶着江南靈動的韻味,那是周莊特有的古典氣息。

周莊的人更有韻味。從表演節目的阿公阿婆,到散步路上遇到的儀仗隊,周莊人熱情好客。還有那一邊撐船一邊唱着船歌的老船孃,那踩着紡車的織女,那埋頭刺繡的繡娘,那撫琴淺唱的琴娘……“姑蘇十二孃”的風韻真是傾國傾城。當然,還有路邊擺着“阿婆茶”小攤的阿婆,泛着紅光的臉上一直掛着親切的笑容,和她聊天,像是遇到了家人一樣。周莊的生意人隨和親切,融合在江南美景中,讓遊客也不覺得拘束,盡情享受美景就好。

離開了周莊,我還常常惦記那裏的人和物,惦記着以後還要去那裏,再一次細細體會江南古鎮的風韻,再一次傾聽那串歌謠、親近那一隻古船、凝視那油紙傘下的佳人……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6

今天早上,伴着濛濛細雨,我和媽媽坐上車去周莊遊玩。雨滴在玻璃上,好像在歡迎遊客的到來。

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周莊,今天我也有幸目睹。天霧濛濛的,周莊正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的淋浴。“井”字河上,悠悠盪盪地漂着幾隻小船,靜靜的。嘩嘩,一隻小船出發了,槳在河裏慢慢地擺動,水面上波光粼粼,船在河面劃過的痕跡,馬上被湧來的水填平了。遊客們坐在木船上觀賞古鎮風光,聽着美妙的音樂,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看!在綠陰掩映下,有名的雙橋出現在遊客眼前,兩座橋巧妙地聯袂而築,交叉連接,橋面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樣子頗像古代的鑰匙。我走上了這巧妙的雙橋。往常,我只能在電視中看到這詩情畫意的小橋流水,而今天我不僅看到了它,還撫摩到了它。它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呢!我心裏怎能不感慨萬千!

下了雙橋,我踏上了古色古香的青石路。不知怎麼了,每邁一步,我都倍感親切,彷彿步入時光隧道,回到了明清時期。

我正興奮地走着,突然,眼前出現了一座很大的庭院,門檻邊寫着“沈廳”。這是“敬業堂”,它有兩千餘平方米。“這是我們家的好多好多倍哩!”我暗想。沈廳是前廳,後堂是江南民居建築。正廳有鬆茂堂,前有三軒帶廊,後有屏風廊,廳內有許多畫,堂樓內還有沈萬山的塑像,真漂亮。

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我戀戀不捨地回了家。那天是我最快樂的一日遊。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7

洱海的落日真美!夕陽的景色美妙絕倫,簡直可以與洱海的月亮相媲美。

洱海位於雲南大理市區的西北,為雲南第二大淡水湖。春節時去看洱海,觀蒼山,賞日落,那迷人的景色令我無法忘懷。

雲南是高原,紫外線十分強烈,真讓人想不到哪裏的落日竟會如此美麗。那裏的天藍藍的,洱海那平靜的水面如同一面鏡子,映出了天的至純至美和湛藍。海和天就是一對兒雙胞胎姐妹,她們互相打扮着,好像要比比誰能將對方打扮地更加漂亮。冬天沒有什麼鳥,有些冷清,但洱海岸邊的株株豌豆隨風起舞,它們跳着滑稽的舞蹈,不得不令人聯想到憨豆先生;它們還“嘩嘩”地唱着歌,聽!它們唱着“春天快來了,落日快來了!”

難道豌豆們是預言家不成?

曝嗮了一天的太陽,依舊像一個有活力的少年。他好像正與一位美麗的少女説話,漲着紅撲撲的臉蛋,傻乎乎的,絲毫不知疲倦。忽然,太陽就像被媽媽催促回家睡覺似的,依依不捨地向蒼山後面的家慢慢走去,當然也不時回頭掃幾眼外面的風景。

雖然太陽要下山,但它向大地放射出的光芒卻一點兒也沒有減少,還是讓人不得不眯起眼睛。起了風,真涼快。夕陽也似乎舒服了些,收斂了耀眼的光芒,變得十分温和,如同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遠處隆起的山脊就像是一隻巨手,夕陽正落向那隻巨手,那彷彿是它温暖的牀。

大海變了顏色,由深藍變成了暗藍,那接近夕陽的地方呈玫瑰紅色,像是喝醉了。媽媽拿着手機拍照,爸爸望着那落日,像是要作詩,還真有大詩人的氣派,要是生在唐代,一定能把劉禹錫頭上“詩豪”的帽子摘下來戴在自己的頭上!我呆呆地看着那落日,只見那落日突然迅速地下降,重重地撞在了山脊上,停住了。他的臉更紅了,似乎是因為撞疼了。那夕陽變得越來越紅,我幾乎分不清到底是日出還是日落,我還真希望他能往上升呢!夕陽突然晃了兩下,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落了山,連“拜拜”都沒來得及説一聲。

哦,這就是洱海的落日!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8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去雲南旅遊,看見了傳説中的天堂———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在雲南的北部,接近西藏。那裏不象我們這裏有春、夏、秋、冬,她只有春天———四季如春。在香格里拉,每天幾乎都會下一場雨,下完雨之後,就又出太陽。太陽出來了,藍藍的天空掛着一道彩虹,飄着一朵朵潔白的雲。

天底下,是一片一眼望不到邊的草原。嫩綠的小草從地下伸出頭來,五顏六色的花爭奇鬥豔,把自己的香氣放出來吸引人。小松鼠從樹上跳下來撿松果吃,見到人也不怕,還故意在你面前翹起它的大尾巴,把自己當成大明星一樣。

草原上,有白牛、黃牛、黑牛、在湖邊吃草,不時地撞來撞去,好象在互相問好。烏鴉不時“啊——啊——啊——”地叫,好象也在讚歎着欣賞着草原的樂趣。遠處一座高高大大的黑山倒影在湖裏。頓時兩座大山出現在眼前,分不出哪個是山,哪個是影。

晚上,我們一團人去藏民家做客。來到主人家門口,主人會主動向我們每人送上白色的“哈達”,敬上一杯酒,表示歡迎我們。我們進到主人家,圍着一個大火爐坐着,桌子擺着各種各樣的藏族小吃,有酥油茶、青稞包、等等。好客的藏民還作了只紅燒犛牛給我們吃。還邀請我們在火爐旁唱歌、跳舞。我們一邊吃着東西,一邊唱着,跳着,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香格里拉果然是我國的人間天堂啊!在那裏,不僅風景美,人的心靈更美!人家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我卻認為“上有天堂,下有云南”才對。雲南的香格里拉太美了,我愛香格里拉!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9

時間的沙漏在一點一點靜靜地流淌,歲月的痕跡在一筆一畫細細的描繪。美好的回憶常常帶給我許多温馨和感動。今年暑假生活豐富多彩,我和媽媽去照顧得胃病的外婆,參觀西湖的美麗,學會了游泳……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去靈隱寺遊玩燒香。

人們都説杭州的西湖是中國眾多風景區裏一顆閃亮的珍珠,而靈隱寺就好比是珍珠上的一個閃光點,而濟公正是在靈隱寺出家的,於是我們首先來到了靈隱寺。

在導遊的引導下,按比較吉祥的路線,環行其中,我們首先來到的是虎牙洞,洞口如同張開嘴的虎口,形態逼真,在虎牙的上方還有三尊菩薩的雕像,導遊做了詳細的介紹。

進了虎牙洞,洞牆壁上也都有各類的菩薩雕像,有保全家平安的,有求子女的,有求財運的。在絡繹不絕的遊人中,很多人都在虔誠的參拜着,默默地祈禱着,那份虔誠讓人感動,不知菩薩是否也會被感動,還人們一個心願。

靈隱寺風景的亮點就是飛來峯,導遊給我們講了一個美麗的傳説。有一天,濟公得知中午辰光,有座奇怪的飛山將會飛落到靈隱寺前的村莊上來,他擔心的不得了,就奔進村莊,挨家挨户告訴村民快搬場,可因為他平時有點瘋癲,大家都不相信他。此時正好有一家辦喜事兒,他靈機一動,推開眾人,搶了新娘子就跑。這下全村都轟動了,濟公直到把村民們引得離村莊很遠了才停下來,此時小山峯正好落在了他們的村莊上,大家這才明白過來:濟公搶新娘子,是為了救大家的性命。為了不讓這座峯再飛去別處害人,濟公和尚帶領村民們在山上鑿了五百尊羅漢鎮住了它。從此,這座小山峯就永遠地留在了靈隱寺前面,因為它是別處飛來的所以就叫做“飛來峯”。

飛來峯的後面便是靈隱寺了,五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巍峨地在我眼前屹立着,我和父母開始燒起香來,起初是三根三根地燒,心裏希望我能學業進步,考上南菁中學,到了後來,母親覺得三根燒太慢,決定一大把地燒,父親反駁道:“燒香就是要三根地燒的。”

我擔心地説:“萬一火太大燒到手怎麼辦?”

母親不以為然地説:“香總是要在這裏燒完的呀,這樣燒要燒到什麼時候啊!”

俗話説,好男不跟女鬥,我們也就從了母親的意見,我和父親兩個人去燒,點燃香後,我的一張“烏鴉嘴”顯靈了,還沒等我祈禱完,那燃起的火突然竄到我手上,父親見狀,想吹滅我手上的火,可是怎麼都吹不滅,我只好把香扔在地上,火才被熄滅。可手不時還有些火辣辣地疼,我跟父親異口同聲對母親説:“都是你出的餿主意!”,後來,我們進入大殿,

裏面坐滿了不同身份的佛像和不同身份的菩薩,它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嚴勇猛,有的善解人意……好像要和你交談一樣。

殿前殿後,香煙繚繞,人聲鼎沸。靈隱寺這座千年古剎,它用自己特有的靈氣和景色給我的暑假生活裏寫下了精彩的篇章。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0

星期天的傍晚,吃過晚飯後爸爸媽媽帶我來到大佛寺遊玩,在此起彼伏的鳥鳴聲中,我們慢慢地走過林蔭大道,來到了佛心廣場。

站在佛心廣場映入眼前的是一個巨大的紅色“佛”字鐫鑿在巖壁上,下面是一個天然石塊形成的“心”字,佛心廣場由此而來。穿過廣場的蓮花池後就來到了大佛寺的山門之前,一種宏偉而莊重的感覺情不自禁地湧上心頭。

跨過山門,眼前就是放生池了,池水青綠,水面波光閃動,偶爾可見魚兒在無拘無束地遊着,池邊的石凳上,老爺爺老奶奶搖着扇子悠閒的聊着天,真是一道十分和諧的畫面!

走過放生池來到了天王廟,遠遠的就看見一尊樂呵呵的彌勒佛,看着他慈眉善目的樣子,我似乎感受到了他傳遞的一種善意,可一轉頭,善意如同一陣風似的消失了,面對着那四大天王怒目圓睜,手舉兵器的樣子,不禁讓人感到一絲絲小害怕,特別是那雙怒睜的眼睛,似乎一直盯着你,好像在警告人們要注意禮節,不要做壞事。

拜別四大天王,穿過佛教氣息濃郁的福道,我們來到了大雄寶殿。剛進門就見殿中間端坐着一座金色大佛,這就是江南第一大佛!只見他雙手交握,面容安詳的俯視着我們,最奇特的是,不管你走到哪一邊,他的目光似乎一直追隨着你,好似一種佛法無邊的感覺。

這一趟大佛寺之行,我不僅見到了幾百年的參天大樹,上千年的古建築,還感受到了古代佛教文化的智慧和魅力!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1

武當山是十堰的一處名勝,是著名的道家聖地。趁着暑假,我們一家人又一次登上了武當山。

清晨的山腳格外的涼爽,自然的空氣顯得格外的清新,全然沒有夏日的燥熱和不適感。抬頭仰望,高聳的武當山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顯得格外神祕,分外妖嬈。我們乘車前往索道上山,車輛順着盤山公路盤旋而上,清晨的陽光透過樹葉照在公路上,斑斑點點的陽光灑落在山間。彎曲的公路旁邊是連綿的羣山,在晨光的照耀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經過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索道下。

站在索道下,幾百米的索道在盤曲葱鬱的樹林中,數不清的吊籃在山間上上下下。幾分鐘之後我們便站在了幾百米的山腰之上。一級級的石階,一級級的青石板彎彎曲曲的鋪在山間。山崖十分陡峭,超過六十度的陡坡實在讓人有種膽戰心驚的感覺。走在台階上實在難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將這一塊塊青石板運上這一千六百多千米高的山峯。這樣浩大的工程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更要有多大的毅力和決心呀。在不知不覺中我的腿漸漸變得沉重,步伐漸漸地慢了下來。抬頭向山上仰望,金頂也就在眼前了。我逐漸加快了腳步,快速的跑上了金頂。登上金頂突然有了一種莫大的成就感。站在山上向下遠眺,真是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金頂上供奉着張三丰的神像,眾多遊人走到神像前獻上了自己虔誠的一拜。我們一家也上前一拜,許下了一家人平平安安的願望。太陽也從山間緩緩升起,灑下金色的光芒。我們開始向山下進發。下山的路途更為險峻,陡峭的山崖讓人不敢直視。我們只能一步一步緩步前行。好不容易才到了山腰。我們在香爐前恭恭敬敬地獻上了香火,希望可以平平安安。從後山一路向下,狹長的石階蜿蜒在山間,清幽的環境令人心曠神怡。

林蔭下的氣温跟山頂上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全然沒有夏日的燥熱,被一旁一同下山的大哥哥説成是“天然空調房”,很是貼切。彎彎曲曲的台階上寫滿了歲月的痕跡,濃密的樹林將整條小路遮擋了起來。台階一層接着一層,一步接着一步。數以千計的台階在林蔭中通向山下。三個多小時的行程終於來到了山下,兩腿發軟的我一心只想下山,精華所在的南巖宮自是不願去了,只是遠遠的眺望了一眼便乘車下山了。

隨着汽車的發動,武當山越來越遠,在正午的陽光下,整座山峯披上了一身金色的鱗甲。回首遠望,層層的石階已經被樹木包裹起來,若隱若現。高高的金頂也隱於羣山之中。這次的武當山遊記也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拖着疲憊的身軀走出了山門。轉身道別:武當山,再見!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2

靈隱寺坐落在杭州,是一座著名的寺廟。那裏人文氣息濃重,風景優美,香火旺盛,是一個供遊人遊玩的好地方。今年暑假,我和爸爸有幸前來觀賞。

剛進大門,我就看見一塊兒寫着“雲林寺”的匾額。不是叫靈隱寺嗎,怎麼寫錯了。原來是康熙皇帝來此遊玩時留下的筆墨。但他當時喝的伶仃大醉,想都沒想提筆就寫下一個大大“雨”字,為了挽回錯誤,他只好在下面加一個“雲”字,把好端端的“靈隱寺”改成了“雲林寺”,人們只好苦笑着把匾額掛上去。不過當地老百姓才不買他的賬,還是叫它“靈隱寺”。

再往裏走,我們來到一線天。一線天顧名思義,就是説天空像一絲細線。我好奇地走進烏黑的大洞,裏面什麼也看不清,大家都仰着頭找一線天。因為此景要求觀賞角度很刁鑽,偏一點兒都開不見,我也努力張望,但終究沒有看見一線天。在出洞處,我看見一條清澈的小溪。小溪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溪底的鵝卵石;鵝卵石真亮啊,亮得就像一塊翡翠。叮叮咚咚的流水聲組成一首歡快的交響曲。

靈隱寺佛祖塑像很多,我最喜歡大肚彌勒佛。他總是笑眯眯的,圓圓的肚子好像裝着很多笑話,我只要看着他就覺得心裏暖暖的,自己很快樂。我們也看到了五百羅漢,他們有的舉着大扇子,好像要扇來一切吉祥之物;有的雙手合十,好像默默祈禱;有的羅漢肩上站着一位小羅漢,好像在玩雜耍。

靈隱寺真是一個有趣的地方啊,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雖然不知何時更重遊,但是這裏的一物一景已經深深地刻畫在我的腦海裏。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3

“亙古無雙仙境,天下第一仙山”,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十堰的武當山,也早已令我慕名,而這問道武當,登上那金頂之巔,又哪的那麼容易?唯有堅定執着,方得始終。

站在武當山腳下,仰望那座山脈,談不上特別的高,卻也有着一千多米的海拔,綠樹、道觀,在這座山上相依偎交織着,紅與綠在我眼前徐徐展開,好不壯觀,頂着初晨的陽光,天兒,蔚藍。

“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一路上,盡見一些道觀,多建在山腰的斜坡上,寺門是落落大方的,柱上的紅漆被剝落不少,裏面銀色的石磚就這樣曝在了空氣之中,古老滄桑,從容淡定,卻也似有一種仙骨道情,在裊裊輕煙中,在傾斜的坡上,潛心數百年。心胸不由得開闊,有抬頭仰望金頂,小小的,看不清楚。

陽光漸漸烈了起來,肆意灑下大片大片的光,已是下午了,該去爬金頂了,遙望那座天柱峯,心中卻又一股兒勁,一定要爬上去,一定。

於是,我們放棄了乘坐纜車直上,而是選擇爬上去,沿着昔日道士們的足跡,也想“仙風道骨一會”,一路在林蔭中行走,倒也自得,那路是繪着山的紋路,一路蜿蜒直上,一階一階,從起初的很寬,到後來愈來愈窄,古時候問道的人,便也是從那山腳下,一路默默修至金頂,堅定而執着。

爬着,爬着,可距離那天柱峯,仍有不知多遠的距離,汗水漸漸沁滿了我的臉,後背,腳下的路,越來越險。在道家的説法,是最終能步入仙頂、尋得真道的人須經過一步步篩選,這門檻實在為高,只有人上人,才能走到這最後一步。雖然今天早已沒了這個説法,這金頂也人人可登,可這路和這信仰,卻保存了下來。前面的路,已沒有綠蔭,而是愈發強烈的陽光。我呼了一口氣,那心中的那股勁便咚咚咚咚如鼓點的心跳愈發強烈,向上,距離金頂之巔愈來愈近,向下,便是一片如綠色“細浪”般的“小山羣”,我抿了抿脣,着又邁開步子,向上爬去。

腿上的肌肉的痠痛感,一點一點磨着,一點一點抽着,我緊握着欄杆的扶手,從開始的一步一階,變成兩步一階,汗珠大滴大滴落下,陽光灼熱地炙烤着身上每一塊細胞,天地間彷彿寂靜了一般,唯聽見自己的心跳似疾狼的腳步咚咚咚咚響着。問道武當,實屬不易。望着腳下已被戰勝的小細浪,前頭還有兩鬢斑白的在子女擔心的眼光中卻還是自己扶着欄杆緩慢行走的老人,那股力量,默默攢聚、攢聚……是啊,很快就到了……我已經看到頂了……快了上快了……

踩下那通往金頂的最後一個台階時,我不由車開一個大大的微笑,那金頂重巖疊脊,金子澆築的瓦層層堆砌,好不壯觀;腳下,便是浩蕩的武當山山脈,這裏,有虔誠朝拜的香客,還有長髮飄飄的青衣道士,他們眼中,都閃爍着不可捉摸的光。這裏,更紀念着當年張三丰、明成帝的足跡。巍巍金頂,巍巍武當,又見證了古往今來四百餘年多少人的執着與堅定?

登上金頂固不容易,古、金皆是這樣。唯有心懷一份執着與堅定,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4

香格里拉,座落在雲南省西北部,是一個神祕、美麗而又充滿民族氣息的地方,今年暑假,我終於有機會去揭開她神祕的面紗。

香格里拉在藏語裏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代表着聖潔與祥和。看着車窗外美麗的異域風情,我完全忘記了海拔越來越高帶來的不適,公路旁廣闊無垠的草原、碧綠的青稞草、神祕的喇嘛寺院還有那一户户別緻的農家……好心的導遊給我們安排了藏民家訪讓我們去接近他們的生活。

還未走到藏民家,我們就被那高亢激昂的歌聲所吸引,主人早已帶領家人手捧青稞酒和哈達列隊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也恭恭敬敬用無名指和大拇指對起來彈酒,然後一飲而盡,感謝主人的熱情好客。

主人將我們帶到一個很大的客廳,中間有一個大舞台,幾排長凳整齊的排列在周圍,桌上放着炒青稞,酥油茶,烤土豆,高原面饅頭,雖然有些不習慣,但是味道很特別。扎西卓瑪們圍着火爐唱着跳着,最讓我流口水的是煲土雞,清新的空氣中和着那股子肉香,我都等不及了……

吃飽喝足,我們也隨扎西卓瑪們唱起歌,跳起舞,雖然有些跟不上節拍,但是卻完全融入快樂的氣氛中。

這個晚上,讓我記憶猶新,藏族人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豪邁的性格,深深打動了我。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5

一個萬里晴空的日子,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道教聖地武當山。

我們首先坐景區的中巴車,大概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來到了半山腰的南巖宮景區,從這裏開始到山頂4.5公里的距離,就只能靠步行了。

爬山的過程很辛苦、很辛苦,不過也碰上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讓我説兩件給你聽吧!

碰到了一個算命先生,擺出了“不要問就知道你姓什麼”的招牌,10塊錢一算,我央求爸爸讓他幫我算了一次,他讓我在很多張寫了很多姓氏的小紙片上找到自己的姓,然後把找到的小紙片放在桌面的一張大紙上,不要告訴他,也不讓他看見,這個大紙上也同樣寫滿了很多姓名;結果他一下子就猜出來我姓“王”,真是奇怪,他是怎麼猜出來的'?媽媽説這個是有依據的,就像玩紙牌魔術一樣的,他是根據我所選的小紙片和在大紙片中放置位置推出來的。可是他是怎樣推出來的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還想拜那個老爺爺為師,讓他教我怎樣算,在爸爸媽媽的百般勸解下,我才沒有再糾纏這個問題。

終於到達金頂了,我和爸爸媽媽、叔叔們一起照了一個合影。看,後面這個小房子就是金頂了,聽説它是明朝的時候建的,而且是在北京建好以後,再運到武當山上來的,真是不簡單啊!因為它是用銅做成的,而且外表鍍了一層金子,看上過去閃閃發光,所以被人們稱為金頂。

吃了中午飯,我們又馬不停蹄的下山了。金頂,再見了!

終於下到南巖宮,可以坐車下山了,我的武當山之旅結束了.

我的武當山之旅結束了,爬山的過程很累,但是爬完山的感覺很爽。

爸爸、媽媽、叔叔們都誇我很厲害!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6

暑假期間,我們一家去武當山遊玩,。武當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全國十大避暑聖地。

我們來到武當山。呀!熙熙攘攘的人羣真是熱鬧,我們好不容易擠上了景區內的大巴車,車子順着彎彎曲曲的盤山路緩緩地開着。一路上,風景如畫,車外的樹木樹枝展葉,綠的發亮,美麗極了!

·我們坐的大巴車很快到了金頂腳下,有換乘索道到了半山腰。這裏離金頂還有一段距離,是幾乎接近於90度的陡坡,必須徒步登山。我開始一步一步地往上排。過了一會兒,我的腳步越來越沉重了,在炎炎烈日下,我汗流浹背,像打退堂鼓了,但我看見旁邊的老人都堅持不懈地往上爬。我又重新樹立起了信心,終於爬上了主峯天柱峯。天柱峯海拔1612米被譽為“一柱擎天”,四周羣山像主峯傾斜,形成了“萬山來朝”的.奇觀。

·接着我們來到了太子坡。太子坡有四道門,是一次變小的。第一道門代表“入道”;第二道門代表“問道”;第三道門代表“悟道”;第四道門代表“得道”,作文600字《遊武當山600字作文》。想要入道的人很多,得道的是卻很少。就像我們平時的生活一樣,好多人都有遠大的理想,成功的人卻很少。由此我想到,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要有恆心,要有毅力,要有堅持不懈地精神,就能成功。

最後,我們來到了南巖宮,南巖宮被稱為絕壁懸宮,它是建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南巖宮裏最著名的可是“龍頭香”了。它是伸出於絕壁之外的雕龍柱上放着一個香爐。據説有好多人為了點着龍頭香都摔死在懸崖下了。、

不知不覺,就到了回家的時間,我們雖然很疲憊,但還是很開心。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7

早晨,我睜開了朦朧的雙眼,壓抑着心中興奮與激動,香格里拉之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我來了!

煙霧。是山路盤着汽車,還是汽車盤着山路也不去細想,只顧着研究窗外的“雲煙”。導遊和小四向我們介紹“這煙霧是每一家家家户户都要點的一炷香,虔誠的拜佛,祈求一天平安的度過。這是他們的信仰,也是對佛祖的尊重,所以每日早晨務必去做,積少成多,就成了這香煙裊裊的一片,仙境的感覺也更上一層樓了。”霧襯出了山的線條,剛柔並濟,大氣磅礴,神祕莫測,給這香格里拉蒙上了一層奇麗的面紗。

購買了進入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的門票,乘坐環保大巴約十五分鐘進入到景區。路兩側風景非常美麗,只可惜錯過了杜鵑花期,路邊是嫩黃色的格桑花和翠色慾流的野草。花兒是黃的,草兒是綠的,好似無邊的綠毯綿延至遠方,上面點點鑲嵌着金色的寶石,在陽光下,在注視她的目光中,閃爍生輝,給普達措又增添了幾分光彩。酥油花兒盛開在路旁,她們像是煙葉,又似白菜,更和荷花含羞之態有些接近。就隨意地,星羅棋佈地散落在草叢上。黑亮的犛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人間天堂的無限樂趣。

普達措的山,重巒疊嶂,吸天地日月之精華,雄姿傲立之間美不勝收,江山如畫。

普達措的樹,沒有任何人去理會,被大自然所養育着,滋潤着,依舊長得枝繁葉茂,綠樹成蔭。枯萎的葉子躺在泥土的懷抱裏,準備“化作春泥更護花”,一些枯木樁橫七豎八地歪在土地上,靜靜的等候輪迴,好似一位耄耋的老者,守望夕陽的到來。

普達措的湖,“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感覺油然而生,水面宛若一面清澈見底的明鏡,映山之俊,映雲之潔,映天之淨,映日月之光華,映人之千張面孔,映江山華夏之大氣凜然,映朗朗乾坤之千姿百態,水天相接之際,彷彿有神仙在竊竊私語。正在我望着出神時,這面“水鏡”被一葉小舟緩緩破開,漾起一波波水紋,一種愜意感在全身生起,這就是大自然的味道!拋開城市的繁瑣事情,走進大自然,踏入仙境,看着湖水倒映出自己的面孔,霎時,心,靜了。

看着看着,就有些乏味了。突然,一個褐色的身影從枯木縫裏跳出來,定睛一看,驚喜萬分。這時候,旁邊的一位女遊客大喊道:“啊!花栗鼠碰到了我的‘爪子’!”扭頭一看,只見可愛的花栗鼠想叼走那名女遊客手中的德芙巧克力,毛茸茸的毛兒碰到了那個女孩的手指,情急之下,就有了這樣的烏龍口誤。有了花栗鼠的出現,氣氛立刻輕鬆起來,可是那花栗鼠非常狡猾,不留一點拍張照的機會。

21世紀的人們步履匆匆,踏起的塵土矇蔽了本該清澈的眼睛。然而今天,還有香格里拉這樣的一方淨土,實屬不易。這樣的山清水秀,人間天堂——夢,在此起程!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8

香格里拉意為“心中的日月”,今年暑假,我們全家踏上去香格里拉的旅程。

來到普達措國家公園了,這裏海拔3800多米,園內青山環抱,千古雲杉聳立,湖泊清澈見底,幽幽小徑,不知通向何處,小徑依山傍水,兩旁的湖泊、古樹都顯得格外蒼翠。嬌豔的格桑花,美麗的索瑪花遍地綻放着。漫步在小徑上,放眼遠眺,湖對岸就是綠茵茵的牧場。天空碧藍如洗,午後的明媚陽光下一種夢幻般的景色向我飄來。遠遠地,在視野的盡頭,隱隱呈現出一溜綿延重疊的雪山峯巒,雪峯彷彿飄浮在綿綿的雲層之上。空氣新鮮而清新;遼闊無垠的草原上,草,便是腳下連天接地鋪張地攤開的草毯;而水,則是盈盈一脈從草叢中探出的冰清玉潔的聖水,就這麼在一望無垠中突兀地綻裂開,恍如裹不住鮮美果肉的果皮上那道誘人的裂痕。牲畜在悠然地覓食,享受着人間仙境安然與閒逸,遊人至此,不由得會放慢腳步,生怕驚擾了這裏寧靜與悠遠!夢中的香格里拉就這般展現在我眼前。

至今,人們還在為香格里拉的具體位置而爭議,有人説在四川的稻城,爸爸説香格里拉應該指梅里雪山和林芝地區。我想香格里拉也許只是一個地名。其實不必過分苛求它的位置,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香格里拉,它是深藏在我們心中的一個夢吧。

遊覽周莊的感想700字 篇19

20__年8月16日清晨,太陽從東邊的天際漸漸地探出腦袋。我吃完早餐,心想好久沒有去大佛寺了,我便纏着爸爸媽媽要求去大佛寺玩。媽媽説:“也對,是差不多一年沒去了”。於是,爸爸媽媽、我、弟弟四人一起來了一次大佛寺半日遊。

走進石門,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塊大牌坊——“大佛寺”,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我問媽媽這三個蒼勁古樸的字是誰寫的,媽媽告訴我這三個字是大名鼎鼎的趙樸初寫的。往前走,來到了雙林石窟,路口處是一個人工開鑿的湖,湖的兩側便是約兩百米的陡峭崖壁,在崖壁的頂部就是“卧佛殿”。

大約要走220個台階才能到達殿前,我和弟弟猶豫着,要不要身臨其境。爸爸説:“220個台階算什麼,爸爸小時候挑着擔也能上300個台階。”我打心底不服輸的説:“長江後浪推前浪,走着瞧”。於是,我們爭先恐後的來到了卧佛殿。走進殿內,映入我眼簾的就是那個佛像,卧佛靜靜地躺在蓮花寶座之上,佛身長約37米,高9米,佛像面如滿月,神情安祥,右手枕在頭部,左手放在身側。洞內很涼快,飛奔上來時滿身是汗,一進洞內汗水立馬乾了。

離開了卧佛殿,我們來到了放生池。我走近一看,水非常清澈,金黃色的鯉魚時不時的浮上水面嬉鬧。我們停下了腳步,拿出出門時隨身攜帶的麪包,喂起魚來。一會兒功夫,吸引到了無數的魚兒,魚兒們只用了幾分鐘時間,就將我們攜帶的5個麪包吃完了,我直抱怨帶的麪包太少。

繼續向前走,我們來到了天王廟。這裏非常的安靜,中間的彌勒佛是江南第一大佛,有16米高,頭有4.8米高,耳朵有2.8米高。他笑容可掬,有着1500年的歷史。

最後,我們來到了般若谷,就能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從遠處望去,只見一條瀑布從山上直往下衝,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啊。般若谷的台階又窄又陡又滑,爸爸媽媽不放心我和弟弟,牽着我倆的手一步一步向下走。走到底下,我看爸爸的襯衣已經濕透了,原來爸爸無心看風景,一心只想保我和弟弟的安全。此時的我,在不忘此行的同時,也不忘父愛的偉大。

等我們走過般若谷,此時已是11點了,陽光也開始猛烈起來了,我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