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適應講座心得體會(精選3篇)

心理適應講座心得體會 篇1

讀《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有感《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通過代入方式,讓很多人在小説中好好懷念了一把自己的青春,那些生命中曾經閃閃發光的日子在小説中常常被一遍遍喚醒,這時我們彷彿才驀然發現:青春固然終將逝去,但它從來不曾遠離,即便青春已經塵封,但它始終刻在心裏。

心理適應講座心得體會(精選3篇)

個人都會經歷自己的青春時期,無論你是否願意,青春終會逝去,不復返,那些美好的、甜蜜的、憂傷的、痛苦的。都會隨着年齡的漸漸增長而成為回憶,溶入自己的生命。對於逝去的青春,我們無力阻止,而面對成人的世界,我們又是那樣的無助及不知所措。

青春,多麼美好的詞!陽光、浪漫、自由、活力四射,當讀到這部小説的時候,我才猛然間驚醒――原來這種美好的時光已經所剩不多!“青春是不朽的,它終將逝去,卻遠未逝去,像讀不完的書,流不完的血,一直給你温暖和力量。

”尤其是同名電影的火爆引來眾人回讀,似乎想從小説之中多找到一些青春的温暖和力量,尤其是那些曾經不知天高地厚如今只剩蛛絲馬跡的青春夢想。而小説所呼喚的青春印記,足以透過歲月的浮塵,深深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c鄭微,小説的主人公,一個剛剛考中xx市著名建築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小女生。堅強,是她給我的第一印相。陳孝正――一個比鄭微高一屆的土木系男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們結下了“深仇大恨”。

微微、阮阮(阮莞)、豬北(朱小北)、卓美、黎維娟、何綠芽g大土木系402宿舍的“六大天后”,也是g大土木系僅有的幾朵金花。六人之間小摩擦頻頻,但宿舍總能恢復到你説我笑的狀態。孝正的冷酷無情、林靜的沉穩大方、鄭微的堅持執着、阮莞的無畏犧牲,這些青春的身影為我們勾勒出青春的輪廓。回首曾經的青春往事,我們曾仰歎青春無敵,青春的荷爾蒙讓我們沒心沒肺、敢愛敢恨。然而面對着似水年華,我們又俯歎青春無價,青春的短暫感讓我們有得有失、漸行漸遠。大學四年,在這片淨土上留下了我們許許多多的回憶。在這裏,我們愛過,我們也恨過!這裏有陪伴我們一起走過的舍友,同學,朋友,曾經我們在這裏一起歡暢淋漓,可是當走出校門以後我們將各奔東西,所有美好的一切都將被被封存在記憶裏,等到將來的某一天在重新開啟。

開篇的新生入學一下子將我們的思緒拉回那個烈日炎炎的午後,而故事中陳孝正用看奇葩一樣的眼神看台上唱着《紅日》的鄭微,張開坐在阮莞墓前坦陳送她滿天星的肺腑之言,直至小説末篇的大結局,彷彿都在告訴我們:青春終將逝去,一切都將過去。在這部小説裏,無論是對白還是故事,都充滿着濃濃的懷舊味道,自然引發了很多人真誠的共鳴。小説得以熱銷,或許恰c是因為它的故事撥動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經,讓人找到了自己青春的身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青春,我的青春我做主,你的青春你放逐,每個人的青春都有着揮之不去的故事,和《老男孩》《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一樣,故事裏演繹着、真實的我們,學校的頑皮、社會的曲折艱辛很好的詮釋了我們這一代的成長軌跡,對於青春,大家都有着太多太多想要表達的情懷。

青春有讓人羨慕的小插曲,也有令人緬懷的小悲傷,青春就是人生的一場盛宴,總有散席的那一天,所以對於青春,沒什麼可抱怨的,只要經歷過、努力過一切都值得。黃金有價,青春無價,青春是一條翻滾的江河,是一卷懷舊的畫卷。咀嚼青春,餘味濃濃。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瞬息而去,沒有回頭的可能。青春很美,但它需要我們好好把握,因為,青春是人生中最馥郁芬芳的時光,青春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個短片,青春終將逝去,而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不朽,正如小説中的經典台詞所言:我們一起度過了青春,誰也不欠誰的,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青春更像是一道通往穩重的門,站在門裏邊,我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而走出那道門,我們就別了青春。當我們的雙腳邁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時間就正式向我們宣告:

也許很多年以後,一起度過大學生活的哥們還能重逢,可是到那時已經找不到從前的感覺。c是啊,青春是美好的,我們可以盡情的揮灑,青春的每一滴眼淚都是成長的印記。真正的青春屬於那些有夢想有追求的人,對於青春的逝去我們最是無奈,但那些青春的歲月將銘刻在我們的生命中。面對即將逝去的青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這僅剩不多的時光,努力作為,讓這段時光成為將來最美好的回憶!

心理適應講座心得體會 篇2

寒假期間,我認真拜讀了龔雄飛老師的《龔雄飛與學本教學》一書,從中受益匪淺,獲益良多。本書既有理論性的指導,也有案例式的分析與解説,龔老師的“先學後教,互助展評”的教學理念對我們當下的課程改革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借鑑之處。下面我將詳細談一下我的讀書感受及心得。

一、本書概況。

全書共分四個章節,第一章節主要講述龔雄飛老師的成長髮展經歷及學本教學理念的起源。第二章節詳細闡述了學本教育的理念及學本教學的內涵及策略。第三章節以案例解説的形式,進一步闡釋學本教學,本章節對我們來説具有很好的借鑑作用,第四章節是大眾媒體及業界對學本教學的評説。

二、我的思考及感悟

1.對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龔教授倡導的先學後教,互助展評的教學模式,真正體現出了當前課改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課程標準指出:“好的教學活動,應是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和諧統一。一方面,學生主體地位的真正落實,依賴於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效發揮;另一方面,有效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標誌,是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得到全面的發展。”書中龔老師對學生自學、互學、展學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策略均有詳細的論述。對當下課改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有很強的針對指導性。例如,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存在如下問題,學生互學時間過長,導致教學內容不能完成,學生互學時間過短,展學時效果不佳,從本書中,我找到了解惑的良方,學生自學不充分、不深入,那麼學生互學就會事倍功半,學生互學方法及策略不優化,學生展學的效果就會打折扣。龔教授所提出的“先學後教、互助展評”的教學理念來源於實踐,並提升為理論,又指導其實踐教學,龔教授本身這種深入研究教學規律的精神就應為我們大家所學習。

2.對我們當前的課題研究有了一些思考。

在我們的平時教學中,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困惑或者優化教學中的某些策略,根據以往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我感覺我們做的還不夠深入,只能説是淺嘗輒止,一知半解。龔老師的“先學後教,互助展學”的教學理念的生成,我想與他本人務實求真、勤學善思的治學態度有莫大的關係。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也應向龔老師學習這種嚴謹務實、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對於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及問題,結合平時常規工作,我將以教學隨筆的形式記錄下來,通過閲讀書籍、網上查閲資料、與同事探討等多種方式,深入思考方法及對策,並通過實踐檢驗,逐步改進和完善方法。長此以往,我們也會逐步成長為像龔老師一樣的研究型教師,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3.對我們本學期的課堂改革工作思路有了一定的啟發。

本學期,按照學校的要求,我們分校將基於課程標準內容的學習及教材解讀研究進行課堂改革,那麼怎麼改,學期末課改效果要如何,我想本書將會對我們大家都有很深的啟發和幫助。尤其是我們分校教師隊伍年輕化,年輕人善於學習,可塑性強,只要我們大家轉變教學觀念,方法得當,善於反思和總結,藉助總校骨幹教師們的帶動和引領,我想我們本學期的課改工作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新學期伊始,我將進一步深入學習龔老師的“學本課堂”教學理念,逐步嘗試“自學、互學、展學”的教學方式,更多關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每一名學生真正熱愛學數學。讓每一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都能得到激發。

心理適應講座心得體會 篇3

這學期的科研講座,各位老師用鮮活的科研實例導入,將抽象的做科研的道理形象且極為有效地傳達給了每個學員。以下是科研講座的內容:

第一次講座,X老師主講的平板顯示技術及其研究進展向我們展示了很多關於平板顯示技術的應用及發展。

第二次講座是信息工程系系主任給我們主講的,主題是:如何撰寫畢業論文。葉主任給我們上了一課,告訴我們如何撰寫畢業論文,以及撰寫畢業論文需要注意的事項。

第三次講座由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系的程教授主講,展開了一場以“太陽能光伏的功能及其應用”為主題的講座。演講中,程老師通過講解太陽能的應用,太陽能電池的開發,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太陽能電池的分類,太陽能電池的生產線等方面解説太陽能電池。並且程老師還介紹了中國光伏技術發展概況,並從歷史方面肯定了光伏的.發展,太陽能的發展是歷史的必然。

第四次講座,福州大學物理信息學院x教授為我們召開了一場以“圖像編碼技術”主題的講座。向我們展示了圖像數字和信息在今後科技發展的方向和前景。

第五次講座,信息工程系有幸邀請到電視台工作人員來為我們介紹相關內容。該內容分為五個部分向大家逐一展示。其一為廣播電視發展回顧,其二為數字電視的技術變革,其三為數字電視產業及發展,其四為三網融合的發展趨勢,其五為相關行業的新機遇。

最後一次講座,閩江學者教授x教授給我們上了一場主題為“有機納米電子學”的講座。李教授在講座中表示:“在這科技是第一的生產力的社會下,學會高科技技術是成為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要求,我們不僅要學會課本上基礎的知識理論還要了解高科技術,這不僅有助於理解課本知識而且對以後的就業也有很大的幫助。”有機納米電子學是討論納米電子元件、電路、集成器件信息加工的理論和技術的新學科。它代表了電子學的發展趨勢並將成為下一代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礎。近年來,在國家幾項基金項目的支持下,開展了深亞微米MOS器件,單電子器件以及納米結構電子輸運理論的研究。在大量查閲國外文獻的基礎上,逐漸理出了當前“納米電子學”主要的理論和主要研究領域。有機納米技術不僅僅是向小型化邁進了一步,而是邁入了一個嶄新的微觀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物質的運動受量子原理的主宰。投影儀展示出各種有機納米技術材料的研究成品,以及福州大學實驗室所研究出來的成果。

具體來講,主要有如下感悟和收穫:

一、腳踏實地“做”的精神

從讀書開始,就開始接觸科研這樣一個領域,剛開始覺得很神祕很抽象,後來工作實習了,更多地接觸這一領域,也完成了一些科研課題,對科研慢慢地有了一種揭開神祕面紗一睹“芳容”之後的輕鬆愜意的姿態,感覺科研不過是一種文字功夫,“文筆好的人必定能搞好科研”這樣的觀點好像被很多人所認同。聽完各位老師的講座之後,方明白,所謂的文字遊戲不僅不是科研的實質,而且與科研的實質在一定意義上是背道而馳的。我們很多人做不好科研的原因並不一定是他沒有做科研的能力,而是他根本沒有去“做”。我這裏的“做”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科研實踐,絕不是虛與委蛇“作秀”式的“做”。因為,科研的實質首先就是實踐,是腳踏實地地“做”,而文字只不過是科研表達的一種載體罷了。

二、客觀嚴謹“寫”的精神

正因為文字只是實踐性很強的理性的科研工作的一種載體,所以如果我們在文字上太過花拳繡腿,就難免給人一種華而不實捨本逐末的感覺,而事實上,太過注重文字魅惑力的人也確實往往缺乏對客觀事實本身應有的尊重。而這樣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科研者。所以從各位老師的樸實無華而又親切得體的教導中,我告訴自己:科研本身就是一種實實在在、樸實無華的嚴謹的工作,過多的文字賣弄對科研,對科研內在的精神來説,就是一種褻瀆。因此,在科研表達過程當中,我們要努力做到:尊重實踐,秉持理性,客觀、嚴謹地去“寫”,這裏的“寫”即科研成果或感悟的表達,事實上包括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寫和説。當然,並不是説所有的漂亮詞彙、語言技巧都不能用,但是你所有的文字技巧都應該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完全忠實、客觀地再現實踐,否則,就背離了科研的實質。借用古人的一句話,科研表達,我們要追求的境界就是符合科研實質的“辭達”。

三、前後貫通“思”的精神

如果説科研的實質是實踐,那麼科研的靈魂和精髓就應該是思考。因為,如果我們只是機械地去實踐並如實表達,那麼整個實踐工作還只是停留在收集資料的階段,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狀態,這些實踐是否真的有價值,還有待於後繼者在這些實踐資料基礎上進行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和認識。正因如此,我們幾乎在所有的科研報告中都能看到“思”的身影。但是,“思”同樣不是擺上了就可以,真正的科研的“思”我想應該是立足實踐、前後貫通的一種深刻而又理性的“思”,沒有實踐,或者説實踐工作不充分的“思”都像是無源之水,價值和意義都會大打折扣,甚至沒有任何價值。

總的來説,此次學習我對科研工作的新認識就是:首先要腳踏實、認認真真地投入科研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包括最後要始終保持一種及時客觀記錄、嚴謹求實表述和勤于思索、善於思考的精神。簡單説,實踐是科研的骨架,表述是科研的肉體,而思考是科研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