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創新農產化經營體制思考體會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新要求,明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和重大舉措,是指導新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重點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機制創新談點體會。

推進創新農產化經營體制思考體會

一、農業產業化是農村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

《決定》高度重視農村制度建設,明確提出,實現農村發展目標,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抓緊在農村體制改革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進展。《決定》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制度建設,包括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現代農村金融制度,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農村民主管理制度。首當其衝是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在這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項制度中,第一次明確,農業產業化經營是雙層經營體制中統這一層次的一個重要內容,並提出了具體要求。《決定》講“家庭經營要向採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約化水平;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户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組織服務功能,培育新型農民合作組織,發展各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着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我理解這裏有四個方面的意思和要求,一是明確定位。明確龍頭企業是“統一經營”這一層次的一個重要內容,把龍頭企業定位為“統一經營”層次的一個內容具有重要意義,表明中央充分肯定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實踐效果,並寄予希望;二是指明方向。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户、集體組織、農民合作組織等實行多元化、多層次的合作與聯合,開展多形式的經營服務,進一步指明瞭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方向;三是提出要求。龍頭企業要發揮好統一經營層次的作用就必須要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帶農惠農;四是工作重點。就是着力提高組織化程度。這些都是三中全會對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提出的新要求,必須深刻領會,貫徹到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際工作中去。

二、農業產業化是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骨幹

《決定》指出,建設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要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業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如何發揮龍頭企業的骨幹作用?一是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 堅持用現代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按照工業化的要求推動農業向着商品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組織化邁進,在改造傳統農業推進現代農業進程中發揮生力軍作用。二是推進組織制度和機制創新。 通過拓展產業鏈,建立組織鏈,完善利益鏈的方式,將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户與社會化大生產連接,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通過擴大農户經營的外部規模達到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和整體效益的目標。三是開拓農產品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引導生產發展,確定主導產業,優化資源配置,開展經濟合作,減少農業結構調整的盲目性,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的深化。四是用先進科技和設施裝備農業。根據市場需求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提升農業的裝備水平和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能力。五是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六是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建立農產品產地、質量、等級標識和可追溯制度,組織和帶動農民進行標準化生產。創造名品牌農產品,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三、農業產業化是以工促農反哺農業的組織創新

《決定》作出了我國總體 “三個進入”的基本判斷,第一就是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近年來,中央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以工促農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工促農反哺農業的一個組織創新。它是通過各種利益連接機制實現農業與工商業的有機結合,將農民融入了產業化經營的產業體系之中,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農業成為產業體系中的一個環節,第一車間。農民有的在龍頭企業就業,有的成為合作社社員、有的在生產基地按合同生產。在產業化經營的組織鏈中,農民、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總體目標一致,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工農一體,農民通過多種形式參加生產,參與管理,提高了整體效益,形成了整體利益;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與農民通過合同契約、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使農業和農民可以分享到加工和銷售環節的合理利益,形成工業返哺農業的新機制。

農業產業化經營以工促農反哺農業有多種形式,企業將生產要素特別是資金投入農業、農村,服務農民;積極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將產業體系前項利潤(以至平均利潤)適當向後項(農業)返還;投資改善生態環境和支持農村公益事業等,都是以工促農工業反哺農業的有效形式。透過產業化組織特別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現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支持,在一些國家已經成為以工促農工業反哺農業的有效形式。現實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在這些方面已經和正在做着有益嘗試,併產生了明顯的效果。要支持和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以工促農反哺農業的功能和作用。

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機制創新

(一)推進龍頭企業與農户的利益聯結機制創新。在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也要清醒的看到它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諧因素,比如龍頭企業發展與帶動農户不協調,帶動農户能力有待提高;龍頭企業效益提高與農户增收不協調,農户分享加工和銷售環節的利益機制有待完善;部分行業加工產能提升較快,基地建設相對滯後等等。產生這些不和諧、不協調問題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本質的是體制機制不完善,關鍵是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這是以人為本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中的具體體現,也是科學發展觀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中的具體貫徹。一是組織創新。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各類聯結農户與龍頭企業的服務組織。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户”和“農產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户”的經驗。鼓勵龍頭企業、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村能人以及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創辦或領辦各類中介服務組織,培育和扶持專業大户和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建立有序的行業自律機制,維護行業內企業和農户的合法權益。二是機制創新。發展訂單農業,規範合同內容,健全合同簽定程序,明確權利責任,逐步實行合同可追溯管理,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户形成穩定的購銷關係。通過開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為農户提供種養技術、市場信息、生產資料和產品銷售等多種服務。鼓勵龍頭企業採取設立風險資金、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與農户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關係。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與龍頭企業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三是方法創新。結合推進一村一品,分類研究不同產業的利益聯結方式。要分產業、分產品研究不同利益聯結方式的規律、規則和約束條件,分析產生髮展的內在因素,總結推廣不同產業和產品各具特色的利益聯結模式,進一步創新完善聯結方式,強化約束內容,健全聯結機制。

(二)推進重點龍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制度創新。目前,已經形成了國家重點龍頭企業582家,省重點龍頭企業4800多家帶動,多種形式的服務組織聯結農户和生產基地的新格局。對於龍頭企業,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已經成為農業農村經濟中最具活力和帶動力的市場主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一般工商企業不同,肩負着帶動農户增收、促進產業發展的任務。龍頭企業在自身做大做強的同時,要更加註重帶動農民進行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要積極參與和支持新農村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誠信經營,這些都是龍頭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要通過多種形式,進一步強化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重點引導龍頭企業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資本、技術、信息和市場等方面的優勢,通過產業帶動、村企互動、投資推動、科技驅動、服務拉動、外向牽動等不同方式積極支持農業生產,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探索逐步建立重點龍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強化約束機制。

(三)推進重點龍頭企業監測制度和統計制度創新。當前,隨着龍頭企業、中介組織等各類產業化組織的迅速成長,其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對行政管理、宏觀調控、公共服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產業政策,瞭解分析農產品供需情況,實施宏觀調控和指導,都需要政府部門及時掌握準確的基礎數據。對重點龍頭企業進行監測管理,實行有進有出、等額遞補的機制,是政府運用市場機制管理市場主體的一個重要手段,起到了示範、引導和監督管理的作用。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和制度安排,逐步將事後監測轉為事前輔導、事中指導和事後監測有機結合,實行全程監測,提高監測質量。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生產資料的重要消費者,是各類農產品的重要生產者,也是消費市場的重要供應者。要根據新的情況,創新和完善農業產業化統計工作,對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開展情況統計,建立省以上重點龍頭企業數據庫,及時掌握各類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的原料採購、產品生產、市場消費以及價格變動情況,為指導產業發展、瞭解農業整個產業鏈的供需變化以及分析市場供求形勢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

(四)推進農業產業化政策扶持機制創新。黨的十七大明確要求“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要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新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已經出台的各項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政策措施;同時要根據國內國際經濟新形勢,認真研究分析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新的政策建議,制定新的扶持措施,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又好又快發展,為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貢獻力量。繼續加大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資金投入,重點支持龍頭企業為農户提供培訓、技術、信息服務以及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制定有利於科技創新和促進農產品深加工發展的税收政策。完善金融信貸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的季節性收購資金,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加快辦理,對龍頭企業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給予貸款支持。創新信貸擔保手段和擔保辦法,採取動產質押、倉單質押等多種形式,幫助龍頭企業解決抵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