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通用12篇)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

最近讀了一些關於教師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非常有幸拜讀了周國韜先生的《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這本書,讀完之後,令我感觸頗深。為此,我表達如下幾點自己對於這本書的理解。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通用12篇)

這本書為人們學會積極的心理調節、形成樂觀向上的心態提供了有益的知識和策略,掌握這些知識和策略對於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教師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針對中國小教師的實際選取了部分有助於教師心理調適的積極心理學內容,因此命名為“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我覺得非常合理。書中採用了一些心理測量工具和訓練程序,這些內容要求我們學習者進行練習。並且有很好的平台對其內容進行輔導,以便使我們這些學習者更好地理解有關的知識,學會運用有關策略進行心理調適。

書中介紹了“學習能力感”概念、“習得性無力感”等相關內容。其實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介紹的有關“習得性無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經被納入到積極心理學的領域之中。其中的情緒管理能力部分對於我們這些中學教師非常受用。情緒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控制情緒表達方式的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較強的人,一方面能夠在適當場合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另一方面也善於調節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例如,在正式聚會當中,適當表達喜悦的情緒,在悲傷的葬禮上適度表達悲傷的情緒,在人際衝突中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善於調節氣氛激發他人的積極情緒或者善於安慰他人的消極情緒。情緒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種能力組成:對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開放心情的能力;根據對信息的判斷和利用,成熟地進入或遠離某種情緒的能力;成熟地覺察自己和他人相關情緒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地方,我會結合書中的方法與實際情況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感到他們真的需要我們,我們不僅是學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燈,還是他們性靈的創造者,更是他們靈魂的塑造者。我會用適當的方法與他們交流,減輕他們的壓力,同事緩解自己。希望我們在心與心的交流上,他們的學習,精神能更上一層樓。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2

近兩年,類似於積極心理學、正能量的詞句廣為人知,上課時、書本上、網絡上等等經常出現這些詞彙。但是積極心理學究竟是什麼呢?也許你會説出它的定義,除此之外呢?我們是否在生活中去運用,去思考?我們又如何將積極心理學植入自己的生活中,思想中,心靈中?

一、簡介:心腦成像----積極心理學卡牌主要涉及彩虹卡(德國),漣漪卡(中國台灣),心靈圖卡(國內)三種卡牌,將人們的思想和心理世界投射至卡牌上的文字和圖片上,讓人們探索並認識自己的內心,發現問題,而積極的文字和圖片會潛移默化影響人們的思維。

二、學習過程:這次的學習與以前的學習不太相同,這是新生的技術,因此我們沒有系統的書籍和網絡學習資源,主要依靠老師的指導和彼此之間的練習。但這幾種卡牌的使用方法並不困難,比較容易掌握,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主要鍛鍊了我的思維層面,讓我瞭解了內求與陰陽之道。我們的學習主要有四方面:1、積極心理學卡牌技術“遊戲改變世界”培訓課程2、校內“好心情加油站”活動3、校外“現代人的精神快餐----心靈驛站”活動4、日常生活中的練習。

三、應用中的體會

1、不期待:再一次培訓課程上,老師突然問我“再給別人用卡牌之前會不會擔心?”我説不會,其實我少説了兩個字,應該是“現在不會”。以前有來訪者體驗的時候總會擔心一些問題,例如:如果來訪者抽到的牌和他的問題不貼切怎麼辦?如果來訪者面對卡牌沒有感覺怎麼辦?等這一類問題,這個時候我是“有期待”的,對諮詢結果的期待,所以我擔心,我着急,最後我亂了,來訪者也亂了······老師經常讓我們用遊戲的心態去面對,遊戲的時候也許會期待結果,但不會計較。後來我發現,來訪者的態度、思想以及目的等不同,結果也就自然而然會有差異,所以,不期待,讓結果自然發生。

2、不強制:“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這是《〈道德經〉與心理治療》中的一句話。要做一個好的治療者的前提之一是不要強求,整個過程要依賴於對自發性的利用,自發性是其實也是繼續。我們在整個過程當中是一個媒介,一個引導他人與其內心溝通的媒介,我們要的是來訪者的思考,而不是用我們的思考。強制性是小伎倆,自發性才是大智慧。

3、提問:這也是我目前所需要鍛鍊的,我覺得,如果把來訪者的心理比做一個陣,那麼觸動他心理問題的契機就是陣眼,破除陣眼就要抓住主要問題的主要方面。找到陣眼的關鍵之一就是提問。提問技巧對來訪者的思考和對卡牌的理解有很大的影響。

4、即時: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會時常體驗,我發現,當我心裏有困擾和沒有困擾的時候感覺是不一樣的。沒有問題時我得到的是正向的語言和情緒體驗,遇到問題時我得到的是解決問題和紓解心理的方法。

四、對我的影響

1、上一次的培訓課程因為考試暫停,結果前幾天我的同學突然對我説“我感覺你這兩天特別的閒”,我很驚訝,她説“因為你這星期沒有培訓”,頓時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所以,這次的學習充實了我的生活。

2、我在百貨大樓“心靈驛站”的兩天值班經歷改變了我的一些想法。之前的諮詢對象都是學校中的同齡人,我沒有信心為社會上的人做諮詢,因為我覺得那些人的社會閲歷比我多很多,他們的一些問題和心理我無法充分理解。但是那兩天我接觸到了經理、服務人員、教師、退休老人等各種社會角色的來訪者,這種諮詢方式使我不再感覺到與他們之間的巨大鴻溝。

3、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我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有了某種程度上的改變。任何習慣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樣,積極的思維方式也不是。有的來訪者問我“我認識到問題的所在,但是當我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還是會那樣想,怎麼辦”。我去請教老師,老師説“洪水來了,你是在它來之前築好壩呢,還是來了之後築?”

五、總結:我覺得“心腦成像----積極心理學卡牌技術”的特點在於簡單而深刻,簡單的是方法,深刻的是思想。它以卡牌為載體,將人們的思想和心理世界呈現,便於諮詢師的瞭解和來訪者的內在剖析,同時又以積極地語言進行暗示。方法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堅持,不論是來訪者還是諮詢師,我們追求的是積極地心態。習慣是最可怕的力量!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3

最近看了很多關於積極心理學的文獻資料,學習瞭解到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1]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這與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往的心理學中我們所熟悉的詞彙是病態幻覺焦慮狂躁以及對於死亡的恐懼等等而很少關注健康勇氣和愛。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盯)是賓西法尼亞大學教授gman於1998年出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時倡議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mmlhalyi於20__年在《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積極心理學導論》一文中正式提出來的。“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Seligman博士認為積極心理學的力量,是幫助人們發現並利用自己的內在資源,進而提升個人的素質和生活的品質;21。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需要會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積極心理學利用這些內在資源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人類的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素。積極心理學的本質體現在修正先前心理學發展的不平衡,強調心理學的發展既依賴於預防和治療人類的心理疾病,同時更依賴於培養、建構人類的優秀品質,二者可以相輔相成,平衡發展。積極心理學的意義在於換了個角度去理解心理學對於人的作用,傳統心理學更多是基於心理疾病的模式去尋求歸因,而積極心理學更關注人的力量,更重要的在於心理學並不是只為“病人”服務,應該為普通人提升幸福感、愉悦感提供思維源泉,使普通人生活得更有意義。

特別有悟的是三點,第一,積極心理學並不否認世界上有痛苦和人類的缺點,而是認為美好與卓越和疾病與悲痛都是真實存在的;第二,心理學對目前已經有幸福感的人更有效,因為雖然對這些人有較少的改善空間,但相對他們攜帶的包袱更少,也有更多的技能和資本讓心靈之旅走得更好。第三,積極心理學提倡暢所欲言和思想和心靈探索,但也強烈推薦使用科學的訓練方法,例如:感謝信vs寬恕信、娛樂vs善舉、時間的禮物等等。也提煉出不少實驗論證的效應來解釋一些心理學應訴對積極情緒體驗的影響:如峯終理論、曝光效應、捐贈效應等。積極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都尊重人的精神和自尊,不把人類當作物質世界的一部分來研究,區別主要在於積極心理學認為每個個體都有變壞和變好的能力,美好生活知識一種選擇;積極心理學從多種渠道獲取有意義的證據:可以從嚴謹的實驗室數據中獲取,也可以從個案研究、訪談、大眾普查、歷史資料分析中獲取。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是比較複雜的,不僅包括主觀感受、還包含生物學喚起的特殊形式,思想愛你個和行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區別在於,積極情緒一般不與特殊的行為傾向相關,但積極情緒擴大了我們的選擇範圍(注意力寬度更寬了、記憶能力提高了、語言表達更流暢了、對知識的感受性增強了等等),更多對未來有決定作用;積極情緒也能夠消除消極情緒所導致的生理學反應,如焦慮等。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4

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弊病在於過分關注心理疾病和心理問題。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不只是消除症狀,修補缺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着重於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上。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優勢,意味着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積極向上的自我力量,自身的性格優勢。藉助這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對抗心理困擾、消除問題行為、建立抵禦挫折、心理創傷和障礙的預防機制。“個人優勢”概念的提出將讓教師和學生都習慣去發現優勢,而不是刻意尋找缺點。學校育人環境中不再是注重克服人的缺點,而是鼓勵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的人文精神。

在《積極心理學—團隊活動課操作指南》第一章中,主要圍繞“如何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兩方面來設計班隊活動,從中可以看出設計活動的老師處心積慮的要學生認識自我,不僅要自我挖掘,還要讓同伴挖掘。在學生對自己優勢有所瞭解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去認識這些優勢發揮的餘地和控制不好的後果。最後還以“模擬招聘”的方式讓學生把自己的優勢和社會職業聯繫起來,從實際出發分析和鼓勵學生如何正確的運用自己的優勢立足社會。這一系列的活動設計不得不讓我佩服這位老師,如此用心良苦的為學生樹立心目中的微小自信。

回顧自己開學以來在七1班的活動設計,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貼標語、做戰旗、標榜樣等,只是形式多停留在淺層次,沒有太多的深化作用。記得在開學初分小組時,讓每一位同學寫一下“我能為小組做什麼?”大多數學生們的答案十分空洞,有的説:“我可以為小組爭光。”“我可以為小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能為小組加分。”回答中絲毫看不到學生對於自己優勢長處的描述。最讓我感到欣慰的一個回答就是“我能給小組人員提出他們想不到的陰謀詭計,我能給大家提供一些最新的信息,還能為大家創造出一些好玩的東西。”至少我能從這個學生的回答中看出他很自信自己的鬼點子和鬼把戲。

第一次階段考試後,我覺着學生們彼此之間應該有更多地認識了,就重新規劃他們書寫小組的檔案表,同樣的列出了一項必填欄目:“你的優勢”。結果仍然讓我覺得孩子們意識不到自己在集體中的特殊性。很多學生甚至將自己的優勢直接就表達成學科優勢,“我數學好。”當然我不能否定他的這方面優勢,可是總覺得我們的孩子缺乏對自己性格優勢的判定和肯定。我想也許我們老師和家長也是有很大責任的,因為在他們的成長路途中也許受到過老師的壓制、也許受到過家長的譴責,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某些特性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長久之後,他們就失去了對自己這份特性的認同和驕傲,他們慢慢地變得都像是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我班的何先文學生,先天的樂天派,無論何時都是咧着嘴樂呵呵的,哪怕批評他,它具備一般學生沒有的抗打擊能力,也許會被一般人看成是傻乎乎的,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他的優勢。他喜歡笑,我鼓勵他學會各種類型的笑,告訴他要找機會在班裏為他開一次個人表演會;他喜歡古代歷史故事,我鼓勵他看《三十六計》,告訴他要讓他在班裏搞一次三十六計的故事會;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到底會換來他多大的變化,但是我覺得這樣做還是有必要的,畢竟這些都是他樂意去做的,這是他的個人優勢。在我個人的教育理念中,我不拒絕個性,我更不會拒絕一些有特殊優點的學生,我的目標就是想通過自己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挖掘和發揮他們的這種優勢,同時也讓他們明白自己具有這樣的優勢,相信自己可以出色。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5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單腿直立站在街上,許多人來到他身邊圍觀,那個人抱怨自己的腿非常的痠痛,周圍的好心人都為他出主意。一個醫生説,我這裏有止疼片,你吃下去就好了,那個人吃下止疼片後説疼痛沒有了,但是腿很僵硬;一個按摩師説,我來給你按摩一下,那人按摩之後説自己感覺上身的壓力很重;一個和尚説,那你就想象自己是一片羽毛,能飛起來,這樣就會感覺很輕,那人想着想着差點摔倒;這時一個孩子走過來告訴他,你為什麼不用你的另一條腿呢?這個故事裏有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它告訴每個人更好的調動他最大的資源。用積極、全面的態度去面對和解決他的問題。健康的人不是沒有問題的人,而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它倡導心理學研究積極取向,關注人類積極的心理品質,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詮釋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Seligman博士認為積極心理學的力量,是幫助人們發現並利用自己的內在資源,進而提升個人的素質和生活的品質。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需要會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積極心理學利用這些內在資源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人類的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素。

通過學習這份積極心理學的材料,我感到積極心理學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運用必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下面的一段文字給了我極大感觸:作為老師,我們對學生的關注不只停留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上,我們更多的精力要投入到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幫助學生增強應對心理困擾的能力,發揮其自身積極力量,並幫助學生看到自身的這些力量和潛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發掘潛能,利用積極力量來完善自己。平時我在教室裏確實關注多的是學生的問題,孩子們週記裏反映的也大多是班級裏不好的方面。有時默寫或測試下來或某個學校活動中雖然有表揚的人,但多數會強調某某人如何不認真準備,導致成績不理想或影響了班級形象等等。挖掘的負面的東西比較多。我確實需要動腦筋改變策略了。但如何下手呢?很幸運的是在這份材料的後面提供了五個活動,這五個活動大同小異,主旨都在於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重建自信,幫助他們認識到消極自我認識的危害及消除方法,進一步提高對自我的認識,從而積極應對今後的學習和生活。而且這些活動的可操作性都很強,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對於我今後方法的改變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我想我應該時時記住:教育的目標不在於發現“學生的問題”,更不是發現“問題的學生“,而是發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優勢和潛能。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6

轉眼間將近學期末了,這意味着要和積極心裏學這門課説再見了。還記得第一節課鄒老師就給我們出了一個演講的題目:為什麼選擇積極心裏學這門課,想從中學到什麼。這個小環節讓我們來自不同學院的同學互相都瞭解了許多,使一向枯燥無味的選修課活躍起來了。回想起當時選課的時候在電腦屏幕上看到“積極心理學”,我就果斷按下了確定,積極心理學一個非常吸引人的話題與學習目標。

作為一個大三學生,即將畢業的我也曾過着渾渾噩噩的大學生活,從大一到現在兩年來我沒有考過什麼重要的證書,沒有做過瘋狂的事。自從上了積極心理學這門課我找到了自我,不應該沒有目標的活着 ,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並且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有時我也消極、沮喪、抱怨…… 鄒老師告訴我們要時刻鼓勵自己,心中默唸我會成功的、我是最棒的、我一定可以做好。很多癌症患者因為擁有積極的態度堅信自己會好起來的,最後都戰勝了病魔,所以沒有什麼可害怕的,只要我們的意念夠堅定。不要時刻想着自己一定會失敗,那即便是你努力的去做了,成功的機率也不會太大。

老師還給我們播放了視頻,讓我們真正瞭解了生命的產生,精子卵子的結合產生受精卵,受精卵逐漸發育成嬰兒,大到人身體中的器官,小到細胞的變化,這也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切身的知識。

老師是一個十分親切並且非常負責任的老師她會照顧到我們每個人的感受,會和全班同學互動使我們有了很強烈的存在感。她教我們要學會寬容,寬恕別人,樂觀的對待每件事。課堂上同學們不亦樂乎説着自己想要改變的目標,有的想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想交更多的朋友,有的想要要戒掉電腦遊戲留出充裕的時間來學習。而我的改變目標是改掉我急躁的性,我是一個天津人典型北方人的急脾氣,有着耿直爽朗的做人原則,可是我的性子比較急,遇到急事不能再盲目的慌張,要更加鎮靜理智的尋找解決的方法。

我們要多方面探尋問題產生的原因,問題之所以會產生,肯定有它特定的原因,原因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去看它,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 對問題,更有助於問題本身的解決。積極心理學提倡用一種開發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人,強調心理學要着力研究每一個普通人具有的積極力量,更是一種理念。其實快樂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只要樂觀積極的去對待會收穫不一樣的精彩。做一個善良、寬容、快樂的人吧!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7

達成心理健康的七種練習

心理可以被定義為一種樂觀、,能讓你對每件事情保持愉快的。它和身體很像。為了要達成這個,你一定要每天不斷地去做,直到它成為你的第二天性為止。

這樣的過程並不容易,但是不斷的與持續的練習將會讓你辛勤耕耘之後得到豐收。這種過程絕對會讓你整個變得更好。

你整天都可以進行這七項心理練習來保持積極、樂觀及心理的。各行業裏最的專業人員都會採用這些練習。這些練習是每個領域中,心理建設的基礎。

積極的自我對話

這七項練習的第一項是積極的自我對話。幾十年來,心理學的研究已經發現到,自我對話的方式比其他任何一種因素更能決定你的。你的生活情緒或“生活的情趣’’取決於你內心的對話及信仰。

賓州的馬西?謝利格曼(Martin Selignmn)教授,在他《學習來的樂觀主義》(LearnedOptimism)一書中,稱此為“解釋形態”(e_planatory style)。

你的解釋形態就是你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物的解釋方式。神經語言學家稱之為“加框”(framing)。你對這些事件的自我解釋,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解釋,則稱之為重加框。

這就是你對你周邊事件的解釋方法。它組成了你的內心對話,也就是説,當你從外在環境得到訊息之後,腦海中立刻會閃過一些文字,然後你會透過思想加以處理。正如莎士比亞所説的:“事情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全看你怎麼去想它。”

心靈學派大師(Sufi)以色瑞?甘(1zrat)曾經寫過一句話:“生活就是一連串的問題。”你的生活似乎是被一些負面的事件所充斥。

所有收音機及電視節目、新聞報導、報紙及新聞雜誌都充滿了負面和感傷的故事。你周邊所討論的內容大都是繞着問題、是非、憂慮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打轉。你和客户討論的話題,也不外乎為什麼他們的生活和企業的狀況會不好,而無法購買你的產品和服務。

你一不小心就會陷入習慣性的負面思考。你會一開始先看到事情的負面,再看到正面。

你會一開始先去注意到玻璃杯裏有一半是空的,而沒看到另一半是滿的。你偏向負面思考的是一種很自然的傾向。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老是在談論那些讓你生氣、讓你受委屈的人。你一再擔心自己的財務困擾、本身的問題及恐懼。即使並非故意要如此,但你會發展出一種負面的。

這種會影響你的個性,進而影響你的業績。你很容易慢慢地變成一種很消極、懷疑而且憤世嫉俗的人。而且因為你周邊的人都有同樣的想法,你就會有一種錯覺,認為“這世界本來就是這樣子。”

但是,你可以利用控制內心對話及積極的自我對話,而非消極的對話方式來對抗這種負面的傾向。

你能決定自己要怎樣去跟自己説話,進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緒。這個決定控制內心對話的行動,將帶給你樂觀的與個人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你對自己一些簡單的自我肯定對話,往往會帶來很驚人的效果。你只要對自己再肯定,用一種非常熱忱且堅定的口吻對自己説:“我喜歡我自己!”和“我熱愛我的工作!”等等,你就會把這項訊息深深植入你的潛意識中。

你會覺得更加肯定樂觀,並更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你會覺得更有能力與,更加盼望下一次的拜訪及展示。

你越是對自己重複説這些話,就越它們是真的。

當你説服自己是位“最傑出的人士”時,你的談吐、行為以及行動都會開始和這樣的想法相符合。

舉例來説:你若對自己的不好,你就無法真正對自己説出“我喜歡自己!”這句話。不管周邊發生了什麼事,你越説“我喜歡自己!”,就會真的越來越喜歡並尊敬自己。你會覺得更、積極、樂觀,每一件新的嘗試都會表現得更好。

我最喜歡的,而且也行之有效的一個組合肯定句就是:“我喜歡自己並且熱愛我的工作!”這些字眼在你開始新年度,或是為一個訪問做心理準備的時候尤其有效。

控制你的內心對話,就是控制你跟自己説話的方式,是達到巔峯表現的關鍵。

這就是主導自己的心思並把焦點集中在你渴望的,而不僅維持現狀的方式。這是你克服困難阻力而讓思想能夠經常保持積極的一種方式。

請記住,要對中的自己説話,而不要和現在的自己説話。你要説真話,但是提前説!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8

怎樣讓積極心理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更接近,怎樣在我們的問題學生中提高積極心理學的影響,看了這本書我得到了收益匪淺的啟發,深知這門學科的重要性。積極心理學把自己的研究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並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有問題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獲得良好生活。

21世紀的社會已不同於過去的任何時代,人類的一切活動都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得更幸福。在這樣一個追求幸福的時代,人類已不再需要消極來時時對自己發出警告,而是需要積極來增強自己的 力量和信心,這是我們當前社會的最大實際需要。積極是人類固有的一種本性,但這並不就意味着人類的積極本性在任何情況都自發地表現出來。人的心靈中有着天生的積極種子,而這些種子能否順利發芽生長,還要依賴後天的其他條件。這就如農民播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能否生長髮育,除了依賴種子本身的特性之外,還要有適宜的環境氣候和後天的精心照料——澆水施肥,從某種程度上説,積極心理學就是為了營造一種能促使人類的積極本性生長髮育的環境,同時也是為了人類尋找一種為自己心靈中積極種子澆水施肥的方法和途徑。

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不僅僅應對損傷、缺陷和傷害進行研究,它也應對力量和優秀品質進行研究;治療不僅僅是對損傷、缺陷的修復和彌補,也是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發掘;心理學不僅僅是關於疾病或健康的科學,它也是關於工作、教育、愛、成長和娛樂的科學。具體就研究對象而言,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分為三個層面,在主觀的層面上是研究積極的主觀體驗: 幸福感和滿足(對過去) 、希望和樂觀主義(對未來),以及快樂和幸福流(對現在),包括它們的生理機制以及獲得的途徑;在個人的層面上,是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氣、人際交往技巧、對美的感受力、毅力、寬容、創造性、關注未來、靈性、天賦和智慧,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集中於這些品質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羣體的層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個體成為具有責任感、利他主義、有禮貌、寬容和有職業道德的公民的社會組織,包括健康的家庭、關係良好的社區、有效能的學校、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等。

面對問題學生,由於家庭和社會的環境,他們在思想意識方面、行為規範方面、學習方面、心理方面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問題,他們對學習沒有正確的認識,對學習沒有興趣,沒有自信心,表面上看他們滿不在乎,其實他們很自卑,很消極。而積極心理學家們研究了很多案例,例如在同樣惡劣的環境下為什麼有些人能保持自己,而有些人卻成了問題人,到底是什麼使有些人能總是有尊嚴地活着。他們發現,只有人自身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如愛心、勝任、愛美性、樂觀、勇氣、工作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等)才是預防問題產生的最好工具。

積極心理學提倡對個體或社會具有的問題要做出積極的解釋,並使個體或社會能從中獲得積極的意義。對問題學生,我們要多方面探尋問題產生的原因,問題之所以會產生,肯定有它特定的原因,原因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去看它,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 對問題,更有助於問題本身的解決。積極心理學提倡用一種開發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人,強調心理學要着力研究每一個普通人具有的積極力量。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9

幸福可以提升,也可以學習。積極心理學讓我更加明白幸福是什麼!

1、幸福是一種主觀體驗。

奧運會銀牌得主和銅牌得主相比誰最幸福,在我們外人看來,肯定是銀牌的主要幸福得多,然而實驗證明:無論是在領獎台上還是在賽後,銅牌得主的幸福感指數都要比銀牌得主高。那究竟是為什麼呢?因為奧運會銀牌得主與金牌得主比,而銅牌得主與第四名相比,所以,銀牌得主的滿意度幸福感比較低。

2、幸福需要經常“曬太陽”。

有人説幸福是自己內心的感受,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其實不然,經常把自己的幸福,説出來,曬出來。積極心理學研究表明,幸福是一種信念,主動曬幸福可以減輕壓力,“曬”幸福也可以提升自信。在現實生活中,有分寸地把自己私人方面的信息顯示給他人,讓別人最大限度地瞭解自己,本身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心裏的祕密越多,壓力越大,幸福感也就越差,總是擔心自己的祕密被他人知曉,長期下去心理會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人們在不停地尋求着宣泄的途徑,把祕密以某種方式説出來,也是對壓力的一種釋放。因此主動曬幸福可以減輕壓力,也可以提升自信。

3、幸福需要留住。

幸福的時光需要保留,但若干年後,當時的一張照片、一個小紀念品,甚至是當年和孩子一起折的那個紙飛機,都會成為我們打開我們幸福的閘門。所以,我們不要忽略那些生活中的那些小儀式,多拍幸福照、舉行高興的儀式、記錄開心故事,保持快樂,讓幸福定義住。

4、小小慈善可以帶來大大的幸福。

記得前兩天去KFC花17元買了一個漢堡和一杯可樂,20元錢給了服務員,正在等她找我3元錢,而她卻微笑着對我説:“女士,您願意捐出您的3元錢為貧困山區的兒童嗎?”當時聽到她的話,我先是一愣,隨後和她相視一笑,説:“我願意”從KFC出來,手裏拿着送給我的三張感謝卡,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感覺。現在我明白了,那種感覺就是幸福。這也就是積極心理學裏講的----做不特定對象的慈善行為可以提高幸福感。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0

上本門課程前,我以為自己心理是很健康的,所以對心理學一直沒有什麼概念,也沒想過它是否能幫助自己。可是在上了老師的《積極心理學》課程以後,加上做了些小練習和對比案例,我漸漸發現自己心理健康程度也不是自己以為的那麼好,感覺我還是缺少了“自我認同與自我接納”。以前以為自己就是這樣:沒什麼特長,不夠帥,不夠高,不夠聰明,也沒什麼錢,對人生沒多大追求,過過小日子就得了。嘴上這麼説,心裏還是對自己不滿意,別人長相帥我就羨慕他生了一副好皮囊,別人個子高我就羨慕別人高,有錢的我也羨慕,智商高的我也羨慕。這時候難免對自己不滿,巴不得趕緊投胎轉世到一個有錢家庭,有一個完美的身體。這種心理我自己一直沒有注意到,直到我上了《積極心理學》

上本門課程以後,開始懂得了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我也開始對自己進行剖析,瞭解到自己的心理問題,並照着課堂上老師教的那些理論去想,我懂得了我是沒有接納自己,我不認可自己,我總是在羨慕別人,卻沒有嚮導其實自己也有那麼多的優點,根本不比從前羨慕的那些人差多少,只是我自己缺少對自己的信任和讚美。優秀的人,也會有不優秀的地方,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同之處,正視自己,接受自己,那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方式。

積極的自我。就以我自己為一個例子,我從曾經的不懂得接納認同自己。自從開始學了《積極心理學》章課後,想通了其實優秀的並不只是別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在心中永遠可以欣賞自己的魅力,接納並認同自己。積極的認同自己,包括自己的缺點,正視自己的存在和完整性,不因為自己有缺點或一件事做不好而過分自責。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未經過自己同意而出生的,既然出生了,我們就要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我們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在我們生命中三萬天的日子裏,我們只能對自己的生命充滿珍惜與感激,充滿熱愛與欣賞。作為人,我們在人性上應該是積極的,在整體上是可愛的,在生命上是唯一的。我們既然存在了,就別無選擇,只能爭取幸福和快樂,我們只能選擇有利於自己生命的樂觀精神。這種來自生命源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賞就是原本存在於人心深處的積極性,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只是現實中這種積極性特別容易受到壓抑。從前我並沒有做到“無條件地接納自我”,總是用自己的缺點去和別人的優點作比較,所以心裏藏着對自己的不滿意和對別人無休止的羨慕和欣賞,久而久之便不再相信自己是“那麼優秀”,不再做事那麼有積極性,開始懶惰,甚至放棄了很多好的鍛鍊機會,僅僅都只是因為自己沒有去相信自己其實也是很優秀的。現在看來,以前的那些心理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我那時對於自己的態度是較為苛刻的,總是在挑剔自我,只是有條件地接納自我,只是當自己的行動取得了成功、贏得了別人的讚許時才會接納自己。可是如果根據一個人行為表現不到這些條件時,就會貶低自己。這樣,從邏輯上説,貶低自己和夠定自己其實幾乎就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你不可能永遠取得成功。其實,人無完人,是人就會犯錯誤,而且經常還會在比較重要的事情上犯錯誤,成功不少時候都是取決於外在條件,所以不應該太較真結果。

所以,我們要學會做一個積極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不會否定自己的人格和人性,從不對自己在整體上做消極的評論,我們要知道,作為一個人是不能被否定的,正如一句名言“一個人,你可以消滅他,都是你永遠不能打敗他,我們要積極地勇敢地去譜寫自己的人生篇章。

面對自我時,對自己坦誠與從容來自一種內心的力量,這種自信導致一個人接納自我、肯定自我,擁有平凡而務實的精神。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1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單腿直立站在街上,許多人來到他身邊圍觀,那個人抱怨自己的腿非常的痠痛,周圍的好心人都為他出主意。一個醫生説,我這裏有止疼片,你吃下去就好了,那個人吃下止疼片後説疼痛沒有了,但是腿很僵硬;一個按摩師説,我來給你按摩一下,那人按摩之後説自己感覺上身的壓力很重;一個和尚説,那你就想象自己是一片羽毛,能飛起來,這樣就會感覺很輕,那人想着想着差點摔倒;這時一個孩子走過來告訴他,你為什麼不用你的另一條腿呢?這個故事裏有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它告訴每個人更好的調動他最大的資源。用積極、全面的態度去面對和解決他的問題。健康的人不是沒有問題的人,而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它倡導心理學研究積極取向,關注人類積極的心理品質,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詮釋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Seligman博士認為積極心理學的力量,是幫助人們發現並利用自己的內在資源,進而提升個人的素質和生活的品質。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需要會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積極心理學利用這些內在資源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人類的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素。

通過學習這份積極心理學的材料,我感到積極心理學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運用必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下面的一段文字給了我極大感觸:作為老師,我們對學生的關注不只停留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上,我們更多的精力要投入到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幫助學生增強應對心理困擾的能力,發揮其自身積極力量,並幫助學生看到自身的這些力量和潛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發掘潛能,利用積極力量來完善自己。平時我在教室裏確實關注多的是學生的問題,孩子們週記裏反映的也大多是班級裏不好的方面。有時默寫或測試下來或某個學校活動中雖然有表揚的人,但多數會強調某某人如何不認真準備,導致成績不理想或影響了班級形象等等。挖掘的負面的東西比較多。我確實需要動腦筋改變策略了。但如何下手呢?很幸運的是在這份材料的後面提供了五個活動,這五個活動大同小異,主旨都在於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重建自信,幫助他們認識到消極自我認識的危害及消除方法,進一步提高對自我的認識,從而積極應對今後的學習和生活。而且這些活動的可操作性都很強,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對於我今後方法的改變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2

這學期我在教學之餘讀了一本非常有意義、對工作特別有幫助的書《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書中廣泛吸收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其研究目的在於服務教育。通過閲讀本書,我有以下收穫:

《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既包含了普遍性共同性的教育教學原理,同時又結合學科,針對學科的不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與能力,將學科組織、調整與呈現,並進行教學。因此,學習此書,一舉兩得,在瞭解學生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為自己班級管理提供理論依據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學科教學能力。

一、學習心理學的重要性。

這本書強調了教師通過認真學習心理學,知道了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的優秀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能夠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根據國小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要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時你認為不經意的一句話,但在學生的眼裏分量是多麼重,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有句話是這麼説的:“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老師的讚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的賞識,就是對他們的認可,就能給他們信心和勇氣,讓他們邁出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了解孩子的內心,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欣賞孩子的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悦,找到學習的快樂和自信。

二、瞭解學生的心理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

人的任何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並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學習也不例外。學習是複雜的心智活動過程,牽涉到整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參與。比如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構成直接參與學習活動的智力系統。而這些非智力因素,構成了與學習相關的動力系統。其中的動機則是學習活動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必然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在學習中能專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學習熱情,遇到困難時有頑強的自制力和堅強的毅力。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習近平,就必須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激發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提高教學工作質量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工作,並不是僅僅掌握某學科的知識就能勝任、駕馭的。這就需要教師掌握並運用一些心理學原理來實施教育教學策略。比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的興趣、情緒、意志品質和最佳的學習時機,都要求教師採用最佳的手段以優化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各種因素。這時,就需要了解學生賴以進行信息加工一些主要心理過程,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規律,以及相關非智力因素情況的誘導,促使學生的認知興趣得到發展,形成穩定的、積極進取的人格特徵。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這本書要通讀,更要精讀。自古説的好“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本書很有價值,對我的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今後我還要繼續研讀它。

總而言之,通過這一期對《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的學習,我收穫良多。不僅有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專業素養的提高,而且對很多學習事件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