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闖新路心得體會(精選6篇)

實事求是闖新路心得體會 篇1

6月6日上午,天空下着細雨,陰濕寒涼,在井岡山大隴鎮源頭村通往黃洋界崎嶇的山林小道上,來自豐南區各鎮鄉、工業園區和區直有關部門的49名黨政一把手揹着“乾糧袋”、“子彈帶”,頭上冒着陣陣熱氣,正在奮勇前行。這是豐南區赴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開展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的一次體驗式教學。

實事求是闖新路心得體會(精選6篇)

一路上,沒有講解,但是學員們都深深感受到了當年紅軍的艱難、鬥爭的不易和革命精神的偉大。該區東田莊鄉黨委書記王豔玲在培訓中不慎將腳扭傷,卻堅持和學員們一起走完挑糧小道,她説:“比起穿着草鞋挑糧的紅軍,我這點小傷不算什麼,比起兩萬五千里長徵的戰士,更不算什麼。”

讓現在承接傳統

在茨坪毛澤東故居,一間間簡陋的土屋、一件件破舊的衣物、一盞盞昏黃的油燈,頃刻間就把大家的思緒拉回到70多年前,學員們無不為井岡山時期革命鬥爭的艱苦卓絕所驚歎、所折服;在北山烈士陵園,學員們向高高矗立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以刻骨的忠誠表達對革命先輩的無限追思;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耳聞一段段感人的往事、手觸一件件真實的器物,學員們對大革命失敗後國內嚴峻的政治形勢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小井紅軍醫院,聽講解紅軍在缺醫少藥時用食鹽水代替生理鹽水、用燒酒代替酒精、用竹木製成消毒器皿,中國共產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躍然眼前;在訪談課上,“井岡雙雄”袁文才、王佐,中組部原副部長曾志等先烈的英雄事蹟一次次濕潤了學員們的眼眶……培訓班帶隊領導,豐南區委、辦公室主任孫守廷説:“在井岡山這塊紅色土地上,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鍛造和培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即‘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這既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奪取革命勝利的思想武器,也是我們在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強大精神動力。”

讓歷史照亮現實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老師,要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鑑。”在這次培訓班的總結交流課上,全體學員以史為鑑、以史為鏡,撫今追昔、對標先烈,開展了深入的交流討論和深刻的自我剖析。該區王蘭莊鎮黨委書記孫麗娟説:“回去一定要千方百計做好農村工作,不能再發牢騷,和當年紅軍的艱難困苦相比,我們遇到的那點兒困難算什麼呀……”樸實的語言,表達了真實的思想。

讓信念永鑄心間

“一次井岡行,一生井岡情”。當培訓結束,全體學員在班旗上籤上自己的名字時,想起了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張友南院長的提問,當你將要離開井岡山時,會留下什麼?帶走什麼?這一刻,有了答案。豐南區委組織部副部長侯榮奎説:“我們會留下無比的崇敬和無邊的嚮往,帶走這不老青山饋贈給我們的諸多政治營養、精神財富和人生啟迪,帶回我們豐南,帶到我們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像井岡山精神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樣,把井岡山精神本地化,豐富和完善出我們新的豐南精神,代代傳承。”該區南孫莊鄉鄉長郝連興在微信中感悟:“巍巍井岡山,滔滔贛江水,為我們展示了一種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堅定信念。我們要傳承井岡山精神,將其刻在骨頭裏、溶在血液中,真正實現從‘感動一時’到‘感動一生’!”

實事求是闖新路心得體會 篇2

這次培訓對我來説,意義重大、收穫頗豐。我將會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大力發揚井岡山革命精神,克服困難,學以致用,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一、提高思想認識,堅定忠誠履職信念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大革命失敗後,共產黨人不屈服、堅持革命鬥爭的產物。胸懷理想、堅定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精髓。堅定理想信念是一個黨員幹部應有的品質。要切實做好紀檢監察工作,必須自覺地加強自身黨性鍛鍊,提高黨性修養,不斷地提高業務知識和綜合能力,增強開展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我將以此次培訓為起點,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強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學習,並虛心向同事和領導請教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學習,拓寬學習領域,以誠懇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熱情,完成好紀檢監察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堅持實事求是、結合企業實際開展工作

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勇於開拓進取、敢於創新的精神是井岡山精神永葆生命力的法寶,是經過實踐檢驗顛撲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工作者,我們在工作中也要注重理論結合實際,企業紀檢監察工作要緊緊圍繞企業經濟發展中心、服務羣眾、服務大局。要密切配合企業中心工作,瞄準企業主線,與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方向相一致,搞好服務、協調、促動工作。

三、密切聯繫羣眾的路線不能動搖

井岡山斗爭史是軍民同仇敵愾的戰鬥歷史,依靠羣眾、無私奉獻,是井岡山精神在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情操上的具體體現。密切聯繫羣眾也是黨的執政地位得以鞏固的根本保證,是社會穩定發展的根本需要。作為基層紀檢監察工作人員,井岡山的學習,讓我更加明白了羣眾工作的重大意義,今後我要懷着對黨和職工羣眾負責的深厚感情開展工作,要培養良好的工作作風,堅持原則,公道正派,表裏如一,無私奉獻,做好工作。

四、弘揚井岡山精神,力戒畏難懼怕,樹立自強的理念,做力爭上游的表率。

革命戰爭時期,革命先烈們把組織需要作為個人的需要,黨叫幹啥就幹啥,為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犧牲。通過學習培訓,我會進一步尋找自身的差距,認識自身不足,切實改變工作辦法,轉變工作思路,認真履行職責,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層次得到新的提升,理想信念得到新的堅定,責任意識得到新的增強,從而不斷克服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那些血雨腥風的歲月已然成為過去,然而井岡山精神卻成為永恆,已鐫刻在我們心中。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黨員幹部,我將時刻牢記使命,發揚革命優良傳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磨練意志,服務羣眾,積極為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事求是闖新路心得體會 篇3

近日,來到江西,深入鄉村、企業、學校、社區、革命根據地場館調研考察,給廣大幹部羣眾送去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向全國人民致以新春祝福,讓人們心中充滿温暖、充滿力量。特別是關於“讓實事求是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的教誨,落地有聲,意味深長。

不得不説,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隨着我國社會深刻變革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一些錯誤思潮暗流湧動、此起彼伏,黨和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面臨種種挑戰,尤其是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比如,20xx年第四季度中央巡視組在對31家單位黨組織進行巡視時發現,無論是中央部門單位,還是中管金融企業,都普遍存在着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甚至有的單位“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的問題依然相當嚴重。這次巡視結果再次告訴我們,有效應對“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戰鬥力,提高領導發展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只有進行時、永遠在路上。

而跨越時空的實事求是精神,與“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非常契合,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給我們的最為寶貴財富。1920xx年10月,在中國革命處於低潮時,以毛澤東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湘贛邊界的井岡山地區,點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正是在這段堅苦卓絕的鬥爭中,我們黨培育和形成了薪火相傳的實事求是精神。革命時期,實事求是精神成為廣大軍民克敵制勝的理想信念。建設時期,實事求是精神成為全國人民敢叫山河換新顏的精神支柱。今天,我們跨入決勝全面小康、實現中國夢的征程,就是要用跨越時空的實事求是精神,鍛造我們領導發展能力和水平,讓實事求是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用實事求是精神鍛造領導發展能力,就是要面對世情、國情、黨情新的變化新的要求,不忘崢嶸歲月、銘記先烈功勛。黨的xx屆五中全會強調指出:“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體制機制,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我國發展航船始終沿着正確航道破浪前行。”共產黨人堅定執着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羣眾求勝利,是最大弘揚實事求是精神的體現。正如在江西考察時指出,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過去那段崢嶸歲月,我們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跨越時空的實事求是精神,就是我們踐行“十三五”不懈進取、篤定堅持、勇於擔當的不滅航燈。

用實事求是精神鍛造領導發展能力,就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善於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各種問題。昔日井崗山斗爭堅持實事求是闖新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引導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今天,我們黨要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領13億多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環境和條件變了,如果刻舟求劍、守株待兔,就會落後於時代,處於被動局面。只有打開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樹立與時代和實踐發展相適應的思維方式,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實踐,才能在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更好地在指揮棒作用下跟上時代,在轉變觀念中贏得新的發展。

用實事求是精神鍛造領導發展能力,就是要保持艱苦奮鬥本色,不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丟廉潔奉公的高尚操守,逢事想在前面、幹在實處,關鍵時刻堅決頂起自己該頂的那片天。打鐵還需自身硬。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關於反腐敗鬥爭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鬆的要求,着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我們黨就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艱苦奮鬥是黨密切聯繫羣眾的重要紐帶。共產黨人的躬身實踐、率先垂範的人格力量,是贏得羣眾對黨和政府信任法寶。各級領導幹部要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做到清正、清廉、清明,為發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帶動黨風政風民風向善向上。

用實事求是精神鍛造領導發展能力,就是要認真踐行黨的宗旨,努力提高宣傳羣眾、組織羣眾、服務羣眾的能力和水平。引導羣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新的發展理念上來,激發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的主人翁意識,前提在於堅守理想信念、踐行黨的根本宗旨,關鍵在於相信和依靠羣眾,落腳點在多為羣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黨的領導組織和幹部要是把準航向的舵,深入調查研究,傾聽羣眾呼聲,充分調動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羣策羣力,同心攻堅,就沒有過不去的河、闖不過的關。保持政治定力,審“時”度“勢”,肩負起歷史使命,以時不我待、奮發有為的擔當,團結和帶領羣眾凝心聚力促發展、同心同德奔小康,我們就能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天道酬勤,實幹興邦。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時代宏圖,需要億萬人民共同繪就。跨越時空的實事求是精神是我們鍛造領導發展能力、踐行“十三五”規劃藍圖的燈。集中力量把黨和人民的事情辦好,實事求是精神就會放射時代光芒,引領我們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創造人間奇蹟。

實事求是闖新路心得體會 篇4

其主要內容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它是無數革命先驅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不朽精神豐碑,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井岡山精神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0年光輝歷程表明,井岡山精神不僅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激勵鬥志的重要作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同樣發揮着激勵人心、增強信心、催人奮進的巨大作用。正如20xx年在井岡山視察時所指出的:“奪取中國革命勝利離不開井岡山精神,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需要井岡山精神。”

井岡山精神奠定了中國革命精神的基礎,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井岡山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形成的一種革命精神,具有開創性和奠基性,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所形成的革命精神,無不與井岡山精神有着淵源關係。無論是革命戰爭時期的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還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等,都是對井岡山精神的繼承和發展。可以説,獨創性的中國革命產生了具有開創性的井岡山精神,具有開創性的井岡山精神支撐和推動着獨創性的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正是在這種歷史的延續中,井岡山精神成為貫通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精神血脈,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

井岡山精神是具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是革命的民族精神。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培育的、具有原創性的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與人文精神在革命戰爭年代的沉澱和結晶,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特定歷史時期的體現和昇華,是對民族精神的創造性傳承。它是經過鍛造和培育的革命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瑰寶。正是井岡山革命鬥爭,凸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是最堅定、最徹底的愛國者,是愛國主義、共產主義高度統一的革命者;正是井岡山道路和井岡山精神,使中國人民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最先進的政治力量;正是井岡山精神,把愛國主義的傳統從民族救亡圖存的層面昇華到民族自立、自新、自強的全新高度;正是依靠和弘揚井岡山精神,中國共產黨人不僅開闢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而且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井岡山精神譜就的華彩樂章,既是中華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體表現,又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井岡山精神體現了強烈的時代性,是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時代精神反映社會發展方向、引領時代進步潮流,是激勵一個民族奮發圖強的強大精神動力。井岡山精神是近代以來中國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實現祖國統一、民主、富強和文明的歷史主題的反映。歷史主題未變,反映歷史主題的井岡山精神的時代價值也不會變。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從井岡山斗爭時期開闢中國革命新道路到改革開放以來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貫穿始終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大膽探索、勇於創新,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彰顯了改革創新這一時代精神的核心,使井岡山精神在新時期得到弘揚。堅定信念、艱苦奮鬥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依靠羣眾、勇於勝利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今天,我們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然必須保持這樣一種理想信念,發揚這樣一種優良傳統和作風。

江西是井岡山精神的發祥地,井岡山精神在江西人民心目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江西人民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創新、鋭意進取,使江西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譜寫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江西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的地位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任務還相當艱鉅。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為實現“”時期的目標任務、不斷開創富民興贛新局面而不懈奮鬥。

始終堅持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積極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斗爭最重要的一條經驗,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今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具體、最直接、最生動的實踐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對於江西省來説,就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把生態發展和經濟發展有機統一起來,把開發建設和保護環境有機統一起來,把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速綠色崛起的具體“路線圖”,圍繞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為一體,努力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新路子。抓好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就抓住了江西發展的關鍵,昂起了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龍頭”。因此,我們要通過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思想基礎、創新動力和力量源泉,以“從鬥爭中開創新局面”的英雄氣概不斷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始終堅持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不斷增強戰勝困難與挑戰的決心和信心。堅定的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在井岡山斗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難,有力地回答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這種為理想而不懈奮鬥的精神,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支柱。近年來,江西省發展明顯提速,有些經濟指標位次前移,但在千帆競發、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下,稍有鬆懈就有落後的危險。“”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目前,江西省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新的嚴峻挑戰,尤其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還面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內生動力不足,企業規模小、產業層次低以及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等突出問題。實現“”時期的目標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因此,我們要通過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不斷增強戰勝困難與挑戰的決心和信心,激勵鬥志、提升勇氣,以創造性的工作解決問題、破解難題,努力實現新發展。

始終堅持關心羣眾、依靠羣眾,切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相信羣眾、依靠羣眾,同羣眾打成一片,真心實意為羣眾謀利益,是井岡山斗爭得以堅持、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正因為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千方百計解決羣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我們黨才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衷心愛戴和擁護。當前,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就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做到民生為重、富民為先,以實施民生工程為抓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尤其是切實加大扶貧開發力度,讓貧困地區特別是老區人民儘快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時刻擺正自己和人民羣眾的位置,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深入做好新形勢下的羣眾工作,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始終堅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大力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良的黨風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在井岡山斗爭中,“紅米飯、南瓜湯”、“朱德的扁擔”等所體現的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作風,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實踐證明,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作風,是我們的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保障。當前,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就要大力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大興艱苦奮鬥和求真務實之風,堅決反對享樂主義,有效抵制各種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和侵蝕,進一步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以勵精圖治、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頑強拼搏,更好地推進發展、造福於民。

實事求是闖新路心得體會 篇5

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是開展一切工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創新是過程和手段,實事求是是目的和歸宿,任何有價值的創新,都只能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組織工作的政治性、導向性很強,組工幹部要帶頭尊重實際、尊重規律,察實情、重實用、求實效,以實事求是的作風推進組織工作改革創新,帶動形成正確的創新方向。

一、創新不是無基礎的空想妄想,思路的謀劃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貼合實情需求

建“空中樓閣”,搞“大躍進”,不是創新。實踐證明,脱離實際,空想妄想,拔苗助長,不但不能促進工作,反而會影響正常工作的開展,給事業帶來“創傷”。在創新思路的謀劃上,要牢牢把握本地的具體情況,按照有利於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有利於服務羣眾、有利於提高滿意度的原則,深入調研、冷靜思考、科學謀劃,不能忽視現實、盲目跟風。一要充分考慮基層基礎。拔苗助長只會走入歧途,其結果往往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實踐中,一些創新工作從形式看很好,但卻沒有長久的生命力,甚至“胎死腹中”,就是因為脱離了工作基礎,使創新目標成了遙不可及的“烏托邦”。要按照積極穩妥的原則推進組織工作創新,把握好時機、力度和節奏,根據工作基礎區別定位、分類謀劃,形成全面進步、梯次成長的良性創新機制。二要充分考慮承受能力。創新離不開人力、物力、財力、精力作保障。程序越搞越複雜,增加工作成本,加重基層負但,投入和成效不成正比,只會引起基層的反感和牴觸,更談不上工作成效。創新思路的謀劃,要把握於法周延、於事簡便的原則,避免人為“複雜化”的傾向,堅持效率、效益相統一,統籌考慮,審慎出台。三要充分考慮現實需求。需求就是導向。背離形勢要求、背離羣眾需求的創新,只會被時代所拋棄、被羣眾所拋棄。要克服“閉門造車”的不良傾向,準確把握上情、下情、民情,堅持從實際需求出發謀劃創新,使創新工作適應形勢發展、符合羣眾意願。

二、創新不是無原則的蠻幹盲進,方法的制定必須堅持實事求是、遵循客觀規律

搞“永動機”,“闖紅燈”,不是創新。違背規律和規則,創新將成為脱韁的野馬、失控的車頭,不但無益而且有害。推進創新心要熱、頭要冷、步子要穩、方法要得當。一要探求規律。毛澤東同志講:“不論做什麼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關聯,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規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做事情是如此,創新也是如此。要多學、善思,把組織工作規律研究透,才能幹明白、有創新、得實效。二要尊重規律。“永動機”之所以搞不成,就是因為違背了“能量守恆”的科學原理。在制定創新方案時時,要對創新設想進行規律規則相容性檢查、措施方法可行性檢查、功能價值合理性檢查,這樣才不會空耗心思、取得實效。尊重規律,集中表現在遵守規則上。組織工作的政策性、原則性很強,要積極改革創新,但象“黨管幹部”這樣的原則、底線任何時候也不能突破、違背。三要應用規律。認識、掌握了規律,不用也是白費。如干部培養,要把握幹部成長規律,嚴格按照幹部成長的階段性、順序性、差異性的特點開展工作,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只有善於應用規律,按規律辦事,創新工作才能在實踐中獲得成功,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創新不是無實效的標新立異,目標的定位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解決實際問題

搞“名詞翻新”,“新瓶裝舊酒”,不是創新。刻意製造“轟動效應”,亂提所謂“新思路”、“新口號”,名曰改革創新,實為譁眾取寵。創新始於問題的提出,終於問題的解決。不能為創新而創新,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把研究和解決問題作為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要發現問題。看不到問題就談不上解決問題。要了解真實情況、發現深層次問題,不能滿足於坐在機關打電話、聽彙報、看材料,必須深入一線、深入基層認真調查研究。要深入持久地開展組工幹部下基層活動,不走“固定路線”,不打招呼,不亮身份,多聽勤走善問,與一線幹部、基層羣眾零距離接觸、無障礙交流,讓深層次問題“浮出水面”。二要正視問題。發現問題是基礎,正視問題是態度。對存在的問題、出現的矛盾麻木不仁或忽視漠視,破解難題、創新發展就會成為“紙上談兵”。要有“揭傷疤”的勇氣,敢於直面問題、正視問題,這樣才能贏得創新主動權,及時把握解決問題和矛盾的最佳機遇期,創造性開展工作,避免問題和矛盾的進一步演變和惡化。三要解決問題。創新不是目的,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創新成效到底如何,羣眾是否真正滿意,最終要看問題解決得怎麼樣。要採取“部長領銜、項目化管理”的方法,對組織工作中的難點問題、羣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影響形象的突出問題,通過實施“部長項目”、“科長項目”、“科員項目”,制定方案,明確目標,限定時限,落實責任,從而引導全體組工幹部集中精力攻堅破難,推動工作的創新、問題的解決。

實事求是闖新路心得體會 篇6

通過兩天集體深入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全市黨員幹部實事求是、敢闖新路,讓幹部通過學習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以新理念引領新實踐。我有四點體會:

一、思想上攀升高度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一是要把的講話精神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真正用講話精神統一思想行動、引領發展實踐,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升級之路;二是要向市委要求自覺看齊。我們要時刻做到向市委、市政府看齊,貫徹落實好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三是針對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堅持在實事求是中敢闖新路,在敢闖新路中推進改革發展事業順利向前。

二、認識上拓展維度

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敢闖新路的前提。我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既要服從上,準確把握中央和省、市要求,堅決貫徹執行;又要不唯上,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還要不依賴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內生動力,推進發展升級。

三、工作路徑上拓寬廣度

實事求是闖新路,結合經開區實際,重點做好:一是優增量和化存量兩手抓。做優產業增量,同時也要推動存量轉型升級。在提高供給質量上下功夫,切實加強產業有效投入,着重瞄準代表新經濟、新技術發展方向的先進產業,瞄準適應品質化消費、個性化消費需求的新興領域;精準配置要素,優化存量。建立閒置土地股權轉讓等盤活政策,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二是外引和內育兩手抓。通過創新驅動轉換經濟發展動能。打造產業創新平台,緊緊把握全球技術創新潮流和新興產業動態,引進各類產學研項目和高端研發人才、工業設計企業、研發人才、電商企業;提升企業創新活力,對有着創新發展規劃的成長型企業實施“一企一策”的對點支持,激發企業創新的積極性。三是製造業和服務業兩手抓。重點是圍繞以服務人為中心,加快產城人融合,擴大城市要素供給。要加強公共服務供給,包括便捷的交通出行、發達的互聯網設施、優質的教育衞生文化休閒配置;要做大生態文章,大力發展健康休閒產業。四是減負和提效兩手抓。要把落實上級政策和創新地方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千方百計降低市場主體的創業創新成本,堅決不以任何理由增加創業者和企業的負擔;同時按照省市改革部署,加快簡政放權;大膽先行先試,強化制度有效供給,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

四、實踐操作上延展深度

開拓創新、大膽實踐、勇闖新路,重點要做好:一是通過引導增量、調優存量、擴大有效投資,主動“調”。優化產業結構,打造電子信息首位產業,推動井岡山捲煙廠改造項目竣工投產,做大食品醫藥、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雙創”高地,引導支持企業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品牌創新,充分發揮政府創新創業的助推器作用,吸引科技企業孵化器公司、創業服務機構等入駐,不斷培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二是通過推進產城融合戰略,加速產城一體化,全力“補”。樹以打造“產業集聚、功能現代、多業並興、生態宜居”新型工業城區為目標,向城市設計的深度編制產城融合規劃;努力完善服務業體系,推進金雞湖現代服務區建設,引進設立建築設計諮詢服務、金融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等經營內容的生產性服務企業;合理佈局工業區與生活區內的科教文衞體項目、公共設施項目,推進基礎建設互聯互通;全力抓好精準扶貧,推進就業扶貧、教育扶貧、保障兜底扶貧、產業扶貧等舉措。三是通過優化土地、資本和勞動力等要素供給,積極“去”。採取自我利用、引進合作、租賃利用、收回另供等方式,盤活土地和廠房等資源,分區域佈局產業,提升產業集中度和土地利用效率;鼓勵企業發行債券、股權融資、併購重組等多種方式直接融資;針對園區重點企業,抓好用工保障,推動“機器換人”,減少人力成本。四是通過實施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努力“降”。繼續組織全區12個工作組,深入區內規上企業和部分在建項目,繼續開展入企幫扶活動。全力以赴解決企業的各類困難和問題。通過服務,讓老樹發新芽、新樹吐新枝,企業投產率、達產率、達標率大幅提升,推動工業增量增效,力爭重點規上企業普遍實現三年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