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總書記北大講話心得體會

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大學的重要講話,是當代大學生在新的時期加強思想修養、完善自身素質、健康成長成才的行動指南,也為高校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瞭方向。

學習總書記北大講話心得體會

胡錦濤總書記來到了北大校園看望師生。在這裏,他向我國當代青年作出了殷切囑託,提出了四點希望,使得在場和不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受鼓舞和感動。胡錦濤總書記要求青年,要大力弘揚愛國精神、時刻心繫民族利益,要努力造就高素質人才、提高綜合素質,要不斷創造一流學術成果、強化基礎研究,要積極培育良好校風,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胡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提出的新要求,為在新時期如何繼續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使得五四精神能夠不斷傳遞下去指出了明確方向。

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北京大學師生滿懷‘以天下為己任’的赤誠,與全國人民一起投身民族振興的偉業,形成了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五四運動到一二·九運動,愛國主義一直是中華民族走向獨立和富強的不竭動力和可貴精神。

或許從情感上講,這份可貴並不需要什麼支持,抵制家樂福、遊行示威、抗議轉帖……我們有太多的熱情與憤慨需要宣泄,但理性地表達愛國情感卻是一種胸襟和態度,它們不一定要激情四溢,而是能更多的體現出理性,是向世界展示中華古國大國氣度的平台與契機。

世易時移,我們所需要的激情將不再是“紅旗如海歌如潮”,也沒有浪漫的烏托邦。冒死保護火炬的金晶是英雄,聖火所到之處高唱國歌的海外華人們是英雄,以實際行動做好本職工作,支持奧運的普通國人也是英雄。在這個缺少“經典英雄”的時代,我們卻擁有了最多的英雄。

結合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提出的“四點希望”,學校要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工作,為國家經濟建設和法制建設培養高級人才;作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大學,着重推動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創新和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立足於中國實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營造能反映學校整體形象的校風學風,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日常文明行為規範,為學生的成人成才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愛國主義與愛黨、愛政府結合起來,強化引導,使愛國主義精神紮根大學生心中;推動國際化工程建設工作,提高教育教學和學術成果的國際化水平。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青年是社會最富活力的羣體,一個時代的青年總有一代人的任務。當代青年生逢其時,面對着一個急速變革的世界,趕上了一個民族振興的偉大時代。作為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受益於這一進程的

當代青年對於這段歷程最有感觸,作為即將承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任務,投身於這一征程的當代青年對此最有信心。年富力強的青年一代有能力也有責任承擔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祖國繁榮富強的使命。

當時間的指針指在2008的時候,在改革開放的第31個年頭,中華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豪情和信心闊步走在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歷史矚目青年,時代呼喚青年,責任期待青年,波瀾壯闊的事業等待着年輕人來搏擊滄海、施展作為。這既為當代中國青年創造了一個宏大的舞台,也對當代中國青年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勤奮學習,掌握報效祖國的本領,是當代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我們十分珍惜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習機會。在專業領域奮發學習、刻苦鑽研,同時,在其他領域也盡力完善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努力做到基礎知識厚博、專業知識精深、前沿知識新穎、工具知識嫻熟,不斷提高自己把所學知識更好更快地轉化為生產力的本領。

五四精神是中國青年心中的一座燈塔,指引着他們前行,使他們永遠不會迷失方向。中國青年在任何時候都用他們的熱情點燃着祖國的未來,用他們的頭腦為祖國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用他們的思想把“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代代相傳,肩負起崇高的使命,讓“五四”的火種永遠照亮我們的前程。

作為一名現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理性愛國,要將愛國情懷轉化為實際行動,從自身做起,學好專業知識,為成為學識淵博、技藝精湛的新一代設計師不斷努力,為提高我國機械事業做出貢獻。

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大學的重要講話,是當代大學生在新的時期加強思想修養、完善自身素質、健康成長成才的行動指南,也為高校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瞭方向。

胡錦濤總書記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向人民羣眾學習,磨鍊意志,增長才幹,切實提高創造能力和創業能力,為今後走上社會、成就(公文有約歡迎你)事業打下堅實基礎”。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方式,是大學生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大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大學生所擁有的知識的多少,只有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得到驗證和體現。大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改造客觀世界,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大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對所學理論進行檢驗、運用甚至發展,從而提高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還尋找到自身與社會需要之間的差距,獲得對客觀事物、對社會以及對自身的直接認識,從而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認識,加深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提升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才培養是大學最基本的社會職能。北京師範大學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以學生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服務於學生的成長成才,這也是我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北師大有四名博士生的論文選題直接來自在服務社會的一線實踐。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進一步瞭解了國情,磨練了意志,砥礪了品格,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在實踐中奉獻愛心、奉獻智慧,從而充分感受到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