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精選21篇)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而中秋節那天又在農曆八月的中間,人們把中秋節也叫仲秋節。每個地方過中秋節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哦,各有各的特色。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精選21篇)

清晰記得我們家過中秋節的情景,大家都蒸月餅,剛出鍋的月餅清香誘人,每年中秋節吃到期盼已久的美味月餅真是件幸福的事情呀。媽媽不會做月餅,所以每年中秋節都可以吃到姥姥親手蒸的美味芝麻甜月餅。媽媽還會買各種口味的月餅帶回家,有蛋黃月餅、棗泥月餅、哈密瓜月餅、水蜜桃月餅……而我最最喜歡吃的就是甜而不膩的相思紅豆月餅。我們都圍坐在陽台的大餐桌吃着美味的佳餚,爸爸的廚藝非常的棒,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説説工作的事,問問學習的事,嘮嘮家常,討論着未來,其樂融融,長輩們樂的合不攏嘴,月餅吃到嘴裏甜甜的,回味無窮。只聽天空一聲巨響,五顏六色的禮花飛上天空,我和弟弟尖叫起來,家人的眼神頓時被五彩繽紛地禮花吸引了去,我和弟弟高興的邊跳邊笑,爺爺端起小酒杯喝一小口説;現在中秋也放禮花呀,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呀,爺爺慈祥的笑了。

快快看看呀,大家快快看呀,弟弟叫起來,我和弟弟,姐姐跳着,笑着;“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啦……”我們歡呼!十五的月亮像害羞的小姑娘,它披着銀紗,一步一步走向夜空。媽媽説月亮是純潔的象徵,它是那麼的璀燦,像一顆明珠高高掛在空中,這時我不由自主想起了“詩仙”李白的靜夜思和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曾經聽外公説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伯伯們享受豐收的喜悦的日子。真是快樂中秋啊!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2

中秋月圓,全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中秋節是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正是與家人、孩子、歡聚、吃月餅、聊聊天、賞月的好時光,尤其是中秋節烤肉,更是熱門的活動,也充分顯現出“團聚”的重要意義。

我最喜歡中秋節了!因為中秋節很好玩,印象深刻是烤肉了,被煙嗆到,嗆到的樣子挺好笑的,還有舅舅的皮好像很厚,可以用手把超燙的食物皮剝掉,還有表妹的胃,所以一堆東西不能吃,至於我,我全都吃,不過我的舌頭被燙得好痛哦!這次的烤肉比去年還好玩又很有趣。晚上烤完,我們喝茶、吃東西、聊聊天,還有仙女棒、沖天炮。那天我們很晚睡,晚上一起看卡通片,有三部,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不過很好看,尤其柯南的卡通最好看了!柯南的頭腦超好,破了三年未破的案子,讓我永身難忘。晚上十一點半我和親朋好友一起睡,打了枕頭戰,打來打去不分勝負,雙方都累了,我們終於睡着了。我把鬧鐘設一點半響,平常不能玩電腦,現在起來偷玩一下,結果不幸的,我被禁止了一年,真衰!早知道不要偷玩了,反而更久不能玩,明年不知道有什麼活動呢?好令人期待!

早晨大家一起騎自行車途中發生了很多事呢!上午我們去龍潭谷SPA玩水,晚上只有我和爸爸去喝喜酒,那個新娘很親切又漂亮,相信這對情侶很幸福,今天我好累!不過挺好玩的。今年的中秋節是最有意義最有趣的,這是我最好的回憶。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是中秋,我們全家都在樓下的大廣場上賞月。

我看見月亮從東邊升起,又大又圓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現在月亮的顏色像一個大銅盤,也像一個又大又圓的月餅。月亮的顏色漸漸變成如雪的大玉盤,銀白色的月光是那樣的柔和,那樣明亮,照亮了大草坪,照亮了實驗國小,也照亮了中原小區。綠色的小草挺直了腰桿,抬頭望着月亮,似乎也在欣賞着美麗的月景。

我對媽媽説:“我們來比賽看誰帶有‘’月”的詩句多,誰輸了刮誰鼻子。

比賽開始了,媽媽説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迫不及待地回答道‘’森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媽媽又説:”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胸有成竹地説:”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媽媽還沒説下一句,我就搶説了一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媽媽輸了,我痛痛快快颳了一下媽媽的鼻子。

此時月亮更加明亮,像是在為我的勝利而高興,我也收穫了大大的、甜甜的、圓圓的月餅。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4

昨天是中秋節,晚飯以後,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坐在陽台上,一邊吃月餅,一邊吃柿子,一邊賞月。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裏,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麼美的月亮能不讓人心動嗎?這圓月非常調皮,一會兒鑽進雲姐姐的懷裏,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唱歌跳舞……真拿它沒辦法。這時爸爸説:“其實月亮是不會發光的。它就像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這些光是不熱的。”

不久,月亮旁邊出現了一絲陰影。爸爸又説:“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過裏面沒有水。”

啊!這皎潔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這時嫦娥一定很後悔,真應了那句古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着后羿。后羿地在地球上看着給嫦娥的月餅和水果,默默地想念着嫦娥。再説吳剛,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樹,砍了又長……玉兔專心致志地搗藥……”

中秋佳節真快樂呀,不但月亮圓,而且人們也和親人一起圓聚。

中秋節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議呀!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5

每逢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們三大節慶中的中秋節,因為這天剛好居於三秋之中,所以被稱為中秋節,也叫“月夕”,已有兩千多年之久了。

中秋節有很多習俗和故事:像吃月餅的習俗;嫦娥吃了長生不老藥直奔月宮,孤零零過一生的傳説;還有月宮中不停搗藥的玉兔;日夜不停的砍伐金桂的的吳剛………每一則故事都極具濃厚的神祕色彩,讓人咀嚼再三,充滿豐富的寓意,而月亮再人們心中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中秋節,是在外工作或求學的遊子回家團員的日子。今年的,我們也不免俗的要求媽媽讓我們烤肉,而地點是鄉下外婆家。那天,大夥二、三十人就在碧綠的稻田旁,架起爐火,興高采烈的烤着各式各樣的食材,在過程中我看到小表弟的天真,哥哥的模樣,而舅舅他因烤肉燻的灰頭土臉,另外,外婆滿布皺紋的臉上,也洋溢幸福、滿足的笑容,每一個畫面都讓我倍感温馨!

古人説:“月圓人團圓”原來大家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烤肉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因此,我們全家約好了,明年的中秋節,還要在外婆家過,中秋節能讓家人之間的感情更密切,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外婆充滿幸福的臉龐,和大家燦爛的笑容,我喜歡這種感覺!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是個特殊的節日,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之所以被我稱為是特殊的節日是因為這天又是團圓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吃月餅。

中秋節還流傳着不少傳説。如:嫦娥奔月、月兔搗藥、吳剛伐桂等。就挑嫦娥奔月來説吧!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日之功,王母娘娘贈送了長生不老藥。長生不老藥有兩粒,吃一粒長生不老,吃兩粒則成仙。后羿拿回家,捨不得丟下妻子,便讓嫦娥保管。嫦娥把藥藏起來,卻被蓬蒙無意之中看見。三天後,后羿帶着徒弟們去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輕而易舉的騙過了后羿。待后羿率眾人離開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刀闖入內宅,威逼嫦娥交出不老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把不老藥都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即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后羿,便抱着月兔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又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就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喚着妻子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人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觀望丈夫。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愛吃的食物,祭奠自己的妻兒。百姓聽説嫦娥成仙的消息,紛紛拜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拜月的風俗由此而來。

中秋的月是最圓的月,是最亮的月,是最美的月。詩人用了大量的詩詞來讚美月。例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美好的夜晚透露出無限寧靜。看向天空,吃着月餅,舉家團圓可所謂人生一大樂趣。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7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中秋節。有個詩人説過:“每逢佳節倍思親。”我也想起了我的親人,要是中秋節能讓親人在一起吃月餅就好了。

記得有一年中秋節,親婆(我對崇明祖母的稱呼)帶着我和表哥拿着麪粉做每年到崇明都吃的圓子。中秋節,崇明農村不吃月餅,而吃圓子。親婆找出做圓子的材料:麪粉、餡和水,先將麪粉和開水揉成大面團,再摘取一小團,用手揉成一個空心的半圓球,然後把餡放在空心的半圓球裏,用手一點一點捏着轉,球口就越捏越小,最後把口子用手一點點捏住就行了。親婆還告訴我一個祕訣:“在剛開始揉麪團時,要用些乾麪粉放在上面,不然麪糰粘乎乎的,很難揉。”我剛做幾個,一點也不像圓子,倒像小籠包子。親婆又説:“捏到最後,圓子口還要往下按,再用雙手搓圓,這樣才像圓子。”我聽了以後,照她的樣子做了,還真像呢!

吃着自己做的圓子,我覺得中秋真美好,可以與家人一起吃圓子,真快樂呀!可惜親婆一年前就去世了,但親婆教我做圓子的情景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裏。崇明家裏別的人沒親婆勤勞,又沒人比她會做菜,如今親婆不在了,我和爸爸媽媽也很少到崇明去玩了。望着圓圓的月亮,我想:中秋的月亮這麼圓,我們全家卻不能團圓。為什麼月亮在發光微笑,我家卻只有思念親婆的淚光?我默默地念道起古人的詩句: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中秋節,我吃着月餅,想起了崇明圓子,更懷念在天上的親婆。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8

中秋佳節之夜,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吃着香甜的月餅,賞着明亮的月亮,有一種念頭湧上心頭,

“爸爸,你敢和我來場象棋對抗賽嗎?”我乞求爸爸。“沒那閒工夫,我正看電視呢!”爸爸張嘴就説。“你別説你沒時間,你根本就下不過我,”我用激將法激激他,看他還答應不?“嘿,我就不信了,來,他媽,擺陣。”爸爸不服氣地説。“好,咱倆就殺它個昏天暗地!”我高興的説道。

首局,有我先走。“單頭炮,”我架起了炮,“上馬,”爸爸吼道。“嘿,剛開始就要嚇唬我呀!沒門!哼!出車。”我也不甘落後。經過幾個回合的交火後,我給爸爸來了個“車將軍”,哈哈,這回爸爸可在陣地上亂了手腳,不知如何防備,在焦急之中,他後退一步“象”。“哈哈,你可上當嘍!”我用一匹馬直衝他的軍營,又送給了他一個“馬將軍”。“這次你可沒法逃了吧!”我自言自語道。可惜爸爸經過百般思索後,竟然用他的跑“炮”殺了我的“馬”。這可不得了了,我焦急的心情在陣地上顯示了出來。“小子,這回你可輸定嘍!”爸爸得意道。“哼,我就不信了!”我在焦急之中,急中生智,給爸爸來了一個“雙炮”將軍,這回爸爸手足無策,不得不掛出白旗向我投降。

媽媽在一旁笑道:“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盤棋賽,給我帶來了一種巨大的鼓舞,更給中秋之夜增添了一絲歡樂的氣氛,令我終身難忘。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9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人們又如火如荼地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這個古老而盛大的團圓日中,家家户户吃着月餅,都沉浸在團聚的喜悦裏。顯得格外開心、快樂。

而我,卻沒能感到如此的節日氣氛。“每逢佳節倍思親。”就在這樣的日子中,讓我更加想起遠在異地他鄉工作的爸爸,爸爸為了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抱負,也為了讓我們母子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幾年前辭職到外地去應聘,因為數隔千里,一年沒有回家幾趟,已經好幾年沒跟我們一起過中秋了。

因此,我和老媽也沒有認真去過中秋的習慣,今年也不例外。所以中秋與平常八、九不離十。吃過晚飯後,我的兩個夥伴同平常一樣,在我的陽台下呼喊着我的名字,讓我下去和他們玩。我們漫步到生活區的河邊,靜靜地眺望深邃的天空,深情地望着圓圓的月兒出沒的位置,卻看不到平日那皎潔的明月,無情的烏雲密佈在月兒的周圍,此時的月兒就像害羞的小女孩,躲着不敢出來,讓中秋之夜竟沒有了昔日的美麗。

令我感到今日的中秋不再那麼的迷人。雖然沒有月光的沐浴,但我還好有這份珍貴的友誼。我和夥伴們一起分享着自己的快樂,漸漸把我心中的思念淡化,認為沒有與親人在一起也一樣幸福,再想想,那些汶川難民們不也照樣開開心心的過節嗎?我何必為了沒有見到爸爸而抹去了節日的氣息呢?我重新振作起來,與夥伴們一起遊戲,一起講述中秋的故事。

沒過多久,烏雲被襲來的微風化去,天上那位“小女孩”終於探出了小腦袋,給大地傾泄了一片清輝,如水的月光靜靜地灑在地面,大地彷彿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輕紗。而此時的大地又沉靜在夢幻般一樣的銀色,給中秋夜平添了一份浪漫的氣息。月光帶着節日的喜悦灑入了我的心中,我們坐在石凳上,靜靜地觀賞着如此的夜色,重新感到了中秋時節的氣氛。這讓我知道,跟朋友一樣可以過中秋。

中秋之夜,就也請嫦娥姐姐,把我們最美好祝福帶給四川朋友們,帶給那些戰鬥在不同崗位上的人們,也帶給我遠方的爸爸。“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0

人們常説“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很有道理。看,那帶着一圈金環的月兒終於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朵一朵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豐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藥,被關在寂寞的廣寒宮內;吳剛,被罰砍那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裏為嫦娥搗藥……

我多想和吳剛去做伴,多想去慰問孤獨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愛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麼遙遠,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這麼高;我想用長虹架起一座彩橋,去探望你這地球的少年,可當彩虹出現時,你卻不知在何方……

看着這圓圓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來。她那慈祥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來,我的眼睛就濕潤了,奶奶好像也在我們身旁和我們歡度佳節。這不正應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嗎?

我凝神望着月兒,口裏嚼着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着月亮的傳説,我又想起中國台灣的小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人們常説“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很有道理。看,那帶着一圈金環的月兒終於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朵一朵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豐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藥,被關在寂寞的廣寒宮內;吳剛,被罰砍那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裏為嫦娥搗藥……

我多想和吳剛去做伴,多想去慰問孤獨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愛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麼遙遠,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這麼高;我想用長虹架起一座彩橋,去探望你這地球的少年,可當彩虹出現時,你卻不知在何方……

看着這圓圓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來。她那慈祥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來,我的眼睛就濕潤了,奶奶好像也在我們身旁和我們歡度佳節。這不正應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嗎?

我凝神望着月兒,口裏嚼着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着月亮的傳説,我又想起中國台灣的小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1

又一年的中秋到了,我們一家都驅車趕去奶奶家,與親朋好友共同度過這團圓的中秋節。

當我們來到奶奶家時,已是中午時分,大伯、二伯、大娘、二孃、大哥、二哥他們已經到家了,哇塞,今天奶奶家可真是個團圓的中秋節呀!推開厚重的大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奶奶自己培植的菜園。奶奶雖然現在已是一大把年紀,可身體卻一直倍兒棒,幹活、做飯樣樣乾脆利落。這不,老人家平時沒啥事幹,就在自家的院落裏種起了蔬菜,品種還很多,有上海青、蘿蔔、香菜、辣椒、香椿、紅薯,還有爬在牆上的絲瓜,整個院落顯得鬱鬱葱葱、生機勃勃;再加上牆上開滿了絲瓜的小黃花,以及地上成熟火紅的辣椒,使這個農家小院更加漂亮了。“家裏有個這樣的菜園多好呀!要是再養幾隻雞、幾隻鴨就更有生氣了。”媽媽不禁感歎道。

我們一邊欣賞一邊往裏走。這時奶奶從廚房裏走出來,只見她身穿紅色的短袖衫和黑色的長褲,腰間繫着一個藍色的圍裙。奶奶見是我們,笑着快步向我們走來,奶奶雖然頭上已是根根白髮,但走起路來仍是精神抖擻。

奶奶把我們迎進屋,關切地問這問那,還親切地撫摸着我的頭,問我想不想她;大人們也互相問候,家裏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我也高興地在屋裏屋外來回穿梭。這時午飯端上來了,奶奶早已煎好了包子和菜饃,這些都是奶奶最拿手的飯了。水煎包和菜饃都是圓的,大概這象徵着中秋月圓人團圓吧!

傍晚,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我抬頭仰望天空,尋找月亮婆婆的身影,她憐愛地照耀着我們,它的光輝普照着萬物。也許,月亮阿姨也像身在遠方的人們一樣,不遠萬里回到家鄉,與家人團圓。我望着高高在上的月亮,心中説:“希望我的家也能像這圓圓的月亮一樣,永遠和和美美!”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是中秋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蛋黃、伍仁今天,我早早的起來,與媽媽一起上街上買月餅,大街小巷一賣滿了月餅、豆沙、棗蓉、紫薯……我的口水已流到嘴邊。咬上一口,各種口味的月餅五顏六色,真是形狀各異。禮盒中的月餅不僅可口,長得也很可愛。花紋壓得如鳳凰,翩翩起舞,自由飛翔。

家裏忙忙碌碌了一天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坐在陽台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裏,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

啊,這皎潔的月亮引起了我的遐想,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彷彿看到了嫦娥正懷抱一隻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裏向我們招手……突然,我的耳邊迴盪起一首歌——《水調歌頭》,歌聲悠揚婉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留在這中秋節,浸在這中秋香。贈予詩一首:

秋夜已深,秋風襲人,家家户户,氣氛和諧,湊在桌旁,

賞景賞月,品嚐月餅,飲茶吃飯,笑臉相迎,美美過節。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3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到了住在台北縣三峽鎮的叔叔家。因為我們每年都會到叔叔家烤肉,在中秋節中最不能少的就是烤肉,吃柚子或是月餅,邊吃邊欣賞又圓又的月亮。我們準備了許多食材,有羊肉,牛肉,雞肉,豬肉等,還有小朋友最喜歡吃的鑫鑫腸,也有小朋友最不喜歡吃的青椒。甜美爽口的玉米,美味無比的棒棒腿令我想到就興奮不已。更有冰涼的黑松沙士,看着皎潔的月亮,度過美麗的中秋節。

第二天我們到了宜蘭的福隆玩,我們一路欣賞濱海公路的海景,看到許多漁船準北出海捕魚。沿途有蜿蜒的道路,巨大的巖石,陡峭的山壁,讓人看的心驚膽跳。到了飯店,我們就到離飯店非常近的福隆海水浴場玩。到了海邊,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海,我第一個衝向冰涼的海水,在海邊的沙灘上堆起巨大的沙堡。喝着冰涼的汽水,將自己埋在沙子中,吹着清涼的海風。到了晚上,回到飯店,我們租了腳踏車去便利商店買冰淇淋。在鋼琴的伴奏下,

吃着美為的冰淇淋,聽着薩 克 斯 風吹出美妙音樂,真是無比的享受。飯店的管理員還送我們他自己種的柚子,鮮嫩多汁的柚子真是美味。在皎潔的明月下,度過一個愉快的中秋節。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4

一、 活動背景

揮別大一生活,我們已是大二學生。新的課程新的方向還有新的同學都讓我們略帶迷茫。班級的重新組合讓班級有意無意的劃分出生活或學習的小圈子,這樣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不利於班級和諧的。所以,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通過一系列集體活動的開展是最好的凝聚力量。

二、 活動目的

1、通過開展此次活動讓同學相互瞭解,共同合作,增強新組班級的凝聚力。

2、在中秋節這樣的節日裏讓同學們體會到像家一樣的温暖和快樂。

3、參與或觀看錶演都豐富了同學們在校的課餘生活。

4、此次活動的開展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三、 活動時間及地點

時間:20xx年9月16日

地點:GJ1604

四、 活動對象及主要負責人

活動對象:生科二班全體同學

活動主要負責人:生科二班團支書及各個班委

五、 活動內容

1.先由班委商議活動進行的大概流程,再在班上徵求同學的意見或建議,從而敲定活動的開展方式。

2.由宣傳委員負責班上的活動宣傳及與其他班的交流問題;由文藝委員及心理委員、組織委員負責活動節目的安排。

3.由班長、副班長及生活委員負責活動必要的物品購買、管理、發放等。

4.活動由文藝委員選定的主持人主持,各班委協助維護秩序。

5.活動主要以文藝表演形式進行,由生科二班全體同學配合進行。

6.表演期間給同學們放送月餅

六、 活動優點:

1、 活動準備充分;

2、 團支部成員積極參加;

3、 表演形式多樣,氣氛活躍;

七、 活動不足之處:

1、 有一些人提前離場

八、 結果與意義

這次活動順利進行,達到活動的目的。此次活動既在一定程度上發揚了中華文化,同時也讓同學們相互瞭解、共同合作,在上一次教師節活動的基礎上班級凝聚力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在中秋即將來臨之際,讓獨處異地的我們體會到像在家一樣的温暖,我們就像家人一樣的在彼此身邊存在着。

九、 心得感想

又是一年月圓日,又是一年中秋節。今年的中秋,沒有親人在身旁,沒有昂貴的月餅,但我相信今晚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開心。相處一個月後,我們沒有了新班級新同學之間相處的羞澀,少了虛假的寒暄,在這一羣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陪伴下,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夜晚。

作為團支書,這次活動我收穫了意想之外的驚喜。每一位同學的積極配合,每一個節目的認真準備,都讓我感動。對於大家來説,心裏早已覺得這不只是一個活動而已,而這是我們大家庭的狂歡,這是一次盛宴。

作為一個活動的策劃者,我知道每一個順利進行的活動背後一定得有一個團結合作的團隊,而我也知道我所處的這個集體一定會是那個擁有無窮力量的團體。我很慶幸我有這樣一個有愛的家。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5

“天上的月兒圓又圓,地上的餅兒甜又甜……”每當聽的這首兒歌時,就知道中秋節又來臨了。

記得小時候,每到中秋節,我都會特別興奮,因為能看到那麼圓的月亮,一年就只有短暫的幾天。有一次中秋節,我默默地跟月亮許下了一個約定,那就是希望這個胖乎乎的月亮在每個中秋節都帶着滿臉的笑容再看我,而我呢,也要幸福的等着它到來。自從這約定成立了,我們一直都很守約。

可是,這一次,月亮失約了。

這一天,天陰沉沉的,外面下着傾盆大雨。雨水一滴滴的打在玻璃上,“啪嗒、滴答、啪嗒……”彷彿形成了一首動人的交響樂,使我的心情變得愉快。可當我看完日曆時,心情就變得沉重了。今天是中秋節啊!這種天氣,月亮還會出現嗎?恩,會的,肯定會的,月亮不會騙我的,説不定這雨到晚上就停了呢……想到這,突然被一個聲音道斷了,原來是媽媽。“星兒,今天要去外婆家,做一下準備。”“好!”我高興極了,外婆家是我過節最想去的地方,因為在那裏,永遠是那麼的快樂。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寒風刺骨,冷得我知道哆嗦。雖然在外婆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洋溢着過節的氣氛,可是我覺得好漫長,簡直就是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回家的路上,比早上還要冷,可當時的我根本沒有顧及,找到月亮的急切與渴望,使我感受不到半點寒冷。環顧四周,卻沒有看到月亮,天上是烏黑一片,我仔仔細細的尋找着,不放過天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可是我了半天,連個月亮的影子也沒有找到。我有些沮喪,心想:月亮不會不來了吧?不,不會的,月亮肯定是還沒出來,或者是在跟我玩捉迷藏……我試着用各種方法來安慰自己。

躺在牀上,我睜着眼晴望着外面,默默地等着月亮出來,等啊等,等啊等,可是我等了半天也等不到,我的眼皮開始變得沉重了,我終於進入了夢鄉。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月亮來看我了。

我地對月亮説:“以後不要再失約了……”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6

天涯遊子,獨在異鄉,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的夜晚,走在市民廣場,看着潔白的月亮,思緒如潮,銘記心情。

月是故鄉明。城裏的月光,把夢照亮。可是,此刻望着月亮,我迷惑,我的夢是什麼,人們苦苦追求的又是什麼?城裏的月光高懸在城市的上空,倒影大湖,但由於路燈和建築物上燈光照射出的強光,相反到把月光那種如水的温柔和靜謐削弱,廣場上人們輕歌曼舞,一幫年輕人,放起一個個孔明祈禱星星點燈,將城市的夜空點綴的更加明亮。此時的夜晚,不禁會想起家鄉的月亮,我的家在大別山區的一個小山村裏,哪裏羣山環繞,一條美麗的小河蜿蜒前行,終極巢湖,中秋的夜晚,家鄉的月色非常的明亮,勤勞善良的父老鄉親,此刻也一定和我一樣,欣賞着如夢的月色。我時常想,一樣的月光,卻照着世間萬物,眾生百態,而每個人對此夜的月色感觸也一定各有思緒,但如果單純從欣賞的角度看,鄉下的月色更加嫵媚,更加恬靜。因為,鄉下的夜空底色單純,在鄉下過春節的人們都知道,夜晚鄉下放的煙花會更加爛漫,一旦你看過這爛漫的煙花,在城市無論煙花如何的綻放,都抹不去你記憶中鄉下煙花的絢麗。

佳節倍思親。而立之年,社會給予我們的壓力太大,人人也許都想過上一種逍遙的生活,但誰又能如願?總有或多或少的牽絆,年逾古稀的父母需要我們去盡孝道,天真爛漫的子女需要我們去用愛呵護,相濡以沫的配偶需要我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需要我們用心牽掛,同學、朋友、夥伴以及同事需要我們用情去聯繫,人的社會性,註定人需要負責任,曾經的仗劍天涯,笑傲江湖,在歲月翻過痕跡的時候,留下的只是夢想,而這種夢想在心底一直不曾揮去。

紙包的月餅。小時候,生活清苦,中秋夜晚,家中兄弟姐妹圍繞一塊用油紙包的大約有中秋之夜的月亮一樣大小的月餅,等待父母用刀切開,姐姐是老大,那個時候,她總説,我喜歡吃月餅的殼(麪粉做的),把剩下的月餅瓤子留給我們,那時的月餅中間有冰糖,每當有人吃到冰糖,微笑發自內心。現在想一想,姐姐喜歡吃月餅殼,和媽媽喜歡吃魚頭有着一樣的意境。姐姐國中沒上完,就和家鄉的人們一道出去打工,為人善良又聰明好學的她在温州一家工廠從事質檢工作,我和哥哥的學費大部分都出自她那雙勤勞的雙手。記憶中,出生在70年代的農村人們,那時候的生活艱辛和清苦只有我們自己一路走過來,才會有深深的感觸,我曾經將姐姐吃月餅的故事講給我的朋友聽,我的朋友深表同感,因為這個故事讓朋友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過去的痛苦和快樂。

幸福在哪裏?人們追尋很久什麼是幸福,但一直沒有精確的答案,是物質生活的富裕、同堂幾世的天倫還是心靈深處的滿足呢?人們都無法準確描繪。我曾經問過我的長輩,他給我舉過一個例子,炎炎夏日,正是農村“雙搶”(搶收搶種)的關鍵期,那個時候,人們要頂着烈日,佝僂着腰身,雙手不斷的將一棵棵秧苗趕在立秋到來之前移栽完畢,他説,大家都一起插秧,你能夠第一個將這一壟秧苗插完,你就能第一個上岸,坐在田埂上,喝上一口大碗茶,看看你剛插的秧苗,你就會感到滿足,感到幸福。我覺得長輩的話很有道理,但這種道理只有我們這代人經歷過才能懂得,幸福應當是一種內心深處對生活的滿足。如今,社會愈發進步,樓高了,路寬了,人胖了,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遠了,很難感覺到那種發自內心的幸福,這是為什麼?一首《春天裏》風靡大江南北,源於此。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秋節也叫團圓節,是親人們相聚團圓的節日。一大早,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姐姐來到爺爺家。今天姑媽掌勺,做了一桌子豐盛可口的飯菜,我們大家可以一飽口福啦。

吃完飯,我和弟弟高興的玩着各種拼裝玩具。我們把所有的拼裝玩具玩兒了一個遍,都覺得沒有意思了。弟弟拿過羽毛球拍,對我説:“老哥,咱們出去打羽毛球吧。”“誰怕誰呀,打就打。”我馬上應戰。

我們來到院子裏,開始了羽毛球決戰。我打羽毛球的水平可不是”蓋”的,誰知弟弟這段時間在姑父的訓練下,也成了羽毛球的“高手”。我拿起羽毛球和球拍,走到“球場”的一邊。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昂頭挺胸就像一位打了勝仗的將軍。隨着媽媽的一聲令下,一場羽毛球大戰開始了。

第一局,我先發球。我把球輕輕的拋起來,握緊球拍用力一揮。“啪”的一聲,羽毛球就像子彈似的飛了出去。眼看着羽毛球就要落到地上了,我不禁哈哈大笑,想着這個球肯定贏了。誰知道弟弟快速的俯身拿球拍輕輕的一挑,羽毛球居然“起死回生”猛的朝我飛過來。正在得意洋洋的我,一下子手忙腳亂,不但沒有接住球,還摔了個四腳朝天。弟弟興奮的手舞足蹈,在地上蹦來跳去。我憋足了勁,心中暗想:還真是小看弟弟了。比賽繼續,結果一局下來,我還是以兩分之差輸給了弟弟。驕傲的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説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中秋節的月亮總是那麼圓那麼亮,就像人們手中那甜甜的月餅,久看不厭,久吃不膩,還是那麼地令人回味無窮。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説;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台或户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這到使我想起了那個月宮孤棲的嫦娥,那一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的神話傳説。也許這一則略帶悲劇色彩的傳説在於流傳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帶進了這一輪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們無論再怎麼忙,也一定要趕回家和家人吃團圓飯。讓人奇怪的是:在中秋節,人們為什麼都會做同樣的事呢?就為一家團聚?對!親人在一起的時間是珍貴的,中秋節的意義正是團團圓圓!

在祖國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親人不能團聚,有多少戰士守衞着祖國的邊疆,保衞着祖國的領土,在我們度過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時,他們卻不能與家人團聚,只能將他們的相思之情寄與明月,讓明月之光傳遞到家鄉,表達對親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便將思念之情寄與廣寒宮中的嫦娥,讓她帶給親人祝福—平安,使親人快樂幸福的度過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個不眠之夜。望着圓圓的月亮,即使遠在他鄉異客,也會感到節日的歡樂。

每當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潔的月光像在地上鋪了一層白霜,圓圓的月亮高高懸掛,身邊不時還有幾朵雲彩,秋風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風。在這樣悠閒的環境下,能與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談談最近的生活,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裏。我也睡覺了,圓圓的月亮伴着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8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今日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園,遊子之心看圓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我陷入了沉思……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是啊,在此喜慶的日子裏誰不想家?誰不想念自己的親人?家鄉,一個讓人聽了就感覺温馨的詞彙。家鄉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鄉的水也格外的甜,家鄉的人也格外的親。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顆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個流浪的遊子。我的故鄉在那?我的親人又在那?我這樣問星星,我這樣問月亮,可他們都沒回答我……

今夜,我很孤獨,這美麗的中秋月色,觸動了我思鄉、思親、思情、思友……

思思思思……

“雲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燈。”

這是千百年來我們的先人總結出來的氣象經驗,從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約145天左右的時間,中秋這天的天氣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着今後145天的天氣變化和規律,中秋若不能見到月亮,元宵節下雨的機率就很大,影響着春節後第一個重大節日的歡慶氣氛。至少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區是這樣的氣象規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圓月。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今天的月亮的,當然就不知道今天的人的所作所為。可我們卻知道今天的月亮曾經照過古人,並從今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給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偉大成就。四大發明、唐詩宋詞……

中華五千年的燦爛都是今天的月亮照過的,我們看着這個曾經照過古人的月亮,看着我們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我們沾沾自喜,引以為民族的驕傲……

多少年以後;當我們也成為古人的時候,多少年以後;當我們的後人也在那時的月亮上看到我們時,我們也能讓我們的後人為我們去驕傲嗎?我們又為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呢?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9

“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是人們描寫月亮的美好詩句。

每當過中秋節時,媽媽就常常對我講起嫦娥奔月的故事,那裏還有吳剛、玉兔、桂花樹和嫦娥作伴。我就很想有一天能飛到廣寒宮裏,看看月亮上和我們居住的地球有什麼不一樣;年老的太太在家身體不好,我就想飛到月亮上找嫦娥要點藥給太太吃。每當這時,媽媽也常想起她小時候過中秋節時的情景。

媽媽説,那時家裏比較困難,只有過中秋節才能吃上月餅和少量的水果。快過節時,姥爺就開始王家裏買蘋果和梨,還有家裏留了好長時間的西瓜。姥爺把蘋果切的像盛開的荷花一樣,饞的媽媽直流口水。除了這些,姥姥還親自蒸月餅,在面里加上糖,月餅從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小,最後在蒸好的月餅上做桃子、蛇等圖案。媽媽説,就是這樣的月餅,她們還是捨不得一下子吃完,一次只吃一小口,感到那月餅真香甜啊!

現在條件好了,可過中秋節還是我們孩子所盼望的。終於盼到了月圓的時候,那一天晚飯吃得早,天還沒有黑,我和家裏人就把小桌搬到陽台上,再把盛放着水果和月餅的盤子擺放在小桌上,賞完月,我就和小區裏的同學在月光下嬉戲、玩耍。現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光説月餅的品種和味道就不知有多少,水果也比過去豐富了許多。

啊,過中秋節真好!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20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相傳已久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因為月餅象徵着歡樂、美滿、和諧。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經過我上網調查,還有這樣一段動人的傳説。相傳,七仙女(化名小七)回填宮時給有着正義董永留了一個兒子。之後有一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那孩子看到同村的小夥伴們在村頭桂花樹下玩耍,也想過去湊湊熱鬧,哪明白不但沒人理他,還罵他是個沒媽、沒教養的野孩子。他委屈極了,便號啕大哭。哭聲驚動了天神吳剛,吳剛便悄悄拿出登雲鞋,對孩子説:“如果你想媽的時候,就穿鞋圓月下吧。”

董永的兒子在月光下穿上了登雲鞋,飛到了天宮,七仙女見了自我的兒子,又悲又喜,便親手把嫦娥送的桂花蜜糖,拌上花生米,核桃仁,做成餡兒,按圓月的樣貌,做成香甜的仙餅,給兒子吃。玉皇大帝明白此事後十分生氣,命令麒麟把董永的兒子?回人間。

之後,董永的兒子當了官,就叫各州各縣的人們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都來仿做他在天宮時吃的仙餅,擺在月亮下,表示對親人的懷念。由於這種餅子就像月亮一樣,所以後人便稱做中秋餅。

直到今日,每年的八月十五日的晚上,當一輪圓月掛在蔚藍的夜空,人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中總會憧憬。

快樂的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21

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有的人因團圓的其樂融融而喜悦,在家人貼心的話語下,在這美妙的月光下,甜蜜的度過了中秋;也有一些身在他鄉的柚子會思念自己的家鄉淚眼朦朧的想念着自己的親人,他們只有抬頭遙望那皎潔的明月,那輪圓月好像是他們親人的臉,對他們展現着暖暖的笑意。每個人,都喜歡在中秋這天賞月,我也不例外。吃完團圓飯後,我和媽媽走出家門,在江濱大道上散步,在明朗的月光下,我感到萬分愜意。

月色如水,在美麗的月光下,把江濱大道的那道河流襯托得波光粼粼,閃閃發光,好像是要與星星比美似的。河流的聲響在中秋這熱鬧的夜晚並不是很突出,即使在平常,也聽不出河流的聲音是歡快還是悲傷,就是聽到它那清脆的歌聲,再加上偶爾拂過的陣陣微風,更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在這如畫的月色中散了散步,我突然非常想了解中秋的由來。於是,我向“百度先生”請教了這個問題。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中秋”這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直至唐朝那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從《唐書·大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則始於宋朝。都説圓圓的月亮中住着嫦娥和她的玉兔,只要在八月中秋節這天就可以很清晰看到她們,所以,我也很想能看到這樣的奇觀我趴在旁邊,目不轉睛的'盯着月亮,想象着嫦娥和玉兔嬉戲的情景,自己也禁不住笑了起來。

這時我忽然聞到了一陣陣香味,連忙轉過頭,看到媽媽端着一盤月餅站在我身旁,笑眯眯地對我説:“看得這麼入迷啊,來吧,邊吃月餅邊賞月。”

觀賞着圓圓的月亮,品嚐着甜甜的月餅突然覺得我的心也甜甜的,我們一家人的生活也過得圓圓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