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通用9篇)

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 篇1

對於國小勞動課這一學科,很多人都不明白它的真正含義,它究竟是一門怎樣的課程?要教給學生什麼?怎麼教?勞動課與綜合實踐課又怎樣的關係?這些都是我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所關心並長期探討的主要問題。帶着這些問題,今年三月中旬,自己有幸來到著名的xx區汝河路國小,在這裏參加了xx區勞動課優質課的聽課活動,首先很感謝學校領導能給予自己這次寶貴的學習提高機會,安排了這麼好的學習借鑑機會,另為評教師充分的準備,大膽的實踐嘗試,也給我們指明瞭一個很好的學習探索方向。這次聽課活動對自己的觸動很多,作為一名支教的教師,在本次活動中受益也很多,現在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通用9篇)

國小勞動課是:通過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和簡單的生產勞動和教育和實踐,使學生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的技能,逐步培養正確的勞動觀念、良好的勞動習慣,以及熱愛勞動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國小綜合實踐課作為一門以學生自主實踐探究為主的課程,側重於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訓練,採用多種方法,充分強調學生的活動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充分擴展視野,發展能力。這門課程要求教師要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使課程內容緊密貼近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讓學生在課程中學會自主實踐和探索,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課題的選擇從學生實際和興趣出發。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對於勞動課更是如此,如何真正發揮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課題的選擇便顯得尤為重要。勞動課課題的選擇上要避免大而空洞,主題確定要小,教師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從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課題,這樣就使學生的目標感更強,而且更容易在短時間內完成。春暉國小老師的《泥塑》一課,就把同學們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泥的製作搬上了課堂,同學們積極性非常高,動手慾望強烈,整個課堂都瀰漫着一種學習創作的氛圍;幸福路國小李娜的《剪染紙》,王小玲的《折餐巾花》;齊禮閆國小羅明軍的《橡筋動力模型賽車》;京廣路國小的林麗的《編織吉祥結》;隴海中路國小海三霞的《設計製作公益廣告牌》等。另外,課堂過程中可以採用主動參與、主體體驗、探究、調查等主要活動方式,使學生在諸如體驗自然、志願服務、觀察、實驗、調查、手工製作、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

二、教師的指導貫穿每一個環節,作用不容忽視。

勞動課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經驗,但這並不意味着教師是學生活動的旁觀者。恰恰相反的是,教師更應該成為學生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領導者,而且還要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實踐的過程。勞動課的過程一般包括:引題----實踐探究----經驗分享----成果發表等幾個階段,教師的指導任務貫穿學生活動的全過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給學生各種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及時瞭解學生的探究進度,給予鼓勵、啟發,推進學習的不斷深入。伴隨活動過程的展開,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如幸福路國小李娜老師執教的《剪染紙》一課,教師對於染紙的方法指導貫穿在學生的操作之中,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問題後立即得到解決之法,事半功倍,學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始終集中在課堂活動中。所以在活動中通過經驗分享,師生交流活動的體驗與感悟,反思活動過程,可以促使學生認識與情感的昇華。這樣由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到紮紮實實的實踐活動過程,會讓學生終身受益。最後教師要多鼓勵學生,不管是能力強的還是弱的學生,只要他們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應該給予肯定,很多時候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首肯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和鼓舞。

三、勞動活動重視過程的經歷,而非最終結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學,學中做”理論,勞動活動的真正主體是學生,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設各種有利於實踐的環境,讓學生“説”與“做”統一,將學生想的付諸於實際行動,結合實際活動內容,放開手腳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社區),走向大自然,讓學生親歷活動過程,自己去調查、考察、訪談、收集整理資料,研究或寫研究報告。我們關注的焦點是學生都經歷了哪些過程,在活動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他們又是如何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的;在實踐中獲得了何種體驗;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如何;在活動過程中是否被激發出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這次所聽的勞動課程,教師都非常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另外還有不少老師在課前佈置學生在規定的表格中調查相應的內容,有了自己的親身實踐和親身感受,學生在課堂上自然有話可説,有事可論,所以只有關注的方向落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體現勞動課是一門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課程。在遇到問題時,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探索和創新才是正確的方向,而不是將學生的研究引向結論,或把教師的主管經驗強加給學生。

四、勞動課活動中要做到全員參與。

勞動課活動中培養的是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無論能力高低,教師都要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實踐的位置並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充分給予每一個學生自主活動和表現自己的機會,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讓每一個人都對研究活動有所貢獻,讓每一個學生分享和承擔研究活動的權利和義務,體驗獲得研究成果的快樂。勞動課實際在潛移默化中也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每一位學生儘自己所能的發揮自己所起的作用,從而形成一種合力以促成結果的完成,而不單單隻讓幾個能力強的學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在這次我所聽的七位老師的課中,每位老師都做到:每一位孩子都有至少一次的回答問題或參與活動的機會,有些甚至有三四次,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照顧和體貼,對於課堂的關注度也會更高。

在本次活動中,自己從這些優秀教師身上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也發現了自己在今後的課堂上應該努力的方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孩子的突發問題的處理能力;謹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我們教師是輔助者和指導者。勞動課超越書本,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需要我們進一步努力探索、開發適合自己班級的勞動課題,讓課程落在實處,從而真正體現勞動課課程的價值!

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 篇2

此次環保手工製作的活動開展,對於我們家長和孩子在製作過程中,都學到了不少的相關知識。

首先,我們家長懂得了廢物利用。剛開始接到通知時,還真不知如何製作環保手工,後來,經過老師的講解和查閲了一些相關的資料,才懂得了環保手工。可是,製作一個環保手工要選擇一個主題和相關的材料才能製作,這可讓我思考了好幾天,終於有一天,張丹彤從幼兒園放學回家,給我們唱了一首歌:我的老師像媽媽,像呀像媽媽,小朋友們熱愛她,熱呀熱愛她,爸爸媽媽放心吧,幼兒園就像我的家。聽完後讓我想到此次環保手工活動的主題:“家”。我要製作一個房子,那是一個幸福的家。幼兒園也像,老師像媽媽一樣呵護和教育着孩子們,讓孩子們每天去幼兒園都感到幸福和開心。

其次,在製作過程中,加強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環保手工的意義。在製作的時候,張丹彤和開心地幫我搬紙皮箱,把紙皮箱用顏料塗上顏色,雖然在製作時,彤彤也會添亂,但我還是開心地教她如何抓剪刀剪紙,如何抓筆塗顏料,還告訴她如何利用廢品來製作環保手工等等,她聽得是懂非懂的。

最後,我和張丹彤用了三天的時間把環保手工“房子”製作完畢,雖然時間花去了不少,但是她懂得安全地使用剪刀、顏料、膠水貼東西等等……這都讓我覺得非常開心的。

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 篇3

要想使幼兒的手工製作逐步成熟起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和訓練。

1、學習各種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師首先要注意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有選擇地引導幼兒學習一些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不論是進行平面手工活動還是立體手工活動,教師首先要喲難道幼兒瞭解和認識製作工具的特徵及用途,並學習其使用方法。只有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各種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才能幫助幼兒形成技能,並將技能遷移到手工製作活動中去。所以,在製作手工時,教師可讓幼兒先思考,發現問題所在,然後再用確切、淺顯的語言講解制作步驟,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思考,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技能技巧。

2、提供練習機會,鍛鍊幼兒手的靈活性。

注意訓練手的靈活性,是至關重要的。可先進行分步練習,再進行整體練習。分步練習可以幫助幼兒確切掌握每一種動作的方法與要領:整體練習則可以幫助幼兒掌握系列中做之間的聯繫與協調。例如:剪紙,幼兒需要分別練習剪短直線、長直線、曲線及各種形狀,還要分別目測剪、沿輪廓剪和摺紙剪。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幼兒練習時間應先密後疏,即開始分步練習時,時間短一些,進行整體練習時時間可以相對長一些。

3、引導幼兒將手工製作與繪畫結合起來。

手工製作與繪畫結合起來,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在手工製作中添加繪畫,能激發幼兒對手工製作的興趣,發揮其製作與裝飾的能力。例如:當幼兒用紙盒製作出“電視機”後,可引導幼兒用彩筆畫上熒光屏及各種功能海關,為作品修飾、增色。在幼兒摺紙完畢後,可引導幼兒將作品貼在底紋上,鼓勵他們通過想象,添畫上富有新意的形象,組成一幅有立體感的畫面,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從而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進而提高幼兒的手工製作水平。同時想象力、探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她們的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4、將幼兒的手工製作與遊戲相結合。

幼兒喜歡遊戲,遊戲幾乎和他們的其他活動緊密相連,把手工製作富趣味教育於遊戲之中,潛移默化地使幼兒在玩中學、玩中玩、寓教於樂,達到遊戲和教育的雙重目的。例如:摺紙示意圖是幼兒看不清,感到有困難,我就以遊戲“我是示意圖”的形式,向幼兒介紹幾種常見的摺疊符號,和幼兒一起去認識、去記憶,如摺疊線、折、剪開、反折等,這樣幼兒在遊戲中就逐步認識了符號,開闊了幼兒的思路,激發了她們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了她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中學習,對培養孩子的手工技能有很大幫助。我採取“小老師”的作用,允許她們之間互相交流。每次摺紙活動之前,我都有意把動手能力較強的幼兒安排在每個小組中,同時差的安排在“小老師”的旁邊,這樣可以起到幫助作用。這樣既減輕了教學上的壓力,有發揮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增加了孩子們之間的交互交往的能力,同時達到獲得成功的喜悦!

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 篇4

為積極實施學校“激活紅色基因落實勞動教育”的期中勞動實踐課程計劃,4月23日,四十八中七(20)班的同學們在班主任陶老師和家委會的精心組織下,前往青松集團研學基地,開展了一次別樣的勞動實踐活動。

首先,工作人員安排同學們來到實踐教室,親身體驗了製作中式麪點的全過程。觀看麪點大師的指導視頻後,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饒有興趣開始製作:揉、捏、搓、卷……看似簡單的步驟,對沒有經驗的我們來説難度還是不小的。同學們一通“埋頭苦幹”,有些同學還發揮了自己的創新意識,最終一個個製作精美、造型各異的麪點呈現在大夥兒眼前。

目送自己的勞動成果送進蒸爐,同學們接着參觀了青松工廠監控室,瞭解了工廠中嚴格的食品安全規範和程序——十二道洗手法,兩次更衣……嚴格管理背後是集團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隨後,同學們進入青松文化館,感受了非遺“麪塑”的魅力,聆聽了各種麪食的奇聞軼事。通過文物展品,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麪食文化與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食光長廊”中,同學們再次近距離感受了青松包子生產線的高效與安全。

參觀結束後,同學們親手製作的包子也帶着騰騰熱氣送到了各自的手中,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嚐着自己的勞動成果,一張張燦爛的笑容裏,飽含着深深的滿足感。畢竟,自己做的,才最香嘛!本次勞動實踐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在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的同時,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勞動的快樂。通過這次親身體驗,相信“勞動最光榮”這句話,已經深深銘刻在每位同學心中。

最後,讓我們再一起回顧精彩瞬間吧!

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 篇5

今天接到了老師佈置的小任務,真是讓人頭疼啊,怎麼辦呢?好歹正值雙休日有時間,慢慢想吧……

晚上吃晚飯,想起了小任務,網上查詢了了一點資料,決定和孩子一起做“美麗的家”

第二天,開始準備我們需要的材料,松枝,泡沫,吸管,鞋盒蓋,硬紙殼,彩色的線,彩紙,彩筆

在製作的過程中,正正很開心的擺弄着,一會兒忙着折松針,一會兒忙着剪需要的彩紙圖形,雖然一次次的不是不夠大就是不夠小,而呈現在他臉上的快樂和堅持,在粘松針的時候,小手被扎也毫無顧忌,依然開心的做着,當我們做完這幅作品的時候,正正開心的舒了一口氣“媽媽,終於做完了,真漂亮!”

這是孩子發自內心的讚美。在讚美的同時教育孩子要熱愛自己的家園,享受美好的生活。

通過這次的手工製作,也是和孩子互動、交流的一種方式,於此同時發現自己欠缺的東西還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也很多,在製作的過程中,多融入一些感情,多加一些巧思,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繼而我又在給孩子削彩鉛的時候,突發奇想的和孩子一起利用削下來的鉛筆木屑創作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雖然不盡完美,但也飽嘗了創作的快樂。

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 篇6

作為國小生的我,已經放寒假休息了,可是母親每天還要工作,工作完回家還要做家務,母親多麼辛苦啊!感恩父母,這是做人之本。作為學生的我們認真學習是對父母的感恩,平時也可以多替父母做點小事,所以我決定幫母親做家務,讓母親有時間休息休息。

父親母親都上班去了,我打算收拾屋子,必須讓父親母親休息休息,我特地在父親母親的卧室裏撒上洗衣粉,希望能拖得乾淨一點,在父親母親的卧室裏拖來拖去,出了一身的汗,可是就是沒拖乾淨,我不想拖了。可是想起母親休息,我就繼續拖了,這一次我變得聰明瞭,我按着地板的紋理拖來拖去,我慢慢的拖,豆大的汗珠從腦袋上流下來。終於拖完了,我並不覺得累,而是覺得開心,看着閃閃發光、一塵不染的地板,我十分開心,就着這時我非常感慨,母親每天都拖地,母親不是更累麼?

中午,父親、母親回來了,看到屋子裏井然有序,煥然一新,都感到很驚奇,當得知是我做的後,母親抱起我親了又親,高興地對我説:“你真是過好孩子!”父親看着我也欣慰地笑了。

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 篇7

今天我們九個班主任隨園長到金江大拉幼兒園參加教師基本功培訓。我們非常幸運的聽到了優秀教師於佳寧老師“手工製作”的講座。手工製作可以説是幼師必修的一門課程,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的老師來説,手工製作這個的定義並不陌生,但是要自己動手去嘗試製作就非常的陌生和困難了。

於老師非常年輕,經過交談我們知道她前段時間動手術,現在身體還虛,但是她堅持來給我們培訓,真的讓我們很感動。她很親切地與我們一起交談了她製作手工的經驗,並跟我們一起分享了她的很多實用的手工圖片。我們聽了都受益匪淺,原來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廢品只要經過我們老師稍微簡單的加工,就可以變成孩子們友好的玩具夥伴。特別是表演類玩教具---頭飾的製作和語言類玩教具---手偶的製作,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兩種手工是我們孩子最喜歡的。例如,我們利用一些卡紙和羽毛製作各種不同動物的頭飾 ,讓他們在表演區裏進行表演。還有收集一些舊襪子經過簡單地加工就可以成為孩子們好玩的手偶玩具。 在各種領域的教學活動中,如果我們老師能根據教學要求需要和孩子的喜好特點很好地運用到實踐中來,那相信我們的教學效果是可喜的。孩子在玩中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發展。

聽了於老師的手工製作講座,不能説自己有多大的收穫和進步,手工製作時我弱項,但是於老師的講座給我帶來靈感和信心。再一次感謝於老師。感謝上級領導給我們這一次學習的機會。

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 篇8

登記賬簿可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作,稍有疏忽都將會使賬目出錯。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的明細賬又稱日記賬,必須日清月結,按每一筆經濟業務所涉及的金額逐筆登記並結出餘額。其他明細賬也均在相應借貸方向上登記所涉及經濟業務的金額,並結出餘額。

此外,還有注意登記賬簿必須使用蘭黑墨水書寫,衝賬時可使用紅色墨水,但字跡要清楚,不得跳行、空頁,對發生的記賬錯誤,採用錯賬更正法予以更正,不得隨意塗改,挖補等。

結賬和對賬做到月底的業務時我們要進行結賬和對賬,並進行試算平衡。結賬是指按照規定把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登記入賬,並將各種賬簿結算清楚,以便進一步根據賬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對賬,是指核對賬目,有賬證核對,賬賬核對,賬實核對,賬表核對。最後,編制財務報表。

實習是理論於實踐相結合的一個過程,是將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際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對我們提高對會計實務的瞭解上有了新的系統的認識,並在實習中把所學的財務會計的相關知識進行了一次系統的複習和補充。

首先,在專業知識方面。

簡單的財務會計實習在實務操作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但也擴充了我們的會計實務操作方面的知識。記賬憑證是根據每一張原始憑證填制,或根據若干張同類原始憑證彙總編制,也可以根據原始憑證彙總表填制。但不得將不同內容和類別的原始憑證彙總填制在一張記賬憑證上。

在編號問題上,如果一筆經濟業務需要填制兩張以上的記賬憑證,需要採用分數編號法編號。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是用來逐日反映庫存現金的收入、付出及結餘情況的特種日記賬。在這兩種日記賬的登記中,我們要根據複核無誤的記賬憑證記賬、原始憑證,所記載的內容必須同會計憑證相一致,不得隨便增減。

每一賬頁記完後,必須按規定轉頁。總賬也稱總分類賬。是根據總分類科目開設賬户,用來登記全部經濟業務,進行總分類核算,提供總括核算資料的分類賬簿。

庫存商品、原材料這兩個賬户的設置時我們採用的是數量金額式賬頁,在填列、結轉時要注意公司會計制度所採用的成本結轉方法,不能盲目的採用加權平均的方法來計算單位成本。在實習中為降低難度我們採用的是月末一次加權平均的計算方法,所以沒有出現太多的錯誤,但是這是一個值得去注意的問題。

其次,在實習的個人感受方面。

短短的五週實習,時間上有些緊張,但是實習的任務我們還是保質保量的完成了。會計本來就是煩瑣的工作,對一個人仔細程度和耐心的要求都很高,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心煩氣躁,更不能三心二意,稍不留神一筆下去就是一筆錯賬。

在做賬期間,我曾覺得整天要對着那枯燥無味的賬目和數字而心生煩悶、厭倦,以至於登賬登得錯漏百出。愈錯愈煩,愈煩愈錯,這隻會導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會左右逢源。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在登銀行存款日記賬時,我由於一筆之差全頁皆錯,只能進行紅字更正,帳頁劃得慘不忍睹。做賬快結束時編制報表,鑑於前面的教訓,我是心平靜氣的在草稿上編了又算,算完又查才最後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

現在想想相對於我們第一次的基礎會計實習,這次的實習我們也算是比較嫻熟了,可以説是一個小小的老會計了。賬簿的觀賞性明顯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再有劃得滿滿幾頁的紅線,書寫規範程度也有所改善。在做賬中由於我們的實習材料裏的原始憑證是每一筆業務往來的所有相關原始憑證,這就要求我們去分析那一張是用來記賬的原始憑證,這個是我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所沒有接觸到的,通過這次的實驗我們能夠很快的分析出來那一張是記賬的,那一張是用來給客户的,那一張又是用來給銀行的等相關原始憑證的用途。

在實習中憂鬱一開始對這個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去重視,我們常常把所有的都貼在記賬憑證後面,每遇到把收到的給銀行的相關票據拿來做賬時,同學之間會開玩笑説:“你這樣做賬了,這公司老闆要哭死的!”玩笑之間也是同學間的相互提醒,督促大家注意原始憑證的記賬聯次選擇。看到一本完工的賬,不再是往日的成就感帶來的興奮,而是對未來職業的憧憬,相信自己在通過這次的實驗,能夠充分的認識會計工作,熟悉以後我們最有可能從事的工作崗位。

這一次的實驗雖然時間短暫,雖然接觸到的工作很淺,但是依然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和經驗,這些都是書本上無法得來的。通過做手工帳,我們能夠更好的瞭解自己的不足,瞭解會計工作的本質,瞭解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能夠讓我更早的為自己做好職業規劃,設定人生目標,向成功邁進一大步。

手工勞動課心得體會 篇9

早已習慣傳統課堂的我,突然間聽到消息説“金融會計上課的時候每個同學帶兩張a4紙、大頭筆、剪刀和膠水......”第一反應,這是怎麼了?玩遊戲?!好吧,我是樂意接受的。

我接受這種課堂,一來我們一直都是接受傳統課堂,突然間有個遊戲與教學相互結合的課堂,這樣我們更加容易接受並且能更好的調節課堂氛圍,每一位同學都能融入其中,學到東西;二來我們已經大三了,對於大部分不考研的同學來説可以説是最後一個月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一個月之後我們即將各散東西尋找工作真正的融入社會的大浪潮裏了,面對緊張的就業壓力,各個學科陸續進入結課複習階段,我們漸漸的感受到壓力越來越大了,有這麼一個課堂既能學到東西也很好的讓我們在各方面壓力中得到一點點舒緩。

在課堂中,我們要完成兩個小遊戲——“藝術之塔”和“衝上雲霄”。“藝術之塔”講究的是我們的創新思維,在有限的時間用有限的紙張做出我們心目中的塔。“衝上雲霄”要求我們團隊合作協調,給每一位隊員分配相應任務,以壘出最好的高度。 這兩個小遊戲,使我們在極高的興致中鍛鍊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刺激我們的創新思維,協作能力,好與壞先不説,至少我們專心致志地去竭力完成,過程雖然有點很短暫,但我們很有成就感,用心之作。

經歷了這一節課,雖然結果可能跟我想象中的有點出入,但是它最大的作用已經體現出來了——動手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還有娛樂之餘使我們得以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