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通用15篇)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1

第一次知道《山海經》這本書是在那年熱播的《軒轅劍》裏,裏面的角色“書香”是“書妖”原型就是《山海經》這本古籍,當時看到就覺得很驚奇,書香什麼都知道,後來上網查了《山海經》才知道這是一本這樣神奇的書,後來,就一直想看,但一直沒機會。又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看了這本書。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通用15篇)

全書共分有四個部分,依次是《藏山經》、《海外經》、《海內經》和《大荒經》。《藏山經》主要記載山川地理,動植物和礦物等的分佈情況;《海經》中的海外經主要記載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海內經》主要記載海內的神奇事物;《荒經》主要記載了與黃帝、女媧、大禹等有關的許多重要神話資料。文字晦澀難懂,記錄一個事物往往只用兩行字,卻要你用很久的時間思考這到底是什麼東西,有的時候甚至五個字中三個都不認識。不過也就是那個時候我明白了,《山海經》也就只是《山海經》,沒有人可以證實它是否存在,一切都是荒謬的,這種神物本不應該存於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知道這本書的來歷,少有人去深究,卻又有很多人去努力的證實其存在的真實性。不過即使驗證了又能如何,既然已經知道了股市文化中明顯的誇大成分,剔除也是剔除不清的。我們只能從這些文字、圖畫中去嘗試窺視古人生活的情景,他們的文化,他們的歷史,他們的科學……

這本書我看了很多遍,每一次看他都能獲得新的知識。即使是這樣,有些人的生平卻會被我弄的一團糟,會不停質疑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不過質疑歸質疑,我自己無法解釋。我只是沉浸在古人思想的空間中,去用心來看他們用心書寫的圖畫,那種欽佩感會油然而生。而古人那種獨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真是讓我感到吃驚,這大概就是我們心心念念尋找的所謂的創新吧!可是時間確實改變了一切,我們那些美好的東西卻被遺失在了那裏。

《山海經》是古人智慧的凝結,這本看似平凡的書卻一點也不平凡,它是中國特有的,是中國歷史的一種傳承。它怪,它奇,它內容天馬行空。但又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它似乎被我們遺棄了,中國的古老文化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山海經》這本經典怎麼能消失呢》我們或許可以靜下心來去讀一讀它,它的魅力,它的文化是使我們終身受益的。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2

這本書的確不錯,因為每一種生物,每一個不同種族,都有一幅圖畫,還是彩色的。剛打開這本書,立刻就被山海經總貌的地圖所吸引,當時似乎水平面還高點,我的老家山東竟然還有一小半在水裏,而且每一種神奇的動物,植物所在的山峯、河流都一座座串聯起來,看後簡直説不出話來。

裏面對於各個“國”及不同的民族的風俗都給予了不錯的見解,比如書中提到的:單腿、單眼、單耳、單手 單腳的國家,也許可能是這種居民的服飾問題,總是蓋住一隻手腳,所以記載成這樣。

不過,對這本書的作者有一點不滿,如果你買了書就知道了,因為作者在闡述某種比較奇特的怪物時,如果這個怪物太過於超乎常識,特別是現今的生物,物理常識,馬上就會説:那是記載錯誤,或是由人假扮的巫術活動!!

個人以為,山海經實在太遙遠了,當時人們的思維,特別是寫這本書的人,他是為了什麼目的,這些真的無從可考!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當時的歲月,僅僅是用現在的人們對這個社會,對自然的瞭解,就可以出書

説:“那個時候應該是怎麼怎麼樣……”就好像我們用自己的思維去研究別人在想什麼,好像不會有什麼結果。

《山海經》成書於戰國至漢初。記載40個方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個歷史人物。400多神怪異獸。集地理志、方物志、民族誌、民俗志、巫術以及大量原始神話於一身。

古時學者大都認為《山海經》是夏禹、伯益所作,今天看來此説純屬無稽之談。無論是從其包羅萬象的內容上看,還是從各篇成書時間早晚不一上看,《山海經》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是集體編述而成。因為《山海經》的內容非常廣泛,是民間個人無力完成的,即使一個氏族部落的領導集團也只能編成其中的一部分。由於受古時地域、交通條件的限制,一個部落不可能瞭解到各個的情況。所以,只能通過巫師口耳相傳累積,在大一統的後世將其加以整理成書。而早期巫師的職責,決定了他們文化知識的結構,大凡天文、地理、歷史、宗教、生物、醫藥、帝王世系及重大技術發明等等,無不知曉,故《山海經》的內容十分駁雜。

《山海經》所記的山、水、國、民族、動物、植物、礦物、藥物等,除大部分是殊異的而外,也有一部分是常見的。然而,無論其是殊異的還是常見的,都是上古歷史、地理、風俗的一個側面。所以,要了解古代的山川地理、民俗風物、奇獸怪鳥、神仙魔鬼、金玉珍寶、自然礦物、神話故事,不可不讀《山海經》。

《山海經》中所保存的為人們所熟知的精衞填海、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禹鯀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神話傳説,不僅是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盾,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積極鼓舞;而那些如太陽每天的東昇西落、月亮每月的圓缺盈虧、一年四季的寒暑變化等有關自然界的記述,不僅僅是上古人要為解釋自然現象而作,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探索的勇氣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3

《山海經》是一部先秦古籍,它主要記述了古代的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方面的內容,也包括了一些古代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還記載了許多具有神話傳説性質的奇怪事件,稱得上是我國古代一部奇特的百科全書。

該書所記事物的地理位置是以中國的中原為中心,向四面展開鋪敍。其中描述《山經》五卷是從南方開始,依照南、西、北、東、中的順序,最後到達九州中部;海經八卷分海外四經和海內四經,也是依照南、西、北、東、中的順序來描述;大荒經四卷則是依照東、西、南、北的順序進行描述;最後一卷是海內經。

《山海經》成書以來,因為書中的許多內容是所謂的“荒誕不經”,所以,歷經幾千年,該書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因而也很少被後人改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書的風貌和許多珍貴的遠古資料信息。

我在20__年寫《白廟子山巖畫斷想》時通讀了幾遍《山海經》原文及白話文,有所感觸,下面把有關的感想寫出來,粗淺理解,旨在學習,重在參與,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和同仁指正。

一、對《山海經》的爭議曠日持久

對《山海經》的作者、成書時間和內容等至今在學術界仍存在着較大的爭議,《山海經》遠遠沒有被人們所認知。《山海經》的書名最早見之於《史記》,司馬遷在《史記》中説:“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直到約百年後的漢成帝時, 劉向、劉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經傳諸子詩賦,才將此書公之於眾。 《山海經》涉獵面廣,內容十分奇雜,從古至今對《山海經》該歸於那類書籍都多有分歧。《漢書·藝文志》將其列入數術略的形法類中,《隋書·經籍志》以下則多將它歸入地理書,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是“小説之最古者爾”,魯迅則將它視為“蓋古之巫書”。因此,《山海經》問世之後,圍繞其內容、成書時間的爭論,對它的作者是誰也一直是眾説紛紜未成定論。

按照劉向、劉歆父子和東漢王充的“正統”説法,《山海經》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是人們在《山海經》中卻找到了發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後的史實,因此“禹、益作説”受到了質疑。此後,隋朝的顏之推雖堅持舊説,但面對書中的漏洞,他用“後人羼入,非本文也”來作解釋。以後,《山海經》的作者便成了眾多學者考證的對象,各種假説紛紛出籠。當代學者袁珂認為,《山海經》實際上是無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時期一人所作。耐人尋味的是,一些國外學者將《山海經》作者的視角伸向國外,作出了“《山海經》並不是中國人所作”的——令人十分吃驚的結論。等等,不一而足。

何幼琦先生認為:“《山海經》由《山經》和《海經》兩部分組成,內容大不相同,文字的筆調也相去很遠,表明它們是相互獨立而平行的兩種書籍。”。“認為《海經》來自《禹本紀》,當劉向父子領校中祕的圖書時,把《山經》和《禹本紀》合編在一起,改題新名為《山海經》,這就是此書首見於《藝文志》,也是《藝文志》不再著錄《山經》和《禹本紀》的原因。”

總之,無論是從《山海經》包羅萬象的內容上看,還是從《山海經》各篇成書時間的早晚上看,《山海經》不是出自一人一時之手,應該是由集體創造積累編輯而成。雖然《山海經》是由多人編輯,但是,其主要的編輯人還應該是夏禹和伯益,這一觀點具有一定的歷史根源。可以説《山海經》是在經過夏禹和伯益的初編後,加之後人的續編,最後成就了《山海經》這部鉅著。

二、對《山海經》描述地域範圍的思考。

有學者認為,《山海經》所述及的地理位置,《南山經》約東起浙江舟山羣島,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廣東南海,包括今浙、贛、閩、粵、湘5省;有學者認為,《西山經》約東起山、陝間的黃河,南起陝、甘秦嶺山脈,北抵寧夏鹽池西北,西北達新疆阿爾金山;有學者認為,《北山經》約西起今內蒙、寧夏騰格裏沙漠賀蘭山,東抵河北太行山東麓,北至內蒙陰山以北;《東山經》約包括今山東及蘇皖北境,《中山經》約從中原西達四川盆地西北邊緣;也有的學者認為《山海經》所述及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國的某幾個省的範圍之內的,等等,眾説紛紜。

但是,從實際來看,歷史學家凌純聲的看法可能較符合實際,即:《山海經》乃是以中國的中原為中心,南至南海諸島,西抵西南亞洲,北到西伯利亞、東及西太平洋的一本《古亞洲地誌》,它記述了古亞洲大部分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諸多寶貴的資料。試想把《山海經》記敍的地理範圍侷限於中國的某幾個省的範圍之內,都有可能失之偏頗。

三、對《山海經》中使用較多的兩個名詞的理解

(一)四海。古代一般指東海、西海、南海和北海。也泛指海內之地,也泛指全國各地。《爾雅·釋地》 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海內即中國,四海之外便是四荒,四極。賈誼《過秦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戰》:“遂破荊州,威震四海。”《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

(二)大荒。指四海之外的極遠地區②。荒,一般是指荒涼的地方,也指地理遠,邊遠的地方,荒遠的地方,邊遠的地區。《文選·左思<吳都賦>》:“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劉逵注:“大荒,謂海外也。”荒廢不治。《荀子·強國》:“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楊倞注:“大荒,謂都荒廢不治也。”

正確地理解《山海經》中大量使用的這兩個名詞概念及所指的範疇,可能避免對《山海經》所述及的地理位置產生過於狹小的設想。

四、《山海經》的成書及所記述事物發生時間的推算

由於《山海經》述及事物的年代相當久遠,《山海經》的著書過程和時間還不被現在的人所詳知。從現象上分析,記敍事物的最早時間應該在夏朝以前。夏朝始於公元前21世紀,距今已經4000多年,但是,從《山海經》所記述的許多傳説內容來看,有些傳説故事發生的時間可能遠比距今4000年要早,有些事件和故事可能是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來發生的事情或者是傳説的故事。

《山海經》中記載的許多事蹟,由於那時候還沒有發明文字,人們對事情的記億隻能靠語言和大腦,一代一代的口傳心授,處於口傳歷史的時期。自從黃帝史官倉頡造字以後才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山海經》記錄的內容應該包括文字發明以前的一些史實和傳説。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4

《受戒》篇幅不長,卻寫得十分有畫面感。我讀着似乎都能想象到文中所描繪的場景,故事性很強。雖然沒有什麼驚人的場面描述,沒有華麗的辭藻,僅是白描的筆觸卻也寫得生動。

故事中的人物都很飽滿,是完整的人。比如寫明子受戒時,有一個山東和尚受戒燒戒疤太疼,山東和尚罵人了:“俺日你奶奶的,俺不燒了!”簡直就是村野俗夫!這和尚的反應讓人覺得十分的真實,直爽的山東漢子的形象躍然紙上。雖寫的是和尚,卻不是超脱世俗的和尚,境界很高,只知吃齋唸佛,不食人間煙火。和尚也在那個世外桃源過得瀟灑,能夠自給自足,靠着自我的本事獲得吃穿,那裏的和尚能夠偶爾吃肉,甚至能夠娶妻。還有小英子家房子獨村獨落,有田沒有全拿來種糧食,而是有半畝種了小英子喜歡的荸薺。這種有些理想化的社會生活,在當時就應是有些超凡的。

故事中明子和小英子之間的感情純純的。從開始到結尾,兩人之間的關係總有些微妙。開頭埋了伏筆,將兩人從空間上拉近,到之後兩人之間不斷的交集。似乎只是孩子間,玩伴間的情誼,沒有明確的錯綜複雜的感情,一向簡簡單單,似水長流,一點一點滲透到故事中,一種朦朧的感情,直到最後的真情流露才把故事推到高 潮。最後,文章用一個省略號結尾。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5

《小團圓》看完了第二遍。

現在看書,總是習慣於先初略翻過,再來細讀。

大學的時間很多,看書的時間卻遠遠少於以前。也許正因為如此,文學書籍看得越來越少了。

這本小團圓,初翻時,容易看得雲裏霧裏,主要是時空變換太快,一會兒南京,一會兒香港,一會兒上海,一會兒小時候,一會兒讀書時,一會兒又是抗日時。再細看時,明白了套路,便清楚了好多。可以細細品味愛玲筆下,種.種細微的心理感觸。

其實挺喜歡,愛玲式的筆調,時時如露珠般閃現的句子。 很喜歡愛玲,她是那麼一個真實的人!

剛開始看了介紹,説裏面寫了張愛玲與胡蘭成的一交往過程,便想看看。實際看來,注意力全不在此。直到全書過了一半,他才出現。其實,全書更象是張愛玲一部自傳,只是編年全被打散。把這些珠子按順序串起來,便可以看到一個小女孩子的成長,最後成為一個被針紮在胸口,仍復平靜的人。

愛玲的原話是:欣喜起來若狂,悲傷起來卻不覺得,木木的。

其實想想!

我便也是如此。當一些事情發生,心中抑鬱,但仍平復。

又能怎麼樣呢?如同多年前的月亮,像朵雲被信箋上的水浸濕過,只留下一團暈黃。那已發生和將發生的故事,也終將成為一個暈黃的月亮,淡淡的,在記憶裏温暖着彼此。

所以,總須有個好的結束方式,以免回憶時,自己受不了。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6

暑假裏,我讀了許多書,有《爺爺變成了幽靈》、《一年級小個子二年級大個子》、《可怕的科學系列》等等。但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永遠不分開》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小姑娘和她外婆薑茶的故事。這本書被它的作者——“辮子姐姐”鬱雨君親切的稱作“祕密號”。讀完這本書以後,我覺得裏邊的每個細節,甚至覺得每句話都是優美的,每個故事都是那麼的吸引人的眼球。讓人愛不釋手,越看越想看,就想一口氣把整本書看完,吞到肚子裏。

本書的主題是:“祕密號”。“辮子姐姐”點綴主題:“祕密像貓咪的小爪子,把它放心裏越久,它就越要撓你,癢癢得你受不了……”是啊,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許多不能説出的祕密,這個祕密你將會一直藏於心間,還是會告訴你身邊的某個人呢?這一切,將在於你自己的決定。

本書的主要內容其實就是講的小姑娘在學校裏沒有朋友,被老師冤枉寫檢查、不信任,被同學欺負,所有倒黴的事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受夠了這種生活。於是,她開始搞一連串的惡作劇,她把班長的電子詞典摔壞了,把同學們的作業本扔到垃圾桶裏等等。她成為老師眼裏的“厭學”和“問題”學生。老師們都覺得應該讓她在家中修養一段時間。經過父母的再三懇求,老師終於決定讓她參加完期末考試再回家休養。小姑娘終於熬過了考試,開始了漫長的暑假。暑假剛開始,媽媽要給她報輔導班,小姑娘堅決不去。沒辦法,媽媽準備給她報一個“快樂夏令營”的時候,她提出要去找她的姥姥——“快樂老家”。在“快樂老家”裏她認識了新的朋友,有給無數個電影配過音又被他們稱作“唐老鴨”的家吼爺爺,有召集老同學住進“快樂老家”的“通訊錄”先生撲滿爺爺,還有超級會做飯,能做出任何稀奇古怪並且非常好吃的飯菜的七釐伯伯。還認識了一隻會嗑瓜子的小狗。在“快樂老家”裏她獲得了從未獲得的快樂。新學期開始了,她有了許多的“薑茶語錄”,同學們都覺得薑茶語錄是超級解壓器。從此以後,她在班級裏就成了一個大“名人”了,當然,這都要歸功於她的外婆——薑茶。這位曾經不快樂,也從不被人喜愛,擔心在成為班裏大“名人”的小姑娘就是——蘇婷寶。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在我眼裏都是一個個深刻的道理,像一艘艘小船,向我駛來。而祕密呢,則像一個個小小的貝殼,張開的貝殼是分享的祕密,關閉的,就是埋藏在心裏永久的祕密。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7

有一種愛,看不見,也摸不着,卻時時圍繞在孩子的身邊,這種愛,就是親情之愛。我讀過一篇文章,使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瞎眼狐清窩》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瞎眼母狐蝴蝶斑不幸被巨蜥抓瞎了雙眼,獨自帶着一隻才一歲零兩個月的小公狐艱難地生活,小公狐就是瞎眼狐的“眼睛”。在成年狐的觀念裏,把子女養到一歲半大,就要清窩,讓孩子獨立成長。為了讓小公狐具備獨立生活的生存能力,瞎眼狐寧願自己眼瞎找不到食物而餓死,也要讓小公狐離開自己獨立長大,因瞎眼母狐“狠心”清窩而發生的悽美的親情故事。

合上書,眼前彷彿看到了瞎眼狐清窩的那一幕:瞎眼狐用身體擋住小小的石槽口,用牙和爪阻擋着不讓她的兒子黑頭回家,黑頭尖叫一聲,抗議母親的粗暴,拼命朝石槽裏擠,他們就這樣在洞口你推我撞,你撕我咬,一個非要進,一個非不讓進。我想,如果瞎眼母狐會説話,她可能會説:“孩子,你快走!去大自然!在那裏你才會歷經磨難,才會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立足啊!”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過着小皇帝般的生活,父母把我們照顧得無微不至,而有些同學卻並不知道感恩,怨這怨那,對父母的關心不屑一顧,以為這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對父母稍不滿意就大發脾氣。有時,父母為了讓我們逐步自立,讓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卻誤解了他們。

瞎眼狐之所以寧可自己餓死也要把兒子驅趕出家,正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將來成為窩囊廢。可憐天下父母心!是啊,父母對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為了孩子着想。讓我們好好珍惜這份愛,感恩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吧!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8

假期裏,我讀了一本內容精彩,而且很吸引人的一本書——《塔克的郊外》。

蟋蟀柴斯特放棄了在時代廣場聲名顯赫的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郊外的草原生活。可不久之後,郊外也要被人類開發建設起來,住在這裏的小動物們將失去它們的家園。於是柴斯特請見過世面的塔克鼠和亨利貓為它們出謀劃策,拯救草原。和喧囂雜亂的城市相比,郊外的一切是那樣的清新和恬靜,怎樣才能拯救這個美好的自然美景呢?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塔克想出了一條妙計,拯救了整個草原。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還在為塔克指揮動物們實施計劃的忙碌的景象所感染着。為它們的這種不怕困難,團結友愛,哪怕有一絲希望都要堅持不懈的精神所吸引着。這不正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所需要的嗎?像我們在拔河比賽時,就是這種精神在推動着我們,使我們獲得了冠軍,為班級爭了光。在學習中也正是這種力量激發着我們,讓我們解決困難,共同進步,獲得老師的表揚,家長的鼓勵。

看完這本書,我們不光被它們這種精神所感動,而且我們還要樹立起環保意識,保護大自然。看,多麼美麗的郊外草原呀!白樺樹上有黃鸝在歌唱。明亮的太陽透過搖曳的枝條和樹葉投射下來,斑駁的影子就在他們的周圍跳起舞來。小溪嘩啦啦地從他們身邊流過,彷彿一直在低語着祕密、當我們親近自然時,就能感受到它的美好和恰切,感受它生生不息的力量,我們才真正體會到,自然是所有生命的源泉,是所有快樂的根源。

讓我們珍惜熱愛大自然吧!讓我們感受它的美麗,讓我們團結一致的保護它!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9

在這喧囂的社會,踏踏實實地讀一本書並不容易,但我一旦捧起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便會靜下心來,用目光輕輕地掃過每一個字,體會大仲馬筆下的另一個世界……

這個故事描述的是17世紀的法國,政治者爭權奪利,矛盾重重。主人公是一個法國小子達達尼安,他與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密斯。他們是十分好的朋友,正直、勇敢,有紳士風度的他們不打不相識。因為達達尼安無意間冒犯了三位火槍手,他們為了榮譽要和達達尼安決鬥,可紅衣教主的衞兵來了,四人合力擊退了他們,一齊戰勝了敵人。

也正因為這次戰鬥,化解了大家彼此的誤會,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從此,四個人形影不離,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齊經歷了挫折,最終各奔東西。在這部書裏,字裏行間透露着大仲馬對當時社會的厭惡和唾棄,諷刺了那些專權的貴族們,把腐敗社會背後的推手——紅衣主教一步步拉入舞台中心。我也從他那細膩的手法裏,體會到了許多……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達達尼安和三個夥伴之間純潔忠實的友誼。他們是火槍手:阿多斯、波爾託斯和阿拉密斯。你也許不會相信這段珍貴的友誼竟是緣於一場決鬥中開始的!之後,他卻和火槍手水火不相容的法座衞士爭戰。可惜的是,他們最終分開了。可是這段友誼不正是一段完美温馨的回憶嗎?

達達尼安飛黃騰達的夢想是那麼強烈。正因為此,他才離開家鄉、以圖創立功名。可是,當他最終有了當上火槍手副隊長機會的時候,達達尼安一開始卻沒有理解,而是逐個問了夥伴們,大家都拒絕之後,他才“眼裏閃着感激的淚花和激動的光芒”地理解了,還歎息他“只剩下心酸的回憶,再也沒有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是什麼?“有福同享,有苦同當”,是朋友,應當如此;不為自我,事事先為好朋友着想,是朋友,應當如此;能經得住真正的考驗,應對生死冒險而毫無怨言,甚至發自自我內心的進取和歡樂,是朋友,應當如此!

真正的友誼不是這些空話,僅有我們在生活中真正做到了,這樣的友誼才是“真純美”,才是真正值得去珍惜、去回憶、去品味。當我們去熱愛生活,當我們去熱愛友誼,當我們在想到那段回憶時,能倘開心扉。真誠地微笑,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如此美麗。我想,這就是《三個火槍手》所告訴我們的。

“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句話説得一點也沒錯。在這個故事裏,作惡多端的米拉迪用她的美人計多次使別人慘遭厄運,得到了不少利益,但她終究逃可是良心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當一個人在做壞事時,等待着他的必然是罪惡的報應。我們在生活中雖然也會有時受到一些挫折,但只要像三個火槍手那樣不怕艱難險阻,勇於向高難度挑戰,就能夠不斷提高,從中積累經驗。我們要向三個火槍手學習,向困難挑戰,用自我的力量打敗它,為自我贏得勝利。

在記憶的長河中,《三個火槍手》給我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印象:它給了我無窮的啟示,同時也告訴我友誼是何等的珍貴。我相信,在成長的道路上,有《三個火槍手》的陪伴,我必須能越行越遠!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10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因為它裏面有許許多多的歷史故事,可以讓我增長見識,廣博見聞。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盤古開天闢地説到大禹治水,從劉邦項羽寫到貞觀之治,從安史之亂談到王安石變法,從鴉片戰爭一直到五四愛國運動。回味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榮辱興衰,字裏行間都在傳達着一句話,那就是:我們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已經創造而且正在創造自身新的歷史。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抗金英雄岳飛和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故事。?岳飛年青時,是一個有着遠大理想的青年,貧窮激發了他的雄心壯志,刻苦的學習增長了他的知識和才幹。他率領着岳家軍,面對強大的敵人,毫無懼色,打得金兵四處逃散。他常對官兵説:“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一個國家才有希望。”岳飛的領兵之道令我欽佩,岳飛的愛國主義情懷讓我敬仰。

廣州以前是外國煙販子的販毒中心,吸食鴉片已成為危及中華民族存亡的禍患。面對這種局面,道光帝派林則徐前往廣州禁煙,身為欽差大臣的林則徐到了廣州就下令收繳鴉片,用了34天,共收繳煙土近2萬箱,總重量約237萬餘斤。用了23天就把繳獲的鴉片全部銷燬。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於侵略的決心,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同時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我品讀着《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就如同在時光的隧道中自由穿梭,收穫着歷史帶給我的啟示,這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啊!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11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浩然正氣,凝聚成了太陽。匆匆的時光雖然雖然過了七百多年,但那輪遙遠的太陽還燦爛在茫茫九天,浩浩蒼穹……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山河破碎風飄絮,生於南宋末年的文天祥註定了要身世浮沉雨打萍。他不願隨遇而安,恥於與一手遮天的賈似道等人為伍,這也就註定了才華橫溢的他只能空有一腔熱血而報國無門。面對奸臣當道的局面,他直言不諱;面對來勢洶洶的元軍,他鎮定自若;面對當權者的膽小,懦弱,他痛心疾首。雖然君不明,羣臣不忠,但是他還是以他自己的方式極力挽救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就是以這樣的執着走過了他的一生,雖然他的理想在那個時代顯得那麼卑微,但他卻用自己的抗爭書寫了不屈的一生。

我很慶幸文天祥並不是孤軍奮戰的,他的身邊還有那麼一些憂國憂民,敢於為家國犧牲小我的人。他的妻子歐陽小玉一直默默地替他恪守孝道,給予他精神上的支持,迷茫的時候給他送上一盞明燈;他的父親文儀明知官場黑暗,國家動盪,還是鼓勵兒子爭取功名,為國家盡心盡責;他的同鄉們在他出仕的那天結伴相送,那天的淚別,是文天祥也一直鼓舞着他;他的弟媳婦金燕兒甚至還為了家國英勇就義,而她也因此萬古流芳。在他入仕之後,吳丞相等人也一直是他堅定地後盾。有點遺憾,他的弟弟文璧雖然也是才華橫溢,有一腔報國熱情,但他卻缺少文天祥的那份膽識,那份堅定。

看《文天祥》,我驚歎他的智慧與勇氣。為治水患,文天祥受任於危難之際,擔任瑞州知府,然而國庫空虛,治災經費便成了一大難題。而在此時,他得知八年前瑞州知府曾向朝廷請求過一批官銀,但在運送途中翻船,官銀不知去向。經人提醒,他也得知那八年前的翻船,其實是“驚天大劫”。為尋找那批失蹤的官銀,他用計敲山震虎,逼奸相賈似道現出原形,最終追回那批失竊的官銀,並把它們用於治理水患。雖然這中間犧牲了太多的人,尤其是當年的瑞州知府的女兒馮夢鵑,她用自己的青春與性命換回了全瑞州百姓的安寧。治理水患的時候,大家忙得熱火朝天,文天祥也加入其中。看,他衣衫襤褸,混在人羣中的他早已沒有了一個當官者的威嚴,那麼地隨和。

由於南宋朝廷的軟弱無能,這也讓虎視眈眈的元朝更加肆無忌憚,很快常州失守,臨安危急!此刻左相留夢炎逃之夭夭,右丞相陳宜中也“走為上計”,文天祥又一次受命於危難之中,被封為右丞相。文天祥不畏元的強勢,大義凜然赴元營與元談判。面對威逼利誘,他一如既往的那麼堅定,在朝堂上他迎頭痛擊呂師孟叔侄的不恥行徑。在被元軍押解過江的日子他沒有一天不在思念着南宋朝廷的大好河山,在途經零丁洋時他創作了千古絕唱《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便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有人説他是愚忠,為一個不值得他效忠的朝廷埋沒了自己一身的才華。而我卻深深地為他的執着所折服,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那個“忠君”時期,他的一切是那麼地可歌可泣!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英勇就義的那一剎那,他朝南跪拜,誓死心歸南宋。正如他的《正氣歌》所説,“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他走了,成了九霄之外的那輪太陽,照耀九州,生生世世!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12

弗蘭西斯·培根作為英國傑出的哲學家和文學家,想改變社會現狀。青年時代的他,就開始用寫作拯救人類的思想,一生從未放棄。《培根隨筆》融入了他一生經驗的五十八篇文章,播撒向國家,走進了世界。

《培根隨筆》在政治、人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辯證的討論,面對身邊的社會問題,他尖鋭直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字裏行間表現出他對高尚品格的追求和急於改變黑暗的夢想。一個愛國、平等、正義、熱愛生活的形象在我們眼前逐漸高大着,我們的內心也強大起來。

其中有幾篇文章對我有較大感觸。在《論帝王》中,面對這個崇高而不可觸犯的人,他並沒有畏懼,也沒有花言巧語。他用客觀公正的態度談論了帝王的原則與做法。他主張約束君王權力,限制帝王慾望,同時對帝王的下屬進行了分析闡述。他的侃侃而談無時不讓人為他的智慧所屈服。

在《論美》中,培根的看法更是獨特。不管是當時還是現代,人們對美的追求從未消退,不少人對外貌不滿,甚至為此失去信心,但培根説:“天生容貌勝過粉黛胭脂,而優雅之舉又勝過天生容貌。”培根喜歡一切自然的事物,認為做善事使人更美。這對處在青春期的我們有很大啟發。

厄運是人類最恐懼最厭惡的東西,但培根在《談厄運》中卻提到厄運的好處。“厄運中也不乏種種慰藉和希望”,經歷了一生大起大落的培根,被挫折磨練得更加成熟勇敢,厄運會給一個人帶來好的一面,與厄運鬥爭過的人,善的德行更顯著,被打磨後的人生才會露出生命最璀璨的光芒。

培根在洶湧的時代潮流中顯得渺小,然而他的思想成為永不褪色的章節,他睿智的大腦和慈悲的心時刻激勵着我們,鼓舞着世界人民去進行正義鬥爭。培根對善的詮釋感化了億萬人民心中的良知。這就是他語言的力量。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13

在暴風雨的天氣裏,我們都會乖乖待在家中,等待天氣變晴。但是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夜晚,卻有一個小小的身影在閃爍。

那一夜,狂風怒吼着,彷彿要將大地席捲一空;暴雨傾瀉,似皮鞭無情地抽打城鎮。街道上除了冒着狂風暴雨去上夜大學的作者的朋友外,一個人也沒有。可是從學生到老師,除了她無一人去上課。就在她失落委屈之時,一位人生閲歷豐富的老人鼓勵並給予她支持。這不經意的幫助,讓作者的朋友得到了啟示,直至有了現在的成功。

暴雨,一種比較常見的自然現象,現在它卻成了一個篩子。我深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只有獨樹一帆的優秀人格才能為你在風雨中撐起永不衰敗的雨傘,才能讓你立足於社會。

寒假中,我和媽媽隨團去遊華東五省。在登閲江樓時,有坐電梯和徒步爬兩條路。一開始,大家興致勃勃地選擇了徒步爬。山路並不陡也不崎嶇,只是特別長。一階台階接一階,一段枱面接一面。不一會就有人退卻了,他們開始向下走準備搭乘電梯。結果團中只有 6 個人成功徒步登頂。雖然那些乘電梯的團員也能和我們同走一個路線去參觀山上的閲江樓及風景。但是我卻明白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除風景還有爬山時的趣事和積累的經驗。

長長的山路就像一個篩子,它和暴雨一樣留下了毅力、耐力最強的人。可是並不是每座高峯都有直達的電梯,就像我們的人生路不是總會有捷徑的。要想在社會上立足,通過那嚴酷的“篩選”就必須成為堅強不怕苦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永遠待在“篩子”的上面,不被拋下。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14

上個星期,我讀了莎士比亞寫的名著《威尼斯商人》,我覺得這個劇本的情節曲折有趣,洋溢着十分濃厚的喜劇色彩,也體現了莎士比亞本人在生活中開朗樂觀的性格,讓我感覺到友情的珍貴。主人公安東尼奧和貴族青年巴薩尼奧之間的真摯友誼,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們的友誼更顯得無私。劇中有個既可恨,又使人同情的人物,他叫夏洛克,是個猶太人,放高利貸的。他唯利是圖,貪得無厭,但是他也是一個受歧視的猶太人。劇中他代表受壓迫的猶太人説的一段話一直令我難忘:“難道猶太人沒有眼睛、沒有五官四肢、沒有知覺、沒有感情、沒有血性?他不是吃着同樣的食物,能受同樣的武器傷害,同樣需要醫藥治療,冬天會覺得冷,夏天會覺得熱,跟一樣嗎?”他為一個受苦受難的民族發出了不平的呼聲。

我比較喜歡那個鮑西亞。她優雅高貴、温柔多情,有高度的智慧,敢於機智果斷地投身於行動,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婦女不比男子差。

這本書寫出了當時生活在威尼斯的商人那兒的真實故事,人間的親情和友情比什麼都重要,這本書寫出了我們對待朋友應有的態度。

關於山海經讀後感優質 篇15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讀張愛玲 《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幾天,讀了張愛玲的幾篇小説,不免有些小小的感慨。

張愛玲,民國女作家,善於描繪灰暗的閨房,善於捕捉人情冷暖,善用貼切 的語言描寫人物內心的暗湧, 用她獨有的犀利的洞察力將她筆下的人物描寫得細緻入微。

老實説,剛接觸她的文字時,很多都不懂。閲讀過一遍之後,往往是一頭霧 水,根本不懂她在説什麼。然而,即使不懂,卻也會覺得她的文字會給我一種壓 抑沉悶的感覺,讓我透不過氣,但又不可否認,黯淡隱祕的人性心理,在她筆下 都能讓我們看到實質, 她用她的筆對人生輕描淡寫, 卻讓我們有着刻骨銘心的感 觸。讓我覺得,只有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裏去。

最初聽到的她的一篇小説,莫過於是《紅玫瑰與白玫瑰》 ,其中最經典的一 段文字,我想大概是説出了大多數男子的心聲吧,不然何來經典,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 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 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他赤手空拳打出了天下,一切如願以嘗,後半輩子卻驀然發現,原來他從沒有真 正活過。對於振保,我認為可以理解卻不能原諒,這樣的男人愛的太自私也太虛 偽,他娶煙鸝,於是煙鸝就成了他的看到的蚊子血和飯粘子,他再遇到嬌蕊時在 公車上哭了起來, 哭什麼呢, 是在後悔以前的選擇?還是後悔曾經不懂的珍惜? 這大概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

如果嬌蕊當初和他在一起或許也要成為蚊子血和飯 粘子的話, 那麼這樣的男人還值得被愛着麼?永遠都在後悔和遺憾得不到的,麻 木冷漠就在眼前的,真是諷刺,這真是一個笑話。

或許, 愛情就是一個巨大的彌蓋人心的童話, 是一個個並不壯烈也並不美麗 的悲傷的故事。就像被娶回家的玫瑰早已經枯萎了,變了樣;而沒得到的玫瑰卻 永遠在心口綻放。

陳奕迅的歌中不也是唱出了這種無奈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