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小丑》有感

電影《小丑》以同名DC漫畫角色為基礎,故事獨立於DC宇宙之外,背景設置在20世紀80年代,講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喜劇演員漸漸走向精神的崩潰,在哥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最終成為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故事。小編整理了20xx年觀看《小丑》有感_小丑電影觀看心得體會,歡迎參考分享。

觀看《小丑》有感

20xx年觀看《小丑》有感

前一段時間,一個人在電影院看了電影《小丑》,英文名叫《Joker》。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情很長時間沒有平復,這篇觀後感也是一拖再拖。

以下內容有劇透。這部電影的梗概是這樣的:一個以扮小丑為生的人叫亞瑟,他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靠着扮小丑來維持生計。在扮演小丑的過程中,他有很多悲慘的遭遇,他畫小丑粧的時候,有時會邊化粧邊流淚。有一天,他正在一家店門口裝扮小丑吸引客人的時候,被幾個小混混搶走了牌子,還被暴打了一頓,牌子也被損壞了。公司不僅沒有幫助他,還有他賠付牌子的錢。他的同事為了讓他防身,送給了他一把槍。

亞瑟患有狂笑症,就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他會突然失去控制大笑。他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個小朋友,他很想逗小朋友笑,結果小朋友的媽媽阻止了他,他突然大笑不止,引起了眾人的側目,他把寫着自己有狂笑症的紙片給這個媽媽看,仍然得到的是鄙視。

他在地鐵上看到三個年青人調戲一個女孩,結果他突然狂笑症爆發,大笑,引來了這些年青人的拳打腳踢,他為了防衞,掏槍殺了這三個年青人。在他冷靜以後,他一個人在房間裏,竟然跳起了一段舞蹈,這意味着他心中的惡魔開始甦醒。

由於長期在底層社會,生活艱困,亞瑟患有精神疾病,他也去看了精神醫生。有一句話一直縈繞着他:死去比活着更有意義。

回到家,亞瑟從他媽媽寫的一封信裏發現他媽媽以前是現在這個城市裏市長的情婦,亞瑟是個私生子。這讓亞瑟對生活又燃起了希望,但是當他去找他的生父的時候,他才得知,他媽媽其實患有妄想症。他查了他媽媽的檔案,發現他其實是他媽媽收養的,而且檔案記載,在他小時候,他媽媽 對他有暴力行為。

亞瑟遭受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剛剛燃起的希望又徹底破滅了。他到醫院用枕頭悶死了他的媽媽,他也殺死了給他槍的朋友,因為朋友誣陷了他,他還殺了鄰居家的女孩,因為他幻想和這個女孩温存,她卻不願意。這個時候,亞瑟心中的惡魔已經完全復甦了。

在他突然接到他最崇拜的喜劇大師大電話,邀請他參加電視節目的時候,他想到了在電視節目上坦白一切罪行,並且開槍自殺。在他的內心裏,亞瑟一直想象着喜劇大師像他的父親一樣欣賞自己愛護自己,他幻想着得到大師的安慰。到了電視台,他感受到大師並不瞭解他,而且,大師反而不斷地譏諷他。在節目直播的過程中,亞瑟完全失控,他開槍殺死了喜劇大師。警察開始抓捕他,這時候,電視的直播引起了城市的騷動,很多人都裝扮成小丑來聲援亞瑟,甚至有人替他殺死了他曾經幻想是他生父的市長。

最後亞瑟被抓進了監獄,這部電影結束。

這部電影整個的畫面都很灰色,音樂也很沉重,電影整個看下來很壓抑。我覺得這是一部講述一個精神病人,最後變成惡魔的心理歷程,整部電影虛虛實實,亦幻亦真。裏面有很多內容,我感覺實際上是亞瑟的想像,他生活在自己的幻覺之中,又和真實的社會不斷進行衝突,讓他心中的惡魔最後完全控制了自己。

當我們面對一個這樣變態、殘暴的人物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去理解他的生活的環境,生活的經歷。我看完這部電影后,思考了很長時間。如果是過去,我會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和心態來分析和思考亞瑟心路歷程,但是,現在我卻感覺自己對亞瑟產生了一定的同情。

生活的變故和各種重壓,使我自己也不得不面對心中的惡魔。最近的一兩年,我經歷的一些事情讓我改變了許多。

B>

在我們家曾經做過將近四年的保姆的一個大姐,她十多年一直是温哥華寺廟裏忠實的義工,是忠實的佛教徒,她給我介紹了一位她在寺廟裏很長時間的朋友,她説這個朋友為寺廟做了很多事情等等。

她這個朋友來加拿大已經30多年,是個忠實的佛教徒,見到我後,説她和我很有善緣,她覺得我是一個她很願意幫助的人,她説要給她的師傅湊錢,建立一個館舍,她想把她名下一家非常好的公司賣給我,她説她也老了,已經60歲了,也不想再做了。

説實在的,我對商業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但這樣一個好像公益慈善的事情,我還是很願意支持,想到國內的很多同事朋友,我也希望他們有事做,我就把這個公司接下來,交給國內的朋友們去做。

在我付了一半的轉讓款後,國內的朋友交接的時候,才發現這家公司實際上根本沒有辦法繼續經營,原來這是一個欺詐的騙局。當時我並沒有太去責怪她,就主動提出把這件事終止掉,她把錢還回來,我再補償她一點兒。結果沒有想到,她完全像是換了一個人,她提出,我付的錢不僅不能退回,而且她還要讓我支付總款額20%的違約金。同時,我也知道了,介紹人也是參與者。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我前段時間寫過,我在温哥華幫一個朋友的忙,幫她完成交易額,結果當她看到返傭有十七萬多美金的時候,她違背承諾,當我的面,説她就是不要臉了,要把我的返傭據為己有。

在我和小寶媽離婚的時候,外婆要回國,提出來要一筆錢,我當時不僅答應給她錢,而且給的比她要的還要多,我當時提出給我7天的時間去準備錢的時候,外婆突然爆發,説如果不馬上給錢,她就抱着小寶和陽陽去跳水。

在我和她們家相處將近十年的時間裏,可以説,為她們家提供了大量的幫助,不管是在金錢上,還是在各種事務上,都給了非常多的幫助。

今年我還遇到騙子,騙子以她的孩子患有自閉症,她也做公益,以完全支持公益的名義接近我,最後騙取錢財。之後,我瞭解到,被騙的人大有人在,而法律卻對她幾乎毫無辦法。

在我不得不認真全時照顧訓練兩個自閉症孩子們的時候,我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

提到這些事情,我並不想抱怨。

看了這部電影,我能感覺到,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惡魔,這個惡魔時醒時睡,在特殊的場景下,就會甦醒,然後做出邪惡的事情。今天我看完這部電影,能很平靜地來思考這件事情,對我也是個自我救贖的過程。

現今社會,可以説有大量社會問題,比如説,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造成越來越多的社會矛盾,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產生精神問題,這是我們不得不去認真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極端的事情,惡魔般的事情越來越多,一方面,我們要警惕,一方面,我們也不得不去思考,所有這些事情產生的根源。

當然,我覺得這是個很大的社會問題,是個大環境的問題,並不是我們個人所能夠改變的,但是至少我覺得這部電影給我們一個思考的契機。

我最近看到報道,這部電影在美國公映時,有的城市是禁止播放的,有的影院是禁止穿着小丑的服裝去看這部電影,我覺得這會是一部很有影響力的電影 ,正面來説,會讓我們進行思考,喚起我們的良知。負面來講,也可能會喚起一些人心中的惡魔。

20xx年觀看《小丑》心得

如果説希斯·萊傑的小丑,演盡了《蝙蝠俠》中小丑的癲狂,那麼傑昆·菲尼克斯的小丑則讓人看到的是一位生活困窘卻仍心懷善良的喜劇演員亞瑟,他是如何在痛苦掙扎中蜕變為了一個人性泯滅的小丑,傑昆驚豔入魔般的演技將亞瑟這一人物心理動向的複雜演繹的淋漓盡致,而脱離漫畫又不失小丑這一人物精髓的改編,則賦予了電影以更為充沛的內在層次和解讀空間。

在電影伊始,我們看到的亞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邊緣人,他雖然有着喜劇人的夢想卻只能靠扮演小丑換取微薄的收入,有着心理疾病和顛笑症卻得不到社會有效的幫助,甚至還被街頭混混凌辱毆打,於此同時他還有一位狀態不佳的母親需要照顧,但彼時的亞瑟仍舊心懷希望,因為母親曾教導自己“要始終擺出一張笑臉,你有一個使命,讓世界充滿歡笑。”所以他想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博取他人的認同,誰又會想到與邪惡劃上等號的小丑其實是一個原本比旁人更為純粹的人。

電影尤為關鍵的細節點是亞瑟的日記,在因故逐漸走向蜕變的日記中,亞瑟用右手曾寫道“患上精神疾病最糟糕的是……”,而隨之左手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扭曲字體寫下了“人們莫過於想讓你表現得像個正常人。”,並還伴有一個小丑般的笑臉,從這點其實就不難看出,亞瑟其實並不是簡單的心理疾病,而是人格分裂,正常情況下存在的是亞瑟,但隨着亞瑟被步步逼入絕境,代表着癲狂黑暗的小丑也隨着逐步從他的內心覺醒了起來。

20xx年觀看《小丑》體會

華金菲尼克斯扮演的亞瑟弗萊克從一開始就不是正常人,除卻上文中提到的間歇性狂笑之外,亞瑟還患有非常嚴重的幻想症(在後來的劇情中,我們也得知了亞瑟的母親潘妮弗萊克也有過精神病史)在影片的初期,還只是幻想自己出現在偶像莫雷富蘭克林的脱口秀表演上,被人們注意到,到影片中後段之前的很多劇情,在後來被證實是亞瑟幻想的產物,比如和同一層公寓的單親媽媽的關係在後半段被揭露全是亞瑟的幻想。

我覺得亞瑟的幻想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小丑的誕生,這要從一開始説起,他在大街上被小混混欺負,被打倒在地圍着踢,後來他的同事給了他一把槍,讓他保護好自己,於是亞瑟在地鐵上被人踢的時候開槍打死了三個人,並在逃離現場後在廁所對着鏡子跳起了舞。

亞瑟第一次跳舞是在他第一次拿到槍後,他拿着上膛的槍練習射擊瞄準並伴隨着電視的音樂在家中跳舞,他幻想出了一位女性(也許就是後來幻想與他相處的那位單親母親)稱讚他跳舞很棒,他説:是嗎,知道誰跳得不好嗎,他(用槍指槍並走火)。所以這一段在對着鏡子的舞蹈,我把它解讀為家中幻想的延續,他用幻想中的表演來逃避殺人的現實。

同層的那位單親母親一直是影片中亞瑟唯一的心理慰藉,但在一切撥開雲霧之時,也被證實是他的幻想。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幻想在亞瑟的潛意識裏為他灌輸了什麼思想:

1、亞瑟是個很有趣的人:事實證明,亞瑟沒有成為喜劇演員的天賦,身邊的所有人都認為他不夠funny(funny一詞在這部電影裏很重要,後面會説),而這位幻想卻認為亞瑟很有趣,她也是唯一會對亞瑟發笑的人。這一點讓亞瑟在潛意識中認為,我是個有趣的人,我應該成為喜劇演員,而你們這些認為我不夠funny的人,都在踐踏我的夢想,冷血!

2、亞瑟殺掉那三位在地鐵上的華爾街員工是正確的:在報紙報道了地鐵上的慘案時,亞瑟的幻想告訴他,我覺得做出這種事的的人是個英雄,世界上少了三個討厭鬼。這也在給亞瑟洗腦,認為欺負他的人都罪有應得,這也是亞瑟扭曲價值觀的體現。

3、一切都會好的:這其實是正面效果,但當亞瑟從幻想中脱離出來時,它就成了負面效果。

影片中段他也曾在幻想中去找了托馬斯韋恩。(這一點存在爭議,但我覺得那是幻想)因為他與韋恩家族在影片中的幾次交鋒,全是很不現實的場景,一個普通人大搖大擺走到韋恩莊園大門前沒有被任何阻攔,唯一一個穿着衞衣的人走進了上流聚會的場景卻沒有人注意到。

他被托馬斯老爺揍了那一拳後趴在廁所水池前的畫面無縫切換到了趴在自己家中水盆前可以佐證這一點。如果把這一條線當作幻想,那麼這就是個細思極恐的事情,這一系列幻想讓亞瑟懷疑自己的母親患有精神病史,自己也是被母親領養的孩子,並推動亞瑟去阿卡姆瘋人院翻出了病例和塵封的真相。這也成了亞瑟最後釋放小丑的關鍵。

在影片開頭曾經得知亞瑟曾經在瘋人院被關過一段時間,但並沒有給出他被關的原因。他和社區義工講的也是,我只是不想在感到如此難受了。亞瑟會接受每週社區義工的談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但他病態的思想在早期也體現出來了:他的日記裏記載了很多有關死亡的笑話,他的負面情緒以日記為載體進行了呈現。在後面的劇情中,他祕密中跟蹤那位單親母親。這些病態的行為在前期因為有人和他談話所以得以控制,而中期義工項目被政府砍了,從此以後,亞瑟的精神狀態就不太好了,甚至開始認為自己做錯了事情也不會感覺到難受。

亞瑟處在一個最黑暗最沒有希望的社會背景下,貧富差距過大,連托馬斯韋恩都在電視上表態:這個城市仇視富人,他們都希望有錢人死,他們都是clowns。這也成為了哥譚市小丑遊行的導火索。亞瑟每天在大街上做着浮誇的表演,但從沒有人注意到他。所以他一直懷疑自己的存在,直到他殺了三個人後,媒體才開始報道這位小丑,他才意識到自己是可以被注意到的,他第一次被人關注卻是因為殺人。

20xx年觀看《小丑》範文

不知道多少人看過一部叫《計程車司機》的電影,在我去看這部《小丑》前,曾經看到過一個評論説這是一部更好版本的《計程車司機》,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首先説一些本片與《計程車司機》相似之處:本片的時代背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而《計程車司機》發生在Travis從歸來之後,兩部電影時代背景相差不是很大,也都有清潔工罷工的情節,兩位主角生活的城市都處在垃圾堆中,兩部電影的主角都在經歷了一系列變故之後內心陰暗面爆發,最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不過兩人的結局卻相差甚遠,所以我認為《計程車司機》的結局屬於黑色幽默,而《小丑》則更意味深長。

本片被很多人強調的一點就是它的情感渲染力,我覺得在這一點上配樂功不可沒,鳳凰的表演出神入化,而音樂的合理分配很大程度上又為他的表演加了分,無論是渲染悲傷的小提琴,還是亞瑟在內心負面情緒增長時使用的緊張的鼓點,抑或是在一些時間內緩和氣氛使用的符合年代特色的爵士樂,都是本片十分出彩的地方,這些音樂會先於表演者的情感流露之前出現,使人在潛意識裏率先進入了導演或演員想要表達的情緒中,這也使得表演者細膩的表演更加擁有渲染力。

談到小丑,不得不説的就是他的笑聲。在劇情一開始,亞瑟在車上逗小孩玩,但被孩子的母親制止,隨後發出了瘮人的笑聲,並解釋了亞瑟患有殘疾,這種病發作時會控制不住的笑出聲,這讓他痛苦不堪。這是本片第一次介紹亞瑟怪笑背後的“原因”(我這邊使用引號是因為後來有反轉),但笑在這裏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影片的第二個場景中,亞瑟就對着社會義工笑了足足30秒左右,義工這條線我們之後會講。

本片的這個笑聲(在此稱為笑病)是推動影片劇情很關鍵的一個要素,因為亞瑟在本片中犯病的時間都相當不合時宜,這也是電影作為戲劇化藝術表達形式很正常的一點。他因為笑病被人在地鐵上放倒用腳踹(kick也是本片的一個伏筆之一,稍後也會講),然後反擊殺了三個人;第二次笑病發作是在夜總會講笑話時發作(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在講笑話的時候先笑會顯得你很……),繼而被莫雷在脱口秀上拿來當作包袱,這也成為了他在最後殺死莫雷的關鍵原因;他因為笑被托馬斯韋恩在廁所揍;也在阿卡姆瘋人院得知殘酷真相時笑着哭了出來,鼻涕橫流。影片的大多數部分,亞瑟的笑都是痛苦的。

這就是為什麼説鳳凰演技好的原因,想要演出壞笑,陰險的笑,嚇人的笑,開心的,痴呆的笑都是很容易的,但是你如果想把笑這個動作痛苦化,那就很需要功夫了,如果你能看到這部電影,我相信你也會被他的這個表演所折服。而在影片的高潮部分,亞瑟徹底釋放出小丑本性的時候,他的病神奇的治好了,或者説他能控制什麼時候笑了,亦或者他依舊控制不了,但是他徹底發瘋的時候,什麼時候笑都顯得再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