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保心得

地震、海嘯,全球各地天災不斷,環保問題刻不容緩。家庭垃圾焚燒後產生的有毒物質是環境污染的一大重要因素。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真的束手無策了?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垃圾分類使之重新變成資源,以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小編今天就將重點為你介紹家庭垃圾分類的處理辦法,讓環保的可持續理念從家居生活的點滴開始。

家庭環保心得

步驟/方法

居室空間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在專門的儲藏室裏設置分類點。選擇可反覆使用的環保袋和塑料收納盒進行家庭分類,理想的收置方法能讓你的生活顯得更加有序。

多準備幾隻垃圾桶,並按照有機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在上面標明每個容器所回收的類別,一步簡單的操作就能讓你在家裏就完成初步的垃圾分類,並慢慢養成良好的垃圾回收習慣。

不看不知道,塑料材質的置物架原來也另有用處。將飲料罐或者舊報紙全部收集在這裏,等待賣掉的破爛兒也有了一個它們自己的安身空間。

將一個個分類垃圾桶收容在大型的竹筐裏,活動的擱架起到了隱蔽的作用,讓垃圾回收處實用與美觀兼容,也能更好地融入到整個家居環境中去。

一般家庭會把垃圾桶設立在廚房裏,因為那裏最容易產生生活垃圾,那麼我們就可以藉機利用廚櫃的部分空間,在平板抽屜裏存儲廢報紙,而進深較大的拉籃裏則回收一些塑料、金屬和玻璃瓶罐,合理的佈局並不會影響正常的儲物。

家庭環保心得(2):

新加坡是一個美麗的花園城市,其建設規劃和環境保護實在讓我們佩服!政府重視環保是新加坡可持續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作為培訓班中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成員,自然就非常留意新加坡的環境保護建設,使我感受頗深的是:新加坡政府和民眾環境保護意識很強,有效控制和減少污染,青山、碧水、藍天、綠地,整個城市清潔乾淨,在新加坡學習期間,沒有看見過煙囱排放黑煙、汽車冒黑煙;看不到污水排污口;看不到裸露的土地;看不到揚塵;看不到有亂丟垃圾、煙頭、隨地吐痰,行人亂竄馬路等現象。

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得益於國家重視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建設。新加坡也是經歷了“先污染後治理”的過程,但政府在關鍵時期將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使環境保護取得了卓越的成績。1965年在新加坡獨立之初,環境和綠化都很差,經濟也不發達,首任總理李光耀曾為治理國家而憂慮落淚。獨立後,新加坡發展和環境保護建設經歷了艱難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六十年代,國家失業率高,為解決就業,發展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第二階段,為七十年代,為了創造全民就業,發展資本型製造業,隨着環境的惡化,1972年國家成立了環境發展部(後改為“環境及水資源部”),加大對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和環境保護監管力度,同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對污染企業逐步進行淘汰;第三階段,為八十年代,國家經濟基礎開始穩固,提倡自動化,提高生產力,積極倡導生產方式的轉變,加強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建設,制定了環境保護治污、治水計劃,全民動員,保護環境。到九十年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建設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良性循環,通過長時期不懈努力,使新加坡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發達國家,成績得益於國家重視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建設,做到先規劃後建設,先大規劃,後小規劃,無論是小城鎮、社區、還是工業園區建設,都能做到小規劃和大規劃相融,統籌考慮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污水收集處理、垃圾收集堆放場所、焚燒廠的選址用地,保證了環保基礎設施順利建成。

一、新加坡在高速發展經濟的同時成為環境保護最好的城市的主要原因:

(一)國家非常注重環保宣傳

新加坡政府意識到不能單靠執法來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如果公眾能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效果將會更好。解決長遠問題的關鍵是對羣眾教育,向羣眾灌輸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因此,新加坡將環保教育視為民眾終生教育,他們的做法是,從娃娃抓起,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使每個國民都有環保意識,並能做到身體力行。環境教育被列入了學校課程的一部分,並鼓勵每所學校至少成立一個環保俱樂部。另一方面,設法在學校培養環保大使。新加坡還鼓勵人人蔘與環保。自1990年以來,新加坡每年都展開“清潔綠化周”,推動環保團體、學校與公司參與環境保護,鼓勵每個人對環境負責。新加坡政府把新生水廠、垃圾島等環保工程作為環保教育基地,要求所有機構組織員工、所有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參觀,接受教育。

(二)國家在環保基礎建設和能源使用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新加坡很小,國土面積只有699平方公里,但污水收集管網總長達3200多公里,全國建設了100多座污水泵站和6個大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生活、工業污水110多萬噸,整個城市生活污水、工業污水都做到全部集中收集處理、達標排放,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後成為可飲用的新生水,工業污水處理達標後排入距離新加坡5公里以外的外海,新加坡實行“全民水源”政策,並出台“四大水喉”計劃,即收集天然降水、從馬來西亞進口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保證了符合標準的高質量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新生水”的開發和利用是新加坡緩解水資源緊缺的主要措施。

全國共建4家垃圾焚燒廠,日焚燒處理工業廢棄物及生活垃圾6877噸,並將焚燒廠生產的熱量發電,另外還在外島實馬高島上建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廢渣填埋場,主要填埋來自新加坡本島焚化廠的灰燼,總投資摺合約人民幣30億元,可供整個城市工業廢渣和焚燒廠廢渣50年的填埋,無論是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還是投入運營,實馬高垃圾處理場都十分重視自然環境和生態物種的保護。環境及水資源部屬下環境局要求,當垃圾填到一定高度時,在上面鋪沙種草,栽種植物。島上陽光充沛、海水清澈,擁有大片綠林空地,吸引着不少動物棲息和生長。政府在島上設立亭子、告示牌和障礙物,吸引和鼓勵人們到島上進行休閒活動。新加坡工業和民用燃料如今都用天燃氣和電,有效控制和減少了大氣污染。

(三)合理規劃,嚴格審批

新加坡很注重規劃,一旦確定了規劃,就必定嚴格執行,嚴格按環境功能分區和環保法律、法規審批,任何人也沒有特權。目前新加坡仍然留有60%的土地沒有開發利用,參天大樹猶如原始森林,煉油廠都在外島,工業製造業也全部建設在工業區。所有排放的污染物都必須經過治理達標。新加坡政府長期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重的政策,政府不會因為引進某大企業而降低環保標準和要求,因為,新加坡政府認為如果污染了環境,許多更優秀的企業不會來投資,而且,也會趕走一些現有環保意識高的企業。新加坡政府相信只有保持良好的自然環境,才會吸引更多更好注重環保的企業到新加坡投資。因此,新加坡在高速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成為環境保護最好的城市之一。

(四)嚴格的標準和先進的監督手段

新加坡藉助在線監測系統對污染源實施監控。新加坡在主要馬路上設立了汽車尾氣監測體系,不符合“歐洲2號”廢氣標準的車輛已被禁行,進口到新加坡的汽車都必須安裝機動車尾氣處理裝置。因此,在新加坡的馬路上不會看見冒黑煙車輛。

(五)嚴格且嚴厲的環境執法

新加坡是一個法治國家,嚴格遵循“法、理、情”,沒有任何單位和個人可以干預執法。廉潔、高效的政府是新加坡循環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廉潔的公務員隊伍保證了新加坡各類環境法律、措施與循環經濟措施的落實,使循環經濟在新加坡有良好的執法環境。新加坡法制之嚴厲舉世聞名,其環境法制也不例外。對於信手塗鴉、破壞環境者,其法律甚至規定了嚴酷的鞭刑。對於一些破壞環境與公共衞生者,其罰金之高當冠世界之最。但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環境法制並不是西方發達國家法制的簡單引進,其還巧妙結合了傳統儒家文化與新加坡華人傳統文化。如對於一些破壞公共環境者,其法律讓他們穿上有“垃圾蟲”字樣的黃色夾克衫去清掃大馬路,使受罰者深受其辱,而這種處罰在好面子的華人中造成的威懾力是其他處罰所不能比擬的。可見,嚴格而且嚴厲的法制是新加坡政府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

二、結合官渡區實際,新加坡環境保護有以下幾方面可以借鑑:

(一)嚴格執行規劃,確保規劃權威性

新加坡對規劃做到五年檢討(修訂)一次,規劃確定後,政府各職能部門就必須嚴格執行,他們的做法和經驗很值得我們借鑑。我們必須從大局出發,對整個官渡區統一進行規劃,不能受各個鎮、街地域界限所左右。讓我們的城鎮規劃更大氣、功能分區更明確、產業的區域性佈局更合理,使人與自然更和諧。避免居住區與工商業區混雜帶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和難以解決的環境投訴問題。另外,要給居民多留一些公共綠地和公園,供居民休閒、娛樂和健康鍛鍊,不要因為城市土地貴,而單純考慮商業住宅建設,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

(二)進一步加強社會性的環境管理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污水、機動車尾氣、建築揚塵等已成為城區的主要污染來源。因此,除了以前重點對工業污染源環境管理外,還應加強社會性的環境管理。

1、加強政府各部門的溝通、協調。

社會性的環境管理包括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理、機動車尾氣監管、建築與道路揚塵管理等,這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的協調、甚至職能上的調整。

2、加大環保基礎設施投入。

近年來官渡區政府對環保也非常重視,在社會性的環境管理中加大了基礎設施的投入。目前,在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方面,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遠遠未能滿足實際需要,導致每天仍有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內河涌。首先,應儘快配套足夠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使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其次,必須進一步加大河道整治力度,改善水環境質量。目前我區大河道水環境較差,村級河道黑臭問題時有發生,必須加大河道尤其對村級河道疏浚整治力度,確保河道暢通,提高河水自淨能力。還要建立一支專業的河道保潔隊伍,使河道保持清潔暢通,明顯改善水環境質量。新加坡是一個島國,幾乎沒有河流,新加坡河就是新加坡人民的母親河,只有4.1公里長,在六七十年代時,水污染也很嚴重,直到1983年,新加坡河結束了航運,沿河企業進行了轉型,政府開始對新加坡河進行治理,現在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成為娛樂、休閒、旅遊、度假的好地方。

(三)嚴格項目審批,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

工業區要按照產業政策審批項目,不符合產業政策、工業區佈局的項目不準落户工業區。新建項目要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污染物必須達標才能排放。目前,我區經濟已發展到一定高度,在招商引資時首先必須考慮項目是否符合我區的環境規劃、產業政策、環境容量,不能簡單地只考慮眼前經濟效益。只有保持良好的自然環境,才會吸引更多更好更注重環保的企業到環保局投資。這才是可持續發展之路。

(四)加快老污染源治理和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淘汰重污染企業

加快老污染企業治理和產業結構調整,淘汰重污染企業,是經濟發展規律,隨着環境矛盾突出、環境污染的加劇、市民環保意識的提高,我們必須加大對老污染企業的治理力度,促使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型,推廣清潔生產,節約能源,最終實現工業向園區集中的目的,因此每年要有計劃治理和關閉一批重污染企業,加快淘汰重污染企業,以達到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具體來説,對漂染、電鍍、陶瓷等重污染行業應採取了嚴格限制擴大生產規模,逐步搬遷等政策,對於污染嚴重治理難度大的行業如廢舊塑料再生等通過提高環保標準逐步淘汰。對於工業園區污染集中處理出現的一些環境管理的新情況,我們必須多思考,多想辦法,多請教專家,多向兄弟單位學習,必要時藉助上級人大代表的力量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五)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素質

首先,重點對各級幹部尤其鄉、鎮(街)辦事處幹部、企業管理人員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及政策,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再次,加強對在校學生的教育,把環保教育列入學校課程的一部分,可細分到地理、化學等科目中,讓學生了解周圍環境的惡化併產生危機意識,從而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並主動參與到環保的活動中。學校應多組織提倡環保的活動,例如做義工、認種樹等使學生從小就參與環保事業,讓環保意識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另外,還應大力宣傳環境違法的法律責任,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曝光,加強警示和震懾的作用。

(六)提高服務質量,讓環境保護工作更好服務經濟發展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一對矛盾,但事實證明環境保護工作同樣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優美的自然環境可以吸引更多注重環保的企業,新加坡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建設和發展中,首先考慮的是環境保護,並且要從長計議。在招商引資中,新加坡堅持本國環境標準,不以犧牲環境與民眾健康來迎合外國政府與跨國公司。強有力的環境保護使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進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目前,環境污染已經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我們眼光要放遠一點,要看到長期的社會效益,不要只顧眼前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必須切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為企業提供優美的投資環境,更好地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鑑於環保行政管理日益重要,而社會對環保行政管理的認識不足,因此必須通過多種途徑提高環境保護部門的服務質量,把服務寓於管理中。具體可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政務公開,推行電子政務系統,實現24小時網上服務。

2、運用情商管理方法與區屬各部門尤其經濟部門溝通,有效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和辦事程序,最大限度爭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

3、主動與企業聯繫,瞭解其環保行政服務的需求。

4、大力發展環保中介機構,向企業提供行政服務中介和環保技術服務。新加坡大部分投資項目都是委託中介機構辦理行政事務的。

5、完善監督評估體系,設計一些服務意見表,及時瞭解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我們的環境形勢非常嚴峻,環境保護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重視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配合,一個地區環境的好壞,直接反映了地區的綜合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為了我們的山更青、水更碧、天更藍、地更綠,需要大家共同攜起手來,保護官渡區的環境,愛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