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

10月以來,全國、全省掀起了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熱潮,我通過聽報告、看專題片等,我從張桂梅身上進一步感受到了她平凡而偉大的精神境界,令我感觸十分深刻,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張桂梅是一名普通的黨員,也是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她矢志不渝、執着追求,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她始終如一地堅守着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從張桂梅老師身上看到了這個社會楷模和時代先鋒普通而又高大的形象、平凡而偉大的精神境界,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通過學習,我有如下體會: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通用16篇)

一、堅定信仰,牢記為民服務宗旨。在學習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中,我感受到她心繫困難羣眾,全心投身教育扶貧,通過努力,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持立德樹人,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校之本。她始終艱苦樸素、甘守清貧,卻把自己的全部投入教育事業。我們應該學習她一切為了教育事業、一切為了人民羣眾,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的本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人民羣眾是黨和政府的力量之源、執政之基、勝利之本。我們要以--為指導,以人民為中心,時刻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多幹羣眾最急需的事,多幹羣眾最受益的事。

二、勇於擔當,大膽作為。張桂梅同志就是我們身邊敢於擔當、不辱使命的楷模,在她身上,有一種不服輸、勇爭上游的精神,雖然身患頑疾,但她無比堅強,與病魔作鬥爭,她忘我工作,在教育事業上超越一個又一個目標,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的成績。我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以張桂梅為榜樣,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鬥志、攻堅克難的闖勁、韌勁,“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要豁得出去”。我認為,如果工作只滿足做了,只能叫做事,也可以説是作秀,何從談作為?對組織安排的工作、交辦的任務,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

決定號召廣大婦女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學習她人民至上心有大我的家國情懷,學習她執着奮鬥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發揚奮鬥精神,強化使命擔當,立足崗位建功,為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貢獻巾幗力量。

今年63歲的張桂梅,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滇西深度貧困山區,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帶領1900多名女孩圓了大學夢,創造了大山裏的“教育奇蹟”。20__年,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159人才加大學聯考,150人上本科線,她卻覺得不滿意,和大城市存在差距。她就是這樣一個執着堅守認真十年如一日的人。

懂感恩,敢擔當,她是孩子們的希望。她説她總想為這個縣城做點什麼,她做到了。她救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命,她為那些窮困山村的孩子帶去希望,但是山區人們的觀念十分老舊,重男輕女的思想還很嚴重,只是把孩子們養大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只有從根源上入手才能解決問題,只有讓山裏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擺脱山區。她想應該讓山裏的孩子接受教育,並在不懈努力下創辦了學校。

有信仰,敢作為,她是孩子們的依靠。為了感恩,為了讓更多家庭擺脱貧困,她開啟了十幾年漫長的走訪工作,看着張桂梅嬌小的身軀有些許脆弱的面容,很難想象她走訪了800多個家庭,帶出了1900多個學生,改變了一個女孩一個家庭甚至是一代人的命運。孩子説,只要有她在,就可以安心的學習讀書,她就是孩子們最信任的校長。

記初心,擔使命,她是新時代的榜樣。23年,始終默默無聞的堅守着“培養貧困山區孩子”的初心,她説她把這個初心想的很簡單,就想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操場裏“共產黨人頂天立地代代相傳”幾個大字,在青山之間更加醒目,也許正是這樣一種信仰,讓她堅守着初心與使命,讓她守護着一個個貧困家庭的希望。

每一個時代都有值得歌唱的人,每一個小小的信仰都應該用盡全力守護,張桂梅一生都在為孩子們着想,她長期拖着病體忘我工作,她説“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新時代的年輕人有很多誘惑,也有很多迷茫,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標,才能不忘初心,實現人生價值,不負入黨誓言。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3

“戰爭年代有戰鬥英雄,和平年代有張桂梅這樣的英模。共產黨員就沒有退休一説,我要向張桂梅學習,把自己當成戰鬥員,思想上永不退休,像張桂梅一樣發光發熱,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傳遞正能量。”省文化館的倪金奎説。

省京劇院的刀承富感慨:“我從小也是家庭貧困差點輟學,因遇到好心的班主任,幫我向學校申請了每月6元的助學金才讓我完成學業。1959年考取中央民族大學後,也因家中貧困無力支持上學,班主任再次幫我向學校申請了50元路費來到昆明,我又到省民委申請到50元后到達北京讀書。我非常感謝黨和政府,進校後我第一時間申請入黨要報效祖國。如今退休了,我要以張桂梅為榜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繼續發揮餘熱,並教育自己的後代子孫熱愛教育事業,報考師範類大學,做像張桂梅那樣的老師,一生無私奉獻教育事業,報答黨和國家的恩情。”

其他老同志也紛紛表示,要學習張桂梅愛崗敬業、敢為人先的擔當精神,學習她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品德情懷,學習她對黨忠誠、永葆初心的堅定信仰,做到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匯聚正能量、助力新跨越。

活動當天,老同志們還參觀了省檔案館“紅軍長征過雲南”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展覽。通過緬懷革命先烈,回顧黨的光輝歷史,老同志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表示將不忘初心,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發揚堅忍不拔的長征精神。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4

11月19日,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林文勛以“從時代榜樣中汲取精神力量和人生啟迪——學習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為題,與同學們同上一堂思政課。

林文勛説,今天我們在這堂思政課上共同學習張桂梅老師的先進事蹟,共同去感受榜樣的力量、時代的精神,並以此激勵我們見賢思齊、敦品勵學、立志成才,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國家民族進步與社會發展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同命運,共同成長進步,做-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林文勛説,令我們驕傲和自豪的是,張桂梅老師是我們的校友,曾就讀於學校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她在《我的雲大》這篇回憶文章中寫道:“20__年,44歲的我又負笈昆明,走進了神聖的知識殿堂——雲南大學。用知識充實自己,為社會、為別人多做那麼一點事情,始終是我最大的願望。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心願,一直嚮往的雲大成為我的又一個母校。”她還寫道:“母校情、師友情、同窗情,融匯成一股磅礴暖流,澆築了我的心靈……雲大三年學到的知識、得到的收穫,讓我積蓄了更大的力量,迸發出更多更持久的熱情。”張桂梅老師以雲大為傲,雲大也以張桂梅老師為榮。作為雲南大學的傑出校友,張桂梅老師以她的實際行動,踐行了“會澤百家 至公天下”的雲大精神和“自尊 致知 正義 力行”的雲大校訓,為廣大青年學子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林文勛指出,張桂梅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生動詮釋了傳統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和價值追求,生動詮釋了人民教師的使命與擔當。他圍繞以上三方面講述張桂梅的事蹟、剖析張桂梅的精神、對同學們提出學習要求。

林文勛在講課中提出,在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教育帶來深刻變革的今天,學習張桂梅老師,還要深刻領會教育發現人和塑造人的本質,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教育,從而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他説,同學們要以自我教育去達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並最終超越自我。這樣,就不會虛度大學光陰,不會虛度青春年華。

林文勛最後寄語全體雲大學生:典型就是榜樣,榜樣就是力量。榜樣在激勵着我們,時代在召喚着我們,黨和人民在期待着我們,新時代需要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我們要見賢思齊、敦品勵學,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在新時代勇立潮頭、堅定理想、錘鍊品格、練就本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書寫青春華章。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5

“你這個數據再核實一遍,要不然你把電話發給我,我自己問。”__在電腦桌前不厭其煩地逐個核對。

作為“生長於斯,服務於斯”的黨員幹部,她深知此次情況急、任務重,大年七年級就早早來到辦公室“等候差遣”。

得知對來武返武人員詳細排查、登記是當前重中之重,她主動請戰。“我是當地人,工作了幾十年,對各社情況比較瞭解,能更快、更準確地完成基本信息台賬登記工作。”__信心滿滿地説。

__告訴筆者,由於部分來武返武人員是外地人,姓名、住址、電話等信息錯誤率較高,所以更需要事無鉅細。為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正確性,必須把核查工作精準到人。

遇到“頑固”的來武返武人員,她定要針對性教育引導,宣傳居家隔離的重要性,普及防護知識,還不忘送以温暖的節日祝福。

作為外地返鄉人員,__同志不僅給我們宣傳防控知識,還關心我們的身體狀況,現在還給我們送來口罩,真的是

“只隔離病毒,不隔離愛”。蓮池村團堡組返鄉村民告訴筆者。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6

滕啟剛,中共黨員。他在法院工作年間,先後從事了刑事審判、民事審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審判等工作,生前是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曾榮獲全國法院“優秀直播法官”“遼寧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法院“辦案標兵”等30項榮譽,榮立3次個人三等功,更是帶領團隊榮立3次集體三等功。20__年6月4日,滕啟剛同志在家中突發疾病去世,而那副陪伴他多年的眼鏡依舊擺在他辦公桌上,彷彿他從來沒有離開過。

滕啟剛同志曾經説過,他審過的案子已經記不清有多少了,案子再多也沒關係,只要懷着司法為民的初心和秉持正義的決心,一件一件把它們辦完,定會為百姓帶來朗朗光照。他是個有能力的人,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幹得有模有樣;他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審判工作無限熱;他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以人民苦為苦,力求實質性解決問題。他對同事如兄長般關愛,對後輩向老師一樣督促進步。

不管有多忙,現場是滕啟剛的第一法台,凡是遇到案件,滕啟剛總會第一時間到現場去調查,確保案件管轄無誤。加強學習是他總掛在嘴邊的詞兒。

滕啟剛作為政法隊伍中基層法院湧現出的先進典型,他的先進事蹟可親、可敬、可學,偉大出自平凡。他對黨忠誠,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始終擦亮共產黨員第一身份,他紮根基層,善於為羣眾服務,做好羣眾工作,厚植為民情懷和黨的執政基礎;他品行高尚,甘於平凡,樂於奉獻;他始終韓維法律的尊嚴,矢志不渝的追求公平正義。“無論何時,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黨叫幹啥就幹啥。”舍小家顧大家,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把對黨和事業的忠誠融入到每一份公正判決中,融入到每一次的矛盾化解中。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通過學習滕啟剛同志的現金先進事蹟,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為民眾服務的重要性,百姓懇切的訴求和期待,就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初心動力,百姓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繼續努力的深厚底氣。今年正值我們黨的百年華誕、“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這一特殊的時刻,更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開啟新的征程。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7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河南龍山集團平安公司押運大隊接到集團的防控命令後,立即行動起來,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安全護押工作中。在防控工作中,共產黨員和押運骨幹是衝在一線的排頭兵。面對肆虐的疫情,他們沒有退縮,毅然請戰,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押運人的實幹擔當。

張四軍同志,他不僅是一位共產黨員,更是一位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駕駛員”。家中有兩個孩子,父親的年邁身體狀況也一直不好,在聽説他除夕就要步入工作崗位時,家裏人更多的是不理解。但他説:“我的崗位在押運工作一線,時刻戰鬥就是我的職責。”他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日子,大年三十毅然奔赴押運第一線,組織協調轄區疫情期間的押運工作,發揮了一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李戰峯同志是押運大隊的普通一員,疫情期間,他表現突出,為了大家的安全,他積極承擔了對全體守押人員摸排、電話核實、版面宣傳等工作,別人休息,而他卻每天都在一線奔波。他為押運大隊建立微信疫情防控工作羣,隊裏所有人員每日都要在微信羣上報在崗與否及體温狀況等情況,並負責做好大隊疫情防控宣傳教育、隊員信息統計上報等疫情相關工作。

降超峯,承擔着押運大隊疫情防控後勤保障工作。從疫情爆發至今,他每天都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加班加點只為能多盡一份力,為給押運人員購買酒精、醫用口罩、肥皂等疫情防控物品,他幾乎跑遍了轄區所有的藥店。同時,還積極為值班押運人員安排炊具、調料、掛麪、蔬菜、方便麪等食物,解決值班人員的就餐問題,解除大家的後顧之憂。他説:“為解決上崗人員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活,我個人辛苦一點是應該的”。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小的孩子只有1歲。面對孩子殷切的目光,他也只能微笑地説“抱歉,爸爸要去打怪獸了,你要乖乖在家聽媽媽的話哦。”孩子的媽媽説:“你放心的工作去吧,家裏你就別管了。”

像張四軍、李戰峯、降超峯這樣為抗擊疫情默默奉獻的一線工作人員還有很多,正是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我們才能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8

今年的春節沒有了往年春節的喜氣洋洋、鑼鼓喧天,而是籠罩在一種人心惶惶、擔驚受怕的恐懼中。由於新冠狀病毒突發事件發生,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

但這個春節註定是個眾志成城的春節,所有中國人都把温暖和支持投向了疫情重災區湖北武漢。

就在全國舉家團圓,吃着年夜飯時,有這麼一羣人,連飯都顧不上吃,紛紛簽下請戰書,向親人告別,毅然決然奔赴武漢。當我們因害怕感染,足不出户,保平安時,他們卻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奔忙在最危險的地方。他們都有一個堅定的救人信念,他們是來自各個省市的白衣天使。

84歲的鐘南山老爺爺,語重心長的告誡大家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他自己卻義無反顧趕往武漢疫情最前線。本來能避開危險的病毒,安度晚年,享受天倫之樂,但他在人民需要他的時候挺身而出,實地瞭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耄耋之年的他每天要面對成山的工作,凌晨才結束工作在年輕人眼裏都是多麼瘋狂的事情卻成了他的日常。看着他堅定的身影,我真正的理解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為了抑制新冠狀病毒疫情的擴散,專家都説“能不去武漢就不要去。”然而卻有這麼一羣逆行者,在國家有難之時毅然站出來,毫不猶豫地請纓前往充滿恐怖的城市。他們又何嘗不想擁有假期好好休息?又何嘗不想空閒下來好好陪伴親人?他們知道前方的道路佈滿荊棘,但還是不回頭的去了。從抓拍的照片中,我們看見疲憊的醫生們一排蜷縮地上,沒有牀和枕頭,就連防護服都沒空脱。他們知道物資緊缺,如果脱了,就要重新換一件嶄新的防護服。所以即便是穿着難受,他們也熬着,一刻也不曾脱下的防護服最後讓他們習慣了那份煎熬。你可別以為他們能像正常人一樣獲得充足的睡眠,他們為了儘早讓患病的感染者早日出院,為了早日研製出疫苗,他們每天都只能睡兩個小時,有時候接到命令還必須從夢中醒來。有些人因為長時間戴着N95口罩,那一張張白淨的臉竟變得面目全非,而且有時飯都顧不上吃,只能泡方便麪來充飢。幾天下來,過度勞累,嗓子沙啞,人也憔悴了,看着就讓人心疼。

在照片中的女醫生都被剪了頭髮,有的還被迫剪成了光頭。看着那些剪掉的秀髮,你以為她們會捨得嗎?難道她們就不愛美嗎?不,她們也愛美。但是她們為人民着想,只要能從死神手中多挽救一個人,她們什麼都願意做。其他對治病救人毫無益處的東西顯得那麼無足輕重。

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最可愛的人。讓我們由衷的向她們致敬,讓我們眾志成城,一起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9

2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歷史上從來沒有被艱難險阻壓垮過,只要同志們同心協力、英勇奮鬥、共克時艱,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鬥爭的全面勝利。”我們始終相信,這場戰役一定會取得勝利,英雄的城市仍舊英雄,因為他(她)們讓我們相信着。

黨和國家的深切關懷,是一顆定心丸

“咱們一定要有信心,一定可以克服這場疫情!”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複雜,牽動着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黨中央更是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及疫情防控並對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具體要求,2月10日,習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並通過視頻連線瞭解一線抗疫情況、聽取意見和建議,慰問一線醫務工作者。習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和深切關懷,背後正是黨和政府抗擊疫情的堅定決心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堅決態度。他(她)們讓我們相信着,在黨和國家的帶領下,這場戰“疫”我們必將勝利!

無謂犧牲的“叛逆”精神是一味安神藥

“把病毒戰勝了,媽媽就回去了啊。”“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軍人,這都是我應該做的。”疫情發生後,這樣一羣“叛逆”的“逆行者”觸動了我們的靈魂。為抗擊疫情,義無反顧逆行奔赴前線的公安民警同志;疫情面前堅決選擇迎難而上挺身而出,卸下紅粧、剪去長髮,終日被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浸泡後雙手變樣,毫不退縮,甘願奔赴千里的醫護人員;不計報酬、不眠不休,夜以繼日,爭分奪秒、跟時間賽跑的來自全國各地的施工工人;萬家團圓日子放棄休假奔赴崗位、走家訪户,舍小家為大家地落實黨的號召和政策,踐行初心使命的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們……沒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祖國需要,他們甘願犧牲、用逆行來保護另外一羣人,他(她)們讓我們相信着,在這樣一羣“叛逆”的“逆行者”的戰鬥下,這場戰“疫”我們必將勝利!

眾志成志的中國力量是一種不滅的信仰

“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0__年汶川地震,全國各地喊出“汶川加油”;20__年壽光洪災,全國各地喊出“壽光加油”;20__年武漢出現新型肺炎,全國各地喊出“武漢加油”……在這場新型肺炎疫情戰“疫”中,全國人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醫護人員送愛心外賣的小餐館、為民警同志送口罩的“中國人”、為武漢通報四處籌集物資的海內外同胞和僑胞、封村守路,循環小喇叭的淳樸村書記村幹部……他(她)們讓我們相信着,在全黨全國團結協作,人心齊,泰山移的力量下,這場戰“疫”我們必將勝利!

疫情是一場考驗,但我們始終堅信,中華精神、中國力量是戰勝一切的法寶,在這場14億中華兒女與疫情決戰到底的戰鬥中、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在黨旗依舊高高飄揚的土地中,我們必將勝利,因為他(她)們讓我們相信:今年四月,武漢的櫻花依舊開得絢爛!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0

張桂梅,女,滿族,中共黨員,1957年出生,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先後在大理喜洲一中、華坪縣中心中學等地任教,現任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

張桂梅同志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為了改變貧困地區女孩失學輟學現狀,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推動創建了一所免費招收貧困女生的高中,20__年建校以來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她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引導學生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倡導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注重言傳身教,傳承紅色基因,讓“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成為廣大學生自覺追求;她堅韌純粹、甘當人梯,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展現了當代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和責任擔當,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張媽媽”。她曾當選黨的xx大代表,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通過觀看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共產黨員的情懷。在當今人們都崇尚金錢和物質的年代,張桂梅同志以自己的言行踐行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衷和信仰。向張桂梅同志致敬!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1

1964年年初,魏德友響應中央號召,從北京來到塔城地區,成為九師一六一團原兵二連的一名“新兵”。

為了築牢國防屏障,原兵二連沒有設在外逃邊民遺留的農牧作業點,而是進駐到荒無人煙的薩爾布拉克草原。

薩爾布拉克,哈薩克語,意為“鹽泉”。因為土地鹽鹼化嚴重,這裏草木不生,雖叫草原,實為一片戈壁荒灘。

兵團人有令必行。面對一眼望不到邊的戈壁荒灘,全連男女老少齊上陣,掄起坎土曼、鐵鎬、鐵鍬,開荒、種樹、掏地窩子。

“當時,我一天靠着兩個黑麪饅頭,開一畝多地或挖二三十個樹坑。”魏德友笑着説,“大家手上的繭結了一層又一層,有的拳頭都握不緊,但個個鬥志昂揚,發誓戰天鬥地。”

兵團人的到來,讓沉寂多年的“鹽泉”開始有了莊稼地、林帶、草場,草原變得熱鬧起來。

魏德友也開始明白,兵團人肩負着屯墾戍邊特殊使命,這使命是兵團成立的初衷,也是兵團安身立命之本。

他很慶幸當初作出了正確的選擇,為自己是一名兵團人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1967年,魏德友回山東老家結了婚,把妻子劉景好帶回來,先後養育了4個孩子,踏踏實實地在草原上安下了家。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2

面對新冠肺炎的肆虐,全國人民都奮起反抗。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把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於是各級黨委政府都深刻認識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相信有有目共睹的“中國速度”、有從未間斷的“中國温度”、有萬眾一心的“中國力量”,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是遲早之事。

有目共睹的“中國速度”,築牢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信心。從1月24日到2月2日,中國在爭分奪秒,與時間來了一場“拔河”比賽,短短十天,武漢火神山醫院完工並交付使用;2月5日,雷神山醫院也交付使用;2月3日到2月4日,武漢建立3所“方艙醫院”;從發出應對新冠肺炎的倡議書起,1小時內收到400餘份“請戰書”;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緊急組建醫療隊馳援湖北的通知發出後,1小時內迅速組建完畢……成立以鍾南山院士為組長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僅用1周時間完成病毒鑑定和測序。僅用2天時間建成信息報告系統。僅用3天時間初步研發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由此可見,與時間賽跑,如此有目共睹的“中國速度”,何嘗不能築牢打贏戰“疫”的信心。

從未間斷的“中國温度”,樹立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恆心。疫情無情,人間有愛。面對新冠肺炎的肆虐,無數人用實際行動温暖着他人,醫務工作者用“救死扶傷”的使命擔當來温暖他人,黨員幹部用“我是黨員我先上”的信仰來温暖他人,基層幹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衝向抗疫前線温暖他人,青年志願者通過視頻電話開展義務心理諮詢方式來温暖他人,文藝人士創作《武漢伢》等公益歌曲温暖他人,廣電總局向湖北捐贈影視劇播出版權温暖他人精神文化生活,全國各地開通200餘條心援熱線温暖他人,參建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工友願不計酬勞温暖他人,汶川農民驅車36小時為武漢捐贈100噸蔬菜温暖他人,普通市民為交警、環衞工發放口罩温暖他人,志願加入環衞突擊隊進駐醫院從事高危工作温暖他人的……冰冷疫情下的“中國温暖”從未間斷,給全國人民樹立打贏新冠肺炎戰“疫”的恆心。

萬眾一心的“中國力量”,堅定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決心。全民戰“疫”,人人有責,人人都是戰鬥員。我們經歷過98年抗洪、03年非典、06年禽流感、08年雪災、08年地震等等災難,在歷次艱難險阻面前,我們都沒有被擊倒、沒有被壓垮,只因我們有中國共產黨這面鮮紅的黨旗帶領着廣大人民羣眾奮勇向前。黨旗下,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廣大人民羣眾緊隨其後,從心繫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同胞安危,到紛紛捐款捐物表達愛心,再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為戰“疫”作貢獻,無數中華兒女以自己的方式,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構築起聯防聯控的嚴密防線,共同與病魔展開搏擊,形成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四大天團”逆風會師,與病毒殊死拼殺;16個省對口援助湖北,全國一盤棋,凝聚強大合力,匯聚萬眾一心的“中國力量”,堅定打贏新冠肺炎戰“疫”的決心。

病毒能夠侵入身體,但它無法摧毀人內心的希望。只要14億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永不放棄,迎難而上,從不懈怠,我們就有信心、恆心、決心打贏這場不容失敗只能勝利的戰“疫”。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3

運籌帷幄 敢打頭陣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認,也讓張定宇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他明白戰“疫”才剛剛開始。

隨着新冠肺炎逐漸在全國蔓延,轉診到金銀潭醫院的危重患者越來越多。然而,當時醫院的ICU病房只有14間,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為了接待更多病患,20__年12月30日一早,張定宇再度決策,緊急佈置勸退説服一般病人,騰退病房;抽調力量,新開兩個病區,完成清潔消毒,調配設備物資人員,陸續將病房改造成新的ICU病房。

張定宇介紹,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總共騰退了21個病區,截至2月22日上午9點,金銀潭醫院累計收治患者1992人,是收治病人最早、最重、最多的醫院。

面對新的病毒,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在大量診治實踐的基礎上,金銀潭醫護人員率先將抗艾藥物克力芝用於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為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當發現康復患者體內抗體可抗病毒時,張定宇發出呼籲:懇請康復後的患者積極來到金銀潭醫院,伸出你的胳膊,捐獻你寶貴的血漿,共同救治還在與病魔作鬥爭的病人。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張定宇正是如此。

疫情並沒有讓他措手不及,早期他用心讓醫院練就的真本領,為這場新冠肺炎阻擊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利用 ECMO搶救危重病人。

時間倒回20__年,新上任的張定宇在倉庫裏發現了一台省衞健委給他們的ECMO(也稱體外膜肺氧合,是現有體外循環技術中的王者)。20__年下半年,他請來心臟體外循環專家給ICU醫生做培訓。

同年年底ECMO就發揮了作用,金銀潭醫院用ECMO成功救治了兩位艾滋病重症肺炎病人,成為武漢地區最早將ECMO用於重症肺炎救治的醫院。20__年春節後,又救了一位患重症肺炎的24歲的大學生。20__年初,禽流感來了,ECMO大顯神威,保證了湖北省沒有因禽流感死亡的病例。金銀潭醫院優秀的ECMO團隊,就是那時成長起來的。

在本次疫情中,他們除了匹配ECMO來提高新冠肺炎治癒率之外,還採用了張定宇地鐵看雜誌引來的高流量呼吸濕化治療儀,該技術還被寫進新冠肺炎病人的臨牀救治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張定宇20__年提出,直到20__年才評審通過的GCP(國家新藥臨牀試驗),在這次疫情當中,也被王辰院士、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用來開展克力芝、枸櫞酸鉍鉀、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臨牀研究。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4

教育是拔掉窮根、穩定脱貧的根本之策,可以有效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為了幫助困難家庭的孩子通過知識擺脱貧困、改變命運,張桂梅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滇西深度貧困山區,無私投身教育事業,幫助無數大山裏的女孩圓了大學夢,創造了大山裏的教育奇蹟。

貧困地區大多存在教育短板,常常會陷入“越貧困越不重視教育,越不重視教育越貧困”的惡性循環。過去一段時期,受自身教育水平和認知的限制,一些貧困家庭對子女教育重視不夠,尤其是女孩的輟學現象非常嚴重。在“女孩子如果有文化,她可以改變三代人”等理念的支撐下,20多年來張桂梅執着地投身教育扶貧事業,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漁”,幫助1600多個農村貧困家庭改變了命運。“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張桂梅的這句表白,讓世人看到了她的力量來源。

張桂梅的力量,來源於她對教師職業的崇高信仰。一名好的教師,可以影響學生的人生,張桂梅便是如此。她彷彿黑夜裏的燈盞,照亮了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成長之路。在全省各地,還有許多像張桂梅一樣的老師,在三尺講台上默默耕耘,堅持用知識温暖孩子的心房,用夢想點亮孩子的希望,用行動改變孩子的命運。教育,不僅能幫助孩子們學習知識、增強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帶來觀念上的改變。

張桂梅的力量,來自於她對教育扶貧的深刻認知。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傳授文化知識,更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工作。為了讓貧困山區的女孩有受教育的機會,她每年寒暑假都會深入大山做家訪,把“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帶進大山;為了讓孩子們都有成才與出彩的機會,她默默付出,辛苦耕耘,幫助學生們鋪平前行的路。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不僅改變着學生個體的人生軌跡,更為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作出貢獻。

為夢想燃燈,為希望開路。張桂梅就像一盞燈,點亮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像一團火,温暖孩子們的心房;像一顆星,啟迪孩子們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像一面旗,引領孩子們奔向更美好的未來。向張桂梅同志學習,我們要牢記初心、不忘使命,積極主動作為,立足崗位建功,為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5

近段時間,我們通過電視、手機,一遍遍和一個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國84歲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

鍾南山現在已經是國民偶像了,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小孩子,可以説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這個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鍾南山院士就是那個“定海神針”,已經成為老百姓最為信賴的人了。一個工程院院士,一個醫學專家,卻神奇地擁有了100%的可信度。因為在大家的眼裏,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

20__年這個春節,他不顧年事已高,在廣州、北京、武漢三地奔波,連續奮戰。他一邊提醒公眾“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卻義無反顧地登上了去武漢的高鐵,趕往防疫最前線!

當前的疫情,是病毒變異的結果。細菌性的病人,一般都有特效藥抗菌治療。但是這次的冠狀病毒因為是新型的,第一次發現,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當然了,沒有特效藥,也不是不能治,這就需要臨牀醫生很硬的醫學基本功。當疫情來臨的時候,他們要用自己的知識、醫術去戰勝它。

鍾南山曾説,他永遠忘不了他中學老師説的一句話:人不該單純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沒有理想,會將身邊的事看得很大,耿耿於懷;但如果有理想,身邊即使有不愉快,與自己的抱負相比,也會變得很小。這句話,鍾南山牢記了一輩子,也踐行了一輩子。

我們要學好科學知識,不僅對個人有利,更對我們的國家有利。以後,不管將來幹什麼職業,做什麼事情,要想走得遠,都必須擁有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學習。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好好學習是一種責任!我要謹記在心,創造並擁有更好的中國。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6

“疫情期間,黨員團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張定宇展示出一張照片,照片上,幾名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正在救治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這是首批入院的七位新冠肺炎患者之一。為了採取標本進行檢測,需要醫護人員為患者做氣管鏡肺泡灌洗。“我來!”在首次為患者做氣管鏡肺泡灌洗的醫護人員裏,無一例外,都是共產黨員。

講課中,張定宇還分享了兩個暖心的故事。南五病區主任夏家安是最早一批火線入黨的,在疫情初期,他帶頭做家屬的思想工作,為後期遺體解剖和病理分析創造了條件。黨員餘婷是南四樓副主任,在他負責的病區裏,有一位盲人患者,也是一名黨員。在治療過程中,餘婷把他當做自己的親人來照顧。“我跟你一樣也是黨員,你是國家培養出來的好乾部,雖然我看不到你的樣子,但你一走進來,我就能聽得出你的腳步聲。”盲人患者不止一次表達感謝。還有一位火線入黨的90後年輕護士,她的爺爺感染後就住在自己的護理病區,她的爺爺因基礎疾病多不幸去世後,她仍然克服困難堅守崗位。

“疫情期間,我們先後有11名醫護人員火線入黨。”張定宇説,截至目前,金銀潭醫院共有276名黨員,佔全體醫護人員的30%。“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但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強大的中國力量。”張定宇説。

活動現場,古田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彭香蓉、古南社區黨委書記王麗、社區志願者代表王成林也分享了自己的戰疫故事和感悟體會。“在這場疫情當中,我們體會到了黨組織的強大、醫護人員的偉大,還有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不平凡。”古田街工作人員熊嘉希説,聽了這堂黨課,自己更加感動。“我們站立、堅守的地方,就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贏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王靜文 通訊員詹鷗 穆卡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