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精選20篇)

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

環保活動,換一個通俗易懂的詞語就是撿垃圾。可是有時人們往往喜歡在表面上説説這個活動,很少有人真正願意彎下腰去撿垃圾。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包括我以前也是這樣。撿垃圾是件很讓人丟面子的事,甚至覺得它是一件讓人感到羞恥的事。可是,我參加了撿垃圾的環保活動後,我的想法全部轉變了,也許是因為長大了,也許是親身經歷過了,也許······我投入之間覺得,撿垃圾變成了意見光榮而神聖的事。當許多人在看我們撿垃圾的時候,我看到了他們的眼神不是鄙視與不屑,而是一種油然而生的欽佩和感激的眼神。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精選20篇)

我們小組在某週五下午就及時趕到了佘山,下車之後就馬上開始了這次的義工勞動,我們每人都發了一個大的垃圾袋,然後分頭行頭,做起來就會發現其實路邊垃圾很多很零散,令原本優美的環境變得失去了格調。大家不嫌髒、不怕累,也沒有任何的抱怨和委屈地撿了起來。還記得舍友看到掉在地上的冰激凌筒,冰激凌灑了一地她先是眉頭一皺,估計在想這要怎麼收拾呢?但兩秒鐘之後便從包裏拿出一個小塑料袋,她套在手上,拾起了冰激凌筒,然後用手一點一點抹起來的這樣難題就輕鬆解決了。我們其中的某些舍友想去伸手夠草叢中的垃圾,可是夠不到,結果她就真的趴下去了,褲子髒了也只是傻傻一笑。而我呢,手提一個大的垃圾袋兒,跟着舍友們跑來跑去,到處收集垃圾。我們偶爾也會借用一下清潔工大爺大媽的的掃帚幫助清潔,完工後,大夥兒有的把垃圾直接扔到了垃圾桶,有的就直接放到了大爺大媽的清潔車中。大夥兒乾的熱火朝天,時不時的還會傳出陣陣笑聲,我想勞動之後的笑聲才是最快樂的笑聲吧。看着被我們收拾乾淨的小廣場,心裏有種莫名的滿足。

我們以義工勞動的形式去真正地服務於社會,奉獻於社會。這次義工勞動給每一位同學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受。通過這次勞動,我們互幫互助,團結一致,感受到了勞動的樂趣,奉獻和愛心把大家凝聚一起,都很快樂,都有成長的收穫!只有做過這個活動,我奉獻我快樂的感覺才深刻,那種自豪才會油然而生。撿垃圾這件事雖小,但是它帶給我們的意義是很大的。人們一定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家園到處是垃圾,到處髒兮兮的,所以加強環保意識就變得尤為重要了。當有的路人對我們不屑一顧時,當有的人們對我們這種行為嗤之以鼻時,我們沒有覺得自己做作,反而覺得這種義工活動辦得更加必要了。如果人們都不加節制地亂扔垃圾,不注重環境的淨化,那麼久而久之,我們的家園就會變得令人觸目驚心了。相信並不是所有的人們都會看不起我們的活動。

此次撿垃圾的活動既有意義又能在過程中得到鍛鍊,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家都十分熱情認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民在遊玩過程中亂丟亂扔垃圾的不文明現象並非少見,我們的環保活動也是宣傳環保意識,呼籲社會都來關注身邊的環境,強化自己的文明意識,有環保才有健康啊!

另外,我覺得要從根本上提高環境質量,需要依法治理,全民共同參與環保運動的實踐,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但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我們大家的努力來慢慢地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還可以像一些環保方面做的比較好的國家取經,比如説德國,在德國許多旅館的衞生間裏都貼有一行醒目的提示語:“親愛的客人,環境保護從點滴做起,為了節約能源,減少毛巾的更換次數,您是否可以重複使用毛巾?”從這個小小例子可以看出德國在環保方面的努力和成效。我個人覺得政府可以適當加大破環環境所應受到的懲罰,但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得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我們是大學生,更是志願者,所以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去感染所有的市民,讓大家體會到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讓城市變的整潔、乾淨是多麼的美好。勞動可以淨化心靈,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德,渴望勞動是一種時尚。美好的生活是需要大家共同為之努力的,環保與勞動是分不開的,我想這是我們最大的收穫吧。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2

“黨員志願者活動”是一項體現黨的先進性、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民心工程,為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開展“黨組織建設年”的部署要求,鞏固和發展黨員的先進性教育成果,增強黨員的黨性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本人結合城區中心工作,通過充分發揮了基層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開展系列服務活動,提升了黨組織在羣眾的影響力。

目前轄區舊城改造任務重、時間緊,作為街道主要領導,深知拆遷工作的複雜性和艱鉅性。為了儘快推進轄區舊城改造工作,在城區黨委、政府的指導下,我街道組建了一支水街片區舊城改造惠民志願服務隊。服務隊通過為羣眾上門送政策、送服務、送温暖,贏得了羣眾的認可和好評,有效推進了惠民拆遷、陽光拆遷、和諧拆遷,讓我更堅定了將黨員志願服務開展下去的決心。

為把這項惠民工程做實做好,我們把抽調熟悉情況、經驗豐富的黨員幹部充實到志願服務隊中全力開展徵地工作,根據拆遷户的實際困難情況和需求,積極幫助拆遷户解決實際困難。採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方法,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帶頭宣傳、帶頭簽約、帶頭落實,讓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輻射到拆遷工作的各個環節,努力在創先鋒做示範中解決民生難題、推進項目進展。

在拆遷過程中,我始終把惠民作為搬遷安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最大努力讓拆遷困難户,在政策範圍內得到最大的利益。瞭解到水街項目涉及户數多,就近安置意願強烈,多數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等問題,全體志願服務隊員積極探索搬遷新模式,破解安置難題,提出貨幣補償、房屋產權調換、異地搬遷和回建安置等多種搬遷補償相結合的實施方案。為避免因舊城改造而造成傳統水街美食的流失,保留水街美食小吃原有風味,我帶領華強街道水街片區舊改項目惠民志願服務隊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在惠民水街碼頭建成“水街惠民美食廣場”,為31名經營户全部解決了經營難題,並妥善安置了300多人就業,使水街美食得到最大傳承和發揚,相比以前,提升了美食商家經營的環境和檔次,同時將美食廣場發展成為經濟廣場和文化廣場。看到目前前來“水街惠民美食廣場”品嚐水街美食的人絡繹不絕,感覺很滿足,很有成就感,更堅定了堅持帶領街道、社區幹部羣眾把志願服務活動開展好、把居民羣眾服務好的信心。

在拆遷志願服務過程中,我感觸最深的是,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始終堅持“牢記責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導人、以愛助人”的工作準則,要有“忘我”的敬業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才能將事情辦好,讓黨放心,讓羣眾滿意。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3

隨着紅領巾小義工的活動正在火熱進行,我也加入到這個行列裏來了。上個週末,我正在睡大覺,一陣刺耳的“嘶嘶”聲把我從美夢中拉了出來,我便趕緊穿好衣服下了牀,向陽台走了過去,想看個究竟。我趴在陽台上往下一看,啊!原來是幾位除草工人在修剪草叢,我看着看着,靈機一動,這不是一個絕妙的機會嗎!我可以幫助他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也做一次義工。

我迅速下了樓,立即協助除草工人幹起了活,一位在幹活的老爺爺説:“小孩子懂什麼,別來搗亂!”我聽了,很不服氣,小孩子怎麼了,小孩子就不能做這些事了?我便拼命地幹了起來。老爺爺看我來真的了,便細心地向我講起了怎樣做省力,原來用手拿小掃把最好要拿在掃把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上,用的力量是最少,而功效最大。我把一堆樹枝掃在了一起,便一手拿着掃把,一手拿着幾根樹枝往手推車上丟。可丟啊丟啊,用了好幾分鐘才丟了一半。老爺爺看不過了,讓我丟了掃把,拿雙手抱,我便聽從了他的話,效率高了許多,幾下就丟完了。除此之外,除草工人還告訴我了許多我聞所未聞的新方法,使我大開眼界。

不知不覺中,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已經汗流浹背。通過這次難忘的體驗,我瞭解到以前我們認為非常簡單的事,真正去做時,才能發現,原來是非常辛苦的。通過這次義工活動,我還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小區裏的道路經過了我們的打掃,變得乾淨了許多,每次路過那裏,都感覺到無比的快樂。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4

我是一名中共預備黨員,也是一名大學生志願者,我時時刻刻為我是大學生志願團中的一員而自豪。時時刻刻記得為人民服務的黨的宗旨。在學校我也是志願者協會裏面的一名成員,我深刻的明白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美。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自己也能夠獲得快樂,即使他人一個簡單的微笑都能讓我們高興一整天。

這次寒假回家,我在想我可以做什麼志願者活動呢?學校的西湖志願者給予了我靈感,結合我自己的專業特色我可以去給我的父老鄉親們測量血壓,講述血壓知識,讓他們正視重視高血壓這一常見病。

近年來,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腦卒中,心臟意外等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已佔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30%,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49%的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由高血壓引起。

我國的高血壓現狀同樣不容樂觀,據20xx年衞生部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全國有高血壓患者約1.6億。我國高血壓的特點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長趨勢高,危害性高,同時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

別的不説就我自己的外婆和舅舅就是高血壓患者。對於我所生活的小縣城,我想大家對高血壓病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弊病,就是不重視,那我自己的舅舅來説好了,他告訴我他每次血壓一升高,頭就會暈,呼吸有點不舒服,他就知道血壓升高了,然後就吃降壓藥降血壓,然後一旦血壓降下來就不再吃藥。就跟吃感冒藥似的。

所以我這次從身邊的高危人羣開始,為他們測量血壓,告訴他們血壓的相關知識,高血壓患者的飲食,生活的注意事項,提高醫從性,遵醫囑用藥,重視血壓的變化。

作為一個志願者,同時也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願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而且,支援者的活動,也為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讓我更深刻的理解為人民服務的精髓。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更有責任感和義務去發揚這一美德。為了提高和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感恩意識,瞭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歡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我們班於20xx年3月2日前往蓮花莊的夕陽紅託老所參加志願者活動。這是我們班這學期第一次去託老所,心裏激動的.同時也想着該怎樣去和老人交流,該為他們做些什麼。

來到託老所,託老所的阿姨很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在一旁摺紙元寶的奶奶看到我們的到來,臉上洋溢着笑容,瞬間我們心裏感到暖暖的。

我們班的幾個女生很主動,上前和奶奶們交流着,在奶奶們的指導下,幫助奶奶們摺紙元寶。雖然折的不是很專業,但奶奶們還是微笑着誇獎我們。另外幾個同學拿着抹布,把全部的窗户都擦了一遍。雖然天很冷,拿着濕抹布的手被凍得麻麻的,但是看到奶奶們那燦爛的笑容,心裏就覺得很滿足。

忙完活後,我們陪着奶奶們看電視,聊天。奶奶們跟我們聊她們年輕時候的事,我們也很認真地聽着她們訴説着。走的時候,奶奶們還親自來送我們。

這次活動感慨很多。奶奶們很健談,看不出她們是將邁九十歲的老人。在這個不大但温馨的家,她們享受到了無與倫比的幸福。這次我們也並沒有為她們做很多事,但奶奶們説她們因為我們的來到感到很開心。其實老人們並不需要很多,她們要的只是一句温暖的問候,一個温暖的擁抱,這樣對她們來説就已經很滿足了。我們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們帶去關愛,歡樂和温暖,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傳遞這根愛的接力棒。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5

當我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是一名神聖的戰士,雖説不是在醫院等高風險現場參與抗疫,但我仍充滿自豪。我們會將食物放到每個房間的門口,待每層放完之後,再敲響房門告知房內的隔離羣眾飯菜到了。每次工作任務完成,我的衣服早已濕透了,每當聽到出來拿食物的他們口中説出的“謝謝”,我感覺一切的汗水都是值得的。中午和晚上用餐時間我們都會做同樣的工作,每天重複如此,且每天都是為隔離羣眾送完餐後,我們才開始自己用餐。

期間,也有校領導來看望我們,對我們志願者的工作給與了充分肯定。領導們的巡查和慰問,讓我們志願者感受到了政府對抗疫工作的決心和重視力度,也增強了志願者和醫護人員們對抗疫的信心和勇氣。

如今,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隔離點的隔離人員已基本送回了禹州,我們的工作任務也隨之結束。志願者的奉獻終究是有回報的,我們相信,熱心勤勞是克服一切困難的法寶,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寶貴的機會,為我提供了為社會奉獻力量的平台。我們一定能再次戰勝這次疫情!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6

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自閉症教師,在沒有做母親之前,我總有一種感覺:為什麼我的學生有進步,而他們對我多是服從,但並不愛我?我自己也給自己找過藉口,自閉症孩子本來就對人沒有感情啊。

後來,慢慢發現自己的事業有瓶頸了,孩子有進步,但在社交方面進步的非常的慢,他們越來越對人不感興趣。現在自己也做了母親,體會到一個小生命從孕育到誕生成長,其中種種辛苦與快樂,我才發現以前我的想法是多可笑,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來自我們,但他又是一個獨立的人,有着與我們完全不一樣的個性。自閉症的孩子也是一樣,他們也是一個獨立個體,他們也要被尊重被愛,我們愛他,他才會慢慢的感受到什麼是愛,才可能有機會學到如何去愛。

自從我的觀念轉變之後,我發現我的學生都這麼的可愛,他們也會跟我撒撒嬌,拿出一個模型椅子教他説椅子,他也會傻傻的放在屁股下面坐,還得意的看着我。每次看到這種事,我都是覺得自己很幸福,覺得我的孩子對我是有感情的,覺得我是懂他們的。

很多很美好、也有很感動的經歷,有機會再和朋友分享,下面我就歸納一下關於自閉症孩子語言訓練的幾點心得:

一、從孩子本來就有的發音開始

我的一個學生,他來我這裏訓練的時候,他就會發一個音“BA”,我拿出他喜歡的玩具,在我給他之前我要求他説“BA”,他説了,我就給了他,他發現他發出的聲音能幫他滿足他的需求,於是他很樂意發音,慢慢的我要求他發別的音,當然這些音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多是以“B”開頭的音,例如“筆、抱”。如果孩子一個音都沒有,那就從元音開始,一般是“A”按壓孩子的腹腔的同時用壓舌板輔助孩子長大嘴巴,但是如果孩子很抗拒也不要勉強,但和他建立比較親密的感情之後再這樣做。

二、從孩子的興趣點開始

投其所好,找到孩子喜歡的東西,可以向父母等撫養人瞭解,因為他們相對來説更瞭解孩子;也可以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在教室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在誘發他發音時,把他喜歡的東西拿出來,告訴他,模仿你發音就給他,當然這個音是我們第一點提到的他容易發出的音,如果是一個他根本發不出來的音,你又讓他説,這會對他的打擊很大,開始他如果能發出來,也不必很準,因為通常他是不會説的很準,只要他説了,我們就滿足他。

三、進行必要的口肌訓練

自閉症、發育遲緩、聽障兒童,都會有口部肌肉比較遲鈍或者敏感,導致他們很多的音發不到。例如,舌部比較遲鈍,很多的舌尖音就發不出來。我有個聽障的孩子,在四歲之前他都聽不到,四歲時他裝了人工耳蝸,他四歲之前生活在無聲的世界,基本上都沒有發過音,所以他的嘴巴的本體感很差,自閉症的孩子也是一樣,他們很多到兩歲多還不會説話,由於他們不會説話,他們的臉部本體感也會很差,所以有的時候孩子真的是不知道怎麼發音,而撫養人又很着急,要求他們説,導致他們很挫敗,撫養人也很灰心。口肌訓練包括吹氣,也可以吹口哨、口琴等,哈氣、吸氣,下顎訓練,舌部的訓練等,根據孩子的不足進行相應的訓練。

四、從情感開始

這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情感。對所有的孩子,我要求自己先要接納他們,無論他們的缺點還是優點,我都會接納,我不會因為他們的不足對他們產生不滿,我發現這樣我的學生也會接納我,親近我,願意模仿我。除了接納他們之外,我會很愛他們,就像愛我自己的孩子,這也是我當母親之後最大的改變,我相信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他們也能夠自我療愈。

以上這些,都是我對自閉症孩子語言訓練的部分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7

深冬,當億萬各族人民以各種各樣方式歡度自己的盛大民族節日時,一場疫情在湖北武漢爆發了。短短几天時間,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像一層濃濃的烏雲籠罩着中華大地。面對疫情,全國上下齊心協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築起防疫堡壘。

疫情無情,人間有情,志願投入,慰問暖心。在這場防疫阻擊戰中,我選擇做一名防疫志願者的最大原因跟我的父親有關,父親是一名衞生監督員,他在大年八年級就覆命參與到防控疫情的第一線,防止疫情擴散,作為一名大學生的我,在第一時間便報名參加了旗衞健委的志願者,我的工作任務主要是收集一些疫情防護知識,協助旗衞健委製作疫情宣傳材料,工作動態文稿等宣傳工作,通過這次志願活動我收穫了很多:

一、瞭解了許多防疫小科普以及疫情動態,提升了個人能力

在收集材料,製作宣傳海報、宣傳手冊時,我自身也瞭解了許多疫情科普知識。同時也為我在網編組疫情防護宣傳工作中,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同時,也讓從未接觸過宣傳手冊製作的,成功入門,多了一項實用的技能。

一、新的體會領悟:被需要也是一種需要

這次志願活動,讓我明白了:一個優秀的志願者當從點滴小事做起。並非所有人都能成就驚天偉業,大多數都在默默無聞中度過,工作者,奉獻着。要成為一個出色地誌願者,就要在各個方面要求自己嚴格一點。雖然有的時候在工作中有所鬆懈,但是惟獨在工作中成長起來,才能磨礪一個成功的自己。做志願者就好像是一個工作崗位的小型平台,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同時我也明白了“被需要是一種需要”。把志願服務當做自己的生活內容和生活方式,時時刻刻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奉獻愛心的事,我想這就是當一名志願者的真諦。

最後,特別感謝旗衞健委給了我這次志願者的機會,温暖的陽光終究會融化這片土地上的冰雪,,每一次的災禍都會使這個名為中華民族的巨人更為強大。一如_所説:“長江、尼羅河、亞馬遜河、多瑙河晝夜不息、奔騰向前,儘管會出現一些回頭浪,儘管會遇到很多險灘暗礁,但大江大河向前奔騰的勢頭是誰也阻擋不了的”。我們有着無以倫比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中國夢,即使此刻寒風呼嘯,冰雪飄搖,我們也知道不久的將來依然是萬紫千紅,春暖花開。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8

班長和我們幾名學生幹部商量之後,給我們打印了幾個方案,最終我們最多人選擇的一個方案,就是在景區門口宣傳“保護環境、愛護景區衞生”並且清理景區內的公共衞生。這次活動也是自願加入的,但為了團結我們整個班級,班長也一定程度上希望大家都參加。最後有幾個同學這週末要回家,所以便沒有參加了。其餘的同學都一併參加了,我也不例外。其實我也明白班長的意圖,如果我們班級能一起行動,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那我們之間就會更加團結一些了,也不會再這麼慵慵懶懶,分分散散了。所以我也是非常願意加入這個有趣且有價值的活動的。

活動如期的開展了,我沒有揹包,只是穿了一個能裝很多東西、大口袋的外套。因為揹包會有些不方便,我也提前提醒了各位同學儘量不要揹包。因此大家都是一身輕鬆,行動起來也更加便捷了。我們就這樣輕鬆的出發了,一路笑笑談談,我們便到了目的地。在此之前和景區的工作人員也提前聯繫過了,所以我們一到景區,就直接奔向指定的位置,搭好了一個小台,將一些愛護環境的標語也粘貼起來了。另外一部分的同學就開始準備清理景區的衞生。我們都做好了準備工作之後,人流量也多了起來。這時候路過景區門口的人們都會望向我們,我們熱情的態度興許也給他們留下了好的印象。

另一部分清掃衞生的同學也迅速忙活起來,大家分工合作,按時替班,非常默契。我們準備了一些小禮物發放,現場也準備了一張橫幅,上面寫着愛護景區衞生、人人有責,有帶小孩的家長看到了,過來只要在橫幅上籤一個名,就可以領取一個小禮物。這一天每項活動都非常順利的進行了,我們同學之間的默契也越來越好了,大家也互相增進了感情。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次活動,我也將會銘記許久。活動過去了,但是那天的快樂和滿足一直充實在我的內心,我也會帶着它逐漸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9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因為我們大都是新人,相互之間很陌生,對這工作也很生疏,我們的隊長看到我們的情況,就給我們講解了很多注意事項以及處理突發情況的處理方法,讓我們迅速的熟悉了這項工作,同時通過閒時的交流,我們隊員之間也相互認識了,工作時配合得很密切。我們負責的是接待老年人的工作,一些老年人沒有兒女的陪伴,獨自攜帶行李上下車很艱難,我們的工作就是幫他們搬運行李,引導他們進出車站和上下車。

參加這志願者活動,我們不但服務了他人,也鍛鍊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在工作中,我們學會了如何去與別人溝通,如何去處理一些問題,如何與同事團結協作;同時也磨鍊了我們的耐心,增強了我們的愛心,提高了我們承受工作壓力的能力。還有就是讓我們學會了以微笑面對他人,讓我們懂得了微笑的力量,提升了我們的人格魅力。

社會需要和諧更需要愛,正如那首歌唱得: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那麼我們的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參加志願者活動,服務他人,提升自己!

其實還有好多大家平時接觸不到的鐵路職工,他們也都具有很強的責任感和紀律性。譬如護鐵路線的公安警察、開火車的司機、修鐵路的養路工、確保信號顯示正常的信號工、電話通暢的通訊工、跑列車的乘務員、指揮列車運行的調度員、接發列車的車站值班員等等。他們的工作量也都很大,但是為了確保列車的安全運營,確保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們也都默默地奉獻了很多很多。

鐵路工作不同於其他工作,它有着很強的紀律性和作業標準化,屬半軍事化管理。因為鐵路和火車與平常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鐵路管理的好與壞,也直接反映着國家的管理水平,體現着我們的綜合國力。

鐵路職工的工作既苦又累,春運、暑運、黃金週、節假日等,更是他們工作量最大的時候,但是他們沒有怨言,堅持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奉獻着。

我在這裏並不是為了歌頌鐵路職工的偉大與崇高,但是,很多平凡的鐵路職工帶給我的感觸和感動,卻是真實的。他們雖然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卻奉獻出了不平凡的工作熱情,犧牲了大多數中國人在春節本應享受到的家庭團圓。

中國鐵路用人均一根香煙長度的鐵道,創造了世界鐵路運營的奇蹟,運輸效率和人均勞動生產率是世界其他任何國家都無可比擬的。中國鐵路人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和辛勞的汗水保證了“鐵龍”的暢通無阻。我想説,在新時代、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家庭裏,鐵路職工——也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0

幾次去名人館做志願者,每次去都有不同的體會,每次去就會有新的收穫。遇見不同的人,為不同的人講解,看到她們嘴角微微上翹,心裏總有一點點的自豪和滿足感。

在學長學姐的帶領下,我們儘自己的所能去幫助需要這些必須幫助的人。傳遞自己的幸福和關愛的同時,收穫着我們自己的幸福和信仰,並且讓志願者的奉獻精神發揚下去。有人説,志願者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確,加入歷史名人館講解志願者不到一年,我受益匪淺。

首先,豐富了我的個人閲歷。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不單單要學習,還要進行全方面的素養拓展,在學習中蜕變,在實踐中成才。而目前我擔當着不單是普通學校生的責任,而是一名志願者。作為一名志願者,我跟普通人一樣,但是我邁出了第一步,我比普通人更多的是温情、熱心和奉獻精神。只有做更多的志願服務,才能幫助更多應該幫助的人,才能收穫更多的幸福。

其次,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作為一名志願者,我們用自己的閒暇時間去換取大學沒有的感受。

雖然,做志願者要求我們無法協調好自己的工作與學習時間,很多之後工作與學習時間是有矛盾的。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我們不能只顧工作將學習落下,又不能只顧學習而不工作;但是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登上峯頂。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留下的足跡仍然會逐漸消失,但是卻教會了我們學會積累。無論做哪些事情,態度最重要。我們會漸漸從中贏得眾多。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我學會了充分協調好工作與學習的關係,兩者注重。

更重要的是:我明確了做志願工作的意義。作為一名志願者,我們必須知道自己做的都是無償義務活動,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評判的,是一筆無形的精神財富。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用心服務,傳承志願者的無私奉獻精神,讓這精神像陽光一樣灑滿社會各個角落。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1

裝起行李,背上書包,離開柏樹溝意味着義教結束了。直到此刻,坐在桌子前,閉上眼睛,回想起這一週的點點滴滴,不知從何記起,有意義的收穫太多太多,幫助了孩子們,塑造了自我。

為了更好的完成好這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策劃、討論、互相參考意見,進行了很多準備工作。一直以來,我們都是習慣以成績作為評價一個學生的標準:成績好的學生受到老師的喜歡,同學的羨慕。這次我們義教秉着一視同仁,有教無類的原則進行活動,充分做到與每一名學生互動交流。我們不是專業的教師,我們所能給他們的只是我們自己掌握的那些知識。所以,我們這次活動的目的,與其説是盡我們最大的能力把知識交給他們,不如説是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用一週的時間,去做一生難忘的事。説的就是我們此次的經歷,為了這個活動我們前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期間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問題,前期資金的嚴重不足,差點迫使我們放棄這個活動了。這個活動在眾人的期待之下,還是辦起來了,由於是第一次搞這個活動,使得我們還是有很多東西準備不足,比如一些上課需要的東西,我們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非常感謝許多村民們送來的各種蔬菜以及被褥等,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我們感受到家一樣的温暖。參加這個活動的十幾人都憋足了一股勁,努力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任務,恨不得在這短短的幾天裏把自己所知的知識都傳授給我們的學生,由於時間太短,不能把更多的知識留給孩子,對於這點,我們懷有深深的遺憾!而這次的調研活動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不再是簡單的給村民們做設定好的題目,而是和他們深刻交流,進行多方面的聊天,走進他們的生活。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2

暑假期間,疫情風波再次在全國襲來,各地拉響不同等級疫情警報,作為大學生的我義不容辭選擇參加抗疫志願者陣營。

我的任務就是每天在醫院為居民登記疫苗接種信息,朝七晚六的工作時間雖然每天十分忙碌,但過的很充實,連續幾天的志願者工作不僅鍛鍊了我的語言溝通能力,培養了我的耐心,更是體會到了醫護人員的平凡與偉大。也彌補了寒假期間沒能為抗疫獻出一份力的遺憾。這次志願工作經歷值得我銘記終身,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將繼續弘揚志願精神,為社會做出自我應盡的義務和奉獻。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從自身做起,戴好口罩,減少外出,向大家宣傳疫情防控措施,同時也要遵守學校對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非必要不離校,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打贏這場戰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3

腫一的兩個患者都很健談,心態超級好的~第一個交談的阿叔其實病程都已經有四年之久了,從14年做了化療之後,一直都是中藥調理,到現在4年過去了情況也很好其實看狀態我覺得他自我調節可能佔了很大的因素,他在家時每天就是逛公園,帶孫子,然後女兒有空就帶着他滿世界旅遊,覺得可能他覺得腫瘤只是他身體的一個部分了,但是他並沒有把得腫瘤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沒有過多的擔心,焦慮,不安。另一位交談的病人也特別開朗,是我的汕頭老鄉,她的一段話特別打動我:人生就是這樣風浪起伏,既然來了就接受它吧,我還要回去帶兩個寶貝孫子,還要回去織我最喜歡的毛衣,還要回去給家人做好吃的……人生還有那麼多等着我去做的,所以我要好好活下去。

我們過去的目的是疏導他們的情緒,可倒不如説是我們內心的煩惱在被他們感化。當代不少年輕人心理承受程度太弱了,我認為不僅僅是其他腫瘤病友需要他們的正面影響,社會也需要有這樣一些正能量讓更多的人成長。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4

春節前夕,新冠疫情爆發,從武漢肆虐全國。_月 23 號武漢發出城的指示,隨之,全國各地也都開始進行封禁。

為了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維護村民的健康,村幹部發出封村的指示。在開始封禁的那些日子裏,我和我的家人每天都待在家裏,足不出户,為防護疫情做出貢獻。這些日子,也是最難熬的日子,村裏重點排查外來人員,尤其是從武漢乃至湖北迴來的人員,我就是其一。作為一名從湖北迴來的學生,我成為了村裏的“重點人物”,每天接到多個幹部領導的電話來詢問我的狀況,從湖北迴來的具體時間、車次、座位號以及有無發熱症狀等,對我進行體温監測,每天進行體温測量與上報。

後來,各村設立了村裏疫情卡點處,我主動申請去當志願者,為村裏的疫情防疫工作做出貢獻。每天到村裏疫情卡點處去執勤,對過往人員測量體温並登記,對過往車輛進行消毒、登記,並對外來人員進行勸返。積極幫助村幹部宣傳防控知識,告知村民有關疫情的真實消息,提高村民對於疫情的認識,不造謠,不傳謠,倡導村民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聚眾,科學防控,對防疫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保障村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則,所有村委會成員都積極開展消毒防疫活動,響應黨的號召,盡職盡責。他們24 小時輪流在村裏疫情卡點處值班,對村裏各街道路口進行消毒,時刻提醒村民做好防護措施,保護好生命健康。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為抗擊疫情而奮鬥。

在當志願者期間,我看到了村幹部的恪盡職守,也看到了村民們的愛心滿滿。疫情期間,諸多村民為村裏疫情卡點處送來了温暖,他們自願捐贈了款項、方便麪礦泉水小太陽取暖器等物資,充分保障了村內疫情防疫工作的開展。他們都説,只是想盡自己的一份力。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5

愛滿荊楚,幫你回家的大型幫助農民工兄弟姐妹回家過年的活動已經完美的拉下了帷幕。但是,活動當天的那種激情還在心中迴盪。

作為本次武漢市第十六中學的志願者組織者,參與了此次活動,我認為,我和我的團隊有以下幾點收穫:

1、學生們第一次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到大型的會場服務,並在湖北省省委等領導,湖北經視、楚天都市報等諸多媒體的見證下,零差錯的完美的完成了此次肩負重任的志願者活動,對我們學校在社會上產生良好的影響。

2、對於所有的志願者來説,是一次很好的社會實踐,培養了學生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同時志願者們在成長,展現了90後的青春活力。

3、來自三個年級的志願者,在互相不是十分熟悉的情況下,團結互助,積極地辛勞的投身於活動當中,體現出我們十六中學子們良好的合作精神。

4、元月17號的活動,要求我們志願者在6點之前到達活動現場,我們16中學子是具有紀律性的,無遲到。對於愛心車和跟車的志願者來説更是毫無怨言,在回漢後,雖然無車回家,在風雨交加的情況下,為活動組織方照看禮品,我覺得我們志願者都是好樣的。活動當天杜校長親臨活動現場,對於每一位志願者來説感到了一絲欣慰,感受到了學校的關懷。

但與此次活動,我覺得我們志願者也有做的不足之處,首先,做事還是有些欠缺觀察,不懂得看事做事,機動組的沒有人分配工作,就全體坐在諮詢台旁邊休息;其次對於愛心車的跟車同學,做事缺乏些組織性,早上自行過早沒有向我校志願者負責人及時反映,同時索取的不是正規發票,對後續報銷工作造成麻煩。最後,有些志願者為了和主持人拍照,簽名等,寧願放棄手頭工作,做這些自己的工作,有損我們學校的形象。

希望對於參與的志願者來説這次一次美好的回憶,有助於志願者的成長;同時也歡迎所有的志願者再次參與在20xx年舉行的幫助農民工兄弟姐妹回家活動,再次展現我校風采。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6

從9月10日第一次參加感恩教師節的志願活動起,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在這兩個多月中,除了參加過我們組宣部舉辦的志願活動外,我還配合過建設部,助殘隊進行相關志願活動。在多次志願者經歷中,我感覺自己收穫了很多,正由一個懵懂少年逐漸成長為一名有愛心,有責任心的的當代優秀青年。

通過感恩教師節活動,我明白了感恩的力量,感謝師恩,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通過29中支教活動,我瞭解到了孩子們對夢想的渴望,相信夢想,執着追求;通過獻血屋宣傳活動,我學習到了獻血的相關知識,知道了義務獻血的積極意義;通過參加合肥紅十字會的應急搶救知識講座,我收穫了許多受益一生的應急救助技巧;通過愛心捐贈衣物活動,我認識到了社會有愛更和諧,人間有情更温暖;通過輔導盲童學習,我發覺了她對知識的渴望,對理想的追求,我為她感動,為她驕傲一次次的志願者活動,的確讓我收穫了很多,不僅僅獲取了知識,更收穫了真情,知道了愛的偉大,正義的魅力!我將一如既往的參加志願活動,並向身邊的同學普及志願者精神,號召更多的人來參與志願活動,共同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7

記得在一個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寒假,社區組織小義工活動。

早晨,太陽公公把我叫起牀來,我伸了個懶腰,慢慢的從牀上爬起來,吃完早飯我從家裏來到了社區。社區的阿姨給我們每一個人都發了個環保袋和一根筷子,拿完東西我走出了社區大門和一個姐姐一起在草坪上垃撿圾,一路上我們有説有笑開心極了。來到草坪上我們發現垃圾鋪滿了草坪,臭氣熏天,真是太難聞了,有狗屎,還有別人吃完的麻辣的包裝袋,可樂罐,等等……我突然想起有一次我和同學在跑步,我口渴了,便買了一瓶可樂,喝完我隨手一扔就把可樂罐扔到了草坪上,我心想: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一邊捂着鼻子一邊拿着筷子撿垃圾。

撿完垃圾,我悲傷的回家,雖然我已經回家,但我的心還在想那件錯事,我的心裏一直在説不能再想這樣了……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8

志願服務的感受。

這個是我第二次來星星語志願服務,這裏有一羣非常活潑可愛的小孩,笑起來像小天使一樣,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影響着我,看着他們開心的玩耍,我的心情也非常的愉悦。

從這兩次的志願服務中,讓我感受到了父母的偉大與辛苦,他們辛勤的將我們撫養長大,孜孜不倦的教導着我們,為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這兩次的志願活動中也讓我懂得奉獻的快樂是其他快樂所不能比擬的,志願服務是一種生活態度,選擇做志願者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志願服務體現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有利於全社會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範。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肩負起這樣一份責任,弘揚志願服務的精神。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奉獻的同時,收穫着精神上的愉悦與滿足。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19

我叫董豔明,是平泉移動公司“紅蟻班組”青年志願者團隊中一名普通的志願者。我很喜歡一句話:“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只要心中佈滿希看,生活便會無比寬廣。”做為青年志願者,能夠憑自己微薄之力幫助別人,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在參與志願服務中,使我懂得了什麼是志願者,明白了“奉獻的歡快”,體會到了生活的意義。

一名志願者就是一把土壤,但我們存在的意義,不是被沉沒,而是與無數把土壤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脊、一條山脈、一片羣峯。這樣的山峯,可以改變風的走向,可以決定水的流速。這風,就是社會風氣,這水,就是文明進程。這句話也生動闡述了志願服務者的心聲。

我們常説志願服務是一種奉獻精神,不求回報。我卻想,志願服務實在是一種付出和回報融於一體的志願行動。付出的是關愛和行動,獲得是歡快和滿足。“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志願者的價值追求中,奉獻愛心、服務社會,與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感悟人生,變得同等重要,“助人自助”正在成為當代青年倡導的新理念,正成為很多人熱衷選擇的社會時尚、生活方式甚至生存狀態。

志願者的事業既偉大又平凡。之所以偉大,由於它是每一個人發自內心的無私的幫助和愛心的付出;之所以平凡,由於它是由眾多的志願者在自己的日常行動中在平凡的生活中實現了偉大的奉獻事業。在生活的點點滴滴,在社會弱勢羣體的一個細心的庇護、在對周邊環境的熱心的關注、在對國家的事的積極的關注。用自己的時間往幫助別人,那是一件很歡快的事!作為一名新世紀的青年,我始終以自己的熱忱和愛心,盡己所能,服務社會,服務大眾;關懷弱者,關愛我人;完善人格,弘揚新風;為社會的美好明天儘自己一份力!——這就是我的志願者感悟,我將不斷實踐着“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我將不斷把自己的熱心傳遞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那裏,讓更多的志願者加進我們的行列中來!

有付出就會有收穫,當我看到我所幫助過、服務過的人對我露出燦爛的笑臉時,我更堅信當初選擇當青年志願者是正確的,我也更清楚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所擔負的責任,我會將更多的愛融進今後的青年志願者工作中。也希看有更多的青年投進到這一項事業中來,往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大學生撿垃圾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篇20

很幸運這次能夠有機會走進圖書館做志願者,説真的能有這樣的機會使我倍感自豪。以下是我們這次志願者活動工作的感想。

我們一行人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圖書館,接待我們的是圖書管理員。在她的帶領下我們團隊分成兩組,一組是男生,一組女生。女生分到二樓幫助老師清理雜誌閲讀區域。而我,作為一名身強力壯的男生,則被老師選到三樓幫助三樓的老師整理圖書。

三樓的老師是位女老師,我們到的時候她很耐心地給而我們詳細的講解了關於如何擺放圖書以及如何怎麼避免錯誤的擺放圖書。同時,給我們講了我許多圖書管理的知識,這次活動我們也體會到了圖書館管理員工作的不容易。

由於去的人多,不久便幫老師把工作做完了。工作雖然很累,但我們也學到了一些圖書管理方面的知識,同時自身的素養也得到了提高。活動結束時,我們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質量得到圖書館工作人員們的讚許,我想這是對我們的褒獎。看着安靜的圖書館、整齊一致的書架,想着同學們擁有了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時,我們覺得我們所有的努力的付出和辛勤工作都是值得的。

志願者活動不僅讓我學到了圖書管理的知識,同時也讓教會了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那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要做到以嚴謹的態度,有耐心地去對待事物。僅僅為了早點完成工作而忽視了工作質量的工作方法只會給我們以後的工作帶來更多麻煩。作為一名學生,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一定要學會速度和質量兼顧。爭取做好以後自己的每一份工作。有句話説的好,“見微知著,由小看大”。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必須經過親身實踐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圖書館的志願者工作很累、很枯燥、但還是必須得腳踏實地的去做,沒有捷徑可走。學習、生活亦是如此。學習中,我們要靜下心來,苦心鑽研,方有機會在學術上開創一片天地。戒驕戒躁,腳踏實地,才能真正地把知識點吃透,乃至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生活中亦是如此。機遇只會垂青那些腳踏實地,甘於吃苦的人。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能擁有這樣的機會。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奉獻的精神,這讓我時時提醒自己主動地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身邊的人快樂,我也從中體會生命的意義與滿足感,從中得到巨大的快樂。

這次活動我更加了解到圖書館對於學生的重要性。也認識到讀書對於培養我們學生本身自身文化素養的重要意義。我從中受到了很多啟發,從中學到了許多在課本上無法涉及到的東西,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勞動的意義。這些收穫也必將在我成長的道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學習上,今後的學習中,我都將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