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閲讀心得體會(通用20篇)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

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以及與學生交流、聯絡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幼兒園這個相對特殊的環境裏,幼兒教師的語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的語言魅力就在於,它是架起與幼兒相互溝通的橋樑,也是幼兒進入知識海洋的一把鑰匙。它能夠在活動過程中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和求知慾,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陶冶幼兒的情操。那幼兒教師應具備什麼樣的語言魅力呢?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通用20篇)

一、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具有示範性

3~6歲的幼兒正處在語言的敏感時期,他們的語言大部分是通過沒有外界壓力的自然觀察和模仿而來的,他們缺乏語言的識別能力。如果沒有良好的語言示範,幼兒的語言就得不到正確的發展。在幼兒園,教師無疑是幼兒們模仿的對象,學習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某種口頭禪幼兒都非常敏感,都樂於模仿。因此説教師的語言具有很強的示範作用,就決定了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力求標準性和規範性,克服方言化

教師的語言是幼兒語言的樣板,教師只有使用規範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幼兒產生正面的示範效應。所以教師必須使用標準的、規範的普通話,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國家普通話的要求。作到發音清楚、吐字準確、不念錯字、不使用方言。有的老師“n、l”不分,將“喝牛奶”念成“喝流來”;有的老師平翹舌不分,將“吃飯”念成“刺(ci)飯”;還有的老師將“小孩”説成“娃兒”(四川方言);將“你要蘋果嗎?”説成“阿要蘋姑啊”(南京方言)等等。由於我們的教師來自不同的地方,語言的慣性使他們的語言方言化,所以出現上述的情況是難免的。這就要求教師應有意識地矯正自己的發音,用心學習普通話,克服方言土語的干擾,加強語言的基本功訓練,儘量做到順暢、準確地使用普通話。

2、 力求邏輯性,克服隨意化

教師在使用語言時必須使其內容符合事物的客觀規律,必須根據思維的邏輯準確運用概念,避免前後矛盾的話。例如,有的老師表揚幼兒時喜歡説:“今天表現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實,一個“最”字表達的是獨一無二的意思,但教師卻隨意地在“最好的”後面説出了好多個。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錯誤,時間一長也會對幼兒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在使用語言時應謹慎,力求邏輯性,避免出現因隨意而犯的錯誤。

3、力求純潔性,克服粗俗化

語言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它與思想品德、文化素質等密切相關。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他的語言應該是純潔、文明、健康的,應該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語言只能給幼兒帶來負面的影響。有一次,子卿上課總是調皮,我生氣了,對他喊到:“你真是個萬難頭!”當時,有幾個小朋友也跟着衝他喊:“萬難頭!”第二天,子卿剛進教室,教室裏的幼兒就對着他喊“萬難頭!”子卿委屈的看着小朋友,眼裏還含着淚水。看到這樣的情景,我意識到我不經意間的一句氣話已經對子卿造成了傷害。經過對子卿的安慰和對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這件事平息了。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地愧疚。作為教師我們應避免使用“滾出去”、“豬腦子”、“笨死了”等等不文明的粗俗語言。要儘量使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幼兒,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總之,幼兒教師要提高語言的規範性、邏輯性、純潔性,這是發揮語言魅力的前提條件。

二、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體現人性化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科學家、設計師都給房子、車、傢俱等等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賦予了人性化的設計。作為人與人溝通的工具,語言的使用就更應該體現人性化的特點了。幼兒教師與幼兒是互動的雙方,作為互動一方的教師,其語言的人性化應表現在三個方面:

1、 尊重幼兒

孩子雖小,但他們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教師説話時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的心靈或多或少地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所以,我們平時與幼兒説話是應儘量注意保護孩子的“面子”。小班的幼兒偶爾尿褲子是很正常的,但有些孩子尿了褲子不願意告訴老師,怕老師説:“你怎麼會尿褲子?”這樣一説,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就會笑話自己尿了褲子,被大家笑話多沒“面子”呀,只有自己忍着。如果我們能多為孩子考慮一下,照顧孩子的感受,不用帶有責備的質問,而是蹲下來親切地、輕聲地説一句:“沒關係,我們悄悄地去辦公室換上乾淨地褲子。放心吧,我會替你保密的,小朋友們不會發現的。”我想這樣孩子們就不會有顧慮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對老師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

2、 平等交談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説這樣的話,“請做好”、“請你跟我這樣做”等等。在這裏教師是作為指揮者的身份出現的。國家教育部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教師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倡導“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即要求視幼兒為平等的合作伙伴。應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討論的方式指導幼兒的活動,支持幼兒的探索。比如,當幼兒不願意幫老師收玩具時,我們可以説:“你可以幫我一下嗎?”以此來得到幼兒的幫助,鍛鍊幼兒,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氣説:“快點,幫老師收玩具!”;當幼兒在美工角活動時,為了防止幼兒亂扔紙屑,我們可以委婉的

提醒幼兒:“你們需要一個垃圾筐嗎?”這樣幼兒就會清楚地意識到要把紙屑扔到垃圾筐裏,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説:“不許把紙扔在地上。”我想則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所以,我們應常説,“你好”、“請”、“沒關係”、“能不能”、“我們一起來好嗎?”、“你説應該怎樣呢?”、“你先試試看,如果需要幫忙就叫我。”、“你可以幫我一下嗎?”等等,而不能習慣於用強制性的“要這樣做”、“那樣可不行”、“不許”、“不能”等等語言,否則會阻礙孩子主動性的發展和創造性的發揮。

3、 因人用語

教師語言的選擇和運用必須考慮幼兒現有的語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語”。比如,對性格不同的幼兒,語言的使用就應不同:比較內向、較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應更多的採用親切地語調,關懷的語氣對他們説話,以消除幼兒緊張的心理;對反應較慢的幼兒,教師要有耐心,在語速上適當地放慢一些;對脾氣較急的孩子,教師的語調要顯得沉穩,語速適中,使幼兒的急燥情緒得以緩和。再如,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要多使用些兒童化、擬人化的語言,將一些無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而對於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兒則要注意語言的堅定和親切,使幼兒感到老師的話是經過思考的,不是隨隨便便説的,是值得聽的。總之,對不同的幼兒,教師應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因人用語,因人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三、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做到藝術化

幼兒教師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羣體,幼兒的年齡、思想等特點決定了幼兒教師的語言四化。

1、“趣”化

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過“兒童化”將汽車説成“嘟嘟”,也不能太過“成人化”將早晨景色描述成“雄雞報曉”。教師趣味性的語言是應該能夠貼近幼兒心理的,能使語言更具活力,比空泛的説教更具效力。有一次午飯時,孩子們很吵,於是我説:“咦,我們教室裏什麼時候飛進來那麼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們快把它們請出去,別打擾我們吃飯了。”孩子們聽了都笑了起來,笑過之後便安靜下來吃飯了。這就是富有趣味性語言的魅力。此外,生動形象的語言還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把幼兒潛在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在愉快地氣氛中自覺、主動地學習。如進行故事教學時,教師講故事的語言就應該誇張、生動,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澀的聲音扮演鴨爸爸;用惡狠狠的腔調演繹大灰狼;用陰鬱沉悶的怪聲表現老巫婆等等,這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就把幼兒帶入了童話世界,之後的交流、教學也會進行的順利且充滿活力。相反,空洞無物、枯燥無味、呆板無力的語言會使幼兒昏昏欲睡,毫無興趣。因此,我們要善於從幼兒活動的實際出發,抓住幼兒的特點,使用生動、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貼近幼兒生活的語言,有效的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激”化

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鼓勵和支持幼兒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感到灰心與無望時,教師就要幫助幼兒,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幼兒去探索。如在進行科技活動時,經常會有幼兒不敢自己動手操作,總想依賴教師,這時教師就可以説:“你去嘗試一下,失敗了也沒關係呀!”、“你試試看”、“再想想,就能想出來了。”、“這件事應該難不倒你的。”等等這樣的語言來激勵幼兒,這些語言對即將失去信心的幼兒來説,無疑是一種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為幼兒解決問題的動力,堅定完成任務的信心。當幼兒有自己的發現和看法時,教師也應及時鼓勵,不要吝嗇“嗯,真不錯”、 “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別!”等等這樣的語言,因為這些語言能給幼兒極大的鼓舞並能激發他們進一步表現的慾望。

3、“詩”化

富有詩意、具有韻律美、節奏明快的語言可以使教學出神入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比較差,經常將鞋子穿反,在教幼兒穿鞋子分清左右腳時,我沒有用枯燥的説教,而是告訴幼兒:“左邊的鞋是鞋爸爸,右邊的鞋是鞋媽媽,爸爸和媽媽一對好朋友,永遠不吵架。”在教幼兒疊衣服時,我告訴幼兒:“釦子找釦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彎彎腰,帽兒點點頭。”這些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歌使幼兒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輕鬆自然地學會了穿鞋子、疊衣服等本領,不僅提高了自理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兒的情操。在繪畫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所畫的內容按步驟、要求編成生動形象、簡短易懂的兒歌,邊畫邊説。比如,教幼兒畫魚時,我們可以一邊畫一邊説:“一條小魚水中游,搖搖尾巴點點頭,一會上,一會下,游來游去真自由。”這樣就逐步畫出了魚身、魚尾、魚頭、上魚鰭、下魚鰭和魚泡泡,這種“詩”化的語言不僅激起了幼兒繪畫的興趣,幫助了幼兒順利地完成了繪畫活動,而且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可謂是事半功倍。

4、“簡”化

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弱,這就決定了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應當避繁求簡。教師在與幼兒交談時應使用句法結構較為簡短,詞彙涉及的範圍較小的語句。比如,當幼兒不願意吃胡蘿蔔時,我們如果説:“胡蘿蔔裏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給身體提供所需要的營養,預防各種疾病,提高免疫力,所以小朋友們都要吃胡蘿蔔。”這樣的話孩子們很不容易理解,自然效果就會不盡如人意。但如果簡單地説:“胡蘿蔔很有營養,吃了對小朋友的身體有好處。”我想孩子們應該會對胡蘿蔔有新的認識。因此,教師的語言應力求簡單、平白,不使用讓幼兒理解感到困難的長句、複合句、並列句或功能詞等。

四、 多種形式語言的並用

語言有很多種形式,除了我們常用的有聲語言口語外,還有書面語、情態語等無聲語言。幼兒教師應善於創造性地使用這些語言,並將它們融會慣通,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1、書面語

可能有的老師會説書面語在幼兒園使用不合適,它適用於識字較多的國小生和中學生。其實書面語對於幼兒園的教學也有着舉足輕重的輔助作用。比如,兩組小朋友進行背兒歌比賽,在黑板上給獲勝組的幼兒畫上一顆五角星遠比口頭表揚的效果要好的多;教新歌時,幼兒總是記不住歌詞,如果將每一句歌詞邊唱邊用一幅畫形象地展現在黑板上,幼兒就能根據畫很快的記住歌詞等等,這些就是廣泛適用於幼兒園的非文字書面語的魅力。

2、體態語

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與情感,可以通過臉部、身體的表情顯現出來,人們把這種表情叫做體態語。幼兒教師的體態語對幼兒有強烈的感染作用,能使教育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師的微笑可以縮短與幼兒之間的距離,能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內在的親師感;教師的手勢或眼神的暗示能使幼兒在犯錯時心神領會,自覺改正;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肢體動作不僅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而且能使抽象的內容變得更為直觀,從而使幼兒更容易理解。總之,恰當地使用體態語能夠使教育教學錦上添花。

語言是一門具有無窮魅力的藝術,作為幼兒教師要在掌握規範化語言的基礎上,做到人性化、藝術化,。同時還要儘量擴大知識面,吸取世界各種語言的精華,掌握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發展,不斷蒐集專業的信息,博採眾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使天真無邪、純真可愛的孩子們伴着我們的語言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2

圖書角是區域裏必不可少的一個區角。可是,幼兒的實際閲讀情況又究竟如何呢?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經驗總結,發現有些幼兒靜不下心、還有些幼兒是不會看書,或者是書沒有玩具的吸引力大。真的非常感謝唐海妹老師所帶來的《讓牆飾成為幼兒快樂閲讀的橋樑》這一講座,讓我受益頗多!作為教師的我,也應該從自身找一找原因,來反思一下我對圖書角的創設有沒有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沒有認真學習唐海妹老師的這節課之前,説實話,我對圖書角牆飾的理解並不是很多。在此之前,我認為牆飾在圖書角的作用並不大,也沒有什麼教育意義,牆飾只是對圖書角的一個美化的作用。但通過聽了唐海妹老師的這節課時,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讓我對幼兒園圖書角的牆飾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現在談談我學習這節課的幾點體會:

1、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牆飾的佈置也不同

唐海妹老師指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圖書角的牆飾也會不同,教育意義也會不同。之前,我對圖書角牆飾的內容,並沒有考慮到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以圖書角牆飾的閲讀規則為例,無論從小,中,大班牆飾的閲讀規則只要求幼兒的如何安靜,看書時如何愛護書本,殊不知把小班的閲讀規則也放入到中大班當中,使得中大班的閲讀規則顯得過於簡單,沒有內容,也沒有符合中大班幼兒閲讀的特點。因此,通過譚海妹老師的講解,使我豁然開朗,在今後佈置幼兒園圖書角的牆飾時,一定要深入瞭解各年齡段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特點,佈置適合各年齡段幼兒閲讀的內容,達到圖書角牆飾真正的教育目的。

2、解讀牆飾,整體規劃

唐海妹老師指出,要想佈置好圖書角牆飾,第二步驟教師應該要解讀牆飾,整體規劃。那應該如何規劃呢?首先,圖書角的牆飾要分為三個版塊,第一版塊是規則牆,第二版塊是互動牆,第三版塊是新書推薦牆。很遺憾,我們班的圖書角牆飾的版塊只有規則牆,沒有互動牆與新書推薦牆。以自己所教的小班為例,小班的規則牆應以圖片為主,這樣比較符合小班的年齡特點,因為圖片具有直觀/形象/簡單的特點,幼兒易於接受,而且本班的規則牆是以幼兒自己為主人公,這樣更吸引他們的眼球,遵守閲讀規則。可本班圖書角牆飾的版塊沒有互動牆和新書推薦牆,通過這次的學習之後,我要對本班的圖書角加以整改。首先是增加互動牆與新書推薦牆的版塊,在互動牆內容的佈置上應考慮師幼互動的或幼兒與幼兒互動的內容,在新書推薦牆這方面應突出新書的重點,吸引幼兒眼球,進而喜歡閲讀新書。

3、圖書角牆飾的佈置要因地制宜,靈活調整

唐海妹老師同時還指出,圖書角牆飾的佈置要因地制宜,靈活調整,不可一成不變。我也認為,一個合適的牆飾應根據圖書角的需要進行調整,靈活變通,適合幼兒,從而達到圖書角的教育目的。

以上幾點是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談的幾點體會,同時,非常感謝縣研訓中心每一次都給我提供學習的機會,我將把學習所得的知識都投入到工作中,學以致用!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3

給孩子讀書,僅僅是因為自己喜歡讀書,讀了幾年,收穫頗大,孩子對書的熱愛讓我感動!先就兒子他們這個年齡段(四至五歲)談談我的一些在幼兒閲讀方面的感受吧。

隨着社會的不段進步和發展,生活節奏也日益的加快,通過語言解決問題已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必要,有位教育家説過:人類有兩種語言 , 一種是聽覺語言 , 一種是視覺語言。根據教育家們長期的科學早教證明 , 兒童期不僅是學習聽覺語言的最佳期 , 也是學習視覺語言的黃金期。如果兒童在學習發音説話的同時 , 早期學習識字、朗誦、閲讀 , 使視聽語言能夠與之並駕齊驅 , 那麼幼兒的智力發展水平就會突飛猛進的提高。

非常慶幸兒子剛好趕上幼兒園開展早期閲讀課題時間,面對日新月異,多元價值並存的時代,大家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閲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早期閲讀更被稱為終身學習的基礎,基礎教育的靈魂。幼兒期也是社會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兒童在這段時期的經歷和體驗,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社會性發展狀況,將影響其一生。在發展幼兒閲讀能力的同時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讓幼兒在閲讀中瞭解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和諧、美好關係,培養幼兒對生命的尊重,關愛與敬畏的情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會品質,增強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的能力,使幼兒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人,從而對理想與末來的嚮往追求,積極的人生態度給與啟迪。

早期的閲讀培養是一種習慣培養,不在於使他獲得多少知識,認識多少字,而是培養他們的閲讀習慣,使其長大後成為一個熱愛讀書的人。在我的心裏我一直認為書本是甜的,在猶太人家裏,孩子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其用意就是,讓孩子知道書本是甜的,要熱愛讀書。讓孩子熱愛讀書,也是幼兒園在早期閲讀的一項重要任務。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類文明的成果大都積沉在書中。讓幼兒從小在書的海洋中徜徉,有利於對幼兒進行智力和人性的開發與啟蒙。

當今世界正面臨21世紀的挑戰 ,人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幼兒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環境;能否協調地與他人和集體的關係;能否勇敢地擔負起社會責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決定於幼兒期的生活積累和受教育狀況。因此,培養幼兒的閲讀與社會性發展,不僅是幼兒個人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幼兒教師應積極促進幼兒完整的自我形成,使他們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有良好的適應性,能積極健康地發展,作為家長應積極配合老師,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綜合一些關於幼兒閲讀的資料後,我個人認為對於幼兒閲讀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我們注意的:

一、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和氛圍

大人選擇大人喜歡的書看,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看,為幼兒創設寬鬆和諧的閲讀環境和氛圍,有利於幼兒發展的心理環境和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看,看完放好,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主動提問,使其快樂地身心愉快地閲讀,親子共讀是大人與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大人也有權利享受其中。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不僅能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還能鞏固閲讀效果,讓幼兒在豐富的閲讀環境中,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的語言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以獲得成功的喜悦

二、一邊玩一邊讀

請用遊戲的心態而非修行的心態與孩子一起讀,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心理環境。在自由活動中,孩子有選擇讀書的自由,也有選擇不讀書的自由,只有當讀書真正成為孩子自覺的行動,閲讀成為孩子的習慣,閲讀教育才是成功的。在接送幼兒的路上教幼兒認一些廣告語,路標名,介紹一些社會活動的規則、意義,多帶孩子去接觸外面的世界,體驗社會與家庭的關係,使孩子在感受家庭的温馨氣氛,掌握與家人交往的技巧之後,讓孩子走出家庭接觸外面的社會 。如果我們讓孩子在一種創設的環境中學習,不是應試教育下的認字、讀字,而是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讓給幼兒從自我學習中培養孩子的能力,相信幼兒會自主的獲得更多認知。

三:讓孩子充分參與

親子共讀不必正襟危坐,親子閲讀不但提高了孩子的閲讀能力,幫助孩子養成閲讀的好習慣,而且還大大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機會,增進了親子感情,在家中給孩子設置屬於自己的小書房,選擇孩子自己喜歡的書,方便孩子閲讀,每晚在孩子臨睡前,和孩子一起講10分鐘小故事、和孩子一起看書等,讓孩子盡情參與是聰明的做法,可以請孩子翻書、跟着唸唸有詞,隨着故事的發展歡笑、蹦跳。在閲讀活動中,要重視引導孩子用表情、動作、體態等表現故事的內容,體驗人物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在情感體驗基礎上進行創造。如討論在故事中你最喜歡誰?你覺得什麼地方最精彩?並讓孩子模仿書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孩子富有個性的表演,就是一個自我創新的過程。對有一定閲讀經驗的孩子,在閲讀新書時,要重點引導他們去觀察畫面的背景,人物的動作、表情等,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猜測故事情節,嘗試為故事取名等,將更多的空間留給孩子,讓孩子多觀察、多表達、多總結。

四、閲圖漫畫

為孩子選擇圖畫書或插圖豐富且有藝術美感和感染力的書,在閲讀的前後、過程中,與孩子一起享受讀圖。不要將閲讀圖畫書看作小孩子的特權,大人也有權利和能力享受,何況大孩子。 讓孩子插上他們想象的翅膀,盡情的翱翔。支持幼兒把書中的問題帶到實踐中去探索。

五、一邊讀,一邊演

富有感情地、投入地閲讀,既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也是傳導閲情的最佳手段。有條件的,還可以與孩子一起表演。

六、引發問題,引導思考

不要將共讀看作考察孩子閲讀能力的手段,重要的是引發孩子自己的問題,重視問題,通過開放性的結論引導孩子更廣泛的思考。根據幼兒理解層次,引導討論。 閲讀應該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孩子體會到自己能把握圖書,從而獲得成就感,怎樣提問才能不致讓孩子們感到為難又能引發他們思索?怎樣做到儘量自然地跟孩子一起討論讀過的書而不是讓孩子感到是在接受考問?這需要根據幼兒對圖書內容的熟悉掌握程度來決定。在初步熟悉圖書內容時,提一些跟情節內容相關的具體問題,如故事裏有誰?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做了些什麼?他們是怎麼做的等等。在幼兒對圖書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時,則可以請孩子們自由討論自己對圖書的感覺,如,這個故事裏你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你覺得哪一頁的畫面最好看?你覺得還可以怎麼做?如果你是,你會怎麼做?等等。 當孩子對故事已有相當的理解時,可以提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孩子體會故事背後隱含的意思。 好書不厭百回讀。反覆讀一本書,以不同的方式來讀一本書,對孩子的理解能力都是很好的鍛鍊。

七、與孩子平等地聊書

大人與孩子一起進行閲讀活動,一定能找到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聊書是幫助孩子理解和拓展興趣的好方法。但要切記,這種交流是完全平等的,大人未必總比孩子高明。

八、讀後行動,拓展閲讀

閲讀不是讀完就完的事情,成功的'共讀活動可以喚起閲讀者廣泛的興趣,如畫畫、做手工,進行觀察、實驗,都是非常積極的反應。如果能抓住孩子的興趣,進一步延伸閲讀,將事半功倍。將早期閲讀滲透到其他領域的教育中去,使孩子得到全方位和諧的發展。孩子在閲讀過程中,常常會有表現故事的願望,這時盡力為孩子提供機會,如果需要材料,也努力滿足他們的需要。

九、充分利用公共資源

鼓勵孩子把自己熟悉的書講給大家聽,鼓勵孩子們之間間交換圖書,懂得好書要大家分享,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應當引導孩子充分利用公共圖書資源,多去書店和圖書館看書、借書。

十、變換閲讀形式,激發孩子的興趣

讀新書時鼓勵孩子看圖大膽猜測故事內容,並用較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嘗試為新故事取名。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增加孩子的閲讀經驗,使孩子對圖畫的觀察力、理解力都有所提高,所以,在讀新書時,嘗試讓孩子先猜一猜,講一講,激發孩子對新書的渴望。

通過給兒子讀書,我認為閲讀本身就是一種目的。不可否認,閲讀可以增加閲讀者的知識,開拓閲讀者的視野,但閲讀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我理解的早期閲讀是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前期閲讀準備和前期書寫準備,如知道圖書和文字的重要性,願意閲讀圖書和辨認漢字,掌握一定的閲讀和書寫的準備技能,但在給孩子讀書的過程中,在蒐集早期閲讀資料的過程中,我認識到,早期閲讀不是為了早日學會閲讀,嬰幼兒雖然有必要認識口語與文字的對應關係,有必要掌握看懂圖畫書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辨認自己的名字和常見字,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對讀書的熱愛,要把閲讀轉化為幼兒自身的興趣、需要,讓孩子愛上閲讀,使閲讀成為孩子的習慣,通過愛上閲讀,使孩子同時學會愛的方式和愛本身,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而良好的閲讀習慣和一定的閲讀能力能使孩子獲得更多情感體驗和更多閲讀的快樂,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加熱愛讀書,熱愛生活。

如果不愛,會又如何?是一個推廣兒童閲讀的熱心人士提出的一個口號,這個口號應該是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更新的詮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説給人一條魚,不如教給他捕魚的方法。其實,教給他捕魚的方法也不是最好的辦法,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喜歡魚,讓他喜歡捕魚。如果一個人不喜歡魚,也不喜歡捕魚,那麼,再好的捕魚方法,對他來説都是沒有用的。只有喜歡捕魚,才會經常捕魚,他自然會鑽研捕魚的方法,才能捕到更多的魚。

讀書也是這樣,在我們的周圍,認識字,會讀書的人很多,可是喜歡讀書的人卻不多。所以,教孩子學會是容易的,教孩子愛卻很難。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愛。兒童需要養成閲讀的習慣,形成自主閲讀的能力,在閲讀學習過程中逐漸能夠獨立思考。儘管他們還不完全識字,但是他們能夠獨立閲讀各種圖文並茂的書,能夠自己與書對話,成為成功的自主閲讀者。唯有成為自主閲讀者,才算真正具備了基本的閲讀能力,才會對通過閲讀獲取信息具有持續的興趣和熱情,才會在閲讀中跨越時空、縱橫古今,在閲讀中獲得知識廣度和心靈高度的培養。 在這個階段,應該鼓勵孩子開始培養自己的興趣。在讀書的興趣和取向方面,孩子深受大人的影響。大人一方面應該選擇自己真心喜愛的書,一方面也應該適當控制,不要讓自己的趣味過多地限制孩子的發展。在很多時候,大人説我的孩子就是不喜歡某種類型的書,往往真正不喜歡的是大人自己。 許多大人會在這個階段加大培養孩子認字的力度。實際上,閲讀起步得較早的孩子會自然表現出對識字的一定興趣。適當選擇輔助識字的讀物也是有益的,但請一定記住,相對培養閲讀興趣而言,識字是次要的事情。不要把圖畫故事書當作識字練習冊,更不要讓識字取代了閲讀。

這個階段也是拓展孩子閲讀領域的好機會,可以捕捉孩子的興趣和熱情,適時提供延伸閲讀的素材。比如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相關的科普故事、知識性讀物,幫助解決孩子的諸多為什麼,刺激他更多的觀察和探索。選擇知識性讀物,切忌片面追求大而全,應該着重考慮趣味性、合理性,而且應當是富於想象力的,最好還應該有較好的文學性。早期閲讀實質上是幼兒思維發展和情感體驗的過程。 所以我認為在早期閲讀中師幼長的互動關係和鼓勵的話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培養幼兒欣賞、講述和朗誦等多種能力的文學活動中,常常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他們會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向老師和家長髮出請求、徵詢、展示、尋求幫助等。這時就需要教師和家長鼓勵幼兒,這樣不僅增長了幼兒對閲讀活動的興趣,同時也建立了良好的閲讀習慣。因此在幼兒的童年生活中,閲讀不能被作為一項任務。而要在幼兒的生活中充滿了遊戲精神,他們在閲讀時也就是遊戲,既以遊戲的方式,也為遊戲的目的。 我覺得幼兒園給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閲讀環境,家長在家也應該給幼兒一個閲讀角。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4

早期閲讀是指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前期閲讀準備和前期書寫準備。其中包括知道圖書和文字的重要性,願意閲讀圖書和辨認文字,掌握一定的閲讀和書寫的準備技能等。

一、創設閲讀的環境,激發幼兒閲讀的興趣

(一)外部環境

我們在創設環境時,儘量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有趣味性的、含有較多閲讀信息的環境,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培養閲讀的興趣。例如開設小小圖書角,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班孩子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提供不同層次的圖書,供幼兒自由活動時自主選擇。圖書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課程內容的變化而不斷地更新,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由幼兒自發進行閲讀。

(二)內部環境

在閲讀圖書的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給幼兒輕鬆感,以保持興趣,鼓勵幼兒輕輕交流,將自己的內容介紹給大家;當幼兒想換書時,鼓勵孩子大膽選擇自己想看的書。

(三)建立良好的閲讀氛圍

圖書閲讀相對而言是安靜的活動,如果太吵,很容易有負面效應。為了讓幼兒自覺的形成安靜的閲讀氛圍,可以組織孩子參觀圖書閲覽室,感受閲覽室的氛圍,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閲讀氛圍。

二、選擇合適的閲讀材料

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思維形象、簡單,觀察事物不夠仔細,針對他們的年齡特點,在選擇圖書時需要注意的是:

(一)要以單幅畫為主,畫面情節簡單直觀、生動形象、色彩鮮豔,畫面文字不多,內容多選幼兒感興趣的動物或幼兒生活上熟悉的故事。

(二)提供的圖書必需是質地較厚、同時單頁單幅,整本書頁碼在20頁左右的圖書較受孩子歡迎。

(三)小班幼兒的圖書種類不需要準備很多,簡單易懂的兒歌、童謠、詩歌、故事等,但相同種類圖書的數量一定要滿足幼兒的需要,避免幼兒為爭搶圖書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衝突。

讀《與幼兒教師對話》有感

近階段一直在讀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不愧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畢竟從事兒童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深刻、獨到的認識。

書中分上下二篇,上篇為“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為“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係、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博士時刻向我們展示着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的把握。譬如兒童自尊的培養是教師和家長都關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來培養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於培養幼兒適宜、積極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教師應該“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挫折及失敗”,只有在適量的、明確且充分的正面反饋中才有助於增強兒童的自尊。這些觀點既反映着凱茲博士所秉持的客觀、審慎的態度,批判與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對問題的辨證的把握,也體現了她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學風,彰顯她獨特的學術品格和精神。使人領略到一種作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種在幼教領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奮態度,滋養與凸現着研究的內在價值與魅力。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個真正優秀的幼兒教師.,才能擔負起幼教的重任。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5

閲讀不僅是一種學習手段,還是人們一項最為基本和重要的生存能力。怎樣培養幼兒的閲讀習慣,我覺得:

一、要給孩子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給孩子提供一個放書的地方,使孩子可以隨時翻閲,這不僅有利於孩子閲讀習慣的養成,也利於培養孩子愛護書籍的好習慣。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閲讀經驗和心得,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要激發幼兒閲讀的興趣。

幼兒的閲讀主要是憑興趣,他們的目光往往被自己感興趣的畫面所吸引。幼兒的情感感染性較強,從情感入手培養他們閲讀的興趣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要給孩子選好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提倡閲讀經典、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經典童話等,滋養孩子們的心靈,潤澤孩子們的童年。

四、要加強親子閲讀。

親子共讀是加強早期閲讀教育的良好方式。每天堅持半小時的親子閲讀,不僅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幼兒在媽媽的懷抱裏很有安全感,這對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長都很有利,讓孩子在快樂中獲得心智全面發展。

五、家長要正確引導。

當孩子看完一篇東西時,要鼓勵孩子敍述出來。家長一旁要注意適時鼓勵、表揚和引導,讓寶寶們感到興奮和自豪,由此產生閲讀更多書的願望。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是天長日久、不斷重複的結果。而總有那麼一天,孩子會捧起以前由家長捧着的書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邊陪伴了。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6

孩子潘是xx縣幼兒園大三班的學生,作為一名家長,我很高興孩子能夠在這裏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夠得到老師的的精心培養。最近給孩子找了一個《狼和小羊》的故事,與他一起閲讀,竟然發現孩子能夠就着圖片把故事給讀完,心中甚感欣慰。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如今,讀書不再是為了美女與富貴,但是“知識改變命運”卻是真理,能夠讓人在人才競爭之中處於優勢地位。“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讀好書,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增長孩子的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可謂是一舉多得。做為一名教師,我深知閲讀的重要性,下面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拋磚引玉,希望與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進行親子閲讀很有必要,家長可以給孩子樹立良好的閲讀榜樣,言教不如身教,而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身教的魅力是不可低估的,孩子與家長朝夕相處,家長就必須事事以身作則,只有自己喜愛閲讀,孩子才能喜歡上閲讀,所以做為家長應和孩子一起讀書,共同成長。

其次,閲讀貴在堅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給他買了各種圖書、字卡之類的閲讀物,並適當的予以指導,但受到網絡、電視的影響,使這些東西沒有得到更及時、有效的利用,收效甚微,所以,作為家長,應能夠制定出一個合理可行的培養目標,將閲讀進行到底。

再次,我們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閲讀機會。閲讀不能侷限在學校和家裏,也不僅是閲讀書籍,走在大街上見到的標誌牌,隨手拿到的一張小紙條,都可以作為孩子讀的內容,讓孩子感覺到閲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轉移,要想方設法地採用各種有趣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總之,閲讀能夠給孩子帶來成功的喜悦,能夠擴大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心靈。作為家長,我們應不斷思考,如何引領孩子走過這個語言成長的關鍵時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7

與孩子一起閲讀,不僅孩子高興,我自己也感到很快樂,雖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着書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放鬆起來,感覺很温馨。當她高興的時候,拉着我的頭,親一親我的臉,説聲“爸爸你真好!”,我真的很滿足,什麼是幸福,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在這一刻,我很快樂。

在閲讀時,有時我讀錯了,她能給我指出來,有時她也能給我講一講她聽到的小故事,問一些我回答不了的問題,才發現她比我小時候厲害得多,慢慢地發現互動學習的效果真的不錯,學得輕鬆,掌握得也快,有點羨慕她,小時候我們也這樣該多好。當然我也有不耐煩的時候,一首詩教了好多遍,可她就不會,氣得我真想教訓她一頓,可是看到她怯怯的看着我的眼神,那可憐兮兮的樣子,心隱隱的有些心疼,情緒也就不知不覺平靜了下來。

與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快樂,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想一想,這就是生活,這其中的滋味只有慢慢品嚐,才感到彌足珍貴,總之,在與孩子一起閲讀當中,我的收穫真的很多很多。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8

近日來與孩子一起學習《小豬唏哩呼嚕》,讀到高興時,看到孩子哈哈的大笑,聽着孩子“下面呢?下面呢?|”的催促聲,心裏感到很滿足。仔細想一想,與孩子一起閲讀,真的體會很多。

陪孩子一起閲讀,才發現自己的成人思維,真的不太適合現在的孩子,總是發現孩子學的太慢,如此簡單的知識,卻總是理解不了;簡單的古詩,卻一直記不住,自己急得不得了。後來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小時候的樣子,才發現孩子也真不容易。“理解”比什麼都重要!暗暗的告訴自己,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太早的將社會的喧囂帶入孩子的生活,要保持孩子的童真。至少在陪孩子閲讀的我體會到了要有耐心,用孩子思維體會孩子的生活,這也是一種收穫吧。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9

當今世界正面臨21世紀的挑戰,人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幼兒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環境;能否協調地與他人和集體的關係;能否勇敢地擔負起社會責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決定於幼兒期的生活積累和受教育狀況。因此,培養幼兒的閲讀與社會性發展,不僅是幼兒個人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幼兒教師應積極促進幼兒完整的自我形成,使他們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有良好的適應性,能積極健康地發展,作為家長應積極配合老師,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綜合一些關於幼兒閲讀的資料後,我個人認為對於幼兒閲讀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我們注意的:

一、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和氛圍

大人選擇大人喜歡的書看,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看,為幼兒創設寬鬆和諧的閲讀環境和氛圍,有利於幼兒發展的心理環境和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看,看完放好,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主動提問,使其快樂地身心愉快地閲讀,親子共讀是大人與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大人也有權利享受其中。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不僅能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還能鞏固閲讀效果,讓幼兒在豐富的閲讀環境中,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的語言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以獲得成功的喜悦

二、一邊玩一邊讀

請用遊戲的心態而非修行的心態與孩子一起讀,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心理環境。在自由活動中,孩子有選擇讀書的自由,也有選擇不讀書的自由,只有當讀書真正成為孩子自覺的行動,閲讀成為孩子的習慣,閲讀教育才是成功的。在接送幼兒的路上教幼兒認一些廣告語,路標名,介紹一些社會活動的規則、意義,多帶孩子去接觸外面的世界,體驗社會與家庭的關係,使孩子在感受家庭的温馨氣氛,掌握與家人交往的技巧之後,讓孩子走出家庭接觸外面的社會。如果我們讓孩子在一種創設的環境中學習,不是應試教育下的認字、讀字,而是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讓給幼兒從自我學習中培養孩子的能力,相信幼兒會自主的獲得更多認知。

三、讓孩子充分參與

親子共讀不必正襟危坐,親子閲讀不但提高了孩子的閲讀能力,幫助孩子養成閲讀的好習慣,而且還大大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機會,增進了親子感情,在家中給孩子設置屬於自己的小書房,選擇孩子自己喜歡的書,方便孩子閲讀,每晚在孩子臨睡前,和孩子一起講10分鐘小故事、和孩子一起看書等,讓孩子盡情參與是聰明的做法,可以請孩子翻書、跟着唸唸有詞,隨着故事的發展歡笑、蹦跳。在閲讀活動中,要重視引導孩子用表情、動作、體態等表現故事的內容,體驗人物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在情感體驗基礎上進行創造。如討論在故事中你最喜歡誰?你覺得什麼地方最精彩?並讓孩子模仿書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孩子富有個性的表演,就是一個自我創新的過程。對有一定閲讀經驗的孩子,在閲讀新書時,要重點引導他們去觀察畫面的背景,人物的動作、表情等,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猜測故事情節,嘗試為故事取名等,將更多的空間留給孩子,讓孩子多觀察、多表達、多總結。

四、閲圖漫畫

為孩子選擇圖畫書或插圖豐富且有藝術美感和感染力的`書,在閲讀的前後、過程中,與孩子一起享受讀圖。不要將閲讀圖畫書看作小孩子的特權,大人也有權利和能力享受,何況大孩子。讓孩子插上他們想象的翅膀,盡情的翱翔。支持幼兒把書中的問題帶到實踐中去探索。

五、一邊讀,一邊演

富有感情地、投入地閲讀,既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也是傳導閲情的手段。有條件的,還可以與孩子一起表演。

六、引發問題,引導思考

不要將共讀看作考察孩子閲讀能力的手段,重要的是引發孩子自己的問題,重視問題,通過開放性的結論引導孩子更廣泛的思考。根據幼兒理解層次,引導討論。閲讀應該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孩子體會到自己能把握圖書,從而獲得成就感,怎樣提問才能不致讓孩子們感到為難又能引發他們思索?怎樣做到儘量自然地跟孩子一起討論讀過的書而不是讓孩子感到是在接受考問?這需要根據幼兒對圖書內容的熟悉掌握程度來決定。在初步熟悉圖書內容時,提一些跟情節內容相關的具體問題,如故事裏有誰?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做了些什麼?他們是怎麼做的等等。在幼兒對圖書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時,則可以請孩子們自由討論自己對圖書的感覺,如,這個故事裏你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你覺得哪一頁的畫面看?你覺得還可以怎麼做?如果你是,你會怎麼做?等等。當孩子對故事已有相當的理解時,可以提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孩子體會故事背後隱含的意思。好書不厭百回讀。反覆讀一本書,以不同的方式來讀一本書,對孩子的理解能力都是很好的鍛鍊。

七、與孩子平等地聊書

大人與孩子一起進行閲讀活動,一定能找到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聊書是幫助孩子理解和拓展興趣的好方法。但要切記,這種交流是完全平等的,大人未必總比孩子高明。

八、讀後行動,拓展閲讀

閲讀不是讀完就完的事情,成功的共讀活動可以喚起閲讀者廣泛的興趣,如畫畫、做手工,進行觀察、實驗,都是非常積極的反應。如果能抓住孩子的興趣,進一步延伸閲讀,將事半功倍。將早期閲讀滲透到其他領域的教育中去,使孩子得到全方位和諧的發展。孩子在閲讀過程中,常常會有表現故事的願望,這時盡力為孩子提供機會,如果需要材料,也努力滿足他們的需要。

九、充分利用公共資源

鼓勵孩子把自己熟悉的書講給大家聽,鼓勵孩子們之間間交換圖書,懂得好書要大家分享,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應當引導孩子充分利用公共圖書資源,多去書店和圖書館看書、借書。

十、變換閲讀形式,激發孩子的興趣

讀新書時鼓勵孩子看圖大膽猜測故事內容,並用較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嘗試為新故事取名。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增加孩子的閲讀經驗,使孩子對圖畫的觀察力、理解力都有所提高,所以,在讀新書時,嘗試讓孩子先猜一猜,講一講,激發孩子對新書的渴望。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0

“親子閲讀”是以閲讀為紐帶,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起成長。它不僅給父母和孩子創造了交流互動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更為孩子的心靈帶去了情感慰藉: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從兒子步入幼兒園開始,我們的親子共讀已經堅持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欣喜的是,通過閲讀孩子真的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良好的閲讀習慣,每當我忙起來把閲讀拋在腦後的時候,他都會提醒我一句:“媽媽,今天還沒有讀書呢”。其次,閲讀明顯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每當他説出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詞語或句子,都會給我們帶來小小的驚喜和感動。第三,相信閲讀無形之中也開闊了孩子的眼界,豐富了孩子的思想,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親子閲讀不是形式,需要我們家長們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實踐:孩子的潛力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引導,用心去激發,相信每一次用心的參與,都會感受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都會感受到親子閲讀的獨特魅力。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1

古人云:好讀書,不求甚解。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孩子成長離不開童話故事,為孩子大聲朗讀,和孩子一起讀書,讓小小的生命感受到故事的樂趣,感受到被關愛的温馨,是早期閲讀的出發點,也是早期教育的一個關鍵環節。

於是,在瑤瑤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我就在枕邊講一些小故事哄她入睡。慢慢的,發現故事講多了,她也能用自己還不成句子的語言一點點複述出來。等她再長大一些,我給她買了許多有意思的繪本,聲情並茂地將故事裏的情節講給她聽,她每每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插上幾句。即使是對書中的故事她都早已爛熟於心,每個故事重複了許多遍,可她總是百聽不厭。我們已經驚訝地發現,孩子的閲讀習慣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了明顯的轉變:由被動變為了主動,由主動變為了自覺,由自覺變為了自發。她會拎着故事書纏着我們給她講故事,或是在她想看繪本而我們又剛好沒空的時候,一個人翻着繪本自己講給自己聽。更有趣的是,她還會把家裏的娃娃們聚集起來排成一排坐在她面前,自己當老師給這些“學生們”開故事會。這種潛移默化的成效,只有在家長和孩子共同用心投入、耐心堅持之後才能夠真正體會得到。

在共同閲讀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與孩子閲讀和思維特點有關的問題。這裏略拾幾點,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勉。

一、為孩子選擇恰當的圖書

首先,我覺得既要尊重孩子的心裏特點,選一些她感興趣的,如印刷美觀,篇幅短小、通俗,內容有趣的圖畫;又要有一定的價值,情節發展要符合孩子的想象和思維的繪本。有了興趣孩子就會把閲讀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其次,選擇一些小故事藴含生活中小哲理的故事書。可以在閲讀時結合孩子在實際生活中與家人、老師、同學們的相處經歷,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讓她知道一些簡單的社會準則,從小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學習世界觀,以及如何待人接物的處事之道,這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不為之,一切從小事做起,孩子成人要比成才重要得多。

二、幼兒閲讀需持之以恆

我們每天要為工作奔波勞累,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等等,但無論我們每天多忙,也要堅持擠一些時間陪孩子閲讀。我們可以利用睡覺前以及週末和孩子在家的時間一起閲讀。陪孩子一起閲讀是培養孩子愛讀書習慣的開始,讓這段美好的時光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和期待。

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閲讀氛圍

讓孩子儘可能多地接觸書籍,家人在家一起讀書,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孩子。在與孩子閲讀時,儘量用兒童化的語言。有時書上的語言比較深奧,對孩子來説還不能很好的理解,我就儘量用通俗的語言講給她聽。同時,在講完故事後,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這樣一來,孩子的閲讀興趣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也逐漸提高。

閲讀,不是形式,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實踐。孩子的潛力,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引導,用心去激發!相信每一次我們父母言傳身教地參與,都會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發光點!都會感受到閲讀的魅力!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2

古人云:好讀書,不求甚解。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孩子成長離不開童話故事,為孩子大聲朗讀,和孩子一起讀書,讓小小的生命感受到故事的樂趣,感受到被關愛的温馨,是早期閲讀的出發點,也是早期教育的一個關鍵環節。

於是,在瑤瑤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我就在枕邊講一些小故事哄她入睡。慢慢的,發現故事講多了,她也能用自己還不成句子的語言一點點複述出來。等她再長大一些,我給她買了許多有意思的繪本,聲情並茂地將故事裏的情節講給她聽,她每每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插上幾句。即使是對書中的故事她都早已爛熟於心,每個故事重複了許多遍,可她總是百聽不厭。我們已經驚訝地發現,孩子的閲讀習慣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了明顯的轉變:由被動變為了主動,由主動變為了自覺,由自覺變為了自發。她會拎着故事書纏着我們給她講故事,或是在她想看繪本而我們又剛好沒空的時候,一個人翻着繪本自己講給自己聽。更有趣的是,她還會把家裏的娃娃們聚集起來排成一排坐在她面前,自己當老師給這些“學生們”開故事會。這種潛移默化的成效,只有在家長和孩子共同用心投入、耐心堅持之後才能夠真正體會得到。

在共同閲讀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與孩子閲讀和思維特點有關的問題。這裏略拾幾點,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勉。

一、為孩子選擇恰當的圖書

首先,我覺得既要尊重孩子的心裏特點,選一些她感興趣的,如印刷美觀,篇幅短小、通俗,內容有趣的圖畫;又要有一定的價值,情節發展要符合孩子的想象和思維的繪本。有了興趣孩子就會把閲讀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其次,選擇一些小故事藴含生活中小哲理的故事書。可以在閲讀時結合孩子在實際生活中與家人、老師、同學們的相處經歷,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讓她知道一些簡單的社會準則,從小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學習世界觀,以及如何待人接物的處事之道,這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不為之,一切從小事做起,孩子成人要比成才重要得多。

二、親子閲讀持之以恆

我們每天要為工作奔波勞累,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等等,但無論我們每天多忙,也要堅持擠一些時間陪孩子閲讀。我們可以利用睡覺前以及週末和孩子在家的時間一起閲讀。陪孩子一起閲讀是培養孩子愛讀書習慣的開始,讓這段美好的親子時光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和期待。

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閲讀氛圍

讓孩子儘可能多地接觸書籍,家人在家一起讀書,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孩子。在與孩子親子閲讀時,儘量用兒童化的語言。有時書上的語言比較深奧,對孩子來説還不能很好的理解,我就儘量用通俗的語言講給她聽。同時,在講完故事後,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這樣一來,孩子的閲讀興趣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也逐漸提高。

親子閲讀,不是形式,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實踐。孩子的潛力,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引導,用心去激發!相信每一次我們父母言傳身教地參與,都會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發光點!都會感受到親子閲讀的魅力!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3

XX鎮中心幼兒園這次舉辦的“我與孩子同讀書,共成長”的親子閲讀活動進一步讓我們感受到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書籍,是通向宏觀世界的七彩橋樑;書籍,是漫步微觀世界的通幽小徑;書籍,可以帶我們遨遊千萬裏,直上重霄;書籍,可以帶我們縱橫億萬載,穿梭古今。書籍,如同阿里巴巴的那句“芝麻開門”,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財富。

讀書,往往是外在與內在,強制與自由的結合體。父母的選擇決定了孩子的閲讀內容和視野,從最初的《三字經》到《安徒生童話》,從單純的聽《詠鵝》到熟練的背詩句,在爸爸媽媽的示範閲讀與即興表演雙向結合的情境裏,孩子模仿的能力突顯,加之適時的肯定與互動,孩子對書本的興趣初步形成。隨着成長,動畫片開始介入孩子的生活。以動畫片為媒介引導孩子閲讀的條件成熟。孩子開始有所選擇,根據興趣選取自己愛看的圖書,比如恐龍系列。書籍的閲讀打開了孩子想象的大門,張開帶着光芒的翅膀,飛進充滿無數可能的夢幻王國,孩子是王國的,為你講述發生的故事,語言流暢,條理清晰,妙詞頻現,佳句迭出,神采飛揚,自編自導自演,自主自信自強。書籍的閲讀帶來了生活習慣的變化。逛超市的第一步由買玩具或者零食轉變為買喜歡的書,並且在看書買書的過程中無師自通了作比較,在數不盡的誘惑中堅定自己的選擇並勇敢的站在沒有爸媽陪伴的書架處閲讀,等待……閲讀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漸漸學會了基本的禮貌,學會了關心別人,變得勇敢、堅強,這就是閲讀的魅力,閲讀的收穫。

閲讀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習的關鍵。親子閲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培養親子關係的重要途徑,可以使家長和孩子很好地溝通和交流,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提高他們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是一起享受親情、分享快樂的過程。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4

從孩子幼兒園算起,我們陪孩子閲讀已經有八年多時間了。經過這麼多年的互動式閲讀,我們已經驚訝地發現,孩子的閲讀習慣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了明顯的轉變:由被動變為了主動,由主動變為了自覺,由自覺變為了自發。現在孩子早就改掉了回家沒事就看電視的習慣,總喜歡一頭扎進自己的房間裏靜靜地看書;家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就非常喜歡把書中看到的有趣內容講給大家聽,還經常道出一些耳目一新的詞句,有模有樣的,頗有一定的語言組織和邏輯推理層次。閲讀,這個認知世界、吸取知識的重要方式,現在已經逐漸融進了孩子的興趣世界裏。

一起讀書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家長和孩子共同經歷着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讓家長和孩子貼的更近,彼此間沒有隔閡,象朋友那樣親密無間無話不談,可以零距離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於及時調整方式方法,更好的為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我們深知榜樣的帶動力量,在閒暇時,我們家長會拿上一本書,靜靜地品讀,給孩子創造一個從讀書的氛圍,讓孩子知道讀書是一個好習慣。

在閲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一是固定讀書時間。我們把晚上睡前半小時作為閲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裏,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裏的雜務,關閉電視和電腦,全家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是選擇讀書姿勢。我們採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牀上或沙發上,讓孩子依偎着家長,家長用手攬着孩子,不時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小臉蛋,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氛圍。

三是注意讀書的語調。我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閲讀節奏。當然,現在孩子大了,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看書,好的段落,好的句子互相交流。

四是做好導讀準備。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並以此為出發點,找一些相關的,充滿童趣的書藉,和孩子共同閲讀,慢慢地孩子的知識面會變得開闊起來,思路會變得活躍起來,當碰到問題,會提出許多的“為什麼”,而為了解決這許多的為什麼,他就願意去看更多的書,就進一步激發了他看書的興趣。

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並不是一日之功,它不僅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我們做家長的考驗,通過陪孩子讀書,讓我這個家長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想的是什麼,通過讀書孩子懂得了自尊,什懂得了愛、懂得了責任,懂得了寬容、懂得了堅持。在今年教師節的時候,兒子親了親我,趴在我的耳朵旁對我説:“媽媽,今天是你的節日,祝願您教師節快樂”。我當時真的好感動,這除了要感謝學校老師的耐心教導,我覺得是有益的書籍讓孩子知書達理、懂得了感恩。

和孩子一起快樂的讀書吧!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於書的世界裏,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快樂!在一個充滿積極向上,樂於學習,與書為伴的家庭環境中,孩子一定是快樂、健康、自立、博學的!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5

與孩子一起閲讀,通過一些小故事,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讓她知道一些簡單的社會準則,從小就樹立積極向上健康全面的生活學習世界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不為之,一切從小事做起,因為生活讓我知道孩子成人要比成才重要得多。長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閲讀、娛樂、遊戲,讓我對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當孩子不開心的時候,想法讓好開心,當她在學習中取得成績的時候,及時給予表揚,給予她一個充實快樂的童年,讓她在幸福中慢慢長大。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6

在共同閲讀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與幼兒閲讀和思維特點有關的問題。首先面對要解決的就是孩子的興趣問題。對幾歲的孩童來説,初期的生字生詞較多,較長的文章很容易讓孩子厭煩,講大道理的方式更是適得其反,還總問你是什麼意思或者什麼含義,除了耐心講解之外。我們還摸索了一些辦法,比如:給孩子提一些有趣的問題,有些是明知他知道答案的,有些是開拓他的思維的。模仿書、圖中的動物聲音和做一些滑稽動作,增加了一些互動性。其次,就是互相講述故事,我們發現孩子在這個階段是先認字後理解意思,而且擔心念錯,的確有很多字又是不認識的,因此停頓較多,詞句不連貫,如果讀錯就立即糾正的話會加劇這種現象。於是,我們鼓勵他消除這種疑慮,大膽地用詞語或者圖片聯想地方式閲讀,孩子試後確實流利了很多,只是漏字和錯字多些,我們沒有再如以前一樣當時就打斷糾正,而是改成了讀後指正,效果反而不錯。然後就是背古詩,我們是先看圖培養他對古詩產生興趣,然後一句句的教他熟悉。開始是我背上半句、讓他背下半句,以此為引導教他熟記整首的古詩。另外我們意識到一定得選擇適合孩子所處年齡段的書籍,孩子在看書畫畫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多陪同或者以身作則的給他樹立一個好榜樣。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7

早期閲讀是指在學前階段,通過大量的圖文並茂的讀物,幫助幼兒從簡單的口頭語言過渡到規範的書面語言,對於幼兒的思維,語言、想象力、個性、習慣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培養。早期閲讀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閲讀興趣,提高孩子語言能力。關於如何開展小班早期閲讀,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教會孩子正確的閲讀技巧

學齡前幼兒思維具體直觀,未掌握各種閲讀技巧,常一下翻到前面,一下又翻到後面,不能很好的觀察每一頁畫面上的人物與背景,根據前後畫面暗示用想象補充故事發展空間,對此我採取以下幾種教學措施:

首先利用幼兒的泛靈性,激起幼兒對書本的興趣。如在給幼兒介紹書本時我説到:老師有一位好朋友要介紹給你們,它身上有好多漂亮的圖案,你如果能和他做好朋友呢,就會知道好多好聽的故事,學到很多本領,它的名字就叫做書——以此來引起幼兒對書的興趣,並知道前提必須是做好朋友,要愛護書本。接着便是教幼兒認識書的封面、底面等基本常識,知道用手指輕輕翻書並以兒歌形式傳授給幼兒,讓幼兒在邊念兒歌邊看書的過程中學會閲讀技巧。有了一定的閲讀技巧,幼兒閲讀起來才會更加的有意思。

二、繪本的選擇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興趣

本學期我園開展的早期閲讀活動有《狗和猴》、《長長的》、《喳吧喳吧》,《長長的》和《晚上》是我在城裏實習時借閲回來的書本,把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帶回農村幼兒園,拓展我們農村孩子的閲讀面。這些繪本上的圖畫都簡明易懂,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如《長長的》一繪本中,幼兒瞭解了各種“長長的”動物和事物;而“晚上”更是幼兒天天都感受到的,這樣尋常的“晚上”卻讓幼兒非常感興趣,它們通過觀察繪本,瞭解了晚上應該怎麼樣,另一方面也鞏固了幼兒的睡覺習慣培養。

三、創造一個寬鬆的氛圍

幼兒園的早期閲讀以培養幼兒興趣為主,讓幼兒在輕鬆自主的氣氛中進行閲讀、識字、遊戲,其樂融融中無形的進行了教育,用環境來感染幼兒的身心。如在開展活動時,通常我會以遊戲的口吻開始,“我帶着故事滑下來咯”、“一輛載滿故事的火車開來咯”等等,隨着這樣有趣的導入,幼兒頓時覺得這樣的閲讀非常輕鬆。另外,我將大書上的圖片剪下來,以各個角色的特徵開展活動,幼兒彷彿在看一場話劇表演,在很輕鬆的氛圍中展開了閲讀。除此之外,我班還開設了閲讀區,提供不同繪本,以供幼兒在區域活動時自由閲讀繪本並進行交流。

四、抓住一日生活的環節進行閲讀薰陶

除了在集中活動和區域活動開展早期閲讀,我園還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其他環節對幼兒進行閲讀薰陶,如幼兒在來園或餐前、餐後等自由活動時間內進行自主的閲讀活動,在午睡起牀後的欣賞活動及散步時都可以有意的滲透,在提供錄音帶的同時也提供書本,幼兒耳濡目染,進步地很快,對繪本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8

xx國小教師全員遠程培訓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在這幾天的全員培訓中讓我學習到了一以前在課本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在培訓中,通過學習各位老師上傳上來的教學資源,真的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以後如何進行紮實有效的語文閲讀教學活動,現就將我的一些收穫總結如下:

1、主題單元教學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學案。在精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摸索出學習方法,然後在略讀課文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交流。

2、主題閲讀以讀為主,從讀中領悟文章中的精髓。從不同形式,不同聲調,不同理解去領悟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如陸恕老師所説的“一讀解千愁”。

3、語文教學要有語文味。在課堂上,學生對語言的學習、訓練要紮實有效;採用合適的、不同形式的讀,使語文課堂書生琅琅;課中課後注重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

4、閲讀教學以讀為本。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踐經驗也告訴我們,朗讀是學生領略課文藴涵情感的最佳途徑,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對語言文字有敏鋭感覺的表現。

如教學《草原》中“那裏的天比別處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時,可從兩方面着手:

一是要正確地停頓;

二是要讀出重音。

“那裏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過這樣的朗讀指導,學生將會感受到草原的天,由於沒有遮攔,顯得格外開闊,也叫人特別愉快。

有了這種體會,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這種意境,也就會無拘無束地讀出作者那種對草原的熱愛之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課文當中,進入文章的意境,學習效果可見一斑。因此,閲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

總之,通過參加本次活動,我的收穫頗多,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更加努力,認真做到語文教學體現以語言訓練為中心,特別加強語言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語文閲讀能力,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努力轉變教學觀念及方法、策略,提高語文課堂的效。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19

幼兒通過早期的閲讀,可以使其更具有獨立性、更自信,閲讀興趣更濃,閲讀範圍更寬,知識面更廣。但從父母帶着孩子閲讀到孩子獨立閲讀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以我的`體會,這個過程分以下幾個階段。

一、識字階段

識字是閲讀的前提,但是識字是枯燥的,我一是通過做遊戲的方式,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識字。二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我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經常説“爸爸的故事都是在書上看來的,因為爸爸認識很多字,寶寶要想聽更多好聽的故事,自己也可以看啊”,這樣,孩子有了慾望,就會比較有興趣。如此這般,寶寶在三歲的時候認識了大約3000個左右的常用字,為早期閲讀提供了基礎。當然在認識一些字後就給他一些小故事讀,增加興趣。

二、創造閲讀環境

家裏要隨處可見適合幼兒閲讀的書,因為孩子讀書的興趣不能持久,想看的時候隨時可以拿到書。

三、親自共讀

家長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和寶寶一起讀故事書,或者你讀一個故事聽,寶寶讀一個故事聽,這樣寶寶才有讀書的氛圍。

四、培養興趣

早期閲讀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沒有興趣,效果肯定大打折扣。閲讀興趣要從小培養。通過有趣的故事書讓寶寶體會讀書帶來的快樂。如果寶寶讀一些科普方面的書,家長要參與進來,要故意讓寶寶顯露他看到的科普知識,讓後進行表揚,得到表揚的寶寶會更願意繼續讀書。或者提出一個問題,鼓勵他到書上找答案,找到答案後,進行表揚和讚賞。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賞。

五、寶寶自讀

孩子對自己的閲讀能力有信心後,他就更喜歡閲讀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去選擇合適的圖書,讓孩子從書中去找尋知識,汲取營養,開拓視野了。當然在寶寶自讀的過程中,家長還是要積極的參與到孩子的讀書活動中的,比如時常一起讀,提出問題等,因為讀書對於寶寶來講,這個過程他是希望別人關注和欣賞的。

從孩子學會翻書到孩子自主閲讀也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家長要積極參與,引導孩子發現樂趣,自身做好榜樣,然後就是耐心等待,最後就大功告成了,呵呵。

幼兒閲讀心得體會 篇20

書對孩子而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渠道。因此我們就為孩子挑選適合其認知程度與興趣的書籍。自從微笑進入中班以來,我發現她比以前更熱愛看書了。很多時候都是拿起書就大聲朗讀起來,讀到不認識的字時,會拿着書來問我,我告訴她讀音後,她會繼續讀下去。讀到自己認識的一些難字或有趣的情節時,會哈哈笑起來。

有時晚上臨睡時讓我講故事給他聽,她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有時也突發奇想説:“媽媽,我也給你講故事。”講完後,我就會問他這個故事主要講的什麼內容?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呢?啟發他思考問題,這樣便於他理解故事的意義,並對文字產生興趣,是他理解能力逐漸加深。在家中,我給孩子買了數百本適合孩子閲讀的書籍,厚厚薄薄一大堆,培養他的閲讀興趣,幫他提高閲讀能力,拓寬他的知識面。 如今的社會很多人都要上班養家,孩子要上學,孩子和父母的相互交流機會和相處時間有限,但我覺得我們應該盡我們的所能,每天花30分鐘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讀書,切切實實地關心孩子的學習。親子共讀就是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共同經歷一件事情,共同體會故事中的喜怒哀樂,引導孩子讀好書,好讀書。親子共讀是加深孩子和父母感情的橋樑,它可以加深父母與孩子的親情,使孩子深切的體驗到父母的愛的温暖,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我們共同讀書吧!閲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和孩子交流的平台。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快樂的閲讀、和孩子一起分享閲讀的喜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