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感受心得體會(通用6篇)

演講感受心得體會 篇1

在羣眾性的集會、活動中,最後一般都有請嘉賓或領導即席講話這個環節。這種即興演講,有別於首長指示,不同於專家點評,一般是談感想、説看法、講希望,要求短小精悍、畫龍點睛,切忌囉嗦宂長、套話連篇。本文僅就個人此類即興演講的體會,介紹六種常用的方法。

演講感受心得體會(通用6篇)

一、提綱挈領法

我跟同學們一樣洗耳恭聽了山谷先生的講座,在聽的過程中有四個詞語不斷地湧現在我的腦海中,它們是“自豪”、“感謝”、“羨慕”和“希望”。

先説“自豪”,沒想到山谷先生竟是我們中文系的系友,同學們的師兄,而且竟是我的老鄉,我為我們中文系有山谷先生這麼優秀的系友而自豪,我為有山谷先生這麼出色的老鄉而自豪!

接着説“感謝”,感謝山谷先生在百忙中抽空來為我們講學,帶給我們這麼多鮮活的信息和實用的朗誦技巧;感謝同學們,尤其是那些一直站在走廊裏的同學們,自始至終認真聽講,積極參與互動環節。

再説“羨慕”,我聽過許多講座,但沒有聽到過這樣精彩的朗誦指導,我羨慕同學們好福氣。

最後説“希望”,希望如山谷先生自己所説,今天的講座只是一個開始,今後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我抓住了“自豪、感謝、羨慕、希望”這四個關鍵詞語,帶動整個講話,把對演講者的高度評價、對廣大聽眾聽講熱情的肯定、對今後舉行學術講座的希望都講到了。我覺得這種講法可以突出重點、綱舉目張,便於演講者操作,也容易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

二、數字串連法

我們系每年都舉行一次大學生辯論賽,去年的辯論賽結束時,我作了這樣的即興演講:

我們系一年一度的大學生辯論賽圓滿結束了。對這次辯論賽,我的評價概括起來是兩句話:兩個新突破,一種好形式。第一個突破是,突破了往屆各講各的、交鋒不激烈的老一套,開始了真正的短兵相接、脣槍舌劍,辯出了水平、辯出了智慧……第二個突破是,突破了往屆只注意引經據典、脱離實際的老一套,開始貼近我們大學生的生活,辯出了思想、辯出了風格……

我認為,辯論賽是一種好形式,大學生自我教育、展示風采、鍛鍊口才的好形式……

用數字和中心詞把感想的內容概括起來、串連起來,如“三好”“四個突出”“一個驚喜,兩點反思,三個堅持”之類。這種講法提綱撮要,好記好説,是常用的一種方法。

三、暢抒情懷法

我觀看了我們系20xx年元旦文藝晚會後,這樣談感想:

今晚的每一個音符都跳躍着歡樂,每一張笑臉都洋溢着激情,每一次掌聲都傳達着共鳴,每一聲喝彩都飽含着深情,每一個節目都凝聚着演員的汗水,每一個創意都編織着新年的夢

五、互動交流法

採用給聽眾提問、與聽眾呼應的方式談感受,可以拉近與聽眾的距離,在演講者、聽眾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使講話更有親和力,很自然地把活動推向高潮,畫上一個振奮人心的感歎號。

演講感受心得體會 篇2

關於學習《演講學》的心得體會 在大三第二學期,終於有機會接觸到演講學這一門學科。以前通過各種渠道聽過一些名人,企業家等的精彩演講,聽着他們台上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自己卻口齒笨拙,一度認為演講學是一門高深莫測,可望而不可及的學問。但是通過了一個學期的學習,發現演講學雖然沒有想象中的高深莫測遙不可及,但是依然需要堅持的鍛鍊與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語言能力

戴爾·卡耐基説過:“演講的能力是走向成功的捷徑,這種能力使一個人備受矚目,鶴立雞羣”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從理論上了解了演講學的框架,從實踐中學習瞭如何寫演講稿,演講的技巧,演講中的語調發音動作等等,深入細緻地感受一場演講所要付出的準備和注意的問題。

演講學可以展示個人素質,展現個人的魅力,用老師所説的話就是“內強素質、外塑形象”

而演講,首先需要的是勇氣,一個連上台都不敢的人,説話的勇氣都沒有,怎麼演講,更不用説開始一場精彩的演講了所以我們必須鍛鍊自己的膽量,至少敢於站到台上,面對觀眾。恰恰這點缺乏了,所以很多人站到台上會膽怯,發抖,口齒不清。克服了這點,給自己添足了自信。自然而然地,這場演講就成功了一半。其次,勇氣有了,但是我們沒有充分的準備也是不行的,即使有時候需要即興的演講,也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或者有意或無意的去積累才能有材料去演講。所以充分的準備是必要的。正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足夠準備能帶我們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在一場演講之前,需要我們在着裝,語言,表情,眼神,姿勢,風度各個小細節中把握得當。更要對所演講的主題有事前的資料收集和了解,演講稿的完善準備亦有助於拿捏整場演講的節奏和範圍。只有充分準備,一場演講才能充實而不浮誇,細膩而不粗糙。

經過演講學的學習,我認識到了演講不僅能鍛鍊我們的能力,還能提高我們的政治、文化、藝術素養,文化傳承最主要的兩種載體是文字和語言,我們只有將文字和語言學好,才能發揚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才能更好地與人溝通,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演講感受心得體會 篇3

通過三個月演講的學習,自己感覺自己有不少的收穫,但畢竟是學識粗淺,對演講只知許些皮毛,不易深談,免得誤人子弟。在此談談自己學習演講這門學問的一點體會。

演講其實是一種特殊環境下的説話交流方式,是一種特殊的交際行為。交際、交流都需要互動,也就是説在演講中我們必須要調起聽眾的興趣,只有使對方樂意聽了,你的話語才能夠充分展開,進而為對方所接受。如果聽眾態度漠然,你的話語就會沒有市場。要使聽眾洗耳恭聽你的演講,所以選擇聽眾感興趣的話題就顯得十分重要。聽眾感興趣的話題是人們常常説的一些熱門話題、焦點話題、對方話題等等,像在演講課上,好幾位同學都講到的馬加爵殺人事件就緊緊地把握住了這點,因而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同時,還應該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同樣話題的語言,不同的表達方式會收到不同的聽覺效果,所以在演講中,表達方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聽眾的不同反應。要想有一種好的表達方式就要求要找準角度,儘量從聽眾感興趣的角度切入。比如侃球,東侃侃西侃侃,換個角度再侃侃,這樣侃來侃去,不但沒有好的效果,反而是把聽眾侃暈了;如果同一話題,你是從足彩的角度深入展開的話,把觀眾引進你所設下的目的地就輕而易舉了。當然,這對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説有點苛刻,但多朝這方向努力,我想漸漸地就會收到效果。

在演講過程中,除了話題、角度外,我想更為重要的就是我們字裏行間、時時刻刻都要有一種現場交流的感覺。這點的重要性對我們師範生來説就不言而喻了。在我們教師隊伍中,一上台就語無倫次的大有人在。甚至許多很有水平的作家、學者也不例外,善玩筆桿兒的巴金就是其一,巴金一向迴避大會發言,萬不得已時,才以“書面發言”代之。在大學校園裏那些學富五車的教授,講課受歡迎的實在是鳳毛麟角。何其芳先生在一次報告會上説,他當年念大學時,有一個教授,講哲學就是把他那多年前就寫好的講義拿到課堂上照念一遍。

這是一種缺乏現場交流感的表現,我們在演講中切記,交流感十分重要。走出念稿、背稿的誤區。我們今後走上講台,就不應該照本宣科,而是要以備課資料為基礎,與同學們多點交流的感覺。在一般的演講中,講出的話具有交流感的話、有了交流感的語言就能更好地抓住聽眾的注意力,以創造出一種氣氛,演講者的目的就容易達到了。比如在《最後一次講演》中力數特務的種種卑劣行徑,突然語調一變,用第二人稱吼叫起來:“今天,這裏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這樣一下就把視角移到了聽眾裏邊直指聽眾席,交流感自然就大大加強了,這樣不但使可能在場的特務們震驚,而且使聽眾精神緊張起來,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演講是一門相當複雜的學問,要想在演講方面有所成就,除上述幾點外,還需要演講者有紮實的語言、文化、口語表達等其它各方面的功底。這些還需我們今後在學習中不斷探索。

演講感受心得體會 篇4

元月15這一天,是我難忘的一天,我縣教育局局長毛穎貞同志親自率領我縣各校領導前往鄭州,觀看了鄒越老師《讓生命充滿愛》的演講,聽完鄒越老師的演講,我感受頗深。鄒越老師用樸實而又深刻的語言為我們老師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課,他讓我明白了作為現代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應該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教師。

首先,從鄒越老師兩小時的激情演講中,我發現只要老師認真備課、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是能夠做到心無旁騖的。鄒越老師的演講內容貼近生活,激情貫徹始終,讓學生在聽講中能夠一點一點地跟着他的思路走,並在聽的過程中自覺受到啟發。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向鄒越老師學習他的工作精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講課過程中要突破以往“教師教,學生記”的教學模式,講課風格要多樣化,使學生能夠自覺融入課堂聽課中,讓學生快樂學習、享受學習。

其次,從鄒越老師的演講中,我還感悟到:作為一名老師容易,但要作為一名成功的老師、能夠深刻影響學生的老師,絕非易事。鄒越老師事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工作始終保持一種敬業精神。作為一名成功的老師,首先要把課講好,其次要時刻對自己的工作保持一顆誠摯而又奉獻的心,尤其是後一點對幹好教師這一職業至關重要。作為一名新教師,我的經驗很欠缺,雖對學生有信心,但毅力和耐心還很不足,在今後的教師職業生涯中,我會以周圍幹得好的同事為榜樣,以鄒越老師的敬業精神來時刻鞭策自己,使自己在新的環境下得到迅速成長。

最後,我還認識到傳統文化在中學生教育中的重要性,鄒越老師的整個演講都貫穿中國的傳統文化,他用獨特的教育方式啟發學生重新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重温中國教育從古至今都十分重視的“忠、孝、仁、義”,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我雖比較重視課堂教學,教學中也融入了傳統文化這一塊,但沒有讓學生深刻地體味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鄒越老師在演講中將講道理和抒發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以情促教,以理服人,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中國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一個既具有中國文化素養又全面發展的人,從此次演講中,我更加感受到我與一名成功教育者的差距,而且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不僅有內容方面,更有教育方法方面。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斷進行學習和自我反思,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演講感受心得體會 篇5

眾所周知,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要來越高,已經不僅僅限制在知識和技術的掌握上,與人的交往也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交際能力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次參加院部幹事培訓課我們一起培訓學習演講與口才,我真心的覺得口才是一種藝術,一門科學,一種能力的表現,這是我參加完這次培訓後的體會。以前我覺得口才就是講話,只要會講話,便是有口才的人。但參加培訓後我明白其實並不是,不能僅從表面去理解演講與口才的意義。在培訓中闡述了口語藝術的特徵和基本法則,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對學生進行説話、演講、辯論、語言交際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我對口才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知道了口才在現代社會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如此説來,説話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要把話講好就更難了。一言可興邦,一言也可抵三軍,言論的力量是巨大的。特別是在課後我瀏覽了蔣維老師的很多文章,使我感受到了演講的重要性,對我們潛在的社會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我們的世界裏,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溝通感想,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徑就是語言。我們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很多時候,我們在私底下可以口若懸河,但一但站在講台上講話時,就會出現臉紅耳赤,説話斷斷續續、語無輪次的尷尬情況。而一個好的演講者演

説家會很好的打破這種局面,因為他懂得如何在各種場合實時適時的轉變,這種轉變就會很好的使我們適應和改變。

有這樣一些人,不敢開口説話,怕被人笑。若與陌生人在一起更是閉口無言,沉默以對。造成這樣的原因,不僅僅只是怕被人譏笑,還有其他許多原因:可能是從小缺乏集體生活,習慣一個人,對別人不太瞭解;可能在某個場合説話產生了不好的效果的陰影,因噎廢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可能是覺得自己口才較笨,表達往往詞不達意、言不中的,因而產生了少説為佳或者乾脆不開口的想法。

不管出於何種原因,歸其全部,無外乎一條,那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首先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減輕自己的負擔,不要把自己的目標定的太高,降低求勝動機,做到輕裝上陣;要保持積極的情緒,用積極自我暗示的辦法,不斷強化必勝的信心與信念,養成一套獨特的思維習慣;演講時要把要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冷靜的處理怯場,深呼吸30秒,給自己勇氣,默認自己是最棒的。

提高口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時間的努力,需要你不斷地暗示自己,克服自己的恐懼,相信自己。總之,要做到要開口,把自己想講的話講出來,不用在乎講得好與不好。努力了,總有一天會有收穫。讓自己站在講台上向無數的聽眾訴説自己的心聲,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所有人的內心產生共鳴的夢想得以實現。

演講感受心得體會 篇6

國慶期間,我再次認真聆聽了 鄒越老師的演講視頻。整個演講過程,我一直仔細聽,認真記,沒有走一點神。説實在的,鄒越老師的演講並沒有完全征服我,下面談談我的感覺,一家之言,勿以為真。

首先,鄒越老師不愧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專業演講者,他的音質很好,極富磁性。他不但善於運用胸腔和顱腔的共鳴,而且連口腔、鼻腔的共鳴都運用的得輕鬆自如,因此,他的聲音穿透力很強,因為他的聲音穿透力強,他説的每一個字我們都聽的清清楚楚,也就是説,聽眾聽的很輕鬆,而不像有的,聽眾豎起耳朵還感到很吃力。

其次,從演講內容方面來説,鄒越老師的演講可以歸納為“五個善於”,即善於講故事,善於引用名言,善於運用排比句,善於結合實際情況,善於配設音樂。鄒越老師的演講之所以獲得如此的成功,跟他演講內容中的列舉的大量故事有關,故事最能吸引人,其實不光是學生,成人也是喜歡聽故事的。鄒越老師在演講中引用了很多名言,這也很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為了加強氣氛,鄒越老師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及時説出一組排比句,讓人感覺他的感情強烈,氣勢逼人。他的演講不是脱離實際的空洞説教,在演講中,他還把現場的一些事情融入其中,給人非常真實的感覺。另外,他在演講中,根據情感的需要配設不同的音樂背景,藉助音樂的力量,讓聽眾置身情景之中,從而引起聽眾的共鳴,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從情感方面來説,鄒越老師極富激情,這也是一個優秀演講者應該具備的必要條件。因為他富有激情,本來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一些話語,他説出來就很有感染力,而感染聽眾,左右聽眾的情緒,讓聽眾隨着演講者或喜或悲,或哭或笑,忘記自我,沉陷其中,這正是一場演講是否成功的重要標誌。

然而,鄒越老師在演講中的一些瑕疵也是很明顯的。比如説:

一、 普通話不標準,最典型的就是平舌音和翹音不分,這確實是一個影響演講效果的硬傷。

二、 演講內容按演講題目來説應該分四大部分來講的,可是鄒越老師只講了前三部分,即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而第四部分愛自己沒有講,導致題目和內容不符,不知是何原因。

三、 鄒越老師在演講中也沒有脱離俗人的窠臼,動不動就是“我在國外的時候怎麼樣”,“我的老師,著名的演講家某某某怎麼樣”等,自誇之嫌,非常明顯。

四、 與學生互動時問問題不嚴密,如“我們的是誰?”我私下認為“”前不冠以“現任”二字,那麼答案應該就不是唯一的。

五、 鄒老師在演講中,不知是口誤還是原稿子的原因,病句、用詞不當的例子還是有不少的,精彩、警闢的語言和感人的細節也不多。

六、 另外,鄒越老師列舉的自身的或其他的一些事例,有些還是讓人感覺有杜撰之嫌,不夠真實。

然而,瑕不掩瑜,鄒越老師的演講還是很成功的,他讓我們的學生、家長、老師以及我們現在看視頻的人流下了久違的感動的熱淚,讓孩子們懂得了感恩,從而使自己獲得了努力學習的不竭動力,避免了很多問題的發生,對教育大家極為有利,讓親子之間、親人之間多一些溝通,讓師生之間多一些理解,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