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素養大賽心得體會(通用5篇)

參加素養大賽心得體會 篇1

9月14日——15日,我有幸到北戴河觀摩了“首屆河北省國小語文老師素養大賽”。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我一共聽了12節課並欣賞了12位教師的書法、朗讀、才藝展示及知識素養答題。通過短短兩天時間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同時也從這些名師、青年教師們身上,學到了許多。現在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參加素養大賽心得體會(通用5篇)

1、大賽伊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中心課程處處長付宜紅教授就給我們講述了什麼是素養,以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素養。現代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的,在面對當今複雜的社會現象和不同以往的學生的時候,教師心中勢必懷有一種緊迫感。若想適應這種不幸,就要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更新知識。國小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養是多方面的。如豐厚的文化、精美的語言、燃燒的激情、專業的知識、敏捷的思維等。

2、每一位老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課滿堂灌,追求花樣,華而不實。講課的12名教師完全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瞭解學生的起點,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來獲取新知的。比如滄州的尹忠紅教師執教的《狼和鹿》一課,他的設計完全是根據學生的實際實際出發,先讓學生猜迷語引出“狼與鹿”,又由以往對狼和鹿的認識的一些詞入手,感受兩者的特徵。我覺得她講課很樸實,達到了相應的目的,他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學習的。

3、展示的12節課教學理念都很新,都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新課標下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注重了學習的過程性和實際效果。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間合作交流下進行教學的。在這次展示課活動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師都體現到了這一點。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來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接受者,而是學生在課堂中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比如唐山的王健老師講的《白鵝》,讓學生通過讀文找到白鵝的特點“高傲”,再讓學生找一找哪些地方體現的白鵝的“高傲”,整個課堂就是根據學生找的來進行,學生找到了“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聽相中。”那麼老師就講這一句,講它的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讓學生真正進入文中,如果你就是這隻白鵝會人怎麼説,見到生客進來,它會嚴厲的大聲叫喊——,當籬笆外有人走路時,它會放大喉嚨大吼道——,當見到主人時它會——,學生入情入景。通過讀、表演、“淨角”視頻讓學體會白鵝的步態。在講吃相時又結合了三眼一板的節奏,也體現了王健老師的基本功很紮實。最後又配樂讀文,學生的感情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些在新的理念下的教學過程,無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教師語言有魅力。這十幾位老師語言親切和藹,它能帶領學生欣賞到一片綠綠的的爬山虎,引出對文學的追求是不分地位、年齡的,葉聖陶老先生對晚輩的關愛。又如秦皇島的楊麗麗就是通過自己樸實的語言把我們又帶到了那個戰火風飛的年代。承德的張偉老師雖然未使用多媒體課件,但在讀中教給學生如何概括課文,語氣平和,實在,讓學生受用終身。

5、新課標中説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髮展的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邯山國小的趙燕老師執教的《與時間賽跑》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1、初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2、局部分析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3、深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第一階段趙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為什麼要和時間賽跑?第二階段的自讀感悟,讓生找出作者是如何珍惜時間的。第三階段的自讀感悟,讓學生體會作者珍惜時間後收穫了什麼。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

6、評價語言的收穫,其中王健、李丹、楊麗麗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適時、到位,我記下了這些美麗的語言:沒關係,學習就是從不會到會;老師小時候也不會,現在不也讀得很好。你最聰明,會聽就是會學習……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愛鼓舞、激勵,別説孩子了,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7、最深的是教師們教學基本功的紮實勁兒讓我深受啟發。通過聽了這12課後,我感覺到這幾位教師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交流中,言談舉止、無不流露出大師風範,回味他們課堂上的精彩之處,的確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年輕教師學習、反思。在才藝、朗讀展示和知識答題中更讓我深深感到做為一個國小語文教師自己還走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知識素養答題,讓人覺得自己的知識真是太少太少了,想馬上就去學習,在各個方面都要提高自己,就像李學紅老師所説做國小老師難,做一保國小語文老師更難。在想使它不難就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唯一的途徑就是多讀書,作為教師,我們無為改變社會風氣,但為了孩子,為了自己我們必須堅持讀書,從一定意義上説,堅持讀書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

當然在這次活動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聯繫到自己,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以他們為榜樣,轉變教育思想、轉變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方法。積極思考,精心設計,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考慮,上出有價值、有質量的課來。同時,在教學中,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學習名師們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學習他們對細微之處處理的獨具匠心,學習他們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底等等,反思自己的教學,真正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參加素養大賽心得體會 篇2

初夏濃春之際,在江西師範大學舉辦了江西省第二屆國小語文教師素養大賽,有幸在現場觀看了12位選手的精彩展示,彷彿如沐春風,讓人感受了生機盎然、多姿多彩的語文世界。徐承芸老師在賽後點評時説過:“本次比賽真正的主角不是台上12位選手,而是台下幾千位觀賽的語文老師。”是的,這樣的大賽恍若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一面鏡子,不僅照見了賽手一朝一夕的語文素養積澱,更會照見每位觀看的語文老師在教育之路上走過的點點滴滴。在每一場比賽項目中我們會不由地在心底發出一陣陣感慨。

一、朗讀展示

12篇朗讀的作品題材不同,風格各異,但選手們用標準的普通話、充沛的感情、悦耳的聲音、抑揚的語調,帶給聽眾美的享受。尤其是南昌師範附屬實驗國小的萬麗娜老師,她的表情自然、儀態大方、吐詞清晰、字正腔圓、表達流暢、舒緩有致、娓娓道來。這樣的朗讀鮮活了人物,立體了景物,深刻了道理,濃厚了真情,感動着自己,也感染着他人,贏得了現場掌聲雷動以及所有評委最高的打分。

朗誦結束後,一位專業播音老師做了精彩點評 ,他讓我意識到自己以前在朗讀時所忽略的許多問題:1、總是用習慣性的語速去朗讀課文,有時甚至把作者的情緒宣泄過頭。2、沒有把握作者到底在寫什麼。3、對課文的分析和理解不夠準確,沒做到與作者的思想融合。他提到朗讀也叫二度創作,要提高朗讀水平應該注意三點:一是瞭解作者,知道寫作背景和目的,把握作品的風格。二是發揮想象,把握聲情並茂的分寸感。三是讓內心的感情真情實意流露出來。

二、書寫展示

粉筆字展示要求選手在三分鐘內完成四個成語的書寫,參賽老師在規定時間之內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自己紮實的粉筆字功底。他們書寫時筆法靈動,有起有落,字形優美舒展、工整有致,吸引了台下觀眾的凝神翹首。

這幾年我們學校也很重視提高老師的書寫能力,每週要利用30分鐘集中練習鋼筆字,可是我們經常會抱怨:“都這個年紀了,字都定型了,再練也沒用。”但是書法家張明帶來的幾張書寫對比圖片告訴我們:只要用心去鑽研,掌握粉筆字的技法,認真堅持練習,我們的字是能發生很大變化的。教師能否寫一手好字,代表着教師業務素質的高低,正所謂“字如其人”。教師給學生以榜樣起示範作用,直接影響教書育人的效果。通過這些參賽老師們的板書,可以看出把字寫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們持之以恆,不畏勞苦,刻苦訓練。

三、才藝表演

才藝表演環節全方位地展示了參賽教師的個人素質。令人讚歎的是本次大賽的參賽選手多數都展示了自身多面的特長。流暢的繪畫結合形象的的評書,激情的朗誦加上悠揚的笛聲、妙曼的舞姿配合行雲流水的書法、深情的歌聲與精湛的書法串燒在一起……將每一位聽課教師帶進一個個多彩的世界。

最讓我佩服的莫過於8號選手熊忠雄,這個帶着黑邊鏡框的年輕小夥子,別看他一臉的青葱氣,教齡才5年,但站在這樣一個大舞台卻從容淡定,他的《教學故事》足以見得他多才多藝。先是懷抱吉他深情演奏、放聲歌唱,然後幽默風趣的講解,還呈現了讓人意料之外的小魔術。面對這樣一位剛出道不久的老師不免心生慚愧,想想自己雖然從教十多年,但是一到人多的台上就緊張,要説才藝展示,更是拿不出一樣,現在無論各行各業都在講求才藝,我們再不與時俱進,真的“out”了!

四、課堂教學展示

課堂教學展示是比賽最重要的環節,當然也是佔分比重最大的環節。15位選手都具備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廣博的知識儲備,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對教材理解準確深刻。三十分裏,各位選手傾力打造了各具魅力的課堂。儘管面對的是素昧平生、未經磨合的學生,但是他們抓住教學切入點,設計匠心獨運,在執教過程中詮釋的理念和迸發的智慧也可圈可點,從細微之處彰顯了他們紮實的教學功底和良好的應變能力。在這最真實的課堂上以生為本、鼓勵探究等教學理念的實踐,讀寫結合、注重感悟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們播種了一顆顆熱愛語文的種子。

課後,省教研員徐承芸老師對12堂課作了總評。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在點評於都城關國小鐘永剛老師執教的《臨死前的嚴監生》時,説到這樣一句話:“這個老師課感好,做到表演了無痕跡。”我第一次聽到“課感”這個詞,我就在想一位老師要做到有“課感好”,那不是有些花拳繡腿就可以的,現在我們上公開課,經常會當作是個人的表演,以為只要弄些與家常課不一樣的花招表演出來就叫公開課了,可是鍾永剛老師的課不是這樣的,他的課堂樸實無華,教學設計抓住了本文教學特點,在課堂上老師語言幽默,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好,真正把孩子帶入到了文本當中去,讓孩子們有所感、有所獲,也正如徐老師説的,他的課堂表演做到了了無痕跡。

五、知識素養現場答題

在我看來知識素養現場答題難度相當大。這個環節分為兩部分:一是客觀題;二是主觀題。客觀題主要考驗選手知識的儲備。主觀題則是考驗選手的心理素質、思維反映、語言組織和教學理論運用等的能力。每人要答四道客觀題,一道主觀題,共計15分。內容既涵蓋非常廣泛。 賽場上,選手的客觀題幾乎都拿到了滿分。選手主觀題的回答也相當精彩,經常迎來陣陣喝彩和掌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教好語文絕非易事,我們都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苦練內功,內外兼修,厚積薄發,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地從閲讀中汲取營養、從反思中取得收穫,積澱自己的文化底藴。

為期三天的賽事,既是對參賽選手的一次歷練,也是對觀摩教師的一場薰陶。在讚歎比賽的精彩之餘,我也窺見了自身的不足。語文教學是一座莽莽的高山,是一片無邊的海洋,無論是教育學生還是發展自身,我們都要樹立這樣一個信念,那就是要不斷地學習、研究、實踐、反思,向更高的境界登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心懷目標,走好腳下的路,就能做到“每天進步一點點”。

參加素養大賽心得體會 篇3

5月4日和5月5日,我有幸參加了中心校和教研室舉辦的國小語文教師素養大賽。這次大賽不僅充分展現了國小教師的專業素養,同時也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一次徹底的洗禮,它啟示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之路上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素養。

大賽從朗讀、粉筆字書寫、知識素養現場答題、才藝表演和課堂教學展示五個方面對教師的專業素養進行綜合考察,所有項目均現場打分。來自各校的教師們各具特色,各展風采。

朗讀可以説是語文教師的第一項基本功。參賽教師的朗讀藝術各有千秋,有的音色很好聽,如潺潺的流水,婉轉細膩;有的很善於把握語調,時而急,時而緩。5月5日那天,在朗讀展示後,朱江霞老師做了點評,她誇讚參賽老師朗讀的整體水平很高,朗讀很有自己的風格。同時朱老師也提出了一些小小的不足,即朗讀要針對不同題材的文章恰當運用感情色彩,要使文章的內容得到內化。同時,在讀時一定要讀到詞語的背後去。

粉筆字的書寫能力作為教師是必備的。此次參賽的每位教師寫字基本功都非常的紮實,粉筆字書寫運筆流暢,間架結構安排合理。尤其是5月5日那天,每位教師神態自如,從容鎮定,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書寫。字字筆鋒剛勁有力,個個風格別具一格。賽後,專家教師做了點評並作指導。它告訴老師們,教師的粉筆字書寫對孩子們的書寫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字之所以寫得如此之好,就是因為受中學時一位老師的影響,他還告訴大家,寫好字的唯一竅門就是堅持練寫。

第三環節是知識素養現場答題。由於此次題較為簡單,所以教師們都答得相當不錯。

才藝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有:配樂朗讀、歌舞、故事等。每位參賽老師都展現出他們除去教師身份精彩的另一面,着實讓我大開眼界,使我深深認識到做語文老師的不僅僅需要把課上好,還應該是多才多藝的。

而最後的課堂教學展示,僅僅3、5分鐘時間教師們都展現了自己的真正風采和能力。

參加素養大賽心得體會 篇4

20__年5月17日,作為“聶慧娟名師工作室”優秀骨幹教師培育對象的我,有幸參加了新華區“戲曲進校園觀摩課活動”。此次的活動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感受到了原來戲曲的教學並不是枯燥無味的,也可以讓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氛圍當中進行戲曲知識的學習。

上午的第一節課由新華區建設街國小的朱倩倩老師為我們帶來的《我們的國粹——京劇》這一課。朱老師聲音甜美,思路清晰,本節課環環相扣,過渡非常自然,朱老師採用小貓“喵喵”的叫聲讓學生體會京劇的唱腔韻味,非常的新穎特別,也很適合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了大量的圖片和視頻,一下子就讓學生融入本課之中。朱老師又引入了肢體動作,讓孩子學習“蘭花指”、“蘭花掌”,重點讓孩子感受體會,對一些表現好的孩子及時的發現和引導,並挑出來帶領全班學生進行表演,這要比老師説教更加的生動親切!課程的最後,是一段京劇大師的感悟視頻。這種新穎的課堂小結方式的效果竟好過於教師用語言進行的總結,孩子們聽得都非常認真。聽完朱倩倩老師的這堂課,讓我對戲曲課程的教學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戲曲課程的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老師滔滔不絕的枯燥講解,也可以通過欣賞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想要學習戲曲知識。

第二節課是由新華區團結路國小的趙陽老師針對五年級的孩子上的一堂《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本堂課程讓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不光要會彈唱,還要有一定的文學底藴和綜合性的知識。趙老師在課程的開始運用了説書的方法進行導入,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興趣,特別是用我們的河南話進行説書,使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接着,趙老師親自進行對《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這齣戲的演唱,並對河南戲曲中的越調、越調大師申鳳梅進行了知識講解及欣賞了越調大師申鳳梅演唱的《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讓學生對本部戲曲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當學生們瞭解後,趙老師採用“口傳心授”的方法對四句歌詞逐句進行教唱,並着重強調了戲曲中的裝飾音部分反覆練習。課程的最後,趙老師對戲曲知識進行了拓展。藝術是需要傳承的,而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有責任去傳承我國的藝術,這就更加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

上午的兩節課程結束後,由韓羣老師為我們進行了評課,並給我們講了《中國小戲曲教學有效性》。韓羣老師針對朱倩倩老師和趙陽老師的兩節課一一進行了點評,韓老師的點評讓我們更加清晰的瞭解了兩位老師所講的課程,特別是將兩位老師的優點及缺點逐個進行了分析,讓我們更好地去查漏補缺。然後韓老師對我們現階段戲曲教學的目標作出了更深一步的講解,分別從:是什麼?教什麼?怎樣做?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在我們的教學中,要站在孩子們的角度上去備這節課,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要圍繞使學生體驗、感知、表現這三個方面進行教學。並對我們今後的教學目標作出指導,既音樂的核心素養:(1)感受體驗——體驗音樂元素;(2)藝術表現——運用音樂技能;(3)文化理解——音樂與文化的交融。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不僅要擁有過硬的學科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擁有一定的綜合性知識,要涉及多學科知識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參加素養大賽心得體會 篇5

節奏的變化使情緒有很大的差異,節奏緩慢時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壓抑,節奏鮮明則一般情緒高漲、激動。節奏的快慢也會使生理、心理產生變化,情感體驗不相一致。節奏快心跳加快,動感增強,如非洲的音樂,高度發達的節奏快速,複雜多變,多層次這樣的節奏代表了非洲部落成員的共同感情和意志;節奏慢則心平氣合、穩重,在音樂作品中多用於敍事、抒情等。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讓學生做一些節奏練習,體會這些變化。

例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如果學生們通過理解認識的作用,瞭解到這部協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國時寫的作品,作者通過這部作品傾訴了他對遠隔重洋的祖國和親人的深切懷念,那麼,學生們在欣賞過程中就會對這部作品的感情內涵獲得更深刻的體驗。又如,對貝多芬的《愛格蒙特》所寫的十段配樂中的序曲,不瞭解這部戲劇的主人公愛格蒙特是十六世紀荷蘭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對他所領導的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統治和爭取獨立的鬥爭也毫無所知,那麼也就很難體驗到這部序曲中戲劇性的感情變化:痛苦的呻吟、激烈的反抗、悲壯的頌歌和勝利的狂歡。如果欣賞者能夠充分發揮理解認時的作用,對這部戲劇的內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會對樂曲的感情內涵有更深刻的體驗,而這是單憑感性體驗所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對感情體驗的這種進一步的要求,卻並不是每一個音樂欣賞者都能夠作到的。對音樂家和音樂作品創作情況的瞭解也不是每一個音樂欣賞者都有條件進行的。而且,有許多無標題的器樂作品,作者在創作他們時往往沒有留下什麼有關記述,作品本身也並沒有表現什麼深刻的社會內容,而只是某種情緒的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難對樂曲做出進一步的解釋,而只能憑藉音響感知和對作者總的創作個性和風格的把握來體驗樂曲的感情。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對於絕大多數音樂欣賞者來説。音樂欣賞中的感情體驗更多地還是以感受性的直觀形式進行的。象通常所説,欣賞者是處於一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的心理狀態之中,更何況音樂中所表達的感情,在很多情況下的確是"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呢!這樣判斷一個欣賞者是否能夠藉助於某種概念把體驗到的感情表達出來,而是要看要看欣賞者是否對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真正從內心裏有所體驗,欣賞者的感情是否能夠在欣賞的過程中隨着音樂的進行而起伏、變化,如果做到了這一點,那就可以説是對音樂中所表現的感受情有所體驗了。當然,我們這樣説也並不是否認理解認識對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説明,這種理解認識只有融注於感受性的體驗之中,才能真正有助於音樂欣賞。

3 、根據高中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通過音樂欣賞課中的情感體驗豐富、完善學生的情感世界

高中學生屬於青年初期,生理髮育趨向成熟,在心理髮展方面走向獨立,是一個人開始獨立決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時期。在他們的心理活動的發展過程中,有一點就是情緒、情感的日益豐富,表現為充滿活力、有熱情、重感情的特點。這些普遍的特徵在音樂欣賞課中都能得到體現,為學生提供了一方情感體驗的熱土。記得一次評優課,欣賞門德爾鬆的《仲夏夜之夢序曲》。先分主題、分段落,形象的欣賞,再完整的欣賞全曲,教室中一片“靜寂”,只有音樂在師生的心中跳躍,此時學生的主觀性被調動運用所學的音樂知識和音樂自身的表現緊密結合,聽覺、視覺、感覺、知覺全部被打通,情境交融的去欣賞這首作品。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的魅力不可迴避,不管是否熱愛音樂,音樂都會無保留的傳送給每一個人,甚至有時會帶有一些強迫性,只要是有聽覺,音樂會用它特殊的方式與情感連通。音樂結束了,消失了,它留在每個同學的心中這真摯的情感,不正是學生們所應具有的和正在尋找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