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3篇)

本文目錄2017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首個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不思量,自難忘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安時勿忘國恥

幹部羣眾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3篇)

xx社12日電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由中宣部宣教局、我國文聯輔導,《黨建》雜誌社、我國楹聯學會、中華詩詞學會安排展開的“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楹聯、詩詞徵稿活動再次掀起熱潮。廣闊楹聯、詩詞愛好者活躍參加,活躍投稿。到當前,本次活動共收到楹聯、詩詞著作近30000副。

活動展開以來,得到了各地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各級楹聯學會、詩詞學會活躍安排會員和楹聯、詩詞愛好者參加。江蘇省楹聯研究會專門安排南京當地的楹聯、詩詞愛好者活躍投稿,重慶市楹聯學會等也進行了廣泛發動。廣闊幹部羣眾和網民也通過不一樣途徑活躍參加。

在寄來的楹聯和詩詞著作中,廣闊幹部羣眾悲痛弔唁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一切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役時期慘遭日本侵略者屠戮的死難者,表達了我國人民銘記前史、緬懷先烈、珍愛平和、警示將來的一起心聲和愛國情懷。有的著作對南京大屠殺這場人類前史上慘無人道、空前絕後的罪惡進行了深入揭穿,有的著作飽含着對罹難同胞的深切哀思和對前史的深入反思,有的著作表達了防止前史慘劇重演、國際永遠平和的熱切希望。

參加這次活動的幹部羣眾以為,在12月13日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活動,充分表明晰我國人民對立侵略戰役、保衞人類尊嚴、維護國際平和的堅定態度。我們紛紛表示,要緊密團結在以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肩負起前史重擔,以中華民族巨大復興不斷前行的新成果,安慰為我國人民抗日戰役和國際反法西斯戰役成功獻出生命的一切先烈,安慰近代以來為中華民族獨立、我國人民解放獻出生命的一切英靈。

據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將於近來刊發部分楹聯和詩詞著作。

首個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不思量,自難忘2017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xx年2月27日,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決定:每年的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曾經那些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不屈服日本帝國主義的先烈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公紀日!作為一箇中國公民,我為中國政府這一舉措感到欣慰和鼓舞!這是我們的責任,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

2月13日上午,央視現場直播在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xx攙扶着南京大屠殺倖存者85歲的夏淑琴走上公祭台,為國家公祭鼎揭幕,紀念館降半旗致哀。看了以後,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感念、感懷!

首先,感動國家設立公祭日紀念英烈。國家設立公祭日、國家領導人出席公祭的這一壯舉,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看到國家對為國捐軀的先烈們開展最高規格的致敬,這是我們倡導以人為本,敬畏生命、維護最基本人權的重要體現。如果30萬同胞泉下有知,看到新中國沒有忘記他們,那麼他們應該會含笑九泉,至少他們會樸素的想:他們沒有白死,國家和人民沒有忘記他們!

其次,感念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今天的我們衣食無憂,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裏,住在曾經無數先烈夢想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現代化小區裏,我們不再擔心吃不飽穿不暖,而是要在健身房裏減肥健身,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的豐富,但是我們很多人卻忘記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對幸福生活的感恩,對為這個國家和民族付出生命代價的先烈們的感念!

再次,感懷中國未來依然要居安思危。今天雖然身處和平年代,但是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影響之下,世界各地依然戰爭和衝突不斷,局部戰爭時有發生。日本的忘我之心依然不死,這個島國的軍國主義思想依然頑固,釣魚島問題形勢依然嚴峻,小日本還在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暴行,還在試圖掩蓋歷史真相!

很多學者預言:中日未來必有一戰!所以,我們不能小看小日本,因為島國資源的匱乏,這個可惡的民族的居安思危意識遠比我們要強烈,而且比我們更加刻苦和努力!每個中國人必須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安時勿忘國恥2017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3篇) | 返回目錄

xx年12月13日上午10時,中國在南京隆重舉行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儀式。中共中央總書記、xx、xxxx出席儀式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xx強調,“我們要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殺慘案中不幸罹難的同胞們,告慰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不幸死難的同胞們,告慰所有在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中英勇犧牲的同胞們,告慰所有在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偉大斗爭中英勇獻身的同胞們: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擁有保衞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正在意氣風發地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中華民族的發展前景無比光明。”

xx的重要講話表明了偉大的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衞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表明了生活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中國人民,沒有因為國家三十年的安定繁榮就遺忘過去忘卻國恥。相反偉大的中國人民始終警鐘長鳴,以史為鑑,化悲痛為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邪不勝正是千古不變的至理。在中華民族近百年的歷史記憶中,既有抗日戰爭勝利的吐氣揚眉,也有南京大屠殺灰色記憶的凝重沉澱。在今年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通過了關於確定12月13日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在國家層面上第一次以最莊嚴隆重的形式,凝心聚力,追憶逝者,緬懷英靈,警醒生者,撫慰民心,訴求和平,這是中華民族民族民族意識的集中體現。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當今,世界和平發展是主流,亞太穩定繁榮是大局,但國際政治向來有其殘酷的一面。我們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方面是凝聚人心,聚力發展,警鐘長鳴,以實際行動,告慰死難同胞。中華民族正在以xx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另一方面,要彰顯出中國在歷史大是大非問題上的鮮明立場,告誡外國勢力,今日的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繁榮昌盛的新中國,決不會讓歷史的悲劇重演,昭告國際社會中國人民捍衞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維護人類尊嚴世界和平的決心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