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資源合理利用經驗交流材料

為了使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下面我就如何開發和利用數學課程資源,談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數學資源合理利用經驗交流材料

一、活用數學教材資源

教材中編排的很多情境圖因生活環境或教學條件所限無法更好地展示,一些數學活動也無法開展。因此,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我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教學條件對教材進行增添、刪減、調整、置換,不被教材束縛了手腳。

例如,“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第一課時的主題圖是:一棟小高層,每層14户,共12層。要求學生計算這棟樓能住多少户?可這樣的情境離我們農村的學生太遠了,要讓學生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算理就很難,操作起來也不方便。於是,我就以學生學習中經常用到的小楷本為主題,先讓學生估計一面小楷本有多少個方格,再讓學生計算驗證。由於學生的好勝心理,對“猜測-驗證”這樣的數學活動,他們是樂此不疲的。並且,學習素材就在學生的眼前,他們可以在小楷本上劃一劃、分一分,既體驗了算法多樣化,又輕輕鬆鬆地理解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算理,感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

二、拓展現實生活資源

多彩的社會生活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我們教師要善用、巧用這些課程資源,營造親切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把現實生活融入數學課堂

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中處處存有數學。數學教學應着力體現“小課堂、大社會”的理念,把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課堂,讓學生憑藉生活經驗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學會用具體的生活經驗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實現數學學習生活化。

例如,“加、減法的一些簡便運算”,例1:734+198=734+200-2=932;例2:3475-1999=3475-XX+1=1476。學生在學習時常常有這樣的困惑:例1明明是加法,為什麼要“減2”?例2明明是減法,為什麼又要“加1”?這段教材的教學,有一部分教師就是讓學生死記算法“多加要減或多減要加”,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不好。筆者認為這個知識點的教學可以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以事理喻算理。如在教學減法簡便運算時,為了讓學生體驗“多減要加”,用生活中購物的“付整找零”活動作比喻:王開一家帶了3475元錢到商店去買電視機,他們看中了一台標價1999元的電視機。他們付給營業員()元,營業員找回他們()元,這時他們還剩()元。

2、讓生活成為學生創造的搖籃

解決生活問題,實現生活經驗數學化,讓生活成為學生創造的搖籃。例如,在教學“元、角、分與小數”時,我與家長商量,讓孩子當一個星期的小管家。在家長的大力支持下,孩子們儼然成了一個個小主人,參與得熱情特別高,主動去菜場買菜、去超市買東西等,並把一週的支出記錄得清清楚楚。這樣,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就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得得心應手了。又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分類”知識後,我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去收集各種分類現象:書店裏的,超市裏的,衣服店裏的,啤酒廠裏的等等,並在教室後面進行了展示。在展示活動中,學生了解了二次分類,三次分類,以及用各種圖示來表示等許多書本之外的知識。從學生的身上我們看到:只有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的潛能才能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

3、挖掘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中的數學課程資源

媒體中可供我們利用的數學資源大致有以下幾類:各種數據表格;各種商品打折、贈送的促銷廣告;各種文章中與數學相關的內容;各種商標;一些藴藏着數學資源的畫面;等等。此外,購物發票、手機話費清單、車票、衣服標籤,這些在生活中隨處看到、隨時用到的,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數學資源。

三、捕捉教學過程資源

1、開發生成性資源

例如,在教學乘法意義之前,教材安排了一節“數一數”。在數一數活動中,使學生經歷連加活動,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為理解乘法的意義奠定基礎。

當我出示第二幅主題圖時:

師:圖上一共有幾個圓?

生1:有24個。

師:可以怎樣列算式?

生2:橫着看,每排6個,有4排,列出算式是6+6+6+6=24。

生3:豎着看,列出的算式是4+4+4+4+4+4=24。

生4:我知道還可以列成乘法算式,4×6=24,6×4=24。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能告訴大家嗎?

生4:我媽媽説,相同的加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

生5:因為6+6+6+6是4個6相加,4+4+4+4+4+4是6個4相加,它們都可以用乘法來計算。

學生説得實在是太好了,我不由自主地和全班同學一起為他們鼓掌。

師:你們知道得那麼多,真是個好學的小朋友!

師:看來小朋友們對乘法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來學習新知識。現在請同桌合作,畫圖列算式。

其次學會開發,生成資源。我根據課堂上的變化情況不斷深入而靈活應對,用動態生成的觀念調控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駕奴水平。應學生而變,應臨場實際情況而變,遵循學生髮展的需要和狀況靈活調整教學方案。

2、利用錯誤資源

錯誤是學生最樸實的思想、經驗,是最真實的暴露。課堂中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錯誤,包容、接納他們的錯誤,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利用錯誤資源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