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教學培訓心得總結(精選5篇)

幼師教學培訓心得總結 篇1

一、明確學習培訓的重要意義

幼師教學培訓心得總結(精選5篇)

近年來,隨着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和素質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新理念的提出,黨和政府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新要求,人民羣眾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抱有新期望。作為師資培訓工作者,肩負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改進教師教學工作的重任,我深刻感到自己目前的素質能力與迅速發展的師資培訓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只有通過學習培訓,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質能力,掌握師資培訓的工作方法和業務技能,圓滿完成師資培訓工作任務,促進學校教學工作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教育培養出合格的學生。這次上級領導安排我參加學習培訓,我明確學習培訓的重要意義,利用難得的機會,抓緊學習,刻苦鑽研,以便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能力,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師資培訓工作任務,為教育事業發展作貢獻。

二、學習培訓的收穫

本次學習培訓時間不長,但學習培訓安排十分緊湊,設置專題多種,內容非常豐富。給我們授課的既有上級領導、教授專家,也有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授課質量很高,講得生動精彩又通俗易懂,既有理論闡述、事理解釋,又舉例説明,具有實際操作性,使我們學員能夠聽懂理解,將授課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培訓期間,我們還參觀了山東省諸城市教師培訓機構,學習他們先進的師資培訓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和創新精神,着實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收穫不淺。我們在課餘時間主動與等地的學員進行了頻繁的溝通和交流,討論師資培訓工作,暢談師資培訓工作情況,既增長了知識經驗,又促進了大家彼此間的感情。

我十分珍惜這次學習培訓機會,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多學習,多掌握知識,為自己今後搞好師資培訓工作,打下深厚紮實的基礎。一是專心聽老師講課,記錄下有用的知識,供自己以後使用;二是不恥下問,碰到不懂和不理解的問題,虛心向老師請教,和學員們一起探討,求得正確的答案,切實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三是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和大家共同探討,分享其他學員的成功經驗;四是及時下載授課教師提供的課件,及時觀看授課教師的講課視頻,進一步豐富學習培訓內容,增加學習培訓的收穫;五是利用晚上時間,我梳理、歸納白天學習的內容,深化理解,熟練運用,把學習的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學習培訓期間,我重點學習了張福濤的《提升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區域課程建設》、劉永勝的《關於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思考》、吳永軍的《再談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等課程。張福濤《提升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區域課程建設》説明了教研室的五項基本職能和九項基本制度,五項基本職能:一教育教學研究,二課程教學管理,三課程資源開發建設,四實驗與經驗推廣,五教學指導與教學服務;九項基本制度:一教研工作崗位責任制度,二教學調研製度,三跟進式教學指導制度,四教研員聯繫學校制度,五教育教學評估制度,六教育質量監測制度,七教學示範與助教制度,八骨幹教師培養制度,九教研員年度考核制度。五項基本職能和九項基本制度為做好教研室工作明確了方向,搭建了框架。劉永勝《關於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思考》則告訴我們:專業發展是源自教師自身對教育事業的主動追求與實踐;自主與實踐發展是教師價值認知與追求的自我突破與超越;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終身教師生涯中,依託專業組織,通過學習培訓,形成知識技能,提升教育實踐和科研能力,形成積極情緒和健全人格,最終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過程。吳永軍的《再談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則説明20xx年啟動的新課改,其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它規定了教育教學的基本價值取向;而新課改提倡的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合作•探究),為有效教學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什麼是有效教學,用一句話概括:凡是能促進學生髮展的教學就是有效教學。通過學習這些專家學者的論述,我提高了的專業理念,豐富了專業知識、增強了專業能力,為今後做好師資培訓工作奠定牢固基礎。

三、幾點思考

學習培訓的目的是為了今後更好地工作,我要把這次學習培訓收穫的專業理念、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師資培訓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促進我市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在這裏,我要全面提高教育政策水平,潛心研究教育教學規律,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建立教師團隊研修機制,通過勤勉務實的工作,提高每一個教師的學識水平和教學技能,實現我市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學習培訓結束了,但是學習永無止境,我還要繼續學習,要踐行自己終身學習的承諾。這次學習培訓所掌握的的知識理論和業務技能將使我終身受益,增強了自己為師資培訓工作更好更快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的信心和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此為動力,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切實為我市師資培訓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作出不懈的努力與奮鬥。

幼師教學培訓心得總結 篇2

當今社會,未成年人有許多失範行為:誠信缺失,欺騙欺詐,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在這種種失範行為中,我一直在思考:教育對此應負多大的責任?我們的教育到底除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在學校中教師眼中的“差生”有的很快成為社會的叛逆者?時至今日,我頓悟:原來是因為愛的缺失,愛的教育的缺失。

“人的心靈,就像一朵小花一樣,它不知不覺地吸收太陽的光,它永遠需要太陽,需要太陽光輝。”未成年人需要愛,學生需要愛,同時他們也需要愛與教育。一個學生被教師認定是“差生”,這對他們心靈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有的將影響他們一生。因此,歧視對學生成長是不幸的。而在目前教育下,這樣被另眼相看的學生還很多,他們的心靈很早就感知社會的殘酷,感受自身價值的被忽視,當他們進入社會後,怎會去關愛社會,關愛他人?思考其源頭,是無愛教育導致了他們對社會無愛。多一份愛,就可能為社會多造就一個有用人才。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懂得愛,要去關愛學生,要教育學生學會如何去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需要有愛。

在學校中應開展愛心教育。學校的活動主體無非是教師和學生,這樣愛心教育就應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倡導教愛;

二、培養友愛;

三、教學生自愛。

師愛,則要關懷學生的生命與健康;關心學生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從而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這就需要教師必須首先樹立平等的觀念,即人格平等,要具備更好的文化素養和更成熟的心願,要尊重學生。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是學生對我們的肯定、折服和依戀。沒有平等,沒有尊重,沒有理解就不可能有愛。尤其要把愛更多地關注於基礎差的學生,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用愛去感召他們。“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我們需要學生“信其道”,則要思考我們在教學中付出了多少愛心和耐心?是否愛發怒,一個容易動怒的班主任和教師不會是一個好的教育者。因此,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我們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學校關愛教育第二是培養友愛。引導學生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品質和相互合作精神,提高他們人際交往能力。

培養友愛,就必須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體,培養學生對集體的情感,對集體每個人的情感;還要教會學生關心集體中的“弱勢羣體”。如集體中學習基礎差的學生,身體差的學生,行為習慣不好的學生,性格孤僻的學生等等。班級可以組織一些必要地主題班會和志願服務活動,如“一幫一”活動等,使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懂得愛、體會愛、學會愛,使他們在今後的生活中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受到關愛的學生,也可感恩,會盡力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

學校愛心教育第三方面是教會學生自愛。自愛包括自尊、自強、自律、自護四個方面的內涵:自尊即自身人格尊嚴的維護,自強即對實現自身價值的不斷追求,自律即對社會規範的認同和遵守,自護即對自身生命價值的理解和珍惜。

自愛是被愛的基礎,是進一步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基礎。一個對自己都不愛的人,怎麼可能去愛社會、愛祖國?教會學生自愛,首先讓學生珍愛生命與健康,教會學生自愛,還要幫助他們努力掌握知識、鍛鍊能力、改進方法、培養毅力等,為他們將來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奠定堅實的基礎。一個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教師、愛學校的人,更懂得去愛祖國、愛社會、愛人類。

因此,實施愛心教育,建設和諧得師生關係,建設和諧的同學關係,構建學生髮展得和諧德育環境,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探索並努力做好的工作。

幼師教學培訓心得總結 篇3

這段時間的培訓不僅提高了我的教學技能,也使我對國小數學雙語教學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結合所學理論與這六天的教學實踐,我對國小數學雙語教學有了以下三點新的認識:

一、數學雙語教學應以數學學科目標為首要目標

由於數學雙語教學的本質仍是數學教學,所以國小數學雙語教學的學科目標應與使用漢語作為教學語言的數學教學的學科目標完全一致,即相同的教學內容,不論採用雙語還是單語進行教學,都應達到相同的教學效果。學學科目標應是數學雙語教學必須首先達成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要同時教授數學知識與專業英語知識,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能會出現在規定課時內難以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教師一定不可因此降低教學要求或減少教學內容,造成人為的“學科損傷”。嚴格遵循“數學學科目標優先”原則,儘量在雙語課堂上毫無保留的達成數學學科目標,是對數學雙語教師的基本要求。

二、國小數學雙語教學應側重英語的工具性 語言最主要的功能在於交流,“啞巴英語”、“聾子英語”顯然違背了我國開展英語教學的初衷。與新加坡“全民皆英”,家庭成員之間同時使用英語與母語兩種語言進行日常交流的情況不同,我國的國小生很難在下課後找到一個適合聽説能力培養的非為。雙語教學的開展很好的彌補了英語課時有限的缺陷,延長了學生在校內學習英語的時間。我認為雙語教師應該教學中應側重英語的工具性,注重培養學生英語聽説方面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養成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三、教學中應循序漸進地增加英語在課堂語言中的使用比例

從外語學習的角度考慮,全英文的語言環境最有利於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的發展。然而,我國的社會語言環境是單語,大多數學校的教學語言環境也為單語,完全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淹沒式雙語教學模式不符合現階段我國的國情。我認為,在國小數學雙語教學開展的初期,教學語言應以母語為主,教師多在組織課堂教學、管理課堂秩序時使用英語。所使用的英文語句應當語法簡潔、詞彙簡單,清晰、洪亮地用比較慢的語速發音,必要時,可以使用誇張的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以確保學生能夠理解。在學生逐漸熟悉雙語教學模式後,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英語的使用比例。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問題要求學生用簡單的英語回答,着手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隨着學生英語知識水平與課堂適應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可以有意識的策劃一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活動,鍛鍊學生用英語交流數學知識,討論數學問題,進行數學思維的能力。當學生的詞彙量足夠大,閲讀能力也上升到一定高度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後閲讀一些與數學相關的英語短文,擴大學生的詞彙量,使學生更多的接觸國外數學知識,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這一階段達成了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共同發展,屬於國小數學雙語教學的高級階段。在具體的一節雙語課中,教師也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靈活調節英語的使用比例。若教學內容難度頗大,學生理解起來十分吃力時,教師應將漢語作為主要的教學語言,減少學生的語言理解過程,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複雜的數學知識。相反,若某節課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教師就應該在確保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多安排合作與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行英語口語的訓練。

幼師教學培訓心得總結 篇4

疫情的蔓延,我們不能返校上課,但是我們的教學活動並沒有停止,從開始的微信語音輔導,到自己製作課件網上上課,感謝線上培訓教會我們,更好的網上上課,保證所有學生不掉隊。通過幾天的培訓心得如下:

一、多學習與時俱進

剛開始我們手忙腳亂,在微信羣組織學生下載各種可能用到的手機APP,結果所有人手機上下了很多軟件,但用到的也不多。網上培訓後,我們嘗試製作了微課來講解某個知識點,學生可有針對行的學習,不會的知識點可以反覆觀看,達到孰能生巧的目的。

二 、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讓學生在家安心學習。

很多學生在學校學習時,自律性就很差,老師一直催才會完成作業。在家期間,有的學生不聽家長的話,不管是作業,還是學校佈置的各種任務,一律視而不見,給我們的教學和工作都帶來了困擾。線上培訓之後,我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層佈置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這樣就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學到知識,都有所提高。

三、自我疏導,認真網上授課

剛開學時,學生做的作業不按時提交,網上直播參加的寥寥幾人,讓我很煩惱。隨着時間的前進,給家長溝通的多了,家長也能高興的配合老師的工作,這也讓老師們很欣慰,相信網上教學會越來越順,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幼師教學培訓心得總結 篇5

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很少有過這種交流學習的機會,通過這段時間的網上學習交流,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增強了上好政治課的信心和決心,同時也認識了更多的專家老師和老師朋友們。首先要感謝專家們的精彩講座,我從他們的講座中全面系統地學習了上好政治課的策略和方法;從網絡教學觀摩和課例研讀材料中我學習了優秀教師的講課技巧;從大家的評論中我獲得了更多的見解。通過學習,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下面來談談體會:

一、明確了政治課目標,指明瞭教學方向。

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要上好政治課首先要依據課標和學情制定教學目標,要吃透教材,要認真閲讀教材和教參,把握重點和難點。當前的中學政治教材,在教學內容中引入了許多有藝術性的資料。如:名人名言、成語故事、插圖漫畫等等。作為國小思品教師,應在教學中多做創造性的勞動,挖掘教材中內在的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等等,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把政治知識學活了。教師在講述教學內容時,靈活運用藝術性材料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挖掘材料還要注意確定教材的重難點。教科書有一些內容同學們不易理解的,教師應該對其深入理解,然後找到一種易於讓學生們掌握的方法。新教材中刪去了的部分有些在會考中、生活中還是很有用的地方,教師應該補充講解,而且還可以彌補教材滯後性所帶來的缺陷,充實學生的知識。

其次,研究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學生和我們是不同時代出生的兩代人,他們和我們在興趣愛好,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有很多不同,我們不能用我們的眼光去看這些學生,更不能用我們的思想去要求他們。教材中有的內容學生知道的很多,但有的卻根本不知道。有些東西他們根本就不以為然。所以我們只有去研究學生才能對我們的教材進行取捨和增添,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嚮往的課堂。

最後,要研究教學方法,突破重點和難點。在認真閲讀教材和研究學生的基礎上,確定了重點和難點後就要找到最恰當的方法來突破。什麼時候討論,什麼時候思考,什麼時候老師給予適當的鋪墊,什麼時候給予慷慨演説,我們教師都要認真思考,周密佈置。這時候老師就是一個導演,你水平的高低決定了這部戲的成敗。

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上好政治課,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教師要善於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師不能拘泥於課本,而是要善於利用課本,把課本知識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講授,善於聯繫生活,使學生感到政治課就在我們身邊。能夠聯繫生活,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化多媒體的應用也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教材的生活化具體化,教師在課前就要做好充分準備,製作好課件,課件要儘可能多涵蓋知識面,但又要突出主題,讓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深刻。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多媒體教學既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替學生主體提供文本、語音、圖形,圖像或一段活動影像等信息源,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且可以立即反饋。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並同時參與學習活動,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它能把過去單一的知識表達結構轉變為立體的知識展示結構,可有較擴大知識面,增加主體參與的選擇性;它可把教學內容變繁為簡、變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有效地降低教學難度,優化教學過程。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即真正體現出學生認知主體的作用。

四、不斷反思,提高自身素質。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地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因此,我們要重視反思,及時反思,深入反思,有效反思,並持之以恆,堅持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教師成長的不竭動力,也是教師不斷超越自我,提升品味的必由之路。教師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就要捨得花時間,不斷努力。這需要教師自身具備一種知識背景,在平時的讀書中積累自己,積澱一種文化底藴,教師具備了豐富的知識,又建立起獨特的風格,這樣就會具有你自己的個人魅力。有個人魅力的教師,在這樣的教師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一定很活躍,心情一定很舒暢,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愉悦,有利於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高效的政治課堂。

總之,要做一個好老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對工作的一份熱心,對家長的一片誠心。用老師的人格改變學生的靈魂。我要考慮學生什麼時候需要我,學生最需要我什麼。我要做學生最需要的人,我要做學生最需要的事,只有這樣才配當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上好每一節課,才能促使學生愛學、學會,用好思想政治課的`知識,也才能體現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價值,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責任,用我們的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