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精選16篇)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

數感是人們在數概念擴展中而產生的對數學的一種敏感與一般理解。建立數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我構建,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所謂“數感”,就是對數學的感覺、感受乃至感情。從數學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具體地表現在對日常生活中的數和運算有敏鋭的感受力,有意識地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解釋和表示客觀事物的數量關係、數據特徵和空間形式,善於捕捉一般題中潛在的數學特徵。那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呢?

我認為,應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生所關心的事情入手進行數學教學,從而建立良好的數感。具體做法如下:

結合生活——體驗數感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數感,從室內擴展到室外,校內延伸到社會,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概念與語言去反映和描述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的問題,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去教學數學知識,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從而能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體驗數感。例如教學克、千克的認識時,讓學生尋找並掂量1克與1千克的物體,尋找哪些物體分別用“克”、“千克”作單位。像一分硬幣重1克,4粒黃豆大約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藥片、黃金等細小物品用“克”作單位,體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單位;在教學長度單位時,可通過讓學生到操場上跑跑、測則、量量,讓學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離,在春遊、秋遊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教學數的認識時,可讓學生説出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數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幾歲?班級號是多少?你的鞋號是多少?火警電話號碼是多少?急救中心電話號碼是多少?……這些數據、單位都來自於生活實際,學生很容易理解、接受,這種“親數學”行為,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體會數的`含義,建立良好的數感。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2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在實驗學校進行的暑期教師培訓。特級教師周林關於《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新路徑探微—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的講座和xx市英語教研員萬紅紅老師關於《國中英語閲讀課教學的失當案例及解析》的講座,給了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

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並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1、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佈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翻轉課堂後,利用教學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麼,或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

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動的倒退反覆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

這種模式更有利於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進度可快可慢,理解的可以跳過,不懂的可以循環多次,靈活機動可以自己控制。翻轉課堂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研究,從而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萬老師結合本次xx市英語教學設計比賽中出現的一些案例,給我們非常形象透徹地分析了目前英語老師在教學中會出現的一些問題。

分析非常貼近我們的實際,很多問題都是平常我們也會犯的錯誤,但往往我們都沒有意識到,還一直“堅持再犯”。通過她的分析,我領悟到很多。比如對於Task,Activity和Exercise的理解,現在提倡任務型教學,所以我們一直在課堂中提到任務,但實際上什麼是真正的任務至今才弄懂。

本次培訓我收益匪淺,糾正了一直以來的一些錯誤認識,也瞭解了當今英語教學的最新趨勢,希望以後還能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3

緊張的三天暑期培訓使自己受益匪淺,老師們生動講解、精彩案例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自己新學期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新學期我會努力探索“主動教學”模式。“主動教學”模式給了學生學習自主權,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再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這一過程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形成一種互動的教學模式。

一、進行“主動教學”

應該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反思,發展自身主體性的過程。自主性學習是把學習建立在人的能動性基礎上,它以尊重、信任、發揮人的能動性為前提。能動性的表現形式有:自覺(自律)與主動(積極)。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一種主動學習,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了根本變化:從他律到自律、從被動到主動、從消極到積極,不僅開發出了學生的潛能,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責任心。

二、進行“主動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中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無疑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教師應當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絕不能“戴有色眼鏡”看人。教師應瞭解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教師應及時瞭解學生的難處,掌握其心理,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熱情幫助。一個能尊重學生、體貼學生的教師,學生同樣也會尊重他、喜歡他,這樣才能形成良性的師生關係,也是教好知識的基礎。在實踐中激發學習知識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學習實踐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因此,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也要在學習實踐中進行。只有通過實踐,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本身的交際功能,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三、真確的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明確自己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學習環境的創設者、學習資源的開發者、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學習評價的參與者、學習反饋的矯正者。

新課程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教師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做”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究中學習,並倡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討論、啟發,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學習、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創新能力。

教師要尊重學生需要,保護學生自尊心,培養學生自信心,好的課堂教學應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尊重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水平的題目,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活動,並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信心,相信每一個學生的回答都是智力活動的結果,都會給學生帶來啟示。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學生的發展水平,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靈活機智地應變教學中的“意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探究、發現的讓其探究、發現,能接受學習的讓其接受學習。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學習同一教學內容都有不同層次的收穫。

能夠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空,讓學生充分發展好的課堂應當是富於思考的,學生有思考的內容、空間和時間。教師只扮演了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積極主動地思考。教師的責任在於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時間和想象的空間,並引導學生思考。

通過培訓,發現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今後工作之餘要多看書、多學習、多觀摩優秀教師的課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努力在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4

立志

近期,我參加了教育集團組織的線上培訓活動,有幸聆聽了集團校數位專家的講座,讓我對教學工作有了深入地思考,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困惑也得到了解決,進一步明確了日後工作的重點和方向。

針對“磨課”、“公開課”一類的詞語,教師再也熟悉不過了。但一堂好課也需要教師和學生付出許多“功夫”,一遍遍的演繹和完善,只為在同行和領導面前展示最好的教學效果,某種意義上達到了教學任務,實現了個人願望。

篤行

聽完郭老師的講座,我對好課的標準有了另一方面的思考。如果只是為了展示而展示,只會讓教師和學生身心俱疲,叫苦的是課堂的參與者,同行看到的只不過是台上的表演。

其實我也在想到底什麼是好課?總該有一個標準吧!以前我理解的是首先要認真做好三備及導入工作,這是課堂成功的關鍵一步;其次對照課標要求,實現教學重難點;再次是教學方式的合理使用,提高課堂效率;最後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良好的課堂反饋。但這四點往往也是最難實現的,可能需要教師畢生去求索和學習。後來我發現自己的理解有一些簡單和誤區,隨着課改的要求,好課也必須緊跟課改的步伐,現在的孩子如若採用之前的老辦法,那是行不通的。我們要培養的不僅僅是富有知識的一代人,還是具有健康人格和個性品德的新時代學生。

依照葉瀾教授的觀點,一節好課的基本要求應該做到“五實”,即紮實、充實、豐實、平實和真實。除了課堂中體現出來的“五實”原則,我認為在課堂外有機地滲透一些隱性知識也大有必要,勢在必行。

魏小云老師關於班級管理的講座也非常精彩實用,給目前“害怕”擔任班主任的我吃了一劑“定心丸”。其實我是排斥當班主任的,雖然入職三年,但總覺得班主任工作繁瑣不已,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容易。魏老師講到班級管理需要“三心”藝術,即耐心、細心和用心。隨後又分析了“三心”所對應學生的學段及特點,講述了大量實例,循循善誘,我聽完講座後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其實自己大可不必害怕,之前害怕是沒有了解每一階段學生的特點,一味的覺得繁瑣,其實不就是沒有耐心嗎?耐心可以培養,何況任何事情都有技巧方法,我只是刻意把工作想得過於困難。也許嘗試也是一種挑戰,挑戰成功後就是成長和提升,日後要加強思想認識,努力學習,掌握教學方法,這樣做工作才會得心應手。

常思

培訓時間雖短,但收穫頗豐。各位專家語言平實,立足於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對我日後的教學工作具有很強地指導意義。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一定要踏實、虛心和戒驕戒躁,自己努力一分,學生便會幸運十分,努力做一個心中有愛、眼中有光、胸中有識的好教師!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5

為進一步優化和整合教育教學資源,瞭解青島版教材的編寫特點及使用方法,促進各單位、各學段教師的教學水平的平衡,7月13日—24日我縣組織了國小數學教材培訓,這次培訓包括教師對單元教學的解讀、專家團隊的專題報告、視頻對專題知識探討、分組討論等環節,通過培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周局長對我們教師的關心,對我們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個人綜合素質的關注。本次學習不僅澄清了我對一些數學問題的一些模糊認識,而且對我今後如何實踐新課改理念,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最優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總結如下:

一、對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體認識。

青島版教材的總體特點是情境串引發問題串,讓學生在解決現實情境中問題的過程中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然後把學到的新知識又作為解決新問題的工具,讓學生把解決問題與知識學習融合在同一過程中。同時在情境圖的解讀過程中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儘管每學期我們都對所教教材進行了解讀,但我們對教材的認識僅停留在本冊教材上,只是對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教材處理等進行淺層次理解。對其他年級各冊教材與本冊教材之間的關係,知識結構,目標體系知之甚微。通過學習,對青島版教材有了新的認識,新的理解,每單元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麼,通過學習都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這樣為我在今後每單元的教學中,如何做好與前面知識的銜接,如何向後續知識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二、明確了每單元、每課教材的教學策略

1、每一個單元的教學,要樹立單元教學思想,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弄清學生每一個單元已經學習了哪些知識,要學習哪些知識,為哪些後續知識做準備。

2、每一課的教學要讀懂圖中故事和圖中信息,在讀懂信息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並且一定要把問題寫在黑板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視解題方法和解決問題策略的比較和提升。

教師要加大對學生的解決問題思維方式的引領和指導力度,給學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進一步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渠道,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學習能力,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幫助學生有效地開展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重視自主練習的處理,對每一道練習題目,不僅要能正確解答,而且要更深層次的挖掘練習的含義,有些新知識的學習就放在一些練習題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塊的的教學方向。

這裏的特殊版塊指的是實踐活動、我學會了嗎、總複習、教材總體分析、豐收園等,這些板塊是教師在平常教學中容易忽視或者説教法差異最大的環節。在培訓中韓國棟主任抓住了教師在這裏的困惑,重點讓教師分析解讀從而讓教師不再茫然。讓他們知道從何入手,從何教學。我非常有幸對三年級下冊總複習進行教材解讀,通過自己與團隊成員的努力對總複習教學有了深入的研究,明白了教學中的策略,掌握了複習的方法,並對知識有了整體的、系統的掌握。

四、掌握了五種課型的基本模式

在xx年韓國棟主任就對課的教學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並結合縣組織的系列達標課對數學課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探討。那時我已經瞭解了基本的教學模式,但對於這種課到底怎樣上還存在困惑,這次的培訓不但讓我瞭解了課如何上,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種課型的教學模式及教育理念,對其中的教學策略、注意問題更明確。

(一)計算課

計算課在解決問題這一環節的具體流程為:列算式---説意義---試做---彙報交流---算法優化。

對於計算教學我們研究的較多,而且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但往往我們更加重視計算的真確率,從而忽視了計算的過程以及對算理的研究,特別是計算課在解決問題這一環節更容易忽視學生對題意的理解也就是學生對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説。我感覺對學生來説列算式不難,難在説題意上,我們發現我們的新課型注意了這點讓學生“説意義”,只有真正理解了題意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二)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具體流程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列式——理由——解答)——合作交流(交流——彙報)——總結提升(優化)。

對於解決問題這種課型我想從我聽過的兩節課談起:一節是高春霞老師講的相遇問題,一節是吳正憲老師講的二年級兩步運算的問題,這兩節課都很好的運用了我們的新課型。他們都把重點放在了自主探索中的整理信息上。因為只有把信息整理到位也就是學生真正的瞭解題意|——理解題意——掌握題意,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兩位教師利用讀題、説題、直觀演示、畫題等不同的方法深入的對題意進行解析,而且吳正憲老師還利用辯論會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彙報,讓學生在爭論中發現問題的關鍵,明確解題的入手點。兩位教師的做法為我們以後上這種課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6

一、上好語文需要有愛生之心

語文,學的首先是一種情感,一種感悟,然後才是技法是形式。那些真正在學生心靈深處有觸動的,大多是感動和流淌的情緒,是字裏行間掩不住的心靈的聲音。作為語文老師,就應該是豐富的情感和積極外化情感的方式,一個自己都很難觸動和激動的人,又怎麼可以將自己的學生帶進情感的海洋去自由馳騁、自如體悟呢?而老師情感外化的首要表現,我覺得就應該是對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愛,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也象愛自己的姊妹兄弟一樣,也象愛自己的朋友一樣。老師愛學生是一種職業的道德要求,對於語文老師,又不僅僅是如此,它也是語文的文化內涵以及學科特點和教學的終極目標決定的,所以説,上好語文尤其需要有愛生之心!

二、上好語文需要有堅守之心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它直接干係到我們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道德構件,是關乎民族素質的重要學科。當我們還在為增加一節閲讀課而苦苦哀求時,我們的學生早已習慣了將讀的作業安排到所有學科之後。面對如此的形式,我們很多老師氣餒過,也想過放棄。但那些關心語文教學前途的專家、教授們卻一遍一遍讓我們堅定堅守的決心和勇氣。越是艱難時候的堅守越顯得彌足珍貴啊!經過這次培訓,我也想了很多,語文老師身上承擔的不僅是教書的責任,還有育人的責任,而我們育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啊,那關乎愛國、關乎振興、關乎前途和命運,我們怎能就此放棄,為了一個分數,就急功近利的放棄一種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責任呢?所以説,上好語文,需要有堅守之心啊!

三、上好語文需要有創新之心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對於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沒有創新的教學,只會是走向死亡的教學,沒有生機、沒有活力,自然也不會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和發自內心的震撼的。文本的解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式和基本內容,文本的理解有其不變的一面,也有隨時代的發展變化的一面,讀者的理解也會受時代的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還是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創新。本次培訓,真是獲益良多。只有擁有了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學手段,才能有進步的可能。這些也要與自己已有的思想發生直接的對撞,產生出明亮的火花,形成嶄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關鍵還在於,用活了新思想,新方法,才能有活力,不僅能當好良師,還能當好益友。所以説,創新可以讓我們和學生縮短代溝,變得更加親密無間!

四、上好語文需要有探究之心

上好語文,需要有探究之心,這是我在本次培訓中最大的感悟和收穫。聆聽了那麼多報告,我深深感到自己知識、理論的儲備的不足。有經驗的老師常常告誡我們這樣的年輕老師,沒有研究就不可能有發展和進步。如果不研究心理學,我們將被越來越寬的鴻溝擋在學生的生活、心靈之外;如果不研究教材,我們將很快被自己粗淺的理解所矇蔽,不可能越來越深入的走進作者的心靈以及作者所表達的世界,甚至還會倒退到照資料宣讀的時候,全然沒有了自己的理解;如果不研究教法,以不變應萬變,面對不斷變化的學生羣體以及社會,我們很難得到學生以及社會的認同,只能被遺棄和遺忘。通過本次培訓,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探究之美,因為探究而豁然開朗,因為探究而撥雲見日,更因為探究而自信滿滿!

培訓,讓我從理論上收穫多多,在教學方法上收穫多多,更重要的是讓我自信心上收穫多多;暑期培訓,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豁然開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古人寥寥數語就將學習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來了。活動雖然即將結束了,但我還在思考着,今後,我將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積累,摸索出一條有利於孩子們長遠發展的路。讓孩子們和自己一樣“一路歡歌,一路收穫”!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7

14日下午,傅智端教授作了“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與申報”暑期專題培訓。傅教授從兩個國家教學成果獎的案例剖析入手,系統詳細講解了教學成果獎的內涵特徵、發展趨勢、評獎規則和培育路線等相關內容。傅教授強調教學成果的培育需要一定的教學週期,尤其是高質量的成果需要至少四年的時間實踐、總結、分析和完善,要提早培育,提前謀劃。建議教師要系統規劃,形成合力,改革實踐,提煉成果,注重推廣,擴大影響。與會教師代表對教學成果培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惑和傅教授進行了現場交流。

本次培訓課程讓我們對教學成果的培育和申報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通過培訓,瞭解了國家及省教學成果獎的內涵、形式,理解了教學成果獎的實質是解決教學問題,形成創新教育模式、產生優秀育人成效及進行推廣應用。初步瞭解了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和凝練的路徑和方法,瞭解了職業教育成果獎申報書、申報材料的要求、方法、技巧和注意的問題,對今後教學成果的培育、申報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啟發。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8

這炎熱的暑假裏,我參加了南潯區教師專業發展90學時的培訓。在這幾天的學習中,聽了好多專家的講座,受益匪淺。使我慶幸自己沒有失去這樣的學習機會。

在這幾天裏,我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端坐在教室裏,聆聽着專家的講座,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得到一次重大的洗禮,讓我明白,今後的教學要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來組織教學,教師必須學會文本的'細讀。

聽了張人力校長的講座,明白後茶館式教學主張學生先學,還強調了學生先學的方式、方法是多樣的,而且還闡釋了教師在學生先學之後應該怎麼教。後茶館式教學顛覆了課堂教學設計的邏輯結構。我反思以前的教學,我經常擔心學生不能很好的把握重點,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於是,在傳授的過程中,我不知不覺地替代了他們的發言,我把屬於他們的課堂搶了過來,使他們成為了旁觀者。我現在明白了,教師只需要通過引導暴露共同解疑要講學生自己不能學會的。

聽了蔡少軍教研員的對20xx版新課標的解讀,知道教師必須帶着真正的平等意識進行文本教學。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閲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於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閲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閲讀。

聽了鄭桂華教授關於語文教學目標的確定,真正感受到自己平日的不足,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太大太不具體,知道以後在制定目標是要具體再具體點,集中再集中些。

劉飛耀教研員從漢語音韻與意藴的關係入手教導我們該如何解讀文本。他聲情並茂的講座讓我明白了誦讀的.重要性。文本的解讀原來還可以從漢語的音韻入手。

湖州市語文教研員邢夏良老師解讀了會考命題的技術,並結合考試説明對湖州市20xx年國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卷作了全面分析。讓我對會考命題要面對的基本問題,命題的基本要求,考查學生的哪些能力等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使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能更有的放矢,更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三維目標的達成。

聽了王建國老師的講座明白了一位名教師的成長需要磨礪,需要努力進取。陳瑜華老師對名師課例的分析讓我知道了我們要學名師的理由,更知道要學習更要形成自己的風格。

總之每位專家的講座都是如此精彩,讓我忘了烈日酷暑,忘了疲憊,只沉浸於學習中。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我要往自己的腦袋裏裝進更多的知識,要能夠讓我的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讓自己的這桶水溢出來,滲到學生的杯子裏。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今年暑假,上級安排了為期四天的教師學習,學習期間使我深深認識到:教師是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教育者。自己必先接受教育,自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方能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主義教師肩負着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重任,對當今教師的道德修養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師德如何,直接影響到青年一代的成長,關係到教育事業的發展,關係到中華民族的興衰,影響千秋萬代。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自己的為人處事、治學態度、行為習慣甚至於服飾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處在嚴格的監督之下,都會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自身要為學生和社會作出表率,必須要做到:

第一,熱愛教育事業,勇於承擔責任。從事教育事業,走上三尺講台,當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是我強烈的理想追求。教育是令人陶醉的事業,是我最願意從事的事業。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遠。同時,作為社會的一員,必須勇於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一個羣體,始終要注意其產生的社會影響、社會效益。

第二,謙虛好學,刻苦鑽研。我把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前人學習,向老教師學習作為自己奮飛的起點。通過學習老教師的工作經驗和敬業精神,來豐富自己的認識、知識及才能。同時我常靜坐獨思己過,剖析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刻苦鑽研,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是師德責任感的體現。自己在教學中的教學技巧、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高低強弱,直接影響到自己在學生集體中的威信。總之,不要讓學生懷疑自己的學問。但是,如果學生的懷疑涉及到教師的道德方面,那教師的地位更為不幸了。

教師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學術品格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要求學生為祖國而學,自己必須為祖國而教;教師要求學生要有事業心、熱愛自己的專業,自己必須熱愛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教師要求學生關心他人,自己必須關心他人,愛護學生。現代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被動、消極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動地學習、觀察與思考。基於以上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我一方面以言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學習目的,樹立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和嚴格的學習紀律,更主要的是用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校風校紀規範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只有當你不斷地致力於自我教育時,你才能教育好別人。而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造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9

xx年,作為一名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我很榮幸地被離石高級中學錄用為物理實驗員。暑期,為了使我們青年教師儘快熟悉教學常規、掌握教學技能、瞭解學校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促進我們青年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也為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做好應有的準備,學校特於8月8日至8月18日展開了全面的、具有針對性的暑期培訓活動。培訓期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嚴格遵循學校規章制度,按時參加培訓活動,不遲到、不請假、服從學校安排,這使我迅速轉換為教師角色,提升了專業知識技能。現將本次培訓心得總結如下。

一、培訓活動使我對學校及教師角色有了更深的認識

培訓開始,何校長一番激情四溢的講話博得了在座的每個青年老師的掌聲與喝彩。使我們瞭解到xx教師支教經歷以及取得的輝煌成果,明白了xx教師心中的那種對呂梁山區莘莘學子的愛與關懷,理解了xx教師身上肩負的那份振興老區教育事業的責任。同時,我們也深知此次培訓活動是有多麼必要,要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還需要向xx教師學習很多。葛校長講到學校的高質量是教師幸福的源泉,是學校的立校之本。這使我意識到學校的高質量是我們教師的堅強後盾,我們要與學校共榮辱,共進退,立志把離石xx中學打造為一座呂梁山上的名校。

二、培訓活動使我在打造優良教學的各個環節都過得了寶貴的經驗

首先在備課方面,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陳老師在備課這一教學環節給以我們寶貴的經驗,對備課中的各個環節: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問題設計、備板書、備小結、備作業、以及備後記等各個方面都闡述了自己獨特的實戰經驗,這使我們受益頗深。其次在説課方面,同樣有着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胡老師説明了説課對於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説好課對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在講座中胡老師具體對如何説課以及如何説好一堂課進行了細緻具體的闡述,這對我們把握課堂教學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還有在聽課方面,何老師對我們講述瞭如何利用聽課促進我們在教學方面的快速成長,並對聽完課後如何評好課做了深入的講解。最後承老師講述的作業管理,使我們瞭解作業是課堂的彌補,管理好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彌補和昇華。高老師教給我們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課堂,這樣的經驗是經過多年的總結,沒有虛化的東西,對我們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幫助無疑是巨大的。王老師教會我們如何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針對各種學生情況,都教以我們實際有效的管理對策,這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更直接的取得成效,避免了許多錯誤,也會少走一些彎路。所有這一切,對我們都有深遠的意義,使我們提升了自身的專業基礎技能,為以後的教學環節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這是任何經歷都不可替代的。

三、培訓活動使我認識到要儘自己的能力貫徹學校優良校風來立德育人

葛校長在講話中指出教學的唯一任務,就是育人。素質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校風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育人,是以校風立德育人。因而,校風育人工程就是素質教育工程。我們要加強校紀校風建設,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特別指出我們缺乏的不是理論,而是實際行動;不是紀律約束,而是自我控制;不是事後彌補,而是防患於未然。這一切使我認識到我們要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以實際行動把xx高中打造為學生的樂園,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的教育中得到充分、主動的發展。在培訓期間,學校給予我們競選學校幹事的機會,我榮幸的承擔了學校小賣部服務學生的這一工作,我將以細心踏實的心態,儘自己最大的精力來服務學生,滿足學生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要求,使學生更好的生活在學校大家庭的環境中。我將與其它教師共同努力學習交流,讓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

綜上所述,此次培訓,在學校領導的組織下,青年教師積極參與,互相交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今後青年教師的個人發展奠定了基石,為學校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矗最後,感謝校領導給予我們這樣成長的機會,我們將不負期望,勇於承擔責任,為xx中學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0

借本次培訓的機會,我有幸觀摩了名師的課堂教學,在被三位老師折服的同時,也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

作為一名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老師,我有太多的不足。拿起一篇文章來,竟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有着太多的無奈,雖然經過了一年的教學,但有時候卻也還是會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課堂教學太亂,往往不能讓課堂很有秩序地進行。通過觀摩徐老師、張老師和王老師的課,讓我有了很大的觸動,受益匪淺。

徐老師講的是三年級的《給予樹》。徐老師針對三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重點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感悟出一個善良、仁愛的金吉婭,讓人物形象能深深地根植於孩子們的心中,不但完成了基本的語文知識的教學,更能使孩子們的心靈受到感染,懂得去關愛他人:給人玫瑰,手留餘香。徐老師開篇便問孩子們喜歡過節嗎?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接着板書課題,讓孩子們去讀課題,導出聖誕節時一棵特別的樹——給予樹。接着讓孩子們學習生字詞,從而由援助中心導出在商場裏有那麼一棵樹,並且貼上了人們的心願,於是就成了給予樹,並且畫出了一棵形象的樹,很直觀形象。接着示範生字的寫法,接着講解文章,將閲讀貫穿其中。使孩子們在一遍遍的閲讀中品味重點詞句,感受人物。

張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為五年級的課程。五年級的學生重在培養學生的品讀感悟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挖掘人物內心,在對人物的學習感悟中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説,老師已經沒有必要去泛讀全文,只挑個別句子進行泛讀便可以,但張老師卻根據文章是一片古文,裏面的句子很難讀而將全文進行了泛讀,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對文章的解讀。課文內容的講解條理非常清楚,整篇文章在一步步的深入中使學生對王熙鳳這個人物形象感受深刻。張老師剛開始只是讓學生通過對王熙鳳的穿衣打扮來説説王熙鳳是怎樣的一個人,接着通過對文章的學習,王熙鳳對林黛玉的關心,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等方面的描寫,來更深刻的感受王熙鳳的人物形象,最後通過觀看紅樓夢中的這段視頻讓學生進一步接近王熙鳳,感受其人物形象,在層層的深入學習中使王熙鳳這個人物生動形象。而且張老師的課中有一個亮點就是師生共同完成板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王老師的《寓言二則》是一篇二年級的文章,王老師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重在學生生字生詞的學習,安排設計了根據句意填詞的內容,使學生能更好的運用詞語。王老師剛開始上課,便讓孩子們觀看幾幅圖,猜猜圖畫上是什麼,從而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故事——揠苗助長。從字詞引出文章內容,使學生在更好的學習生字詞的同時瞭解故事內容,並能從故事中得到一定的啟發。也在課中穿插了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自己寫的環節,將字詞貫穿課的全部。

這三堂課都根據年級的不同,教學設計有着一定的不同,教學側重點有所不同,但三堂課也有着一定的共同點:三節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給人的感覺是一直是以學生佔據着主導地位,老師只是在引導着學生去自主的發掘探究,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而不是像我們平時的課那樣,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老師和學生之間非常的默契,老師們都能很好的去引導學生,課堂氣氛非常的輕鬆,流暢,教師語言幽默,感情豐富,很容易的感染到學生,投入到課堂中去。

總之通過這三節課的觀摩,使自己的收穫非常大,為自己的以後的教學點亮了一盞指路燈。教師的責任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始終貫穿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去自主學習。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1

8月16日下午,在名揚華夏的遂寧卓同國際學校,聆聽了四川大學陳明華教授《教師專業發展與專業素養》的講座,那是一種美的享受,更是一場學的盛宴,讓我受益匪淺。並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教學工作上在專業發展上還有很長的路,尚需要重新或有更高起點的認識。

將近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是一名工作認真,責任心強,教學熱情高的教師。無論是教學工作中,自己在備課方面、教學方面、與學生、與家長交流等多方面,我都以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態度去完成。本以為自己做的已經很好,可是,當陳教授分別從認識教師專業化發展、教師專業化的發展與認定和教師的專業素養三大板塊進行了闡述後,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這過去的教學,發現還有一條嶄新的路,自己應該去走而沒有走。

通過學習,讓我明白了:

萬事德為先,尤以師為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是道德的化身,父母的替身。由此可見教師人格的力量,學生從教師言談舉止中發展其性格,從教師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從教師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

當然,一個優秀的現代教師如果僅僅是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教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對學生做到教會做人、教會求知、教會辦事、教會健體、教會審美、教會創造。使知、情、意、行和諧統一,需要達此種教育目的,我認為最關鍵的有兩點: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廣博的學識。

同時,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我認為:教師也要學習,而且是要比學生學得更用心、更努力!

在聽取專家的講座與學習中,我感覺自己的收穫就是對專業化的教學有了足夠深入的認識。這將在以後的教學之路上不斷地激勵我大步向前,勇於探索,勇於創造。也希望有機會把自己對專業化發展的認識能更完整地更系統地總結出來,和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探討。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2

8月27日和28日,鄭傑校長利用整整兩天時間為全校教師開設了題為《合作學習是個技術活》的精彩講座。其實學校早就為我們學校每位老師購買了鄭傑校長的著作《為了合作的學習》一書,然而這兩天的講座深入淺出、鞭辟入裏,鄭傑校長帶着我們重新詮釋了合作學習的概念、操作、技巧,詳細介紹了合作學習的編組技術、目標設定技術、課堂提問技術、組織技術和評價技術,完全*了我們對合作學習的認識,重新理解了合學學習的意義。

合作有多重要?愛因斯坦在《論教育》中説到:“如果一個人忘記了他在學校裏所學到的每一樣東西,那麼最後留下來的就是教育。”“最後留下來的教育”應該有很多,但是我想不管怎麼去衡量,合作都應該是一個人最終應該學會並保留的一個技能。鄭傑校長在講座中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闡述合作的重要性。將合作作為橫座標,把個體能力列為縱座標,個體能力弱且還不會合作的是熊貓,其最終淪為連交配都需要外人幫忙的珍稀動物;個體能力強卻不會合作的老虎最後也只落了個單打獨鬥,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而學會了合作的動物他們族羣的繁衍就壯大得多。譬如狼,其個體能力強再加上懂團結、會合作,所以能力強於它的動物遇到狼羣心裏也要發憷。那個體能不弱但會合作的動物呢,就非螞蟻莫屬了。它們個體是如此弱小,遠遠地處於食物鏈的最低端,但是憑藉着合作,它們在這個地球上的存在歷史比我們人類都久遠得多。所以説,合作可以決定一個族羣的強大和興旺。對於學生來説,踐行合作學習的長遠意義是讓孩子在社會中學會合作,合作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我們常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合作學習正是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學會合作、學會讚美、學會傾聽、學會感謝、學會分享,這些品質將讓孩子們受益終身。

如何進行合作?其實作為教師,我們早早就知道合作的重要性,然而,根據鄭傑校長提到的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我們是真的知道了嗎?非也。真正的“知”是理念、理論和技術都知道,是在實際生活中會去運用,如果不用,那就不是真正的知道。正因為如此,鄭傑校長在培訓中的着重點是落在讓我們老師掌握合作學習的技能和策略。合作學習中如何編組?桌子有幾種擺放方法、小組規模如何規定、小組成員如何定奪等等,鄭傑校長都有嚴格清晰的介紹。而對於合作學習的流程,鄭傑校長又依據雙基的學習和能力的習得分成了兩種流程。鄭傑校長為了讓我們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他把“術”的教授講的非常細緻而系統。更有趣的是,為了讓我們從傳統課堂中抽離並轉變為合作學習課堂中的角色,鄭傑校長把這場培訓變成了合作策略學習的實戰演練。於是,我們便成為了身在合作學習中的學生,在合作學習這個具體情境中學習合作學習。

因為我坐在核心學習組位上,所以全程參與了“切塊拼接法”的學習。鄭傑校長先讓我們明白“切塊拼接法”的概念和方法,然後下達任務;在規定時間內我們四人小組要學習資料的第三課《要素》的學習材料《合作學習的要素》,組內ABCD成員對應學習資料上的ABCD處。接着就是每位成員自學後完成“專家組學習任務單”,在自學環節中,其實我自己在完成任務單時,我的2/3小題都是出現了錯誤的,可當時的我並沒有發現。而當我和其他組的同部分材料學習者組成“專家組”進行討論時,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聽取他人意見的同時我迅速修改了自己的答案。完成討論後,我返回自己的小組,把自己所學內容“正相互依賴”教授給自己的小組同伴,從而完成互教的過程,接下來就是展示和評價的環節。在這個環節,鄭傑校長也只是充當一個組織者的角色,所有的知識都由我們“學生”自己説出。

我想,資料上的《要素》這一個知識其實是很枯燥的,如果沒有經歷這緊張而真實地學習過程,我自己獨自去學是會產生畏難情緒、是需要很強的自制力的(這大概也是學生學習新知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然而恰好是這樣一種學習方式,學習內容被分解,學習難度被降低,每一個學習成員都被要求按照一種既定的流程、用一種符合禮節的合作技能、遵守富有邏輯的規則進行學習,我們既是學習者,同時又是教授者和傾聽者。

鄭傑校長為期兩天的培訓,我聽得非常投入,也許是源於他幽默詼諧的語言,又或者是因為培訓結構的改變。但我仍然不敢説我明白了“合作學習”,因為根據鄭傑校長所闡述“知行合一”的概念,我還沒有真正知道,但是在新的學期,我會努力實踐,真正做到“知”和“行”的統一。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3

XX年8月20日-23日,我有幸參加了xx區國小校長的培訓。帶着渴望,懷着激動,也帶着對教育教學中的幾點困惑,開始了為期四天的學習培訓,整個活動在教育中心的精心組織安排下,培訓活動安排合理,內容豐富。讓我們得以與身邊的校長面對面地進行交流,瞭解他們對教學改革的理解,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這段時間以來,我與來自全區的各位校長每天忙碌於兄弟訓練營,聽着到太古蹲點校長的報告,分享着各校長的學習收穫和回校後的實踐方法。在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感受到不同的校長的教育智慧。本次培訓不僅讓我拓寬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強化了學習與研究意識,而且也讓我對下一步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在此我非常感謝教育中心的領導為我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也非常感謝各校長的坦誠相告。四天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

1、抓課改、抓小組評價

我們要繼續加強24字教學模式操作手冊的學習,認真領會,徹底更新觀念。做好小組建設、培訓、評價;

2、抓好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到位、盡職,對工作負責,對崗位負責,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教學質量的精細化,教育質量的精細化。

3、抓好學生養成教育

學校工作的最終目的,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文明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的東西就是美的東西,良好的品德來自良好的習慣,作為校長、老師應充分重視學生的文明習慣教育即養成教育。

4、落實教學常規

注重教學常規管理的落實,對教學過程中的備、教、輔、改、批、考、研等環節層層把關,狠抓落實,實現教學過程的規範性、科學性和創新性。教學常規檢查堅持每週化,做到檢查到位,反饋及時,整改有效。

5、規範書寫

熱愛祖國文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從國小生抓起。要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首先要從寫好規範字做起。字要規範。主要是筆畫本身的形態不能錯,筆畫的關係不能錯。

6、加強閲讀

培養學生興趣,讓學生樂讀。課外閲讀指導要從“興趣”入手。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閲讀和樂趣相聯繫。培養學生閲讀興趣,創設有利條件。

7、豐富活動,抓好社團建設,培養學生特長

學校社團是校園文化的一種有效載體,是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舞台,學生在各具特色的社團活動中體驗生活,提升素養,拓展心靈。學校本着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發展平台,使每一個孩子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

短短四天的培訓中,先進的教育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對現實教育的思考、愛生如子的工作作風,將會使我今後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將會用培訓中得到的理論、經驗與研究方法,不斷探索,勇於實踐,提升自己,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4

全縣國小語文教材培訓活動。從鎮中心國小到縣實驗中學發言教師和藹可親的面孔、全場愉快學習的氛圍、周局長精湛的演講。各學校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與同仁面對面交流和諧與温馨……久久不能忘懷。通過這幾天培訓學習,我對新教材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對具體實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對新課程的思考:

在本次培訓中,與會教師根據不同類型的教材分析和精彩點評,並從識字與寫字教學、閲讀教學、習作教學等幾方面的教學建議中,使我對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詮釋,對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健康持久發展的空間。

二、對教師角色的思考:

1.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課程的實施者及課程的解釋者,通過教師的實施和解釋,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師將應為課程研究的設計者。教師在推行新課程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現許許多多這樣哪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思考和改進,提出看法,提煉方法,不斷的拓展和完善我們的教育教學。

三、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以人為本”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在近幾天的培訓中,不同學校的教師從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明確把“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學永遠是一門存有遺憾的藝術,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反省、深思、實踐——也唯有此,才能使遺憾不再是遺憾,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會永葆青春。

四、對教材編排的思考:

教材是作為一個整體來安排的,每一組是按照一個專題來編排的。每一組的結構和一下是一致的。每個單元,從導語到識字課,從課文到語文園地,乃至語文園地中的閲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都是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的。專題的選擇可以反映教材對語文本質的理解與體現。本冊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分別是:美麗的秋天,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熱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專題指向學生髮展的終極和精神的底子,是基於“語文首先是一種文化”的理解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體現這種編寫意圖,首先要從文化傳承、發展精神的角度整體設計一組教材的教學目標;其次,教材中的閲讀理解、口語交際、語言訓練等內容要圍繞專題目標而展開過程;再次,一組教材的教學要從感性上浸潤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才可能使學生在理性的角度上有所感悟。

編寫角度的創新和突破。由過去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既關注老師的教,也關注老師的學。無論是單元前的導語、課後的練習,還是語文園地中安排的學習活動,都不是那樣的佈置式的,而是以學生自讀自悟的形式,或是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同時安排學習夥伴互相啟發,體現合作精神。像練習中的“我會認”“我會讀”“我會連”,像小孩吐的泡泡裏的話,它們不是裝飾或點綴,實際上是在啟發學生自讀自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小夥伴互相交流,互相討論,比如在《我選我》文後(21),學習夥伴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王寧的話剛説完教室裏就想起了一片掌聲?在《識字5》之後,學習夥伴建議:“我們也去收集一些諺語吧!”從一下開始,有我的發現,展示台,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我的發現”這一欄目,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字、詞的規律,主動識字、學詞,積累語言。“展示台”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與交流學習成果的機會。老師們已經使用了一年級上、下兩冊,對教材的這一方面的變化,感受一定是比較深的。這樣的教材呈現方式,充分體現了人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關係。我們相信,只有平等、和諧、

民主的師生關係才能使學生形成一種自由的、獨立的、主動的探索心態,才能使學生處於最佳的學習狀態。只有學生與文本之間是一種對話關係,而不是被動接受的關係,才真正有可能培養出能獨立思考的人,有創新精神的人。

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做到:

關於識字寫字教學:

1.引導學生藉助拼音,結合觀察字形,初步認讀生字,建立形、音聯繫。然後連詞認讀,展開聯想,也可以結合看圖,聯繫生活經驗,初步瞭解字義,建立形、音、義的聯繫。

2.在正確認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自己對詞義的理解去觀察課文插圖,從圖中找出詞語所指稱的事物,幫助學生建立語言符號與事物表象的聯繫。

3.觀察字形,分析生字偏旁部首和部件組成,捕捉各部件極其相互組合所透露的會意信息(如不正即歪)。

4.藉助拼音準確認讀生字,建立形、音、義的內在聯繫。

5:注重提高寫字質量f:注意展示、交流、探討。

關於閲讀教學

1、要把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放到“閲讀教學”的首位。

2、要切實過好“認讀”關。教學的注意力應放在指導讀正確,讀連貫,形成順暢的語流上,應放在培養學生認真的閲讀態度和優良的注意品質上要給足時間,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

3、指導朗讀課文應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主。

4、要將朗讀指導與字詞句的訓練結合在一起。

5、採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好讀樂背,增加語言積累。如配樂讀、看圖讀、分角色演誦、表演課本劇、背誦比賽等。

關於口語交際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不必照搬教材的規定內容,但要注意兩者之間在內在要求上保持一致;不必完全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教學,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作適當調整。

2、精心創設交際情境,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製有關情景的圖畫、製作必要的道具,展播錄象節目,播放錄音來渲染氣氛,師生的語言描述和表演等。

3、努力實現口語交際的多回合雙向互動。對那些看上去並不是能雙向互動的交際話題,要精心設計實施策略,讓學生在交際時互動起來。

4、多為學生創造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和條件,不必過多地傳授交際知識

關於寫話教學

1、注重激發寫話興趣,培養自信心。

2、減少束縛,鼓勵自由寫話,由感而寫,使學生真正做到“我筆寫我心”。

3、與閲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

4、注重培養學生先想後寫,想清楚了再寫的習慣。

5、評價時對待錯別字、標點符號等語病要以學生的實際水平為標準,要採取寬容的態度,不能要求完全正確。

在以後的幾天培訓中,我更應該以此為契機,認真研讀教材,積極交流發言,聆聽加強反思,反思中總結經驗。這也是自己教育教學再上新台階的助長靈,要很好的把握。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5

我校共有五位老師參加了海南省國小語文學科研訓下鄉活動,在聽了五位老師回校後的分享之後,我個人的感受也很深。

對於一個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普通話的標準與否非常重要。在課堂上,當一個老師開口講話時,就可以從普通話上看出該老師的功底如何。因此,作為一名老師説好普通話是很重要的,也對學生起着重要的影響。還有,教師對於課堂上的應變能力也很重要,但這個是要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鍛鍊和積累出來的,在這個方面上,我還能力欠缺,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這個能力的培養。

教師對課堂教學要注重,比如在教態、教學語言方面,教學的整個流程要流暢,教學的語言不能太貧乏,在表揚學生的時候也要注意表揚語言要豐富。同時,在課堂上教師不應只是注重教師教了什麼,更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學到了什麼,這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目前我還是個新老師,對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方面,我還缺少很多的技巧,所以在看其他老師上課的時候我覺得人家很厲害,很專業,水平很高,也覺得很困惑和迷茫,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把一節課上好。

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斷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多用心備課,多上課,也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在日後,我也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老師!

老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6

8月20號——23號,我參加了今年“別具一格”的暑期校長培訓,説它“別具一格”是因為這次給我們進行培訓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一些普普通通而又特別有思想、有作為的校長,因此,也讓我對這次培訓感受頗多:

一、問題是學校前進的動力

剛做校長的時候總是怕學校出問題,擔心學生出問題,憂慮老師有問題,害怕家長找問題………,一天到晚精神高度緊張。而實際上是該來的問題終歸要面對,每一次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都是自我成長的過程。在這幾年的歷練中,我也真正感受到一個學校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前進的。現在,我在校園中漫步時還會自我提出一系列問題來進行思考或者看到學校的一面牆、一塊地、一塊黑板、一棵樹……也會想出不同的問題。創新是一個學校不斷進步的靈魂,偉大的人永遠不會墨守成規,我不是偉大的人,但我希望我的學校因我而自豪,我的老師,我的學生因我而快樂。這就需要我的學校不斷的革新。

二、重視養成教育

俗話説“習慣成自然”葉聖陶也説過“教育無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管理一所國小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不斷成長,要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得讓他接受什麼樣的教育。王靈娟校長在孩子們的養成教育上就非常下功夫。想讓他説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要讓他寫一手規範的方塊字,想讓他有出色的待人接物的方式……就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有相應的要求,比如:教師教學,注意引導;開展活動,注重實踐;關注細節,培養習慣;指導幫助,持之以恆;機制獎勵,快樂接受。

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

文紅豔校長和張愛紅校長在社團活動的建設上對我大有啟發。學生社團作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生課餘文化的主要載體,使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舞台。孩子們在各具特色的社團活動中體驗生活提升素養、涵養心靈。我想我們學校可以利用一線教師現有的特長給予學生多元文化的需求,嘗試着開展音樂社團、美術社團、籃球社團、書法社團……來豐富孩子們的課外生活。讓孩子們感覺學校生活是有巨大魅力的,而不是枯燥無味的。

機遇與挑戰總是並存,成功與艱辛總是相伴,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自己會更加成熟,相信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學校的路會走得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