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通過新課標新教材的培訓學習,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這樣才能更好實施新教材。下面是本站帶來的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大家參考。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1

我區舉行了國小數學教材教法的培訓,經過集中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對我今後如何踐行課改理念,實現教學最優化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下面就根據我自己這次的培訓學習談點心得體會。

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入,教材也在不斷地整編。新教材編寫特點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精心設計了教材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重新研究知識之間的整合;加強數學學習與學生生活的聯繫;注重學生“學會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倡新的教學方式,強調教師要通過情境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並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得出有關結論。新課程國小數學教材一方面為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數學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另一方面又為我們教師指明瞭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

新教材有它的新理念、新方法。我們要把握特點,活用教材。新教材突出了:注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倡導多樣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所學的數學知識都必須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種素材並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每一位學生。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活用教材。

通過新課標新教材的培訓學習,更加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舊的不能順應學生髮展的教學模式,要學習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學生,鑽研教材教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教研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國小數學現代教學的需要。特級教師吳正憲曾説過:數學教師要帶着思想走進課堂,給孩子們留出思想的空間,孩子們的思想才更開放,孩子們的思路才更開闊。一個好老師要專業地讀懂教材,要用心地讀懂學生,要智慧地讀懂課堂,這樣的課堂一定會充滿活力。

數學課程的理念主要體現在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運用新學到的科學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認真學習,刻苦鑽研,靈活運用。結合班級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引領學生貼近生活,走進自然,經歷知識、能力形成的全過程。培養學習興趣,享受學習、享受生活、享受校園生活的快樂。

總之,這次培訓對老師們啟發很大,提供了更為科學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為教師提供了寬廣的舞台。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2

上週五我有幸聆聽了各位數學專家對國小數學新教材的解讀,從中我更加體會到了數學的學習目的以及教學目的。

所謂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只有生活化的數學才能真正喚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體現數學學習的意義。國小數學新教材就是將數學知識放於生活中,讓學生親臨數學情境,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其中,數學方法,數學思想的滲透,對現在的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讓學生用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對數學方法數學思想的教學,可以是有意或無意的進行滲透,不可生硬,這就要求我們去“悟”。通過對新課程新教材培訓學習,本人收穫較大,受益匪淺。

20xx版國小數學新課標指出:把“問題解決”作為課程目標之一,其內涵包括“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在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修訂版)中,有關問題解決的內容變化比較大,教師們認為:內容充實,素材豐滿,訓練目標十分明確。新教材使教師明確如何引導學生有序思考問題;突出基本數量關係和傳承經典的問題更加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使解決問題的方法靈活多樣。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讓教材中“接地氣”的內容真“接地氣”,把教材設計目標轉化成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教師研讀教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方能使教材功能最大化,提高教學效果。

通過對新課程新教材培訓學習,本人收穫較大,受益匪淺,我不僅對我們的教育與新課程新理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更深一層的理解,同時感受到這次課改,不僅是教材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所改變,這就需要教師教學方法上有更大改革。傳統的教學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能力;疏忽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約束學生多方面發展的能力:新課程着重於學生的發展,着重於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入,教材也在不斷地整編。新教材編寫特點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精心設計了教材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重新研究知識之間的整合;加強數學學習與學生生活的聯繫;注重學生

通過新課標新教材的培訓學習,更加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必須改變教師的教育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特級教師吳正憲曾説過:數學教師要帶着思想走進課堂,給孩子們留出思想的空間,孩子們的思想才更開放,孩子們的思路才更開闊。一個好老師要專業地讀懂教材,要用心地讀懂學生,要智慧地讀懂課堂,這樣的課堂一定會充滿活力。

總之,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應該鑽研教材,正確的解讀教材,這樣才能更好地時間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才會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3

9月25-26日,“濟南市國小數學四、六年級新教材培訓活動”在濟南市濱河國小隆重舉行。本次培訓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20xx版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用好人教版課標教材,實現市教育局提出的“教好教會、學好學會”的育人目標。人民教育出版社專家王佩霞老師,濟南市教研室李勇副主任,區教育局馬海燕副局長以及各區縣教研員、數學骨幹教師近400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我有幸參加這次培訓,這套教材也是比較早接觸到這套教材的。我也閲讀了《數學課程標準》,從中感覺到,新教材與我們一直用的教材有所不同,感覺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進。例如,更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更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強調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有進步。但實際怎樣操作,怎樣把握新教材心裏卻沒底。可是,聽了領導和老師們的講座後,我頓時覺得,自己的認識清楚了許多。幾位老師不僅就《數學課程標準》給我們談自己的體會,還結合四年級的實際內容給我們分析,組織我們分組討論,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了新教材和新課標的精神。下面就是自己學習之後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

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二、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

新教材更注重多樣性。過去教學可以説也重多樣化,但這種多樣化目標單一,往往是殊途同歸,而且過分強調掌握多種方法。相反,新教材更重研究探討的過程,承認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學生有一個較大的發揮的空間,學生可以想出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並且結果不是唯一的,學生更多的結合生活實際解題,使學習呈現一種多元化的形式。

三、 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於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並不是孤立於書本之上的,它是與生活有着緊密聯繫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於生活,並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更多的採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例如有兒童喜歡的遊戲,活動和童話故事,教材中充滿着鮮豔的圖畫,使兒童興趣高漲,並能投入其中。

四、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

我相信,通過這次的新教材培訓,我們將對新教材更加深入的把握,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課改工作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4

我有幸參加了由濱城區教育局組織安排的人教版新課標PEP國小英語教材培訓,在短短一天的學習過程中,我切身體會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學信息。這次培訓對於我們教師的專業成長猶如一場及時雨,解答了我們內心教學各方面的種種困惑,使我從中受益匪淺。通過觀看網絡視頻講解,我認真學習並領會了新課標的解讀和新課程的解讀,切身體會到了新時期的教學任務和要求,進一步理解了國小英語教材的特點和使用方法,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示,這有助於我們跳出傳統英語學習的舊框框,接受新的教學理念。

通過聆聽吳欣老師的講解,我覺得PEP人教版英語新教材突出了教育“樹人”的主旨,為初學者提供了一幅清晰的“道德底線樣式”基礎知識框架,這為學生的後繼學習成長提供了正確的導航。PEP人教版新教材,始終以“與人交際”的姿態,選取與滲透教育教學關鍵事件做交際練習情境。教材恰當地把理論與案例結合在一起,案例鮮明地反映了教育現實,為教師授課和學習者學習提供導引,突顯實踐導向性。

對周詩傑老師“讀寫教學講座”,我印象深刻,頗有同感。教學必須密切聯繫實際,在講授的過程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引起學生共鳴,才可能達到教學效果。讀寫體系中對學生的要求相對更高一些,需要循序漸進,由簡單到複雜,使學生有一個消化知識的過程。整個國小期間,把各內容、要求分配在各年級、各單元及各學期教材中。這些都給了我啟發。

幾位老師的精彩講座使我收穫頗豐,讓我對人教版國小英語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使我更新了觀念,學到了很多知識,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更要把學到的知識儘快的消化,提升自己的教學思路,形成自己的成熟的教研教學風格和模式,為國小英語教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5

8月26日,新學期即將到來之際,在學校領導的組織下,我校全體教師分組參加了新教材的培訓,這次培訓聆聽了三年級的《秋天的雨》和五年級的《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視頻,通過這次培訓,我對國小語文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教材不僅關注基本知識和技能,還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教材的編寫要能夠吸引學生閲讀,激發學生興趣,教師應該要理解教學目標,明白把握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選用恰當的手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所以《秋天的雨》和《圓明園的毀滅》這兩篇課文的教學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通過對這兩篇課文教學視頻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中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鞏固和發展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進入三年級的學生一般來説,語音基礎是比較好的,基本上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具備初步的獨立的識字能力。初步學會了用音序和部首查字典,但還沒有熟練。特別是結合字的語言環境,選擇恰當的解釋還比較差。因此,三年級教師接班以後,必須重視鞏固和發展學生的識字能力。二是加強詞義教學,使學生理解詞在句子中的作用。三年級語文中識字教學的重點在詞義的教學上。因此在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的教學視頻中,老師非常重視識字和寫字教學。

二、中年級語文教學要重視詞、段的訓練

三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是段的訓練,要引導學生懂得怎樣連詞成句,連句成段。在三年級的閲讀教學中,既不能沿用低年級的一些教法,也不能照搬高年級的教法。怎樣教學較為合適呢?我認為,講清一段話中幾個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幫助學生掌握連句成段的規律非常重要。

三、中年級語文教學要注重以讀為本,重視語言積累

《秋天的雨》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到課文語言的優美,在教學中,教師適時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藉助想象,在腦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繽紛的美景表象,以想帶讀。恰當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的美麗景色,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學生在多種形式、分層次的反覆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文眼“五彩繽紛”一詞的含義,領略到了五彩繽紛的色彩美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美,體會到了秋天的美麗和欣賞美景的愉悦之情。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不知不覺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共鳴,繼而用美讀的形式表達出來。同時巧妙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如:在美讀“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個句子時,教師抓住表現動態的詞語“扇哪扇哪”,引導學生通過去掉詞語“扇哪扇哪”比較讀,體會其輕柔美與動感美,進而讀出其中的韻味。

四、對於高年級的語文教學要處理好教學中落實工具性和突出人文性之間的關係

一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國小語文教材大都文質兼美,在閲讀教學中應利用這一特點,落實工具性,同時突出人文性,努力追求二者的水乳交融,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協調發展和提高。

二是語言文字訓練要和深化內容理解相結合。在《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結合書面語言文字,想象圓明園當年的輝煌。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輝煌景觀。而當年的圓明園是一座皇家園林,即使在當時也沒有多少人親眼見過。怎樣才能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它的輝煌,光靠書上優美的語言文字描寫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藉助多媒體課件,生動再現當年的樣子,使學生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它作為萬園之園的獨特魅力,從而萌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師讓學生抓住課文內容,概括圓明園的特點,並由此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引導孩子們學習,讀課文相應段落,然後交流。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課文,充分感受到了圓明園的輝煌,為下文“被毀”架好至真至美的情感場,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就是一個悲劇。這樣安排教學,既使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又使學生理解得到深化,達到了學習語言和深化內容的相統一。

三是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是閲讀教學的重要方面。在這次新教材培訓中《秋天的雨》和《圓明園的毀滅》兩篇視頻教學都是金典,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有限的時間內,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表現。

新教材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6

很高興有這次機會參加這個新教材培訓,回想此次培訓,歷歷在目,讓人難以忘懷。通過這次學習,不僅使我對新課標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教學故事及夏老師的精彩講解給了我極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新課程洋溢着時代的氣息,體現着素質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同時也對一年級改版的大開本教材也有了一定的瞭解。本次培訓夏井川老師進行了專題講座:《數學還是那個數學》;同時夏老師對《義務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材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使我受益頗多,讓我更進一步地瞭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編寫的真諦,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課程的精彩,開闊了我的視野。下面就是自己學習之後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1、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認識“雙基到四基”與“雙能到四能”的改變。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基本特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理解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進步和發展。而《新課標》在數學課程的育人方面,進一步明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培養,把“雙基”擴展為“四基”,將“雙能”調整為“四能”,強化“創新意識”的培養。 “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我認為這正是當今教育發展的要求和體現。將雙基拓展為四基,首先體現了對於數學課程價值的全面認識,學生通過數學學習不僅僅獲得必需的知識和技能,還要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經驗、獲得數學發展和處理問題的思想。同時,新增加的雙基,數學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基本活動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體驗,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的提出,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切實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由雙能變四能;過去的“雙能”指的是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新課標指的“四能”包括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涉及的是已知,而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涉及的是未知。因此,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比分析與解決問題更重要,難度也更高。對國小生來説,發現問題更多地是指發現了書本上不曾教過的新方法、新觀點、新途徑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東西。這種發現是一種自我超越,不僅可以獲得成功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進步的信心,激發創造的激情。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需要邏輯推理和精確的概括,因而可以激發學生的智慧,調動學生的身心進入活動狀態。

2、素材運用的多樣化和應用化,鼓勵算法多樣化。

《課標》裏“數與代數”中貫穿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是針對過去教學中往往只有一種算法的弊端提出來的。例如某些計算題,只要求筆算,另一些題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種思路(當然,學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這樣很容易忽略個別差異,遏止了學生的創造性。提倡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準》關於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準》認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再如過去的應用題一定要求學生列出算式,新的《課標》中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手段解決問題,甚至鼓勵用扳手指的方法找到答案。可以説,鼓勵算法多樣化是在教學中促進每個學生在各自基礎上得到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

以前教學中我們只能按照教材提供的素材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教師要想將知識點變的更深更寬就必須重新尋找素材,這無形中給我們增加了工作負擔。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可變化性素材,並配備了相應的教學光盤,增加了教材的應用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點。

3、適當調整知識結構,合理增減課程內容。

新教材根據教材實驗結果和教師們的普遍意見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如統計與概率等內容適當降低難度,第一學段統計與概率部分內容大幅減少,部分內容移到第二學段。如一年級上冊“時間”這一單元,將原來的“教學整時和半時”改為只教學“整時”。再如教材系統處理了“解決問題”,為實現“解決問題”的課程目標提供教學思路、發展線索和可操作的案例;針對在實驗教材使用過程中,廣大教師、教研員提出的不適用的教學素材;例題設置中的一些不合適的呈現方式;練習題編制中的有難度或效率低的題目;等等,進行細緻地修改。循序漸進的提供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課改通過教材修訂研究和精心製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準確,易懂、可讀性強,版面設計清爽美觀,圖文並茂配合恰當,裝幀精美,教師能準確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的教材。

4、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更符合兒童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新教材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生動有趣,呈現方式豐富而開放。由原來教師的教本轉變為學生的學本,更似兒童喜愛的課外讀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歡。使小朋友對教材產生了親切感。如:本冊教材分為9個單元,單元的標題明示了所學的知識內容,如:“生活中的數”、“加減法”、“分類”、“位置與順序”、“認識鐘錶”等。各單元中每一節的標題都具有情境性與活動性,如:“快樂的家園”、“玩具”、“小貓釣魚”、“飛行表演”、“搭積木”、“分蘋果”、“乘車”等。同時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配以各種活潑、精美的插圖。小朋友們被這些有趣的課題和漂亮的插圖深深吸引着,對數學書簡直是愛不釋手。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題為中心的呈現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題,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圖,通過説一説、做一做、數一數、比一比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和體驗數學,體現了數學學習是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的課程新理念。

5、教材重新整合知識內容,體現數學學習內容之間、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以及學科之間的聯繫。

過去的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學習內容進行重新研究和整合。如新教材整合了加減法的關係,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內的加減法是分開安排的,6到10的加減法是合起來安排的,這樣的“合”有助於學生對同一個情境提出不同的加減問題,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繫。又如:學生生活在三維空間,所以新教材幾何內容從“認識物體”開始,而不是先認識“平面圖形”,這也有利於學生利用生活經驗來建立空間觀念。再如:統計的重心放在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體驗統計的必要性,加強了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教材在創設數學活動的主題或情境時,非常注意滲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如:“歡迎新同學”、“給在田間勞動的叔叔、阿姨送水”、“送盲人過街”、“修理椅子”等。教材還設計了“數學故事”、“數學遊戲”、“小調查”、“實踐活動”等小欄目,這些小欄目既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讓學生通過講數學故事、玩數學遊戲等,增強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繫與綜合。

總之,這次新教材培訓,使我更加深入的把握了教材的編撰意圖、框架結構,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幫助我更好的做好數學教學工作。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充實自己,不斷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改變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做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