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心得大綱

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心得大綱

主流文化的治國理政價值觀 這是從政府到基層羣眾都關心的話題,它涉及到我們政府行為、政策導向的根據。怎麼把握中國傳統文化裏邊主流的治國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這四個字是見於《管子》,中國講的以人為本有鮮明的特色,這個特色就是從西周以來,中國文化就向着一個新的方向發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為本,中國早期歷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為本,但從西周開始,從周公封於魯開始,他的思想就從以神為本的文化開始轉向以人為本的文化。西周時期開始有一種思想,説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為什麼有這樣的思想?當時有這樣的觀點: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沒有人的祭祀,神就沒法存在。這就是説人世是神世的根本。這種思想在西周得以發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義的思想和特色。這就是中國人以人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後期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絕大多數都是以人為本的。只不過在強調以人為本的同時又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對人世的發展、協調、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堅持人世優先,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時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邇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實也講了類似的話,“敬鬼神而遠之”,就是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為什麼要敬鬼神?我想從孔子的角度來談,他承認神靈的存在,但神靈對人的作用有多大,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過敬神,保留人的一種敬畏感。在一個古老信仰的傳承下,雖然我們今天強調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對更高存在的一種崇敬和神聖感。為什麼中國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積累很多智慧?是因為很早中國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為本。這與今天我們提倡的以德治國的思想類似。如果説以人為本是跟以神為本在比較中形成的,那麼價值觀、價值理念一般都通過理想、通過對不同事物的取捨和比較建立起來,一個人的價值偏好、如何選擇,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

以德為本的對立面就是以刑治國,強調政令、刑罰的作用,忽視道德的作用,這是孔子反對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中國古代的主流治國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響,這就是以德為本。

第三是以民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書》中已有“民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國。在《尚書》裏邊,應該説有不少這樣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也是在一個比較中看出你的價值選擇。在孟子以前雖然有民為邦本的思想,君王還是佔絕對的主導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達的政治裏面,君為輕。不管是君王也好,還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這樣一種以民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們中國古代主流的治國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後是以合為本。以合為本的合,就是強調統一性,在國家的層面就是統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現就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今天我們強調的價值觀,講中國人的理念,必須也有一個更高的視野。十八大報告裏,特別強調生態文明建設,這非常重要。我們在講發展時,一定要考慮生態文明的建設、維護和涵養。這一點與我們古老的思想資源結合起來,就是講天人合一,中國人都趨向於合,而不傾向於分。人與自然的統一,天人合一;多民族融合統一,也是一樣。中國從政治、從治國理政再往上提高一層,我們叫天人之學、天人之際,這涉及到哲學的宇宙觀,就是注重合,不注重分。

傳統價值觀的特色 如果我們把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近代文化,西方近代的價值觀作為一個比較的對象,我們怎麼來把握在社會層面的中國傳統價值觀體系,它的特點是什麼?因為習總書記最近一直在講我們有中國的國情。國情是從價值體系來的,這個中國特色價值觀的特色、特點就是我們的中國國情。

中國傳統社會價值觀念跟西方近代相比,有很大不同,第一個特點是“責任先於自由”。就是很強調個人對於他人、對社羣,甚至對自然所附有的責任。責任意識非常強。我們講以天下為己任,孟子就講過了。古人在漢代就明確要以天下為己任,己任就是責任。從古代先秦的“君子”到漢代的士大夫,有一個很突出的責任意識,就是對天下的責任心。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漢代思想到宋代的士大夫,代表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憂樂以天下為先,就是我們歷史上最典型的例子。

第二個特點,是“義務先於權利”。西方近代社會非常強調個人的權利,但我們儒家思想裏,強調的是義務。梁漱溟,他在山東做過鄉村建設運動實踐,在這個實踐裏邊,給他感觸最深的就是中國人和人的關係,義務為先,互相承擔義務,這是中國人倫理的一個特色。我們今天講中國人的倫理,就特別強調義務感。當然這是一個開放的義務感,決不僅僅指一個人的家庭義務。家庭義務是必需的,義務還要從家庭放大,從家庭可以放大到社區,從宗族(就是古代社區),再到郡縣、國家、天下。中國人的倫理觀念,特別強調義務感,而不是伸張個人的權利。

第三,“羣體高於個人”。西方的人本主義更多的是以個人為本,但是我們中國的以人為本,不是講的以個人為本,還是以羣體為本,所以羣體是高於個人的。責任先於自由、義務先於權利、羣體先於個人,這是中國人古代價值觀的特色。中國人的羣體意識非常開拓,不是一個小團體主義,一個地區主義。中國人以天下為己任,很早就超越了地方侷限性,是大天下情懷。《論語》裏講,“四海之內皆兄弟”,《禮記》説“以天下為一家”。如果説家是中國人的基本觀念,家庭關係是中國人的基本關係,中國人早就把這個“家”的概念、“家”的關係擴大、擴充了。

第四,“和諧高於衝突”。看看文化史會發現人類的文化裏充滿衝突,充滿鬥爭、流血。但中國文化更強調和諧。西方的文化強調個人,總以自我為中心,克服別人、佔有別人,排斥異教。所以西方歷史上的宗教戰爭非常殘酷,但中國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宗教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它的根源都是在西方和西方文化。近代日本也是接受了西方的帝國主義文化,在東方侵略。所以我們從價值觀來講,因為中國傳統“和”的理念,也體現在處理和周邊國家關係上。歷史上,當然我們也有個別帝王發動侵略戰爭,但總體講,這些皇帝的作為是違反中國的主流價值觀的,在主流價值觀中是受到批判的。中國是以安土睦鄰為先,總體來講,我們強調和諧高於衝突。

傳統價值觀的轉型發展 中國傳統價值觀中責任先於自由、義務先於權利,這個“先於”今天還要堅持,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特色,我們沒必要跟西方人一樣,什麼都是個人權利為先,伸張個人的要求為先。但對這一點不能極端地理解:比如責任先於自由,但完全否認自由是不對的;義務先於權利,但完全忽視權利,也是不對的;羣體先於個人,但不尊重個人、不關心個人,這也是不對的。如果我們想把傳統價值觀的傳統轉化,加以發展,我們要堅持這些“本”“先”,但是同時我們也要關注那些“被先於”的內容。

儒家的以民為本,今天我們還須堅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從中國發展現實來看,要堅持以民生為先。古代的以民為本的思想,它也有它的一些偏向,就是民生比民主重要。今天要將此加以現代性的轉化,法制建設要加強,民主建設也要加強,要擴充社會主義民主,保障大家的權利,包括政府。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我們今天如果把傳統價值觀加以發展,我們在堅持民本、強調民生的同時,也要注重民主。

最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儒家思想強調社會和諧,是比較重視公平和平等的。我們社會的價值觀認為平等比富有更重要,就是平等比財富更重要,所以不患貧、不患寡,患不均、患不安。

經歷了“文革”,經過了人民公社時代,我們知道,對均平的追求,不能變成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完全忽視社會發展。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允許財富和財富增長的追求,也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當然我們最終是要推向共同富裕。要正確、辯證地理解平等和財富在發展中的差距。這既是個價值理念的問題,也是個辯證把握的哲學觀念問題。

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和轉化

我國的傳統美德形成於西周春秋時代,定型在孔孟荀早期儒家思想。在春秋時代,已經就有很多關於道德的觀點產生。這個時期,沒有一個主導的觀念可以帶領各種道德觀。但是我們可以説,在春秋後期比較流行的道德,一個是“忠信”、一個是“智仁勇”。當時在整個中原文化裏,比較流行的就是忠信和智仁勇。到春秋末期,在孔子思想中,“仁”是最重要的德行,最重要的道德。“義”應該説在春秋的時候也受到重視,但地位不太突出。包括孔子思想裏,仁和義也差很多。到墨子時代突出了“義”,這影響到孟子,孟子發展了“義”,跟“仁”並列,形成仁義。所以從孟子開始,仁義成為儒家最重要的道德。孟子又把仁義禮智四者並列,成為四德,這是大家熟知的,經過漢代推崇,加了“信”,成為我們歷史上中國人道德生活中最有影響的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跟五行對應。五常成為兩千年來影響中國社會至深的基本道德。

在儒家推崇的四書五經裏還有一些道德德目,他們跟四德五常一起構成了儒家完整的道德體系比如説孝悌、中和、誠敬。在中國古代,在實際的社會生活裏面,我們剛才講的孝悌、中和、誠敬等是跟五常一起發生作用,它們共同支配着我們中國人的道德思想、道德生活。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孝。孝不在五常裏頭,可是我們沒有人能夠否認孝在我們中國人的道德生活裏面,它是佔有重要而且非常突出的地位。但是孝它沒在仁義禮智信五常裏,你説中國人不重視孝嗎?不能這麼説。因此我們説,我們平常講仁義禮智,講四德,它作為道德規範和德行的條目,對中國文化來講,它是有代表性的,但是也不能説它就能全部覆蓋我們的道德觀念、道德生活。

為什麼仁義禮智這四德在歷史上,在儒學的理論裏邊被認為最重要、最突出?為什麼不把孝放在裏面?儒學有自己的思考。在實踐中大家當然都非常重視孝,應該説孝是內在於特定的倫理關係裏邊的。但是仁義禮智已經超出了特殊的倫理關係,變成一般的人與人關係規定的準則。它不是一個血緣的倫理,也不是一個特定的政治關係倫理,孝是一個血緣關係的倫理,特定的政治關係倫理就是忠。而仁義禮智比起孝、比起忠,它有更加普遍的美德的意義,更加普遍的一種人際關係準則的意義。儒學的理論,也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據。

但是我們講,在古代每一個德行的條目,它都不是單一的、簡單的。不管是忠、孝、仁義禮智,每一個道德的條目,往往有不同的層次的意義,既有它特定的、具體的意義,還有它擴大的、普遍的意義。比如説忠,忠我們剛才説,它主要是一個特定政治關係,君和臣之間,臣應該擔負的一個道德義務、一種道德規範、一種道德條目。但是忠它也有擴大的、普遍的意義,就是可以是忠於政務、忠於國家社稷。要全面理解君臣關係的忠,它也不是簡單的順從,能夠犯顏直諫這也是忠。到了春秋戰國有了更普遍的意義,就是盡心為人,《論語》中就有這樣的例子。

忠信在春秋為什麼特別流行?因為在春秋的宗法社會裏,忠信特別適應這個社會的需要。到了孔子時代,在道德觀念上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封建社會,也突破了血緣關係,把仁變成人與人的基本關係的一個最重要的道德。戰國時期仁義都成為重要的道德。仁義之所以重要,不是因為孔子、孟子特別提倡它,而是當時的時代需要它。戰國時代封建的宗法制度處在一個衰朽和變化中,所以個人對宗法政治的道德義務,就讓位於那些含義更普遍的社會道德和人際關係準則。

仁義不僅是個人的道德,仁義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中,它也是社會價值。但是五常裏面應該説不見得都是社會價值,比如五常裏面講“智”,它雖然也有超出個人道德的意義,但是它就不是一個社會價值。可是仁和義,它就是,除了是個人的道德,也是社會的價值。

今天我們回顧關於仁義禮智的意義,我們也要給它做一個説明,我們今天怎麼概括、把握他們作為個人道德的意義。首先是仁,仁的意義在歷史上爭論是比較少的,特別是唐代以後,因為韓愈講,“博愛之謂仁”。當然孔子已經講“仁者愛人”,這個愛人,應該説孔子所講的仁,已經超越了親屬間的親緣關係。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它已經變成一個大愛無疆,有廣闊、深厚的含義。

四德里的禮,本來是強調儀式、禮節,而且特別注重行為面貌的修飾;因此四德里的禮,作為道德就是遵禮守禮。義,它早期是對親屬以外尊長的尊敬。義的進一步普遍化,就變成對所有的長輩,包括親屬長輩和親屬以外長輩的尊敬。可是因為後來禮的條目它涵蓋了對長輩的尊敬,所以義到了孟子以後,就越來越變成一個跟羞惡有關的德行,義的含義越來越變成堅持道義、去惡揚善。智是比知識更高一級的認識層面。作為一個道德的德目,是對道德知識的一種辨識、一種掌握能力。所以對個人道德的德目來講,仁就是敦厚慈愛,義就是堅持道義,禮就是守禮敬讓,智就是明智明辨。

我們説作為個人道德,仁義禮智是這個意思,但是我剛才也講了,仁義禮智裏邊的仁義,它不僅僅具有個人道德的意義,它還是社會價值。比如説仁義有更廣的社會意義,孔子講仁,仁是作為道德。可是孟子講,“天子不仁,不保四海,卿大夫不仁,不保寺廟”,所以仁也是政治的普遍原則,所以在漢代以後的兩千多年的中國的政治文化裏,應該説在理論上仁都是一個主導的政治和行動的原則。這就不僅是個人價值,還是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的政治行政基本原則。所以你看,唐太宗《貞觀政要》,以仁為本,仁義為首,仁義作為基本價值,這就是已經超出了作為個人的道德,也是社會政治的最基本的價值。仁再發展,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大同,變成一個最高的社會理想。

義,《左傳》裏講“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一個正義的概念,孟子説“殺一無辜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那是違反原則的。所以義在古代很多地方都是作為正義來使用。

所以我們説仁義禮智不僅僅是個人道德,也是古代社會的社會價值、古代社會的基本價值。比如説就社會基本價值來講,仁要強調仁政惠民;禮是強調文化體系,義就是社會的正義原則,和是和諧團結。除了我們講的這些道德條目以外,還有很多跟這些德目有密切關係的修養方法,比如克己、反身、正心誠意、慎獨等等。

除了在經典中的這些説法表達了我們的道德價值,另外在每個時代的社會文化裏,也有一些流行用語表達主流價值。比如宋代講究“節義廉恥”,明代後期講“忠孝節義”,你看明清小説裏充滿了忠孝節義,它就是社會流行的。

傳統美德的傳承轉化

帝制推翻後,近代以後的政府需要在不同時期提出新的道德規範。19XX年,民國政府提出“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為立國之本,前四字見於孟子,後四字見於管子。孫中山是個革命家,可他非常重視傳統美德的傳承轉化。如忠孝,孫中山很講究忠孝,他認為這個時代不能提倡忠君,但可以忠於民、忠於事,為了事業的成功,就算犧牲也在所不惜,這便是忠。我看孫中山就是把孔孟之道的“忠”做了現代的傳承轉化。他認為古時候講的忠是忠於皇帝,民國成立以後,沒有皇帝,但還是要忠,要忠於國、忠於民,要為四萬萬人效忠。這就是孫中山對傳統道德觀念的轉化。後來孫中山也提出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孫中山認為,中國人不能忘記存在的共有道德,新的道德規範必須傳承轉化古代道德,不能完全另一套。孫中山曾經講過:“因為我們民族道德高尚,所以國家雖亡,民族還能存在,並且還有力量同化外來的民族。所以宗本及源,我們現在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聯合起來做成一個國族羣體以外,就是要把固有的道德恢復起來。有了固有的舊道德,才有固有的民族地位,這個固有的民族地位才能恢復。”他十分重視固有道德在今天民族復興中的地位。

孫中山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在八德的基礎上又加上“禮義廉恥”加以提倡。比較之下,禮義廉恥更側重個人道德。孫中山提倡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是結合社會的價值需要,忠是忠於國家、忠於人民,這都不是個人的。這12個字成為國民政府提倡的主流道德,也是傳承中華固有道德的一種方式。

梁啟超曾寫過一篇文章,叫《新民説》。《新民説》強調提倡公德,説我們中國人以前講的都是私德,所以近代人要特別提倡公德。梁啟超講的公德的核心就是愛國、利羣。梁啟超的《新民説》認為公德和私德是同等重要的,但是認為公德的基礎是私德。私德就是個人基本道德。今天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提倡愛國,愛國是公德,提倡友善誠信,這就是私德。梁啟超的《新民説》,這個關係不是並列的,這兩方面雖然都重要,但是就個人來講,基礎是個人品行、個人道德,這個是基礎。所以私德一定是公德的基礎。我們中華美德在這方面有深厚的資源。

個人道德的重要性

梁啟超所講的私德和公德,都是以個人為主體的道德問題。私德也好、公德也好,都是以個人為主體的道德要求,但是自由也好、民主也好,都不是落實在個人主體上的道德問題,這就是價值概念與道德概念的不同。

習總書記所強調的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都是強調要落實在個人身心實踐上的道德。這是我們在從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實踐時,在理論上必須明確的。xx講的,繼承弘揚傳統美德,中華美德的繼承轉化,這些主要是就個人道德和個人道德修養的內容來講的,用梁啟超的話來講,“重點還是私德”。所以總書記最近講的加強道德建設、形成道德規範、樹立道德理想,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我們説主要都是就個人道德講的,要落腳在個人的基本道德上。最終是要指向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怎麼做人,這很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社會中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今天應該主要是講公民道德,而公民道德大部分的主要內容都是公德。其實西方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早就講過,“公民的道德要求是比較低的,善人的道德要求品德是比較高的”,做一個公民和做一個善人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公民,他的要求應該説屬於愛國守法這樣一些基本要求,不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可是作為一個善人,他的道德要求是比較全面的。如果從政治、從法律上來講,對公民的要求還是一般性的要求。但是就社會、就文化,特別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我們不僅要求一個公民的道德,還要求一個善人的品德。這就是我們講道德、守道德、遵道德時,需要了解的重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育、踐行是更重要的話題,它與中華文化的價值觀、美德體系有怎樣的聯繫?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以中華文化的主流基本價值觀作為基礎,作為源泉,作為立足點,作為根基,作為根本,作為命脈。今天我們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正如xx曾經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提煉和提出,首先要有一個文化的基礎,要以中華傳統的價值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礎,他講了六條,就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觀,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提煉把握,怎麼把它跟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觀結合起來?中國文化基本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關係就是,傳統的主流價值觀是今天的主流價值觀的基礎和源泉,是立足點,是根基,是根本,是命脈。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實踐,具體的操作,一定要以中華美德體系的傳承和實踐為條件、為落腳點。今天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培育、要踐行,怎麼踐行?怎麼培育?我認為就是要以中華美德體系的傳承和實踐作為它的根本條件,作為它的根本落腳點。一定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跟傳統美德的關係。而其中加強個人基本道德的培養,是特別重要的。

關於個人基本道德,我從儒家文化的角度,提出分三組:第一組,就是個人基本道德,就是仁、義、誠、信、孝、和。我們如果用雙字詞,就是仁愛、道義、誠實、守信、孝悌、和睦。第二組是次一級的,忠、廉、強、毅、勇、直,就是忠實、廉恥、自強、堅毅、勇敢、正直。第三組是關於公民基本公德,這是從儒家的角度提的,不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作為個人基本公德,就是愛國、利羣、尊禮、守法、奉公、敬業。不管私德公德,都是要最後落實在個人上實現,今天我們要把它細化,從儒家的立場上提出這樣一個體系,它是強調個人道德的體系,也是從儒家的立場來講的。

所以我的基礎觀點是這樣的:一方面我們要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育和實踐,另一方面一定要注重中華美德體系的傳承和實踐。從個人基本道德做起,這個道德和社會風俗的改善,才能有一個紮實的社會基礎。遵道德、守道德才能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