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通用26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

20__年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大戰半決賽,蘇炳添跑出9秒83的成績,刷新自己的亞洲記錄的同時,闖入奧運百米大戰決賽!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通用26篇)

這個偉大的日子,永遠銘記!那段奔跑的視頻,永遠收藏!

這半決賽視頻一遍遍看下去,看的想哭。1989年出生的蘇炳添,在20__年-20__年最好的年齡,兩度遺憾止步奧運百米半決賽。而今天,20__年8月1日!32歲的蘇炳添,9秒83圓夢奧運百米決賽!這不僅僅是蘇炳添個人的突破,這是中國的突破,這是黃種人的突破!

想想,20__年博爾特31歲時,退役了。而32歲的蘇炳添,以個人最好戰績挺近了奧運決賽,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亞洲記錄,讓黃種人首次站上了奧運百米決賽的舞台,創造了歷史。這是意志!這是奇蹟!這是偉大!

半決賽結束,蘇炳添坐在了地上,等待最後的成績公佈。公佈的那一刻,他激動的掩面躺在了賽道上!他起身單膝跪地吶喊!他站起來攥拳怒吼!他背對鏡頭走向場外!就在他背對鏡頭走向場外的途中,他抬手擦拭了一下面部,不清楚擦去的是不是淚水。但是,我看哭了...現已深夜,我仍未入眠...

蘇炳添!榜樣的力量!中國健兒勵志拼搏的縮影!致敬!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2

這個暑假,人們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奧運會了。當奧運健兒經過奮力拼搏獲得獎牌的那一刻,全場掌聲雷動,榮譽和獎勵紛沓至來。可是,很少有人體會到這些奧運健兒所經歷過的痛苦和磨難。

奧運會田徑男子100米短跑預賽,中國隊的`三名選手出戰,蘇炳添、謝震業和吳智強。最終蘇炳添以10秒05小組第二名成功晉級到半決賽,他連續兩屆奧運會晉級到半決賽,也創造了紀錄。謝震業10秒16和吳智強10秒18遺憾出局,半決賽中蘇炳添跑進了職業生涯最好的成績挺進決賽。

9秒98,在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沒能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或許是受到英國選手休斯搶跑的影響,他的起跑反應慢了一點,導致他最擅長的起跑沒能做好,最終只能是略有遺憾的獲得第六名。

雖有遺憾,但這已經是中國田徑選手的最好成績,同時也是亞洲選手的最好成績。一個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人站在了幾乎是黑人專屬的奧運百米決賽賽道上,這是許多年前我們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0.01秒眨眨眼就過去了,但每個0.01秒對我來説都是一個極限。”蘇炳添曾這樣描述0.01秒的定義,看運動員在場上拼搏的時候,身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也不斷超越自己,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奮鬥。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3

“參與比取勝更重要”,這是奧林匹克運動廣為流傳的名言,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體現。一個運動員的成就,不僅僅是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塊獎牌,還在於是否體現奧林匹克精神,是否做到自強不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我崇拜的奧運英雄蘇炳添就是這樣的選手,也許他與金牌無緣,但創造的歷史值得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銘記。

蘇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於廣東省中山市,暨南大學20__級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研究生,中國男子短跑名將。

20__年2月6日,蘇炳添以6秒43奪得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迴賽男子60米冠軍,並刷新亞洲紀錄。之後蘇炳添多次比賽中都成為百米大賽最有力的競爭對手!而且蘇炳添也着實讓世界短跑名將博爾特驚訝到了,博爾特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飛人,連續三屆拿到奧運百米金牌。可是博爾特也被蘇炳添驚到了:沒有想到站在身邊的小夥子居然反應這麼的快,起跑的那一瞬間讓他不知所措。

博爾特曾在一次採訪中説:“槍聲一響,我身邊的小夥子就飛奔出去,我有點不知所措,結果就失足了。”他對於蘇炳添的實力也是非常的認可,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後面才會拼命追趕上去。

能進入百米決賽是每個亞洲人都不敢幻想的奢望,只有跑進10秒才有希望。為此,蘇炳添20__年底,選擇了一個比較大風險的決定:就是把起跑腳換了。為什麼要換?是因為想要得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新的節奏,這樣的話在100米才可能會有一個突破。

而做這個改變和選擇太難了,改變之前問了很多的專家:不做出一些改變的話可能很難突破10秒,參考了劉翔的“八改七”,所以蘇炳添最後狠下心來做出了這個改變。就像剛開始是用右手吃飯,突然間變左手,你夾都夾不到,怎麼不難呢?蘇炳添剛開始,連起跑怎麼發力都完全不會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三組對決過後,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成功入圍男子100米決賽,也成為首位闖進奧運會百米決賽的中國人。而在奧運賽場上,9秒83也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成績。20__年裏約奧運會,博爾特奪取金牌的成績是9秒81,蘇炳添只比博爾特僅僅慢了0.02秒。32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通過多年以來的努力,終於站在了100米跑道上面。

蘇炳添一戰打破了三個紀錄:

首先,新中國從1984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到現在37年的歷史上,首次有中國男性運動員打進到100米決賽的賽場,絕無僅有,這個意義不亞於當年劉翔闖進奧運會決賽並且奪冠。

第二,在1932年的奧運會上,曾經有一位日本運動員打進到奧運會男子100米的決賽圈,但他不是第一名,而且那個時候是用手計時的時代,跟電子技術時代差的還比較多。

第三,亞洲國家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在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也就是第2屆奧運會上,到現在121年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位亞洲運動員以100米半決賽第1名的身份進入到世界最頂級的百米飛人大戰的決賽。

這是史無前例的偉大榮耀,屬於偉大的中國,也屬於亞洲。年過30的蘇炳添,靠着頑強的自律,靠着超強的意志品質,成功的打進到了100米的決賽當中,為全亞洲人長臉。就連中國田徑名將劉翔在微博上也發文祝賀蘇炳添:“封神!9秒83!”

此前展望半決賽時,蘇炳添強調,半決賽就是自己的決賽:“對我來説,能夠進入決賽就算完成任務。如果能夠突破10秒大關,進決賽應該沒問題。”

看了比賽,真是激動得哭了!太不容易了!簡直是一戰封神!正像劉翔所讚揚的那樣,這是中國奇蹟和中國速度,這也是亞洲奇蹟和亞洲速度!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每一次踏上賽場,蘇炳添的腦海裏都只有一件事:竭盡全力跑出“中國速度”,為祖國添彩!能打破亞洲紀錄,打破黃種人的極限,站在東京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所有的夢想都在這一瞬間變成了現實!

把半決賽當成決賽。是啊,人生路上關鍵的每一步都需要這種精神,我要向蘇炳添學習,他是我最崇拜的奧運英雄。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4

在美國尤金舉行的20__年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比賽,中國飛人蘇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賽中,以9秒99的成績並列季軍。蘇炳添成功奪牌讓中國人倍受鼓舞。他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亞洲的驕傲。他不到最後一秒不放棄的精神,更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專注執着,正確科學地把握自己,永不言棄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專注精神,不受干擾,是一種智慧。這是一種精神,一種成功所必須的精神。他,年僅25歲,就獲得了獲得了神學哲學雙學位。如果他願意,他隨時可以成為巴赫音樂最正統的接班人,這就是史懷哲傳奇的青年人生。然而,外界的鮮花掌聲,輿論的吹捧沒有給這個理性的年輕人帶來一絲的浮躁。29歲時,他決定從零基礎學習醫學,拯救非洲難民。從此,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專注地奉獻給了非洲醫療事業,在蠻荒叢林中度過餘生。被譽為“非洲之父”的他,臨終時由衷感慨:“上帝啊!當跑的路我跑過了,盡力了,我一生紮實的活過了!”史懷哲的一生可謂專注地做到了追隨奉獻的本心,做了最真實的自己。可見,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須要具有專注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努力拼搏,科學追求,是一種能力。“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南開馬蹄湖畔的親筆題詩,正是葉嘉瑩先生一生的寫照。已九十歲高齡的她是中國古典詩詞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她研究的方法講究科學,充分利用優勢,她大半生漂泊,所到之處,從孩子到成人,傳播的方法都是讓人喜聞樂見,她也從中得到啟發。葉先生曾説,她的根在祖國,她要為祖國永遠留下古典詩歌的財富。於是,人們依舊能在世界各地華人文化圈內,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的一生的努力也終讓一代年輕人感受到了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她因此成為當今詩壇傳播中國古典文化的一員宿將。不管形勢如何變化,她的科學精神和執着的卓越的內涵,卻始終沒有改變,精神矍鑠,風采依舊,真是“蓮實有心”“夢偏痴”。所以,要成就一番事業,執着的精神加上科學的態度,才是成功的雙翼。

永不放棄,更是一種高寶貴的品質。在成功的路上,一定會遇到許多許許多多困難,只有那些不畏艱險,執着追求的人才有希望達到頂點。他生來就沒有四肢,獨特的.外表讓人銘記。他就是享譽全球的演説家尼克.胡哲。少年時飽受嘲諷,讓他閃過輕生念頭。但跳進浴缸前他改變了想法,他想要清醒地活着。於是,他苦練演説技巧,到世界各地尋找機會。在被拒絕上百次之後,終於感動了世人。憑着出色的勵志演講,他贏得全球的尊敬。三十出頭也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説:“沒手、沒腳、沒煩惱。”因此,他的樂觀與堅忍終於帶他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終於駛向成功的彼岸。

奧斯特洛夫斯基説:“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這是強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鑑。專注執着,科學追求,是打開成功之門的三把鑰匙。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5

每個人的心中總有一顆崇拜的“星”。而我心目中的那顆星,是被稱為“亞洲飛人”的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蘇炳添。

蘇炳添在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田徑比賽中都取得過優異的成績。在20__年8月26日的雅加達亞運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2的成績打破亞運會紀錄,戰勝亞洲各路好手勇奪冠軍。20__年2月21日凌晨舉行的20__國際田聯室內巡迴賽中跑出6秒49的成績奪得冠軍。由此看來,“亞洲飛人”這個稱號,蘇炳添真是受之無愧。

但我深知,在這些驚人成績的背後,定有蘇炳添辛勤的付出和流下的汗水。

你瞧,這就是蘇炳添在體育館內訓練的場景。他總是先慢跑熱身,接着做小步跑,踢腿等準備活動。一切準備就緒,蘇炳添換上了釘鞋,細心地用捲尺進行起泡器的調試,隨後蹦跳了幾下,深吸幾口氣,來到起跑器的前方,單膝跪地,做好準備。他兩隻手的大拇指與其他四指呈“八”字,緊緊地壓在起跑的白線後,並抬起臀部。大約過了幾秒,蘇炳添後腳猛地一蹬,像一支離弦的箭般衝了出去。擺臂與抬腿下壓的頻率越來越快,直到衝過終點才慢慢減速,整個跑步過程令人歎為觀止。此後,蘇炳添還進行了不同長度的短跑訓練,沒有一絲馬虎,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跑到最好。

跑步結束,蘇炳添拿出一個小型攝像頭,上面記錄着他跑步時的視頻,只見他在觀看過程中眉頭微微皺起,嘴裏還不時嘀咕幾句,像是在總結自己跑步時的不足所在。反反覆覆看了幾遍後,壓了壓腿,訓練才到此結束。

在學校中,我也參加了校內田徑隊的訓練。蘇炳添不僅是我崇拜的對象,更是我的榜樣,他認真訓練,一絲不苟的精神值得我學習。相信經過每天刻苦的訓練,我也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6

20__年8月26日的朋加諾體育場被中國紅點燃。備受關注的“飛人大戰”結果終於揭曉,在亞運賽場最受矚目、最激動人心的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中,中國男子百米飛人蘇炳添以9秒92新的亞運會紀錄摘得金牌,引起了全場沸騰。“中國飛人”蘇炳添加冕“亞洲飛人”,其9秒92的成績不僅刷新亞運會紀錄,與亞洲紀錄也僅有0.01秒之差,他也是參加決賽的8人中唯一一個跑進10秒以內的選手。蘇炳添帶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和榮耀。

決賽前,蘇炳添的外教蘭迪·亨廷頓曾説:“如果比賽的氛圍、環境和氣候都合適,加上運動員感覺良好的話,蘇炳添能在雅加達給中國帶來一個奇蹟。”外教在訓練場上信心滿滿地留下這番話,而蘇炳添果然也不負眾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的驕傲。

在本屆亞運會前,蘇炳添兩度跑出平男子100米亞洲紀錄的9秒91,追平了卡塔爾選手奧古諾德創造的亞洲紀錄,成為“跑得最快的黃種人”。帶着這樣一份輝煌的成績單第三次來到亞運會賽場,蘇炳添的目標很簡單——拿到男子100米的金牌。最終以9秒92的成績奪冠,蘇炳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説:“我覺得今天已經破了我的魔咒,作為男子百米選手訓練了十幾年,我參加的所有運動會都沒有嘗試過拿一個冠軍。29歲,我終於在亞運會上證明了自己。”手捧亞運金牌,蘇炳添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飛人”。是的,蘇炳添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中國速度不容小覷。

2020__年初,那些關於“蘇炳添退役”的新聞不脛而走,蘇炳添的確動了這個念頭。然而,蘇炳添不甘心就這樣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於是,他堅持了下來,日復一日訓練比賽。數年如一日的封閉訓練,肩上積攢的各種壓力,局外人統統無法體會。正是這樣的堅忍不拔、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精神才成就瞭如今的亞洲飛人。

在整體水平依然無法與歐美抗衡的亞洲,亞運會百米飛人大戰的意義不言而喻,正如蘇炳添所言,“這是打破魔咒、揚眉吐氣的'一晚”。輝煌背後總是藏着無人言説的艱辛,不過還好,蘇炳添堅持下來了,用辛勤和汗水成就了自己也鑄就了中國的驕傲亞洲的驕傲。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7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上,蘇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亞洲紀錄,成為首位闖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亞洲人。這種突破創造了歷史,這種突破振奮人心,而蘇炳添的那種堅持“進步”的精神,更加值得我們學習。

半決賽中,蘇炳添在第三小組第四道。發槍前,他揪了揪緊身衣,雙手合十,大拇指與食指擺出一個“一釐米”的手勢。賽後記者跟他求證手勢的意思,他説這是提醒自己“進步一點點就好”。

蘇炳添的“進步一點點”是中國人的一大步,也是亞洲人的一大步。但是這“一點點”是突破極限的挑戰,是要建立在日復一日的訓練與自我突破上。蘇炳添説,自己從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時間。此後,他又為自己制定接下來的0.01秒的目標,“聽起來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願意去嘗試。”

為此,他保持嚴格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堅持訓練,讓自己的身體機能在32歲還保持在巔峯狀態。就是為了能不斷實現“進步一點點”。

在知乎上回答“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種怎樣的體驗時”,蘇炳添也説訓練很累,“很枯燥,有時候確實練着練着就會想,太累了,明天還要練啊太累了,還要練那麼多年,怎麼堅持啊……”但他也説,“這樣堅持下去也是一個再次挖掘自己潛力的過程。”

蘇炳添做到了,他以9秒83打破亞洲紀錄的成績,成功闖入奧運會決賽,成為中國奧運歷史第一人,刷新了亞洲紀錄。這背後是他鍥而不捨的努力、始終如一的堅持。

拿金牌可喜,刷新記錄可喜,但這些站上世界頂尖賽場的運動員身上所反映出來的精神,更可寶貴。“進步一點點就好”不僅是蘇炳添的追求,更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座右銘。

我們常説,“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立長志者,不期速成,從“進步一點點”開始,堅持“進步”,必將會離目標越來越近。龜兔賽跑的故事,“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語,説的都是這個道理。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能堅持的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例子:有人説要減肥,然後呢,就一頓操作猛如虎,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餓死,或者恨不得把自己累死。這種狀態明顯不可持續,於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減肥”僅僅成了一句天天掛在嘴邊的口號;有人説要閲讀,讓自己變得“有深度”,於是捧一本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看了兩頁之後覺得“太有深度”,棄之……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曾經説過:“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同樣的道理,想要做成事,就不要妄圖一口吃成個胖子。要學會循序漸進、持續發展。“進步一點點就好”,就是這樣。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我們也應該提醒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即使只有“一點點”,但只要能堅持下去,數年如一日,十數年如一日地“進步”,就算我們破不了中國紀錄、亞洲紀錄,但終歸能挖掘出自己潛力,實現更好的自己。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8

20__年,寧波市看守所成立艾滋病監區,面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強烈的恐懼心理和職業暴露的高風險性,不少民警都存在畏難情緒,市看守所領導犯難,哪位管教民警敢接這個燙手山芋?

這時,毛卓雲主動請纓,並立下軍令狀:“給我6個月時間,管好了我繼續,管不好另請高明。”

把艾滋病病毒感染在押人員收押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全部瞭解清楚後,毛卓雲第一次打開了艾滋病監室的門。

透過厚厚的鋼化玻璃防護罩,毛卓雲看到在押人員無精打采地坐着,看他的眼神裏滿是鄙夷。

“他們用打濕的毛巾甩監室頂上的燈泡,用身體不停撞擊防彈鋼化玻璃門,我不敢進去,但又不得不去做工作,於是我想到寫信,我把信貼在玻璃上讓他們自己看,內容很簡單,幾句話,就是把自己要説的內容寫給裏面的人看。”毛卓雲用心寫下一字一句,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貼在監室的門板上,勸導在押人員遵守行為規範,為了自己和家人好好治療。

這個辦法很有效果,在押人員對毛卓雲有了信任感後,就開始和他們面對面地談話,有人感動地對毛卓雲説:“毛警官,自從我得艾滋病以來,親朋好友都拿我當瘟神,而你卻敢這樣和我面對面交談!”

監區從成立之初關押兩人到現在日均關押28人,年收押量從開始的30人發展到如今近100人,毛卓雲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同時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危險。

一次,毛卓雲與一名在押人員談話時,對方毫無徵兆地一拳打在毛卓雲身上。而更危險的一次,暴力襲警的艾滋病患者王某情緒失控,瘋狂攻擊管教和獄醫,毛卓雲二話沒説叫同事打開監室大門徑自走向近乎癲狂的王某,張開雙臂把他緊緊抱住。

突如其來的擁抱,讓王某頓時愣住了,淚水奪眶而出。毛卓雲用手輕拍他的背,猶如在安撫一個嬰兒,王某在毛卓雲的臂膀裏哭得像個孩子……

事後回想起來,毛卓雲坦陳自己真是有些後怕,“要是被他突然咬一口呢?真的是害怕!”案件判決後,在被送往監獄前,王某流着淚給毛卓雲深深地鞠了個躬。

20__年,毛卓雲在毫無防護的情況下,將辦公室搬到了監室裏,擺上一張辦公桌,方便開展管教談心談話,和在押人員一談就是一上午,一坐就是一整天。

“作為一名管教,不一定要有什麼新招、奇招、怪招,但要有經常總結的習慣。”毛卓雲邊實踐邊總結,積攢了5大本十幾萬字的工作日記,總結出數十個代表性案例,歸納總結出艾滋病管教工作“五心法”——近心法、正心法、勞心法、破心法、寧心法,為全省特殊監管對象管理工作提供經驗遵循,在全省公安監管系統推廣。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9

20xx年,王婭偶然看到清華大學教授趙家和成立基金會,捐助甘肅貧苦學子的報道,深受感動。王婭立即給基金會發去電子郵件,詢問賬務公開情況。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會理事長陳章武教授的回信。隨後,王婭很快將6000元助學金打入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賬户。這樣的舉動讓陳章武記住了這個普通的天津退休女工,因為基金會的捐贈者大多數都是陳教授熟識的朋友和同事,像王婭這樣沒見面就直接捐錢的並不多。

20xx年3月,央視《朗讀者》節目紀念趙家和教授的錄製現場,陳章武第一次見到了王婭,王婭也第一次見到她資助的學生白雲。陳章武回憶説:“那天在拍攝現場,我想請王婭女士作為愛心人士的代表上台出鏡,可她堅決不同意。王婭女士跟我講,見到那些孩子我就心滿意足了,不要讓孩子們有什麼負擔。”這次見面後,王婭成為基金會的一名志願者。家訪、審查學生資料、走訪受助學校……她全身心投入,把這當作退休後的事業來經營。

去年4月,一向守約的王婭卻失聯了。那天本是王婭約好和基金會工作人員一起去甘肅考察受助學校的日子。直到幾天後,陳章武才收到她的信息:“非常不湊巧,去新西蘭旅遊與助學活動的時間衝突了。”又過了幾天,一筆3萬元的捐款匯到基金會賬户上。

讓陳章武沒想到的是,彼時的王婭根本沒去新西蘭,而是躺在了天津腫瘤醫院的病牀上。胰腺癌晚期,在癌症中屬於最兇險的一類。命運給這個鉚足勁做公益的人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搶跑!倔強的王婭一邊和病魔抗爭,一邊加快捐資助學的腳步:5月,還在病牀上的王婭不忘為基金會匯去早已準備好的捐款;8月,她停掉全部放療,拖着乏力的身體踏上奔赴甘肅的家訪,因為她知道“再不趕快去,就再也沒力氣去了。”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0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切緬懷黃文秀同志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激勵廣大黨員幹部見賢思齊、奮發作為,努力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20xx年7月29日下午,離退處全體黨員幹部參加了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組織收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自治區黨委政府共同舉辦的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

報告會上,黃文秀生前同事、親人、同學和媒體代表分別從不同角度深情回憶黃文秀感人事蹟。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蔣丹丹以“紅土地上的生命之花”為報告主題,講述了黃文秀對駐村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和對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的真情期盼。百坭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以“永遠的第一書記”為主題,講述了黃文秀走村入户、鬥志昂揚,為百坭村羣眾謀幸福的故事。黃文秀的研究生同學陳麗美説:“文秀總是把微笑給了別人,把堅強給了自己。”在姐姐黃愛娟的心目中,妹妹愛家人、有擔當,對一切美好事物都充滿好奇與熱情。廣西廣播電視台記者湯婧在採訪中一步步走進黃文秀的真實世界,祈願這份感動永遠陪伴我們温暖前行。

觀看視頻結束後,離退處全體黨員幹部結合實際,交流了學習體會和工作建議。

一致認為,黃文秀同志是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湧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在她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致決心,要認真學習黃文秀同志堅守初心、不改本色、樸實純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的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勇於擔當作為,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老幹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積極發揮老黨員、老同志獨特的優勢和作用,為發展改革工作增添正能量。

一致表示,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初心融入到為老同志辦理每一件事情當中去,用耐心、細心、誠心做老同志的貼心人。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豐碩成果轉化為心懷感恩,用心用情服務老幹部的具體行動,轉化為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工作狀態,努力做到讓老幹部滿意、讓委黨組放心,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1

從他們身上,有人讀出了感動的力量。20xx年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裏,有90後,也有耄耋老人;有賣雞蛋的大爺,也有兩院院士。他們生逢不同的年代,守護着不同的崗位,堅守着不同的初心,卻在“奉獻”的精神世界中相遇,共同向我們傳遞着“利他”的價值觀。他們拒絕誘惑,甘守清貧,付出了青春乃至寶貴的生命。這種力量,怎不讓人淚流滿面?

感動中國是一扇窗口。十七年來,上百位年度人物用偉岸的身姿,奠定了精神豐碑最堅實的底座。更多的人則從感動中汲取力量,用精神之光點亮自己前行的路。公交車上讓座的年輕人,為清潔工免費提供熱水的熱心店長,春晚小品中那個春節不回家,在車站為大家排憂解難的鐵路警察……他們也許永遠登不上“感動中國”的舞台,卻在“行動中國”的大舞台上,用熱心,用擔當,用奉獻,温暖了每一個平凡的瞬間。

一朵朵浪花匯成了時代的巨浪。獲獎者終究有限,但精神的獎盃在所有觀眾手中傳遞。十三億中國人,人人心裏都燃着一團烈火,這團烈火越燒越旺,化做無窮無盡的力量,這是咱們的靠山,這是咱們永遠幸福的保證!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2

北京時間8月17日消息,中國在里約奧運會1/4決賽迎戰巴西隊,儘管15-25大比分輸掉首局,但中國女排沒有受到影響,逆境中打出女排精神,第二局幾度落後的情況下終於追平,最終實現逆轉取勝,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本屆里約奧運會輸掉的首局。

中國隊以15-25輸掉首局,儘管場面非常被動,郎平還是給隊員正能量,“沒關係能打多少是多少,攔網要快。”而第二局一上來,郎平再次變陣,用魏秋月首發,張常寧上場頂替了楊方旭。

郎平的激勵也起到效果,中國女排這局一度6-11落後,似乎又是完敗,但中國女排用實際行動給出否定的答案。打出一波進攻潮,惠若琪反擊打手出界,張常寧二號位連續兩次反擊下球,中國隊連得5分後將比分追平。

巴西女排立即叫了暫停,很快連得3分又將比分拉開,但憑藉徐雲麗快攻和朱婷直接打探頭得分,女排又連得三分,再次將比分追平。

然而這局進程堪稱是一波三折,巴西隊在中國隊追平後又拉開了比分,20-17領先中國女排,郎平叫了暫停,贊隊員打得好,而隨後中國女排憑藉劉曉彤反擊直線打手出界,顏妮發球得分,又將比分追到21平,本場比賽第三次大比分落後情況下追平。

而從21之後雙方咬得很緊,面對中國女排的步步緊逼,巴西女排也出現慌亂,中國女排24-23反超獲得局點,徐雲麗和朱婷攔住了謝拉的扣球,為中國追回一局。從三次落後到三次追平,最終實現了逆轉,無論結果如何,中國女排的不放棄精神值得我們點贊,而不得不提的是,巴西女排在小組賽全部是3-0橫掃對手,這是桑巴軍團本屆奧運會丟掉的第一局。

其實在去年日本女排世界盃的比賽中,郎平就讓外界見識到了她挑戰鷹眼的準確度。因為郎平挑戰的成功率一直相當高,隊員們甚至笑稱“郎導的眼睛比 鷹眼 還尖”。談及箇中祕訣,郎平笑着説:“挑戰憑的是直覺和經驗,最後一點就是運氣。”

在本次里約奧運中國隊與意大利首節比賽中,意大利就3度挑戰鷹眼。而郎平也在第二次對方挑戰時,在排球落點處站了起來,並向對手豎起了拇指。當時就有人表示,郎平這豎起拇指是基於戰術考慮迷惑對手。

今天中巴女排冠軍一戰,郎平又在首局比賽挑戰鷹眼,在挑戰成功之後,郎平也向場內信心滿滿的豎起了拇指。

本站作文欄目為大家帶來最權威、種類最多的關於勵志作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3

中國女排五連冠羣體1981年至1986年,中國女子排球隊在世界盃、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上5次蟬聯世界冠軍,成為世界排球第一支連續5次奪冠的隊伍。

中國女排堅定“為國爭光”的信念,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她們隊訓練中所造成的苦痛從不叫苦叫累。憑着堅韌的毅力,她們練就了過硬的技術本領,形成了以快速多變為主體、兼備高打強攻的獨特風格。中國女排,不屈不撓,克服重重困難,完美地詮釋了頑強拼搏、團結奮鬥、無私奉獻、為國爭光的中華體育精神。中國女排奪冠後,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國歌一次次奏響的場景,讓中華兒女熱血沸騰。一時間,各行各業掀起了學習女排精神、發揚女排精神的熱潮。“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響徹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象徵。中國女排五連冠羣體為我國體育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激勵着中華各族兒女不斷奮發向上,追求卓越。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4

愛迪生説:“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靈感,但沒有1%的靈感,那99%的汗水也是徒勞。”

蘇炳添就是很好的例子。

蘇炳添小時候短跑爆發力極佳,後來被體育老師看中,經過夜以繼日地訓練,終於創造歷史。在他的身上,既有天賦的加持,也有後期努力的效果,算得上是雙劍合璧。

1989年,蘇炳添出生在廣東,父母都是農民,蘇炳添從小就在泥地裏到處跑。蘇炳添小時候的最大愛好,就是跟在表哥蔡建發屁股後邊跑,即使跟不上,他也會奮力奔跑。表哥上學後,因為跑得快,在鎮裏的比賽中拿到了第一名,獲得了家人和鄰居的誇讚。於是,表哥就成了蘇炳添的榜樣,追上表哥也成了他唯一的目標。

蘇炳添上學後,成績很不理想,因為他活潑好動,非常貪玩,讓人頗為頭疼。國中二年級,老師為了提高學生成績,要求考試不及格地留下來補課。但蘇炳添不想上課,便偷偷跑到操場玩籃球。那時的蘇炳添彈跳能力很出色,跳起來可以摸到籃筐,體育老師看到後,覺得他是個好苗子。老師問他:“願不願意練體育?以後就不用補課了。”蘇炳添一聽不用上課,非常高興,欣然答應下來。於是,每天下午自習課,蘇炳添都要到學校體育場練習跳高,體育老師也會給予適當的指導。由於每天都要訓練,蘇炳添的體能在不斷加強,他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但是,追上表哥是他最大的夢想,於是他瞞着老師楊永強,報名參加了中山市百米賽跑。

這場市級比賽,也改變了蘇炳添的命運。

蘇炳添在比賽中發揮出色,以11秒72的優異成績拿到了第一名,一下子就成了名人。這匹賽場黑馬,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也得到了中山市體育學校的青睞。於是,蘇炳添從鎮上的中學來到市裏的體校,一時間風光無限。他的天賦,也有了用武之地。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5

在繁華喧鬧、車水馬龍的都市裏,總有一些人,他們頭頂着烈日撿拾着垃圾,在十字路口揮着小紅旗吹着口哨,指揮着車輛,或是用手中的剪子不同的修剪着枝葉……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奉獻,我們的城市才顯得美麗整潔而充滿活力。

記得在一個冬日上學的路上看到了一個環衞工人,單薄的衣服和凍得發紫的雙手彷彿正告訴着人們他正承受着嚴寒的侵襲。但面對着塞滿積雪的道路,他沒有放棄,沒有怨言,而是竭盡所能地用鏟子將厚雪一堆一堆積攏起來,又把他們推到路邊的綠化帶上。繁多的積雪和嚴寒並沒有_他前進的步伐。是他執着的奉獻,為這個黎明的城市劃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是他忘我的奉獻,讓上班的人們不再望道興歎,讓人們走在路上掛滿笑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那些默默奉獻的環衞工人,他們用那雙勤勞的雙手正在為我們這個社會忙碌着。雖然他們收入微薄,可是他們卻有一顆可貴的、金子般的心。

記得在一個夜裏看到了一個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的志願者,隨身的一杯濃茶彷彿正告訴着人們她的疲憊。的確。在無人路過時,她靠着車站牌打着瞌睡,不時還睜開眼看看是否有需要幫助的老人經過。但看到老人被安全地送過馬路是她的欣慰。一聲聲“謝謝姑娘”和“不客氣”的相互交織,成了長沙夜裏一抹温馨的色彩。正因為她無私的奉獻,讓燈光暗淡的馬路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們不再危險。

那麼,生活在這個城市裏,作為市民中的一分子,我們又能做出什麼奉獻呢?是大冬天裏站在路邊發熱茶,炎夏裏站在綠化帶旁掃地或是也像那位大姐姐一樣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呢?其實,奉獻並不是一件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它只需你在日常生活中稍稍注意一下,如隨手撿起一張廢紙,扶起一塊告示等……點點滴滴的小事,都是我們對社會的奉獻。常言道,文明就在舉手投足間,當我們耐心地抓住就要隨手扔下的瓶子,多走幾步扔入垃圾桶中時,城市的文明之花,就會因你的奉獻而更加美好。

朋友們,讓我們學會奉獻吧,把我們對生活的熱愛轉化為實際的行動,為城市帶來一抹暖色吧——節能減碳、隨手關水、垃圾入桶、排隊候車……這些都將是我們對文明的詮釋。當我們每個人都自覺的為社會做出奉獻時,你會發現天地變窄了,視界變寬了,陽光也更燦爛了。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6

今天晚8點,《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開始了,獲獎人有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犧牲的消防戰士陳陸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快遞員汪勇。

汪勇是一名快遞員,他在空閒時間去為醫護人員提供便利,一開始,他只是接送醫護人員,之後他設身處地為醫護人員着想,把力量發揮到了極致,醫護人員和志願者每一個細密的需求汪勇都可以察覺、也都能夠解決。從幾千套羽絨背心、洗漱用品、秋衣內衣、到在封城的武漢幾乎當天修好手機眼鏡汽車。汪勇甚至為醫護人員開發了一些需求,譬如送書送零食、假日時送花、微信羣裏組織紅包雨。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每次帶給醫護人員的都是感動,讓他們覺得有人在陪在身邊、一起逆行。

他們是祖國默默無聞的奉獻者,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事蹟我們要永遠銘記於心。我要認真學習,長大做一個有愛心、奉獻社會的人。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7

“這些天來,細讀各網站、公眾號上有關葉連平的文字,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省優秀教師、當塗縣江心初級中學老師陳宏亮説,為這樣一位耄耋老人不顧九旬高齡,仍然堅持無償家教、無私捐學的責任擔當和矢志不移、不忘初心的教育情懷深深感動。這束微弱但永不熄滅的“鄉村燭光”照亮了鄉村教育的前路和方向,更樹起了教師這一崇高職業的榜樣和豐碑。

陳宏亮認為,和全國道德模範葉連平老師相比,還有許多地方沒有做到,還有許多地方能夠做到。有人説,教育即“成長”,教育是慢的藝術。任周遭環境再喧囂,教師的心必須是寧靜而恬淡的。葉連平老師始終保持一顆寧靜的心,在寧靜中尋找力量,將一生心血奉獻給鄉村教育,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職業使命和畢生追求。只有教書育人者把心靈歸於寧靜,並堅守這份寧靜,方能尋找到教育的美好和本真。學習葉連平,就要學習他寧靜而恬淡的心境。

敬業是一種對事業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進取的動力。葉連平老師退而不休,心繫教育,將育人工作落細、落小、落實,體現出來的正是盡職盡責的職業操守。而在這一份盡職盡責之中,他也收穫屬於他、屬於孩子們、屬於教育的快樂。辛勤、專注、堅守,這就是敬業的本質,也是教育工作者快樂的源泉。學習葉連平,就要學習他敬業和樂業的精神。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就是葉連平,作為一名老黨員,紮根基層,為農村教育事業無私奉獻幾十載的真實寫照。學習葉連平,就要學習他無私和奉獻的情懷。

陳宏亮表示,正是無數個葉連平這樣的優秀人民教師,他們將一生心血奉獻給鄉村教育,把整個身心都獻給祖國的教育事業,我們的祖國才由當年站起來,走向富起來,如今邁向強起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站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嶄新起點,將在鄉村教育的三尺講台上,心無旁騖,不改初心,逐夢前行,努力當好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好老師。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8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有些人一輩子渾渾噩噩,整天無所事事虛度一生;而有些人,卻用他們的生命譜寫着美好的樂章……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公安幹警。平凡是因為做的一切都是所有警察該做的,不平凡的是沒有幾個人可以像他一樣做得如此盡職盡責。他多次參加活動,為了人民的安危,總是九死一生,明知道危險無處不在,但他仍用自己寬厚的胸膛,鋼鐵的臂膀,支撐着無數人美好的未來……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的生命置之腦後,而他,也並不是將生死完全置之度外,他也有父母妻兒的牽掛,但他卻毅然堅定的堅持着自己的意志,做一個翱翔魚天際的大漠獵鷹,他用自己無聲的行動詮釋着--大愛無疆,這足以感動中國。

病毒,是全世界的敵人,應對埃博拉,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但是誰又沒有私心呢?奔赴異國他鄉,每天都面臨着死神的降臨,隨時都有可能會死在那裏,做一個回不了故土的孤魂野鬼。所以,抗擊埃博拉病毒援非醫療隊,從他們選擇的那一刻起,就足以讓我們心生敬佩。

獨在異國,寂寞本就如影隨形,背井離鄉,離家萬里,心中本就有着無法言語的鄉愁,更何況是面對客死他鄉的威脅?他們為了全世界人民與病毒抗爭,他們也是醫者仁心,為每一個生命爭分奪秒,這是一種沉默的高貴。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儘管我們沒有勇氣也沒有機會做到如此偉大,但是我們可以無私的地方也很多。生活中處處都有需要幫助的人,搭一把手,也就將愛無私的贈與。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助人小事向他們致敬!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19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認真做,你就是贏家。”這句話毛卓雲經常掛在嘴邊,這是他前幾年無意間看到的,他説這就像是他工作的寫照。

所裏的同事都叫他“老毛”,1963年出生的毛卓雲在浙江寧波看守所已經待了近20年,是名副其實的“老毛”。20__年,毛卓雲調入看守所從事管教工作。寧波市看守所副所長袁錦説,老毛一調過來就接手了看守所裏最難的一部分工作,但是他卻完成得十分出色。20__年以來,毛卓雲又連續12年擔任艾滋病在押人員的管教工作,為全市公安唯一一名艾滋病在押人員專職監管民警,累計管理教育艾滋病在押人員511名,其中判處死刑3名(其中死緩2名),無期徒刑3名,10年以上有期徒刑13名。

迎難而上 主動提出監管艾滋病監區

他説給他六個月

20__年,對於寧波市看守所和毛卓雲來説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那一年,已經在看守所幹了7年的毛卓雲已經成了同事們眼中“膽大心細、有責任心、能力強且肯鑽研”的人。而寧波市看守所艾滋病監區也在那一年正式承擔全寧波市艾滋病在押人員的羈押任務。

在那個“談艾色變”的時代,誰來管艾滋病監區成了擺在看守所領導面前的一大難題。據袁錦回憶,當時所裏領導制定了很多方案,還特意改造了一部分監區,並採購了一些防護工具,但是監管人員始終確定不下來。

“但是那個時候,老毛就主動找到領導,他説‘我來管’。”袁錦説,他至今都記得毛卓雲説這句話時的樣子,他很自信。

他對領導説:“艾滋病並不可怕,只要掌握預防常識,把艾滋病在押人員視若常人,將主動防範、科學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結合,就一定能管好。”但領導考慮到管理的難度和危險性,打算讓更年輕的民警來擔當。毛卓雲的倔性一下就上來了,他拍着胸脯向領導立下了軍令狀:“給我六個月時間,管好了我繼續,否則另請高明。”

但是這麼有自信的毛卓雲,卻整整兩年都沒敢告訴家裏人自己的工作,直到妻子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張他的背影照。

毛卓雲的妻子也在監獄工作,但得知丈夫的工作時,她直“罵”他是個傻子。

第一次接觸艾滋病在押人員

他説心裏還是有點犯怵

毛卓雲説,儘管事先從網上了解了一些基本知識,但剛接手工作時他對於艾滋病的瞭解也不多,很多知識都是後來的工作中慢慢學習的。

“因為對於這個病不瞭解,我第一次跟他們接觸的時候還是有點犯怵,別的倒沒什麼,就怕被感染。”毛卓雲説,一開始他也穿着所裏給配的防護服去找在押犯人聊天,但是他不喜歡。

“穿着這身衣服,從頭到腳都武裝起來了,他都不認識我,怎麼交流?後來我也戴過口罩,但是還是覺得很彆扭,索性什麼都不戴了。戴着這些東西感覺我們之間隔了很遠的距離。”於是,毛卓雲捨棄了那些繁瑣的裝備,讓它們一直放在倉庫“積灰”。20__年,他甚至搬出了所裏特別改造過的監室,把艾滋病在押人員關押在普通監室,因為特殊監室中有一堵玻璃牆,毛卓雲覺得這堵牆“礙事”。

近兩三年,他就更“過分”了,把一間普通監室改造成了自己的談話室,因為這樣方便他找他們談話。

(毛卓雲將其中一間監室改成了談話室)

20__年時,毛卓雲的其中一名在押人員突然情緒十分激動,在監室內自傷自殘,甚至在牆上把自己的腦袋撞出血。

“當時我們還在特殊監室,中間都隔斷,我看他臉色發白,觸碰到的手也是冰涼的,還具有攻擊性,一時間我也不敢上前。”據毛卓雲回憶,這名在押人員判決後對人生感覺失望,並且還患有精神分裂症。毛卓雲採用了各種積極或是消極的方法讓他發泄自己的情緒,但是效果都不甚明顯。

“當這些辦法都沒有效果的時候,我就覺得要自己上了。”毛卓雲説,他也沒采用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走進去給了他一個擁抱。

“他在我懷裏的時候情緒已經有所緩和了,然後我就知道,這個辦法是有效的。”

12年來,毛卓雲一直擔任艾滋病在押人員的管教工作,共收押監管511人,並且這些艾滋病在押人員從未發生安全事故。

從“毛警官”到“毛校長”

他用12年摸索出一條管教之路

在看守所裏,毛卓雲出了“毛警官”“毛管教”等稱呼,還有一些在押人員會叫他“毛校長”。20__年,毛卓雲發現在押的一些外省籍艾滋病患者文化程度很低,許多人不認字,連“男女”都分不清。為此,毛卓雲從外面買了紙和筆,在監區開辦了文化掃盲班,教他們識字和書寫。有的在押人員,在3個月時間了認了近三四百個字。甚至其中一位馬上要投牢的在押人員説,“我都不知道在看守所還能讀書,管教,我寧可不減刑,也想在您這兒讀書。”

毛卓雲説:“作為一名管教,不一定要多精明,但一定要明辨是非、涇渭分明,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什麼都管,但要像父母對待子女、老師對待學生、醫生對待病人一樣有愛心、有耐心、有真心;文憑不一定要很高,但要有一顆不斷學習的心,時刻保持學習的熱情;不一定要有什麼新招、奇招、怪招,有多大的發明創新,但一定要有經常總結的習慣。”

通過多年的積累,毛卓雲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方法,並記下了10多萬字的心得體會。12年來,他也摸索出了一條自己的“管教之路”,獨創“毛式五心工作法”(即:近心法、正心法、勞心法、破心法、寧心法),並於20__年獲浙江省公安廳命名授牌“毛卓雲工作室”,為全省特殊監管對象管理工作提供了經驗遵循。

他説作為一名管教民警,其實就是在不斷重複地做一項工作:談話教育,矛盾處理,保證安全。但是正如他常説的,“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20

“你是兄弟,是老師,是院士,是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表裏如一,堅固耐壓,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傑作”。這是2月8日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為來自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李萬君公佈的頒獎詞。李萬君與孫家棟、張超等共同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由新文化報社、吉林年鑑、吉林省圖書館聯合主辦、吉林省榆樹錢酒業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四屆(2019年度)感動吉林十大人物評選活動,連續報道了20位候選人的事蹟。2019年1月,經過讀者投票及專家評審,13號候選人李萬君成功當選感動吉林年度人物。作為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的傑出代表,工作30年,李萬君憑藉自己精湛的技藝成為公司轉向架製造中心的焊接大師、首席操作師,同時還獲得了中華技能大獎,被人們稱為“工人院士”。但他更看重“師傅”這個名稱:經他培訓的400多名學員,全部考取了國際焊工資格證書,為打造一批“大國工匠”儲備了堅實的新生力量……

中國中車李萬君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談感動

——他見證高鐵技術從追趕者變成了領跑者

“成為 感動中國 2019年度人物,我感到很榮幸,這個榮譽不是我個人的,而是整個中車、是我們吉林省的。作為第一代高鐵員工,我見證了高鐵技術從追趕者變成了領跑者,我驕傲,我自豪,同時也感覺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在得知自己成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時,李萬君深情地説。

“高鐵有394道工序,每一道都不容失誤,我們要堅持工匠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我們的團隊技術更加成熟,保證高鐵又穩又快地奔跑,同時創造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他説,他就是一名技術工人,離開了生產一線啥也不是。他這輩子很幸運,能分配到長客,趕上了高鐵發展的時代,才讓他這樣的技術工人有機會回報企業,報效國家。所以,他下決心幹好高鐵,變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讓每一個技術工人都能當上創新主角,像動車組一樣,節節給力,人人添彩,到時候讓老外給咱中國人打工!

學手藝

——一年磨破了五套工作服

“我現在一聽焊接的聲音,就知道哪個徒弟或是員工哪個地方焊得不好,焊縫是寬還是窄、焊接質量好不好……”———這樣的境界,可是經過千錘百煉才能達到的。

1987年8月,19歲的李萬君職高畢業後被分配到長春客車廠(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前身),在配焊車間最苦最累的水箱工段當工人,和他一起入廠的還有28個夥伴。一進焊接車間,火星子亂蹦,煙霧瀰漫,刺鼻嗆人。焊工們穿着厚厚的帆布工作服,戴着焊帽,拿着焊槍噴射着2300 的烈焰,夏天時,穿着幾斤重的裝備幹完活出來,全身都得濕透。

這樣艱苦的條件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下來的。一年下來,和他一起入廠的同事調走了25個。但他,依然選擇了留下來。廠裏要求每人每月焊100個水箱,他就多焊20個,一年下來,兩年一發的工作服被他磨破了5套,不夠穿,他就到市場上自己掏腰包買。

除了跟着師傅學習,他一有時間就跑到其他師傅那兒看,有問題就問。一開始,一些老師傅嫌他黏人;但慢慢的,師傅們發現,這個小夥子凡事問過一次,就會舉一反三。不知不覺中,李萬君的焊接手藝在同齡人中已出類拔萃。

入廠第二年,李萬君就在車間技能比賽中奪冠;2019年,他在中央企業焊工技能大賽中榮獲焊接試樣外觀第一名;1997、2019、2019年,他三次在長春市焊工技能大賽榮獲第一名;2019年,他捧得了“中華技能大獎”。

攻技術

——把焊槍下的產品昇華成藝術品

為了攻克各種各樣的困難,他成立了一個攻關團隊,遇到焊接難題,整個團隊都會羣策羣力,攻堅克難,將技能和智慧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關。

2019年,李萬君根據異種金屬材料焊接特性發明瞭“新型焊鉗”,獲得國家專利並被推廣使用。2019年,在出口伊朗的單層軌道客車轉向架橫樑環口焊接難題中,李萬君再次挺身而出,經過不斷試驗摸索,成功總結出了氬弧自動焊焊接方法和一整套焊接操作步驟,一舉填補了我國氬弧焊自動焊接鐵路客車轉向架環口的空白,也為我國日後開發和生產新型高鐵提供了寶貴依據。2019年,針對澳大利亞不鏽鋼雙層鐵路客車轉向架焊接加工的特殊要求,李萬君衝鋒在前,總結出了“拽槍式右焊法”等20餘項轉向架焊接操作方法,解決了批量生產中的多項技術難題,累計為企業節約資金和創造價值800餘萬元。

2019年初,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試製生產我國首列國產化標準動車組,轉向架很多焊縫的接頭形式是員工們從未接觸過的。其中轉向架側樑扭杆座不規則焊縫和橫側樑連接口斜坡焊縫質量要求極高,射線檢測必須100%合格,不允許有任何瑕疵。由於不規則焊縫接頭過多,極易造成焊接缺陷,使這個部位的焊接成為制約生產順利進行的“卡脖子”工序,影響了標準化動車組的研製進程。

李萬君馬上主動請纓,以攻關團隊“李萬君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為主要陣地,經過反覆論證,多次試驗,最終總結出交叉運用平焊、立焊、下坡焊,有效克服質量缺陷的操作技法,成功攻克了這項焊縫接頭過多導致焊縫射線檢測難以100%合格的難題。

2019年7月15日,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試製生產的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以420公里時速成功進行會車實驗。列車以相對時速840公里的速度擦肩而過,這還是世界第一次。實驗的完美表演,將再一次贏得海外市場的關注、以及相關合作國家的青睞,成為開啟國外高鐵市場的一把“金鑰匙”,為中國高鐵走出國門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實,我的追求很簡單,我希望很一位焊工都把焊接標準熔到骨子裏,把焊槍下的產品昇華到極致,從而形成一件件藝術品……”李萬君説。

憑着一股子不服輸的鑽勁兒、韌勁兒,他參與填補了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的幾十種國內空白,先後進行技術攻關100餘項,其中21項獲得國家專利。

帶徒弟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師傅帶徒弟十分厲害。我記得2019年引進高速動車組技術時,我們的水平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師傅一人能焊出來,人手嚴重不足。為了完成任務,他只用半年的時間,就將焊工全都培養了出來,400多名學員全部考取了國際焊工資格證書,這在整個培訓史上也是一個奇蹟……”李萬君的徒弟謝元立回憶。

李萬君認為,單單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不夠的,“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在帶徒弟方面,師傅毫無保留,甚至還根據學員的體態胖瘦、走路姿勢、運槍習慣等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案,親身示範。”謝元立説,師傅帶出的20多個“嫡系徒弟”如今全是技術骨幹,其中10多人已成為吉林省首席技師。

2019年,他主持的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師工作室,被國家勞動部授予“李萬君大師工作室”稱號,5年來組織培訓近160場,為公司培訓焊工1萬多人次,考取各種國際、國內焊工資質證書2019多項,滿足了高速動車組、城鐵車、出口車等20多種車型的生產需要。

李萬君不僅承擔為本單位培養後備技術工人的重任,還利用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這一平台,為外單位的技術工人無私傳承技藝,3次被長春市總工會聘為“高技能人才傳藝項目技能指導師”。截至目前,李萬君已為吉林省、長春市以及省市工會對口援疆地區的兄弟企業培訓高技能人才2019多人次。在中國高鐵事業發展進程中,李萬君實現了從一名普通焊工到我國高鐵焊接專家的蜕變。

手記:

每次見到李萬君,他都是身穿工作服,一臉憨笑。這次見到他,他仍然和以往一樣,笑得很憨厚。

他的工作室設在轉向架製造中心車間內,面積不大,但牆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獎狀和榮譽證書。就是在這個不大的空間內,他和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他手中的焊槍出神入化,兩根直徑僅有3.2mm的不鏽鋼焊條,可以分毫不差地對焊在一起,不留一絲痕跡。在他看來,他焊出的東西就是一件件藝術品。

他回憶,外國技術人員在看到他的焊接技術後,紛紛豎起大拇指,“真想不到中國工人也能焊出這樣的產品,真是了不起!”

關於對未來的憧憬,他動情地説,“沒有企業的培養,沒趕上中國高鐵事業的大發展,就沒有今天的李萬君,我要為我國的高鐵事業付出更多的努力,爭取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21

作為中國短跑第一人蘇炳添,現年31歲的蘇炳添(20__年8月29日即將年滿32歲),雖然在很多人看來他已經度過了自己的巔峯年齡,但是在之前結束的20__年中國田徑分區邀請賽上,蘇炳添卻跑出了出人意料的9秒98,以絕對優勢拿到了第一名,領先第二名的謝震業足足有0.18秒,足以證明蘇炳添的實力有多強,逆風的情況下蘇炳添都能跑出這樣出色的成績,那麼換成順風,他的成績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蘇炳添做到了!亞洲“飛人”蘇炳添憑藉着自己強悍的實力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速度,國人為之驕傲。

奧運會是一項家喻户曉的大型的受人歡迎的活動,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100多年來,奧運會在延續,奧運精神也流傳至今,就像奧運聖火的火焰熊熊燃燒,生生不息,而世人的身上也都散發着拼搏的芳香。這次,我的思想主題則只有十六個字:“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礫志拼搏,走向成功。”

1928年奧運會之前的四個月,貝蒂·羅賓遜才第一次參加比賽。她在自己的第一個室外比賽中便創造了100米的世界紀錄。100米跑正是在1928年成為奧運會歷史上首個女子徑賽項目的,羅賓遜以半米的優勢贏得決賽,而那只是她第四次參加比賽。她還得到了一塊4×100米接力的銀牌。三年之後,羅賓遜在一次飛機失事事故中嚴重受傷。第一個發現她的人還以為她已經死了,將她裝在汽車後備箱裏直接送到了殯儀館。整整七個星期,羅賓遜處於昏迷狀態;隨後的兩年,她不能正常走路……但是,她活了下來。羅賓遜仍想重返短跑賽場,但是她的膝蓋再也不能完全彎曲了,所以她無法再採取蹲踞式起跑的姿勢。但是,她還能跑接力!1936年,貝蒂·羅賓遜作為美國4×100米接力隊的一員贏得了她的第二塊奧運會金牌。

然而,並非每一位奧運運動員都能獲得獎牌。奧運史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金牌的閃光,更多的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奧運精神:阿克瓦利,這位坦桑尼亞馬拉松選手,當他帶着傷痛最後一個跑過終點線時,整整花了3個半小時。在他們心中,祖國的榮譽高於一切。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讓人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麼是奧運精神,什麼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22

王婭生於1952年,是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16歲時曾到內蒙古五原縣插隊,後來在河北省的一個縣城當了一年民辦教師,農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求給王婭留下深刻印象。

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設立,王婭立刻捐出100元,而當時她的工資還不足200元,捐出的是她月工資的一大部分。此後,她的愛心捐贈從未間斷:汶川地震、南方水災她各捐款20xx元、甘肅舟曲地質災害她又拿出4800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天津市慈善基金會,也都留下來她持續的愛心捐贈足跡。

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錢,王婭自己也説不清,而她現在每個月的退休金也才4000元。“我就是個普通人,做的這些事實際上很普通,沒有什麼。”王婭説,“當你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有大的能力就多幫點兒,小的能力就少幫點兒,反正是盡力去幫。”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23

英雄,內含着高貴品質,彰顯着時代精神,是一個國家光輝歷史的回憶,一個民族堅挺不屈的脊樑,一個社會發展進步的座標和力量源泉,萬眾景仰,千古留名。英雄精神,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軟實力。

當颱風的勁頭變得稍稍緩和,鐵路工作人員立刻組織搶修搶險,熬得通紅的眼睛,一身髒泥傍身,手腳被洪水泡的紫青。不錯,這就是搶險,這就是“以民為重”的英雄。誰沒有家,誰沒有此刻為他們擔心的家人?雖然危險重重,但災情就是命令,疏通線路,搶修路基,保證運輸安全此刻無一例外,成了所有人主動肩負的“責任”。為了挽回最大的損失,他們用血肉在風雨中譜寫“英雄本色”。

無論是1998年的那場“聞聲色變”的特大洪水,還是20__年的汶川地震,鐵路、公路、航空人員始終堅守在抗災的第一線。我們看到一個強大的國家和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堅定和從容。面對不可抗力的天災,我們在一次次危機處理中汲取經驗、完備救援設施、完善救援體系,鍛造了一支支不怕艱險、迎難而上的“精兵勁旅”,我們也同樣看到了堅守在普通崗位的“無名英雄”。無論他們哪行哪業,無論他們如何平凡,面對災難衝鋒在前、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值得所有人學習。

近日,網上網下總有一些人披着“還原真相”的外衣,肆意歪曲歷史、抹黑先烈、污損英雄。類似的奇談怪論一度層出不窮,而有些人、有些機構不經甄別,就“隨手轉發”,令謬誤進一步擴散,於無形中成為詆譭英雄形象的“幫兇”。將烈士以犧牲生命為換取祖國和平、人民幸福的英雄事蹟不加掩飾地進行調侃甚至侮辱,是對他人人格的貶損,是對英烈的嘲弄,更是對歷史的無視。

隨意拼湊歷史,肆意抹黑英雄,不僅是對民族歷史的不尊重,更是對集體價值觀的消解。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人都應當是英雄名譽的捍衞者,要敢於向歷史虛無主義説“不”,這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一腔熱血沸騰時,萬里汪洋起波瀾。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從未走遠,學習和致敬這些“最可愛的人”,請為他們點贊!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24

“不去解救,他很有可能被洪水沖走”

入汛以來, 合肥市的降雨量是常年的3倍,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而廬江縣的降雨量,更是達到了1011毫米,各大水庫超警戒水位,多條河流超保證水位,汛情十分嚴峻,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7月22日,百年一遇的洪水,讓巢湖超歷史最高水位,附近多處圩壩隨時都可能潰口,尤其是頂託支流白石天河水位更是達到了13.56米。

當天,防洪大堤處傳來幾聲巨響,洪水像脱韁的野馬衝開缺口,石大圩決口了!

洪水四處肆虐,沒過多久,5.8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已是一片_,周邊4個行政村被淹。

同大鎮危急!

接到縣防汛救災指揮部的指令後,已在抗洪搶險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幾個晝夜的陳陸,迅速集結隊伍,攜帶好救生裝備,駕駛4艘橡皮艇火速奔赴現場,向着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出發。

在同大鎮連河村,他們成功救出2名被困羣眾後,陳陸得知村內還有1名殘疾羣眾被困,急需救援。

“不去解救,他很有可能被洪水沖走”,陳陸顧不上休息,拖着疲憊的身軀,再次登艇出發,救人、再救人……

大隊長方鋭看到陳陸神情疲倦,立即上前阻止,勸他休息一會,不要再上艇了。但陳陸堅持説:“這片水域情況,我熟悉,水性也好,你們去,我放心不下”。

水勢越來越猛,陳陸帶領隊員和藍天救援隊組成編隊共同完成任務。

更要命的是,決口處面積再次擴大,水流更加湍急。就在他們的橡皮艇駛過連河村村委會附近時,急速的水流導致水位落差一下子從40公分猛漲到了3米多。

險情,讓人始料未及。

“掉頭、快掉頭!穩住、快穩住!”千鈞一髮之際,陳陸連聲吼道。這也是陳陸留下的最後一句話。話音剛落,他們乘坐的橡皮艇猛然側翻,艇上5人全部捲入洶湧湍急的洪流中。

面對突發的危情,正是陳陸打了頭陣,提前預警,後面的藍天救援隊才得以及時調轉艇頭,避免了翻艇的悲劇。

被洪水打懵的消防員李俊傑,在落水後還隱約看到了陳陸的身影,當他用力浮出水面後,卻只看到另一名戰友常青,兩人用盡全身力氣,摸到了艇舷的尼龍繩並死死地抓住。

等李俊傑憑感覺下意識去抓陳陸時,就見一個激浪突然劈頭而來,巨浪過後,再也沒看到陳陸的身影。放眼望去,肆虐的洪水衝出一片_。

常青、李俊傑、李順3名指戰員僥倖脱險,但陳陸和村幹部王鬆,卻被洶湧的激流捲走失聯。

經過49個小時不間斷地搜尋,直到7月24日13時50分,在距離落水點下游2.3公里處,陳陸的遺體才被找到……

7月26日,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追授陳陸同志“安徽五四青年獎章”。

目前,救援隊伍仍在繼續搜尋另一名失聯人員王鬆。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25

就這樣,周老師留在了桐林國小給孩子們上課。她那種貼心孩子們的教學方式,那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使孩子們都感到特別的温暖,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明顯提升。

有一個智障女孩叫何菲揚,其母親都要遺棄她,可週老師對她厚愛一層,熱心呵護,目前變化較大。民眾看在眼裏,打心眼裏佩服周老師的熱心和苦心。

她時不時的在朋友圈裏發一些當地教學的真實情況和感受,卻無意引起了在朋友圈的廣泛關注和傳播,大家紛紛點贊,並用實際行動支持周秀芳。周老師的行動感動了孫紹富先生,他就做周老師的堅強後盾,和周老師結伴而來,然後回到寧波搞組織發動,積極宣傳漵浦山區孩子的需要和周老師的愛心支教行動,動員更多的周老師的學生、自己的部下與朋友、和許多愛心人士加入到愛心支教的團隊中來。

當時遠在美國洽談業務的上海閥門廠老總張剛,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昔日恩師周秀芳愛心召集後,完成業務就直奔漵浦南站,專程從上海趕到北斗溪去看望周秀芳。

“房子的門都關不住,風一刮裏面冷得刺骨。並且房子看上去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晚上四處都是黑咕隆咚的,看着都害怕。”當張剛看到破爛的校舍、簡陋的課桌椅和落後的教學條件,看到年邁卻毅然選擇在貧困地區支教的老師時,他的靈魂被深深地感動了,他當即決定捐資30餘萬元重建桐林國小,並配齊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20xx年4月份,桐林弘盛希望國小開始動工了。周老師在當地一邊教書,一邊監督建設進展。“老師的大愛情懷深深感染着我,作為學生我一定會把這種大愛無疆的精神傳遞下去。”張剛回去之後,把周老師的事蹟告訴了身邊朋友和大學同學,有感於周老師的無私奉獻,大家決定再在當地捐款建一所希望國小。就這樣,你出5萬,我出10萬,一共湊了35萬元。與當地政府和學校聯繫後,決定修建前進希望國小。去年9月,這兩所三層樓高的希望國小全部建成,學生們全部搬進了新校舍。不僅如此,在張剛和他的交大校友的支持下後來又捐修了撻溪國小和鳳型國小。

從個人到社會愛心接力大合唱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周奶奶的支教故事,不斷感化着大家,她總是強調,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她只是一個愛心搬運工。在孫紹富和學生張剛的鼓動和宣傳下,不少寧波人也紛紛伸出了愛心援手,越來越多的人集聚在周秀芳周圍,形成了一個愛心團隊,寧波和漵浦也結下了“不解之緣”。很多人通過電話、微博、微信等方式聯繫到周秀芳,通過她在需要修建教學樓的村級建明亮的教室,通過她找到需要助學的兒童,在她的牽線搭橋下,愛的火焰在漵浦已燃起燎原之勢。

江東區退休教師協會就是其中的一股力量,該協會會長王煥臣告訴記者,他們知道周秀芳的事蹟後,都很感動,就發起了捐助活動。前後共收到捐款25600元,全部買成了書,快遞到了周老師支教的地方。

來鳳村地理條件有限,資源不足,學校基礎設施薄弱,無法滿足師生需要。經過周秀芳的引線搭橋,寧波象山石浦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傅萃拿出自己教書以來省吃儉用的20萬元捐修來鳳石浦岑玉希望國小。20xx年10月19日,該學校建成時,傅萃來到了現場,她説,自己也是農村出生,作為一名教師沒有什麼比看到山裏的孩子們擁有明亮的教室、乾淨的桌椅歡呼雀躍,能擁有一雙追求夢想的翅膀而感到由衷的開心了!

“我要代孩子們向各位好心人深深地鞠上一躬。”在來鳳石浦岑玉希望國小建成典禮上週秀芳説,她只是一支愛心助燃劑,將家鄉人的愛燃燒到貧困山區,讓山區孩子感受到異鄉親人的温暖和深情。據瞭解,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周秀芳愛心團隊先後在該鎮牽線建了5所高標準的村級希望國小,讓1700多名孩子搬進了新教室,穿上了新校服,背上新書包,有了新文具。並結對幫扶30多位貧困生上學,累計資助達280萬元。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 篇26

陳陸被追授 “中國消防忠誠衞士”稱號

_年7月18日至21日,合肥市廬江縣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災,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陳陸所在的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作為主要救援力量,連續奮戰96小時,出警411次,成功轉移和救出羣眾2665人,

7月22日,合肥市廬江縣石大圩突發漫堤潰口,陳陸多次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羣眾,其間所乘橡皮艇突遇激流捲入漩渦側翻,不幸落水壯烈犧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應急管理部聯合追授陳陸同志“中國消防忠誠衞士”稱號,應急管理部批准陳陸同志為烈士、追記一等功,安徽省委追授陳陸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會上,宣讀了追授陳陸同志“中國消防忠誠衞士”稱號的決定,為陳陸同志家屬頒發了證書。

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副站長常青、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方鋭、陳陸同志妻子王璇、廬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深情講述了一個個感人故事,詮釋了陳陸同志的忠誠和奉獻,展現了消防救援隊伍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昂揚風貌。整場報告會樸實真切、感人至深,報告團成員幾度哽咽,台下聽眾潸然淚下,現場多次響起掌聲。

講述英雄故事,傳遞正能量

常青是合肥市廬江縣廬城消防救援站副站長,也與陳陸最後一次一起出發參與了當天的救援。陳陸的犧牲,讓常青思緒萬千,回憶起與陳陸一起共事的畫面,陳陸對其的幫助,其實在常青的心裏,早已認下了這個好大哥。“教導員,您戰鬥過的地方,我們將繼續戰鬥您守護的家園,我們會全力守護。”

廬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幾年前因工作與陳陸相識,然後熟悉。陳陸對待工作始終如一,認真負責,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主動作為,迴應期待,給張曉明留下很深的印象。20__年消防改革轉制後,有羣眾擔憂服務能否跟上,座談會上,陳陸的態度十分堅定“標準不會低,服務不會降!”陳陸拋出了擲地有聲的話語,最後,陳陸用羣眾的滿意度交出了最有説服力的答卷。

王璇是陳陸的妻子、安徽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的一名民警。陳陸犧牲後,王璇在遺體告別儀式上最後的敬禮曾經感動了許多人,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故事。王璇已記不清陳陸爽約了多少次他們的家庭聚會,也記不清多少次推遲了他們的旅行計劃,辦好的海洋館年卡,也僅僅是辦卡的當天去過一次,以後就沒用過,陳陸也永遠用不到了。正因為曾經都是軍人,他們彼此理解、相互扶持。王璇説,陳陸總喜歡把她當成“新兵”對待,就讓我這個“新兵”,再給你敬個禮。”王璇轉身對着陳陸的照片再次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