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精選27篇)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

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沒有超人的能力,沒有過人的外貌,他們只是普通的平凡人。但是,就在這場戰“疫”正式打響的那一刻,他們勇敢地披上鎧甲,腳不沾地,日夜不停,高強高壓之下仍然默默承受一切,卻還笑着説:“勇敢的人不會投降……”。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精選27篇)

災難面前,我終於發現了最美的你們——逆行抗疫的白衣天使。

親愛的白衣天使,您還好嗎?

小時候,我就在幻想,白衣天使應該是什麼樣子。天使嘛,大大的翅膀,甜甜的笑靨,白白的長衣,飄飄的長髮......

而今,我終於在網上見到了你們,和想象的差距不大,只是沒了大大的翅膀,添了幾分滄桑和憔悴。日夜的忙碌,早已磨去了你們的心力,但是,我看見了——蠟黃的臉上仍然洋溢着火焰的熱情,深陷的瞳孔中仍然閃爍着希望的星光,這就是你們,永遠憧憬着未來的你們!

面對染着病毒的病人們,你們毫不嫌棄,穿着沉重的防護服來回穿梭在一間間病房裏,細心的照顧,耐心地詢問,匆匆的來,匆匆的走,彷彿天塌下來都無法阻止。

手機鈴一次一次地響起,知道是家人的慰問,你們卻無暇顧及,只能拖着灌了鉛的腿奔赴戰場。好不容易有時間休息,身體早已沒勁,再也提不起一絲力氣,就在昏昏沉沉中躺在地上睡着了。幾小時後,還要強迫自己披上戰袍,告訴自己不能倒下,一旦自己倒下了,病牀上的朋友可能就再也醒不過來了。想到這裏,你們就像一台永不停息的機器,又充滿了幹勁。

在你們當中,有90後,有80後,甚至是70後,不同的年齡,卻有着相同的目標。你們有的為了前線放棄了回家的路;有的為了留下不敢告訴最愛的親人;有的甚至為了病人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你難道沒有一絲悔意嗎?或許會有的,你也想踏上回家的路。但你更清楚——希望是生的力量,衝破黑暗是你義無反顧的擔當!

在這場戰“疫”中,你們已經揹負了太多太多,如果可以,我多想與你們一起戰鬥,分擔你們的勞苦與憂愁。可是我恨自己的無能呀!所以,身為一名閉門修學的學生,我只能祝福你們:陰霾會散,天空會晴,病毒會走,春天也會來。願遠方的你們平安健康,凱旋而歸!要記得,還有滿樹的迎春花在等你們……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2

親愛的全國人民:

你們好!

我們現在已經站在了一個風暴之眼,我們要保衞我們的武漢,保護我們的武漢人民。新春伊始,本是闔家歡喜、舉杯團圓的日子,卻變得壓抑、黑暗、無助、空蕩。病毒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拉開了“戰爭”的帷幕,開始讓人猝不及防,讓人失去希望……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總有人逆着人羣向最危險的地方奔去。鍾南山院士擠着春運餐車前往武漢,同濟醫院一批批志願者滿員,留美學子轉機三次飛往武漢,天南海北不同科室的醫生申請調往,無數的公益物資調運武漢。風波不斷,大是大非前總有人站起來成為中國的脊樑。

面對着每天瘋狂上漲的感染人數,面對着那些一塊塊被血色染紅的地域,面對着那些還在瘋狂逃竄的染病患者,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斥着恐懼。然而,此時,一羣白衣戰士出現了,寫下了一封封“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請領導批准”的字條。就這樣,頭也不回的走向了“戰場”……帶上口罩,穿上防護服,戴好護目鏡,戴上醫用手套,走上了“一線”。一面是親人的呼喊心切,一面是病人的呼喊痛苦。這些醫護人員一心熱血、只管救人,把命都給了他們。站在抗議一線的“白衣戰士”,每天每夜都是高強度的十幾個小時工作,無數醫護人員請願,日夜兼程,星火馳援。這羣撥開濃濃陰雲的人正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給自己的堅定誓言一個交代。

他們是下凡人間做客的天使,卻當起了救死扶傷的職業;他們是散落人間的星星之火,卻以燎原之勢共抗疫情;他們是温暖人間的和煦春風,給人以醉人的光輝;然而他們也只是一羣孩子,換了身衣服,學着前輩的樣子,在和死神搶人。病毒面前有人提物賣價,而有人卻把自己大半輩子的積蓄都投給了他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筆筆錢,一聲聲“我來”讓這些“散落人間的星星”重新綻放光芒。在遙遙無邊的宇宙中找到自己的軌道,慢慢地找到被黑暗隱藏光芒的月亮,讓它們再次回到人間,趕走那夜晚無邊的黑暗。在這其中讓他們感受到,不止他們在奮鬥,身後還有着十幾億同胞,還有中國!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縱然山河有恙,不敵世間盛情!願所有中國人都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有一份熱發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我希望如約而至的不止是春天,還有疫情過後平安的你們。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3

“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1月26日大年八年級接到任務後,__交通運輸分局__站長__就沒有離開過疫控卡點工作崗位,直至1月30日上午11時發生心梗暈倒。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__區統一部署,1月26日上午,__交通運輸分局負責協調設立公路交通疫控卡點。接到任務,__同志主動請纓去轄區內最遠、情況最複雜的伍明高速服務區。作為卡點的負責人他一邊組織卡點值班室活動板房搭建,一邊協調解決工作人員的飲食、休息,防護等問題。他親自制作登記本、卡點指示牌等保障用品,組織卡點工作人員召開現場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卡點的各項工作任務,要求大家要嚴格按照要求逐一登記過往車輛和人員,協助醫護人員測量體温,嚴防死守疫情的擴散。在沒有隔離服和防護服的情況下,__總是搶在其他同志的前面,去詢問來往車輛的情況。卡點任務較重,人員有限,執法人員按照24小時輪班制,公眾號逍遙文稿整理,但__心繫疫情防控,從年八年級到大年初六沒有離開過伍明高速服務區疫控卡點,吃住全在卡點上,卡點條件有限,累了就只能和衣而卧,飲食只有簡單的快餐及方便食品。

鑑於__服務區的車輛流動較多,工作量較大,局領導按排伍明交管站站長王峯協助他工作,初六上午八點本該他下夜班,他向王峯交接了相關工作後並沒有離開崗位,上午十點左右連續奮戰了近百個小時的__感覺胸悶、氣喘、出冷汗,他也沒有和同事們説起,只是説王站長來了,有人掌舵了,他就可放心下班了。他還説從年前到現在忙着工作都沒有時間回家看看生病在家的老父親,準備回家洗個澡換件衣服去給老人做頓飯,陪陪他老人家。可是上午11時,剛到家的__便暈了過去,家人急忙撥打120,將他送往阜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由於救治急時,手術也非常成功,目前已脱離了生命安全,正在icu病房進行密切觀察。經診斷,__本來就患有高血壓,又因長時間熬夜、工作勞累,這才導致突發下壁心梗。

得知__生病一事後,__交通運輸分局領導立即趕到醫院進行探望,並及時向區政府、市局領導進行彙報。甦醒後的__仍不忘向前來探望的領導詢問疫情防控一線工作情況。

在日常工作中,__作為__交通運輸分局治超站站長,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就長期堅守在工作一線默默耕耘,不計名利,踏實工作,經常熬夜加班。面對疫情,他更是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用極短的時間就協調建好4個疫控卡點16座活動板房,做為值班室、休息室、隔離室使用,保障了卡點防控工作的開展。__的工作也贏得了過往車主旅客、服務區同仁和兄弟單位同事的一致稱讚。__用行動彰顯了交通人的愛崗敬業、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的光榮形象。

疫情來襲,還有許許多多的交通執法人員,明知前路兇險,他們卻依舊義無反顧地“逆行”,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堅守着人民生命安全的防線。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4

“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決頂上去!”身患“漸凍”絕症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帶領着全院240多名黨員,全部挺在急難險重一線。“事上見”是中國人衡量一個人行不行的重要標尺,重大關頭、關鍵時刻,事上最見精神,事上最考驗幹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當前廣大黨員幹部的重大政治任務,能否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是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這塊“試金石”探出了幹部的態度、亮出了幹部的作風、試出了幹部的能力。

磨一磨“試金石”探出幹部的態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形勢嚴重。農曆新年第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就對加強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強調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我也上!”“我是黨員,還是社區書記,關鍵時刻決不能請假。”等等無數衝鋒在一線的黨員幹部用真摯情懷、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勇於擔當作為,贏得了人民羣眾的信任和支持。相反,那些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一問三不知”幹部必然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被照出“原形”、被質疑、被問責。當黨員幹部真正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忘“生命重於泰山”的囑託,端正態度、不畏艱險,定能守護好人民羣眾的生命健康。

照一照“試金石”亮出幹部的作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期,“國有戰,召必至,戰必勝”的信念不僅是醫護工作者的真實狀態,更應該是廣大黨員幹部擔當作為的過硬作風。在時不我待的緊急狀況下,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守崗位、主動作為、勇於擔當,堅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來,不折不扣地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認清肩負的責任使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用更果斷、更有力、更科學周密的舉措,更紮實、更細緻、更“硬核”的作風,堅決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既然沒有什麼歲月靜好,那就在戰“疫”一線做為人民負重前行的黨員幹部。

敲一敲“試金石”試出幹部的能力。能否切實維護好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既考驗幹部是不是能夠守初心擔使命,又考驗幹部治理能力有沒有跟上時代要求,在危重時刻能不能挺身而上。在這場戰“疫”中領導幹部成了人民羣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重大決策是否科學準確,危機處理能否迅速破題,資源調度是否合理通暢,輿論引導能否客觀積極等等,都是疫情防控工作中幹部治理能力的具體體現,領導幹部能力如何,疫情防控阻擊戰這塊“試金石”一試便知。這就時刻提醒着廣大領導幹部,羣眾關切在哪裏,需求在哪裏,工作就應該做到哪裏,及時迴應羣眾關切,不厭其煩答疑解惑,深入一線指導工作,加強宣傳消除恐慌,協調保障生活供應,只要把黨中央部署決策落細落實,俯下身子耐心做好工作,在這場戰“疫”中試出來的一定是人民羣眾的“幸運石”。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5

20xx年1月10日—2月4日,六安市連續發生大範圍、高強度降雪。嚴重雪災使全市城鄉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遭受重大損失,天堂寨、萬佛湖、銅鑼寨等山嶽、湖泊型景區災損嚴重。在重大災情面前,六安市旅遊局不等不靠,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及省旅遊局的統一部署,全力做好防雪抗災相應工作。

1月29日市旅遊局連續召開黨組暨局長辦公會、全體人員會,通報災情,專題研究防雪救災工作,即時啟動《六安市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立六安市旅遊局抗雪救災應急領導小組,發佈預警、建立景區警報預警機制。及時下發通知,要求山嶽、湖泊型景區暫時封閉,暫停營業,並將相關災情及採取應急措施及時上報市旅遊局,市旅遊局主要領導親自值班一一核實,連夜上報省旅遊局,引起了省局關注、關心和支持。雪災期間,市旅遊局責成市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對各相關旅行社進行督查,督促做好安全工作,對地接及組團業務進行動態跟蹤,確保安全。市局和全市旅遊系統啟動了全天值班制度,準備隨時應對相關緊急事件。

在旅遊系統遭受特大雪災損失的情況下,在市旅遊局的組織和發動下,旅遊系統春節前籌積現金1萬元對口支援金寨縣水竹坪鄉,幫助重災區人民羣眾度過難關。春節過後,在山路還沒有完全暢通的情況下,市旅遊局領導班子與六安二中負責同志一道前往水竹坪鄉,將共同募捐的3萬元現金送到特困災民手中,與當地政府領導一道共同幫助重災區羣眾重建家園,恢復生產。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6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梅花不懼嚴寒、堅強不屈的頑強精神一直以來為世人所熟知。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面對疫情仍然十分嚴峻的形勢,廣大黨員幹部更要有“寒梅精神”,不畏困境、頑強拼搏、迎難而上,堅決奮戰在抗“疫”一線,帶領人民羣眾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做一朵“先鋒梅”,迎風傲雪挺“疫”線,用奮鬥書寫“初心”華章。“我將盡我所能,和病毒做對抗,定能戰必勝!”95後護士郭佳萌剪去長髮,“斷髮出征”抗“疫”一線。她曾是温室的“雛菊”,卻在寒冬時節“逆向生長”,穿上了“白裝”,就成了“寒梅”。“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堅”。面對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廣大黨員幹部要有“我先上”的覺悟和“我要上”的決心,勇當先鋒、爭作表率,堅決果斷投身到戰“疫”第一線,做一朵“先鋒梅”,傲雪迎霜、不畏嚴寒,任憑“雪虐風饕”也毫不退縮。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衝鋒在防“疫”最前沿,團結帶領人民羣眾,做好聯防聯控,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做一朵“戰鬥梅”,攻堅克難戰“疫”線,用無畏描繪“擔當”畫卷。湖南衡山縣東湖鎮醫生宋英傑,年僅28歲,連續多日奮戰在防“疫”一線,因勞累過度,離我們而去。他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卻在重要關頭挺身而出,披上了“盔甲”,就成了“戰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防控處於膠着對壘的狀態,廣大黨員幹部要有“粉身碎骨渾不怕”的魄力、無懼“零落成泥碾作塵”的勇氣,在關鍵時刻逆流而上、向險而行,深入防“疫”一線“主戰場”,做一朵“戰鬥梅”,以無畏之姿、勇挑重擔,以無懼之態、戰鬥在第一線;堅決做到守土擔責、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集中精力把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築牢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做一朵“守護梅”,盡心盡力守“疫”線,用堅守奏響“為民”樂章。哪裏有疫情、哪裏有羣眾,哪裏就有黨員幹部的身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決始終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主動深入一線戰“疫”,加強科學防“疫”宣傳,消除羣眾疑慮,堅定羣眾信心;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加固羣防羣控的嚴密防線,嚴防死守,使羣眾放心;及時提供生活必需品,解決羣眾實際困難,讓羣眾安心。廣大黨員幹部要時刻把羣眾放在心上,做一朵“守護梅”,盡心盡力堅守在防“疫”一線,團結帶領人民羣眾共同戰“疫”,守護在羣眾身邊,讓羣眾的心靜下來、暖起來。

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從梅花開始。在此抗“疫”關鍵時期,廣大黨員幹部更要堅守崗位、奮勇向前,與人民羣眾一起同心協力、英勇奮鬥、共克時艱,定能共渡難關、共迎温暖明天。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7

中哈邊境新疆薩爾布拉克草原的黃昏,是一種空曠而孤寂的美。當橙紅色的日輪墜向遼闊的地平線,草原深處的涼意漸濃,黑夜張口吞噬大地,形影相弔的白楊昂首堅挺,流連淡淡的夕照。

踏着彩霞的餘暉,草原的牧民們揮鞭趕着牛羊,從薩爾布拉克草原毗鄰邊境線的春秋牧場遷移到別處的夏季牧場。一望無垠的草原只剩下了76歲的魏德友和他的100多隻羊。守邊了半個多世紀,這位有着32年黨齡的老黨員習慣了孤獨的生活。

用木條插上了羊圈的門,魏德友回到自己居住的土房,一骨碌躺到了牀上。門外羊圈裏時不時傳來一兩聲低吟。除此之外,草原寂寂,四野悄悄。

流動的崗哨

薩爾布拉克草原地勢平緩,邊境線缺少天然屏障。除了哨點的邊防軍隊,護邊員的巡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牧民們搬走後,草原變成了“無人區”,發生偷越境的概率相對較大。塔城裕民縣邊防大隊政委葉爾那説。

魏德友是主動選擇留下來的。過着“家住路盡頭,放牧就是巡邏”的生活。

每天的清晨或傍晚,魏德友要來回走8公里的牧道去邊境線,看有沒有人員經過的痕跡,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況。

幾個月前,3個年輕人騎着摩托車往邊境方向走,魏德友扯着嗓子、一路小跑,在鐵絲網跟前截住了他們,勸他們離開。

半個多世紀來,魏德友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勸返和制止臨界人員千餘人次,堵截臨界牲畜萬餘隻,未發生1起涉外事件。

“這是我和戰友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我要守到自己動不了的那一天。”魏德友説。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邊境最危險的工作就是放牧。魏德友説,他和守邊牧民堅持通過放牧的方式捍衞領土,與手握鋼槍的外國士兵面對面也不曾後退。

1973年,魏德友騎馬沿着沒有邊境設施標記的“爭議區”放牛,發現一架飛機在上空盤旋。等到飛機離開後,他在盤旋區域內尋覓可疑跡象,發現兩串朝向境內的腳印,向連隊彙報展開地毯式搜索,最終可疑的人退回到邊境線以外。

年逾古稀的魏德友仍沒有“退休”的想法。有一次巡邊遭遇暴風雪,迷失方向的他被困5個多小時。兒女擔心父親的安危,央求他回家養老,但一直沒能説動。

魏德友的妻子劉京好告訴記者,對邊境,魏德友有割捨不下的感情,一天不到邊境看看,就感覺少了點東西。

“現在走了,以前不就白守了”,魏德友説完向着羊羣小跑一陣,像是示意記者:自己身體還硬朗得很。

50台收音機

魏德友脖子上總掛着1台黑色收音機。這是兩年前趕集的時候花80塊錢買的。收音機掉漆的地方鏽跡斑斑,坑坑窪窪的摔打痕跡記錄着歲月的磨礪。

對這個不抽煙不喝酒的老人來説,收音機是除妻子劉京好之外的另一個“老婆”——放羊的時候,巡邊的時候,種菜的時候,機子不會離身。

“除了睡覺,其他時候都開着。”草原上信號不穩定,只能搜到4個台,但有新聞、能聽歌,魏德友已經知足了。

草原風大夾帶着沙土,收音機特別容易壞。從1964年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六一團兵二連屯墾守邊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壞了50台收音機。

年代不同的50台收音機,是魏德友52年守邊歷史的見證。

1964年,24歲的魏德友響應號召,從北京軍區轉業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與30多名戰友遠赴萬里之外的茫茫戈壁屯墾戍邊。

緊接着,他從老家接來劉京好,在邊境安下了家,養育了兒女。

半個多世紀以來,昔日戰友陸續告老還鄉,邊防戰士一茬接着一茬,就連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條件更好的定居點。而魏德友卻選擇留下來,獨自生活在空曠的草原深處。

幾十年來,老兩口很少外出,想孫子孫女了,就讓他們過來住上幾天。

他可以過得更好

孤零零矗立在草原的土坯房,就是魏德友簡陋的家。

用報紙糊的“天花板”已經泛黃,1張木頭桌子歪扭地立在坑窪的泥土地面上,家裏只有4張凳子,來人多了只能坐牀上。

房子裏沒有通常照明電。窗台前6伏功率的太陽能發電機每天只供兩個燈泡的簡單照明和手機充電;除了收音機和手電筒,房裏再也看不到其他電器。

夫婦倆吃的米麪需要小女兒翻越幾十公里牧道才能送進來,喝的是門口井裏打出來又鹹又苦的鹽鹼水。

十年如一日,魏德友和老伴就過着這樣的苦日子。而原本,他們可以過比這好得多的生活。

從兵團退休的時候,魏德友每月能領到將近3000元的退休工資,加上妻子劉京好的20xx元,足夠老兩口安享晚年。

魏德友在連隊有1套房子,但至今他也沒有去住過1天。

前幾年,劉京好感染了布魯式桿菌。這種寄生在生羊肉的病菌發作起來會導致發高燒、渾身疼痛。劉京好時常要到城裏的醫院住院,留下老伴一個孤零零守邊。

魏德友在連隊放過牛羊、餵過豬,退休後還替別人打工代牧過。魏德友的手一次粉碎草料的時候被捲進了機器裏,拔出來後10個手指頭都血肉模糊,露出了白骨,右手食指只剩下了半根。

艱苦的生活和不幸的遭遇,從未讓魏德友退縮過。“只有守在這裏,心裏才踏實。”這個信念一直植根在這名老黨員的心裏。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8

這個春節,誰都沒有預見是這樣過的。“不聚餐是為了以後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後還有親人”“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疫情面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白衣天使請願“上戰場”,廣大黨員幹部為了切斷傳染途徑,日夜堅守崗位。他們用實際行動為“武漢加油”,守護人民羣眾健康。

時代是出卷人,疫情阻擊戰就是一場大考。要確保一線幹部心無旁騖答好卷,打贏疫情防控戰,“後勤保障”要跟上。對此,四川省委組織部出台《關於激勵廣大黨員幹部人才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擔當作為的十條措施》,緊扣組織部門有效發揮作用履職路徑,採取政治激勵、工作激勵、組織激勵、精神激勵“乾貨”措施,着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四川落地落實;河南省委組織部出台《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的若干舉措》,從6個方面明確了23條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強的具體措施,推動各級組織部門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多省組織部門出台激勵關愛“硬核”舉措,必將激發一線幹部戰“疫”激情。

在戰“疫”中培養選拔優秀幹部,讓一線幹部敢為有為。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危險無處不在。非常時期非常對待,對為守護羣眾健康而篤定逆行者、對把羣眾生命放在第一位者,對防控工作做得出色者,疫情結束後,就是要大張旗鼓表彰、獎勵,該培養的培養,該提拔的提拔,既讓幹部堅守一線,又激勵更多幹部衝鋒一線,充實一線防控力量。

摒棄形式主義,讓防控工作落在實處。疫情阻擊戰,防控是的任務,也是最難的任務。村看村,户看户,羣眾看幹部。少一些形式主義的督查,檢查,一線幹部更能嚴格把關,“哪怕十防九空”。

當好“孃家人”,解決好一線幹部的後顧之憂。為了防控疫情,一線幹部在前方戰鬥,但他們也有妻兒老小,組織就是他們的“孃家人”,通過微信、電話、短信等方式,多瞭解他們的體温、家庭菜單、生活必需品清單,和不定時的其他生活需求等,也是一種温暖。讓一線幹部集中精力做好防控工作。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阻擊戰是一場人民戰爭,充分激發一線幹部戰鬥激情,讓他們心無旁騖答好“戰疫卷”,人心齊,泰山移!我們堅信,疫情阻擊戰,上下同欲者,勝!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9

近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了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的具體情況。在發佈會上,袁隆平又提出了自己短期內的兩個“小目標”。袁老説,長期目標就是實現“禾下乘涼夢”,而短期目標一個是爭取早日實現雜交水稻雙季畝產20__公斤,一個是希望將目前實施的“三一工程”升級為“兩一工程”,即“三分地養活一個人”變成“兩分地養活一個人”。

“小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日復一日的堅持。今年已90歲高齡的袁隆平説,“我會鼓起勇氣繼續幹下去,從‘90後’一直搞到‘100後’(指100歲)。”長沙冬季寒冷,為了有更多時間進行研究,袁老每年冬天都要從長沙前往一年三熟的海南。他一年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農田裏勞作、觀察和研究。“小目標”不過是風趣之語,並非唾手可得,需要的是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沉澱與積累,需要的是更為艱鉅、更為艱苦的努力,如果想的只是想着“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小目標,無異於痴人説夢。“行百里者半九十”,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一定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

“小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理想”的指引。袁老曾經説過,他曾兩次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而他則和幾個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袁老先是完成了1500公斤的小目標,如今又向着兩個新的小目標繼續前進。“大理想”指引着“小目標”,讓大理想看起來沒那麼遙不可及。近期“十四五”規劃即是我們的一個小目標,我們還有“兩個奮鬥十五年”的大理想,最終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因為有“偉大夢想”的指引,我們才一步步實現着一個個曾經看似困難的“小目標”。

“小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靈犀一指”的創新。袁隆平談及自己和團隊的小目標得以實現,“第一祕訣”就是不囿於現存結論的創新思維。倘若只是按部就班,那麼“小目標”就會成為無法完成的目標。有了“靈犀一指”的創新,沿着創新之路前進,我們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長。改革開放初期,我們講“摸着石頭過河”,正是對創新的大膽嘗試。現實中遇到的困難,倘若只是下死功夫,固守經驗主義和本本主義,到頭來很可能就“竹籃打水一場空”。只有通過創新才能過得去“時間”這一條湍急的河流,讓國家和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也能夠解決越來越多從前從未遇到的難題。

希望袁老的“小目標”早日實現,也希望我們廣大黨員幹部能夠樹立自己的“小目標”,並早日完成自己的“小目標”!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0

從張桂梅老師的身上,我們不僅看到她是一個優秀的黨員幹部,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她熱愛的教育工作和學生。她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傑出榜樣。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獻給了黨、獻給了教育事業、獻給了貧困山區人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我們要以學習先進典型為標杆,對照黨章、準則、條例查找差距、檢視剖析好自身存在問題,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懷着心繫羣眾、服務人民的公僕情懷,發揚鋭意改革、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端正紮根基層、勤奮敬業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20多年來,張桂梅同志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秉持為民情懷,保持着鑄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用愛心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

1975年12月,張桂梅響應黨的號召,從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在此後的時間裏,她把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1996年,丈夫去世後不久,張桂梅放棄了在大理優越的工作環境,申請調到深度貧困山區華坪縣。從此,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山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越走越偏,越走越苦。來到華坪後,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在全縣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並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語文和政治課教學任務。沒人喜歡艱苦,張桂梅也一樣,但她卻選擇了艱苦,她説:“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她越發感受到做好民族貧困地區教育工作的重要。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1

20__年一場不期而至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了全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打響了這場全面防控疫情的阻擊戰。

2個多月以來,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巾幗英雄”們,聞令而動,衝鋒在前,毅然奔赴疫情防控前線,你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卻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的逆行,夜以繼日的奮戰,守護一方的平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這是一羣可愛的人,身穿着厚厚的防護服,工作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在春節的團圓期間,毅然離家,不顧個人安危,揮別兒女家人,義無反顧地選擇逆行。她們珍視每一份健康所繫性命相托,大醫精誠、大愛無邊、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戰袍,那些年夜飯都沒吃完,卻收拾行囊,踏上征程的人,讓人淚濕眼眶。這大愛無邊,珍愛生命、心中有着偉大的信念的人,我相信,每個像我一樣有血有肉的青年人明白了生命的意義,為每個逆行者痛哭流涕。心中是對未來的堅定,對祖國的熱愛。這場生命與信念的教育最成功不過。

那個出生寒門的學霸在樓頂借無線學習。那個身已患病在病房仍堅持備考的學子,那是責任與擔當。是個人與國家未來的負責與擔當。讓我們青年人即使在家上網課,依舊有着積極的心態。依舊努力向上。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戴口罩等防護措施成了人們不約而同的默契。既保護自己,也為他人創造安全健康的環境,帶着文明,守護了平安,這就是中國道德教育的最好的詮釋。

這場疫情仍未消失,教育的價值也早已給中華民族帶來又一次的成長,武漢只是生病了,待到春暖花開。一切會變好,到時候,許許多多的勇敢的人站在一起,中華民族仍然堅挺。像列車經過黯然隧道一樣,終破重圍迎獲新生。中華新一代青年人將會被見證成長,為祖國奉獻人生,共同在藍天白雲下,走向幸福。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2

滕啟剛同志生前系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他紮根基層30餘載,為公平正義不懈奮鬥,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和人民法官對黨忠誠、堅守初心、無私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格。6月4日,滕啟剛同志突發疾病去世,終年57歲。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精神文明辦追授其遼寧“時代楷模”稱號,鞍山市委追授其為“鞍山市優秀共產黨員”,鞍山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授予其“新時代鞍山政法英模”榮譽稱號。

滕啟剛同志對黨忠誠、對司法事業無私奉獻、對人民擔當負責的敬業精神和司法為民的情懷十分值得我學習,他的生命定格在57歲,成為遼寧政法英模榜上一顆耀眼的星,温暖着每一個人。在滕啟剛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人民法官無私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格,也看到了共產黨員忠誠信仰、堅守初心,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先鋒本質。他以生命踐行使命,將公平正義寫進了自己的人生。

英模是一個民族的脊樑,一個時代的座標,一支隊伍的象徵。弘揚英模精神,既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一環,也是新時代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我要以英模為鏡,深刻感悟英模精神,築牢思想之基,汲取奮進力量。滕啟剛同志的先進事蹟,樸實無華、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我們既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法官而痛惜,也為遼寧政法隊伍中湧現出這樣一位先進典型而自豪。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3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你不知道明天會有什麼在等着你,但是遇到不順、遇到困難,只能一直向前,這樣才不會有遺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在距離實現第一個一百年目標只有一步之遙時,我們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挫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面對災難,我們的黨員幹部、羣眾都沒有被嚇到,沒有退縮,他們依舊臨危不亂、挺身而出,彰顯了一種“高貴品質”。

“災難”前,尤顯“大國情懷”。無論是年初的疫情,還是當前的洪災,黨中央都井然有序地安排,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措施、一系列指示,根據指示,各級黨委一步步落實到位。疫情發生時,武漢封鎖,防止疫情大範圍擴散;拉響警報,全國各地加強戒備、加強防控,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籌備物資,10天火速建成火神山醫院,為患病者提供更多的牀位,讓他們的治療得到更好的保障。洪災的出現,亦讓人心痛,很多百姓失去了家園,失去了產業。面對這樣的困境,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災難面前,國家冷靜的安排、精準的措施,彰顯了大國情懷、“人民至上”的理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災難”前,尤顯“敢於擔當”。擔當一詞,在各級領導講話,各樣報道、平台,我們都能聽到看到。在疫情期間、防汛期間,我們更能看到擔當在他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災難面前,他們是逆行者,是衝鋒者。疫情期間,武漢封城,患者的數量遠遠超過醫生的數量,並且疫情是一種新型病毒,沒有臨牀試驗,無法真正根治病情。在這個危急時刻,鍾南山院士一馬當先,申請前往武漢研究疫情;各地的醫生也相繼前往武漢抗擊疫情,做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洪澇災害來臨時,那一個個消防兵帶上他們的裝備,趟過一條條泥濘的“河流”,救出災區的羣眾,幫他們渡過災難,消滅恐懼,重拾信心。災難面前,總有那麼一羣人衝在前面,替我們負重前行,他們身上體現出敢於擔當的優秀品質,他們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亦扛起了他們的責任,為實現第一個一百年目標而不斷奮鬥。

“災難”前,尤顯“先鋒榜樣”。作為茫茫人海中平淡無奇的一員,我不能在疫情、洪澇來臨之時,身披“金甲”出征“戰場”,但是我可以通過新聞機構、社交媒體等平台,瞭解到在疫情、洪澇面前,醫生、消防兵義不容辭地扛起責任,他們在災難面前出謀劃策、挺身而出,他們是我們的榜樣。儘管我們處在千里之外,但我們不能“高高掛起、事不關已”,我們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態度,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聽從黨中央的指示,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端正態度的同時,我們也要加強防範,科學監測,加大防控部署,防止事情惡化,防止災難來臨時手忙腳亂;面對困難,我們也要拿出面對災難的勇氣,多多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學習他們的果斷,學習他們的擔當,學習他們的勇氣。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我們國家才會越來越好;我們的羣眾看到他們猶如看到新的希望,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們為羣眾做了優秀的榜樣,我們也要如此,為了更好的明天,我們一起加油!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4

廷巴特爾,蒙古族,1955年6月生,1976年11月入黨,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紮根牧區、苦幹實幹的楷模,憑着“讓牧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紮根牧區近50年,探索出保護生態、發展經濟、促進增收新路子,使當地牧民生產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改革先鋒”等稱號。

6月29日上午,“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身着一襲藍色蒙古族長袍的,正是被稱為“草原之子”的廷·巴特爾。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廷·巴特爾紮根牧區,在近50年的時間裏,憑着“讓牧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探索出保護生態、發展經濟、促進增收新路子,使當地牧民生產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廷·巴特爾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名牧民”,無論獲得多少榮譽,這一點都不會改變,“這是我的職業榮耀”。

從19歲起,廷·巴特爾就紮根在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那裏是一片總面積達四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地處有着“黃色野馬”之稱的渾善達克沙地西北部。

上世紀80年代,針對薩如拉圖雅嘎查過牧、草場退化、土地沙化日益嚴重的問題,廷·巴特爾提出“圍封輪牧”。

1986年,廷·巴特爾賣掉自家的60只羊,圈起300多畝草場休養生息。第二年,300多畝草場打了九馬車草,相當於其他牧民1000畝草場的打草量。牧民們親眼看到了“圍封輪牧”的好處,紛紛進行封育和劃區輪牧。

1993年,廷·巴特爾當選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書記。他針對當地的生態問題,提出了“蹄腿理論”,倡導牧民少養羊、多養牛,並引進西門塔爾優質乳肉兼用牛與本地牛雜交,培育高產優質母牛。嘎查黨支部扶持的20多户貧困牧民現在已全部脱貧。

近50年的時間,廷·巴特爾紮根牧區,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探索出既保護草原生態、又讓牧民增收的路子,把生態“從白色變回綠色”。同時,也將薩如拉圖雅這個“貧困村”變成了“富裕村”。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5

提起袁隆平,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確實,作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雜交水稻之父”,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農民”,作為農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薩”,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謂是大功至偉。

然而,他對網民尊稱他為“人民科學家”,卻感到“誠惶誠恐、忐忑不安”,他謙虛地説:“‘人民科學家’談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説什麼家,我覺得農學家最合適。”

我想,僅從這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我們就足以感受到袁隆平的謙遜美德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佩,讓人尊重。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沉穗的穀子,越是低下頭。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些人喜歡張揚、高調。比如,表現在學習上,喜歡吹噓自己的博學與能耐,看過幾本薄書,就自詡飽學之士、滿腹經綸;寫過幾則公開發表的小文,就自封著名詩人、作家。表現在工作上,喜歡凡事必稱大,有的事還沒有做,就開始説大話,剛剛乾出一點成績,便“拉長、吹大、墊高”,熱衷於在媒體上“精心包裝,隆重推出”。這種喜歡張揚的人,雖然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也許能慷一時之慨,開一時之懷,求一時之名,取得一時之利,但這種人往往行之不遠,登之不高。而謙遜的人則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態度做人行事,這才是成就大業的基點,是走向成功的長梯。

也許有人擔心,謙遜的人,久而久之,會被人遺忘,終究會吃虧。其實不然。這些人、這些事或許一時難以廣為人知,但當他們以踏踏實實的工作創造了業績,以默默無聞的品格作出了貢獻,名聲自在眾人心中。這正像袁隆平所説的,我是搞育種的。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僅要知識多,而且要人品好,不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揚科學精神。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這個是基本前提。如果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沒有感情,就很難成就一番事業。有了感情,才會為社會做一些事情、獻一份愛心,這樣你才會有欣慰感。

特別是談到物質享受時,袁隆平認為,精神上要豐富一點,物質生活上則要看得淡一點。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方面以清淡和衞生為貴,穿方面只要樸素大方就行了。少走彎路,少留遺憾,身心才會健康,心情才會愉快,事業才會做得長遠。

由此可見,今天,我們正在全力建設和諧社會,最應大力弘揚的就是袁隆平這種謙遜美德,常懷一顆平常心,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對個人的名利、進退、榮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越是成績突出,越是貢獻巨大,越是形勢大好,越要保持憂患意識,越要保持清醒頭腦,做到“自豪而不自滿,昂揚而不張揚,務實而不浮躁”,始終以高昂的精神狀態和一流的工作標準謀事盡責,多做貢獻。如此,我們的工作才會大有起色,我們的事業才能更好地發展起來。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6

南江縣委原、王瑛同志是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在工作和生活中,牢記宗旨,忠於職守,以頑強的意志和病魔作鬥爭,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用生命大寫忠誠,事蹟感人,精神如炬。

一、學習王瑛同志對黨的無限忠誠,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政治方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最根本的就是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及其會在依法履行職權的過程中,必須圍繞中心、顧全大局。堅持重大事項、重要工作向請示報告制度,堅決維護黨的核心領導地位,認真貫徹執行決策,在工作安排上與同步,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這是工作必須始終堅持的根本政治原則。

二、學習王瑛同志埋頭苦幹、無私奉獻的精神,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當前,提出了“兩個加快”、提出了“實施四大戰略、推進五個突破,打好老區建設發展翻身仗”和“兩個強力推進”的重大發展戰略,區委三屆二次會議也明確提出了建設美好巴州的奮鬥目標,要推動落實這些戰略目標任務,尤其需要搶抓機遇,尤其需要埋頭苦幹,尤其需要無私奉獻。及其會在推進發展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必須依法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特別講大局、特別講付出、特別講實幹、特別講紀律,把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要認真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監督權和人事任免權。要緊緊圍繞全區工作大局,將區委確定的重點、政府面臨的難點以及羣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作為會監督工作重點,不斷加強和改進監督方式,有序推動解決影響全區科學發展和社會一些突出問題;要切實提高代表活動組織化程度,積極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代表活動,認真督辦代表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進一步發揮代表作用;要加強對鄉鎮、街道工作的聯繫和指導,推進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要綜合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深入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工作,為推進民主法治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要加強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努力提高會依法履職和為代表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為推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是學習王瑛同志對人民滿懷真情,切實維護人民羣眾利益。廣大人民羣眾是及其會的組織基礎和力量源泉,作為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及其會要始終保持同代表和人民羣眾的密切聯繫,堅持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依法行使好各項職權,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充分發揮會組員密切聯繫代表和羣眾的優勢,利用會議、報刊、網絡、文件等載體,加大對王瑛同志先進事蹟的宣傳報道力度。會組員要自覺學習,帶頭學習,並帶領代表和羣眾學習,把緬懷王瑛同志的悲傷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把王瑛精神轉化為推進發展的強大思想動力,緊密結合實際,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繼續發揚紅軍精神,爭做樸實、吃苦、感恩的巴中人,密切聯繫代表和羣眾,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大力促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切實維護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建設美好社會多作貢獻。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7

近日,黃羣、宋月才、姜開斌3名同志在搶救重大險情中最危急緊要的關頭被巨浪捲入海中英勇犧牲的事蹟已感動大江南北,他們在面對滔天台風和傾波巨浪時英勇無懼,敢於挺身而出,譜寫了一首共產黨員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雄偉的英雄讚歌,用自己的生命向國人展示了甘於率獻、為國盡職的大無畏精神。他們的離去是祖國的巨大損失,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深入學習。

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芙雄本色。每當在危急關頭嚴峻時刻,總有一批又一批共產黨員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義無反投入搶險救災工作中。他們危難當頭比忠誠、關鍵時刻看擔當,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隨時準備奉獻生命和犧牲一切,用堅強的黨性築起一道道衝不垮的鋼鐵長城,用頑強的意志挺起一道道壓不彎的民族脊樑。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他們的先進事蹟進行了批示,指示我們學習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職盡責、許黨報國的崇高精神,具體來説,我們應該在以下方面向他們學習:

一要學習他們堅定信念、一心為黨的高貴品格。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每個黨員一生中做出的莊嚴、莊重的選擇和決定。這意味着對一種信仰的選擇,這個信仰,就是97年前黨的締造者們為什麼而出發的初心,就是97年波瀾壯闊歷史進程中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同時也意味着一種無所保留的交付,把自己的生命交給黨和人民的崇高事業。志之所趨不可圍,窮山距海不能限。黃羣、宋月才、美開三位同志面對滔天台風和傾波巨浪,捨身忘我,信念如磐,用自已行動詮釋了黨員幹部敢為人先、奮勇向前的高尚品格。他們始終把理想信念、對黨忠誠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並用實際行動和付出為之實踐,讓我們感受了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的自信風采。

二要學習他們牢記使命、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忠於職守、恪盡職守,這是黃羣等3名同志最鏗鏘有力的足音,是對如何對待本職工作最有力的回答。要學習他們恪盡職守、忘我工作的品質,把工作崗位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我們做事就應儘自已的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職任務。“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黃羣等3名間志用行動闡釋了格盡職守的工作態度,是所有黨員幹部立足崗位的面鏡子,是我們在本職工作上奮發進取的一面鏡子。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我們或許做不到像他們一樣,但我們可以努力做好自己,滿腔熱情投入工作,在所處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要學習他們不忘初心、至誠報國的政治品格。黃羣、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把試驗平台視為自己的生命,他們搶救的不僅僅是國家財產,還是他們的信仰,他們的事業,他們的追求。“隨時為黨和國家犧牲一切”,他們用行動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學習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鬥志。覺和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保證國之重器不受到破壞,黃羣、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用自身行動,詮釋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對黨忠誠、盡職守,不怕困難,敢於犧性的優秀品格。

三位英雄的離去,人惋惜,令人悲痛,再次向他們致敬,我們要化痛為力量,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牢記黨的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8

40年風雨征程,江小金從一名電力線路工逐漸成長為高級工程師,用畢生心血點亮萬家燈火,他參與設計了11750座架線鐵塔,領銜設計了4700多公里輸電線路,完成了300多項輸電線路工程設計,設計校核了18000多張設計圖紙;他在11750多座電力線路鐵塔下都留下了足跡,踏勘里程無法計算,他的一生都在和線路鐵塔作伴,他的事蹟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忠誠事業、不辱使命的價值追求,展現了淡泊名利、勇於創新的精神境界,更展示了一名勞模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他的事蹟鼓舞着青年員工愛崗敬業,要求青年員工勤奮學習,不斷探索,用積極的心態,認真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堅強的毅力攀登電力的高峯。他樹立的鐵塔成為了一座豐碑,成為了人們心中不朽的座標。

電力雄鷹呂清森,一生只做一件事,然而他把這件事做到了完美的極致。呂清森的工作就是巡視從吉林樺甸紅石變電站到白山發電廠的66千伏輸電線路,及時發現隱患和缺陷,保證線路狀態良好,運行安全。工作看似簡單,可是卻充滿危險,巡線的工作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到的,工作中的意外時常發生,此外幾十年的工作時間在他的臉上走滿了滄桑,走了32年,他把這條紅白線走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把崎嶇險峻的山路走成了一條光明大道,把深山野林走成了自己無比熟悉的另一個家院。呂清森工作是平凡的,但是他用最樸實、最堅定的責任心築就了自己的高度。在他的眼裏責任就是保障安全:幹了巡線這個工作,就要保證不出事故,責任就是刻苦鑽研:幹工作不能光埋着頭苦幹,得琢磨怎麼才能幹好。責任就是默默堅守:這輩子,我就是要守好紅白線。因此在他的身上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就把他做好,在他的線路不發生事故,此外在工作之餘他還

鑽研專業知識,考慮如何更好的把工作做好。對他來説只要把這件事做好,任何事情都會去思考實踐。我為他的執着而感動,在他的事蹟中看到了一個最真實,最純粹,最樸實的國網電力員工,體現了一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勞模是一種精神。勞模在創造物質價值的同時,也在創造着精神價值,他們成就了惠及後人的物質財富,也鑄就了永載史冊的精神財富。有了勞模,人類的勞動才顯出奪目光彩;有了勞模精神,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充滿活力。

作為一名青年員工,我們應當學習勞模堅定理想的信念,以事業為己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自己的價值,為電力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要學習勞模艱苦奮鬥的精神,勞動模範的先進事蹟充分説明了事業是實幹出來的,任何心存坐享其成、好逸惡勞思想和做法的人是不可能幹出一番事業的。求真務實、兢兢業業工作,就是我們學習勞模的行動。學習勞模那種勇於創新、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和開拓精神。我們要在不斷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尋求革新,創新工作方法,把創新作為推動事業進步的動力。最後要學習勞模那種淡泊名利、甘於奉獻、樂於服務的忘我精神。我們要像勞模一樣,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平凡小事做起,做一名優秀的電網人。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19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教師張桂梅為山區孩子帶去光和熱,她説,“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堅守特殊教育領域24年,用支持、欣賞、包容的態度幫助、成全每一個孩子;貴州省赫章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教師何梅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橋,在地震發生時率先衝進教室,和她的同事一起在17秒內幫助32個孩子安全撤離……

一位位教書育人楷模,用實際行動塑造了當代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他們是全國教師的楷模,也是千千萬萬好老師的縮影。

師者,人之模範也。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

“十三五”以來,我國教師教育綜合改革效果顯著,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各地在提高師範專業生均撥款、加強教育學科建設、強化師範質量保障等方面出台了系列務實舉措。“十三五”以來,6所部屬師範大學累計招收公費師範生3.7萬餘人。目前,有28個省份通過在學免費、到崗退費等多種方式,實行地方師範生公費教育。中央財政加大對師範教育的支持力度,中央高校師範生和公費師範生生均撥款標準分別提高了3000元和5000元。

同時,教師培訓體系日趨完善,“國培計劃”實施以來,堅持服務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強化分層分類施訓,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師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

“我參加過3次國培計劃,每一次對我而言都是成長、提升的機會。”從一名普通的國小英語教師成長為負責全市國小英語教研工作的教研員,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中心的張宏麗是國培計劃的受益者,她感慨地説:“國培計劃助我成長。我願意踏踏實實做一輩子老師,教書育人。”

“十三五”以來,各地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髮展規律,教師素質能力不斷提升、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正逐漸形成。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20

微信運動排行榜第一名又被你佔領了!這是遼寧東港“組工人”這些天見面的第一句話。“你的微信運動已經連續好多天佔領了我的封面!現在是特殊時期,疫情這麼嚴重,你咋還天天在外面跑呢?”一名東港“組工幹部”收到的一條朋友關心問候信息。疫情發生以來,就是和生命賽跑,東港“組工人”毅然決然的衝在防控疫情第一線。

堅守初心,黨徽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閃耀。黨徽閃耀,誓言鏗鏘。東港“組工人”始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平台。同時,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引領黨員幹部積極參與“三控”,聯防聯控、羣防羣控、穩防穩控,他們佩戴黨徽,衝鋒在前,不畏險阻,奮戰一線,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構建起一條條紅色防線。

凝聚力量,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飄揚。黨旗下的莊嚴承諾。“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是入黨時許下的錚錚誓言。疫情就是命令,旗幟彰顯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東港“組工人”迅速投入戰“疫”,服從統一指揮、統一安排,爭做抗疫“先行軍”。通過發佈通知、微信、倡議書、公開信等方式,號召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傳承新時代精神,拿出“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行動自覺,凝心聚力,同國家人民一起共渡難關。

真心為民,黨性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堅守。東港“組工人”每天要步行兩萬餘步,在十幾個小區進行檢查、宣傳。他們發揚“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馬拉松精神和不怕疲勞、連續作戰、敢打硬仗的優良作風,戰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全身心投入到這場保衞羣眾生命安全沒有硝煙的防疫阻擊戰中。努力用紮實工作和實際行動築牢守護羣眾生命健康的堅固防線。

衝破短暫的黑暗,將沐浴黎明的曙光。堅定執着的東港“組工人”,懷着“必勝”信念、秉持“硬核”擔當,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奮力奔跑、砥礪前行。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21

在這次疫情之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得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我們之所以會這樣相信他,是因為在__年前的那場SARS戰役中,他就是中流砥柱!

__年後,已經84歲高齡的鐘老又一次站在了全國人民的面前,很多人都説鍾南山是個英雄,但是作為英雄鍾老這一輩子都做了什麼?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這樣的英雄人物呢?

老一輩中國的科研英雄,從之前的鄧稼先到現在的的袁隆平、鍾南山,年輕一輩的科研人員他們是怎麼樣的呢?是不是也具備這樣的能力和品質,在新的時代他們能不能成為這樣名留青史的英雄呢?

鍾老這一輩子很有傳奇性,像網上流傳很廣的那些鍾老年輕時候的事蹟,他曾是個體育健將,曾經榮獲過全運會400米欄冠軍,雖然這對很多人來説已經是足以拿來自豪一輩子的成就了,但是對於鍾老來説,這只是他人生的一個小小的插曲!

鍾老的絕大部分成就都在醫學領域的,鍾老首次證實並完善了隱藏性哮喘這個概念,這個觀點後來被聯合國衞生組織編寫到哮喘全球防治戰略採用;另外鍾老還系統的分析了我國慢性咳嗽病因,他闡述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食道神經炎症機制,再就是證實了早中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中有60%存在着蛋白營養不良問題,然後他又提出並補充了基礎耗能的校正公式等等,我知道大家一定對這些一頭霧水,不過沒關係,這些都是很專業的問題,咱們外行也沒有必要了解,其實我們從其他角度可以非常直觀的瞭解鍾老的貢獻,他主持完成了國家973計劃,即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而且他還是項目的首席科學家,還有就是863計劃、xx科技攻關等等這類水平的10來項重大科研項目!

所謂的973計劃呢,就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這個項目的定位就是解決國家戰略需求中重大科學問題以及對人類認識世界將會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學前沿問題,你看這個定位,就知道這個項目的分量了!

另外呢,還有863計劃;863計劃呢,其實就是80年代的時候,美國正在跟蘇聯打冷戰,然後提出了一個星球大戰計劃,可能很多朋友也聽説過,咱們國內的幾位老科學家也向國家提出建議,要追趕世界高新技術,然後當時是小平同志親自批示,然後就批准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也就是863計劃,不過無論是973計劃還是863計劃,在16年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新的計劃取代這些,那就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的時期就要有新的要求啊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22

“在我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然會面臨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每到這時,就需要全體黨員幹部,發揮鬥爭精神,做到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在毫不鬆懈的鬥爭中奪取更多的勝利。”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復興的征程中充滿了風險挑戰甚至驚濤駭浪,必須進行許多新的偉大斗爭。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形勢嚴峻,這就是我們在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一次重大風險挑戰,黨員幹部必須發揚鬥爭精神,全力以赴打贏這場戰“疫”。

發揚鬥爭精神、敢於擔當,全力以赴打好“主動戰”。鬥爭精神是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在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豪情,戰勝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苦難;在和平建設時期,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又以“勇於涉險灘,敢啃硬骨頭”的無畏精神,實現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可以説,我們黨的歷史就是鬥爭的革命史。這場戰“疫”是鬥爭精神的考驗,是同時間在賽跑、與病魔在較量。在抗擊病毒一線,醫護人員夜以繼日的在與病毒作生死搏鬥,從死神手中搶救下一個又一個生命。許多默默無聞的“逆行者”與人民羣眾結成眾志成城的“防護牆”,拉起一條抗擊病毒的“生命線”。“到前線去!”“到武漢去!”“我是黨員,我先上!”這既是黨員幹部的錚錚誓言,也是鬥爭精神在新時期的體現。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黨員幹部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堅決摒除不敢為、不願為、不想為的思想,知險就控、有險必控,決不麻痺、決不鬆懈,衝鋒在前、爭做表率,積極投身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第一線,堅決防止疫情蔓延擴散。

堅定鬥爭意志、不畏艱險,全力以赴打好“攻堅戰”。鬥爭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必須體現到偉大實踐中。我們黨是在鬥爭中走向強大,從來不懼艱難險阻。這場戰“疫”是鬥爭意志的考驗,是新長征路上必須攻克的“婁山關”“臘子口”。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黨員紛紛遞交“請戰書”,近萬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和平民英雄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充分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能力”“中國奇蹟”,彰顯了全國人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強意志。狹路相逢勇者勝,唯有敢於亮劍、迎難而上,才能抵禦驚濤駭浪、戰勝艱難困苦。黨員幹部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必須豁得出來、頂得上去、經得住考驗,做勇於抗擊疫情的“戰士”,而不做愛惜羽毛的“紳士”,全力以赴、敢於交鋒、攻堅突破,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23

今天看到了電視中播出“娃娃書記”肖晗的報道,他在四川省涼山州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雖身處四川西南部的深度貧困地區,但肖晗牢記囑託,把產業扶貧作為實現穩定脱貧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全力鞏固深化脱貧質量。他作為一名90後,能紮根農村,帶領村子成功脱貧,實為不易。

地處四川西南部的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習近平總書記20xx年2月來這裏考察時指出,要大力發展種養業,發展特色產業。

牢記總書記囑託,涼山州抓住發展機遇,把產業扶貧作為實現穩定脱貧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全力鞏固深化脱貧質量。

全州2072名駐村第一書記中,有這樣一位90後,他帶領所在的村子,就嚐到了產業扶貧的甜頭。肖晗牢記總書記關於發展特色產業的囑託,把種植生態草莓確定為主攻目標。肖晗帶領鄉親們種生態草莓這事兒,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那麼順利。

為了讓老鄉們相信自己,肖晗種起了試驗田。這次經歷,讓肖晗意識到,農業高質量發展還是要走專業化道路。

20xx年,姐把哪打村95户貧困人口全部實現了脱貧,人均純收入達到8382元。

20xx年,比增收更讓肖晗覺得温暖的事是,更多的孩子有了受教育的機會。20xx年,姐把哪打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率達到了100%。

20xx年是肖晗駐村的第五個年頭。早在兩年前,他的第一書記任期就已經到期,但是他並沒有返回城裏,而是向組織提出繼續留在姐把哪打村。

20xx年,涼山州有318個貧困村如期退出,貧困村減少到300個。有14.2萬貧困人口如期脱貧。

通過對“娃娃書記”肖晗先進事蹟的學習,讓我看到了肖晗用了短短几年,就從“娃娃書記”轉變成羣眾最信賴的人,用一腔熱血、一片赤誠踐行着共產黨人共同的誓言。我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唯有恪盡職守、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幹下去,才能不負時代重託、不負人民期待。因此,要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24

恢復大學聯考後,我就要25歲了。那一年,我懷着希望和苦澀的心情,1977年年底,第一次參加了大學聯考,一點門都沒摸着。我鼓足勇氣,決心再拼半年,參加1978年夏天的大學聯考。這將是我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衝擊大學聯考。當時報考的條件是以25歲為限。

“文革”期間沒能正規地上學。儘管我的文科成績還不錯,但數學可是一竅不通。半年時間裏,我拿起數學課本,從七年級年級的開始學起,一直學到高三。不會就找老師問,一道題一道題地做作業,筆記本用了好幾本。

臨考前的一個月,我開始複習語文、歷史、地理、政治等科目。

帶着一種複雜地感覺,我再一次走進大學聯考考場。考畢,在填志願書時,我寫上了北大圖書館系。大學聯考分公佈了,考了近300分的我,又落榜了。當年的分數線是300分整。還是數學給我扯了後腿,剛得了20分,如果不用半年的時間攻數學,這20分也能照樣得。其餘各科成績都還不錯。

不甘心的我也只能就此罷休。後來我得知,當年河北師大體育系的錄取分數線,我足足超出近200分。當時,我已經是有5年教齡的中學體育教師了。沒讓我報考的唯一原因是,當時教師的地位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我想通過大學聯考跳出教師這個行當。

來年招生規定,體育專業已由文科轉為理科。即便沒有年齡限制,沒學過數、理、化的我,再考中的機率也越來越小了。

一種難以言表的苦澀,可以説是痛苦,十分痛苦的心情,長時間在我心中停留。我慢慢地越來越遠地離開了大學聯考的這個大漩渦,看着大學聯考的激流,從我的身邊,從我的心裏慢慢地遠去了……

想上學,想讀書的願望雖落空了,但想上學,想讀書的願望,卻永遠留在了我的心底……

我真羨慕現在的孩子們,他們趕上了一個好年代,一個令人充滿了希望,充滿了追求的年代,一個令人有書讀,有學上的年代。

後來,國家出台了自學考試、電大等一系列自考、自學性質的學歷教育機制,我終於又在30多歲的時候,重新拿起了課本,重新坐在電大的教室裏,讀書了。三年後,我拿到了大專文憑。遠了我的大學夢。那年,我已經32歲了。再後來,我又在50歲的時候,通過自學考試,獲得了大學本科文憑。同時,我還獲得了市級“自學成才者”稱號。

我想上大學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25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進入攻堅期,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以多種形式投入到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

2月11日上午,__縣南坊鎮北峯村__自行驅車來到鎮政府,捐獻現金5000元以及水果、方便麪、加多寶、好粥道等74餘件。在鎮黨委副書記張鈞剛陪同下,他們依次來到了南坊鎮教育組、縣級聯合五鳳村執勤點、北峯村執勤點配送疫情防控物資。一線同志和鄉親們都十分感動,紛紛對__同志豎起了大拇指!__激動地説,“咱們執勤人員為抗擊疫情這麼辛苦,無論是黨員還是普通羣眾,都應該做一些事情貢獻力量!”

__,男,中共黨員,咸陽秦永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法人,系南坊鎮北峯村人。他希望此次自己的微薄力量能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和對廣大奮鬥在一線的廣大黨員幹部表達敬意。

疫情無情人有情,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南坊鎮有許多像__這樣的黨員幹部和愛心人士,共同抗擊疫情。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着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哪裏有需要、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這樣的一個個善舉,讓南坊鎮這片熱土湧來陣陣暖流,也用實際行動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更加堅定全鎮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26

滕啟剛是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20__年6月4日不幸患病去世。他紮根基層30年,與這裏的百姓打成一片,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滕氏調解法”讓百姓心服口服,這裏的羣眾嘴邊最常説的一句話是“還得咱們滕法官”。滕啟剛的事蹟經本報刊發後引起了強烈反響,當天新華社客户端瀏覽量就超過150萬,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全文轉發,遼瀋地區的媒體也在重要版面轉發。很多網友紛紛留言點贊:“人民呼喚馬錫五式的法官”“司法為民代代相傳”“滕啟剛是一棵紮根人民的常青樹,高、直”……

馬錫五和滕啟剛身處兩個時代,條件不同、環境不同、形勢不同,但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心中裝着百姓,在具體司法實踐中體現人民性。

馬錫五審過很多案件,其中最著名的是後來改編成評劇《劉巧兒》的隴東“封捧兒與張柏兒婚姻上訴案”。馬錫五親自審理這起“一女三嫁”案件。他親赴村裏深入調查瞭解,詢問當地羣眾對這件事的看法,瞭解到羣眾對此前的判決不滿,弄清全部真相後,馬錫五在當地鄉公所進行羣眾性的公開審理,邀請鄉親們參加案件審理,讓大家發表意見,最後摸清羣眾意見後進行了最終判決。

這起案件的審理,不僅使一對反對封建婚姻制度、爭取婚姻自主的青年心願得償,也使羣眾在參與案件審理充分表達意見的同時,受到了教育。

滕啟剛在擔任派出法庭千山法庭庭長期間,經常深入農村,坐到村民家的炕頭上,用談心談話的方式開展訴訟調解工作,耐心細緻地反覆開展法律普及和講解,讓百姓感受到他的真誠和耐心,同時折服於他精湛的法律實踐知識。在法律文書送達中,作為庭長,他從來都是親力親為,確保當事人及時收到法律文書;當事人有疑惑,他就現場解答清楚。為方便羣眾訴訟,他制定了多本業務手冊,使訴訟實踐手續簡便。

滕啟剛的親民司法還體現在每一個具體的細節上。大年三十,風雪交加的晚上,當大家都在温暖的家中喜迎春節的時刻,他擔心法庭屋內水管被凍裂影響節後百姓提交訴求,就冒雪到法庭燒鍋爐,頂着寒風在煤堆前一遍又一遍往鍋爐裏添加煤塊。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滕啟剛寫判決書,從來不讓別人代筆,都是戴着老花鏡自己一個字[篇1]個字敲出來的,因為他寫的判決書不僅講法理,還講情理,講社會的理解。

當地公安部門與法院打交道的民警説:“一般情況下,法院的判決書我們拿回後只看一下結論,別的都不看了,他寫的判決書我們要仔細從頭看到尾,然後大家一起討論,感覺合情合理心服口服,尤其判決書裏體現出對百姓的感情。”

滕啟剛曾多次説:“百姓的懇切訴求和期待,就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初心動力,百姓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繼續努力的深厚底氣。”

向抗擊疫情先進事蹟最美逆行出征者學習個人心得 篇27

申紀蘭,女,76歲,山西省長治市人大副主任、平順縣西溝鄉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西溝金星經濟合作社社長。第二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首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代表,是全國唯一連任一至十屆的全國人大代表。

1952年,申紀蘭帶領西溝村姐妹們衝破“好女走到院,好男走到縣”的陋習,下地勞動,率先在全國爭得了男女同工同酬的權利。半個多世紀以來,不管形勢如何變化、地位如何變遷,她始終堅持紮根西溝,建設農村。上個世紀70年代,在擔任省婦聯主席時,明確提出“不轉户口、不拿工資、不離西溝”。改革開放前,帶領西溝的鄉親們完成荒山造林2.5萬畝,種植10萬棵桃、杏、棗、核桃等經濟樹,墊成了500畝高產田,修築了2萬多米的谷坊壩。把一個幾乎不具備生存條件的舊西溝建成全國聞名的模範村。

改革開放以來,她很快完成了一個從農業勞模向現代企業家的角色轉換。不顧自己年老體弱,上北京、下江南,跑項目、引人才,利用本地豐富的硅礦資源優勢,興建了西溝鐵合金廠;接連辦起了磁鋼廠、飲料廠等幾個骨幹企業。近年來,又帶領幹部羣眾先後建成了西溝石料廠、西溝金星焦化廠、紀蘭冶煉5萬噸電石項目、西溝採礦廠等一批重點骨幹企業項目,組建了山西紀蘭商務公司等企業,使西溝村初步形成了建築建材、冶煉化工、農副產品加工和外向型企業為主的鄉鎮企業新格局。同時,利用自身和西溝的“名人名村”優勢,建成了展覽館、太行之星紀念碑、村史亭、老西溝互助組雕塑、西溝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形成了以愛國主義教育和森林休閒為主的紅色旅遊和綠色旅遊。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她確立了“站在新起點,抓住新機遇,建設新西溝,再鑄新輝煌”的發展思路,提出了西溝新農村建設“十大工程”(以黨帶村、依法治村、科教興村、環境美村、信息靈村、旅遊名村、農業穩村、林果富村、商貿活村、企業強村)和“六大目標”(建成全國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示範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山西省紅色旅遊基地、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長治市黨員幹部廉潔從政教育基地和平順縣經濟強村),帶領全體幹部羣眾努力奮鬥,使西溝村經濟20__年總收入達到1.2億元,實現利税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66元,是平順縣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村。

申紀蘭3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__年,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__年,被評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