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大課堂”的個人心得(精選5篇)

“燈塔大課堂”的個人心得 篇1

20__年,既是精準扶貧的結束之年,也是“20後“出生的開始之年。然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拉開了序幕,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疫情突如其來,但中國並沒有就此倒下,十四億中國人民心連着心,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戰鬥疫情作出貢獻。我作為其中一員,當然不能袖手旁觀,即使我不能夠上戰場,但我願意獻出綿薄之力,書寫我的抗疫故事!

“燈塔大課堂”的個人心得(精選5篇)

我作為一名普通中學生,更是紫色城堡的一員,首先要做好衞生管理。出門倒垃圾時我會先戴好口罩和手套。因為難得出去一趟,我會格外注意做好防護和垃圾分類,這倒是一次鍛鍊社會實踐的好機會!坐電梯時,我會用小區專門按電梯的紙巾來按按鈕,看到小區自動申報身體健康情況和每半小時消毒一次的公告,我感到很放心,有了嚴格的物業管理,才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即使這裏工作人員和我一樣平凡,但他們仍然像醫護人員一樣堅守崗位,做好本職工作,為人民服務!到了垃圾分類站點,我在清潔工叔叔的指點下做好分類,叔叔還是如以前一樣,熱心幫助業主進行垃圾分類,嚴格記錄,無論是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還是堅守本職,為民付出的警察們,勤勞熱心,無畏辛苦的清潔工們,都在為抗擊疫情而努力。想到這,我更加堅定了意志,更加希望作為深高人,能將這些人為我們所做的事表達出來,化作動力!

其實,對於醫護人員來説,我們這些普通民眾,並不一定要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來,只要堅守本分,做好防疫工作,增強鍛鍊,不被病毒侵害,書寫自己的“抗”疫故事就是對戰疫最大的貢獻吧。因此,我更應該每天勞逸結合,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與家人和諧相處,時時關注疫情動向,同時和家人互相督促,做好衞生管理;寫出屬於自己的抗疫故事,傳承深高精神與紫堡風采!

雖然病毒傳染得很快,但是愛比病毒傳播的更快,更廣!隔離不隔心,致敬那些戰鬥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們,你們屹立,就是中國的脊樑!中國人的滿腔熱血和強烈的民族魂,足以讓世界震驚,這場戰爭我們一定會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燈塔大課堂”的個人心得 篇2

20__年陰曆12月,武漢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幾天時間就席捲了全國,許多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都奮戰在前線,之後讓我講講下面幾位代表性的人物。

第一位,就是衞健委員專家組組長:鍾南山。他是20__年抗擊sars病毒的重要人物,是一位大功臣,如今他都80多歲了,仍然奮勇在前線,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第二位,他是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他身患漸凍症,是醫學界稱為“治不好的癌症”,可他還是奮戰在一線,直到快堅持不住的時候才説出來,那一刻,他感動了整個中國。

那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呢,最好的方法是少出門,為什麼要少出門呢?因為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是空氣傳播,病毒在外面,而你在屋裏,病毒是沒有機會找到你的,如果必須出門,那一定要帶口罩,為什麼呢?因為口罩可以把空氣中的病毒給過濾在外面,這樣,病毒就進入不了你的身體裏了。出去回來以後,要用酒精消毒,之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就可以把病毒給洗掉。對了在家裏還要多開窗户,多通風,要不然,病毒一直會在你的家中飄來飄去,如果開窗通風了,病毒就會被吹到外面,這樣你的家中就沒有病毒了。

最後,我們還要聽國家的安排,這樣就可以保護我們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的安全了,我叫許嵐清,我要為自己和國家負責。

“燈塔大課堂”的個人心得 篇3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十七年前的今天,非典爆發,全國上下皆陷入恐慌。如今戰爭再次爆發,我們必將眾志成城,同仇敵愾。

多少人不幸感染,生命垂危;又多少人勇敢上前,不畏犧牲。

病毒在武漢瞬間蔓延開來,無數市民相繼中招。而且病毒已傳向了全國各地,目前全國共報告新型肺炎病例1345例,死亡41例。這些數字令人震驚,看到這些數字,我們不禁發自肺腑地説一句:“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儘管這樣,我們也不曾退縮。一位即將出院的新型肺炎患者高興地説:“家人的鼓勵和支持,給了自己戰勝病魔的信心。”儘管他仍戴着口罩,但仍掩飾不住他內心的喜悦。

成功治癒的消息無疑給了人們天大的喜悦:肺炎是可治的!這增強了中國人民戰勝病毒的信心,這件事意義重大!一位老記者説。

在治癒成功的捷報傳來時,還有一則更暖人心的消息傳來:鍾院士乘車抵達武漢。沒錯,就是抗非英雄鍾南山院士!億萬人民高呼:他來了,他來了,他來了!

醫者心父母心,醫生們在此時此刻像個戰士一樣挺身而出,紛紛前往武漢去救治病人。他們放棄了假期,也不顧忌了自己的性命,義無反顧地奔向武漢。一位有着20多年工齡的醫生在申請書中這樣寫到:“不記報酬,無論生死。”一句話,拋頭顱灑熱血的壯士氣概可見一斑。

記者採訪了一位在武漢醫院重症監護室的護士。記者問:你會有什麼感受嗎?護士回答:在走進監護室前肯定會有點緊張,甚至有點恐懼,但進去後就不會有這些心情了。“為什麼呢?”“因為我穿上了白大褂,就有一份醫者的責任感在心中,就不會害怕了。”面對提問,護士堅定地説,雙眸中閃着堅毅。此時此刻,她正披着白褂,握着拳,喘着氣地回答記者的提問。

有戰士在前衝鋒陷陣,我們一定要做好後勤防護工作。千萬要少外出,出門要帶口罩,抵住病毒的進攻,讓我們的戰士無後顧之憂。

“燈塔大課堂”的個人心得 篇4

不應當成為幻想,應當是真理!真理!我們要睜大眼睛;從所有的毛孔中間吸取生命的強烈的氣息。人生活在藝術氣圍中,便會學得聰明,人也會變得快樂起來。

自從學了葫蘆絲,我感覺自己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喜歡生長在有藝術氣息的地方。可以説,沒有藝術,我就沒有樂趣。

我清楚記得,剛學葫蘆絲時,我一個音調都吹不出來,我被老師叫到前面,老師親自教我吹每一個音調,我的臉一下子漲紅了,因為葫蘆絲老師一共有四十幾人,被叫到前面單獨學習吹奏的只有六七個人。

當我的同學馬壯完完整整的吹出一首曲子時,我很不服氣!暗下決心,一定要超過他。每天放學後,我便不知疲倦的練習吹奏,請家裏的每一個人當評委。經過不懈的努力,我進步了!老師也誇獎我很優秀。現在,我已經可以吹奏很多曲子了。

在我心中,一直深信:藝術是生命的源泉;藝術是飛射出去的彗星;藝術是人類偉大的靈魂!只有藝術共同生活,生活才會變得多姿多彩!

“燈塔大課堂”的個人心得 篇5

《天宮課堂》終於和我們見面了,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這個振奮人心的節目,這次是把課堂搬到了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中的三位宇航員為我們帶來一堂特別的“太空授課”。

20__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航天員們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的太空授課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的女航天員。王亞平身處太空,面對地球,面向地球人授課,是中國太空老師的第一人,彰顯了一個航天大國的風度和氣派。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採取了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由三名航天員在空間站中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環境,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細胞在熒光顯微鏡下不停的跳動;微重力環境在地球上難以取得,在地面上不能完成的搬到了太空之中,使實驗現象更加直接和直觀。液體表面張力試驗,使水在太空中變成一張水膜;繼續注水後,形成水球;將氣泡注入水球后,形成一正一反兩個像;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還有宇航員在無重力狀態下活動等現象,並實時與地面課堂進行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了我們對科學的興趣。

王亞平説:“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很期待着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的、宇宙是複雜多變的,宇宙中有許多奧祕值得探究。

昔日“上九天攬月”之宏圖,不再是夢,中國航天人要把滿天的神話變成現實。的確,浩瀚太空裏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據悉,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將在太空中駐留6個月,中國航天員們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度過春節。期待除夕守歲時,我們能夠第一時間聽到航天員們來自太空的祝福。

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蹟,實現更新、更大的“航天夢”,我們終將在星空中寫下精彩的一筆,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