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行車社會體驗心得體會(通用3篇)

文明行車社會體驗心得體會 篇1

交通文明,這個看似非常模糊的字眼,一旦把它量化在公共交通生活中,就成為公民每一個細小的動作——是紅燈時的駐足,是擁擠時的禮讓,是公交站台前自覺排起的隊伍;是等待信號燈時的耐心……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上幼兒園,經常路過的十字路囗——曙光路口,每天都有交通警察叔叔在執勤。不管是三九嚴寒,還是三伏盛夏,他們為了維護交通秩序,不顧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在交警叔叔的辛勤指揮下,順暢的流動的車輛和行人像跳動的音符,隨着紅綠燈的閃耀是那樣的有節奏,這場景彷彿像無數把大鋼琴正在演奏一首和諧城市的文明之曲。在這崗位上,有一位交警特別讓人注目,那個個子高高,皮膚黝黑的交警,總是面帶微笑。微笑第一,敬禮在先,只要是他執勤,就覺得特別的親切。到我上了國小,第一天放學,看到的是他展開着雙臂護送一個又一個同學橫過馬路,時而站在路中央疏導交通。直到某天,學校請了他來做文明交通講座,我才知道,原來小時候經常看到的和藹交警是姓蔣。是杭城很有名的交警呢。在網上,我還知道了,這位蔣叔叔,3年中在他值勤的崗位上共處理了2.5萬起交通違章案件,卻沒有一起被投訴的。他總是面帶微笑地站在各類違規者的面前,指出他的錯誤,傾聽他的辯解,告訴他的權利,用尊重、理解與和聲細語化解對立情緒,使每個受罰者都心悦誠服。

文明行車社會體驗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校一位老師説,只要學校有事,找交警幫忙,幾乎是隨叫隨到,即便是休息或者下班時間都可以,且他沒有任何怨言,校門口的這個路口,他的手勢比紅綠燈還要管用。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交警,正是有了他們,杭州的交通文明在我們身邊時時體現。其實講文明交通也是這麼簡單,我們不需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只要將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文明的表現。在現代文明社會裏,文明交通是應當更加大力弘揚。在學校裏,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公民,我們是“1”,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6”,讓我們用“1”的力量去影響“6” ,把“文明出行”的理念送給我們的家人。有時候路上一句普通的問候,一個簡單的手勢,都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會讓人感到温暖、感到幸福,讓文明之風吹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乘車時主動讓個位,買東西時排隊有序,紅燈時的駐足,公交站台前自覺排起的隊伍,其實文明交通離我們不遠,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文明是一種神奇的力量,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文明就像一盞燈,燈亮一些,我們的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我相信,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開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只要你仔細留意,就會發現其實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公交車、出租車“禮讓斑馬線”已成為杭州温暖、幸福、亮麗的風景線,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文明做起。相信我們的杭州會更美好!

文明行車社會體驗心得體會 篇2

聽人説,蟬從卵孵化成幼蟲,然後落在地上,鑽進土裏,靠樹根的養分過活,在地底潛伏十七年之後,才能鑽出土地,從蟬蜕裏掙脱,可以振動翅膀發出尖鋭的聲音……它們苦苦熬上十七年,而真正能飛、能鳴的日子,居然只不過是一個月!用人類大約八十歲的壽命推算,如果我們也像蟬一樣有個“等待的時期”,那麼這將等待長達一萬六千三百二十年!

正因為生命的來之不易,所以,才顯出生命之美,生命之可愛。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珍愛生命,就是對親人的愛!就是對自己負責,對學校負責!

在忙忙碌碌的街道上,在歡歌笑語聲中,隱藏着一個可怕的魔鬼,你知道嗎——交通隱患!現如今,減少交通隱患已成了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有20__萬人因此喪命。但是,比這更嚴酷的事實擺在眼前,自世界上第一輛汽車面世至今,已有4000萬人死於車禍,這足足是前者的兩倍!在中國,因交通事故而死於非命的悲劇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多少個白髮人送黑髮人,多少個家庭因此而少了歡聲笑語,多少個孩子從此成了孤兒?

我看過這樣的一則報道:一位幼兒園教師帶領學生過馬路回家,一女孩突然掙脱老師的手跑過馬路,剛好被一輛闖紅燈的汽車撞飛,女孩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沒等救護車趕來就離開了人世。女孩的父母哭得昏天暗地,肇事者為因疏忽而造成的悲劇而後悔,深感歉意。就因為一個人疏忽了交通意識,換來的是讓一朵尚未綻放的花蕾就這樣凋零了,意外的發生是無法用悔恨和淚水挽回的。

一幅幅慘不忍睹的畫面,一個個痛苦掙扎的表情,一聲聲呼天喊地的哭聲,一句句引人深思的話語。每一起交通事故都在直接地拆散一個幸福的家庭,如果我們多加強交通防範意識,多瞭解交通規則,很多交通事故就可以避免。

隨着經濟的發展,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車水馬龍的道路上隨時都有可能上演一幕幕慘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消失在車輪之下,一陣陣歡聲笑語埋沒在刺耳的喇叭聲中,唯獨剩下的是人類的痛惜!導致這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交通安全知識,若是人們再多些安全意識,那麼類似的交通事故就可以避免發生,甚至不再發生。

俗話説:安全在於提高警惕,事故出於麻痺大意。造成悲劇的根源,一是司機不謹慎,二是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如果人們不再酒後駕車,不超速、超載,不爭分奪秒,每一個行人都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那麼社會不就沒有令人傷心欲絕的交通事故了嗎?

作為一箇中學生,更加應該有自我保護意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人。關愛生命,文明出行,才是你幸福生命的最好保障!

生命行走在你我的掌心,請小心看護;生命承載太多的美麗,請認真對待。珍愛生命,一切才會存在!朋友們,讓我門把平安的種子播撒向大地,等到它發芽生長,開花結果之時,你收穫的將是更多的幸福與安寧。

文明行車社會體驗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是3月5日學雷鋒日,我們學校為了更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開展了許多項關於學雷鋒紅十字志願者活動。我們小組分配到的任務是文明導行,

十二點半左右,我們一行人便整裝出發,我們的“裝備”有一個“紅十字”袖章,一面紅底黑字的小旗子。上面寫着“文明出行,從我做起”,還有一沓有關“交通規則”的宣傳單。OK,萬事俱備,接下來就要看看我們的表現了!

我們的崗位設定在筧橋鎮政府的門口的紅綠燈站點。我、黃佳穎、程雨丹負責一個方向,包晗、張路、孫銘濤則在對面。首先,由我來發傳單。另2個人在紅燈時,阻止那些闖紅燈的人。我們的勸導對象主要是行人,有時也會是那些騎電瓶車的人。人行道上,一位看起來很慈祥的老奶奶撐着傘走了過來。我抽出一張傳單大步向她走去。“奶奶您好!我們是筧橋國小的志願者,這是交通法規,請您看一下。”奶奶仔細看了看我,伸手接過傳單,認真地看着,笑着説“真好,真好啊!”我又發了十幾張傳單,基本還順利,就是有些人拿了傳單,看也不看,就隨手扔在地上,被雨泡成一團紙漿。這樣既是對我們的不尊重,也是在破壞環境,多麼惡劣的行為啊!不過大部分的人拿了傳單都認真地閲讀了。

接下來,輪到我做小導行員了,我把準備好的小旗子拿出來,紅燈時就舉起旗子,讓自行車和電動車停下來等綠燈在走。觀察了一會兒後。我發現騎電動車要比騎自行車的人,態度差些,紅燈時,有些人對我們旗子上的“文明”二字視而不見,徑直開了過去,我認為這種行為很不好。一是不遵守交通規則,不文明;二是交通法規意識太差,不安全。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我們的傳單也發完了,這時候有浙江少兒台的記者過來,先採訪了我,問我這次的活動目的是什麼,我答:這次文明導行的目的是為了讓市民文明出行,不闖紅燈,遵守交通法規,並從此以後自覺文明。記者又問家長:這次活動孩子們學到了什麼?家長説:這次活動呢,讓孩子們明白了,文明出行要做的努力還很多,也加強了孩子們自己的安全意識,在學雷鋒日開展這次活動還可以讓孩子從中體會到,幫助他人也能讓自己的心感到温暖。

學雷鋒文明導行活動結束了,我從中獲得的有很多。我眼中的雷鋒精神是:助人為樂,無私奉獻,不計回報,忠心耿耿為人民服務!同時我也希望這樣的活動我們要多做幾次,並把它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去,提醒他人,也提醒自己,做到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