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大講堂關於西遷精神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5篇)

師德大講堂關於西遷精神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

在我看來,西遷是我們學校在當時動盪的國家背景下為國家的均衡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西遷精神具體來説是當時我們學校的每一個西遷人舍小義為大義的努力和付出。

師德大講堂關於西遷精神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5篇)

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也是體現再方方面面的,在那樣艱苦條件下也沒有選擇放棄的大無畏精神,也會體現在我們學校在西部建設的方方面面,不僅如此,歷史是明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體會。

“黨讓去哪裏,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裏!60多年前,數千名交通大學師生響應國家號召,手持印有“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字樣的學校特製粉紅色“乘車證”,分批次乘專列從上海遷往西安,在簡陋校舍中迅速開展教學科研,幾十年紮根黃土地艱苦奮鬥,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設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鑄就了寶貴的“西遷精神”。

是一代代西遷精神的傳人造就了現在的西安交通大學,創造瞭如此優越的學習和科研環境,我們在心懷感激的同時更應以優秀前人為榜樣,鞭策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而不是漸漸玩物喪志。

通過此次學習,使我們認識到西遷精神的深刻內涵,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大學之道重在立德樹人’,西遷精神最可貴的是老一輩教育家們,種兢兢業業、工作第一的奉獻精神。交通大學從黃浦江畔遷至古都西安,這不僅僅是一次空間上的轉移,其背後凝聚的內涵是交大人身上愛黨報國的使命擔當和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我們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為新時代的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就更加要求我們堅守艱苦創業的精神,學習老一輩西遷人的優秀品質,發揮自己的吃苦耐勞精神以及科研精神,為創新港的建設健全,為交大的新輝煌奉獻力量。

師德大講堂關於西遷精神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

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就像一劑強心針、一顆定心丸,我相信只要我們穩定軍心,各方攜手,堅定信心,我們一定能夠變壓力為動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總書記在參觀交大西遷博物館的講話催人奮進,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新時代有新機遇,就需要我們青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和全國青年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功績。

總書記提出的“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其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作為共青團幹部、作為高校教師,為黨和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立足學校發展定位、服務校院中心工作,弘揚西理工“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培養一批批優秀的西理青年。

對輔導員工作而言,我深知作為青年學子的大家長,肩上擔負着呵護學生成長的重要使命。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領路者,一方面,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以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躬先表率、身體力行地弘揚傳遞西遷精神,讓更多青年學子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對於先輩們這種精神,我非常敬佩,西遷時代雖然過去了,但是這種“胸懷大局 無私奉獻”的精神永不過時。不論是從國家大局,還是單位企業,甚至個人的長遠發展來説,西遷精神都非常值得我們傳承與發揚。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畢業生輔導員,眼下正是大學生春季招聘的黃金時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我們更要把學生就業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深入瞭解學生就業動向,整合就業資源,確保實現“一生一策”的精準施策,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要認真習“西遷精神”中各位先輩們對事業、理想的熱愛,以及胸懷大局的家國情懷,以更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繼承和發揚西遷精神,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學習本領建設祖國。我們將始終鼓勵學生堅定就業信心,相信“中國力量”,樹立“中國信念”,同時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增強自身就業競爭力,早日就業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今後工作中,更要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羣眾路線,堅持始終圍繞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生,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做好大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師德大講堂關於西遷精神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3

今天下午兩節課後我們在報告廳聽了關於西遷精神的優秀代表人物的感人業績,更加了解了西遷精神的內涵。

62年前,為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令,老一輩交大人揹負着祖國跟人民期望,告別繁華的上海,義無返顧的踏上開往西北的列車,踐行――“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精神,使在場的每一個人感動,對他們產生由衷的敬佩。西遷精神內涵是“胸懷大局,忘我奉獻,宏揚傳統,艱苦創業”。西遷精神現在依然適用於我們。

翻看“西遷”的始末,瞭解“西遷精神”的由來,不由對62年前,數千名交大師生響應國家號令,告別繁華上海、紮根古都西安,為國家建設、為西部的文教事業奉獻出青春年華的最可愛、可敬之人肅然起敬。

“西遷精神”,胸懷大局有擔當。西安交大“西遷”不單單是一次空間的轉移,也是響應黨的號令為建設祖國西部而忘我奉獻的壯麗凱歌。學習他們堅決擁戴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積極響應黨的號令,愛黨報國的使命擔當,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始終把人民大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胸懷人民,胸懷祖國,有擔當,有抱負,將一腔熱血散佈在祖國最“乾涸”大地上。

學“西遷精神”,忘我奉獻樹標杆。西安交大的全部教職工,無一例外的把建設西部、建設祖國作為終生尋求,紮根西安,獻身大西北。熱工先驅陳大燮、數學家張鴻等等,一批批西遷人都在默默無聞,潤物無聲的燃燒自己。

“西遷精神”在當時是一代人的集體選擇。作為西部大開發的先行者,各類人材們表現出來的對事業、理想的酷愛,和胸懷大局的家國情懷,令我深受感動。“西遷精神”鼓勵着我們敢為人先、克服創業中困難的勇氣,也激起了我們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奮鬥的使命感。作為一位基層普通黨員,我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繼承和發揚西遷精神,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西遷精神”只是無數為國家繁華富強奮鬥的中國人的一個縮影,還有許多同西遷人一樣用盡了全部生命肩負起建設祖國,紮根西部,紮根基層的使命,我們立志要學習“西遷精神”,紮根基層,高舉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切實肩負起新時期的歷史使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期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偉大成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向老一輩西遷的革命先輩們致敬。

師德大講堂關於西遷精神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4

這場關於“西遷精神”的專題報告會使我瞭解到我們這個富足的年代所瞭解不到的事情。會上,胡奈賽教授用生動形象、簡潔但又詳細的語言給我們描繪出了那時的景象。

1955年初,朝鮮戰爭雖已結束,但國際形勢仍然緊張。中美之間相互對峙,相互沒有接觸。並且當時正值國內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始,作為鞏固後方佈局,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安地區的工業建設將有重大發展,在此背景下,國務院決定交大“內遷西安”。於是,交大在西安爭分奪秒的校園基本建設活動,由此展開。

胡奈賽教授説:“交大的成功,不單單是交大自己的功勞。”正當在西安要建設起西安交通大學的時候,月已臨近十一月,夜間的温度最低達到零下十五度。就是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西安市政府緊急集結了兩千五百名工人師傅在此作業,晚上,工人師傅們就睡在自己簡陋的工棚裏,躺在由草所鋪成的墊子。但是工人師傅們毫無怨言,保證着每天的工作質量,如期完成建設,使得西安交通大學如期開課。

西安交通大學是現在的雙一流大學,這所大學所獲得的成就,離不開全體師生的艱苦創業。其中很多教師拋棄家產毅然投身於西部的建設當中。遷校初期,朱城教授已患上了肝炎,於是他把黑板放到了自己的宿舍,每日廢寢忘食,籌建工程力學專業、編寫教材與講義,還在多地講學,最終成為我國工程力學專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但是,也是因為積勞成疾,朱城教授年僅38歲就離開了人世。但是!“西遷”一定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他不光為國家的物質奠定了基礎,還為我們這些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愛國不是選擇題。我們要為我們的國家獻出我們的力量,我們要有艱苦創業的精神,將我校“白楊精神”與“西遷精神”相結合,使自己成為紮根在西部的一棵白楊樹,為人民、社會、國家做出我們應做的貢獻。

師德大講堂關於西遷精神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5

“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1956年,應黨中央號召,交通大學部分由上海遷往西安,放棄優越的物質,投身西部,義無反顧,為西部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為國家勇於貢獻,為民族敢於擔當,成就了“西遷精神”: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

老一輩交大人的革命精神需要我們傳承,現如今充斥着個人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富裕生活下新一代人缺乏了遠大的理想和目標,追求安逸,渴望平淡,想得多而書讀得太少,付諸實踐的事更是少之又少,缺乏危機意識。在國際環境如此複雜的今天,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正不自知的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我們要清醒的意識到,國家還沒有走向真正的富強、強大,時代和國家都需要年輕的我們腳踏實地,自己創造幸福。作為一名醫生,我們要掌握好本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嚴格要求自己,謙虛謹慎,勤奮工作,熱情服務,以病人為中心,投身公共衞生事業,不斷地為人民羣眾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聽黨指揮,堅守崗位,為衞生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將西遷精神融入生活,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發揚拼博精神,不斷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