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精選9篇)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 篇1

為了加深我們對黨史的認識,培養我們與紅軍的感情,領會這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深刻意義,讓廣大黨員幹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我們單位策劃了這次參觀革命勝地的紅色教育。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精選9篇)

紅色教育儘管只有六天,卻勝似平時千百堂政治課。使我深受一次豐富而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使我真切感受到共和國江山來之不易,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來之不易!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富而思源,富而思進”。

20xx年4月至20xx年8月,正是這長達16個月的紅色時段,鑄就了紅色阿壩。16個月裏,中國工農紅軍在阿壩州境內的汶川、理縣、茂縣、黑水、小金、馬爾康、金川、紅原、若爾蓋、松潘等地掀起紅色風暴,爬雪山過草地,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將革命的火種撒遍藏寨羌鄉,留下了如小金兩河口、黑水蘆花、松潘沙窩和毛爾蓋等眾多革命會議遺址,同時還留下了茂縣土門、汶川雁門關、若爾蓋包座等眾多在紅軍長征史上著名的戰役遺址。而“過草地”,是其中最著名的手筆!

首先我們的汽車經過了用槍聲打出了大聲名的“紅原—若爾蓋”大草原。 紅原縣20xx年建縣,“紅原”之名為周恩來親自所取。全縣幅員面積8400多平方公里,自然景觀獨特,資源豐富,素有“高原金銀灘”之稱。若爾蓋縣幅員面積10436平方公里,境內紅色文化豐饒。紅原若爾蓋草原位於兩縣境內,它是當年紅軍長征“過草地”的主體區域,是四川省最大、離成都最近的草原,狀如一隻歡快奔跑的肥羊,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澤組成。草原一馬平川,一望無涯,人煙稀少。看着茫茫草地,耳畔總有當年的槍聲響聲。

第四天,我們踏上了“童話世界”的九寨溝,九寨溝的浪漫是大自然賦予的,九寨溝的多情是海子中碧澄深湛的湖水和山間飛流衝蕩的瀑布畫就的,九寨溝的詩是用遊人的腳步揮灑出來的。

第五天,我們從九寨溝“轉場”至黃龍風景區,在途中,我們路過了紅軍長征紀念碑。紅軍長征紀念碑園區地屬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寶山,位於九寨、黃龍兩個“世遺”的必由節點上,由主碑、大型花崗石羣雕、陳列室三部分組成,是阿壩紅色線路里重要的長征景點。主碑背抵雪山,面擁草地,其勢恢弘壯觀。紅軍陳列室造型別樣,門廳兩側懸掛着10餘塊中央領導和紅軍老前輩題詞的楠木匾額,室內陳列着反映紅一、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徵站歷程的展品及各地修建的長征紀念物照片,在黃龍,訪遍迎賓池、飛瀑流輝、洗身洞、盆景池、黃龍寺、五彩池等眾多景點後得知,也許,用美去形容美,恰恰是對美的抵消、抄襲和損傷因此,我且不着一辭。

“人間瑤池”海拔3900米左右,爬上山看她的時候,頭腦一陣昏眩,以達減肥體重標準的我呼吸急促,瑟瑟然競不能把持。

最後一天,我們按照第一天的路線,又經過了若爾蓋大草原,剎那,我明白了,我們青年一代要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論形勢怎麼變、地位怎麼變,我們都要堅持同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信羣眾是真正英雄。更重要的是,我們應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同心同德、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把我們單位建設得更好。

總之,我將把此次“紅色教育”所汲取到的精神運用到今後的工作和學習當中。以實際行動,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工作,不斷創新,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勤於學習、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熱情、更認真的工作態度,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取得長足的進步。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 篇2

身為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對長征的瞭解和認識大都來自於影像和文字,片言支語、零零碎碎,既不全面又不深刻。這是當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種歷史記憶的淡漠。忘記那些感人的歷史,是所有有良知國人的心靈背叛,所以我一直盼望着能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當年的萬里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澤東用如椽的大筆和包舉宇內的詩情,為我們勾勒出當年的長征景象。然而詩歌畢竟是詩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點希望。相信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真正的長征到底是怎樣的?長征途中的人們的心靈感受如何?歷史是無法回溯的,記憶並不能復原歷史,但“重走長征路”為我帶來了希望。

最近,央視籌辦、組織了一個活動,名之曰“重走長征路”。從紅色之都瑞金出發,到達甘肅,行程達6000多公里,重走大雪山,再踏死亡草地。看着這些熟悉的名字,我的眼前彷彿又再次回到戰火紛飛的年代。相信很多人在國小的語文書裏讀過這篇文章把《永遠的豐碑》,軍需處長為了戰士們有棉衣穿,自己穿單衣,最後凍死在雪地裏,我相信這一幕很多人應該印象深刻。

真正的長征,真實的長征,除了金戈鐵馬、硝煙瀰漫,更有不為人所知的艱苦卓絕和默然死亡。紅軍戰士吃的苦又何止以上所述,只是掩藏於歷史的天空而已。就是以上回憶的這些,又有多少人還會記得呢?城市的燈紅酒綠、金碧輝煌,早已把我們先輩留給我們的可貴精神掩蓋了,換來的是奢靡放蕩的生活方式。因為在他們眼中,那只是歷史罷了,讓他塵封在教科書裏去罷了。

因此央視這次活動,並不是“揹包一族”的光旅遊,更不是“有閒階級”的“無病呻吟”。然而很多人都對這個活動產生了質疑,認為“此長征非彼長征”。的確,兩次長征之間存在着時間的間隔,存在着文化的差異。毫無疑問,長征是不可複製的。眾所周知,紅軍長征的歷史就是流血犧牲的歷史,是在斷絕後勤保障的情況下開始的,是在敵人必欲全殲的圍追堵截中完成的,是在有上頓沒下頓的飢餓中打仗的,是在幾天幾夜不睡覺中行軍的,即便短暫休息,也是在緊張中度過的。而我們今天重走長征路是在太平盛世中進行的,我們的裝備也不可同日而語。所有的這些差異,似乎都揭示着兩次長征之間的“質”的差異。

難怪許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生髮出“沒意義”的感慨,但我認為重走長征路的意義不在於複製,而在於以當代的心靈和文化去體驗當年的長征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親身實踐得出了“長征不可複製”的結論,並得以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新感受歷史。它能讓我們接近真實地感受到歷史。如果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你就能知道紅軍有多少倍的辛苦,從而明白社會的進步來之不易;如果能感受到作為個體在動盪年代把握自身命運的力量是多麼微弱,你就能知道和平的珍貴和戰爭的殘酷。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任何偉大的民族,任何偉大的國家,任何偉大的時代,都擁有屬於自己的“非常之道”。散落着一地馬鈴聲,多少代馬幫人付出青春的茶馬古道;當年興盛一時的大國氣象今日只能從無數斷壁殘垣中找尋的絲綢之路;還有那些記錄着民族融合的唐蕃古道、那些戰火紛飛的秦漢棧道。只有這些綴滿了歷史風鈴,其聲不可複製的道路,才可稱為非常之道。而70年前,紅軍二萬五千裏的漫漫征程,將中國西部最激越的河流,最巍峨的高山和最廣袤的草原串連起來,品嚐其中最艱辛的行走滋味,堪稱壯舉,即使今日走來,雪峯依舊,鐵索猶寒,其景色也不是平常景區可以比擬的,因而是當之無愧的非常之道。

“非常之道”包含着非常之景緻,而這些非常景緻需要非常的方式來合理體驗和開發。不能領會長征的精神,永遠無法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懷着感恩的心去體會,永遠無法從那些日益荒蕪的古戰場上品咂出大喜大悲。重走長征路,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的心靈選擇,是我們黨優良傳統的精神追溯,更是我們彰顯民族精神的一次契機。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 篇3

7月12日——13日我參加了公司組織的“重走長征路”拓展訓練,通過上面這首詩可以看出紅軍戰士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鬥,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通過這次活動,我也思考了很多,現總結如下:

1.紅軍長征,當時各個方面軍團結一致,統一聽從中央軍的指揮,密切合作,最後勝利會師,取得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勝利。作為拓展式訓練,我們在這此活動中卻沒能做到這一點,活動完成後我們也在思考,為什麼所有的活動任務都不能一次性完成,而要第二次再去做才能完成,並且可以完成的很不錯。總結原因主要是面對當前的困難,沒有一個強有力指揮,沒有發揮我們集團的團結力量,在攻克困難時沒有形成合理統一的對策,導致多個任務都沒能一次性完成,這樣的問題在我們的工作中也同樣會遇到,因此,我們應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將其用於到實際工作中去,保證我們的工作都能一次完成,避免給公司和社會造成損失。

2.紅軍長征之所以勝利,主要在於有中央正確的統一指揮,再加上紅軍戰士的英勇、頑強,堅決的執行了黨對軍隊的統一指揮,紅軍才能攻克一個個困難。在活動中,我們在面對困難後也對具體情況作了分析,並制定出了實施方案,但是在執行上沒有堅決的、統一的去按照原定方案去做,造成了混亂局面,延誤了最佳時機。在工作中,制定了工作方案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還是要去堅決的執行,所以,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應主動去提升自己對工作的執行能力。

3.“強渡金沙江”中,由於我們考慮多方面的問題,瞻前顧後,最終錯失了搶渡時間,最後,當敵人已經趕到時我們剩下的戰友才不懼危險,英勇渡江,但是也造成我們一位戰友被敵軍“俘虜”。那麼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在面對具體情況時能否抓住最佳時機,勇敢、果斷的採取措施,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提高。

4.對於每一次活動完成後,教練均留給了我我們很長時間用來反思和總結,就是教練所説的,我們每件事情要的不只是“結果”,而是“成果”。即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然後能將這一成果運用到之後的問題處理中去。

5.最後一個“夜襲廬山觀”最為艱難,但是我們總結了之前的“成果”,這此由有經驗的同志統一指揮,合理安排,由我們9人組成的先遣部隊在高牆外面搭成了人梯護送其他戰友們通過,最後我們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過關。

在此次“重走長征路”主題拓展訓練活動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紅軍長征時的惡劣環境和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險境,同時,我們也能很清楚、很深刻的體會到長征勝利所需要的精神品質。我們要將中精神品質此運用到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立志要做一個有擔當、有集體、有魄力的中國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 篇4

身為新時代的平涼新華小記者,他們對長征的瞭解和認識大都來自於影像和文字,片言支語、零零碎碎,既不全面又不深刻。這是當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種歷史記憶的淡漠。忘記那些感人的歷史,是所有有良知國人的心靈背叛,所以我一直盼望着能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當年的萬里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澤東用如椽的大筆和包舉宇內的詩情,為我們勾勒出當年的長征景象。然而詩歌畢竟是詩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點希望。相信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真正的長征到底是怎樣的?長征途中的人們的心靈感受如何?歷史是無法回溯的,記憶並不能復原歷史,但“重走長征路”為我帶來了希望。

7月30日,新華小記者平涼組委會、組織80多名新華小記者“重走長征路”。赴六盤山開展活動,六盤山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 紅軍越過六盤山後即徹底地粉碎了敵人的“圍剿”計劃,勝利完成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毛澤東曾在此寫下氣勢磅礴的《清平樂——六盤山》。

看着這些熟悉的名字,小記者們的眼前彷彿又再次回到戰火紛飛的年代。相信很多人在國小的語文書裏讀過這篇文章把《永遠的豐碑》,軍需處長為了戰士們有棉衣穿,自己穿單衣,最後凍死在雪地裏,我們相信這一幕很多人應該印象深刻。

真正的長征,真實的長征,除了金戈鐵馬、硝煙瀰漫,更有不為人所知的艱苦卓絕和默然死亡。紅軍戰士吃的苦又何止以上所述,只是掩藏於歷史的天空而已。就是以上回憶的這些,又有多少人還會記得呢?城市的燈紅酒綠、金碧輝煌,早已把我們先輩留給我們的可貴精神掩蓋了,換來的是奢靡放蕩的生活方式。因為在他們眼中,那只是歷史罷了,讓他塵封在教科書裏去罷了。

因此這次活動,並不是“揹包一族”的光旅遊,更不是“有閒階級”的“無病呻吟”。然而很多人都對這個活動產生了質疑,認為“此長征非彼長征”。的確,兩次長征之間存在着時間的間隔,存在着文化的差異。毫無疑問,長征是不可複製的。眾所周知,紅軍長征的歷史就是流血犧牲的歷史,是在斷絕後勤保障的情況下開始的,是在敵人必欲全殲的圍追堵截中完成的,是在有上頓沒下頓的飢餓中打仗的,是在幾天幾夜不睡覺中行軍的,即便短暫休息,也是在緊張中度過的。而我們今天重走長征路是在太平盛世中進行的,我們的裝備也不可同日而語。所有的這些差異,似乎都揭示着兩次長征之間的“質”的差異。

難怪許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生髮出“沒意義”的感慨,但新華小記者們認為重走長征路的意義不在於複製,而在於以當代的心靈和文化去體驗當年的長征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親身實踐得出了“長征不可複製”的結論,並得以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新感受歷史。它能讓我們接近真實地感受到歷史。如果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你就能知道紅軍有多少倍的辛苦,從而明白社會的進步來之不易;如果能感受到作為個體在動盪年代把握自身命運的力量是多麼微弱,你就能知道和平的珍貴和戰爭的殘酷。

而80年前,紅軍二萬五千裏的漫漫征程,將中國西部最激越的河流,最巍峨的高山和最廣袤的草原串連起來,品嚐其中最艱辛的行走滋味,堪稱壯舉,即使今日走來,雪峯依舊,鐵索猶寒,其景色也不是平常景區可以比擬的,因而是當之無愧的非常之道。

“非常之道”包含着非常之景緻,而這些非常景緻需要非常的方式來合理體驗和開發。不能領會長征的精神,永遠無法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懷着感恩的心去體會,永遠無法從那些日益荒蕪的古戰場上品咂出大喜大悲。重走長征路,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的心靈選擇,是我們黨優良傳統的精神追溯,更是我們彰顯民族精神的一次契機。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 篇5

20xx年xx月xx日,公司組織去古田— 連城—長汀開展紅色之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來無論是從古田山到連城,還是長汀,這一個個歷史的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為了新中國奮鬥的痕跡,彷彿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説是接受了一趟生動的黨課教育。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深知此次紅色之旅對於我們思想上的幫助非常巨大,於是我如同海綿吮吸水分一樣吸取着這塊神奇的土地所能帶給我的啟示。細細品來,這一路的參觀考察學習,竟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在出發前,雖然對革命老區的艱苦有一定的估計,卻還是沒有想到,我們的革命聖地龍巖,生活竟然還是如此的艱苦。我們的黨十分關注老區人民的生活,國家的多項政策,不斷的支持的老區的發展,一個個現代化的建築正在建設,我想不會過多長時間,這裏將是另一番景象。

通過兩天的行程,我走了許多以前紅軍走的路,也參觀了許多博物館,第一次感到走路是那麼的累!特別是在29號早上,伴隨着一路的讚歎和驚呼聲我們去爬松毛嶺戰役,我們走的好辛苦,就這樣機械地走着,只能感覺到腳疼,肌肉的緊張。慢慢的,在不知不覺就走到山頂。當時我在想,紅軍前輩們當時哪有那麼好的路可走,況且他們還要身負重物行走,我們才身負自己的水都覺得不好受,他們的那種艱苦我能想象得到嗎?隨着暮色漸漸來臨,我們來到了長汀。迎接我們的是神往以久的地瓜飯。也不知是同志們太累了,還是這紅軍飯太香,用風捲殘雲來形容絕對是再恰當不過了。

至此,這次紅色之旅可以説完滿結束了。我們重温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紅軍是多麼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革命精神。這種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如果每個團員幹部都能發揮一點革命精神,那麼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真正成為黨的好幫手和後備力量。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 篇6

7月1日,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開展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3週年“重走長征路”活動,120餘名黨員、行業標兵身着紅軍服裝,沿着當年紅軍進入黎平城的道路到達黎平會議會址,參觀黎平會議紀念館,在館門前重温入黨誓詞,之後到黎平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先烈敬獻花圈和花籃,瞻仰紀念碑,緬懷革命先烈。

在黨的生日這天全國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3週年。其中黎平縣重走長征路,重演“紅軍進城”,顯得尤為親切和新穎。“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二萬五千里長徵,開創了人類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二萬五千里長徵,保留了中國革命的火種;二萬五千里長徵,宣傳了黨的政治主張、灑下了革命勝利的種子。重走長征路,能體會到革命老前輩堅定的政治信仰;體會到革命老前輩在困難面前永不屈服的決心,體會到革命老前輩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對於一名黨員來説,這是牢記黨員宗旨和義務,不斷加強學習的一個好方法。以親身踐行的態度,重走長征路,一步一個腳印,用心去領悟,在吃苦中達到學習的目的,在行走中領悟革命的真理。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羣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還記得電影建國大業中有這樣一個場景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後成千上萬的指戰員整齊的睡在馬路邊上,沒有一個人違反紀律。人民解放軍正是憑藉鐵的紀律和優良的作風贏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取得了最後的革命勝利。今天,在和平年代重演“紅軍進城”我想意義也正在於此。紅軍進城,紀律先行做到不拿羣眾一針一線;紅軍進城,買賣公平、説話和氣;紅軍進城,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一項項看似很小的舉動,卻是贏得民心的大舉措。黨員幹部帶頭遵守黨紀國法,不擾民、不與民爭利、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密切聯繫羣眾這就是今天我們應該做的。

黎平縣120餘名黨員、行業標兵身着紅軍服裝重走長征路,重演“紅軍進城”要的就是學習弘揚紅軍長征精神,牢記紅軍進城紀律。今天,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要不斷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不斷攻堅克難、不斷奮勇前進。同時,在心中牢記紀律。在和平年代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線。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 篇7

4月28日,公司組織去古田— 連城—長汀開展紅色之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來無論是從古田山到連城,還是長汀,這一個個歷史的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為了新中國奮鬥的痕跡,彷彿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説是接受了一趟生動的黨課教育。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深知此次紅色之旅對於我們思想上的幫助非常巨大,於是我如同海綿吮吸水分一樣吸取着這塊神奇的土地所能帶給我的啟示。細細品來,這一路的參觀考察學習,竟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在出發前,雖然對革命老區的艱苦有一定的估計,卻還是沒有想到,我們的革命聖地龍巖,生活竟然還是如此的艱苦。我們的黨十分關注老區人民的生活,國家的多項政策,不斷的支持的老區的發展,一個個現代化的建築正在建設,我想不會過多長時間,這裏將是另一番景象。

通過兩天的行程,我走了許多以前紅軍走的路,也參觀了許多博物館,第一次感到走路是那麼的累!特別是在29號早上,伴隨着一路的讚歎和驚呼聲我們去爬松毛嶺戰役,我們走的好辛苦,就這樣機械地走着,只能感覺到腳疼,肌肉的緊張。慢慢的,在不知不覺就走到山頂。當時我在想,紅軍前輩們當時哪有那麼好的路可走,況且他們還要身負重物行走,我們才身負自己的水都覺得不好受,他們的那種艱苦我能想象得到嗎?隨着暮色漸漸來臨,我們來到了長汀。迎接我們的是神往以久的地瓜飯。也不知是同志們太累了,還是這紅軍飯太香,用風捲殘雲來形容絕對是再恰當不過了。

至此,這次紅色之旅可以説完滿結束了。我們重温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紅軍是多麼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革命精神。這種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如果每個團員幹部都能發揮一點革命精神,那麼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真正成為黨的好幫手和後備力量。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 篇8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中的詞句,描述了長征的艱難,抒發了決心衝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引導中國革命走向新勝利的豪情壯志。

69年前,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它是紅軍意志、勇氣和力量的偉大史詩,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空前奇蹟。長征是舉世無雙的,正如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裏所言: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遠征,它過去是激動人心的,現在它仍然會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欽佩和激情。它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不管你對長征的描述是悲壯的還是偉大的、是艱險的還是苦難的,也不管你從理論上對長征理解得多麼深刻、對長征路線有多麼的熟悉,如果你沒有實地走一走,親身去感受、去體驗,那你的理解總是不全面的,你的認識總是膚淺的,你永遠感受不到紅軍長征的艱險與苦難。

重走長征路,紅色聖地遊,吃一碗紅米飯,喝一碗南瓜湯,成為近年來廣大人民羣眾參觀旅遊的一大熱點。其間我也先後赴陝、渝、黔、贛等地區參觀學習,走了部分長征路,實地感受了紅軍長征所經歷的艱難困苦。透過長征路線上的遺址、標牌、陵墓、紀念館,我看到了革命先輩們留下的長征印痕。蒼莽險峻的婁山關、波濤洶湧的大渡河、瑟瑟蕭寒的瀘定橋、荒無人煙的沼澤地、白雪皚皚的大雪山……

每個難關,都是一座豐碑,銘刻着紅軍先輩們金戈鐵馬、氣壯山河的光輝業績。

在這些紅色“豐碑”中,更有令我留連忘返的赤水河。四渡赤水,是毛澤東駕馭戰爭、指揮作戰的神來之筆,他滿腹韜略,沉着鎮靜,指揮紅軍時而北渡,時而南涉,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在國民黨數十萬大軍重重包圍之中,穿插迂迴,猶入無人之境。令軍事專家歎為觀止的四渡赤水之戰就神奇地發生在這裏。當我來到元厚、土城、太平渡、二郎灘和茅台等渡口,站在岸邊,仰望羣山,我彷彿聽見了馬達聲、馬蹄聲、腳步聲、吼叫聲和隆隆的炮聲在山谷迴盪;俯視河面,又彷彿看到了波濤洶湧的江水衝擊着紅軍的竹筏、木船、浮橋,凜冽的寒風吹打着濕透衣衫的紅軍戰士。我彷彿看見紅軍先烈殷切的目光,那目光裏充滿着期待和勉勵,彷彿在告訴我們:打江山難,守江山難,建設江山更難。

戰爭年代的長征永遠地完結了,但建設現代化軍隊和建設偉大祖國的新的長征已展現在我們面前。在高科技條件下,面對着“信息化”、“太空戰”、“數字鏈”、“一體化”等深奧而又陌生的名詞,我深深地感悟到: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要走好新長征之路,打贏未來戰爭,必須像先輩們一樣付出更多的艱苦和努力。我們要很好地學習革命先輩不屈不撓的長征精神,在新長征路上記載下我們創業的足跡。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_重走長征路的學習心得 篇9

今(12)日,“重走長征路 共鑄中國心”公益團隊來到海拔3800米的雅江縣西俄洛鄉。志願者們克服着高原反應和語言不通等等困難,對西俄洛鄉少數民族羣眾進行了公益義診、愛心捐贈、救助救治、培訓講座等項目,為西俄洛鄉人民送醫、送藥、送健康。

義診間隙,來自解放軍第309醫院的副院長高天君、煤炭總醫院的婦產科主任張欣還為鄉民開展了一堂防止類風濕、關節變形和婦科健康知識科普的講座。極簡單的午飯後志願者們雨中“重走長征路,共鑄中國心”,着紅軍服走長征路,學習紅軍不懼困難的勇氣及艱苦奮鬥的長征精神。

義診結束後,本次“重走長征路 共鑄中國心”團隊還來到了當地的藏傳佛寺郭沙寺進行愛心捐贈。共鑄中國心組委會共捐贈了兩台熱水器、1萬元藥品、小朋友物資20個書包,水彩筆和鉛筆盒各20套。

據瞭解,本次共鑄中國心公益團隊在雅江縣西俄洛鄉總共義診了3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