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黨建幹部學習讀本》讀後感

《黨史黨建幹部學習讀本》共分上下兩篇。上篇對中國共產黨87年的光輝歷程作了系統介紹。下篇對黨的性質、黨的指導思想、黨的宗旨、黨的紀律、黨的作風、中國共產黨的綱領、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組織原則、共產黨員標準、黨員權利和義務等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作了詳細介紹。主要是為了引導黨員幹部學習黨史黨建的基本知識。在全局形成自覺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的良好風氣。

《黨史黨建幹部學習讀本》讀後感

讀完這本書,讓我繼續深入開展學習《黨章》活動,加強對黨的性質、黨的指導思想、黨的宗旨、中國共產黨的綱領、共產黨員標準、黨員權利和義務等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

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實踐史、探索史、發展史;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不斷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並在中國得到極大豐富和發展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毛澤東思想作為歷史的源頭,佔有極其重要的一頁。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認真學習、正確認識黨的光輝歷史和豐功偉績,增強黨的意識,繼續譜寫新的偉大篇章。

總括過去,在歷史內容上我們可以概括為:黨領導人民走過了三個不同的偉大行程,實現了三個歷史性跨越。

第一階段是從黨的一大到七大期間,新中國成立之前這一時期;第二階段是從黨的八大到十一大期間,新中國成立之後到改革開放之前這一時期;第三階段是從黨的十二大到xx大期間,改革開放至今這一時期。

第一階段:1921年,毛澤東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誕生。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經歷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歷史階段。北伐戰爭時期,共產國際和共產黨人幫助孫中山認識到聯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進入了以革命的武裝進行北伐的新時期,而這次戰爭中途夭折的教訓,使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建立無產階級軍隊,開展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從而開始走上創建中國工農紅軍,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嶄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黨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使農民獲得土地。依靠貧農、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共同抗擊侵略者,贏得了抗戰勝利。1945年,國民黨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經過三年解放戰爭,於1949年推翻了國民黨政府。

第二階段:建國之初,中國政府成功地在佔全國農業人口總數90%以上的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三億農民分得了約4700萬公頃的土地。1953年至1957年實施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巨大成就: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達8.9%以上 ;建立起一批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沒有的基礎工業,包括飛機和汽車製造業、重型和精密機器製造業、發電設備製造業、冶金和礦山設備製造業以及高級合金鋼和有色金屬冶煉等。從1957年到1966年,是中國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按原價計算增長3倍,國民收入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8%;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幾倍乃至十幾倍的增長;農業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大規模展開。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國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1976年10月,江青xx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第三階段:改革開放30年我黨取得了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2.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以加入wto為標誌,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

4.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政府主導、大力投資和不斷強化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高於世界經濟增長水平。社會經濟取得全面進步

5.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換1.53元人民幣匯率計算,約合149美元。xx年中國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17倍。

6.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佔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xx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佔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30年間增長了16.7倍。

7.國民預期壽命明顯提高

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預期壽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會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xx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到71.40歲,增加了3.63歲。

8.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

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時代。其中最寶貴的經驗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思想。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法寶。30年前中國的歷史大轉折,就是從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始的。30年來中國的大改革、大變化,深層的原因、思想的源泉就在於堅持實事求是。

讀完這本書,受益匪淺,我對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教信08級第二黨支部黨員:彭婷婷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