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心得範例

語言學習其實是最不應該正經八本地坐在寫字枱前伏案鑽研的事情。因為語言不像是其他學科那樣需要理解和思考某種道理,我們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的目的,説到底還是能跟人交流,能聽得懂,説得順,也就是英語老師經常強調的聽、説、讀、寫。學語言,要多感官學習,少思考道理,多實踐和體會。這裏説的體會,意思就是把學到的語言當成是自己的母語一樣去感受。我的英語比別人學的略好一點,主要是因為我喜歡學,對英語文學,歐美文化感興趣。興趣是最大的動力(motivation),想想假如你非常喜歡的一個明星講英語,你平時能讀到的關於ta的新聞(也就是追星)都只有英語新聞,那麼你出於對於明星的喜愛,肯定會去努力看懂新聞。所以培養自己的興趣和好奇心,是學習語言的前提。我剛上國中時,英語水平也就一般,但是印象最深的就是《展望未來》課本里有一節是講菜譜的,課本里麪食物的圖片都非常精美,出於對“吃”的純粹熱愛,也出於老師要求第二天考試的壓力,我一晚上背下了一整個菜譜。

英語學習心得範例

有人説要想學會一門外語,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當地生活,如果做不到,那次之的方法,就是看電影。看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是我練習聽力和積累詞彙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出於喜愛,我會對照英文歌詞無數遍的聽自己喜歡的歌,跟着唱,模仿,直到能不看歌詞把歌唱出來。國中時我聽的最多的是一本叫做《音樂天堂》的雜誌,它的優點在於歌詞是中英對照的,而且每首歌都會介紹歌手的故事。我記得有一首歌叫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整首歌都在講一個悽美而黑暗的愛情故事,在感受美的同時,也就把歌詞裏面的單詞記住了。看英文電影,也不要因為電影裏面的英語太難就不看了,還是興趣第一。看一部電影,在電影的刺激和娛樂中,即使能學到一句話,也是值得的。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對於喜歡的電影台詞,會反覆地模仿反覆的看那個片段,最後自然而然就背下來了。比如蜘蛛俠,整部電影,我只記住一句話:"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雖然當時不明白裏面的語法,但是也稀裏糊塗記住了。這種方法可能看上去會有點不務正業,而且也不能立即見效。但是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你只把它當成一種娛樂去做,慢慢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寓教於樂的事情。

我學習英語是非常的不求甚解,我不怎麼去刻意學語法,因為語法本身就是在語言出現之後人們慢慢總結的規律,掌握規律自然好,但是也不要被規律所牽絆。學習語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背例句,在例句中去體會語法,把例句背下來,並且還要大膽地把它當成自己的話一樣説出來,才算是真正掌握了這句話。比如説蜘蛛俠的那句話,就把自己當成是蜘蛛俠,是正義的化身,當救下弱者後,非常酷地説出這句話。如果腦海中有了這個畫面,那這句話就是你的了。中學的時候,我曾經無數次嘗試想做一個生詞本,但是每次都是記幾個生詞就堅持不下去了。我唯一堅持的,就是例句本,考試前把重要語法的例句再重新讀一遍,這樣不管是選擇還是完形填空,尤其是那些tricky的選介詞的題,都能套用例句輕鬆過關,不用糾結語法,因為例句裏面是這麼用的,所以我就這麼選。很小的時候我有一本李陽瘋狂英語的小冊子,雖然我沒能把那本書看完,但是直到現在,我都能背下里面的兩句話,"mike likes to write letters in the moonlight."和"never did i dream of seeing you here." 這兩句話都是因為念了太多遍,形成了李陽所説的“肌肉記憶”。撇去李陽的個人問題不説,他的這個理論我還是很贊同的。另外一點我也非常贊同的,就是要“不要臉”。尤其是練口語,必須要臉皮厚。我國小的時候生活的地方非常小,比較偏僻,根本不可能見到外國人。有一次走在馬路上,突然看到三個騎自行車的外國人,他們衝我笑笑然後騎走了。我為自己沒好意思跟他們説句“hello”懊惱了很久。雖然在學校跟中國同學講英文會很奇怪,但是可以自己一個人在家學習的時候,跟自己對話,或者是在看電影時模仿電影裏面的人物。不求甚解的背句子甚至整篇文章,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自己擁有英語思維。很多人的英語説出來或者寫出來帶有明顯的中文印記,即chinglish,就是因為他們説之前,腦袋裏面想的是中文,然後把中文逐字翻譯成英語説出來。而有了英語思維,説之前腦袋裏面想的就已經是英語了。還需要強調一遍的,就是在背下來之後,需要假裝這句話是自己本來就想説的話一樣説出來,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和體會裏面的語法和句子的結構,這樣也就為寫作也打下了基礎。

由於中學考試裏面的英文寫作有字數限制,這也就導致很多人在寫的時候喜歡數字數,我也不例外。很多也因此而讓自己的作文完全沒有邏輯,構不成一篇文章,往往是東一句,西一句的亂扯。這是因為每寫一句話,都在發愁怎麼還沒有湊夠字數呀!而直到我工作以後,和現在讀研究生,我才意識到,寫作之前的思考的過程是多麼的重要!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動筆之前,如果腦海裏能有個清晰的輪廓,知道自己應該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分別寫多少,這樣在開始寫之後,就能文思如泉湧的寫出來了。而要想寫一篇優秀的作文,還是需要背優秀的文章。未必是範文,因為範文太侷限。可以是任何字數或者結構相等的文章(由老師選),背下一篇文章需要的時間和精力更多,我曾經斷斷續續花了三年的時間去背新概念英語3,就是因為在某本雜誌上看到説對於寫作有幫助。每篇課文我都先把生詞的意思和讀音查好,跟着復讀機慢速讀五六遍,再勻速讀七八遍,才開始嘗試背誦,每學一篇新的課文,我都再把舊的課文背一遍。還好新概念英語裏面的課文都是一個個小故事,很有趣,所以我每當背課文時,都假裝我是在給一個人講這個故事。那時候每天早晨上學前我都有30分鐘左右的時間背新概念(高二的時候),也沒怎麼需要多大的毅力,因為那時候還小,並不懂得去強迫自己去做不喜歡做的事情,靠的全憑興趣。那時候想的就是“如果能背下來,就太厲害了!會有很多人佩服我吧!爸媽和老師肯定會表揚我吧!” 等背下四五篇了,就想去挑戰更多。興趣,好勝心是我背新概念英語最大的動力。後來高中的英語作文,很多時候我都是套用新概念裏面的結構,甚至句式,寫起來也得心應手一些。

總結起來,學英語最重要的還是培養興趣,不求甚解的背誦,當然還有日復一日的堅持和積累。

不過説到底,我英語之所以這麼好,主要還是因為我遺傳了我家老劉,太聰明太有天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