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慣養成心得體會(通用7篇)

學習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1

兒子上國小已經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裏,作為家長可以説是每天都在擔憂和困惑中度過,擔憂孩子如何才能儘快適應國小的學習和生活,儘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困惑的是如何轉變和適應國小生家長的角色,更好地配合老師早日把孩子引導到正確學習和成長的“正軌”上來。

學習習慣養成心得體會(通用7篇)

眾所周知,好習慣成就好人生,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好習慣一直是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目標,下面我就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這裏簡單交流一下本人的心得體會。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

研究表明,出色的孩子都來自有着濃厚學習氛圍的家庭。正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説:“不讀書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殘缺的家庭。”

在日常生活中,我非常注重對兒子閲讀習慣的培養。自兒子一歲多開始,就開始買《嬰兒畫報》、《幼兒畫報》、《東方娃娃》等兒童期刊讀物,每天睡前讀給他聽,到兒子兩三歲的時候,由於男孩天性使然,兒子逐漸表現出對西遊記、哪吒鬧海、葫蘆七兄弟等神話故事的喜愛之情,每天都要纏着讀給他聽,對其中的故事情節和內容總是津津樂道,看到兒子興趣濃厚,我開始慢慢引導他説給媽媽聽,沒想到他拿着書一邊翻一邊講給我聽,竟然把一本故事書的內容從頭到尾全都複述出來了。

不知不覺,兒子逐漸愛上了看書和聽媽媽講故事,出門的時候看到與聽過的故事情節相關聯的情景都會興奮不已,隨口就能説出某些曾經讀過的詞彙和成語,到書店看書、買書更是經常的事了。

這種習慣現在已經發展成了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兒子主動和我約定,每天睡前半小時都是和媽媽共同閲讀的“親子時光”,儘管兒子現在還不能自主閲讀,但既然兒子喜歡,我也就樂於接受了,對於他喜歡的故事讀的更是不計其數,兒子有時戲稱我説:“媽媽是我的免費復讀機,”偶爾我有偷懶不想讀的時候兒子還會説:“好書要讀一百遍,你懂嗎?”

為了讓兒子在上國小之前儘快熟悉和適應國小的學習和生活節奏,我買來了《直映識字》教材,和兒子一起商定了學習計劃,大約用了半年的時間,兒子的識字量達到了1000字左右,識字量增加了以後,我有意給兒子借閲了一些介於繪本書和純文字書之間的“橋樑書”,每天讀給他聽,有時他也能自己看。看到兒子樂於接受這種方式,我又下載了諸如《一年級的小蜜瓜》、《窗邊的小豆豆》等音頻故事,每天睡前放給兒子聽,聽了故事內容,兒子對國小生活充滿了嚮往和憧憬,時常和我就故事中某些國小生學習生活的故事情節進行討論。

與此同時還買來了《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讀給他聽,雖然這類書籍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沒能激發起兒子濃厚的閲讀興趣,但也對這些經典圖書多少增加了些許瞭解。

閲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持續堅持的過程,需要家長積極的引導和支持,在我們家裏,牀頭、沙發、窗台上到處都有書,兒子想看的時候,隨手拿來就看,有一次,在兒子自己看書的時候,我不合時宜的問了他一個問題,兒子生氣的説:“你不要干擾我好嗎?”我趁機説了一句:“你小孩知道什麼叫干擾嗎?”

兒子氣呼呼的説:“干擾就像是天上飄着的兩個風箏,飄着飄着線攪到了一起,你明白吧。”聽到孩子的解釋,我心中暗喜,看來這些年給兒子讀書讀到嗓子啞也值了啊,兒子能把“深奧”的道理融合到身邊簡單的生活中來解讀,這就是所謂的“理解能力”吧。

二、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國小階段正是確立自主學習意識、激發自主學習願望、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自從一年級入學後,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剛開始,兒子對於老師佈置的書寫拼音和數字的作業都能很快獨立完成,但在做三維同步訓練的時候,有時不能按照題目要求獨立完成,主要表現在:不願讀題、讀“破”題、或者是沒讀懂題意就下筆做題,其結果可想而知,看到這種情況我心急如焚,忍不住對兒子發了幾次脾氣。

一直到開學三週後,到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聽仇老師講要對孩子心平氣和的説話,才悔悟自己方法不當,過於急躁。回家後,我慢慢嘗試,委婉地告訴孩子在讀題的時候要耐心一點,一遍讀不懂再多讀幾遍,幾天下來,效果就呈現出來了,做對了題,兒子也漸漸找到了成就感,有時還自言自語的説道:“哦,我明白了,應該照着這個例題做。”

對於拼音和“畫眉鳥”這類讀的家庭作業,兒子一般都能順利完成,但在對待老師要求背誦的內容時,有些操之過急,讀了兩三遍就着急讓媽媽聽他背,結果背的很不流暢,有點挫敗感。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耐心解釋,讓兒子先按照老師要求熟練念上六遍以後,再試着背,結果當然是顯而易見的,兒子毫不費力很快就能熟背了,試了幾次,兒子像是嚐到了某種“甜頭”一樣,慢慢這種習慣也就養成了。

在整理書包和準備學習用具的問題上,我一直是堅持放手讓兒子自己做,晚飯後,每天提醒他自己對照課程表整理書包、削鉛筆、帶好家庭作業和老師要求準備的各種材料等,時間長了,兒子自己慢慢總結出了一條規律,每晚整理書包的時候,總是説:“不用看課程表,我也知道,語文和數學每天都得帶到學校去。”

通過這一個月的國小學習,兒子確實有了可喜的變化,國慶假期逛超市的時候,無意中看到貨架上“學生日記”樣式的筆記本,兒子非要買一本説要記日記,回家後我就把這事給忘了,沒想到晚飯後,兒子真就像模像樣的做到學習桌前寫起了日記,還不時的問我今天是幾月幾日、什麼天氣、某某字如何寫等等問題,寫了雖然只有那麼三四行字,而且整篇下來沒有一個標點符號,但在兒子的耐心“翻譯”下,我還是勉強讀懂了全部內容。

綜上所述,以上觀點僅是我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點點體會和感悟,一路走來,我也時常感到擔憂、困惑、自責、惆悵,有時感覺措手不及,有時感覺沒有方向。但一直堅信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穫一種命運。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將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在家切實做好對孩子的引導和培養,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並虛心向各位家長請教,相互加強交流學習。“儲蓄”好習慣,摒棄壞習慣,繼續陪伴兒子學習、改變、成長。

學習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2

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説: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意思是説,在兒童時期養成的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影響孩子一生。不管這個習慣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當然好習慣受益終生。一年級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更是進行良好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然而怎樣培養這些好習慣呢?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需要遵循的原則。

1、起點要低

一年級的學生,只有六、七歲,他們年齡小,依賴性強,動手能力差,沒受過正規的教育訓練。再加上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長輩寵愛有加,大多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有的甚至刁鑽任性。這時,教育切不可太心急。欲話説:“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有耐心,對學生所設定的目標要求起點低,教師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學生的承受、掌握情況,學生才能踏踏實實、循序漸進,步步走好。也才能樹立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自信心。如剛入學時,學生還不懂得怎麼做作業,為了克服學生對做作業的畏難情緒,為以後養成良好作業習慣打下基礎,我佈置較少的作業;在課堂上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做作業;並只提兩個小要求:做作業時一不講話,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認真做作業的好孩子。要求低學生很容易就獲得了滿足感、成就感。這個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這樣為學習設置台階,使其不斷進步。

2、要求要細

一年級學生,天真活潑,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夠,也把握不好尺度。為此,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習慣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籠統,要細,要實,要學生一聽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強。如要求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那到底怎樣做是專心聽講呢?我就編了一首兒歌“小眼睛看老師,小耳朵聽老師,小小手舉起來,不亂説,不亂動,不亂站,這樣上課真正好”。有時學生上課開小差了,做小動作了,隨便講話等,教師一説兒歌前半句,學生馬上接着説後半句,既是複習了上課聽講常規,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紀律的孩子。

3、檢查要勤

國小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現循環往復的現象。因此,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檢查是督促學生長久做好一項事情的良方。因此,平時我對於提出的要求勤於檢查。採用定時檢查和不定時檢查相結合,普查和抽查相結合

4、評價要快

個人都急於想知道自己通過努力所做的事會得到人們怎樣的評價,一年級的學生更是如此。為了迎合學生的這種心理,在訓練、檢查過程中細心觀察、記錄典型情況。好的、進步的及時表揚。表揚方式多樣,可以是一種讚許的微笑,一次親暱的撫摸,一句由衷的贊養,敲一個表揚章,送一顆小紅星,貼一張小照片等,可以是當眾表揚,也可以是單獨表揚;不好的、退步的及時提醒。提醒方式也很多:可以是自身示範,可以是談心教育,可以是榜樣學習,總之要以鼓勵為主,激發學生的信心。

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要付出心力的,它不僅需要愛心、耐心,也需要理智、意志和智慧。為了孩子,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學習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3

一、獨立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1、按時:按照老師要求的時間完成,不拖拉。

2、獨立:自己獨立完成老師的作業,不抄作業。

3、規範:作業格式嚴格按老師的要求去做,不自作主張。

4、認真:書寫認真、工整、漂亮。

5、準確:作業完成正確率高,有錯誤及時改正。

6、快速:在以上要求完成的基礎上,力求快速。

(首先説獨立。很多一年級的家長,孩子剛入學,生怕孩子作業不清楚,要陪着讀題,講解,直到孩子做完。這樣孩子容易養成了依賴的習慣,以後做作業非要家長坐在旁邊陪着,試問,以後的12年的日子怎麼辦?習慣是要培養的,從一開始入學寫作業就培養是最容易養成的。 因為剛入學識字不多,該念題要念題,一般一道題念兩遍,然後讓孩子自己思考。寫完了檢查。實在沒弄懂的,可以給孩子講解。一次可以,兩次可以,如果孩子經常這樣,一定要找老師問問情況了,是不是上課沒有聽講,因為晚上作業都是對白天新課的鞏固,只要孩子課堂上聽懂了,作業不會存在太多疑問。

再來説按要求時間完成,不拖拉。最好是讓孩子一放學稍作休息就開始做作業,讓他們養成先做作業再玩耍的習慣,也就是,讓孩子潛意識裏感覺到,作為學生,學業是最重要的事情,每天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完,再活動和玩耍。同時,作業要規定時間,一二年級老師各科作業加起來一般一個小時左右。教委一般要求是一、二年級不留家庭作業,但是,哪個學校做得到呀。超過這樣的作業時間,家長就要多跟同班其他家長交流,瞭解是自己孩子情況還是老師作業過多。)

二、認真書寫的習慣

1、握筆姿勢正確,注意手與筆尖的距離、眼與本的距離、身體與桌子的距離。書本與身體平行、正直。

2、書寫認真,不潦草、不馬虎。

3、書寫準確,不寫錯字。

4、書寫規範,不缺筆少劃。

5、書寫漂亮,注意筆畫、筆順、間架結構等。

(孩子開始握筆寫字時的姿勢家長高度關注,孩子姿勢一定要正確,不然以後很難糾正,學校裏一個班人數太多,老師往往沒能仔細觀察到每個孩子,即便負責的老師看到了。又有幾個能耐心地反覆地握着您孩子的手來糾正他的姿勢,所以,作為親爹親媽的我們,還是自己注意得好。不然長此以往字寫不好是小,傷了眼睛,很快成了近視眼就是大了。)

三、良好的閲讀習慣

1、良好“讀”姿、保護視力:養成只要閲讀,就端座於書桌前。讀書30分鐘後,眺望遠方5分鐘。

2、固定時間閲讀的習慣。

3、經常去圖書大廈和少兒圖書館。選書時考慮孩子的閲讀興趣。不強迫孩子讀他不感興趣的書,以避免造成他對書籍的反感。

4、愛護書本、擺放圖書有條理、善於使用工具書。

5、讀書要善於交流。孩子及時與家長分享讀書的樂趣,比如讓孩子給父母朗讀書中的精彩片段。

(一年級的孩子,哪怕還沒有學完拼音,就要開始培養閲讀的習慣。閲讀對於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對於識字量的作用,對於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的意義,不需要我在這裏再贅述了。但是,要讓孩子真正愛上閲讀,可不是一日之功。每天引導孩子拿起書本安靜地看十分鐘到半小時,逐漸地增加。開始家長一起看,慢慢地家長和孩子各看各的書,然後互相交流,最後到孩子自己願意獨立看書。向家長分享讀書的樂趣。)

四、預習複習的習慣

1、預習第二天的課程,加強聽課的針對性。

2、當天下午放學,首先複習今天課堂所講內容,沒有不懂的問題後,開始寫作業。

3、週末對上週所講內容進行復習,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鞏固提高。

(温故而知新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真正每天堅持去做的人卻很少。從一年級開始,讓孩子養成複習和預習的好習慣,比如,讀一讀第二天要學的課文,圈畫出來生字,試着根據拼音認一認,因為一年級學習任務比較緊張,西城人教版的都是西城人教版的基本是十月中旬學完拼音,如果在幼兒園或學前班沒有很好的拼音基礎,孩子是會比較吃力的。十月底中旬以後,孩子開始學習課文,一般一兩天一課書,一課書要學寫六個左右的生字,又要學認十個左右的生字。如果不提前預習,上課時接受會比別人慢,會影響孩子的積極性。)

五、每天積累一點點的學習習慣

1、每天10——30分鐘的經典誦讀。

2、每天做兩道奧數題。

3、每天聽讀20分鐘英語。

4、每天收集五條信息(看新聞聯播、上網或讀報紙。)

(任何知識的獲得,貴在堅持,貴在日積月累。一年級的小豆包,最富裕的就是時間,這個時候,讓她們養成每天積累一點點,一句話、一首詩、一首小兒歌,積少成多,一定量之後就會有質的飛躍。你會發現,三年級寫作文時,您的孩子語言比別人更豐富,思維比別人更開闊。英語比別人更流利,行動吧!從現在開始積累!)

六、關於背誦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背誦其實不像我們成人想的那麼枯燥,孩子的記憶力很好,記憶文章對於他們來説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孩子喜歡背誦,大多時候是一種“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狀態,並不用動多少腦筋,只是他們記得快忘得快,需要不斷地複習。在讀書和背書時,孩子如果不向家長提問,家長也沒必要去講解什麼意思,只需要陪着引着他反覆讀,反覆背,直到直到熟背為止,“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很快就顯現了。

學習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4

剛由幼兒園進入一年級的孩子,對學校裏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新鮮。他們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極強,可塑性也極強,只要我們平時善於啟發誘導,孩子們是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在兒童的學習活動上,或兒童的個性發展上,都是極為重要的,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十分重視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1、培養學生課前認真準備的習慣。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國小後,要讓他們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國小生了,主要的任務是學習,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就要課前做好一些準備。如:每天晚上都要按課程表提前準備好第二天要用的書本、削好的鉛筆等學習用品,每一節課前應把書本擺放整齊等等。在家中,家長開始可在一旁耐心指導孩子怎樣收拾學習用品,但千萬不要代勞。這樣讓孩子自己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慢慢養成習慣。

2、培養學生傾聽習慣和表達能力。

在低年級上課的老師,怎樣做到課前精心備課,課堂又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我認為教會孩子認真傾聽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隨機應變,根據學生的情感變化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指導他們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我在課堂上常應用這三種方法來幫助他們更認真地聽課。1、眼神暗示法。在上課過程中,我一般不輕易停下課去批評學生,遇到不認真的學生我會用眼神與他們交流。通過眼神關注讓他們意識到要馬上停手,認真聽講。2、手勢提示法。對於個別還是無法馬上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我會邊上課邊走到他們的面前,摸一摸他們的頭或將他們的手擺好以示提醒他們。3、被動控制法。如遇到他們手上在玩一些與課堂無關的東西時,我會暫時先將它們收上來,等下課時讓他們來找我承認錯誤後拿走。這樣做一是避免了經老師提醒他們收起來後有可能再拿出來玩,二是使他們懂得,課堂不注意聽講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就要找老師賠禮道歉,學會尊重別人,知錯了以後才會去改正。4、不定時檢查法。發現思想不集中的孩子,我會故意請他來評價前面的孩子,或讓他們學着前面孩子説的再説一遍,這樣,多次提醒、暗示,課堂傾聽有了極大的飛躍。

3、培養學生髮言做到大聲、大方、大膽。

我主要從兩方面來訓練。1、示範。面對能大聲,大方發言的孩子,我經常會請他們當小老師進行示範。2、鼓勵。對於膽小的孩子,不管他發言的好壞我首先都會先表揚他敢於舉手站起來的勇氣,再告訴他們你説的很好,如果再大聲些,小朋友會更佩服你的。以此給他們自信。對於發言有進步的孩子,我經常會向他們豎起大拇指,並説“佩服”“太棒了”“小紅花對你笑”“小紅星閃閃亮”“給你照一張相,喀嚓”或嘖嘖稱讚。使學生有了一份成功的自豪感。我還會給他們講故事,告訴他們大聲、大方、大膽表達的好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發言更積極了,膽子更大了,聲音也更響亮了。

4、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我針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國小生可塑性很強和“先入為主”的原則,首先向學生示範講清正確執筆寫字的要求,然後進行嚴格的訓練和強化,使學生真正做到書寫時“頭正、身直、肩平、足穩”。寫字時唱寫字歌。每節寫字課和做作業時先抽查書寫姿勢的規則,然後按要求擺好姿勢再開始寫,以強化學生對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意識。在寫字過程中,反覆表揚書寫姿勢好的學生,糾正差的,並提醒學生觀察糾正自己的寫字姿勢。我還班級中定期舉辦“寫字”優秀作品展,要求每個學生在做到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才可以參評參展,把書寫姿勢作為條件,促進班級羣體重視寫字習慣的養成。同時要提高孩子的寫字速度。有的學生一筆一劃書寫很慢,有的學生寫一個擦一個,還有的學生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課堂上,我會經常開展寫字比賽。用鼓勵的辦法提出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得又快又好,卷面整潔,並且坐姿,握筆姿勢很棒的孩子用加分的方式進行獎勵,孩子一有了比賽,勁頭就足了,寫字速度明顯快了。在經過長期的這樣的訓練之後,學生養成了較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質量也不斷提高。

5、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督促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學習習慣。

我會在家長會上詳細告訴家長我是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建議家長在家裏也設計一張評比表,由學生自己評。而後與家長積極互動,學生每糾正家長三次讀音,每認識三個字,寫字姿勢正確,握筆姿勢正確,閲讀課外讀物,按時完成作業,都可以由孩子自己在評比欄的各項上添加笑臉或紅花,這樣,既不增加家長的過多負擔,又能使家長在家裏更輕鬆地管理孩子在家的表現。最主要的是在家裏的這些笑臉、紅花的評比情況家長定時向老師反饋,然後由我在班級裏表揚,並獎勵他們一張“你真棒”參加班級的評比活動。這樣,雙重的表揚和激勵,使的低年級的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做到在家裏和在學校一個樣。我也驚喜地看到每個孩子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孩子都能按時完成作業,書寫認真,有的還提早完成了老師準備要佈置的作業。

看到他們學習習慣養成了,懂事了,學習進步了,而且學得一點也不辛苦,孩子高興,家長樂意,我也感到挺欣慰的。

有人説,兒童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穫,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穫,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穫,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穫。也有人説,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話似乎有些絕對,但良好的習慣對人生的確太重要了。習慣是一種慣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人,要比那種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人以及養成不良學習習慣的人具有較大的潛在能量。

學習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5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體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興趣。

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你要特別注意培養孩子有利於他學習和學校生活的習慣,如:傾聽和提問的習慣、表達和發言的習慣、閲讀和書寫的習慣、遵紀和守時的習慣、合作和分享的習慣。

相信你對培養孩子這些基本的學習習慣也會持贊同的態度,如:遵守紀律、遵守作息時間這些習慣的養成會使他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好好休息,暗示完成作業,勞逸結合,身心愉悦,有助於培養他的責任心,提高他的學習效果,體驗學習的快樂。

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既要有心理上的正確引導,還有在行為上持之以恆地加以訓練。以下是我的工作心得:

1、以身作則,以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來影響孩子。

2、對孩子的行為提出一些具體、細緻的要求,便於檢查、督促。

3、進行反覆、持久的訓練,要有耐心、循序漸進,切忌隨心所欲、有始無終。

4、幫助孩子在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品嚐成功的歡樂。依此激發孩子的主動性。

5、尊重孩子的意見,並使培養好習慣為孩子的主觀意願和自覺行為。

6、用恰當的“懲罰”來作為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輔助手段。

7、經常主動與學校老師溝通配合,做到校內外要求一致、相輔相成。

學習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6

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是國小教育的重要內容,事實上國小中每堂課都十分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然一苗未正,何以成材。而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生處於童年晚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心理髮展處在一個從幼稚走向逐漸成熟的變動時期,在這個時期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可以使學生到中學學習時事半功倍,一生受益。

1、從閲讀、書寫技能開始

家長多和孩子聊天,讓孩子朗讀一些兒歌、繞口令,給孩子定一個閲讀時間表,不超過一個小時,還可以邀請同年齡的小孩一起讀,過節日或星期天全家人都在場時,讓孩子把讀過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同時教給孩子讀書方法:益智讀物可一邊讀一邊體會;思想教育讀物着重理解含義;娛樂性讀物可用泛讀、跳讀;名篇佳作要精讀,還要記筆記,及背誦,還要教給孩子正確的握筆姿勢(身離桌邊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要注重糾正孩子的錯字、別字。

2、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

①課前預習。②上課注意聽講。③做作業前要複習課堂講授的內容,不懂的地方要多看幾遍。④完成作業後要檢查。⑤每學完一個單元后自己要小結。

3、養成上課主動作筆記的習慣。

記筆記要求學生記重點、記難點,根據自己情況記要點,而不是照搬板書。

4、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首先按時完成作業。第二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第三養成作業清楚整齊的習慣。第四養成自查作業的習慣,同時教給孩子自查作業的方法:正向法,從審題開始,一步一步地看有無錯誤和遺漏。反向法,從答案向前推,用相反的計算來驗算。重做法,把題重做一遍看看同上次結果是否一樣,如不一樣認真查找問題出在哪裏。第五要養成及時、按時預習的習慣。

5、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

課外閲讀量決定着學生知識的廣度和濃度。閲讀量大的學生進入高一級的學校學習往往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都較強。教師應對學生的課外閲讀給予指導和檢查,使之形成習慣。使學生把讀書作為一種人生樂趣,一生以書為友。

學習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7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應當是多層面的。國小數學教育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傳統學習習慣培養,二是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三是合作性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傳統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葉聖陶先生説:'教育是什麼,往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根據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這一層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課前預習的習慣。

有效的預習,能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習的質量。數學學科的學習,要十分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實際操作中,一開始可以通過佈置預習提綱的方法來進行,以後逐步過渡到只佈置預習內容,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發現問題,讓學生課前對新知識有所瞭解。有些課上沒有條件、沒有時間做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課前去做。如講統計表時,就可以讓學生課前調查好同組同學的身高、體重等數據。

2.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裏的聽'講',應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説課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要認真傾聽老師的點撥、指導,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聯繫,弄清公式、法則的來龍去脈。二是説要認真地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評價和必要的補充。

3.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完成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從小就養成:

(1)規範書寫,保持書寫清潔的習慣。作業的格式、數字的書寫、數學符號的書寫都要規範。

(2)良好的行為習慣。要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不要跟別人對算式和結果,更不要抄襲別人的作業。

(3)認真審題,仔細運算的習慣。

(4)驗算的習慣。

二、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

進入新世紀,時代的發展對國小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計算技術和解決常規問題為重點的數學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國小數學教育必須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養成創造性學習的習慣,比獲得了多少知識更重要。這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培養學生善於質疑的習慣。

在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發現、形成的探究活動中,善於發現,提出有針對性、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質疑問難,是學生創造性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

學生質疑習慣的培養,也可從模仿開始,教師要注意質疑的'言傳身教',教給學生可以在哪兒找疑點。一般來説,質疑可以發生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律的結論處、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及關鍵點處,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中、動手操作的實踐中;還要讓學生學會變換角度,提出問題。

2.培養學生手腦結合,注重實踐的習慣。

皮亞傑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繫,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國小生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因此國小數學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擺一擺、講一講來獲取新知。例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有沒有聯繫?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操作自制的活動角,邊操作、邊觀察、邊討論,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就能使學生養成手腦結合,勤於實踐的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

贊可夫有可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説,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在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創新'的實踐活動,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猜想、聯想、發散思維、推理、操作、實驗、觀察、討論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他們思維的多向性和靈活性。通過'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嗎?''你還能想到什麼?''你有獨特的見解嗎?'你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嗎?'等言語,啟發和誘導,鼓勵學生敢想、敢説,不怕出錯、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如:一位老師在講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要求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請大家折一折,試一試,你能找到哪些方法?'學生很快找到了下面三種方法:老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看看還能否找到其它的分法,學生經過努力,又找到了下面的分法: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知識,還發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習慣。

三、合作性學習習慣的培養

合作學習是21世紀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並在思想的碰撞中迸發創新的火花。在數學課的學習中,可讓學生通過課前共同預習、課中合作實驗、合作操作、同桌討論、小組交流等形式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老師佈置的學習內容要有價值、有意義,不要流於形式。

對於學生而言,要積極參與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要學會傾聽他人的發言,學會評判他人的觀點,學會接受他人的意見。每一次合作學習,都要積極參與,逐漸養成習慣。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必備的素質,是學生學好數學的最基本保證,只有堅持不懈地抓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才能培養出大批具有良好數學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