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精選5篇)

國小教師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 篇1

廖俊波這名年僅49歲的優秀幹部僅用兩年時間,就帶領長期位居福建倒數第一的貧困縣迅速攀升至全省前十,而且全縣幹部無一違法犯罪;曾笑談自己戀愛快、結婚快、生孩子快,大家評價其工作狂。當我學習了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蹟,他的那種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熱愛人民、廉潔奉公的精神,使我深深感動、令我肅然起敬。

國小教師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精選5篇)

學習廖俊波就要學習他一心為民的公僕精神,做苦幹實幹的組工幹部。入黨20xx年,廖俊波同志始終牢記黨性原則,在大是大非前堅定立場,舍小家、顧大家,幾十年如一日,勤勉敬業,抓工作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始終奔忙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搶險救災等工作一線,以忙為榮、以苦為樂,一直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作為一名組工幹部學習廖俊波同志,就要始終心繫羣眾,一心為民,結合組織工作實際,從大處作眼,從小事做起,為羣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努力在服務黨的事業、服務人民中鍛鍊成長。

學習廖俊波就要學習他埋頭苦幹的實幹精神,做勤懇務實的組工幹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廖俊波長期在艱苦地區工作,他深入羣眾,傾聽羣眾呼聲,心裏始終惦記羣眾的安危冷暖、把增進百姓福祉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真情和實績贏得了羣眾的信任、感謝和讚譽。廖俊波同志是當代黨員的楷模,更是組工幹部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組工幹部要找準自身的定位,要忠誠於黨的事業,深深熱愛組織工作,立足崗位實際,恪盡職守,淡薄名利,甘為人梯,務實工作,奉獻才幹。特別是作為組織部研究室工作人員,更要錘鍊嚴謹細緻、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勤勉踏實地做好各項具體工作,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

學習廖俊波就要學習他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做克己奉公的組工幹部。風清氣正方能政通人和。廖俊波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他生前一心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經常深入基層瞭解情況,傾聽羣眾意見和訴求,為羣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作為一名組工幹部就是學習廖俊波同志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進一步加強黨性鍛鍊,嚴格自我要求和自我約束,牢固樹立奉獻的意識,始終保持組工幹部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氣,做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踐行者,用雲水一樣的容人襟懷,松柏一般堅定的信念實踐人生的價值。

廖俊波,一名普通的黨員幹部,但他卻代表着一個時代的精神、一種崇高的境界、一種卓越的品質。他是當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黨員幹部的學習典範。學習廖俊波的先進事蹟、繼承和發揚廖俊波的優良品質,是我們組工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學習廖俊波先進事蹟,使我對廖俊波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國小教師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 篇2

廖俊波同志的離去,令人無比悲痛。他留下來的寶貴精神,是對我們“不忘初心”的呼喚,是讓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的決定,向先進學習,向先進對標,向先進看齊,努力為建設新福建作出更大的貢獻。

廖俊波同志是共產黨員的楷模。要學習他那“一線總指揮”的務實情懷,堅持“一線工作法”,工作、生活、調查在一線,做到“一竿子插到底”,當好“一線總指揮”;學習他那“擔當不避事”的盡責情懷,保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敢於擔當、敢於亮劍,充分展現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學習他那“為人民服務”的赤子情懷,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把羣眾放在心中,多為羣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用真情和行動造福人民。

廖俊波同志是踐行“兩學一做”的標杆。我們要結合當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俊波同志先進事蹟融入其中,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深學、細照、篤行,爭做廖俊波式的“四講四有”黨員。

廖俊波同志是推動發展的先鋒。我們要把俊波同志的精神,轉化為真抓實幹的作風,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好傳統,用真抓實幹來謀事、幹事、成事;轉化為攻堅克難的擔當,緊扣產業發展、城鄉統籌、民生保障、生態提升等領域,拿出改革精神、創新舉措,為發展注入持續動力;轉化為爭創一流的鬥志,自我加壓,比學趕超,爭創一流,努力在“新福建”發展大局中當先鋒、走前頭、作表率。

國小教師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3月18日,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的時間永遠的定格在了這一天。他就是人民的好兒子,黨的好乾部廖俊波。

在廖俊波擔任邵武拿口鎮鎮長的時候,有一次,年幼的女兒問他:“爸爸,你是拿口鎮最大的人嗎?”“不,爸爸是全鎮最小的人,因為爸爸是為全鎮人服務的。”孩子問得天真,但廖俊波的回答卻很認真。

這一句發自肺腑的“最小的人”,彰顯了廖俊波民為貴、官為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懷,凝聚了一名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也詮釋了他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着和對百姓的熱愛。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現實中,也有少數官員脱離羣眾,把自己凌駕在羣眾之上,對羣眾疾苦不聞不問,“官老爺”思想嚴重。有的官員搞貪污腐敗,忘記了艱苦樸素,過着紙醉金迷、觥籌交錯的奢靡生活。還有的官員甚者與民爭利,侵犯羣眾利益,將羣眾與黨和政府對立起來。凡此種種,不但損害了黨羣幹羣關係,更嚴重影響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説到底,都是官貴民輕的思想在作祟,缺乏廖俊波那樣的“羣眾最大,自己最小”的情懷和大度。

將自己看小,羣眾就大;將自己看小,名利就淡;將自己看小,眼界就開;將自己看小,做事就踏實。選擇做一個“最小的人”,對於廖俊波來説,這是一件自豪而需堅持的事情。他經常深入基層瞭解情況,傾聽羣眾意見和訴求,帶頭深入貧困村駐村蹲點調研,認真解決好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讓人民羣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正是因為廖俊波把自己看小,才能放下官架,看輕身份,才能做到心中有民,熱愛奉獻,也才心無旁騖,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天地之間,莫貴於民;悠悠萬事,唯民為大”。把自己看重,羣眾就看輕了;把權力看大,責任就看小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必須有廖俊波那“一大一小”的覺悟和高尚,擁有“自己最小”的情懷。在實際中能夠正確處理好“最大”與“最小”的關係,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座標,堅守自己的初心,時刻謹記“權力是人民賜予的”、“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的道理,做到像廖俊波同志一樣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用真情和實績贏得廣大羣眾的信任。

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我們黨的事業根基在羣眾,我們黨的事業動機也在羣眾。新時期的領導幹部,不管是官大也好,還是官小也罷,都要以廖俊波同志為榜樣,時刻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先、以人民為重、對人民負責,要自覺摒棄為官不為民、對上不對下、重説不重做的錯誤思想,想清楚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對待每一個平凡的羣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一個胸中有民、實實在在、能幹大事的“最小的人”。

國小教師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 篇4

一睹名師風采,走進名師課堂,現場觀摩學習,聆聽大師教誨,是每個普通老師的心願。非常有幸,在十二月十七號、十八號兩日,赴牡丹江進行為期兩天的聽課學習。會上,三位由全省市選拔推薦的優秀教師進行了精彩的展示,純正的發音、流利的口語、嫻熟的教學技巧、精緻的板書、親切的教態、良好的綜合素質等,令人歎為觀止。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讓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采,學到了寶貴的教學經驗。而後省教育界的專家進行了點評,然後還安排執教者、點評專家與觀摩教師互動,現場答疑,活動會場氣氛熱烈,洋溢着濃厚的學習氛圍,讓人受益匪淺。通過學習為我以後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點雲撥霧的作用。下面就談談我的感受體會:

一、課堂必須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想每個教師都想把這點做好,只是在實行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這就要求我們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上課的老師能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每堂課的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激起了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尤其是來本市的趙老師的課,他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我們受益匪淺。另外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後,怎樣保持下去也很重要。他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的要求清楚明確,難易適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在課堂上,只有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時,才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堂活動的形式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活動要為內容服務。

新課程標準倡導通過表演、唱歌、遊戲、競賽和故事等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初步用語文知識進行聽、説、讀和寫的能力。任何活動的設計都應是圍繞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設計的,而不是講究形式。

三、課堂活動的設計必須面向全體的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任務可參與。

課程標準提出,課程活動的設計要面向全體的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都能得到發展。但是每個學生在學習上所表現出的興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學習方法都是不同的,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是不同,在學習能力上的體現也不同。

四、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突出真實化,生活化。

課程標準提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儘量真實;並積極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和聯繫,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因此,教師們儘量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撞擊出學生靈感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發展。把活動的設計拉進了學生的生活中,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就會持久。

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對自己的教學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課堂更完美?怎樣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語文課?怎樣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相信通過今後的不斷努力,我們一定能拉近與這些優秀名師的距離,不斷進步!

在各位名家的點評講解中,沒有難懂生澀的理論,沒有華麗繁複的表述,而是用最平實的語言,最容易讓我們接受的方式向我們傳達了最直接的信息,讓我們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讓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少走彎路,更易於把握住知識的要點。聽課學習中,除去對知識的學習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課堂,反思自己的專業成長。我想這次學習引發的反思能成為我不斷前進的動力,能成為成功的敲門石,能成為我堅定航向的指路標。只有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轉化成自我前進的內驅力,我才會在教學中有所成。

回首聽課的內容,他們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對教材的分析,同時也展現了他們的人格魅力。如果沒有苦和累的磨礪,怎會有這麼奪目的表現呢!成果的背後更承載着她們的努力與收穫。現實是殘酷的,適者生存。現今的教育模式早已不是一本教科書、一根粉筆、一個教杆就能存活的課堂模式了。多媒體教學也早已取代了單一、古板、老舊的老式的上課體系。而她們卻能提前躍出“龍門”,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及方法。

國小教師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 篇5

12月10、11兩日,我參加了在牡市舉行的省名優教師課堂展示活動,教師們精湛的教藝和睿智的課堂應對讓我由衷的佩服。在欣賞和讚許之餘,也藉此反思自我的教學。

一、課堂——應是師生共建的一片真實天地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師從容不迫地走進課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開始授課,教學環節銜接得天衣無縫。聽課教師的視線始終集中在授課教師的身上,全神貫注地欣賞着嫻熟的教學技巧表演,教師當演員的表演水準已充分顯露。然後在一片掌聲和褒獎中,我們不禁要問:在這些所謂“精彩”、“完美”的課堂上,學生獨特個性的思維火花在哪裏閃現?數學教學獨具魅力的美在哪裏閃現?難道順暢的教學流程、先進的教學手段、熱鬧的教學氣氛,就是新課程標準下的夢想課堂嗎?

“教師,我還有更好的方法。”“教師,我有補充。”“教師,我發現書上錯了。”……課堂,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教師,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尷尬。課上,學生開始有自我的主見,不願跟着教師設定的思路走。是將教案進行到底,還是大大方方地順着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進行?

葉讕教授極具精闢地指出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忽視課堂教學過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現。導致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機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新理念下的課堂是活的,隨機生成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是真實的生活經歷。那裏不應當有花架子,不應當有裝腔作勢,不應當有矯情表演。有的是學生實實在在地學,教師真真切切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學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課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更能演繹精彩。所以,當應對無法迴避的課堂生成時,我們應當對它有正確的認識,把這生成及時納入預設的教學當中。在冷場的時候及時調整,在出錯的時候重構共建,從而使課堂上的生成轉化為教學中寶貴的課程資源和財富。

二、生成——應是師生共點的一盞智慧明燈

現代教學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預設教案的機械執行,而是在課堂上重新生成、不斷組織的過程,是人性不斷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沒有生命氣息的課堂教學是不具有生成性的。從生命力的高度來看,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重複的活力與智慧綜合生成過程。課堂學情靈活多樣、變化莫測,師生唯有從容迎變、應變,構成高效互動,才能生成課堂,使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1、善於傾聽

課堂上的亮點,源於學生精彩的發言。傾聽能及時發現課堂生成,能使學生感受到關注。課堂上一次無意識的傾聽,往往能使教學得以昇華,使教師真正意識到課堂上生機勃勃的一面應當是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教師的上課應當隨着學生的狀態而調整、改善,這樣課堂才會有生命的活力,當然,這也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尊重差異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生命個體間的各個方面都充滿着差異。數學課堂就是要將這種差異視為一種教學資源,努力創造條件展現學生豐富多彩的個人世界。

我們的教學對象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承認差異,承認個性就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也僅有這樣才能把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識落實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以人為本。

3、機動設計

新課程呼喚生成的課堂,可是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在設計時往往喜歡環環相扣。教師怎樣問,學生如何答;怎樣總結,如何過度;學生談到哪裏出示圖片,等等,研究得甚是周到。這樣步步為營的設計,構成一種“線形序列”,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覺間給自我和學生來了個五花大綁!試想,教師在課堂上還有什麼活力、靈感可言?這樣的課堂又能生成些什麼?

所以,教師應審時度勢,相機調整教學預設的良好態度,才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投入到主動學習、進取探究的活動中,獲得思想啟迪,加深知識理解,促進思維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價值,感受享受知識的甜蜜,感受心靈成長的幸福。

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設計時切忌作繭自縛。僅有將線形設計柔化為機動性設計,教師的頭腦才能卸下重重負擔,從而調控自如:學生的個性才能擺脱層層束縛,得以恣意張揚。課堂才有可能所以而活力盪漾,靈感迸發,精彩紛呈。

生成,追求的是教學的真實自然;課堂,再現的是師生“原味”的生活情景。這樣的課堂無疑是美的!美在它的不加修飾,美在它的清新單純,美在它的活力四溢,美在它的樸實自然。努力改善課堂教學,讓數學變得歡樂,成為一種享受。而這些卻恰恰是考驗教師的課堂調控機制和應變本事,説白了是對教師教學智慧的挑戰。但這些也正這是數學永恆的夢想和期盼,是數學的真諦和歸宿,也貼合我校提出的辦學特色----“怡美教育”中的“怡美課堂”的理念吧。在我們大力推行高效課堂的同時讓我們理智對待每一個課堂動態生成,讓課堂的生命流光溢彩,這樣的課堂也必須會到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