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常規學習總結優秀(精選5篇)

課堂教學常規學習總結優秀 篇1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學習教學常規,對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把教師勞動前移,嚴格按照備課要求進行備課,抓好備課、上課環節。不斷學習新課標,理解新理念,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每一個環節,形成課後反思習慣,做好教學札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促進自身發展;作為學生應該徹底改變以往被動的學習習慣,轉變學習方法,形成主動學習、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課堂教學常規學習總結優秀(精選5篇)

上課前要整體把握教材,全機瞭解教材內容和目標,分析各冊教材中相關單元的聯繫與區別,明確目標定位,確定課文教學目標,劃分教學課時。並充分查閲資料,準確掌握教學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識。還要做到了解任教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狀況、能力水平和行為習慣等。

上課時,對所有的知識點做到了如指掌,傳授時才能做到遊刃有餘,這樣,學生就會在心裏佩服你,就會喜歡上你的課,上課時也會認真聽講。因此課餘時間,必須認真鑽研教材教法,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個別差異,明確哪些內容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哪些是難於記憶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錯混的,做到心中有數。要根據學習主題要求和學生特點創設適宜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獲得體驗感悟。低年級適宜以活動體驗為主,中高年級適宜增強問題探究式教學。

落實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應該同校本教研形成合力。常規作為學校教學的一種管理手段,不僅對教學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對校本教研也有促進作用。教學常規落實的好壞,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校本教研進行的質量,最終也是決定着學校教學質量的優劣。反過來校本教研活動也是教學常規的一部分。校本教研的出發點就是本着解決學校裏一線教師教學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的研究方案。這是在廣大一線教師進行精心備課、優化課堂教學設計、課後積極進行反思、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圍繞學校教學改革的急需解決的問題。校本教研抓的實,課題研究進行得順利,在很大程度上對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所以我們學校把校本教研與科研課題一起進行,利用每週四的教研活動日,紮實有效地開展此項活動,不流於形式。

課堂教學常規學習總結優秀 篇2

在現實的國小教學實踐中,學校管理者無不重視教學常規的制定與執行。他們把教學常規看作是學校教學管理實現規範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證,是維持正常教學秩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把執行教學常規的好壞作為考核教師的重要依據。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背景下,為優化國小教學管理,有效地克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正確引導教學改革,提高教學工作的整體效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我省又制定出了新的國小教學工作常規,並掀起來學習常規的熱潮。

在學校認真組織下,我學習了教學常規,通過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教師要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努力提高理論修養,自覺加強業務的鍛鍊,以教學常規為鏡子,時刻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好的服務於學生。通過學習,我開闊了眼界,對教育教學常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新的常規的學習,使廣大教師在新課標下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方向,不僅告訴我作為教師如何作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樣才能引導學生更好的學,扮好課堂組織者的角色。通過學習我對常規內容有了一個較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從備課、上課、作業的確定、學生的輔導、評價等需要教師科學的設計,才能使教育教學達到最優化。所以我覺得學習真是及時啊,深刻體會到常規不僅是一種制度,更是轉變教師教學理念的有效途徑。學常規不是多餘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勢在必行的。只有學好常規,才能自覺地遵循常規,指導自己的教學,才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次學習的常規,是根據新課程改革推進的要求,結合我省教學現狀,制定新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常規,正是與時俱進的結果。這次新常規的出台,我不僅感受到了正個教育教學的新的發展,更使我有了緊迫感:只有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做一個稱職的人民教師。

課堂教學常規學習總結優秀 篇3

人們常説: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情懷,讀過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這學期讀了《國小課堂教學問題診斷》這本書,確實讓我受益匪淺,同時多了一份感想,多了一份收穫。

作為一名老師,我深知備課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我們大家都知道,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要備課程標準,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方法,備理論,備生活。我認為,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應該包括鑽研教材、蒐集信息、瞭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蒐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僅供課前翻閲,以便教師有很好的思路,力求把課上好。

我們是否上好一節課備課很重要。備課也有規律和方法,但無統一的模式或思路。因此,我認為備課前應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有一個清析的上課思路,明確上課的重難點,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哪。“只有重難點清楚才不至於浪費寶貴的上課時間,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確保重難點的掌握。面對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教海航程,每個人都容易迷航。因此要切記:“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

二、多探索多研究多思考。“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的有效備課,正是教學成就的表現。“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只有多探索才能尋覓到“有效備課”的路徑,創造深刻而豐富的課堂,實現有效教學。

三、備“學生”。從現實的教學情況看,一些教師在備課時,往往更多考慮自己怎麼上這堂課,而很少把自己當學生來想想,學生怎麼會更有興趣的學?該怎樣才能較快地掌握呢?所以,在備課中要始終把握自己備課的目的,是要為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而備,不是為自己好教而備。

四、寫教案要和本科只是相連接不要脱離實際教學。記下的東西都是重要的東西,以防忘記。這相當於“作戰計劃”。教學目標要記,過程要記,關鍵詞語的處理及體會要記,重要的參考資料也寫下來,以及新的體會、新的處理方法等。

五、“反思”的重要性。這是進行二次備課,更有利於專業成熟與提高。寫教學反思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備課及實施的總結,教案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資料。也是對下冊教學的升入做好準備。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教學對象的可接受性。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充分考慮到自己所教的特點和接受能力,要努力達到深入淺出的境界;提倡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反覆練習、循序漸進。

總之,備課要從自己所帶的學生實際出發有簡單逐步升入,只要堅持長期積累,以思促教,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不斷反思自己,反思學生,反思課堂。“梅花香自苦寒來,保劍鋒從磨礪出”我相信在自己的不斷努力下,在各位領導的精心指導下,我會長成一棵平凡的參天大樹,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充滿艱辛與汗水的,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教學之路。

課堂教學常規學習總結優秀 篇4

“教學常規”是一系列教育教學規範中經常起作用的規章制度、工作規程以及保證這些規章制度正常運行的機制。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我能夠嚴格按照教學常規來要求自己,但是認真學習,一路思考而來,發現自己也有一些問題,還要進一步學習改進:

備課是提高教學的關鍵,通過對所教課文的一背、二背才能對教材熟悉,才能為自己在課堂上的熟練駕馭提供保障。深知此點,在平時的備課當中,我認真鑽研教材,掌握重難點,為課堂上重難點的突破想好方法,為學生的理解搭好台階,極力做到思路清晰,貼近學生。但通過對《教學常規管理手冊》的學習,我發現在自己的備課當中“資源開發充分”做得不夠,常規中要求“要根據課程管理政策和課程設置要求,積極開發併合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語文的學習,不僅僅只是書本中那幾篇課文,應更多的將眼光拓展到整個“生活”這一大課堂中,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萬物,學會微笑;可以引領學生傾聽社會中多元聲音,學會思考;可以引領學生尋找温暖的點滴,學會感恩……這些都是在課文中所要求學生學習的,但往往學生只是雁過而不留聲,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充分調動,調動所有的“課內外的資源”為學生語文學習素養的提高提供幫助,給予牽引。具體到每一篇課文,我覺得應該要讓學生學會查找資料,在自己查找的資料中進行篩選,課文學習結束之後,引導他們進行實踐體驗,讓學生在自己親身實踐中感受課文所要滲透的教育思想,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最終自己感悟。

備課,要備教材之外還要備學生,在我的印象中,也許我們學校的大多數老師都是這麼想的,我們學校的學生差,但通過一些學校的活動,我認為包括我自己在內持這一觀點的教師要改一改了。最近我在上《桂林山水》這一課時,我在讓學生默讀課文之後,想想作者的心情變化。因為課前沒有佈置預習,我上課也十分沒有底,對學生的答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還為自己如何點撥、引導很下了一番心思,沒想到上課時竟然都沒用上,喊了一個同學起來回來,就已經説得八九不離十了,兩個同學又一補充,就完成了。這就讓我對學生有了新的審視,我認為在我的頭腦中,備學生時,就多了一條,充分信任學生,信任學生的理解力,創造力。

課堂教學是每一位教師的生命,這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每一位教師都試圖讓自己的課堂充分生趣,吸引學生,讓學生一上課就興奮。這當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時教學當中,卻也有着許多鬆懈之處。因為沒有他人聽課,對自己上課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時是想到這外過度語就説這個。有人説過,沒有人聽課時,也要把它當成有人聽課,這樣才會迅速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只有這樣做才會是對自己認真負責,對學生認真負責。

教學反思是對自己整堂課的回憶,是對自己課堂中得與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賴的是什麼,下次遇到相類似的問題,我也還可以用這種方法應對;失敗了,如何才能成功,通過什麼方法可以做得更好?當時自己可以如何應對?這個學期我就很注重教學反思,通過這樣的思考,對自己的教學幫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在學習中我發現對於學生的作業佈置,也還存在一些問題,語文的作業不外乎讀、抄、背等,但除此之外也還有許多作業形式,可以讓學生進行社會小調查,可以讓學生設計廣告語……多樣的作業形式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同學能夠更充分鍛鍊,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鍛鍊的空間與時間。但我校的學生自覺性尚待提高,如何找到這樣一個平衡點,才能夠將多種作業形式的作用發揮至無限大。

總之,學習《常規》之後,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斷思考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

課堂教學常規學習總結優秀 篇5

20xx年4月25日,這一天的時間,新街鎮中心校組織全鎮EEPO骨幹教師和我們新參加工作的教師在新街完小組織新街鎮有效教育工作總結推進會,本次會議的主題是進行EEPO有效教學課堂問題診斷。通過張金老師的講説和聽課,使我對這一教學模式又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

本次活動主要分為三個大的議程:一是課堂問題診斷安排和問題解説;二是隨堂聽課,發現課堂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三是組織課堂研討活動,並進行課堂診斷及指導。本着以解決教學中師生存在的問題為突破口,強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並引導教師以課例為載體,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提高我們新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對於此次活動我的收穫如下:

EEPO的核心是“有效教育”的思想,是“效率優先、過程優化”的英文縮寫。該理論綜合了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精華,提出優質課要達到六項指標:知識性—個性—創造性、主動—互動—能動。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在課堂40分鐘的具體化和模式化。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1、關鍵項

所謂“關鍵要素”是指教學中關鍵的知識點、能力點、考點、方法、思維、創造、思品、合作等。關鍵項的提出應該準確及時,語言表述通俗易懂並且準確的代表本堂課的主要呈現。

訓練關鍵點一要注意梯度;二要考慮向度;三要充分用好學生這個人力資源,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迅速打開思維,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事物。掌握知識、形成能力。

2、小組活動

聽、看、講、想、做、動、靜七個要素換着用,組合着用,並適時進行動靜轉換。動靜轉換主要靠組織形態的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大組活動來調節。一般情況下,生理心理決定了一節課小動2-4次,大動1-2次是比較適宜的。

3、合作

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的組合,發揮合作學習的效力,保證合作學習的質量。首先的問題是學生的學習方式問題,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特別是訓練學生的小組水平、大組水平、約定、表達呈現方式。良好的學習方式是提高學習效益,實現要素組合方式的基本保證。

4、約定

事先約定、快速流程檢測效果,快速傳遞信息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需要。約定與快速流程檢測的結合,是迅速、有效轉入下個環節學習的前提。流程檢測的目的,一是快速瞭解學生掌握知識情況。二也是為了節省時間,減少無效教育狀況的出現。流程檢測得到的結果:如果80%以上的學生達到要求即可轉入下一環節的教學,如不足50%就要及時或課後或下一節課補救。

5、主動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要看主動權交了沒有。在哪個環節、哪個操作點交,交得怎麼徉?是否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主動權交出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按學生穩定的個性特徵處理教學素材。

有效教育最大的亮點就是在課堂充分體現放主動權,我們看主動性在課堂上體現主要看三方面。1主動權交了沒有。2在哪個環節、哪個操作點交的。3交得怎麼樣。

6、工具

工具的使用可以使我們有效教學的課堂更加生動形象。工具的使用主要有:卡、板、磁條、資料袋、教具等。其中,學習卡按大小可分為:微型卡、大卡、中卡、小卡。我們要學會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種材質的板卡作為學習卡。

7、個性

個性對教學素材是否能進行個性化的處理,學生個性是否得到表現、張揚思維是否個性化。善於聽的、善於看的、善幹想、善於講的、善於做的、好靜的、好動的、反應快的、反應慢的是否得到相應的照顧。

8、創造性:

一是看學生的創造慾望是否被激發。二是看創造效果。原來沒有的學生説出來了,做出來了,或者整合了,並且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視為有創造性了。

9、單元組、團隊

單元組是教育活動中最基本、最便捷、最靈活多樣、最具彈性、最有效的組織形式。小組一般是2—6人;大組一般是6—8人左右,小組的人員組合具有多變性,角色的安排具有彈性。

檢測單元組水平的五項指標分別是:關注、關照、資源利用、傾聽、親和力。

10、強化與檢測

強化是指教師有意義的重複,通過強化讓學生把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流程性檢測,學生的反饋達到80分以上才算得上是一節成功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