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精選16篇)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1

本學期我擔任三,四,五,六年級四個班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嚴格遵循教學中的五個環節,課前認真備課,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因材施教,努力實施課堂改革,積極探索國小英語快樂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創設良好的學習氛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精選16篇)

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搞好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下面結合教學實際,我就三年級英語教學總結一下自己的體會:

三年級是學生開始真正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在英語中有這麼一句諺語:well begun is half done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始終讓學生在寬鬆,莊重,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語言的學習,表演,競爭和相互評價,為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現象而努力。

在教學中,第一,要認真授課,用情景對話,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以教學生做遊戲、唱歌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第二、在批改作業上,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採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其他學生的作業也總是按時及時地批改,並詳細地做好批註,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複講解、分析,這樣也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大有幫助。第三、在聽力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常讓學生聽英語歌曲及英語會話的錄音磁帶,還讓學生表演對話,及故事內容等。

許多英語老師或許都有此感歎: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似乎總有那麼一段距離,好像很難做到“言行一致” !其實在不少英語課上,只要教師用一些心思,想一些點子,找到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體現任務型教學的真實性,實用性和功能性。例如在教學Unit2 My Family的第三課時中,我讓學生準備了家庭成員的圖片,並把全班學生分為6兩人小組,每組一個學生扮演一個外賓,我提問:如果這位學生是英國人,聽不懂中文,那麼怎麼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家人?隨即學生運用上節課學習的句子This is.....來進行回答,緊接着我又問:除了上面説的,還可以怎麼介紹呢?隨即我教學了用語:Hello! That is ..... She’s… He’s… 等句型讓他們練習。然後自己扮演外賓詢問引出用語:Is this…? Who’s he/she?等,學生學習並分組練習,表演。當然,此時,我要求其餘學生認真聽,聽這一組學生的對話中是否有誤。如此學生在課堂表演中正確掌握了有關“人”的問答用語。

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對學生有切合實際的評價和鼓勵。比如在課堂上我創設了情景,因此學生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幾個個小組的學生都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我根據各小組表演的情況分別給予表揚 “Well done ” “Very good” 等等,讓參與的學生都有了一種成功感和被認可的感覺。“學中用,用中學”是我們教師一直提倡的觀點。課上涉及的知識點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並讓學生體驗到被認同感和使用英語所能獲得的成功感,獲得了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在本節課中,教師實際上是“導演”,對學生提出角色體驗的要求,並通過示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學生始終帶着一種新鮮感和好奇心去學習、理解所學的英語,由此也達到了這一堂課的教學目標。

還有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師良好行為的體現。教師的工作是解決學生不同程度上的問題,其中除了教學上的,還有心靈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對待形形色色的問題,不計其數的學生,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差生”,學習英語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聽課時的心情也常處於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特別是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並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課改給了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的壓力,唯有不斷總結、創新和反思,才會使我們的英語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2

本學期我擔任三,四,五,六年級四個班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嚴格遵循教學中的五個環節,課前認真備課,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因材施教,努力實施課堂改革,積極探索國小英語快樂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創設良好的學習氛

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搞好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下面結合教學實際,我就三年級英語教學總結一下自己的體會:

三年級是學生開始真正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在英語中有這麼一句諺語:well begun is half done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始終讓學生在寬鬆,莊重,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語言的學習,表演,競爭和相互評價,為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現象而努力。

在教學中,第一,要認真授課,用情景對話,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以教學生做遊戲、唱歌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第二、在批改作業上,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採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其他學生的作業也總是按時及時地批改,並詳細地做好批註,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複講解、分析,這樣也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大有幫助。第三、在聽力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常讓學生聽英語歌曲及英語會話的錄音磁帶,還讓學生表演對話,及故事內容等。

許多英語老師或許都有此感歎: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似乎總有那麼一段距離,好像很難做到“言行一致” !其實在不少英語課上,只要教師用一些心思,想一些點子,找到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體現任務型教學的真實性,實用性和功能性。例如在教學Unit2 My Family的第三課時中,我讓學生準備了家庭成員的圖片,並把全班學生分為6兩人小組,每組一個學生扮演一個外賓,我提問:如果這位學生是英國人,聽不懂中文,那麼怎麼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家人?隨即學生運用上節課學習的句子This is.....來進行回答,緊接着我又問:除了上面説的,還可以怎麼介紹呢?隨即我教學了用語:Hello! That is ..... She’s… He’s… 等句型讓他們練習。然後自己扮演外賓詢問引出用語:Is this…? Who’s he/she?等,學生學習並分組練習,表演。當然,此時,我要求其餘學生認真聽,聽這一組學生的對話中是否有誤。如此學生在課堂表演中正確掌握了有關“人”的問答用語。

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對學生有切合實際的評價和鼓勵。比如在課堂上我創設了情景,因此學生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幾個個小組的學生都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我根據各小組表演的情況分別給予表揚 “Well done ” “Very good” 等等,讓參與的學生都有了一種成功感和被認可的感覺。“學中用,用中學”是我們教師一直提倡的觀點。課上涉及的知識點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並讓學生體驗到被認同感和使用英語所能獲得的成功感,獲得了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在本節課中,教師實際上是“導演”,對學生提出角色體驗的要求,並通過示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學生始終帶着一種新鮮感和好奇心去學習、理解所學的英語,由此也達到了這一堂課的教學目標。

還有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師良好行為的體現。教師的工作是解決學生不同程度上的問題,其中除了教學上的,還有心靈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對待形形色色的問題,不計其數的學生,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差生”,學習英語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聽課時的心情也常處於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特別是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並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課改給了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的壓力,唯有不斷總結、創新和反思,才會使我們的英語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3

英語學習、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英語已從一種工具變成了一種思想,一種知識庫。沒有掌握英語猶如缺乏一種思想,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知識源泉。可以這樣説,學會英語,不但多了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甚至是多了一個頭腦!因為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認識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種語言也即掌握了一種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和習慣。

從事國中教學工作的我,結合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以下幾點:

一、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國中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中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説、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説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説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國中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彙,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目前在中學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説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學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中學生學英語的瓶頸。

三、中學英語教師應有發展意識

一向以來,人們中學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中學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着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着。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麼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現代英語的變化,特別是口語方面的變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1、隨着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更因為國際互聯網的形成,人們之間的交際變得越來越簡捷。説話簡單快捷,是現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徵。現代英語在這方面的變化表現為“一字多用”。

2、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英語詞彙急劇增加,並且我們發現,現代英語詞彙有相當一部分是取得新義的舊詞,如,“input”(輸入電子計算機的數據),“store”(電子計算機的儲存器),“drive”(計算機驅動器)等。

3、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也許是美國對世界政治、經濟影響日益強大的原因,美國英語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們以使用美語和發美國音為時髦。

4、口語不斷侵入書面語。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有正式、非正式、書面語,口語,方言,俚語之分,然而當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我們的英語教師不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堅持不斷地學習和接受新事物,不瞭解現代英語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那麼,我們所教出來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走向社會,他們會發現他們所學的英語是多麼bookish(書呆子氣)。而教師自己則可能甚至連國小生們所津津樂道的一些常用語也可能會出現理解性的錯誤。

四、中學英語教師應有文化意識

在中學英語的教學中,因為課文的簡單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的緣故,很多中學英語教師忽視了文化對語言的影響,而導致了一些語言情景的不真實,和虛假的語言的產生。  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詞彙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濃縮。對英語詞彙的準確理解,和對語言環境的認識和創設和把握,需要對文化的比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識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對該族文化歷史的研究和學習,通過對該族語言文學作品的研讀,通過對該族文化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的瞭解。而讀原版英語經典著作的學習,是達到這三條的捷徑。

五、中學英語教師應有情感意識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近幾十年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動機和態度等對英語學習的效果乃至成敗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如何將素質教育理論引入外語教學是當前外語教學戰線的一大課題。英語學習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放在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上呢,還是將教學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和控制?這是,現代教育思想轉變的重大原則問題。事實證明,認為自己“民主、開放、平靜、友好、體貼、樂於助人、聰明、富於邏輯性和快樂”的人,一般來説,其學習英語成功的可能性要大於與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極大的學習者。另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控制。尤其是在中學的低年級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對學生的親近感。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十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當前“減負”工作中,英語教師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4

讀完這本書實在受益匪淺,魏書生的教育思想真正實現了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三十年,切實做到了為學生服務。

以下分兩個方面談感受:

一、 民主化管理

魏書生擔任實驗中學校長與書記兼任兩個班的班主任,承擔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如今還擔任教育局的局長,一年平均外出開會4個月,從不請人代上一節語文課,他學期之初即進行期未考試,一學期教材他用30多課時就講完了;他不批作業,不改作文,但他的學生在升學成績卻能比重點中學平均高7.8分……面對這一切讓人驚訝的事實,我們不禁要問:魏書生究意依靠什麼保證教學的成功?

我們認真研究魏書生的教學管理經驗後,就會發現,魏書生管理藝術的核心有兩個字:民主。

魏老師主張 ‚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採取的具體實施方式就是‚承包責任制‛,將各項班級日常工作細化,承包給個人,專責管理,從而形成‚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 的大好局面。這種舉措大大強化了個人的責任心,充分激發了班級各成員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強大的團隊合力,集體推進了班級的各項工作。

民主化是魏書生取得教育成功的要訣。‚學生學習積極性這麼高,您是用什麼辦法調動的?‛在每次公開課後,面對眾多同行的詢問,魏書生總是這樣回答的:‚我仔細想來,根本的辦法其實只有兩個字‘民主’,教師樹立了教學民主的思想,教學中多和學生商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容易高漲起來。‛ 魏書生認為,教學不民主是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的一個主要原因。他説:‚教與學之間毫無民主的氣氛,思想沒有相互理解,感情沒有相互交流。雙方都用寶貴的腦細胞琢磨着壓服對方或欺騙對方的策略,教學效率怎麼會高?‛

如何在教育活動中發揮民主呢?魏書生認為,首先是師生心靈的溝通。一方面教師必須瞭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真正為學生負責,真正為學生的發展負責。另一方面,教師還必須設法讓學生了解教師,理解教師,信任教師。魏書生説:‚教師的心靈對學生如果是一個未知世界,那麼就談不上教學民主。教師應該把自己對人生、對事業、對教學、對語文教改的看法都真誠地和學生傾談,這樣學生才會真誠地、無保留地談他們的看法。師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礎上探討問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其次,魏書生認為,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他説:‚為學生服務,就不能強迫學生適應自己,而應努力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原有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學適應學生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是學生髮展的需要。‚教師要善於在教學大綱;教材要求與學生的心靈實際之間架橋,要努力防止離開學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綱、教材的彼岸世界動腦筋、做文章的傾向。‛他進一步指出:‚教師要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的。既然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那就必須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就必須瞭解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當老師,最頭疼的可能就是班上的後進生了。作為全國優秀教師、語文特級教師,魏書生眼裏的後進生是個什麼樣子?

魏書生認為,人都是有差別的,遺傳、後天環境、家庭條件、性格等等,都會造成人的差異。作為老師,要承認並允許學生之間有差異,要看到他們的優點,激發出他們學習的興趣,使學習成績靠後的學生慢慢地進步。

在盤錦實驗中學當校長時,他把一個全年級成績最差的學生要到了班裏。進班第一件事,魏書生讓他自己找優點,這個男生説,我沒有優點。魏書生説:"不可能,我已經發現了兩個優點!"後進生對批評往往能非常鎮靜地對付,一聽説自己又優點,居然臉紅了。

這個學生語文考試只得了8分,這要是擱在別的老師身上惟恐避之不及,可是魏書生居然誇他:"你一上課不聽講,二不寫作業,三又不看書,還能得8分,這是天賦啊!"魏書生就是這樣換個角度看學生,把他們積極的、樂觀的一面調動起來。有了這樣一席話,原來慘不忍睹的卷子看着也順眼起來了,魏書生又幫他分析每道大題還有哪些潛力可挖?生字填空、文學常識、作文……結果,這個學生最後又找出了一二十分的"可發展空間"!下一次考試,考了58分,慢慢地,及格了。

在魏書生的眼裏,後進生的意思就是"後來進步的學生",老師要有耐心,有愛心,有信心。

最後,魏書生的教育民主集中體現在‚決策過程民主,多同學生商量‛。 既然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那麼學生就有參與教學過程和民主決策的權利,這也是教學民主最基本的要求。而要發揮教學民主,就必須把教學民主思想滲透到教學的各個方面。魏書生説:‚要做到教學民主,就要和學生多討論、多商量。商量什麼?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到教學重點、課時安排,以至具體的教學方法,都同學生商量,儘可能達到師生之間認識的統一。‛他指出,‚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即不僅學而且參與教,參與得多了,才會增強主人翁意識。‛‚這樣時間長了,學生便養成了發表自己意見,積極參與教學的習慣;我也養成了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的習慣。‛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成為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的主人。

正如魏書生所説,‚在採用這些方法時,自始至終都要有民主的思想,都要有為學生服務,尊重學生,同學生一起商量教學改革的態度。如果是思想上有很強的自我中心意識,不尊重學生,主觀片面地壓制、強迫學生,那麼,多好的方法也都會被用糟的,都不會收到好效果的。‛——這是魏書生教育教學一貫的做法和最基本的指導思想。

曾幾何時我們為自己的愛而感動,學生卻無動於衷,我們憤懣,我們委屈,卻不知道我們的愛錯失了方向。智慧源於真愛,真愛觸動心靈,愛的力量很偉大。魏書生的民主教育觀讓我懂得了身為教師的妙處、用處,堅定了我走一條既輕鬆又快樂的教育之路的決心。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5

隨着時代的發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問題。合格的教師不是終身的。過去是“不進則退”,現在是“慢進則退”,不進將會很快被淘汰,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的學習、探索,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教師必須做到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學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地,學生只有具備完善的人格,勇於面對壓力,才能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做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完善人格。

教師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博學多才,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它表現在精通與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對所教學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論,瞭解學科的歷史、現狀、發展趨勢和社會作用,掌握重點、難點。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知新,就是要學習新知識,講課要有新意。當代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應用期越來越短,知識的創新性越來越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知識結構。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教師自覺堅持接受繼續教育,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

教師必須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愛生是教師的天性。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於這一點,教師更應該不斷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以滿腔的熱情關愛學生。教師的教育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愛和關心,需要教師像父母一樣在生活上關懷備至。當然,愛生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活動。黨員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的難處與痛苦。黨員教師首先應與學生交朋友,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其次黨員教師要以心換心,與他們溝通情感,成為他們的好朋友。

教師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挑戰,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提高。要勇敢地擯棄舊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鋭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迫切地學習新技術,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大浪淘沙,真金百鍊,去除外在約束之後,更需要的是心靈的準繩,這種準繩,對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職責而言,不能一概而論,但我認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我們只有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社會、黨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樹立民族意識、社會意識、責任意識,這樣個人才不會迷失方向。而今天,我們要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內涵,並貫徹到教學工作中去。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信而有做出自己的貢獻,是其先進性的具體體現和要求。

我們要時刻按照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於動腦,勤于思考,開拓進取,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工作上一個新台階!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6

作為一個能帶領學生進入新世紀的幸運的教師,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更新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迫切感。

世紀,原有泱泱中華文明的發展源遠流長,教育理論博大精深。當時間老人的腳步邁入21的傳統理論與教育模式需要有一個適應時代發展的全面更新。 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融合東西方教育模式,培養既具有西方人才模式特點;知識面寬、有創造力、有適應性、有獨立性、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又具有東方人才模式特點: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較高的知識深度、較強的理解水平以及統一規範和集體主義觀念的“T”型人才。經過對中西方人才的比較,我們發現,應吸收傳統和西方教育理論中的精華。既要肯定原有傳統理念中的優秀的部分,又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既要認識到西方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又能運用“拿來主義”。這樣才能培養教育出21世紀的未來的強者,使我們的民族更豪邁地屹立於世界。

時代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世紀的教師需要有更高的師德修養、專業素養。提高師德修養要做“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更高的專業素養不僅包括要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而且在知識結構上不再侷限於“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強調多層複合的結構特徵,還要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多層複合最基礎的層面是有關當代科學和人文兩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工具性學科的紮實基礎和熟練運用的技能和技巧;第二層面是具備條件1-2門學科的專門性知識與技能;第三層面屬教育學科類,它主要由幫助教師認識教育對象、教育教學活動和開展教育研究的專門知識構成。這三層面還相互支撐、滲透、與有機整合。

當今社會賦予未來的教育、教師更多的責任和權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新世紀的教育事業發展發展很快,教育工作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只有以先進的、代表我們時代的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才能使我們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中認清改革的方向,才能與時俱進。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7

大學的體育教育目標也就是指社會對於大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的要求,是以後國家棟梁整體素質提高的一個總的設想。這不是一個具體的、明確的目標。為了提高以後大學生身體素質以及社會總體素質,每所學校都要實施一系列的有具體實施步驟並且有實際意義的教學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教學方法也就是教師傳達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包括知識、經驗等,同時,為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體魄,在身體素質方面的教育也是極其重要的。並且,每所學校都要針對個體身體素質的不同來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根據國家對於人才素質的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學校應該在校內各個部門各自的教學目標引導下,使用不同的具有針對性的具體方式來教育學生。

1大學體育教學與籃球運動的關係

1.1籃球的起源籃球,這一項魅力無窮的體育運動起源於1891年,至今已經120xx年的歷史,這一項運動是從美國流傳到各個世界的。當時,這一項運動是美國一所著名國際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發明的。學校給了他一個艱鉅的任務,就是在半個月內發明一種鍛鍊學生體魄的室內運動,既不傷害學生身體,又不容易破壞體育道具,而且更適合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他根據兒時在加拿大玩過的兒童遊戲,並且根據這種遊戲方式發明了籃球這一種運動。在現代,籃球運動已經發展為一項具有靈活巧妙的技術以及變化多端的戰術相結合的競技運動。據不完全統計,基本上大學生中的80%都十分熱愛這一項體育運動,長時間從事籃球運動可以鍛鍊人的力量、耐力、速度、抵抗力等素質全面發展,並且還可以提高內臟器官以及神經中樞的功能,有益於整體身體素質提高,同時,對培養勇敢、機智、團結以及組織紀律性等品質有極大的益處。1.2大學體育教學與籃球籃球本身所帶有的特性使得它備受學生喜愛,同時也體現了其與教書育人的學校之間高度的契合度。第一,所有的學校都是一個集體,一個大家庭,在這裏求學的學生就是孩子,學生在學校內學得知識的程度、內容雖然不同,但是,自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接受的集體主義教育是相等的。籃球是一種集體合作的體育運動,在全程都體現着團隊精神以及協同作風。在場上的每一個隊員包括替補,都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行為,要以團隊的利益為第一,要促進團隊精神。這種與學校教育的環境是相同的,都是倡導團隊合作。第二,籃球可以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籃球運動中往往要求學生有良好的體魄,並且比賽的結果也是不可預知的,所以這會大大地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好奇心,可以更好地訓練學生的競爭精神。第三,在學校中廣泛地宣傳、開展籃球比賽,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抗壓耐力,提高學生對學校的責任感以及義務感,更好地形成學生的集體主義價值觀,這就是校園籃球運動的精神意義所在。

2大學體育教育目標的變革與籃球教學教法創新

2.1教育目標的變革教學大綱中包括對學生知識方面的教學以及對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教學,也可以説在學生的學習階段,體育方面的教學對於學生是同樣重要的,體育教學大綱是衡量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體育教學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着培養的國家棟梁的種類以及質量。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部在關於體育教學方面發佈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也在全國教學大會上發表了關於學生體育教育方面的教學文件,我國的大學也都遵守着這些教育文件來對本院的學生進行培養,指導學校有關於體育教育的開展以及宣傳。促進大學生體育教學有利於大學生培養自身的體魄以及團隊合作精神,這對於以後的就業等是有極大幫助的;同時,我國社會以後可利用的人才數量也會大大增加,有利於國家的經濟實力發展,提高我國在全世界的地位。2.2籃球教學教法創新1992年8月,國家教委頒佈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四部大綱——《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程教學指導綱要》。這個綱要主要確定的體育教學方面的目標就是利用合理的體育教學過程以及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過程,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能力,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關於籃球教學方面的創新分為3個大方面,即籃球運動參與目標、籃球運動技能目標以及社會適應目標。在籃球運動參與目標方面,大學生成為籃球運動的主體,大多數的大學生都十分了解籃球運動,並且投身於實踐中,這對於他們培養自身能力有着巨大的好處。他們積極地參與關於籃球方面的運動並且形成了自覺鍛鍊的習慣,大多數都可以形成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並且能夠自覺地制定有利於自身體魄的鍛鍊計劃,對於一些關於籃球方面的比賽更是有着自己的見解,這對於整個社會都有着不可想象的好處。在這一方面,戴勇、鄭玲採用了“領會教學法”進行籃球運動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籃球時融入其中,使自己成為學籃球的“主人”,可以使學的籃球技巧、知識深深地牢記在心中,同時也可以發揮出教師在教學任務中的主導地位。在籃球運動技能培養中,由於籃球自身所存在的技巧特別多也極其繁雜,所以學生在學習籃球技能時會有困難。馮守東、韓偉傑發明了在籃球技巧教學中好處特別大的“自學指導式”,在實踐中這種方法獲得廣泛的好評,並且鍛鍊的成果也顯著提高,這種方法使得學生在學習籃球技巧時更容易懂得其中的精髓,使之成為自己的籃球技能。這種方法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能科學、合理地鍛鍊自己的體魄,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掌握在應對緊急情況的處置方法。在社會適應目標方面,社會適應目標也就是指擁有良好的體育道德以及團隊精神,而且還要懂得如何正確地對待競爭和合作之間的關係。20xx年,蘭菇提出了體育合作學習這一理論,這一方法也被應用在校園籃球教學中,在使用這種方法教學籃球時,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籃球技能的能力,更能提高個人素質水平。這種方法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習空間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經驗的機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籃球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再結合他人的經驗去創新,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在理解籃球技巧、知識時更簡捷、更深層次。這3方面的共同提高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自身的運動能力,並且可以使他們形成自覺鍛鍊的習慣,有利於籃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

在課改之後,課程結構發生了轉變,學生在學習所選專項運動項目時,投入的時間、精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並且現在更專業化的教學內容被融入教學過程中。籃球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自身的運動能力,並且可以使他們形成自覺鍛鍊的習慣,有利於籃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8

“範例教學”是德國著名的教學論流派,它由德國數學家、物理教學論專家馬丁·瓦·根舍因於20世紀50年代首創,由沃爾伏岡·卡拉夫基等發展。“範例教學”與布魯納的“結構主義”課程論、贊科夫的“教學發展論”齊名,被譽為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著名的教育改革理論流派之一。

一、“範例教學”的產生背景及其發展

“範例教學”作為一種教改的指導思想,是適應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產物。20世紀50年代,為了適應科技發展和“知識爆炸”新形勢對教育的要求,為了使教育跟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提高教育質量,聯邦德國決定搞“百科全書”式的教育。結果教學內容越來越臃腫,學生負擔越來越重,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受到限制,智力活動和創造精神被扼殺。加之當時升學競爭非常激烈,應試教育的弊端逐步凸顯。教育改革活動開始展開,當時聯邦德國政府、教育學家和教師普遍認為,應從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入手,以課程改革帶動教學方法的改革。1951年聯邦德國在圖賓根召開由大、中學校地教師代表、行政管理任意的代表和一些教育家參加的會議,專題研究改革教育現狀,提高教育質量的問題。會議通過一項決議《圖賓根決議》。《決議》指出,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造成了教材龐雜臃腫的現象,大中學校學生的精神生活被窒息了;考試競爭的激化,又造成了死記硬背零碎片段書本知識的傾向;學生缺乏主動性、創造性和聰明才智。《決議》主張,為了培養具有真才實學的、有教養的人,首先要改革教材,刪去繁瑣次要的內容,充實根本性的、基礎性的、本質性知識,使學生得以藉助精選的教材,通過對“範例”的主動學習探究和歸納推理,訓練培養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那次會後,馬丁·瓦·根舍因首先在數學和物理教學中對“範例教學”進行了理論和實踐的探討。他從批判傳統的系統教育論出發,主張立足於抓住教學與訓練、問題解決學習和系統學習、形式訓練與實質訓練、主體與客體關係的觀點,設想了“範例”概念的意義與實施方式。他創建的“範例教學”的目的在於克服教材內容的繁瑣龐雜,要求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隱含着本質因素、根據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事例,使學生透過這些範例,掌握學科知識和科學方法,並使兒童把學習科學本質(價值)與生活態度、科學的系統性和學習的主動性和諧的統一起來。

二、“範例教學”的基本觀點

(一) “範例教學”的含義

“範例教學”就是根據好的、特別清楚的、典型的事例進行的教學與學習。它能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論。範例教學的有關思想來源已久,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蘇格拉底那裏就明確地強調過這樣的教學指導思想:好的、正確的教學不是傳遞而是對學生的自學輔導。此後在歐洲的不同時代的教育思想中也曾多次出現。如誇美紐斯、沃爾夫、康德和胡塞爾都曾提出過有關在認識、道德和審美能力形成過程中範例作用的理論思想。特別是歐洲近代的一些教育理論家,對此進而做過系統的探討與實踐,特別是裴斯泰洛奇的貢獻尤為突出。他用“要素教育”這一概念表達這方面的教育思想的。克拉夫基認為,布魯納的“學科結構”教學論,也是大體和“範例教學論”相一致的。沃爾伏岡·卡拉夫基“範例教學”的基本思想是:

1、要精選教材,使教材變為本質的、典型的、原則性和結構化的知識和規律,在教學中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2、教學不是再現和傳授知識、技巧,而是啟發、引導、輔助學生主動積極地通過思考進行學習。

3、教與學的目的不是獲取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獲得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認識批判、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繼續學習的能力。概言之,範例學習就是提高學習者獨立能力的教養性學習,這種學習在於使學生掌握能夠繼續發揮作用的知識、能力和態度。

(二)“範例教學”的目的、主要原則和實施程序

目的:通過組織教養性學習,培養學習者主動、積極地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的獨立性,使他們主動地獲得一般的知識、能力、態度,獲得自覺進行繼續學習的自學能力、判斷、批判的認識能力和自決能力。

“範例教學”不像“結構主義”理論和“教學發展”論是一個教育家的系統理論思想,它是一個學派內的許多教育家的思想集合。“範例教學”的主要原則可概括為“三個性”和“三個統一”,把事實程序歸納為“四個階段”。

(1)(教學內容的)三個性質

基本性:體現在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知識結構、基本規律;

範例性:精選知識,起示範作用

基礎性:教學內容對受教育者來説是最基礎的東西。

(2)(教學理念的)三個統一

問題解決與系統學習的統一:即解決了問題,又掌握了學科知識;掌握知識與培養能力的統一:即實質教育與形式教育的統一;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既要熟悉教材(客體),又要了解學生(主體);

(3)(教學過程的)四個階段

範例性的闡明“個”的階段;範例性地闡明“類”的階段;範例性地掌握規律和範疇的階段;範例性地獲得有關世界經驗和生活經驗的階段。

三、“範例教學”的主要特點

克拉夫基認為,“範例教學”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主要特點: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主動學習、強調引導學生掌握範疇性的知識及其內部邏輯結構。

1、克拉夫基的範疇教育理論

“範疇教育”就是把“實質教育”要求達到的教育目的與“形式教育”要求達到的教育目的辨證統一起來的教育。克拉夫基認為,產生於18世紀的“實質教育”與“形式教育”兩派教育理論,雖有片面性,但又各有其合理的一面,應該把它們統一起來。無論是主張教學過程要傳授知識還是要培養能力都是正確的。兩種理論的片面主要在於前者忽視培養學生能力,而後者忽視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他認為教學應着力從範例入手,使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即範疇性知識,以便幫助他們獨立地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因此,“範疇教育”就是通過一定的教育內容使主客觀同時得到開發的教育。

2、關於“教學論分析”

任何一個驕傲向理論的推廣都離不開教師的工作,只有幫助教師把理論正確的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並取得積極地成效,這種理論才會在教學實踐中發揮作用並得到推廣。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克拉夫基為實施“範疇教育”提出了被譽為“新赫爾巴特主義”的以“教學論分析作為備課核心”的主張。他認為一個教師要上好課,首先就得備課。備課也不僅僅是教學方法的準備,而關鍵是要進行教學論分析。教學論的分析首先是對教材內容的分析(要分析五大基本問題),然後是對教學方法的準備。所謂的教學方法的準備,就是指在備課中如何設計組織教學的問題。教學方法是為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服務的,是從屬於教學內容的,沒有對教學內容的透徹瞭解,教學方法就無從談起。

四、對“範例教學”的評價

優點:“範例教學”的三條基本原則不僅在德國國內的教學改革中,而且在國際上也產生過較大的影響。“範例方式教學論”為選擇有教育效果的材料提出了標準,“範例教學”關於教學過程四個階段的劃分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相吻合(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再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是人類認識發展的普遍規律)。

不足:1,難以確定每門學科內容中的基本性、基礎性、範例性。

2、難以使學生掌握規律性的知識。

3、在發展學生獨立思維和主動地進行繼續學習的能力方面並未取得預期的結果。

4、“教學論分析”對教學論有積極地指導意義,但過於複雜。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9

21世紀,原有泱泱中華文明的發展源遠流長,教育理論博大精深.。當時間老人的腳步邁入21的傳統理論與教育模式需要有一個適應時代發展的全面更新。作為一個能帶領學生進入新世紀的幸運的中學教師,深深地感覺到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更新教育理念的必要和迫切。

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融合東西方教育模式,培養既具有西方人才模式特點:知識面寬、有創造力、有適應性、有獨立性、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又具有東方人才模式特點: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較高的知識深度、較強的理解水平以及統一規範和集體主義觀念的“T”型人才。過去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培養出了相當一部分的高分低能的所謂“人才”。經過對中西方人才的比較,我們發現,應吸收傳統和西方教育理論中的精華。既要肯定原有傳統理念中的優秀的部分,又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既要認識到西方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又能去蕪存菁,運用“拿來主義”。這樣才能培養教育出21世紀的未來的強者,使我們的民族更豪邁地屹立於世界。

時代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世紀的教師需要有更高的師德修養、專業素養。提高師德修養要做到“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更高的專業素養不僅包括要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而且在知識結構上不再侷限於“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強調多層複合的結構特徵,還要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多層複合最基礎的層面是有關當代科學和人文兩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工具性學科的紮實基礎和熟練運用的技能和技巧;第二層面是具備條件1-2門學科的專門性知識與技能;第三層面屬教育學科類,它主要由幫助教師認識教育對象、教育教學活動和開展教育研究的專門知識構成。這三層面還相互支撐、滲透、與有機整合。

當今社會賦予未來的教育、教師更多的責任和權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新世紀的教育事業發展發展很快,教育工作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只有以先進的、代表我們時代的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才能使我們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中認清改革的方向,才能與時俱進。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10

尊重個體差異是多元智能的核心理念。重要的是一種多元地認識、理解和研究智能的方式。素質比智能更重要,一個人很聰明,但不用這些智能來服務社會,那是無益的。教師不應為智能而教,而是用智能理論來促進教學。兒童的多元智能是在他們掌握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間接得到發展的就教育而言,教師必須考慮想要解決的問題和教學內容是什麼。多元智能只有幾種,教學內容卻千千萬萬,多元智能不是也不應該成為教學內容的本身,對學科的理解、公民意識、適應競爭社會的能力、形成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培養藝術修養等才是教育的目的。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用大量時間進行教學準備,如何從不同角度強調同一個概念,好比讓學生從不同的門進入一個房間,這時你會發現有兩件重要的事情發生:一是你可以從不同方面更多地理解學生,二是你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一個概念,讓學生自己提出不同的看法。無論如何,教學要建立在兒童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沒有必要創造全新的東西去教給他們,而這些內容卻和他們的知識基礎有很大距離,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即可,別讓理論成為花花綠綠、熱熱鬧鬧的點綴。

語文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是這個過程的出發點。因此,組織課堂教學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決定着學生的興趣濃淡、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高低。假如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壟斷課堂,教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洗耳恭聽;教師問,學生答;課堂氣氛只會越來越沉悶,教師越教越吃力,學生越學越沒勁,最終,學習興趣被湮沒,學習動機被窒息。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要研究學生,要了解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心理和需要此外,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教學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得;儘量讓更多的學生冒尖,儘可能不讓學生掉隊。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11

讀完此書發現,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讀完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麼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

因為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羣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後進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麼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説説容易做做難。我覺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為我給學生上着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考着同樣的試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養的原因吧。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後,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12

從開學到現在,工作已經兩個多月了,其中的辛苦和幸福交替充斥在我的內心。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告訴自己:要儘可能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多鼓勵和表揚他們,對於他們犯的錯誤多去理解,儘量做到以引導來感化他們。然而現實就是雖然我與每一位學生都相處融洽,但在他們眼裏,我沒有具備教師的威信,因此對很多調皮搗蛋的學生管理不善,讓我有些頭疼,也請教過一些老教師,都告訴我:開頭就要樹立自己的威信,把紀律、要求明確地告訴學生,如果做不到就嚴厲懲罰,只要把頭開好了,後面的教學和管理也就容易了。

怎樣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呢?帶着這個疑問,我認真學習了教師技能提高叢書《這樣做在學生中最有威信》,學完其中的教育教學理論,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一談對我觸動最大的幾點體會:

一、用人格影響人格,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説: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師的人格對學生有最直接、最具體、最深刻的影響。人格魅力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對來自家庭、社會、人生、學識等方面的積極、健康因素的凝聚和綜合。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就會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這也讓我意識到:在學生面前,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老師在晚自習的時候玩手機,就不能責備學生也在玩;如果老師在課前沒有備好課,就不能責怪學生上課時無精打采;如果老師都對每日的跑操抱怨連連,就不能責怪學生總是請假逃操。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展示着自己的人格,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紮紮實實研究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各方面的文化、科學、新興網絡、乃至幽默的知識,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二、藝術性的處理問題,做個有智慧的老師。作為信息技術老師,課堂上讓我焦頭爛額的問題有很多類型,比如上課遲到、沒有帶鞋套、上課把手機帶去充電、做練習時沒有耐心、課後不及時關電腦……,各種類型的問題都要區別對待,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評,向班主任告狀,那隻會讓學生和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尤其對於正在叛逆期的學生,以後的管理會更加困難。因此我總是儘可能地尋找一些獎懲措施來約束他們,比如遲到的同學我不會記名字,但是要當着全班同學的面道歉,要額外多的完成一個我佈置的任務,課下要把所有學生的凳子推到桌肚裏,帶着手機去充電的同學我也會直接沒收,但不是交給班主任,而是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確定歸還的日期;當然,對於表現好的學生,我也會有獎勵措施,比如大家集體都表現好的話,我會給大家播放電影短片調節一下課堂氣氛,事實表明:我的抑揚法還是有成效的,至少他們告訴我:很喜歡我的一點在於,我不會向班主任告狀,很多時候,這一招是失去學生對任課教師信任的最大忌諱,因此藝術性地謀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踐教學中非常重要,也利於樹立教師的威信。

以上只是我兩點粗略的見解,很多收穫還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地實踐,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踐行教育者所需要的人格魅力,那就是:

激情——教育者的一種狀態,讓自己始終保持初出茅廬時的工作狀態;

愛心——教育者的一種品質,讓自己包容學生的一切和一切學生;

創新——教育者的一種能力,讓自己的每一天都不是昨天簡單的重複;

時尚——教育者的一種魅力,讓自己緊跟時代的脈搏而顯得永遠年輕;

溝通——教育者的一種武器,讓自己拉近與他人的距離;

敏感——教育者的一種機智,讓自己把握住每一個教育契機;

反思——教育者的一種習慣,讓自己不斷挖掘成長的潛力……

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不斷的學習,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在學生中擁有威信的教師,一名學生心目中真正的老師。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13

為了全面推進體育教學改革,更好地貫徹“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理念,我國啟動了“陽光體育運動”工程,同時,“陽光體育”也給籃球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籃球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上進行改革。

一、我國高校籃球教學現狀

1.重實踐輕理論。雖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是沒有理論作為依託的實踐只能是霧裏看花、水中撈月。籃球作為體育運動中實踐性比較強的一門運動,教師在傳授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理論的教學,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對籃球積累了一定的認知,在籃球學習中,也經常會忽視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常常要求教師減少理論課程,增加實踐課程的學習,而教師在很多時候都會順應學生的要求,對於理論知識的教學就會一帶而過。由於缺乏基礎的理論知識培訓,學生往往很難高效、準確地完成每一個動作,不僅學習效率低,而且經常找不出錯誤的原因。2.教學方式、教學理念陳舊。目前,我國籃球教學體制中過分強調單向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管講理論,給學生講解動作要領和示範動作,常常忽視了學生,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模仿、練習,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然後再進行下一輪的模仿學習。這種教學方法使教授的動作不能連貫,使教學過程變得枯燥乏味,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影響老師和學生的整體發揮,這是導致體育教學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單一,並且僅僅停留在諸如運球、傳球、投籃等基礎技能的教學上。3.教學評價手段不合理、不科學。有什麼樣的考評體系,就會有與之相應的圍繞考核體系展開的一系列體育教學模式和教學要求,也會有相適應的體育運動。目前,籃球教學中的考核評價機制仍然沿用傳統的統一的標準和要求,這種統一的標準和要求忽略了學生的身體差異,也抑制了學生潛能的發揮。這種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的考核方式,只能單一地對學生作出評價,不僅不能完整地評測出學生的整體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還壓抑了學生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籃球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1.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籃球運動是一項激烈的對抗運動,團隊精神在組織作戰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學生的自我組織、協作、控制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平時的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組織一些簡單的實戰對抗,讓學生自由思考戰術的運用,老師作指導,從而讓學生對籃球的規則和技能有一些基本的瞭解,在練習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啟蒙式的講解,通過一些具體的對抗、教師示範等方式,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在邊學邊練中掌握籃球教學的精髓。2.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模式上,體育教師應該拋棄傳統體育教學的老模式、舊思維,積極地參與到創新管理機制當中去,採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把籃球教學的主要目標放在提高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上。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進行籃球鍛鍊,在課間休息時間安排學生一起觀看諸如NBA籃球運動的比賽和籃球題材的電影,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和學習籃球的興趣。課堂上除了必要的籃球鍛鍊外,教師可以合理設計一些籃球類遊戲,並與學生一起參與,教師先把遊戲的規則和要求進行説明,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創造性,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以此提升籃球教學的效果。3.改革考評體系。在對學生的考評中,要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綜合考慮課內與課外兩個方面,課內主要包括學生的到課率、體育鍛煉參與率以及參與表現;課外包括學生自主參與情況、學習熱情、參與成效等,並對積極參與並學習效果進步明顯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在評價主體上鼓勵老師、學生共同參與,發揮老師在評價中的主導作用,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進行反饋,並提供積極的建議和意見,以促使籃球教學的改革。依據“陽光體育運動”工程構建科學、合理、高效的籃球課程教學,必須要突出重點和導向性,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積極性,形成多元化的考評體系,充分調動學校之間的相互學習、經驗交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高校籃球教學事業在“陽光體育運動”的引導下向着更深、更高層次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最終實現“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奮鬥目標。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14

利用業餘時間我學習了現代教育理論,通過學習使我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新的認識。

一、對課程目標和教學過程有了新的定位

新課程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評價成為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教師在教學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學生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對師生角色有了新的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十分複雜,兩者都不僅僅侷限於單一的角色,而是各種不同角色的統一體。教師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兩個動態因素,都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兩者本無誰重誰輕之分。至於各自擔當何種角色,則因教學情境與方式的變化而不同。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地教學過程中都絕不會只擔當一種角色,他們擔當的角色是可以轉換的。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常常是集多重角色於一身,學生地學習過程中也地不斷變化着角色。教師地教育教學過程中要能適切地把握這些角色,從而有效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要地科學師生觀的指導下,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靈活地選擇和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努力實現師生角色的互動,實現教學的預期目標。

三、教師必須加強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研究與應用

隨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教育教學手段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是現代及未來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事到臨頭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從事教學,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研究,並靈活地在教育教學中廣泛應用,才能不斷適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15

在閒暇期間我認真的閲讀了《聚焦課堂教學》、《課程改革實踐與探索》等幾本書,現在我來談一談讀書所獲得的一些收穫和感悟。

一、我認為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是“結論與過程”的關係問題。從教學角度講,所謂教學的結論,就是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需獲得的結果;所謂教學的過程中,就是達到教學目的或者獲得所需結論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毋庸置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所以必須重結論。但是,如果不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如果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認知方式,沒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真正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為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起來,所以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基於此,新課程把過程與方法本身作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從課程目標的高度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

二、另外,我們應避免矯枉過正,由輕過程走向輕結論。如上所述,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仍然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事實上,其中還涉及一個如何看待知識在新課程實施中的功能及地位問題。因為知識構成了結論的內核,知識的科學性、正確性決定了結論的科學性、正確性。我們反對將知識作為現成的、僵化的結論生硬地灌輸給學生,但是這不等於説包含知識在內的正確教學結論在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沒有任何作用。我們更不能將問題簡化為新課程只要過程,不要結論,或者只顧教學過程的熱鬧,不顧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只講過程的推進,而完全無視對知識本身的理解與掌握。所有上述這些觀點和做法教是錯誤的。

三、科學地看,新課程提倡重視結論的同時更重視過程的真義在於:仍應將理解和掌握知識當做重要的教學目標來看,所謂的正確結論中仍包含諸多知識目標。但是在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一點上,應當注重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聽講和記憶不是掌握知識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必要的和最好的方法,因為知識本身也需要思考、目標的侷限,以爭取實現新課程目標的多元化,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並重,因為過程本身就包含了促進學生體驗、感悟的因素,學生的聰明才智與獨特個性正是這一過程中成長起來。一句話,強調過程就意味着:掌握知識不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通過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抽象的知識與形象的東西聯繫起來,即將生澀的書本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繫起來,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新知的體驗,從而使教學獲得理想的效果。

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篇16

在世界體育領域裏,無論是象徵競技體育最高殿堂的奧運會,還是學校體育運動開展的班級比賽,籃球當屬必不可少的集體性項目甚或首選項目。學校體育課也把籃球教學作為重要的體育教學內容,籃球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探討提高籃球教學的有效性對於高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乃至整個素質教育的實施都有重大意義。本文結合高中體育教學的實踐與體會,試對高中籃球教學做一些拋磚引玉之論。

一、高中體育開展籃球教學的意義

高中籃球教學作為高中體育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對高中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高中進行籃球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競爭優勢、成就感等;其次,可以讓學生掌握一門基本的運動技能,掌握到一種科學的鍛鍊身體的方法;第三,進行籃球教學能夠讓學生從繁重的學習壓力中解放出來,放鬆心情,環節壓力,克服考前焦慮等,適當的進行籃球訓練,能夠提高學生應考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來説籃球運動對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加強高中籃球教學,對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關於高中籃球教學的幾點體會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學校一定要對高中學生的各種需求給予最大的尊重,指導學生依照自身的詳細情況選取恰當的運動項目展開系統的訓練,加快高中生培養自己的愛好與特長,提升運動水平,增強體育素質,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高中籃球教學必須按照課程標準,利用課程教學體系,逐漸提升籃球教學效果,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根本目標。

1、培養學生籃球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籃球興趣能促進學生積極加入到籃球運動。體育老師應積極瞭解學生,把握學生學習籃球課程的興趣,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想要“保持健康、獲得快樂”的意識,在籃球運動中提高“健康與快樂的意識”,通過給學生講解籃球的一般戰術,體驗快樂籃球。比如,在有關籃球戰術教學時,我抽出一節體育課作為室內課程給同學們播放一場大家都很關注的NBA籃球賽。每到關鍵之處,我會放慢播放速度,將整個投籃過程進行慢動作講解,並詳細分析了好幾個球員的投籃過程。在下次體育課的時候,我告訴同學們,“把自己當成科比”,“你就是籃球巨星詹姆斯”,隨着不斷的暗示,學生們好像獲得了一種魔力,舉手投足之間都透着一種籃球巨星的範兒,激發了學生興趣,教學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

2、注重語言講解和動作示範

講解和示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初步瞭解技術動作和戰略戰術上的協作和配合,並從初步認識逐步上升到理論認識。因此,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應強化講解和動作示範的作用,突出重點,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者朗朗上口的口訣,簡單明瞭的傳授動作技巧。例如,雙手胸前傳球等動作,可以採用現有的口訣,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動作示範中,教師動作應熟練、靈活,反覆多次,並充分考慮到高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的特點,積極發揮示範作用,幫助學生直接感知籃球運動的動作要領,理解動作的結構,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加深學生的印象。

3、教學中重視分層教學的實施

高中籃球課學生對籃球技術的掌握程度和知識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分層教學就可以使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在學習中獲成功與自信。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質狀況和個性特徵進行教師指令分層,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質能力和技術水平自己選擇練習項目和難度進行學生自選分層,如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個層次,層次一:以技術教學為主,簡單戰術配合為輔;層次二:以戰術配合為主,提高技術水平為輔;層次三:以規則裁判為主,糾正技術熟練戰術為輔;層次四:以街頭籃球為主,花樣籃球三人制籃球為輔。這樣就會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習的在自身的“最近發展區”。在分層教學一段時間後,教師要根據學生現有的技術水平和提高幅度進行重新調整,不斷地喚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不斷體會運動的快感。

4、多種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籃球意識

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意識屬於內力驅動系統,對行為實踐具有一定的能動性,往往能夠發揮維持、指向、強化和穩定的功效。一是要在非常有限的籃球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籃球意識培養,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之中能夠把“勤學、多練、深思、善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反覆強化中不斷提高動作技能,有效增進相互配合的默契度,進而形成正確的反射性行動,為籃球意識奠定物質基礎。二是多向學生介紹籃球運動的歷史來源、發展過程、輝煌事蹟及其典型人物,不斷激活和增強他們的籃球運動情趣。三是在日常教學和課外業餘期間,通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見縫插針地向學生近距離地演示一些精彩的籃球賽事,從而有效地刺激他們的視覺和心理。

三、總結

總之,身為一名高中體育老師必須始終分析與革新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在籃球課堂上讓學生體驗到籃球的趣味性,通過系統的訓練讓全體學生獲得應有的學習,逐漸培養學生的籃球意識,讓學生的身心獲得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