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精選15篇)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1

他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精選15篇)

他走了,留下一片赤誠、無限感動。

“盧永根……”追思中,一聲輕喚,讓人淚流滾燙、心潮難平。

有一種信仰,叫赤誠報國;有一種大愛,叫“布衣院士”。

唯物主義者“最後的貢獻”

“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盧永根

20__年8月12日凌晨,87歲的盧永根院士因病辭世。按照他和家屬意見,不舉行任何遺體告別儀式;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科研和醫學教育事業。

這是他作為院士的“最後一次科普”;這是他作為唯物主義者的“最後的一次貢獻”。

盧永根去世後的第4天,他的老伴、華南農大離休教授徐雪賓將一個信封鄭重交給華南農大原黨委書記李大勝:“這是阿盧的特殊黨費,希望組織能夠接受。”

住院的日子,盧永根夫婦堅持着每天清晨收聽廣播、每晚看《新聞聯播》的習慣。夫人每天為盧永根讀報。

“20__年4月17日,盧永根希望學院把教育基金的管理實施辦法制定好”;

“20__年9月27日,組織支部學習黃大年的先進事蹟”;

“20__年10月20日。盧永根在病房全程觀看了十九大開幕直播,他表示,總書記的報告讓他這位老黨員熱血沸騰,備受鼓舞。”

……

這是盧永根參加所在黨支部組織生活記錄。

黨的十九大召開當天,盧永根身體非常虛弱,躺在牀上,插着氧氣管,仍然堅持全程聽完十九大報告,並參與隨後的學習、討論。

“盧永根詮釋了黨性的力量。”華南農大黨委副書記鍾仰進説。

“布衣院士”的“窮”與慷慨

“多幹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説話響一點。”——盧永根

20__年3月,盧永根以夫妻的名義將畢生積蓄880萬元人民幣捐贈給華南農大,成立教育基金,用於獎勵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及優秀青年教師,資助、邀請農業領域國內外著名科學家來校講座。這是當時華南農大建校以來最大的一筆個人捐款。

20__年,他還説服哥哥,將老家兩間兄弟共有的祖屋,以他們父母的名義捐給了廣州花都區羅洞村的國小。

在盧永根夫婦慷慨捐贈的背後,是無法想象的節儉。

退休後,夫妻倆出行坐公交,吃飯在食堂。平日裏,人們總能見到這位老校長、老院士端着一個半舊飯盒,靜靜地與學生們一起排隊打飯。

院士家中的擺設,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破舊的木沙發、老式電視;鐵架子牀鏽跡斑斑,掛帳子用的竹竿,一頭綁着繩子,一頭用釘子固定在牆上;幾張還在使用的椅子,用鐵絲綁了又綁……

華南農大農學院原黨委書記張展基一直記得,一次,他打着雨傘走出校門,突然看到盧永根校長一手拎着包、一手提着皮鞋冒雨往學校裏跑。後來才知道,盧永根的皮鞋是出國或特殊場合才穿的,那天他在省裏開完會回校,正趕上下雨,他生怕皮鞋沾水弄壞,於是有了拎着鞋赤腳奔跑的一幕。

有一年,農學院給參加運動會的教工發了一套運動服和運動鞋,竟然成為盧永根日常生活的“標配”。那雙運動鞋,他穿到脱膠、掉線,去修鞋攤補了幾回,繼續穿,實在不能再穿了才扔掉。他説:“沒到用光用爛還能用,物要盡其用。”

“公家的錢,能省就省。”華南農大農學院教授劉向東回憶,盧永根特別嚴於律己。

20__年,盧永根參加在南昌舉行的全國野生稻大會,會後繼續去瀋陽出差。為了節省住宿費和時間,已是70多歲的他選擇坐夜行火車到北京,再換乘飛機到瀋陽……

科學家的愛與奉獻

“一名真正的科學家,必須是一名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要把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作為自己工作的動力。”——盧永根

雙休日和假期照常工作,早已成為盧永根實驗室的不成文規矩。

盧永根表示,既然選擇了教師的職業,就無怨無悔,從來沒有想過改行。

曾經有一個時期,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生活待遇也較低,有些教師心情浮動。

盧永根説:“不為五斗米折腰,才是真正的科學家。”

1987年,上級擬將擔任華南農學院院長的盧永根調到北京,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兼黨組書記,享受副部級待遇。但盧永根懇切推辭,因為他捨不得離開水稻研究事業。

盧永根是中國著名稻作科學家丁穎院士的學生。1961年,中央決定為老專家配備科研助手,丁穎院士選擇了盧永根。直到1964年10月丁穎在北京逝世,盧永根一直在他身邊工作,跟隨老師跑遍了全國的稻區。

丁穎淡泊名利,勤懇敬業,生活儉樸,學農愛農。這些優秀的品質,深深地影響了盧永根。同時,年輕的盧永根身上共產黨員的可貴品格也影響着丁穎,晚年的丁穎,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盧永根一生從事稻種.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創新利用以及水稻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等基礎性研究工作, 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協助中國科學院院士丁穎開展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温生態研究,丁穎去世後,盧永根主持總結該項工作並參加撰寫《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温生態》,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他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業界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盧永根還帶着學生,悉心保護着1萬多份水稻種質資源並加以研究。如今,華南農業大學已成為我國稻種資源的寶庫。

20__年,聽説在廣東佛岡縣的一處山頂上長有野生稻。盧永根不顧年邁,帶學生去尋找。山上沒有路,佈滿荊棘。到了半山腰,盧永根已經體力不支,但他堅持要去現場,學生們只好架着他爬到山頂。

直到70多歲,盧永根還帶着學生翻山越嶺,到處尋找野生稻種。

有一張當年拍的現場照片,盧永根一手拄拐,一手扶着樹,在野生稻旁笑得格外燦爛。

近些年,盧永根研究團隊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其中水稻25個,大豆5個,甜玉米3個;培育水稻不育系3個。這些品種在華南地區累計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新增產值15億多元,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香港仔”的“中國心”

“日本侵華戰爭的現實教育了我,使我覺醒到當亡國奴的悲慘。我是炎黃子孫,要為自己的祖國復興效力。”——盧永根

盧永根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仔”。1930年,他出生在香港一箇中產階級家庭,從小接受西式教育。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攻佔香港。他親眼看到日本侵略者的兇殘,體味到淪為亡國奴的苦楚,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因香港戰亂,盧永根回到廣東省花縣老家避難。在家鄉逃難的兩年時間裏,盧永根加深了對中國農村的瞭解和認識。

回到香港後,盧永根轉入新開辦的香港培僑中學。這是一所愛國的進步學校,愛國和民族思想活躍。3年培僑中學的學習,成為盧永根走上革命道路的起點。

1949年8月,香港。盧永根舉起右拳,面向北方,莊嚴宣誓加入中共地下黨。

根據黨組織的安排,剛入黨的盧永根進入廣州嶺南大學讀書,領導地下學聯做好迎接廣州解放的工作。1953年,盧永根從華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並留校工作,從此紮根內地,畢其一生研究水稻。

“一名真正的科學家,必須是一名忠誠的愛國主義者。”1994年,盧永根在一封公開信中這樣説。他指出,連為養育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服務都不願意,還奢談什麼為全人類服務?

盧永根曾3次赴美探親訪學,美國的親人竭力説服他留下來,但被他堅決拒絕。

華南農大紅滿堂草坪,35年前的一個夜晚,盧永根曾在這裏作過“把青春獻給社會主義祖國”的主題演講,讓學生們終生難忘。

“我的發言,如果能像一束小火花一樣,點燃你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迸發出熱情,為振興中華而奮鬥,正是我所熱切期待的。”盧永根説。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2

華南農業大學校園內,盧永根院士雕像靜靜地佇立着。

盧永根是水稻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這位把一輩子貢獻給作物遺傳育種學的老科學家,20__年8月12日逝世。

盧永根的一生,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心向黨、一生愛國、一身正氣、一生恭儉,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教育工作者和農業科學家的可貴精神和高尚情操。

“祖國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打心底裏熱愛自己的祖國。”盧永根曾這樣説。

初與終

——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

盧永根祖籍廣州花都,1930年12月出生於香港一箇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在香港接受良好的中西方綜合教育。1941年,在盧永根讀國小六年級的時候,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被日軍佔領。其父將幾位兒女送回老家廣州花都鄉下避難。在花都,盧永根經歷了東躲西藏、衣食匱乏的逃難生活,目睹了日軍的兇殘暴行。

從小經歷離亂苦難,激發了他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家國情懷。

高中時,盧永根不顧家人反對,放棄了在港前途更好的英文學校而選擇在中文學校就讀。1949年8月9日,盧永根在香港正式加入了中共地下黨。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盧永根常把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名言掛在嘴邊。改革開放後,盧永根曾以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留學,在美期間,美國的親人竭力説服他留下來。

“因為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盧永根堅定地説。

最初的使命,深深地融入盧永根的血液之中,成為他一生中不曾動搖的信念。

近年來,因身患重病長期住院,無法正常參加支部活動,他便主動向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黨委提出,希望學院考慮成立臨時黨支部,並獲得了批准。臨時支部每月定期開展組織生活、交納黨費,支部成員一起學習相關文件材料。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盧永根依然不忘黨員身份。盧永根去世後,他的遺孀徐雪賓女士,將用信封裝好的一萬元錢交給學校黨委。這是盧永根生前囑託轉交的特殊黨費。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3

在全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央宣傳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的先進事蹟,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

盧永根,華南農業大學的校長,中科院院士,在20__年3月,這位被病魔纏身的老教授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户,夫婦兩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於獎勵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教師。盧老説:“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組委會於盧老的頒獎詞: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裏。盧老是用自己的行動來詮釋他當初對黨許下的諾言,作為一名團員,一名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我一定以盧老為榜樣,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0__年3月8日傍晚,一名國家的好兒子,人民的好書記,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職,年僅49歲。出身於普通家庭,畢業後當過中學老師,鄉鎮幹部,在縣鄉兩級做過主要領導,始終牽掛羣眾,惦記着羣眾辦實事,解難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羣眾的“幸福指數”。一位始終將人民放在心裏的百姓父母官,組委會給予他的頒獎詞: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尋路,紮實工作,廉潔奉公。牢記黨的話,温暖羣眾的心,春茶記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跡。誰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誰裝在心裏。又是一位為黨獻身的偉人,除了心痛以外,我再次感到自身肩上的重擔的份量。

“有速度的青春,滿是激情的神明,熱愛着崗位,幾回會出生入死,和死神爭奪。這一次,身軀在黑暗中跌落,但你護住了懷抱中,最珍愛的花朵,你在時,如熾烈的陽光;你離開,是燦爛的晚霞。”這是組委會給予楊科璋烈士的頒獎詞。20__年5月30日1點13分,楊科璋在滅火救援中緊急救出一名約兩歲的孩子,但因煙霧太大,能見度低而踩空墜樓。從五樓墜樓時楊科璋緊抱孩子,最終護住了孩子,但是自己卻獻出了年僅27歲的生命。這就是祖國的戰士,黨的同志,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一樣的問題,我依舊會像他一樣履行對黨,對團的承諾,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綱領。

都説中古地大物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那個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玉麥鄉,從1964年到1996年的34年間,桑傑曲巴家是這片土地上的僅有的一户人家。卓嘎,央宗姐妹倆在父親的帶領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來,父女三人以放牧衞生,守護着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日出高原,牛滿山坡;家在玉麥,國是中國。中國是老阿爸手中縫過的五星紅旗,中國是姐妹倆腳下離不開的土地。高原隔不斷深情,水雪鎖不斷春風。河的源頭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國。”黨的好兒女,堅決要維護自己的領土,用自己的青春去守護家園,打心底敬佩她們。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4

此次《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海油劉鋭,黃大年,王鈺,黃大發等人,在此我就不一一例舉她們的偉大貢獻和令人深思的舉動了。還有一個特別的致敬團體---塞罕壩林場建築者。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呼,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是的,前輩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來響應黨的建設,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們更應該牢記並且積極響應團的建設:

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全團的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和行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必須把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頂基本原則統一起來,使黨的基本路線在團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二、堅持先進性和羣眾性的統一。教育、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廣泛團結青年,與青年保持密切的聯繫。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團根本的組織原則。要充分發揚民主,切實保障團員的民主權利。要實行正確的集中,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團的決議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四、堅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團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五、堅持黨建帶團建。把黨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團的建設之中,使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規劃。

六、堅持不懈地抓好基層建設。基層組織是團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團的領導機關要確立基層第一的觀念,發揚務實求實的作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不斷增強基層活力。

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獨立活動,關心青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切實為青年服務,向黨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開展社會監督,同各種危害青少年的現象作鬥爭,保護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5

“農民院士”是幹部羣眾對時代楷模朱有勇的美稱,這個“美稱”形象詮釋了朱有勇的事業,他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事業和農民的需求融合在一起。他説:“論文得寫在大地上,理論成果要放到實踐中檢驗。老百姓説好,才是真的好。”這種踏踏實實,務求實效的科研作風,恰是新時代院士必須的風采,唯有這種風采,才能讓科研成為國家發展強大的能量源泉,人民幸福的動力源泉。

在時代楷模朱有勇身上,他的信念堅定,志向深遠,情懷美好,是新時代黨員的楷模,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標杆,是新時代公民學習的榜樣。

朱有勇的信念堅定,堅定在具體的工作行動中。他把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到脱貧攻堅的行動中,主動到深度貧困區域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在他這裏,信念就是行動力,信念就是主動力,信念就是表率力。他讓時代楷模的“信念”二字閃爍出温暖的光輝,照亮人生之路。

朱有勇的志向深遠,深遠在農民的幸福夢中。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但是,他沒有躺在成果的榮譽殿堂裏安然享受,而是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把科技成果變成農業生產力,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在他這裏,志向貴在落地生根,落到到農民的需求上;貴在開花結果,芬芳在農民的笑臉上。他讓時代楷模的“志向”二字釋放出強大能量,鋪就羣眾致富路。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6

毛相林説,等他從村主任崗位上退下來,他就做下莊人事蹟陳列室的義務講解員,為大家講述下莊人脱貧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莊精神傳承下去,讓來到下莊的人們懂得珍惜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建設和諧富足的美麗鄉村。

毛相林,男,漢族,1959年1月出生,重慶巫山人,中共黨員,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

下莊村坐落在巫山縣竹賢鄉的大山深處,四周高山絕壁合圍、生存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1997年,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挑戰,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整整用了7年時間,終於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修通了人們盼望已久與外面世界溝通的連接路、出行路;出山公路修通後,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時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遊,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蹚出了一條“致富路”……在毛相林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下莊村20__年在巫山縣率先實現整村脱貧,20__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70元(其中,脱貧户人均純收入達11344.56元),貧窮落後的面貌得到了大大改觀。20__年10月16日,毛相林同志獲得“20__年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

毛相林以執着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為一名羣眾身邊的好乾部”。作為一名基層年輕幹部,我們要向毛相林同志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着力解決好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使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7

91歲高齡的陳俊武每天都會準時來辦公室,收看郵件、研究課題、指導項目,風雨無阻。“你是咱國家的‘寶貝’,要注意保重身體。”好友送他枸杞,他説:“沒必要保命,我不能靠‘枸杞’活着。”(20__.9.24中國青年報)

陳俊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被譽為我國催化裂化工程技術的奠基人。曾在在1956年撫順石油設計院創立之前,他已在人造油領域展現了出眾的才華,耄耋之年又指導攻克了煤制烯烴的世界性難題。直到現在,91歲高齡的陳院士依舊不肯鬆懈,奉獻在工作崗位上,這才有了“沒必要保命,我不能靠枸杞活着”這句話,看到這裏筆者不禁想起了鍾揚教授、李德威教授等,他們是多麼的相似啊!一樣的精神、一樣的做法,做着同一件事!陳俊武説:“不能覺得自己不錯了、得到了很多榮譽,就該歇一歇了,回顧自己的經歷,我一直在前進,創新的思想沒有停頓。”陳俊武院士那“不敢歇”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雖然成果已經足夠豐碩,榮譽已經足夠多,但是陳俊武仍然每天勤勉工作、努力思索。他説:“繼續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和退休後應該享受的瀟灑生活相比,確實形成反差,但我在工作中尋找到了樂趣、得到了補償。”九十歲高齡的老者嘴裏尚能説出這種激勵人心之語,那些已經開始“枸杞養生”青年人情何以堪。社會越來越和諧、生活越來越幸福不是青年人越來越安逸的理由。從革命年代到建國初期再到改革開放直到如今,一輩又一輩人在為着社會主義革命、改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當時前輩們的願景,是的,他們的付出得到了收穫,他們的願望也逐漸實現。但是中國夢還在不斷前行,作為新生代力量,我們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中國不斷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做出自己的貢獻,一如我們的前輩們。

借用梁啟超先生的話:“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夢的實現需要青年一代的繼續奮鬥,而這種“不敢歇”的精神則是我們向前奮進的有利法寶,須謹記於心、起而行之。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8

近日,錢海軍被評為“時代楷模”。

平凡人能獲得如此榮譽,更令人敬佩。

錢海軍是浙江慈溪的一名普通電工師傅,他的名字卻在當地人盡皆知。

他説他就是普通人,幾十年如一日做普通的事。

他説的這些普通事,卻點亮了無數百姓的生活,温暖了那些受他幫助人的心。

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他是無數孤寡老人的“親人”,颱風中、暴雨中,總是有他奔波在風雨中的身影。

他守護着那些需要他的人。

簡單的換燈泡,對於獨居的老人來説也是一件大難事,錢海軍有求必應。

頂風冒雨,他都會為老人上門服務。

他知道這些老人有太多的不容易,他也想到自己老了以後,也希望能有一個人能在身邊。

他知道許多老人不方便用手機,製作了一疊卡片,上面寫着他的姓名、聯繫方式,發給每一個家中沒有親人、孩子的老人。

本是為大家服務的電工,卻成了無數人的“義務”親人,這個親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錢海軍不僅及時上門為居民修好電,還經常自掏腰包,幫助獨居老人換個水龍頭、買個小配件。

居委會總會收到大爺、大媽對錢海軍提出的“意見”,説他老是不收錢,連口水都不喝。

20__年,在他的推動下,“千户萬燈”項目走進西藏仁布,錢海軍帶頭參加了志願者服務隊。

嚴重的高原反應讓他痛苦萬般,甚至住進了醫院,病症稍微減輕後,他又趕赴一線,為當地百姓送去亮光。

錢海軍在這裏一果就是7年,他和團隊夥伴走過20多萬公里路,6000多户百姓送去光亮。

看到百姓們看到燈光開心的樣子,錢海軍的心中也是萬分欣慰。

還有許多錢海軍和特殊親人之間的故事,他卻不值一提,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卻得到這麼多人的讚許和認可。

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是錢海軍對工作的負責,是他善良和認真,贏了所有的人的喜愛和尊重。

5月,是勞動者的節日,平凡又熱情的人組成了社會這個大家庭。

這個家庭中的每個人,對生活有迷茫,也充滿了希望,對工作有困頓也富於它極大的熱情。

我們都是平凡人中的一員,卻用善良温暖着人生,用奔跑刷新着目標。

錢海軍點亮了許許多多人的生活,他成了越來越多青年人心中向前的模樣。

他是平民英雄,讓我們看到向上的力量!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9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鈎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近一段時間,朱有勇的先進事蹟被中央媒體集中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幹部羣眾普遍認為,朱有勇是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脱貧攻堅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奮鬥在脱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廣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蹟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10

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時代楷模”稱號,他的感人事蹟在當地引起熱烈反響。

“20多年前,毛相林帶領着下莊人一錘一鑿,鑿通出山路,現在又帶領村民邁向致富路。這種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愚公移山的堅韌精神,值得我們年輕幹部學習。我們要為人民羣眾做實事,在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駐村幹部周勇説。

“學習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蹟,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深深地被打動。”重慶市南川區廟壩村第一書記宋建峯説,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從毛相林身上學到很多。在關鍵時刻,一定咬緊牙關,衝鋒在前,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

重慶市巴南區聖燈山村扶貧幹部謝志耕説,下莊人脱貧摘帽,毛相林這個帶頭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為榜樣,時時處處為羣眾着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重慶市綦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科科長謝邦金説:“毛相林是當代黨員的優秀代表,我們要認真學習他不等不靠、艱苦奮鬥的精神,引導退役軍人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

重慶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方旭表示,激發人民羣眾脱貧致富內生動力至關重要,毛相林等下莊人不等不靠、艱苦奮鬥,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西南政法大學哲學系本科生崔冬贇表示,青年大學生要學習毛相林的奮鬥精神,立志到基層去,將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會的“大我”中去,讓青春之花在廣闊天地綻放。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11

20__年4月1日,我們在校務會上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蹟,我為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而欽佩,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而欽佩。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台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台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們學習她對教育的執着和對工作的努力,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繁重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卻異常突出,她説:“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台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她有着我們教師兩袖清風的高尚品質。張老師前後將國家獎勵給她的獎金50餘萬元全部捐給貧苦地區的教育事業,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蠶,她像蠟燭,她更像光芒萬丈的太陽!

她的精神值得我們全世界人民所學習,因為她有利於在社會主義經濟大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蹟,很有現實意義。

我們學習她淡泊名利 無私奉獻 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 艱苦奮鬥 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工作,爭取做一個優秀的教師

人生的意義就在這個過程上。你要細細體認和玩味這個過程中的每節,無論它是一節黃金或一節鐵;你要認識每節的充分價值。――莊周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12

日前,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向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學習立足崗位創意創新創造的決定,要求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創新路數打法,在全市迅速掀起創意創新創造新高潮。

決定指出,動員全市上下向“連鋼創新團隊”學習,立足崗位,全面、系統、多元、深入地開展創意創新創造,充分激發各行各業各類羣體的激情活力,凝聚廣大黨員幹部、企業家、職工等幹事創業力量,是實現為青島擘畫的宏偉藍圖,立體、綜合、全方位、內生地“搞活”青島這座城,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育先機、開新局,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決定提出,向“連鋼創新團隊”學習,就要發揚他們“激盪思維、敢想善謀”的創意精神,放眼全球看青島,站在未來看今天,點燃全體市民的創意激情,釋放從點到線到面的創意“金點子”,為城市發展建言獻策、貢獻智慧,讓整個城市創意熱潮湧動,形成鼓勵思想碰撞、崇尚創意時尚的濃厚氛圍,匯聚“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的強大創意力量。

決定提出,向“連鋼創新團隊”學習,就要發揚他們“突破自我、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牢牢抓住創新這一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決摒棄按部就班、因循守舊思維,堅決向各類不科學、不高效、不合理的制度流程機制開刀,以改革的視角精簡層級、打破壁壘、拔掉藩籬,特別是在打好15個攻勢、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等重點領域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用新的理念、新的邏輯、新的打法、新的技術創新性開展工作,強力推動青島在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決定提出,向“連鋼創新團隊”學習,就要發揚他們“緊抓快乾、奮勇爭先”的創造精神,緊緊圍繞全市重點任務、重要工作、重大活動,以改革的“衝擊鑽”擊碎前進道路上的難點痛點堵點,運用市場的邏輯、調動資本的力量,在平台搭建、政策扶持、人才引進等方面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支持,為改革者負責、為擔當者擔當,激發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勁頭,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使青島成為成全四海企業家和創業者創意創新創造的“熱帶雨林”。

據悉,“連鋼創新團隊”奮力建成亞洲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和全球首個5G智慧綠色碼頭,為世界自動化碼頭建設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嶄新方案,是科技報國初心的不懈追求者,是“振超精神”的傳承弘揚者,獲得“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勞動模範”、“齊魯時代楷模”、全省“勇於創新獎”、“青島楷模”等榮譽稱號。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13

20__年5月,中宣部授予錢海軍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是燈暖千萬家、奮進共富路的新時代勞模代表,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

52歲的錢海軍是寧波慈溪供電公司社區客户經理,他們主要負責9個社區6萬多户居民的用電服務工作。從用電諮詢到安全巡查等,錢海軍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從1999年開始利用一技之長,在工作之餘為殘疾人、孤寡老人等提供免費家庭電力維修,被大夥親切地稱為“萬能電工”。到現在,錢海軍已經結對幫助了100多人,而志願服務的範圍也從起初的電力維修改造,到後來居民日常生活的煩心事。

23年來,錢海軍沒有換過手機號,手機24小時開機,只為需要幫助的老人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他。

錢海軍還發起成立了志願服務中心,影響帶動着身邊更多人蔘與志願服務。目前,中心有註冊志願者1200多人,發展了25支志願服務分隊,開展了“千户萬燈”“暖心空巢”“扶貧助學”等多個志願服務項目。

把幫助他人當成自己的事,在平凡中發光,錢海軍點亮的是一盞盞燈,匯聚的是社會的温暖,感染了很多人加入到他的行列。這份愛心的傳遞讓更多人體會到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看到社會的進步與美好。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14

被稱為“天涯之國”的智利,是和平方舟入列以來訪問的第43個國家,也是此次任務的最後一站。

“兩國跨越太平洋,距離最為遙遠。”一位智利將領形象地描述,智利與中國正處在地球兩半球相對應的位置上,假如從智利開鑿一條隧道穿越地球,走出來就到了中國。

在瓦爾帕萊索港,和平方舟作為中國海軍艦艇的代表,應邀參加智利海軍成立200週年國際海軍閲艦式活動,與智利、美國、英國、祕魯等國24艘水面艦艇、2艘潛艇和15架飛機同台亮相。

“點贊和平方舟,點贊中國。這艘中國‘大白船’向世界展示了新時代的中國形象。”當和平方舟通過檢閲艦——智利海軍阿爾戴爾號坦克登陸艦時,官兵們軍容嚴整,舉手禮整齊劃一。和平方舟的精彩表現,不僅贏得了智利總統皮涅拉的讚譽,也讓數以萬計的民眾領略了新時代中國海軍的風采。

“今天,我認識了一艘偉大的艦船,她用和平與愛溝通並幫助世界。和平方舟不愧是中國的驕傲。”智利海軍中將岡薩雷斯參觀完和平方舟後,讚歎不已。訪智期間,和平方舟舉行了艦艇開放日活動,接待多國官兵、當地民眾和華僑華人等1500餘人登船參觀。

和平之舟,代言中國。

四年之後再訪巴新,總理奧尼爾説,和平方舟服務巴新人民,有助於增強兩國兩軍的友好關係,非常感謝中國政府和中國海軍。

今年首訪委內瑞拉,副總統羅德里格斯説,和平方舟為委內瑞拉人民帶來合作、友誼、和平的信息,這種國家之間的友愛關係,正是當今世界所需要的,和平方舟的使命令人欽佩,值得歌頌和讚許。

時隔三年再訪格林納達,總理基思·米切爾表示,他要代表政府和人民,對和平方舟過去所做的一切和現在正在做的一切表達敬意與感謝。

在安提瓜和巴布達,總督威廉斯稱,和平方舟不僅送來健康診療,還送來歡樂與希望,這種充滿愛的行動,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和平方舟用一串串壯美航跡握手世界,傳遞友誼,在全球舞台上展現着新時代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

和平方舟醫院船駛抵湯加努庫阿洛法港時,海軍官兵在甲板列隊站坡。江山 攝

有關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的學習心得 篇15

為大力弘揚張桂梅同志的崇高精神,營造對標先進比實幹、爭創一流比貢獻的濃厚氛圍,近日,麗江市開展“六個一”活動,引導激勵黨員幹部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堅守初心使命,為麗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組織開展一次專題集中學習活動。各級黨組織採取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座談交流、聽取報告、專題培訓、主題黨日、黨員活動日、組織生活會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一次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集中學習活動,深入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通過對標學、深入學,講感想、談體會、話心得,教育引導激勵廣大黨員幹部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找準差距,自覺對標,不忘初心、埋頭苦幹,立足崗位、勇擔使命,攻堅克難、紮實工作,對標一流、爭先進位,真正把感動變為心動,把心動變為行動,把行動變為帶動。

組織開展一次“開學第一課”活動。各級各類學校圍繞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認真組織開展一次“開學第一課”活動。召開新學期第一次教職工大會,以“我向張桂梅同志學什麼、怎麼做”為主題開展學習活動,並將“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列為本學期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進師德師風建設。舉辦新學期第一次主題班會,將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以及華坪女高精神播種到學生的心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組織開展一次“黨課開講啦”活動。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結合開展黨員領導幹部講黨課、“學習身邊榜樣”,把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列入黨課內容,組織開展一次“黨課開講啦”活動。進一步深入挖掘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特邀張桂梅同志現身講述感人故事傳説和感人事蹟,製作反映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專題片,層層推薦報送省委組織部和中央組織部,進一步深化學習成效、擴大宣傳覆蓋面,增強影響力,推動在全省乃至全國各級黨組織中掀起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熱潮。

組織開展一次幫扶慰問活動。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結合推進脱貧攻堅百日提升鞏固行動,帶着任務、帶着問題深入“掛包幫、轉走訪”掛鈎聯繫點開展一次遍訪走訪幫扶慰問活動,實地瞭解各項幫扶措施的落實,幫助貧困户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提倡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開展一次自願向張桂梅助學會捐款活動,幫助華坪縣女高解決實際困難。

組織開展一次“抓黨建促創文”主題月活動。以全力衝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大力弘揚“張桂梅精神”,在全市各級基層黨組織中深入開展一次“抓黨建促創文”主題月活動,各級各部門以系統行業領域為單位組建創文“黨員攻堅隊”“黨員先鋒隊”“志願服務隊”,深化共創共建共治,助力文明城市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守好網格陣地,深入社區、走進街頭,緊盯創文測評指標短板弱項,廣泛開展疫情防控、文明交通、扶老助殘、環境整治、秩序維護、文明餐飲、文明宣傳等文明創建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帶動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蔘與的良好格局,凝聚創建文明城市的強大力量。

組織開展一次深度宣傳活動。組織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宣講報告團,持續在全省、全市範圍內開展宣講報告,深入廣泛傳播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邀請組織中央、省、市各級各類新聞媒體,分批次開展集中採訪報道活動,並開設專欄進一步深入宣傳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加大中央和省級媒體平台推送宣傳力度,推出一批關注度高、閲讀量高、點贊數高的重點稿件。深入挖掘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梳理完善張桂梅的100個典型故事傳説,製作推出一部黨員教育視頻片和一部VR網上展館。精心策劃組織,創作推出文學、歌曲、廣播劇、舞蹈、曲藝、美術、攝影、電影等一批以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張桂梅精神為主題的優秀文藝作品,持續擴大宣傳面、提升影響力,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掀起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