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精選17篇)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1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裏,除了春節,中秋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精選17篇)

人們思念什麼?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遠方的親人團圓。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麼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團圓”的象徵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片熱騰騰的肥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鮮嫩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到過這麼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漸漸興高采烈起來,都相互祝福着乾杯。“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飯後,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裏賞月。面前放着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好像今兒個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裏的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着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2

中秋將至,似乎人們都在期盼着,或盼望着一家團圓其樂融融地觀賞者中秋的圓月,或舉頭望月憑藉着這個眾人團圓的日子,徹頭徹尾地將內心對親人對故鄉的思念宣泄一番。我從沒有體驗過遠離自己的獨自處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沒法感受出門在外遠離家鄉的遊子的思念心緒。

中秋夜裏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寂靜,我家的院子裏那幾盞路燈顯得搖搖欲熄。此時此刻,我的思緒我的心情像是被對月思鄉的遊子們傳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輪明月在這幽靜的環境裏顯得是那樣孤獨,那樣純潔,那樣光亮。此時我的心中湧現了無數話語要向這茫茫月色的傾訴。

我不由想到了蘇軾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於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我愛太陽,但我更愛月亮,那種白玉盤似的月亮。在我眼裏,太陽是個豪放,熱情的男孩,而月亮則是個温柔,恬靜的女孩。我愛這種恬靜也愛這種優雅。再望着那輪明月,我感覺她如同天空中鑲嵌着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豔麗,閃閃發光;她如同一塊無與倫比而又價值連城的玉盤,純潔高雅,討人喜愛。瞧,天空飄來了朵朵淡雲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見在雲層中穿行閃光。她擠啊,使勁想鑽出來。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雲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麗的臉蛋,像小女孩撩開了披在額上的烏髮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卻覺得那穿於雲層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詩意。我又發現月姑娘正用月光鋪成一條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請我到她的家裏去做客呢!

今天夜晚,我們一家人來到院子裏,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靜靜的坐着,悄悄的等着,一輪明月的升起,終於,這個小女孩露出了小腦袋,看着人們,好像還有些羞澀,漸漸的,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她,呵呵,也膽大了起來,不停地爬向天空,我們一家人看着她,像看着一塊寶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將眼神兒轉移。

這是,姥姥拿出一盤月餅,給大家分開來吃,每個人都笑眯眯的,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裏美極了!

周圍依舊是那樣的寂靜,我也漸困了,悄悄進入了夢鄉,唯獨只有那輪明月依舊散發着那優雅,温柔的光,依舊是那樣純潔、恬靜。好美麗的月色。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3

又是月圓時,又是中秋節。賞月,吃月餅,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亙古不變的節目,更是對古老中華魂的一種傳承與祭奠。然而面對時下各種洋節的蔚然成風,人們似乎忘了本土節日的精神、靈魂之所在,亦是忘記了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和使命。

有人説過節無非吃吃喝喝,有人嫌棄中秋節回家團圓的老套,有人認為扭捏作態拍幾張照片就是過中秋節,諸如此類的誤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對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怎樣的一種嘲諷?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在繼承中發展,自發展中傳承。尊重先輩,敬仰傳統,這是歷經幾世浮塵砥礪打磨後的悠悠中華魂。祖輩、聖賢的古訓理應此時相追隨,終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國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顏婢膝,甚至數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韓國、日本紛紛搶佔中國的傳統佳節所帶來的市場,更有甚者,將中國的傳統習俗申請成為本國的文化遺產。面對這種文化侵略,作為泱泱華夏的骨肉血親,為何竟這般麻木不仁不為所動?

不只是對待本國節日,乃至中華五千年多少優良傳統,我們已經忘卻它們所真正代表着的,不只是一種形式,更是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自強不息,勤勞勇敢,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再次走向繁榮富強的錚錚鐵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為中華傳統節日於華夏子孫炎黃兒女舉足輕重意義重大,國家才要設立條款予以保護。身在祖國未去過國外的人,對於中華傳統節日於我們的意義或價值,也許並無深切具體的感觸,當你一旦踏出國門,走進異國的領土,能給你力量的,或許就是這中華魂。

傳承,不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繼承,更是對中國曆代所有優秀文化的承續。因為它們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載的歷史見證、精神載體。

傳承中華民族魂,是對古老訓條至理箴言矢志不渝的堅守;傳承中華民族魂,是對民族信仰的頂禮恪守、不悔的虔誠;傳承中華民族魂,是對華夏文明不變的崇敬永遠的守護。

風華是一指流沙,蒼老是一段年華。傳承中華魂,如滄海巫山。歲月如流,沉積萬千後成不為浮華所動的傲岸。中華民族不倒,中華魂還在,將中華民族的旗幟樹立於民族之林,在風雨中堅挺,於磨難中生長,成一棵巍然聳立永遠不倒的柏鬆。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4

秋款款而至,點染出一個豐碩的季節。時光從指縫間穿梭而過,轉眼,又是一年中秋將至,賞月共話團圓成了家家户户永恆不變的約定。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作為團圓、吉祥的象徵,寄託着人們美好的願望,而吃月餅、送月餅就成了中秋節一大習俗。兒時,數星星,盼月亮,眼巴巴地盼着中秋節,因為在這一天,可以吃到平時難得一見的老月餅。兒時的老月餅是用土黃色的牛皮紙層層包裹着的,頂着紅色的蓋頭,用細麻繩捆綁起來,拎在手中穩穩當當。月餅餡多是五仁的,母親告誡我們這種月餅是不能多吃的,吃多了難消化。不知這確是事實,還是當時條件所限,母親為窘迫的中秋節找的藉口。

母親見我們姊妹三個虎視眈眈,便一層層地剝開紙,四個圓圓的、散發着香味的月餅就呈現在眼前了。她先取出兩個,這是要留給老人的,第三個月餅被託在手上時,我們已經把口水嚥了一遍又一遍。月餅被掰開時,我們用眼睛偷偷瞄着別人的,看是否一樣多,要是稍有不均,肯定是要嘟囔一番的。終於,月餅發到了自己手裏,我們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剛剛咂摸出個滋味來,月餅已經全進肚了,細細地舔着手心的月餅屑,猛咽口水,一年的期盼和守望就被這小半個月餅打發了。兒時的我們,多麼希望有朝一日能獨自吃個圓圓的月餅呀!

後來,讀了國中,學業繁忙,中秋節往往是在學校裏度過的。難得中秋恰逢週末,全家齊聚一堂,擺上時令水果,歡聲笑語,匯成了中秋的歡歌。至於舉杯邀明月,把酒問青天,父母是沒有這樣的意識的,在他們眼中,月亮就一直守候在天上,陰晴圓缺,沒有什麼新鮮的,如同他們一直在家守候着子女一樣,幾乎沒什麼懸念。於是,在熱熱鬧鬧地操勞了一整天后,他們早早就上牀休息了,只有我們三個小的會站在院子裏,抬着頭,仰望蒼穹,一輪清輝,月圓如盤,為賦新詞強説愁地感慨一番。

後來參加了工作,不知不覺,日子早已成為一種來來回回的匆忙奔走,不記得中秋節有多久沒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閒話趣事。父母一次次在無望的翹首期待中,白了雙鬢,模糊了雙眼,駝了脊樑。月亮的清輝仍無私地灑滿人間,忙碌中,我們也許早已忘卻,在歲月的長河中,最深情的告白是陪伴。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5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來臨。中秋,是小孩期盼已久的月餅節,更是遊子歸家團圓的喜悦時刻。但隨着人們生活、工作節奏加快,通訊手段的豐富,回家團圓正在成為很多人的奢望。因此,有人感慨,中秋節沒了味道。“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筆者看來,作為中華民族最樸素的情感表達和凝聚力的來源,回家團圓才是的節日禮物。

中秋節,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認為是賞月團圓的節日,其歷史源遠流長,中秋節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説:“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到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一大傳統節日。團圓,是中秋亙古不變的主題,因此,上千年來中秋在華夏文明中一直佔據着重要地位,日本、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皆有與中秋相似的節日。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不知不覺後較長一段時期,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遷移仍將是我國人口發展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現象。這意味着,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面臨節日團圓的問題。

不可否認,如今的許多年輕人常因為工作忙、時間緊、距離遠等原因,無法陪伴在父母身邊,在中秋節回家團圓更成為奢望。筆者看來,年輕人要學會管理時間、提高效率,每逢中秋、春節等傳統佳節時,將更多時間花費在家庭、親人上。要意識到,當我們工作後,父母正在迅速老去,不要把陪伴父母的計劃一推再推,給自己留下遺憾。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對於國家至關重要。因此,從用人單位到國家相關部門,都應充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給予勞動者更多人文關懷,通過建立完善輪休、帶薪年假等假期制度,為家庭團圓創造更多機會。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6

去年的中秋真熱鬧啊,班級裏的同學幾乎全來了,瓜子、薯片、水果更是一大堆一大堆的。大家都圍坐在一起,大人講大人的,我們小孩子也都擠在一塊兒,你一句,我一句地搭聊着,講到最後,大家都笑成一團,小臉都像盛開的花兒一樣。上學時的煩惱,考試時的緊張和鋪天蓋地而來的測試,比賽,都被我們忘到了九霄雲外。在人羣種嬉戲着,追逐着,把從小賣部那買來的塑料光環套在腳上,手上,然後又把光環套到樹上。又有人搞笑的將光環連跟樹連在了一起,蕩起了鞦韆,可環條一下子斷了開來,屁股摔疼了,但大家又一起哈哈大笑了起來……我們的笑聲響徹了整座青山,月亮出來了,她笑盈盈的,看我們。

回想起去年的中秋似乎還歷歷在目,那歡快的笑聲似乎還在我耳畔迴響。

而今日,又逢中秋。我與媽媽又登龍泉山中,靠着欄杆,身旁的古樹在風的邀請下舞着枝幹,搖晃着葉片,如同一位妖嬈的少女。我凝望着天上的一輪明月,彷彿看見了月中嫦娥輕飄的衣裙和纖細的腰肢,她的身邊似乎還有隻一小兔陪伴着。“嫦娥娘娘一人在廣寒宮中,只有玉兔來陪伴她,覺得孤獨嗎?” 回首眼前,來賞月的人雖多,但卻看不到同班同學。

聽媽媽説,他們都在學興趣班呢,什麼作文班,奧數班,英語班……他們抽不出時間。

轉念一想,年級越來越高,作業也越來越多,大家對成績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自己不也產生過去興趣班學習的念頭嗎?雖然不能盡情玩耍,但為自己的將來打上一份基礎呀!如果用自己課餘的時間換得一份好的成績,誰不願意?!“媽,咱們也回家了吧!”我笑着對媽媽説,“我也要去學習囉,我也要更上一層樓,爭取更好的成績!”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7

盼星星,盼月亮,中秋節終於被我盼來了,我又可以吃月餅、賞月咯!

早上一起牀,就看到太陽公公露出了笑臉,今天又是一個大晴天,我的心情好極了。中午姥姥燒了許多我愛吃的菜,有可口的小雞燒板栗、脆脆的清炒藕片,香噴噴的紅燒鴨子……飯後我還吃了找最愛的蛋貴肉鬆月餅。

我最開心的就是賞月了。今天的夜空格外寧靜,皎潔的月亮像玉盤一樣掛在天空,月亮的周圍閃爍着許多明星。我拿出我心愛的寶貝——天文望遠鏡,它有着長長炮筒般的身子,兩頭有厚厚的鏡片,三條又細又長的支架腿和三隻小腳丫。我把它對準天上又圓又亮的月亮,哇!月亮好大呀,那上面有許多山峯和隕石坑,我想,這些山和坑是不是嫦娥姐姐的廣寒宮呢?坑裏是不是會有一隻可愛的小玉兔呢?

仰望星空,想象着嫦娥姐姐和玉兔的孤單,再看看我們一家其樂融融在一起賞月、彈琴的場面,頓時,我覺得自己好幸福!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希望我們每一天都能團團圓圓,幸福開心。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8

這是一個難忘的中秋。

雖然過去許久了,但它仍然深深烙在我的心中,永遠難以抹去。

之所以難忘,並不是它與過去的中秋有什麼特別的不同,而是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讓它變得温馨、變得讓人感動、變得讓人難以忘懷。

中秋臨近,工作任務仍然緊迫,雖然放了三天中秋假,但所裏絕大多數民警仍然戰鬥在崗位上。中秋月圓人團圓,誰都希望中秋這天與家裏人團團圓圓在一起,吃吃月餅賞賞月。但這天我們卻讓家人失 望了,不僅沒能與他們一起團團圓圓吃頓團圓飯,更連月餅都沒能給他們捎回一個。因為所裏資金緊張,拿不出一分錢,中秋這天只能讓大家空手而歸了。還好,這天我與“朱老師”等人值班,不能回 家,避免了家裏人問要月餅的尷尬。雖然是在所裏與弟兄一起過中秋,但中秋畢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總要有點過節的氣氛和樣子,不能與平常一點分別都沒有就這樣過了吧。“朱老師”大概感覺到了 大家的失望與尷尬,於是他悄悄地跑到街上自己掏腰包為我們買來了月餅,還為廚房加了菜,讓幾個值班的弟兄一起在所裏過上了一個快樂難忘的中秋。吃着他添加的好菜,啃着他買來的月餅,大家眼 裏噙滿了淚水。

兄弟之間不言謝,記着這份情就行。

“朱老師”,我們會永遠記住你的!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9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這一富含文化底藴的傳統佳節如期而至。團圓是最能體現中秋文化的符號。然而,隨着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人們在追求團圓之外,賦予了中秋文化新的時代氣息,讓中秋佳節過得更有意義。

賦予中秋文化奉獻精神內涵。對多數人來説,中秋意味着團圓。但是,還有很多人,中秋團聚對他們來説成了奢望。駐守邊防的軍人何嘗不想回家團圓,但他們不能放下手中的槍;工地上的工人為給孩子多攢些學費,只能把對家人的牽掛記在心頭;鐵路衞士為了千千萬萬遊子的團圓夢,把回家團圓化作一句遙遠的祝福。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的奉獻者,比如:警察、醫生、消防員、快遞員、環衞工人等,為了更多人的團圓和幸福,他們選擇了堅守崗位,他們的奉獻精神為我們中秋團圓增添了力量,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奉獻成為中秋文化內涵中最美的音符。

無獨有偶,在中秋節來臨之際,來自武警上海總隊機動二支隊五中隊的14名“兵兒子”,和當地的7户“空巢老人”一起攜手出遊,共享團圓喜悦。在別家都能團圓的時候,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更需要關懷和温暖社會上還有很多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需要社會的關愛和幫助,我們要在中秋節團圓之際伸出援助之手,弘揚友善、互助的精神,多組織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貧困家庭的公益活動,讓他們也能感受到中秋團圓的美好,體會到社會的關愛和温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們傳承中秋節的傳統文化,也要賦予其新的內涵,弘揚時代精神,讓中秋文化更有時代氣息和韻味。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10

又是一年月圓時,又是一年中秋月。今天我們懷着無比輕快的心情,迎來了20__年的中秋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的形成過程,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包括中秋節在內的中國傳統節日,是代代中國人貢獻給世界和未來的文化財富。中國人也越來越重視中秋節,尤其是在國務院把中秋節定為了中國傳統三大法定節日之一後,我們對中秋節的熱情也越來越高。作為離鄉在外的我們,當然希望可以好好的過我們的中秋節了。

今年的中秋,沒有親人們在身旁,沒有很亮的月亮和月光,沒有昂貴的月餅。但我們每個人都過得很開心,很滿足,也許這是我們第一次和這麼多人過中國傳統的中秋節。這是到今為止,我過的最特別的一次中秋,和一羣年齡相仿、志同道合的同學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享受屬於我們年青一代的中秋,表達我們心中的中秋情節。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11

每個家鄉都有不同的風俗,但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從古至今留給我們世人的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象徵着我們家家户户團圓美好。想起中秋節那會兒,我的心情十分激動。

因為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我們一家回到了鄉下,爸爸媽媽、妹妹、爺爺奶奶都齊聚在一起,一家6口人圍坐在圓桌前,談笑風聲、其樂融融的啃着味道不一的小月餅,一起共賞月圓,真是一幅家好月圓的景象。當爺爺説起今天的月亮特別圓,像一個水晶大圓盤掛在高空中時。

我的腦海突然閃現出一首詩:《水調歌頭》。然後我就故作詩人般的腔調,雙手放在背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千里共嬋娟。

剛朗誦完,爺爺奶奶就拍手叫好,雖然他們不懂我説的什麼意思,但是,還是對我讚不絕口。這時,妹妹也不甘落後,為我們大家表演了一段拉丁舞蹈,我們一家人融入在天倫之樂中。吃過月餅後,媽媽帶着我們走到屋外的空地上,爸爸抱着煙花走到空地中央,準備把我們歡度中秋節的快樂與天空一起分享。

“砰!砰!砰!”煙火迅速的飛向天空,漂亮極了。有的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菊花,有的像一條高大威武的巨龍,有的像一絲絲色彩斑斕的綵帶,還有的像流星一掠而過。我和妹妹興奮得蹦來蹦去,高興得合不攏嘴,喊道:“啊!太漂亮了...”

然後,在一旁的媽媽,用手機拍下了天空中每一朵花綻放的瞬間。中秋節讓我們感覺的不單單是一個簡單的傳統節日,更讓我們體會到一種凝聚力,一種家的温暖。一個美好的中秋節,一個團圓的大家庭,就在快樂聲中結束了美好的一天。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12

聽天氣預報説,明天中秋節是陰天,晚上看不到月亮,所以我決定就在今天晚上提前欣賞月光美景!

下午六點鐘,我就迫不及待地盼望着月亮早點出現。等啊等,終於捱到了晚上,我興高采烈地跑到了我家樓下的學校操場上,仰起頭眺望着漆黑的夜空,月亮終於羞羞答答地爬入了我們的視線!月亮可真亮啊,好像一盞明燈,掛於天際,真可謂月朗星稀;月亮可真圓啊,圓得好像一個毫無瑕疵的圓盤,鑲嵌在空中;月亮可真大啊,我每天都觀察月亮,好像唯獨今天的月亮顯得最大!我不知不覺地陶醉在這寧靜的皓月當空的美景之中!

忽的,一片烏雲好像把月亮遮住了一點,我皺起眉頭,仔細地盯着烏雲和月亮。隨着空中細微的清風,月亮一會兒被雲朵遮掩,一會兒又倔強地跳出了烏雲的包圍!此時的情景讓我想起了宋代着名詞人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又想到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話。是啊,今天晚上看到的情景不正是這句話的具體描述嗎!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有悲歡離合,有陰晴圓缺,主要的是要我們積極地去面對;人生當中,悲傷過去了歡樂很快就會到來;離別過去了,總會有重聚的一天!所以,讓我們積極樂觀地看待生活,努力去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13

今天是中秋節,吃完晚飯,我早早地趴在窗户上,等着看月亮。

可是,我等來等去也沒有看到月亮的影子,整個天空灰濛濛的一片。媽媽説:“可能是下了雨,今晚看不到月亮了。”我不甘心依舊遙望着天空,心想:一定是月亮姐姐在家睡懶覺呢!我默默地朝着夜空喊道:“月亮姐姐,月亮姐姐,天黑了,快出來!”可是,一點不管用,天空變得更黑了。沒有看到月亮,我覺得很失望。奶奶説:“這有什麼,不是説‘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嗎?’我們明天一起看!”

我盼着明天的月亮會又圓又大。當我轉身準備睡覺時,卻猛然發現月亮已經高高地掛在天邊了,我高興地喊道:“出來了,出來了,月亮姐姐出來了!”她一定是聽到了我的叫喊醒來了。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14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難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題記

今天是全球華人盼望已久的中秋節。我想,今天的月亮與平時比肯定特別圓、特別亮,因此,我盼望萬籟俱寂的夜晚。

我們這次去姥爺的新樓過中秋,剛打開家門就看到姥姥和姥爺忙着給我們包餃子。他們相互招呼着,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

陽光把人間最後一抹光帶走之後,月亮出來了。我們把桌子放在陽台上,全家圍坐在一起,上面放滿了月餅、瓜果。月餅大小不等,餡也不同,有五仁的、紅豆沙的、綠豆沙的等許多品種。我們大家圍坐在一起,説説工作、學習中的事,嘮嘮家常事……

“月亮出來了!!!”不知是誰説了一句,大家悵望天空。只見月亮十分圓、十分亮,我目不轉睛地盯着月亮,不禁被她美麗的面貌吸引住了;月亮穿着白色的紗衣,嫻熟而又安詳,温暖而又和藹。她那銀盤似的臉蛋透過樹梢,照在人們幸福安詳的臉上。我張望着,企圖找到居住在月亮上的嫦娥仙子和她那可愛的小白兔。我想,嫦娥現在是不是和我們一樣在廣寒宮望着我們呢?想到這,我不禁一下子笑了起來。

姥姥把最大的一個月餅切開,全家有七個人,姥姥用心切開,切成尖尖的長塊。月餅吃到嘴中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

我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餅,看着美麗的月亮,心中想着:明年的中秋,月亮一定更美更圓。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15

去年中秋佳節,我們一大家人都興高采烈地趕回外公家共度佳節。飯桌上,我們説説笑笑,品嚐着各種美味佳餚。

飯後,我們來到寬敞的露台上賞月。大人們忙着在桌子上擺月餅、鴨梨、蘋果、葡萄、板栗……,我和哥哥姐姐則在一旁打鬧。等大人們忙完,一家人便團團圓圓、其樂融融地圍着桌子坐在一起,真是人月兩圓了。

我看了看桌上的東西説:“為什麼桌上的東西都是圓的呢?”外公和顏悦色地説:“中秋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這天人們慶祝豐收的喜悦和欣賞美麗的月色,月亮在這一天是最圓的,會讓人們想起自己的親戚和朋友,人們團聚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享受美餐,團團圓圓的。”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這時,我抬頭仰望天空,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空,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照得亮堂堂的。遠處有幾顆閃閃爍爍的小星星。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温暖過於熱烈奔放,而行光又孤單、冷清了一西,只有這温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恰到好處。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世界完全籠罩在那聖潔的氣氛裏。不知什麼時候,眼前那美麗的景色被一片烏雲遮住了,過了一會兒,月亮又漸漸地擺脱了陰影的籠罩,月光又重新灑向大地。

中秋夜晚的景色太美了,外公那語重心長的話,在我腦裏怎麼也揮之不去。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16

以製作水果沙拉為主題的”團團圓圓中秋節“活動於9月28日在花蕊幼兒園成功舉行了,家長們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活動,這體現了家長們對孩子們的關注以及對我們工作的支持。這一活動主要是讓活動總結網寶寶們感受一下在這個大家庭中和小朋友們一起過節的氛圍,感受團結的力量,同時教育孩子們有好東西要先分享給爸爸媽媽。

這次活動無論是從設計還是流程都很完美,能夠調動起孩子和家長們的積極性。讓寶寶們和家長們互相配合,共同動手製作屬於他們自己的水果沙拉,家長們千思百異,製作的水果沙拉也各有千秋。

這次活動儘管有很多閃光點,但也有很多瑕疵,由於人比較多,家長們比較興奮,使得開始現場比較混亂,活動沒法繼續進行,經過園長和主持人的多次提醒後活動才慢慢步入正軌,得以進行。

最後針對這次活動我們採訪了幾位家長,家長們都説這次活動特別有意義,能很好地促進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增長孩子的知識,教會孩子要感恩,要團結,希望我們以後能經常舉行這樣的活動。

活動結束了,家長們離開了會場,看着滿地的垃圾園長心情很複雜,我們總是告訴孩子們要愛護環境,而今天家長們當着孩子的面兒這樣做,孩子們以後會不會效仿呢?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希望我們以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家長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無規矩不成方圓,希望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朋友們以後都能自覺遵守我們的紀律,愛護我們的環境,給我們這個大家庭所有成員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中秋節文化心得體會 篇17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歡聚一堂,品嚐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願。我爸爸是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忙於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都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想到這裏,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晚上,我和媽媽回奶奶家過節。吃完團圓飯,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賞月。

月亮害羞地蓋着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裏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弟弟看着這一輪高空中的明月,側過臉俏皮地問:“姐姐,這是白銀盤嗎?”我聽了這句話覺得好氣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詩《古郎月行》,故意在賣弄呢。於是,我們衝着月亮大聲朗誦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我倆邊聊邊津津有味地吃月餅,有五仁的、蓮蓉的、叉燒的……我最喜歡的還是雙黃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這時,爸爸説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相傳古時候,一位叫后羿的人娶了一位名叫嫦娥美麗善良的妻子。后羿從王母娘娘母求得一包不死藥,被一位心術不正的蓬蒙得知,他手持寶劍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拿出不死藥吞了下去,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他們娓娓動聽地講,我聽得津津有味。

這個中秋節,我不僅品嚐到了月餅酥脆的味道,而且還了解到了嫦娥奔月的傳説,感受到閤家團圓的氣氛。真是一個難忘而又快樂的中秋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