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通用18篇)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決頂上去!”身患“漸凍”絕症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帶領着全院240多名黨員,全部挺在急難險重一線。“事上見”是中國人衡量一個人行不行的重要標尺,重大關頭、關鍵時刻,事上最見精神,事上最考驗幹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當前廣大黨員幹部的重大政治任務,能否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是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這塊“試金石”探出了幹部的態度、亮出了幹部的作風、試出了幹部的能力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通用18篇)

磨一磨“試金石”探出幹部的態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形勢嚴重。農曆新年第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就對加強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強調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我也上!”“我是黨員,還是社區書記,關鍵時刻決不能請假。”等等無數衝鋒在一線的黨員幹部用真摯情懷、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勇於擔當作為,贏得了人民羣眾的信任和支持。相反,那些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一問三不知”幹部必然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被照出“原形”、被質疑、被問責。當黨員幹部真正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忘“生命重於泰山”的囑託,端正態度、不畏艱險,定能守護好人民羣眾的生命健康。

照一照“試金石”亮出幹部的作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期,“國有戰,召必至,戰必勝”的信念不僅是醫護工作者的真實狀態,更應該是廣大黨員幹部擔當作為的過硬作風。在時不我待的緊急狀況下,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守崗位、主動作為、勇於擔當,堅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來,不折不扣地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認清肩負的責任使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用更果斷、更有力、更科學周密的舉措,更紮實、更細緻、更“硬核”的作風,堅決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既然沒有什麼歲月靜好,那就在戰“疫”一線做為人民負重前行的黨員幹部。

敲一敲“試金石”試出幹部的能力。能否切實維護好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既考驗幹部是不是能夠守初心擔使命,又考驗幹部治理能力有沒有跟上時代要求,在危重時刻能不能挺身而上。在這場戰“疫”中領導幹部成了人民羣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重大決策是否科學準確,危機處理能否迅速破題,資源調度是否合理通暢,輿論引導能否客觀積極等等,都是疫情防控工作中幹部治理能力的具體體現,領導幹部能力如何,疫情防控阻擊戰這塊“試金石”一試便知。這就時刻提醒着廣大領導幹部,羣眾關切在哪裏,需求在哪裏,工作就應該做到哪裏,及時迴應羣眾關切,不厭其煩答疑解惑,深入一線指導工作,加強宣傳消除恐慌,協調保障生活供應,只要把黨中央部署決策落細落實,俯下身子耐心做好工作,在這場戰“疫”中試出來的一定是人民羣眾的“幸運石”。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着14億國人的心。“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在防控疫情關鍵時期,黨員幹部要不懼危險、逆行而上,堅定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用堅守和奉獻,為廣大人民羣眾構築起一道健康防線。

在聽黨指揮中“忠初心”。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聽取彙報,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越是危險時刻,越要聽黨指揮。黨員幹部能否響應黨中央號召,能否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直接關係疫情防控的效果。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級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推動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落細,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保駕護航。

在履職盡責中“守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要求,“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正是心中那份割不斷、扯不開的責任牽掛,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才能掛帥專家組組長,身患漸凍症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才能咬牙堅守崗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需要人盡其責、各司其職。廣大黨員幹部要爭做疫情防控“主力軍”“主心骨”,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擔負起自己的職責使命,匯聚成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硬核力量”。

在矢志為民中“踐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疫情防控阻擊戰本質上是人民利益保衞戰,是無硝煙的人民戰爭。黨員幹部要切實把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轉化為戰勝疫情的具體行動,自覺走在防疫知識宣傳最前面、衝在人員摸底排查最前頭、站在羣眾隔離防治最前列,用實際行動為人民羣眾擋風遮雨,努力成為羣眾信得過、可依賴的“貼心人”“暖心人”。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這場看不見硝煙的突發“戰疫”,就是一次對初心的全面檢視。黨員幹部要大力發揚“我是黨員我帶頭”的精神,用奉獻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在重症病房,白衣戰士們仍在日夜堅守。今天(3月18日)的《一線抗疫羣英譜》,我們來認識吉林省援鄂醫療隊的一位護士長高嵐。

對高嵐來説,這天是個好日子,她要為25牀的患者撤掉呼吸機。這位77歲的老人已經插管治療17天,終於脱離危險要恢復自主呼吸了。

都知道給患者插管時異常兇險,但拔管時的危險係數其實一點也不低。由於不能使用鎮靜劑等藥物,患者是保持清醒的,因此拔管時患者更容易咳嗽,大量攜帶着病毒的分泌物就會噴濺出來。

真正的考驗在接下來的幾分鐘。剛剛拔管的患者很容易因為喉頭水腫導致無法呼吸,高嵐和牀旁待命的麻醉師、ECMO團隊,隨時要做好搶救和二次插管的準備。

拔管操作一切順利。接下來,護士們就要24小時輪流守候在老人牀旁,為老人叩背排痰,詳細檢查每一項監護指標。

重症患者大多有基礎疾病,除了氣道的護理,哪個牀的患者需要檢查下肢靜脈血栓,哪個牀新生了皰疹,高嵐都記在心裏,悉心照料。在護士們的眼中,高嵐就是這樣一個兢兢業業又細緻周到的人。

今年50歲的高嵐從事護理工作已經30年,曾經參加過抗擊非典的戰鬥,20__年,又在汶川抗震救災的戰鬥中火線入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她又一次衝到了一線,帶領着100人的護理團隊整建制接管了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一個重症病區。

過去的一個多月,高嵐所在的醫療隊已經成功從生死線上拉回35位患者。現在,儘管患者們恢復得越來越好,但高嵐緊繃的神經一刻也不敢放鬆。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9月25日上午,一場重要會議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主席台上,福建省公安廳黨委委員,福州市政府副市長、公安局局長,一級巡視員潘東昇的座位卻一直空着。

“我就坐在台下,多麼希望潘局只是去接電話處理緊急事情,馬上就會回來,可他一直沒有回來。”回憶當天的場景,福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施玉安數次哽咽,“我一直感覺他沒有走,還在指揮我們戰鬥……”

當天12時35分,潘東昇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倒在了會議的安保維穩工作崗位上,經全力搶救無效,因公犧牲,年僅57歲。

從警37年,潘東昇曾榮立個人二等功兩次、三等功1次,20__年榮獲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個人嘉獎。10月14日,福建省委發佈決定,追授潘東昇“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進一步引導和激勵全省黨員、幹部振奮精神,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毅然選擇人民公安事業

20__年8月22日,在福州市閩侯縣荊溪鎮桃田村龍山會議紀念館,參加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時,潘東昇鄭重地在留言簿上寫上了一句話——“永葆對黨的無限忠誠!”

這句話既是潘東昇對福州公安隊伍的深情寄語,更是他一生的執着信念和動力源泉。

1984年,潘東昇以全班第一的成績,從福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軟件專業畢業。“當時,國家信息化產業正處於起步騰飛階段,不少同學勸他下海經商,老師也勸他出國深造,但他毅然選擇了人民公安事業。”潘東昇的大學同學和摯友郭建回憶説。

面對同學們的不解,潘東昇説:“是黨培養了我,人民警察是為羣眾做事、保護一方平安的崇高職業,我想加入這支光榮的隊伍。”

從福建省公安廳的科技信息化專家到三明市公安局局長、福州市公安局局長,潘東昇在公安隊伍一干就是37年。

“我對潘局印象最深的,是他到任福州後上的第一次黨課。”福州市公安局二級警務專員黃作璋説。在課堂上,潘東昇扳着手指給全市民警算“政治賬”“經濟賬”“感情賬”,脱稿講了兩個多小時,告訴大家要忠誠、乾淨、擔當,珍惜這身警服。

潘東昇是這麼要求別人的,也是這麼要求自己的。

“無論你在哪一個應酬上看到我,你都可以直接上來打我兩巴掌!”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局長林能響回憶説,在一次全警大會上,潘東昇拋下這句響亮的話,要求大家隨時都可以監督他。

作為省會中心城市公安局局長,潘東昇麾下萬名公安民警,利益牽扯方方面面。但在今年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卻沒有收到一封關於他的舉報信。

在潘東昇心裏,只有個人的乾淨,才有做人的底氣、做事的硬氣、做官的正氣。

“老百姓邁進公安機關大門就是警情”

接處警工作是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維護治安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民警與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一項工作。

“老百姓有時會反映民警在接處警中存在推諉扯皮的情況,雖然已經要求‘首警責任制’,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福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隊支隊長宮偉説,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潘東昇多次深入基層調研接處警情況。

“我認為,老百姓從邁進公安機關大門那刻起就是警情,哪怕是門口的一棵大樹倒了,只要是老百姓向警察反映的,我們就要接警。”潘東昇説。

從20__年7月開始,福州市公安局推出了接處警“首接首移責任制”,從源頭上解決基層一線“誰接警、誰處警”問題,大大提升執法質量和效能。

20__年1月至9月,福州公安機關接到羣眾有效報警近93萬起,羣眾對公安民警接處警滿意率達97.94%,位居全省前列。

羣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如何實現民生案件快偵快破,這也是潘東昇經常思考的問題。

他帶領福州公安在全國省會城市首開先河,建成一體化運行、集約化管理、24小時實戰化研判的合成偵查中心、合成情報中心,對有力震懾犯罪、快偵快破案件起到重要作用。

以“兩搶”(搶劫、搶奪)案件為例,福州市“兩搶”案件發案數從20__年的700多起減少到20__年的77起,破案率達100%。20__年,福州市治安狀況滿意度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位列前5名。

“儘量讓羣眾少跑腿、不跑腿”

福清市是著名的僑鄉,出入境證件的辦理需求非常大。為了小小的一本證件,羣眾經常要排隊、託人、找關係。為此,福清市公安局準備進行改革,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但在當時,全省乃至全國還都沒有先例。

時任福清市公安局局長的陳明俤為此專門請示潘東昇,潘東昇對他説:“凡是有利於羣眾的事情我們都要做。在服務羣眾上,我們就是要把‘有權力’變為‘沒權力’,儘量讓羣眾少跑腿、不跑腿,我全力支持你。”

按照潘東昇的思路,福清市在福建省首創出入境24小時自助受理服務中心,羣眾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從原來的7天變成“立等可取”。

心繫羣眾、人民至上。37年的從警生涯,潘東昇始終忠實踐行着“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宗旨。

在三明市的鄉鎮農村,騎摩托車不戴頭盔,曾經是一個普遍現象。“有的羣眾嫌麻煩,也有的是因為家庭困難不想花錢買頭盔,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很容易造成死傷的悲劇。”三明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肖敏回憶説。

20__年,潘東昇到三明市公安局任職後,大力倡導“管理要硬到不敢為、服務要暖在心坎上”的執法理念,引導民警們“處罰不是目的,一定要幫助羣眾把頭盔戴上去”。

此後,三明市公安局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頭盔行動”,推出了一系列羣眾喜聞樂見的管理新舉措,如從原來罰款100元到不予處罰但要求羣眾當場買頭盔戴上,還有的派出所購買頭盔讓羣眾臨時借用,並給困難羣眾送頭盔……

如今,三明市鄉鎮農村的馬路上,騎摩托車戴頭盔已成為羣眾的自覺習慣,交通安全意識越來越強。

“你放心,天塌不下來”

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老平房宿舍裏,一張窄小的木牀、一張破舊的桌子,被子潮濕散發着黴味……

20__年5月,潘東昇到三明市任職沒多久,就來到離主城區最偏遠的巖前派出所看望民警。當得知在全市96個鄉鎮派出所中,有一半以上的條件都如此簡陋時,他當即向民警們承諾:“我一定要給大家一個温暖的家!”

很快,三明市公安局全面推開“暖警工程”建設,擠出資金改造鄉鎮派出所硬件設施。現如今,三明市基層派出所都有了食堂、浴室、洗衣房、健身房、文化室“五大件”,民警宿舍有電熱毯、熱水器、空調、電視機“四小件”,營造了一個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環境。

潘東昇對民警的關愛,不僅暖在民警身上,更暖到民警心裏。

福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潘臻穎曾在福州市羅源縣公安局任局長。她説:“每當在工作中遇到重要情況需要向上級請示時,潘局總會給我非常明確的指示,他從來不怕擔責任,還常常説,‘放手去幹,天塌不下來’。”

潘東昇愛民、愛警,也愛家。只不過,他對家人的愛表現得更深沉。

在處理潘東昇身後事時,民警發現他貼身使用的一個錢包,邊緣早就掉色破損,裏面還夾着一張老照片。

“這個錢包他已經用了30多年。裏面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合照,他一直帶在身邊。”潘東昇的愛人袁秋榕説。

每次回家吃到熱乎飯,潘東昇都會對妻子説謝謝。看到別人節假日去旅遊,他也經常會對妻子説對不起。“他説退休後也帶我去旅遊,但他説話不算數。”

在袁秋榕心裏,潘東昇的食言又何止這一次。“他還經常跟我説,‘你放心,天塌不下來,因為我比你高,由我給你頂着。’可是現在,天真的塌下來了。”

一個人守護一座城,一座城送別一個人。潘東昇犧牲的消息傳開後,逾萬名公安民警、幹部羣眾為了再看他一眼,自發前往弔唁、哀思緬懷。當靈車緩緩駛過時,大家噙着淚水揮手、致敬,用普通話、福州話哽咽地喊出內心的不捨:“潘局,一路走好!”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典型就是旗幟,榜樣就是力量。8月5日上午,全省學習宣傳許帥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省人民會堂舉行。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省領導鄧凱、段喜中、徐濟超、龔立羣等接見報告團成員並出席報告會。

報告會上,報告團5名成員分別以同事、朋友、父親、護士和記者的身份,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深情講述了許帥同志的先進事蹟。整場報告樸實真切、感人至深,報告人幾度哽咽,台下聽眾幾度淚下,現場多次爆發熱烈掌聲。

高曉兵、鄧凱等在接見報告團成員時,詳細詢問了許帥的身體狀況和治療情況。高曉兵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許許多多、千千萬萬像許帥這樣優秀的基層黨員幹部。希望報告團成員用許帥的精神講好許帥的故事,讓更多的人瞭解許帥的先進事蹟,感悟許帥的高尚品格,弘揚許帥的擔當精神。鄧凱指出,許帥是我們身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生動典型,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時代楷模。希望全省黨員幹部發揚許帥生命不息、戰鬥不止,敢於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許帥現任安陽市救助管理站站長,他創新探索“公開招標購買服務、醫助結合站內照料”救助管理模式,紮實推進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20xx年12月,在被確診為胃癌四期的情況下,他仍以樂觀、豁達的態度與病魔作鬥爭,以樂於奉獻、只爭朝夕的勁頭履職盡責。20xx年6月,省委授予許帥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xx年7月,民政部授予許帥“孺子牛獎”。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時學雷鋒的好日子,街上的好人好事源源不斷。大家都滿帶笑容把家裏的掃把,抹布,水桶,鏟子,鐵鍬等勞動工具都帶來了。

大家分工合作。女生拿抹布和掃把,男生拿鐵鍬和水桶。接着。紛紛開始打掃。有的同學擦瓷磚;有的同學擦玻璃;有的同學接水;有的同學掃地;有的同學鏟地下的髒東西;有的同學買水給他們喝。打掃衞生室,我看到了團結的集體,優秀的青少年,愛勞動的精神,同學的有愛和諧。

同學們打掃完衞生後,一路幫助有困難的人,一路看撿垃圾就撿。我覺得同學的行為和精神很只得我們學習。而且我們也覺得“勞動再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在這我在提醒大家益句“勞動最光榮”。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華坪女高在華坪縣城邊的一個小山包上,學校的大門並不闊氣,教學樓的牆面也已有些斑駁。這所其貌不揚的學校,曾是張桂梅遙不可及的夢想。張桂梅原本和丈夫一起在大理一所中學教書。1996年,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39歲的張桂梅便主動申請從熱鬧的大理調到偏遠的麗江市華坪縣工作。

到華坪縣教書後,張桂梅發現一個現象。“很多女孩讀着讀着就不見了。”她説,一打聽才知道,有的學生去打工了,有的小小年紀就嫁人了。20__年,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成立,捐款的慈善機構指定要張桂梅當院長。她擔任院長後逐一瞭解福利院孩子們的身世發現,不少女孩並非孤兒,而是被父母遺棄的。

一次家訪途中的偶遇,更是讓她痛心不已。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呆坐在路邊,滿眼惆悵地望着遠方。張桂梅上前詢問,女孩哇的一聲就哭了。“我要讀書,我不想嫁人。”女孩一直哭喊着。原來,女孩父母為了3萬元彩禮,要她輟學嫁人。

張桂梅氣沖沖地來到女孩家,對她的母親説:“孩子我帶走,上學的費用我來出。”可女孩的母親以死相逼,張桂梅實在拗不過,只能放棄。

“後來我再也沒找到她,這是我一輩子的遺憾。”張桂梅説。自此之後,一個夢想漸漸在她心中萌生:辦一所免費高中,讓大山裏的女孩們都能讀書。

但這個夢想很快遭到身邊人的反對。“我是給她潑冷水最多的人。”華坪縣教育局原局長楊文華回憶説,“雖然她讓我很感動,但我知道辦一所學校有多難。”

20__年,張桂梅和楊文華一起出差。一路上,她反覆講述自己的夢想,想説服這位局長幫忙。

“你知道建一間實驗室要多少錢嗎?”楊文華問。

“要兩三萬元吧。”張桂梅回答得有些露怯。

“她太天真了。”楊文華説,張桂梅當時因為帶病堅持教書、教學成績突出,還在華坪縣兒童福利院收養了多名孤兒,先後獲得了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等諸多榮譽,但她只是一名一線老師,沒有管理經驗,對建一所學校毫無概念。

楊文華不知道,張桂梅當時已連續幾年假期到昆明街頭募捐。她把自己獲得的榮譽證書複印了一大兜,在街頭逢人便拿出來請求捐款。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放下尊嚴募捐,換回的卻是不理解和白眼,還有人説她是騙子。

幾年下來,張桂梅幾乎要放棄了。直到20__年,她當選黨的xx大代表,她的夢想才出現轉機。

張桂梅平時很少買衣服,每件衣服都穿了好多年,直到磨得發白破洞才捨得丟。臨去北京前,縣裏特意資助她7000元,讓她買一身像樣的正裝,可她轉手就用這筆錢給學生買了台電腦,自己穿着一身舊衣服參會。

一天早晨,她正急匆匆往會場走。忽然,一位女記者把她拉住,悄悄對她説:“摸摸你的褲子。”張桂梅一摸,穿了多年的牛仔褲上有兩個破洞。

“當時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張桂梅説。那天會後,她和這位記者相約聊了一整晚,把所有辦校的苦楚都倒給了她。

不久後,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訪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張桂梅代表》的報道發表出來,張桂梅辦學校的夢想馬上受到關注。

20__年9月,在各級黨委政府關心支持下,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開學,首屆共招收100名女生。

開學那天,張桂梅站在唯一的教學樓前,淚流滿面。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虎年的鐘聲敲響,一場無硝煙的戰爭開始了,人們大都沉醉於快樂的新年中,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打破了在外遊子回家團聚的願望,就在前幾個星期前,人們都還是按照往年一樣準備着回家過年,可誰知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速度如此迅速,剛開始許多人並不重視直到後來疫情嚴重,人們才漸漸的明白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但春運依舊進行着,這也加速了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如此之快,從剛開始的27例到現在的14423例。

隨着疫情的發展,人們也意識到了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很快,以武漢為首,封城封村向外擴散開來。這個行動隔離了病毒,但它卻隔離不了愛。除夕之夜,原本是家人圍爐團聚、促膝守歲的美好時光。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廣東、重慶、西安、江西、北京等地的醫院醫護人員紛紛寫下請戰書,奔赴武漢前線,志願與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抗爭到底。

從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親赴武漢,到15名醫務人員確診被病毒感染,再到樑武東醫生的犧牲…醫護工作者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在人民與病毒之間砌起高牆,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衝鋒陷陣,“他們是白衣天使,更是每個人心目中的英雄…國家所需、百姓安危為重,個人生死、物質得失為輕。在醫護工作者身上,我看到他們高風亮節!“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羣平凡的人披上了一身載着使命的外衣。“這是一位醫生的話,樸實而聖潔!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讓我們向在祖國各地依然堅守崗位的無數醫務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網絡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前線的“戰場上”,疲憊了一天的白衣天使們卸下他們的盔甲,滿是斑駁,身上滿是隔離服和口罩留下的痕跡,多次消毒的手不復從前,滿是坑窪。這怎能不另人動容?他們多是笑笑,繼而又義無反最地奔向戰場,不嫌苦不嫌累,依舊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不為親人的勸阻而放棄,堅定自己的信念,他們是真正的戰士!

隨着病情的擴大,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成為我們的焦點,參與建設的所有施工人員都在與死神賽跑,因為他們知道,越早建好人們就多一份保障,最終在經歷了五天五夜的奮鬥後火神山醫院全部通電,將於2月3日正式收治病人。就在1月29日18時23分的時候雷神山醫院也通電了,也將於2月6日正式收治病人。這對我們來説真的是一個令人欣喜若狂的好消息。

在這次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付出心血的不只是醫護人員和施工人員,還有很多身處武漢等地的普通民眾,不懼疫情蔓延,主動投入到防疫一線做志願者;有的武漢人暫時沒發現身體異常,也堅定地選擇留在武漢,避免出去後,萬一感染到其他人員。不知你們有沒有看到韓紅在微博發佈的抗擊疫情發佈的捐款人名單……還有很多人一起對抗着這次無硝煙的“戰爭”,我們要始終相信這個生病了的武漢會好的,我們都還等着吃熱乾麪呢!武漢,一定要加油啊!

我不是武漢人,可我是中國人!一直來我日日關注疫情,心繫武漢,因為我們有同一個母親——中國!我每日祈禱,和我們祖國千千萬萬

的子女一樣,祈禱我們早日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上下各方人士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攜手共渡難關。我堅信: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各自把各自的網格管好、管嚴、管緊,各自把各自網格內的人員排查清楚,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最後到我這彙總簽字上報。”__村黨總支書記汪貽平明確“兩委”幹部網格責任,把屬地管理責任進一步細化壓實。__村充分利用“向心聚力、三網共治”載體,全村劃分為 6 個網格,每個網格明確一兩名“兩委”幹部包保,同時發揮黨羣議事點作用,發揮黨員、村民代表作用,把疫情防控的各項任務都交給網格,像一顆顆旗子下在網格點上,時時掌握網格動態信息。全鎮 14 村居依託“三網共治”113 個網格,明確村居網格員屬地責任,湯溝鎮武漢返鄉人員信息排查人員準確、上報及時、信息全面,與村居幹部落實好網格責任是分不開的。

“到村入户務必做好自我防護,你們不是隻為自己負責,也是為了大家負責,這個時候,不能逞強。”每次下網格,到村入户排查摸底,陪同醫務人員跟蹤檢查在家自我隔離的武漢返鄉人員前,早映村黨總支書記汪貽武都會多嘮叨幾句,生怕大家放鬆了自我防護。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太多“逆行者”,村居幹部算是其中最接地氣的,他們面對的是春節前廣大在外務工返鄉人員,這個春節農村很寧靜,但情況也很複雜,形勢似乎比村幹部們認識到的更為嚴峻,他們絲毫不能懈怠。

發動村民羣眾,我們就是“門神”

村幹部就是村子的守護者。“在網上看到有個比喻很形象,我們就像村民家裏門上過年貼的“門神”,我們替村民羣眾把好這個門,把疫情關在門外。”黃__黨總支書記宣義劍開玩笑説。比喻固然形象,玩笑也很輕鬆,但責任很是沉重。村民羣眾自我防護意識不強,村幹部説一百遍,似乎在他們眼裏,都是多餘的廢話。我們當“門神”,村民就要自覺關門,我們不僅要防控疫情,還要看住村民,讓疫情不在這裏傳播。村民羣眾自我防控意識至關重要,一定要發動羣眾,共產黨人的法寶就是依靠羣眾,疫情防控,貴在羣防羣治,羣眾不參與,疫情難根除。村居幹部在鎮黨委政府領導下,紮紮實實做好輿情引導、防疫宣傳,村上大喇叭喊起來,小喇叭動起來,橫幅拉起來,宣傳海報貼起來,一封信發到人手一份,把手機都用起來,抖音短視頻、微信發起來,能用的宣傳手段一樣不落。持續的宣傳之下,村民羣眾的自我防護意識不斷增強,紛紛響應,主動參與,採取各種方式,嚴防人員流動,取消各種宴會、聚會、集會,賓館、餐館、網吧、菜市場等全部關停,現在村幹部要到所轄的自然村開展排查檢測,都要提前跟村裏人申請。村民羣眾都説,村幹部是我們的“門神”。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1949年那個難忘的金秋10月,全國四億五千萬同胞盼望已久的新中國,終於誕生了!

10月1日上午10點鐘,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天,北京市舉行了百萬人的羣眾大會和慶祝遊行。

到了晚上,戰鬥在西雙版納的兒女,終於通過一台老舊的、剛修復的收音機收到了北京的廣播,聽到了毛主席的聲音,知道了新中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首都是北京,代國歌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還收聽到了一首慶祝新中國成立的歌曲。大家心潮澎湃,熱淚盈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毛主席的這句話,表達了四億五千萬中華兒女的心聲,中國人民被壓迫、被剝削的歷史從此結束了。

10月2日,鄒塏夫、魯文聰、餘鬆等人分頭到各縣組織羣眾慶祝大會和遊行。餘鬆被分配到車裏縣組織慶祝活動,他一方面派工作隊下去宣傳、發動羣眾,一方面專門去景帕鈧找召存信商量如何發動羣眾來參加慶祝活動。

召存信聽説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誕生,中國人受壓迫、受剝削、受外國人蹂躪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西雙版納不久也將徹底解放,心情激動不已,握着餘鬆温暖而有力的手,不知不覺地,他的眼眶裏噙滿了熱淚。

“新中國成立,是我們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特大喜事,我一定組織好羣眾和頭人積極的來參加慶祝活動,餘主任,你就放心吧!”召存信激動地説。

召存信叫自衞大隊隊員分頭去通知村寨的頭人到他家開會,然後又擂響議事庭的大鼓,把上層頭人們叫到議事庭開會,他向頭人們宣傳了舊中國與新中國的區別,他説:“舊中國是國民黨、蔣介石統治的,各族人民只有當牛做馬、受壓迫受剝削的份。而新中國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誰也不壓迫、剝削誰,各民族之間,無論是人口最多的漢族,還是人口最少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誰也不歧視誰,各族人民同心協力,共同建設美好的新中國。我告訴大家,新中國的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定在北京,國旗是五星紅旗。新中國成立是全國各族人民最大的喜事,你們各村寨頭人、議事庭的頭人回去後,要開會好好動員羣眾,10月5日早上到縣政府門前參加慶祝活動,不得有誤。!”

10月5日上午,天氣格外晴朗,金色的陽光灑滿了村寨、田野。召存信主持了慶祝大會,餘鬆講話。當餘鬆介紹了從廣播裏聽到的新中國已誕生、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以後,羣眾歡聲雷動,振臂高呼:“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部隊鳴槍、民族自衞大隊放步槍、火藥槍,傣族羣眾敲響鋩鑼、象腳鼓。歌聲、口哨聲、鼓聲、鋩聲夾雜着“水—水—水”的歡呼聲,車裏縣城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大家度過了第一個快樂的國慶日。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座談會今天在北京召開。會上,中科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向全體新當選院士發出了向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學習的倡議。

白春禮呼籲,院士們要學習盧永根忠貞愛黨、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的優秀品德,學習他甘為人梯、提攜後學的大家風範。院士們要把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和精神品格,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對黨忠誠、為民造福作為根本的政治擔當,爭做新時代的明德楷模,不辜負黨、國家和人民賦予院士的崇高榮譽。

同時,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作用,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於當日發出倡議書,倡議廣大院士向盧永根學習,堅定理想信念,至誠愛國奉獻,無私教書育人,積極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功立業。

倡議書提到,盧永根熱愛祖國,信仰堅定,品格崇高,他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為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無私奉獻,是中科院院士愛國報國的先進代表,是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模範,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楷模。

倡議書指出,要學習盧永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盧永根出生於香港,1949年在高中時期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年輕時的學習和革命經歷,讓盧永根不斷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改革開放後,盧永根時時踐行着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近年來,他因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長期住院,無法正常參加支部活動,在他的主動要求下成立了“盧永根院士病房臨時黨支部”,每月定期在醫院開展組織生活,及時瞭解掌握黨和國家重要方針政策,按照要求學習黨的文件與材料,保持與黨組織的密切聯繫。

倡議書指出,要學習盧永根獻身科教,勇於創新。盧永根在擔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期間,始終把黨的教育事業和師生利益放在首位。他頂住壓力,破格晉升優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員,打開了華南農業大學人才培養的新格局,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在科研方面,盧永根在1978年完成《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温生態》一書,成為我國水稻育種工作者最重要的參考書,同時也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盧永根勇於創新,他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倡議書指出,要學習盧永根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生活中,盧永根發揚共產黨員樸素節儉的優良作風,辦公室設施簡單,家裏陳設簡樸。與生活中近乎苛刻的節約形成鮮明對比,盧永根捐資助教卻毫無保留。__年3月,他撐着孱弱病軀和夫人徐雪賓將畢生積蓄880餘萬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業大學,設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滿室皆舊物,布衣好耕讀。積蓄八百萬,捐贈不遲疑。”這是盧永根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近日,黃羣、宋月才、姜開斌3名同志在搶救重大險情中最危急緊要的關頭被巨浪捲入海中英勇犧牲的事蹟已感動大江南北,他們在面對滔天台風和傾波巨浪時英勇無懼,敢於挺身而出,譜寫了一首共產黨員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雄偉的英雄讚歌,用自己的生命向國人展示了甘於率獻、為國盡職的大無畏精神。他們的離去是祖國的巨大損失,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深入學習。

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芙雄本色。每當在危急關頭嚴峻時刻,總有一批又一批共產黨員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義無反投入搶險救災工作中。他們危難當頭比忠誠、關鍵時刻看擔當,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隨時準備奉獻生命和犧牲一切,用堅強的黨性築起一道道衝不垮的鋼鐵長城,用頑強的意志挺起一道道壓不彎的民族脊樑。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他們的先進事蹟進行了批示,指示我們學習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職盡責、許黨報國的崇高精神,具體來説,我們應該在以下方面向他們學習:

一要學習他們堅定信念、一心為黨的高貴品格。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每個黨員一生中做出的莊嚴、莊重的選擇和決定。這意味着對一種信仰的選擇,這個信仰,就是97年前黨的締造者們為什麼而出發的初心,就是97年波瀾壯闊歷史進程中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同時也意味着一種無所保留的交付,把自己的生命交給黨和人民的崇高事業。志之所趨不可圍,窮山距海不能限。黃羣、宋月才、美開三位同志面對滔天台風和傾波巨浪,捨身忘我,信念如磐,用自已行動詮釋了黨員幹部敢為人先、奮勇向前的高尚品格。他們始終把理想信念、對黨忠誠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並用實際行動和付出為之實踐,讓我們感受了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的自信風采。

二要學習他們牢記使命、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忠於職守、恪盡職守,這是黃羣等3名同志最鏗鏘有力的足音,是對如何對待本職工作最有力的回答。要學習他們恪盡職守、忘我工作的品質,把工作崗位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我們做事就應儘自已的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職任務。“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黃羣等3名間志用行動闡釋了格盡職守的工作態度,是所有黨員幹部立足崗位的面鏡子,是我們在本職工作上奮發進取的一面鏡子。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我們或許做不到像他們一樣,但我們可以努力做好自己,滿腔熱情投入工作,在所處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要學習他們不忘初心、至誠報國的政治品格。黃羣、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把試驗平台視為自己的生命,他們搶救的不僅僅是國家財產,還是他們的信仰,他們的事業,他們的追求。“隨時為黨和國家犧牲一切”,他們用行動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學習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鬥志。覺和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保證國之重器不受到破壞,黃羣、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用自身行動,詮釋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對黨忠誠、盡職守,不怕困難,敢於犧性的優秀品格。

三位英雄的離去,人惋惜,令人悲痛,再次向他們致敬,我們要化痛為力量,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牢記黨的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7月15日下午,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機關黨委組織各支部黨員認真學習在建黨95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院班子成員參加所在支部學習並進行領學,廣大黨員學習講話精神,暢談心得體會,堅定理想信念,掀起“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新高潮。

分組學習,全面領會精神。以支部為單位,組織全體黨員集中學習講話內容,不能參加支部集中學習的黨員安排補學,並將講話內容發至本院網站和微信羣,方便大家平時自學。組織黨員進行討論,交流學習心得,加深學習效果,促進對講話精神的領會。

班子領學,督促學習效果。班子成員分別參加所在支部學習並帶頭領學,擬定學習提綱,突出學習重點,帶領黨員幹警將講話精神學深學透。

結合學習,踐行“兩學一做”。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法院隊伍建設,從思想上、工作上和行動上將講話精神落實到法院各項工作中,保持共產黨員應有的本色,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不斷改進司法作風,充分發揮司法職能,切實提高司法公信力,爭做合格黨員和公正法官,依法維護人民羣眾的合法權益。

立足本職,貫徹講話精神。“七一”講話深刻闡述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八個方面要求,關鍵在於信仰問題。作為法院幹警,要立足本職,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樹牢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結合法院工作實際,把握司法為民和公正司法主線,把黨員義務履行好,把法官職責履行好,不斷提高審判執行工作質量和效率,努力讓人民羣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通過學習,廣大黨員幹警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紛紛表示要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講話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理論聯繫實際,切實改進作風,學以致用,努力做到政治覺悟上有新提高,思想認識上有新進步,工作目標上有新定位,精神面貌上有新氣象,執法辦案上有新作為,樹立司法公信力,推進審判執行事業不斷髮展。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華坪縣民族中學的學生和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們親切地稱她為“校園媽媽”、“張媽媽”。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

她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幸運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台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台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張老師的生命價值觀非常清晰。

我們學習她,首先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一個黨員,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突出,她説:“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台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我們學習她,學習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

我們要認真學習張桂梅同志努力實踐重要思想,帶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記宗旨、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大家決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打造文化旅遊名市,構建和諧大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要認真學習張桂梅同志努力實踐重要思想,帶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記宗旨、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

我們學習她的精神品質,有利於在社會主義經濟大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蹟,很有現實意義。

作為一名戰鬥在大理市太邑山區的教師,我決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打造文化旅遊名市,構建和諧大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一位法官、一位法院領導幹部因病去世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引起廣大司法界人士強烈反響,甚至引起黨的同志的高度讚賞,他就是上海高院副院長鄒碧華。説:鄒碧華同志是新時期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於擔當的好乾部。他崇法尚德,踐行黨的宗旨,捍衞公平正義,特別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政法幹部要以鄒碧華同志為榜樣,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征程中,堅持理想信念、堅守法治精神,忠誠敬業,鋭意進取,勇於創新,樂於奉獻,努力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鄒碧華是何人物,有多麼偉大的壯舉,創造了什麼豐功偉績,贏得羣眾的肯定,得到領袖的讚揚?3月2日聆聽了鄒碧華先進事蹟報告會,一切有了答案。

鄒碧華同志是中國法治史中的里程碑人物。我們正在進行的依法治國進程,是從歷史、近代和現代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中取得並得到執行落實。在歷史和現實中從不缺少理論家和實踐者,理論家講的分析的是事物發展規律性、重要性、原則性,實踐者強調是經驗過程、事物發展結果以及所遵循的流程。兩者往往是相差甚遠,甚至相互牴觸。一位偉大的法學家處理不好一起簡單的民事案件,一名資深的法官能夠熟練審理處理好各類案件,但黯然不知道成功背後邏輯關係。説鄒碧華同志是現代法治史中的里程碑的人物,就是基於他很好解決理論和實踐脱節分離問題,作為一名學者,他傳經佈道、著書立説,作為一名法官他審判案件、定紛止爭。在他生命中燃燒着兩團火,一團是對當事人的真情和每一起案件背後事實真相,一團是法官和事業關愛和奉獻,他用深邃理論素質和價值判斷指導所有參與司法過程中人員,遵從法治,堅守法治,將法治理念從一人一事中切入肌膚,詮釋着“讓人民羣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公平正義”,讓每一名法官從審判中感受到職業尊榮,他生前的法官同事説“鄒院長在長寧法院的4年,是我們重拾夢想的4年,是重燃激情的4年”。這句話足以證明他將遵從堅守法治的意義之火重新點燃,也是對之前輕視踐踏法治的否定。説他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就是因為他用自己的言行改變了人們對法治尊崇。

向鄒碧華學習,學習他什麼?鄒碧華生前説“我不能改變世界,但是我可以改變我周圍的部分世界,我不能改變周圍所有的人,但是我可以改變周圍一部分人。”這個世界為什麼要改變,周圍的人為什麼要改變,改變什麼?我理解的是這個世界還有許多無規則、無秩序,周圍的人還有許多不遵守規則和秩序,更有甚者不遵守法治,他用生命告訴我們一個懂得尊重職業的法官,才能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一個擁有正確價值觀的法院,才能擁有不斷前行的力量。鄒碧華用其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理想事業,什麼是法院的正確價值觀——公平正義、崇法尚德,兩者結合,公正司法、為民司法。

鄒碧華生前所從事工作和一切讓我感悟到他另一個閃光點,也是里程碑的轉變,他將法院管理的理念從一般的管理中獨立出來。管理是科學,法院管理是一門學科,如果他不逝世,我想在他的推進和感召下,法院管理理念將迅速改變。多年來,從來沒有人像他從對法治的信仰、法律的尊崇、法官的尊榮、當事人尊敬的角度來詮釋法院的管理。作為法院一名工作人員,學習鄒碧華同志先進事蹟,不光是學習他的精神,光有精神,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更重要的是學習他的務實行動、一言關懷改變一人情緒,一事解難關注社會對法律的認識,一言一行一事長期積累起來改變人的價值觀、單位的價值觀。他説:“領導能力意味着凝聚力和戰鬥力”,可見,他對“領導”的理解不是權力和地位,而是一種責任和要求。他説:“管理能力代表着質量和效率”,他將管理提升到科學本質的要求。作為一名普通法官,學習鄒碧華愛崗、精業、敬業,他從一名書記員做起,和我們一樣,但他迅速成長,定格於上海高院副院長,不是僅僅行政職務的升遷,更是他精業、敬業的肯定。從本科畢業到碩士、博士、學者這是他精業,我們沒有,是他的時間充裕,還是他享有特權,我説都不是,是他對職業事業的尊崇,他辦理很多具有指導性的案件,我們沒有,這是智慧技巧的結合,他是一位值得我及所有信仰法治的人崇敬的人。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李兆雄是中鋁集團的一名普通紀檢幹部,他用43年的生命軌跡,描繪了一名忠誠的共產黨員應有的責任擔當。李兆雄同志是我們紀檢幹部效仿和學習的榜樣,他的事蹟如涓涓細流澄澈滌盪着每個人的心靈,於潤物無聲中,感動、激勵着我們拼搏奮進,使我們對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有了形象的、深度的認識。新時代下,作為企業的紀檢人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向李兆雄同志好好學習,學習其過硬的政治素質、剛正不阿的敬業風格、敢於擔當的工作作風、嚴於律己的創業本色。

李兆雄同志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其政治品格廣為褒讚。政治素養是黨員領導幹部的應該具備的首要素養,是黨員幹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綜合體現。過硬的政治素養,就是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與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重要是的是對黨忠誠,做到政治立場堅定,把黨的政治要求內化為政治標準的實踐。我們要切實向李兆雄同志學習其過硬的政治素質,他在紀檢監察戰線上一干就是20xx年,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都要時刻銘記自己始終是一名共產黨員,時刻銘記黨章黨規,做到立場堅定、信仰堅定。

李兆雄同志對事業剛直不阿、秉公執紀,其敬業風範流芳千里。馬克思曾説:“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要説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也是共產黨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對黨員領導幹部來説,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是最基本、最起碼的要求。李兆雄同志從事紀檢工作20xx年來,身處反腐敗鬥爭的風口浪尖,不僅常常遇到當事人的蠻橫對抗,也經常遇到説情風、關係網的干擾,面對金錢的誘惑,他從未動搖。作為企業紀檢幹部,要嚴守規矩,樹立“不履行職責是失職,履行不好職責就是不盡職”的事業觀,要始終保持敬畏態度和負責精神,守住紅線,維護企業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

李兆雄同志在履職上敢於擔當、履職盡責,其工作作風受人敬仰。習近平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幹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新時代下,企業發展面臨新的困難、風險,發展挑戰日益激烈,尤其是建築企業領域,面臨的各種壓力和挑戰異常嚴峻。作為企業黨員幹部,必須要有責任擔當,要找準自己的位置。

李兆雄在廉潔從業上嚴於律己、淡泊名利,其從業本色永葆常青。“打鐵還需自身硬”,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有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要以黨的政治紀律和規矩嚴格要求、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實發揮帶頭示範作用。作為紀檢人員,要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反對“四風”,嚴格遵守各項廉潔自律規定,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從細節入手,從小事做起,防微杜漸,做好表率。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心中”。李兆雄同志用忠誠、乾淨、擔當的榜樣人生,為我們作了崇高的思想引領。“對黨忠誠、恪盡職守、廉潔自律、精研業務”是他給予我們學習的職業操守與敬業風範。我們要學習李兆雄同志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要像李兆雄同志那樣,不論幹什麼,不管在哪個崗位都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真抓實幹,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無私奉獻,奉獻出黨員幹部應盡的那份責任。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我們不想讓她當英雄,只想讓她繼續教我們……”有學生想起白曉卉便哽咽不已。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臨牀醫學院的學生王麗麗覺得,白曉卉不僅是自己學業上的指導老師,更是生活裏的“白姐姐”。臘八節給大家帶粥,平時還喊着一起看電影。

王麗麗第一次去實驗室的時候,白曉卉還專門等在樓下。

“白老師看我不太適應,還專門開導我,指點論文怎麼開題,PPT怎麼排版。”王麗麗有時候實驗不順利,耗費了一些試劑和耗材,白曉卉也沒有批評。“她安慰我不要灰心,失敗很正常。”

3月8日那天,實驗室的女生都收到了巧克力。“白老師還跟我們開着玩笑。”王麗麗説,就在大家聊天的時候,白老師突然接到準備出發的通知。

一如往常的果斷、幹練,白曉卉立馬收拾好隨身物品,和大家揮手作別。

“白老師注意防護、注意安全!”學生們送她到實驗室門口。

“放心吧,你們也記得跟上實驗,回來咱們再開組會!”

這是學生們最後一次看到她的樣子。

“以為和前幾次支援疫情的時候一樣,她會再次元氣滿滿地回到實驗室,給大家分享出差的趣事。”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臨牀醫學診斷專業馬婧瑜回憶,白老師最大的一個願望,就是脱下隔離服,換回普通的防護服。

年初河南疫情結束,返回濟南的路上,同樣有小孩的王澤筠和白曉卉聊起天:“姐,這麼久沒見着孩子,真想啊。”

“馬上就回去了。我從北京、從新疆隔離完回家,都摟着兩個孩子一起睡,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哈哈。”

在白曉卉女兒眼裏,媽媽就是“天使”。她曾給媽媽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是她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我的媽媽是天使。新疆全民核酸檢測,媽媽她們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經常工作6到8個小時,中途不能吃飯。每天的標本堆得和小山一樣高,所有的醫生都在努力和疫情作鬥爭。”

在媽媽講抗疫故事的那個下午,陽光如水般温柔。女兒依偎在母親懷裏,端詳着媽媽,似乎看到了臉上曾經的壓痕。

2022學習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8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鈎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近一段時間,朱有勇的先進事蹟被中央媒體集中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幹部羣眾普遍認為,朱有勇是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脱貧攻堅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奮鬥在脱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廣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蹟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時代楷模”發佈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授予朱有勇同志“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朱有勇先進事蹟的短片。發佈單位有關負責同志,朱有勇的同事、學生,村民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等參加發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