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延安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延安,是紅色之火的發源地,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這裏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石,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延安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延安精神就是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在為解放中國的鬥爭中,在陝北延安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它繼承發展了長征和井岡山精神,使之昇華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就是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延安精神沒有過時,也就是説它在現時代仍然有着偉大的現實意義,在這個時代裏,我們通過十年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同時也暴露出一些社會問題。延安精神對於我們今天振奮民族精神,光大革命傳統,弘揚時代精神具有強大的社會效應。

延安精神引導和哺育無產階級革命者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獨立、人民解放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前仆後繼,英勇奮鬥。延安精神引導和哺育無產階級革命者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延安精神把共產黨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廣大人民羣眾之中,官兵一致,軍民一致,使我們黨獲得了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支持,這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最大政治優勢。

在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延安精神不僅不能丟,而且要大力提倡,大力弘揚,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團結和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精神動力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多少年過去了,延安仍是人們心中的燈塔,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毛澤東思想永存,為人民服務萬歲,延安中央大禮堂雄壯的"國際歌"聲響徹四方。延安精神,照耀着後人奮力前行。

延安學習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3月29日,我有幸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小時候,我只能從書本上、地圖上和電視裏很膚淺的瞭解到有一個地方叫延安,那時候認為延安就是一個拍抗日革命電視劇的地方;後來,從流行了很久的歌曲《南泥灣》中又感覺延安是革命戰士們和老百姓響應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號召的地方,這時才開始對延安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從此時起,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範。

30日上午,我們正在奔赴延安的大巴上,一路上,我的心情都非常的激動,當一切都清晰地呈現在面前時,厚重的黃土高坡,公路邊上的土窯洞,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聖地凝重的氣息,我就聯想起當時我們的革命隊伍抗日戰爭時的情景。從一下車,我就很不適應延安的'氣候,鼻血偶爾會流出來考驗我,可我沒有像以前一樣畏懼,因為我們的黨正是從這種困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這輩人最缺乏的,所以,我克服了自己。

我們學習團一行參觀先後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嶺和棗園等革命聖地,現場聆聽了解説員翔實而生動的講解,我們的學習團聽得津津有味。從解説員生動的講解中讓我認識到,我們的革命隊伍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裏,毛主席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屋,決勝千里,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着作,在這裏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可以説,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沒有延安,就不會有毛澤東思想,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新中國。

這次活動我們還有幸請到了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的教授給我們上了一次生動的黨課,使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性教育。延安之行堅定了我的信仰。新的時期,我們更要堅定信仰,在黨的領導下,和全國人民一塊,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

這次學習,應該是給我上了一堂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一課,讓我接受了革命的洗禮,淨化了一次信念的靈魂,吸收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所以,我一定會努力彌補我自身不足,樹立正確的信念觀,在生活上要知足,在學習上要不知足,在工作上要知不足。回到工作崗位用一個新的姿態,新的精神、新的幹勁,為基層貢獻自己的力量。

延安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神祕的窯洞,高亢的信天游,綿延的黃土高坡,是我腦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5月8—12日,在廳直團委組織開展的“延安精神進機關活動”安排下,我終於有幸到達了革命聖地——延安。

經過一夜激動和等待,5月9日我們踏上了開往延安的大巴。一路上,導遊給我們介紹了所經過的延安各縣的風土人情、支柱產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洛川縣的蘋果產業的發展,洛川縣通過大力發展蘋果產業,不僅綠化的黃土高原,也帶動了農民致富。這不正是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的體現嗎?在進入延安前,導遊還組織大家唱《南泥灣》、《解放區的天》等革命歌曲,彷彿我們又回到了那個火紅的年代。

在延安,我們領略了巍巍寶塔山,參觀了楊家嶺和棗園等革命聖地。當觀看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戰鬥生活地方的一草一木,聆聽了解説員翔實而生動的講解,我才深深領會到了延安的歷史和精神是那麼的豐饒和厚重。

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個春秋,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延安的十三年是艱苦的十三年,奮鬥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艱苦奮鬥的精神。當年延安精神指引着先輩們打下江山,今天我們更需要將他發揚光大。我們種子管理部門當前正處於樹立科學發展理念、構建長效監管機制、確保種業四大安全的關鍵時期,我們當前最需要的不正是這種精神嗎?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生產的基礎,作為從事種子管理的工作者,我們的工作不僅關係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還關係到國家的糧食安全。當年革命先輩為了人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有什麼理由幹不好我們的本職工作?

這次的學習和旅行,不僅使我精神上得到了一次昇華,也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廳黨組和機關黨委對我們年輕同志的關心和愛護。5月份正是農業部門工作繁忙的時候,但是廳領導仍然安排我們出來學習參觀受教育,給我們充電、加油的機會。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吸收了很多精神糧食,在成長為一名黨員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今後我一定會努力彌補我自身不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學習上多讀書,在工作上多思考,在業務上多鑽研,在思想上多追求,在工作崗位更要用一個新姿態、新精神、新干勁,為種子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延安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在公用事業局機關黨委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下,我懷着無比敬仰的心情來到革命聖地——延安,開啟了為期5天的黨性教育培訓。在短短的五天時間裏,我親身體會到延安精神的內涵,接受了一場紅色的心靈洗禮,收穫滿滿。

我們在延安市委黨校聆聽了老師們的精彩講授,進一步加深了對延安的整體瞭解,對延安精神進行了再度挖掘。之後分別到延安革命紀念館、鳳凰山、王家坪、楊家嶺、棗園革命舊址等接受現場教學、情景教學。置身革命舊址,我的思緒一次次被拉回到了革命戰爭年代,想象着革命先輩浴血奮戰,艱苦卓絕的鬥爭景象,想象着革命領袖在窯洞內為幾萬萬同胞,奮筆疾書,夙興夜寐,甚至連腳上的棉鞋被火盆烤着了都全然不知的場景,我再一次被震撼了,不斷思考着什麼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回顧黨的歷史,從上海建黨到長征勝利,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時期,從運籌西柏坡到建政北平,每一次決定性的勝利,都離不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在黨和社會建設新時期的今天,雖然物質水平得到較大提升,但依舊需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思想作風,善於通過發揮自身力量克服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不斷提高服務州城公用事業的實際能力

延安精神是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總結革命經驗,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毛澤東主席許多耳熟能詳的著作,例如《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等就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理論與實際的有機融合加速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進程,實現了中國革命路線的裁彎取直。在我們日常工作中,也要努力將理論與工作實際聯繫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打破固有思維的藩籬,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服務效能。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延安的黃色大地上湧現出了張思德、白求恩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革命者,他們的精神成為我們可以沿用至今的精神食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落實到公用事業就是全心全意地為州城人民做好水、氣、熱的供給服務,落實到我們每一位公用事業人,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全心全意地對待每一項工作,真正把工作做實、做好。

學習延安精神不但要存至於心更要見之於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把延安精神化作服務州城人民的激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為推動公用事業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延安學習心得體會 篇5

革命聖地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在這裏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思想體系與中華族的優秀傳統風範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所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結晶,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它的內容豐富,源遠流長。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服務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在中國局部地區建立人政權,並不斷擴大執政區域的重要肘期。我們黨歷來把為中國最廣大人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就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服務”的口號,並在全黨認真實踐。那時的陝甘寧邊區政府,被譽為“主的政府,廉潔的政府”。當年駐延安的美軍觀察組成員説:“這裏不存在鋪張粉飾和禮節俗套,沒有乞丐,也沒有令人絕望的貧困現象,人們的衣着和生活都很儉樸,人之間的關係是坦誠、直率和友好的。這裏也沒有貼身保鏢、憲兵和重慶官僚階層的譁眾取寵的誇誇其談。”中國共產黨就是以對人的無限忠誠,贏得了人的擁護和支持。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當時的延安交通閉塞,經濟落後。面對國黨的封鎖,同志號召根據地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展了大生產運動。部隊戰時作戰,閒時種地。多年下來,紅米飯,南瓜湯不但沒有將根據地軍餓垮,反而鑄就了延安軍的錚錚鐵骨和艱苦奮鬥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精神。、周恩來、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我黨我軍的領導人,卻住的是普通的窯洞,用的是部隊配發的木椅、木牀,而正是在那張木桌上,寫出了《論持久戰》等大量有遠見卓識的政論著作,給中國革命指明瞭正確的道路,讓中國人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也是在這延安窯洞裏,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偉大的思想。

延安學習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3月29日,我有幸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小時候,我只能從書本上、地圖上和電視裏很膚淺的瞭解到有一個地方叫延安,那時候認為延安就是一個拍抗日革命電視劇的地方;後來,從流行了很久的歌曲《南泥灣》中又感覺延安是革命戰士們和老百姓響應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號召的地方,這時才開始對延安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從此時起,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範。

30日上午,我們正在奔赴延安的大巴上,一路上,我的心情都非常的激動,當一切都清晰地呈現在面前時,厚重的黃土高坡,公路邊上的土窯洞,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聖地凝重的氣息,我就聯想起當時我們的革命隊伍抗日戰爭時的情景。從一下車,我就很不適應延安的氣候,鼻血偶爾會流出來考驗我,可我沒有像以前一樣畏懼,因為我們的黨正是從這種困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這輩人最缺乏的,所以,我克服了自己。

我們學習團一行參觀先後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嶺和棗園等革命聖地,現場聆聽了解説員翔實而生動的講解,我們的學習團聽得津津有味。從解説員生動的講解中讓我認識到,我們的革命隊伍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裏,毛主席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屋,決勝千里,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在這裏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可以説,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沒有延安,就不會有毛澤東思想,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新中國。

這次活動我們還有幸請到了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的教授給我們上了一次生動的黨課,使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性教育。延安之行堅定了我的信仰。新的時期,我們更要堅定信仰,在黨的領導下,和全國人民一塊,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

這次學習,應該是給我上了一堂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一課,讓我接受了革命的洗禮,淨化了一次信念的靈魂,吸收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所以,我一定會努力彌補我自身不足,樹立正確的信念觀,在生活上要知足,在學習上要不知足,在工作上要知不足。回到工作崗位用一個新的姿態,新的精神、新的幹勁,為基層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