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書法心得體會(精選5篇)

教師學習書法心得體會 篇1

學習書法也有一段時間了,現在將總結如下:

教師學習書法心得體會(精選5篇)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能寫好字,寫一筆好字,這是職業所要求的!因此在此種情況下,我開學學習書法。教師特別是語文老師,寫字是很重要的基本功。寫字我們常用寫的字就是上課時候的粉筆字和平時寫在紙上的鋼筆字,偶爾也寫寫毛筆字。這我們老師常稱之三筆字。

從學習書法以來,我覺得書法有以下好處:

1、最基本的就是可以讓自己的字變漂亮起來;

2、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書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堅持,因此在練習書法的同時,可以修心養性,這對於提高自己的素養,很有幫助。有人説“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這個方面的意思。

我想學習書法的好處最主要的就是以上兩點。

那我一直以來是如何學習書法的呢?

首先,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需要寫字的時候,我認真對待,絕不馬虎,從一筆一劃練起,因此漸漸地我的字也就好起來了。

然後,我在工作之餘,抽取一定的時間學習名家書法。比如每個星期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練習毛筆字,在練習的同時,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讓自己工作之餘的生活更加充實。名家書法有很多,顏真卿的,柳公權的,趙之謙的,等等我都挺喜歡,不管是哪個書法家,不管是哪種字體,我都會加以練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楷書到隸書,再到行書,草書等等,我都在學習之中。我覺得草書最能體現人的性格了,因而草書最難以練習的,也許只有書法大家才能揮毫成草書。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練習,我覺得學習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學習書法要勤奮,貴在堅持練習,書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字都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只有堅持練習下去,一定的時間之後才能有所成績,不要想着立竿見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學習書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個老師。書法是一種藝術,而要進入藝術之門,最好是能有一個引導者。如果能找到一個名家大師作為自己的老師,那麼對於學習書法的效果將會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師,可以經常看看字帖和歷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時候思考這字的結構、形體、筆畫、用力、佈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讓一個字能夠具有藝術感,即既漂亮美觀,又具有神韻。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日積月累的觀察和體會的,我想這也是我要到達的境界。

第三,書法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當然這指的是書法一個比較高的境界。當書法到達一個比較高境界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領悟,將自己的這種想法在書法中體現出來,真正做到字不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備,這才是好的書法。

有句話説的對,要想練好字,功夫在字外。當書法練習感覺枯燥的時候或者説沒有進展的時候,可以做一些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比如體操、武術、舞蹈、垂釣等活動,這將有助於書法的練習和水平的提高。

總而言之,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夠練就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需要提到的一點是,我們平時應該培養對學習書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書法有較大的興趣,我們才能練就一筆好的書法。

        教師學習書法心得體會範文篇三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能寫好字,寫一筆好字,這是職業所要求的!因此在此種情況下,我開學學習書法。教師特別是語文老師,寫字是很重要的基本功。寫字我們常用寫的字就是上課時候的粉筆字和平時寫在紙上的鋼筆字,偶爾也寫寫毛筆字。這我們老師常稱之三筆字。從學習書法以來,我覺得書法有以下好處:

1、最基本的就是可以讓自己的字變漂亮起來;

2、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書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堅持,因此在練習書法的同時,可以修心養性,這對於提高自己的素養,很有幫助。有人説“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這個方面的意思。

我想學習書法的好處最主要的就是以上兩點。

那我一直以來是如何學習書法的呢? 首先,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需要寫字的時候,我認真對待,絕不馬虎,從一筆一劃練起,因此漸漸地我的字也就好起來了。然後,我在工作之餘,抽取一定的時間學習名家書法。比如每個星期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練習毛筆字,在練習的同時,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讓自己工作之餘的生活更加充實。名家書法有很多,顏真卿的,柳公權的,趙之謙的,等等我都挺喜歡,不管是哪個書法家,不管是哪種字體,我都會加以練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楷書到隸書,再到行書,草書等等,我都在學習之中。我覺得草書最能體現人的性格了,因而草書最難以練習的,也許只有書法大家才能揮毫成草書。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練習,我覺得學習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學習書法要勤奮,貴在堅持練習,書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字都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只有堅持練習下去,一定的時間之後才能有所成績,不要想着立竿見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學習書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個老師。書法是一種藝術,而要進入藝術之門,最好是能有一個引導者。如果能找到一個名家大師作為自己的老師,那麼對於學習書法的效果將會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師,可以經常看看字帖和歷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時候思考這字的結構、形體、筆畫、用力、佈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讓一個字能夠具有藝術感,即既漂亮美觀,又具有神韻。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日積月累的觀察和體會的,我想這也是我要到達的境界。

第三,書法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當然這指的是書法一個比較高的境界。當書法到達一個比較高境界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領悟,將自己的這種想法在書法中體現出來,真正做到字不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備,這才是好的書法。

有句話説的對,要想練好字,功夫在字外。當書法練習感覺枯燥的時候或者説沒有進展的時候,可以做一些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比如體操、武術、舞蹈、垂釣等活動,這將有助於書法的練習和水平的提高,總而言之,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夠練就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需要提到的一點是,我們平時應該培養對學習書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書法有較大的興趣,我們才能練就一筆好的書法。

教師學習書法心得體會 篇2

喜歡書法應該從進師範時計起,周元江老師和胡吉祥老師的字一直以來對我都是一種仰慕。參加工作後,由於工作激情忙於教書育人,但是,喜歡和愛好一直沒有間斷過。免不了常買一些自己喜歡的帖讀一讀、練一練。到青龍中學教書後,還訂閲了中國書法進行學習,但由於基礎太差,好多地方總是不能理解,動筆也是憑偶爾的興趣而已。工作之餘,讀了一些有關書法方面的書,也臨了一些碑帖。到政府部門工作後,這種興趣越來越濃,只要認為好帖就臨寫一番。到紀委工作後,特別是深受宗書記愛好理念的啟示,多看、多想、多練變有了一些深層次的看法,經王林老師的多次點撥,使我對學習書法,使我對書法方面的知識、認識和欣賞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現就學習談一點感想和體會。

重在臨。會寫字的人很多,但只有熟練地掌握了書法的技法和知識,才能從一般實用寫字提高到以觀賞為主的書法藝術創作高度。我們學習書法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在實踐中體會到,學習書法首先是從臨帖開始。既要臨古人帖,拜古人為師,也要臨現代人的帖。但是,為主的應臨古帖、名帖。這就是人們常説的“縱向取古,橫向取今”。在這方面先賢和當代大師們都論述得很清楚,我們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照着做就行了。啟功大師在給書法愛好者的信中説:“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為下矣”。不管是誰的話,只要有理,就得聽,學現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輩子脱不掉,以後悔之晚矣。“寫帖主要抓結構,結構對了,點劃的姿態即使全都刪除,人家也會説象某家、似某帖。”啟功先生對臨古、臨今説得再清楚不過了。

貴在勤。學習書法有“苦”、有“樂”,是苦中求樂。清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詩句,比較形象深刻地説出了勤學苦練的道理。書法家馮國語先生的名言“無情何必來斯世,有好終須累此身”,深刻地揭示了書法家的博大胸懷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他説:我練書法,經過的是“五步煉獄”。龍躍天門,虎卧鳳闕,神劍森列,無羈走馬,皆以臨為先。帖拜名師,不慕虛名,凝神錘造。此為一。心慕手追,別開蹊徑,獨創一格。此為二。廣納、博取、能容,天地為師,人人為師。此為三。知識、人品、涵養與之並輝。此為四。悟性為第五。何為悟性?“都道悟性為第一,我言悟性是忘機。疾風驟雨張長史,落花飛雪僧布衣,得骨得髓承前訓,古風古貌不隨俗。頓悟本來勤中生,胸納百川筆自逸。”可見,要想在書法藝術方面有所成就,不經過勤學苦練,不經過深鑽細研和認真地體驗醒悟是不可能的。但是,光靠“悶着頭”苦練也是不行的,還有一個學練的方法、竅門問題。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説:字不是“練”好的,是“學”好的。學就是拿,拿就是學。要想着自己是“寫字”的,而“字”寫得最好的是王羲之、顏真卿這樣的古人,如果不老老實實地向先賢們學習,不堅持到傳統寶庫中去拿寶,“字”是寫不好的。又説: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就學習書法來説,“外財”就是向外人學習,向外人的優點學習,把外人的好東西都吸收甚至“搶”過來。不向外人學習,就不能豐富和造就自己。在“發外財”中,傳統寶庫裏的外財最豐富,這個寶庫對誰都是敞開大門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還是許多件,是拿一次還是經常拿。人,不從別人那裏拿來寶物是富不了的!由此看來,只有把人的天賦和好學、善學的刻苦鑽研精神結合起來,做到有才華而不淺嘗輒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廢寢忘食的苦練,“退筆成山”的毅力,博學深思的悟性,才能在書法藝術方面才思敏捷,得心應手,剛柔相濟,創作出氣勢恢弘,瀟灑神飛,具有自己特點和風格的好作品來。

恆在情。對書法藝術的喜歡和愛好,是學好書法的前提和基礎。對於一種好的書法碑帖、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厭,百練不厭,愛不釋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穫,練一次有一次的提高。這就是感情所繫,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沒有這種愛好和感情,是無法學好書法藝術的。

情感因素在書法藝術中是非常重要的,書法就是講功力和情性。有很多老同志功底很好,但情性不行,寫得很死、很板。功力是技法性的,情性是精神性的,這是兩個不同的層面。這也就是人們常説的要以心境平和、不激不厲的心態來進行書法練習。這就既要有功夫,掌握規矩法度;又須見情性,奔軼絕塵,蹈乎大方而不逾矩。所謂心手雙暢,功情兩全。使心之所想、情之所感、意之所託、筆之所動躍然紙上,完成揮灑才情、表露氣質、張揚個性和擴散美感的生動過程。

教師學習書法心得體會 篇3

6月18日至20日,我有幸被派遣參加了由棲霞市教體局在莊園中學舉辦的首屆棲霞市教育系統“書法名家進校園”首屆骨幹書法教師培訓班。此次培訓班旨在促進“書法進課堂”,來自全市中國小的老師,聆聽了來自於煙台書法家協會、硬筆書法家協會、棲霞市書法家協會的諸位名師的講座,他們就書法的歷史、與寫字、教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進行了精闢的講解與指導。

三天的培訓時光,對於書法學習者來説猶如白駒過隙般短暫,但我卻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在培訓中,通過書法老師的言傳身教,使我對書法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提高了對書法藝術的認識。讓我體會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此次培訓,時間雖短,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作為一名年輕的美術教師,此次培訓不僅使我對書法專業知識有了較系統瞭解和新的認識,而且也認識到教育工作者對書法傳承的重要性所在。

在培訓中,指導老師的耐心講解,讓我對書法藝術有了嶄新的認識。過去一直認為,書法就是寫字,字寫得好,就是書法學得好。我對於書法的愛好,平時也就是憑興趣寫寫畫畫,照貓畫虎。而現在才知道那是狹隘的認識,是單一、片面的認識,是非常好錯誤的認識。魯訊曾説:“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書法是門藝術,書法藝術的形式美是通過有規律的組合線條作用於紙上而形成的。不是簡簡單單地能寫好字就是學好了書法,是需要用“心”去學,花時間去學的藝術。要想在書法上有些成績,首先得會觀察,觀察將直接影響到寫字的準確度,只有全身心的“進入”字帖才能進行細緻的觀察。觀察做到了,要會讀貼,讀貼要讀到字的筆法、字法、墨法、章法,要讀出每一筆畫的特點,讀出筆畫的律動和節奏。讀貼讀準了,就可以臨帖了,當然,這裏的臨帖不是“依葫蘆畫瓢”,而是儘量準確地還原古人的用筆,臨帖的時候要入貼、入骨,這樣寫出來的字才“筋”“骨”“肉”俱在,才不會和古人的字看似兩張皮。觀察、讀貼、臨帖之後進行仿作,仿到一定程度之後,便可進行加進自己的風格進行創作。

書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不懈,需要花費大量的心思和精力。這是參加此次培訓的老師普遍所達成的共識。所以,作為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平時要堅持練字,掌握這一專業技能,不僅僅是一次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傳遞着一種責任,那就是傳承祖國書法傳統文化的責任。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而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又是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的優秀文化,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裏,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我覺得學習書法有很多益處,它可以培養我們的藝術修養,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質;可以逐步養成細緻耐心、自覺認真的良好習慣,同時還有益於意志的鍛鍊;可以學到文字、文學、歷史等各種知識;可以受到民族精神、傳統美德的潛移默化的薰陶。所以,作為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繼承書法這一傳統,我們有責任將它向全世界傳播,讓大家都瞭解這門優秀的藝術。通過學習我覺得學習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以臨為先;會寫字不等於掌握了書法藝術,只有熟練地掌握了書法的技法和知識,才能從一般實用寫字提高到以觀賞為主的書法藝術創作高度。在實踐中體會到,學習書法首先是從臨帖開始。既要臨古人帖,拜古人為師,也要臨現代人的帖。但是,為主的應臨古帖、名帖。這就是人們常説的“縱向取古,橫向取今”。在這方面先賢和當代大師們都論述得很清楚,我們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照着做就行了。例如,明代倪蘇門在《書法論》中説:“必須取古之大家一人為宗主,門庭一定,腳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務使筆筆俏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種嫡派。”啟功大師在給書法愛好者的信中説:“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為下矣。也不知道是誰的話,因為他有理,就得聽他的。因為咱們如果共同學習一些古代高手,豈不更好。學現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輩子脱不掉,以後悔之晚矣。“寫帖主要抓結構,結構對了,點劃的姿態即使全都刪除,人家也會説象某家、似某帖。”啟功先生對臨古、臨今説得再清楚不過了。臨帖還有個“入帖”和“出帖”的問題。《小倉山房詩文集》中説:“不學古人,法無一可;競似古人,何處着我。”應該説,臨帖只是學習書法的前提和方法,是過河的“橋”和“船”,一旦過了河,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留在“橋”和“船”上。帖臨的象了,即“入帖”了,怎樣才能“出帖”呢?個人體會到,在“入帖”的基礎上,多選幾家名帖進行臨習研究,取其長去其短,為我所用,通過不斷地實踐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特點和風格,這就是“出帖”了。

二、以勤為徑;學習書法有“苦”、有“樂”,是苦中求樂。

清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詩句,比較形象深刻地説出了勤學苦練的道理。傳統寶庫裏的外財最豐富,這個寶庫對誰都是敞開大門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還是許多件,是拿一次還是經常拿。人,不從別人那裏拿來寶物是富不了的!由此看來,只有把人的天賦和好學、善學的刻苦鑽研精神結合起來,做到有才華而不淺嘗輒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廢寢忘食的苦練,“退筆成山”的毅力,博學深思的悟性,才能在書法藝術方面才思敏捷,得心應手,剛柔相濟,創作出氣勢恢弘,瀟灑神飛,具有自己特點和風格的好作品來。

三、以情為基;對書法藝術的喜歡和愛好,是學好書法的前提和基礎。

對於一種好的書法碑帖、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厭,百練不厭,愛不釋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穫,練一次有一次的提高。這就是感情所繫,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沒有這種愛好和感情,是無法學好書法藝術的。我從開始練字一直看的是褚遂良貼覺得喜歡他的字所以百寫不厭,只有自己喜歡才有耐心,心靜坐下來仔細寫,由於我學的時間短字體不太好,以後我多加練習希望更進一步。

而目前隨着電腦、手機的日益普及,傳統的書寫方式面臨着電子商品的空前挑戰,漢字書寫水平的羣體化下降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新技術的衝擊並非導致人們書寫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崇尚快節奏和新鮮感的現代文化中,人們開始越來越忽略古老漢字所藴藏的豐富藝術價值,也逐漸鈍化了對漢字獨特美感的審視能力,對傳統漢字文化缺少一種心底的珍視和敬畏。針對“漢字危機”,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國小一至三年級着重培養學生硬筆書寫能力,三年級開始,過渡到硬筆軟筆兼學。三至六年級的語文課程中,每週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普通高中設置書法選修課程。根據頒佈的課程標準中對“識字寫字”部分做了一些調整,明確要求加強寫字教學,第一學段規定“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第二學段要求“能使用硬筆熟練的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貼”;第三學段“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對中國小生而言,書法課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養,對於國家而言,書法課不僅提升國民素質的要求,更有着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滋養子孫的現實意義。所以,大家一致認為書法教育從娃娃抓起。學生的書法教育是和老師分不開的,要想“書法進課堂”順利開展,在學校裏開設書法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師資不足,市教育局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聯合青海省書法協會開辦了西寧市首屆書法教師培訓班。我想這也許就是開辦此次教師書法培訓班的根源所在。

總之,此次書法培訓學習不僅提高了我們年輕教師的書法水平,也對傳承民族的文化藝術,修練人的涵養素質,對今後在學校進一步開展書法教育活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後一段時間中,要儘量擠出時間,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積極行動,儘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訓的知識,儘快達到培訓的目標和要求。努力為書法的傳承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師學習書法心得體會 篇4

她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堅守貧困地區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尤其為解決貧困山區女孩教育問題,克服種.種困難,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

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為育人之基,用紅色教育樹人鑄魂,讓16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

她敬業奉獻,長期拖着病體忘我工作,在與時間賽跑和病魔的抗爭中,以實際行動兑現“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

她無私無我,給予福利院孤兒和貧困山區女孩母親般的呵護,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託舉起了貧困山區孩子“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和夢想。

張桂梅,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

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和學生一起住宿舍,每天五點多起牀,十二點後才休息。她是校長,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起牀吃飯做操,是嚴厲的批評者,也是和困難學生抱頭痛哭的師長,十多年如一日。

辦學11年來走過11萬公里的家訪,她走進一千三百多名學生家裏。

都是何等艱辛的山路啊!都是些怎樣困難的家庭啊!包車司機都不願去,爬山常常幾個小時,坐摩托車曾顛斷兩根肋骨,早出晚歸兩頭黑,她握住家長黝黑皸裂的手,擦去她們臉上的淚水,“命令”隨行者捐出隨身的錢,脱下外套塞給人家,自己凍成傷寒……

張桂梅説,女高不是普通的學校,是黨委政府和山區貧困羣眾的橋樑。

這十多年來,她把1600多名女孩子送入大學改變命運,這背後是她作為校長“超人”般的意志和付出。

今年63歲的張桂梅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1972年跟着姐姐來到雲南參與“三線建設”。

20世紀80年代後期,她認識了自己的愛人,從中甸到大理追隨他當了老師,伉儷雙飛令人羨慕。不料1995年,丈夫查出患了胃癌晚期,她花光所有積蓄,依然沒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

為了緩解悲痛,張桂梅決定離開傷心地,申請調動工作,最終選擇了從未去過的華坪縣任教。

到華坪後,張桂梅很快發現,這裏的教育環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不少。

有的家長帶着一大包角票交學費;有的孩子只吃飯、捨不得吃菜;有的女孩兒從課堂上消失了,回家嫁人……張桂梅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記者:您有什麼辦法讓她們繼續讀呢?

張桂梅:讓村幹部跟家裏溝通,這個孩子我一定要領走,一定讓她讀書。不要你一分錢,我自己出錢。

記者:您掙的錢不是沒完沒了的?

張桂梅:是有數的,那我就自己少消費一點。我這個班50多個人,起碼我不讓我教這個班的孩子因為交不起書費輟學,我拼老命,一邊教書一邊往回找孩子。

20__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身為教師的張桂梅兼任院長。

“兒童之家”收養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在福利院門口的健康女嬰,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成了她們的“媽媽”,兒童之家和民族中學的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

然而,這並不容易,對於大山裏的貧困家庭來説,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家長往往是兒子優先,犧牲女兒的前途。

張桂梅不僅要扭轉家長的觀念,還要籌集辦學所需要的經費。華坪縣的教育經費本就緊張,專門辦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在旁人看來是太過瘋狂的想法。從20__年起,張桂梅就開始為這個近乎瘋狂的夢想四處奔走。

張桂梅:我當時很傻,我想這個事情是好事,只要我提出來你肯定會支持。認識的不認識的,我跟你要你都會給一點。

記者:去哪兒要?

張桂梅:滿大城市去要,就像乞丐一樣。那時我是一個優秀教師了,我把所有報道還有證件帶齊了,揹着孤兒院最小的孩子到城市裏面,我拿着我的證明就跟你説,我想辦一所學校,你能不能支持我五塊十塊兩塊都行?

記者:人家給您的迴應是什麼?

張桂梅:騙子,好手好腳你不幹活,普通話還會説,戴個眼鏡你出來騙錢花。

從20__年到20__年,張桂梅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籌款,但總共只籌措到一萬元,遠遠不夠開辦一所學校需要的資金。張桂梅一度萌生了放棄的想法。

從20__年到20__年,張桂梅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籌款,但總共只籌措到一萬元,遠遠不夠開辦一所學校需要的資金。張桂梅一度萌生了放棄的想法。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20__年張桂梅當選黨的xx大代表,到北京開會時,一位細心的記者發現,張桂梅穿的牛仔褲居然破了兩個洞,她開始瞭解張桂梅的故事。

“張桂梅和她的女子高中夢”在全國傳開,來自全國的支持讓張桂梅的女子高中夢有了變成現實的可能。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

20__年8月,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建成,9月正式開學,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張桂梅擔任校長,並吸引來了其他16名教職員工。

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首屆共招收女生100名,絕大多數是少數民族,因為入學分數沒有門檻,學生普遍基礎較差,成績始終提不上去。

為了輔導好這些夜晚苦讀的高三學子,張桂梅專門安排了各科老師輪崗答疑,她自己也會全程陪同,時不時提醒學生們注意眼睛、彆着涼了,遇到一些新的題型,她會拿出手機,幫學生搜索解題思路。

張桂梅:我到山裏面去家訪,她的爺爺奶奶説,孫女讀高中了,我們可以放心地死了,想想知識在山裏人心裏分量是什麼?回學校我就把老師集中起來,我説你們幹就幹,不幹,你們辭職走人。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給我們了,給我教出來最少二本。

這個當時看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不少教師打了退堂鼓,加之學校條件簡陋,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就有9名提出辭職,只剩下8個老師。

華坪女高的教學工作近乎癱瘓,眼看學校快要辦不下去,縣裏計劃將學生分流到其他高中繼續就讀,並承諾依舊全免費。

心灰意冷的張桂梅整理資料準備交接,但老師們的資料讓她眼前一亮,剩下的8個人裏有6名黨員。

張桂梅:我把這6個黨員找來,我説如果在抗日戰爭年代,這個陣地上剩一個黨員,這個陣地都不會丟掉。我們剩6個黨員,我們能把這塊扶貧的陣地給黨丟掉?我説咱們開始重温入黨誓詞。我們沒有錢,就在二樓畫了一個黨旗,把誓詞寫在了上面。我們宣誓,沒宣誓完,全哭了。

紅色教育在這裏生根。從那之後,每天早上5點多起牀,夜裏12點後休息,3分鐘之內從教室趕到食堂,吃飯不超過十分鐘。在女高,每件事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制在規定時間內。

20__年,華坪女高第一屆畢業生參加大學聯考本科上線69人,綜合上線率達100%,張桂梅交出的成績單打消了人們的疑慮。

從20__年起,華坪女高連續9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100%,一本上線率從首屆的4.26%上升到20__年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

張桂梅:我們付出的不是一般老師付出的,男老師結婚,儀式辦完了馬上就回來上課。女老師做腫瘤手術,我説你請假吧,她説醫生説能穿衣服我就回來了,我不請。孩子們拼命刷題,人家説刷題對孩子不好,我們沒辦法只有這個辦法,看着孩子那個樣子我們也難過,這就叫拼了。我不這麼幹,我的學生就上不了浙大,我的學生可以考到浙大、廈大、川大、武大。

記者:那您要付出什麼?

張桂梅:我付出的幾乎是生命,我們這幾乎是用命換來的。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她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10餘種疾病。

盯完課間操,張桂梅終於可以歇一小會兒了,她回到辦公室,吸一吸氧,吃口早餐,再把兜裏的藥吃了。

6年前,因為胳膊疼得抬不起來,張桂梅停止了授課,轉當後勤。她是校長,也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起牀吃飯做操。

每年寒暑假她都堅持到貧困山區做家訪,把知識改變命運文化擺脱貧困的理念帶進大山。

張桂梅: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的生活,只是做着做着把時間做沒了,就把自己的生活忘了。當我走進華坪、走進民中、走進孤兒院這羣孩子當中,實際上我也就走進了貧窮,當時我沒有思想準備,只是説幹一兩年吧,結果沒想到自己一陷進去就沒拔出來。當聽着學生大學畢業在為社會作貢獻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值了,不管怎麼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後面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

出名後的張桂梅,自己花錢一如既往能省則省,每天還是乘坐助手的兩輪電瓶車穿過街巷,來往於女中與福利院之間;到醫院看病,仍像過去一樣排隊等候,但如果是孩子病了,她會千方百計“找關係”請最好的醫生診治。

“現在我最大的願望,是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和孩子們在一起,能看到明年女高所有的畢業生都能考上一流的大學,有進清華、進北大的!”向記者説這話時,張桂梅顯得很平靜、快樂。

從1997年發現腫瘤到如今18種疾病纏身,張桂梅沒有退縮、放棄,只有堅守、進取。對自己漠不關心地“冷”,對孩子滿腔熱枕地“暖”。張桂梅20多年紮根華坪孜孜以求的無聲行動,感染、激勵着周圍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在人們心目中,她就是華坪精神最鮮活的代言人。

榜樣是最實在的引導,楷模是最新美的氣象。

女子高中黨員教師勾學華,結婚當天還站在三尺講台上,一直上完當天所有的課,他才匆匆換上禮服趕去散場的婚禮現場;

杜朝仙原先是昆明一所高薪私立學校的老師,一次偶然的機會聽了張桂梅的事蹟,她毅然辭職慕名來到華坪女子高中;

當年因覺得學校管理嚴苛,帶頭辭職離校的陳建華,9個月後又回到學校……

在張桂梅的言傳身教帶動下,全校老師凝心聚力團結一致,努力辦學教學。

教師學習書法心得體會 篇5

1、發展的教師教學觀

處於這種職業境界的教師認為,教師是一種發展學生、完善自我的職業,能以服務社會為自己的職業理想,並從服務社會的高度賦予自己發展、完善的實踐好處,明確自身發展與學生髮展的互動關聯,在發展學生中發展自己,在發展自己中服務社會。他是以一種高度的職責感從專業角度來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情感,淨化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智慧。他能夠自覺地注重教育行為的科學和教育情感的理性,並不斷地追求着學生髮展和自我發展的更高效益。

2、教師主角的轉變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很多教師只滿足於在其中扮演“教材的執行者”的主角,這和教師本身的教學觀有關,也和課改以前我國的大教育體制環境以及其對教師的相應要求有關。但在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學中按照課程的嚴格規定亦步亦趨地進行操作,而很少發揮教師的自主性,那就很難再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了。那麼新課程對教師新的要求是什麼呢?

透過魏書生老師的講座我認為新課程要求教師發奮和學生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聯,教學過程首先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這種交往主要表現為以語言為中介進行溝通,教師與學生憑藉自己已有的經驗,用各自獨特的精神表現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透過心靈的對話、意見的交換、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討,實現知識的共同擁有與個性的全面發展。它要求教師不僅僅有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改變,而且要有主角的轉化――從傳授者、管理者變為引導者和促進者,同時還有個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風、寬容的態度、真摯的愛心和悦納學生的情懷。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會受到很多啟發,對學生有的瞭解,這些無疑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學生地位的轉變

變過去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的客體地位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學生是共同管理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這個觀點務必牢固地札根於教師的頭腦中,切實貫徹於課堂教學的實踐中,這是培養學生主體的必然要求。正因只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傳統的一些做法才會相應地改變,才不會像以往那樣強迫

在學習新教師法、義務教育法的過程中,我不僅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每個人都享有必須的權利,“平等”的口號不應是嘴上説説而已,落實到實處才擁有好處,否則有法也等於無法了。同時我也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所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總之,這次學習是我收益很大,我必須要加強學習,發奮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