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通用25篇)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

從小到大,逡巡在書本、報紙、信息中,我們常會碰到一些詞語,它們一點兒也不要宂長,有着古典的音韻——將中華浩蕩燦爛的幾千年文化,一一撥弄,奏響……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通用25篇)

它叫成語,我從未重視過它。

原先我一直認為,像成語一類的中華傳統文化都是晦澀難懂而不願展卷一讀的。

單拿成語而言,我自小就計不喜歡成語,總覺得那四個字四個字都讀着生硬又彆扭。孩提時,我常常問父母:“這些詞明明可以當作一個句子來讀,為啥要把它‘壓縮’成四個字呢?很不好記誒!”媽媽就會告訴我,靜下心來,認真讀一讀就會沉醉其中;爸爸則陪我一起“學”成語,告訴我成語的綺麗。但幼小的我從不領情,爸爸一説成語是,我就不幹了,大聲哭鬧着不要聽不要看,任憑父母如何哄都無濟於事,他們只好作罷。

然而,當我長大了,隨着學習的需要而翻起《新華成語詞典》時,我卻對成語產生了熱愛——它們,是有其魅力所在。成語在我身旁留着古韻,衣香鬢影地應和千年曲調。

特別是在20__年,中央電視台播出了一檔名為《中國成語大會》的節目,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每到週末,節目播出前,我一定早已將筆和本子拿出,等待節目開播。在節目裏,選手們比拼着自己的才華和學識,常常令我折服;聽着導師們博古通今的講解,手中的筆運動地更快了。一眨眼的功夫,本子的一頁已記得密密麻麻,我越發覺得自己懂得太少了。

蒙曼教授説過:“成語是前輩們留下來的文化遺存,但它不是死文物,而是活文化,我們的生活是可以用成語來表達的。”

是的,於成語相伴很快樂。成語背後藴含的每一個如青花瓷般盛開着清淺釉彩的故事,都在充翼着我的閲歷,助我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晚上,進入夢鄉,我常夢到噴薄欲出的朝陽,坐在江南的漁船上,聽着游魚的呢喃……

成語,內含的精華太多太多,它們常常為我喃着那些天籟般的純真,吟着天籟般的曲調,訴着前輩們的經歷。我們可以“以史為鑑”對照前人來反躬自省,這樣才無愧於人生旅程。

狼煙烽火裏,成語開成筆墨丹青,明日黃花,酣暢淋漓地揮灑着紅瓦綠牆裏的一筆一畫。即便這成語再美也不能“望文生義”喲!舉個例子,美輪美奐。這個成語出自於《禮記?檀弓下》,我們後人用它來形容房室高大華美而眾多。但是,現在卻又不少人用它來形容風景,這麼做可就叫人笑話了。身為中學生的我們,這種低級錯誤不可去犯;而我們處在豆蔻年華中,這樣的青春時光不可浪費,我們可以去也應該去傳承這中華傳統文化。因為這是——

古老的文化,不老的智慧。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

小的時候,每當過年,外婆就會送我們小輩每人一箇中國結。那時,與爸爸給我買的玩具相比,我只覺得它單調、難看。

單調無味的紅繩上打了許許多多的結,多無聊的東西啊!但隨着年紀的增長,我也漸漸明白這單調的紅繩與藝術和文化沾似乎有聯繫,於是就覺得它多了幾分韻味,但仍不太喜歡,它遠沒有網絡遊戲對我的誘惑力。

有一年外婆送我們中國結的時候,我看見她手中握着一串兩條魚相緊靠、魚尾處垂下一串紅穗子的雙魚結,它好像一直盯着我哩!

可是,最後塞進我手中的卻是一隻在我看來十分醜陋的平安結,單調而無味,我乾脆直接把它扔到地上,並亂踩一通,嘴裏還唸叨着“壞東西,壞東西!”

外婆無奈地撿起平安結裝進口袋,她説我一連病了好久,送我平安結是希望我這一年內都能平安健康。而我卻沒能領會她的心意,----外婆是愛我的,她只是把每年對我的期望都寄託在了中國結中,而我卻耍起了小孩子脾氣。

不久後,我如願的收到到了雙魚結,可卻覺得它沒有那麼好看了,甚至就像我一樣蠢笨。對外婆的愧疚與平安結一起結成了我的心結,死死地系在我的胸口,無法解開。

不知是因為這心頭的結還是外婆的手藝好,我竟越來越喜歡中國結了。後來,外婆一邊教我們打中國結,一邊告訴我們,中國結是很早以前就有了的,每一隻中國結都有自己的寓意,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是用錢可以買得到的,那是一種心願,一種期盼,我們不能讓它從這世界上消失了。

最近,讀了“傳承傳統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教育讀本,我瞭解到,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包括中國結在內的無數傳統文化,書法、古琴、戲曲、文學……它們是無價的精神財富,是炎黃子孫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當然應該將它們傳承下去。

現在,我喜歡中國結,我喜歡傳統文化,它們是我永遠的“心結”。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3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近年來,我們有幸接受越來越多的感恩教育,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要進行道德教育就無法離開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

中華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諧,要和諧就要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壞自然,去“人定勝天”。我們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感恩大自然賦予了與人類生生不息、和諧相處的萬物。有了這份感恩之心,我們就會讚美天地、讚美萬物,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我們人類長久生存的金鑰匙。1988年,75位諾貝尓獎得主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21世紀的人類要生存,必須從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孔老夫子那裏汲取智慧;二十世紀70年代,英國大哲學家湯恩比教授説:要解決21世紀的人類問題,只有孔、孟學説。這些世界頂尖級的人物,懂得我們中華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與大道,而我們更應感念祖恩,以中華文化之精神,重視我們的地球,重視我們的家園。

念及恩情,大莫過於父母的生養之恩。“大愛無疆”、“大道至簡”、“大恩不言謝”;要真知和踐行感恩,莫過於孝。如果説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盡孝,那麼很難相信他能對別人真誠。沒有真誠就談不上信用。孔子説“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就是告訴人們要從真誠開始,自立於社會,成就於和諧,踐行人性向善、擇善固執、止於至善。孝,要有一體的觀念,懂得孝就是要懂得感恩,把一體的觀念落實到生活、言行中就是孝道。我們從對父母開始盡孝心,然後推廣開來,對兄弟姐妹、對所有的親人也有這樣的愛心;對老師同學、對領導同事、對社會大眾,不管到哪裏,都用這種愛心對待所有的人。宇宙萬物與我一體,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孝是感恩,孝是仁愛。真正懂得孝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懷,就懂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續,不僅愛現在的大眾,還要愛未來的大眾。我們要關照未來,不能因為眼前的享受而把子孫未來的資源糟蹋了。如果為了眼前暫時的利益,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大自然的資源被破壞,將來吞嚥這些苦果的必然是我們的子孫後代。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要長久發展,就要對自然有恭敬心、感恩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心存感恩的心,感恩自然,感恩父母、親人,感恩社會。孔子的門人曾參説:“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何謂“忠恕”?盡已之為忠,就是要竭盡自己之力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善待同學、同事、親朋好友;“恕”寓意“如心”,就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忠恕”之心,就能認真對待工作,處理好各種關係,就能夠“團結幹事”。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自立於社會,成就於和諧。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4

新中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一路走來,之所以能始終保持昂揚奮進的前行姿態,實現“風景這邊獨好”的治理成就,就在於我們不僅有嚴密的制度,還有嚴格的執行;不僅有嚴肅的紀律,還有嚴格的遵守;不僅有嚴謹的設計,還有嚴格的落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同頻共振、緊密嵌合,在各個領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昨天閉幕。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重要節點,十九屆四中全會為“中國之治”進一步明確了重要原則和“時間表”“路線圖”,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覺,凝聚了全黨全社會對於當前改革發展的最大共識。

立治有體,施治有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

如今,走過夯基壘台、立柱架樑的積厚成勢階段,繼續向着國家治理現代化奮進,必須着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證。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曆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環顧當今世界,各國自有其治理體系,而治理能力參差不齊。一些自詡制度設計精妙完善的西方國家,反而時常陷入政治內耗、黨爭極化、效率低下的漩渦。

一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度越高,對制度化程度的要求也必然越高。早在1992年,鄧小平同志就曾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而今,身處新的歷史方位,落實這一戰略構想恰逢其時。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不僅可靠而且管用;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制度體系,源於長期實踐的總結,又滿足長期實踐的需要,不僅管根本而且管長遠。

眺望前路,我們仍需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以更加科學完備的制度不斷開創“中國之治”新境界。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5

中國是一個有十億人口的國家,而進入小康社會是一件具有偉大意義的事。這將為國家的長久治安打下新的基礎,是更加有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起點。在經濟和社會得到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基礎上,是中華民族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它標誌着: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6

這一次青年大學習的主題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黨在革命過程中無疑也遭受過重重困難,陷入低迷,毛澤東將革命的力量比作星星之火——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同樣可以燒遍原野。這在當時安定了黨內的同志,使他們看到了希望。

星星之火能夠燎原。正是這星星之火,使勝利的紅色旌旗飄遍中國,點亮了中國革命的燈塔,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我們黨憑着“星星之火能夠燎原”的堅定信念和“艱難奮戰而不潰散”的艱苦奮鬥作風,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毛澤東思想的特徵正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認識指導實踐。在認識上不囿於條條框框,不先入為主,對周圍的情景作深入、全面的瞭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些品質都值得我們學習。明辨是非,從現實出發,探索開啟夢想大門的鑰匙,從點滴做起,相信星星之火能夠燎原。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7

這次全國兩會,是在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召開的十分重要的大會,極大增強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對人民領袖習近平總書記的衷心擁戴、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信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心,廣泛凝聚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系統部署了克服疫情衝擊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策,健全完善了反映人民意願、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對於凝心聚力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脱貧攻堅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全省上下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全國兩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把握髮展大勢,堅定發展信心,完善工作措施,強化擔當實幹,奮力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要着力穩企業保就業,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主動對接國家政策,全面落實減税降費政策,幫助企業穩定生產、渡過難關。切實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紮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羣體就業工作。大力振興實體經濟,集中力量發展優勢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揮好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作用,緊密對接國家“兩新一重”建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多措並舉推動消費回升,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不斷鞏固穩增長的基礎。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放管服”等重點領域改革,切實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發揮中科院稀土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台作用,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要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一鼓作氣打贏脱貧攻堅收官之戰,完善防止返貧機制,推動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紮實做好城鎮貧困羣眾脱貧解困工作,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全面恢復生豬產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要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開展愛國衞生運動和城鄉環境整治,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全國兩會的部署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人大、政協工作的領導,紮實做好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固本強基發展好人民政協事業,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法院、檢察院的職責,提升司法體制改革質效,推動全省民主法治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8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李雲才向大會提交提案,建議把犧牲最早的建黨元勛、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列為國家紅色景區;全國人大代表張淑琴表示,紅色基因傳承要從娃娃抓起……紅色基因凝結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艱苦奮鬥、砥礪前行的信念追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這種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傳承。近些年來,多元文化的侵襲和外來意識形態的挑釁不斷擠壓着紅色基因的“生存空間”,新的歷史形勢下,紅色基因的傳承需要構建屬於自己的“話語體系”,以更加豐富的內容形式融入到每一個國人的血液之中,成為紮實推動中國圓夢的精神力量源泉。

深入挖掘,讓紅色基因“串”起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必須做實“挖掘”工作。現在不少地方紅色基因傳承呈現“碎片化”趨勢,在展館建設、布展設計、宣傳講解等方面,僅僅對單一的紅色歷史事件進行孤立講述,卻忽略了挖掘事件發生的背景和歷史意義,也沒有對同一時期的歷史事件進行橫向關聯,讓紅色事件成為了一個個獨立的“歷史孤本”。做好紅色基因的傳承,各地需要深挖紅色基因的歷史演進、內在邏輯、價值功能和發展規律,把各個“孤本”連通起來,“裝訂”在一起,成為體系,實現當地紅色教育基地相互串聯、歷史事件相互鋪墊,讓紅色基因的傳承更加系統、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人心。

借力科技,讓紅色基因“活”起來。如今,以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也為紅色基因的傳承提供了有力平台。如何讓紅色基因傳承趕上時代潮流更好地發揮好紅色教育作用,需要各地在夯實線下陣地的同時,還要精確把握微信、抖音、直播、VR等新興媒介的傳播方式,研究透新興媒介的受眾特點,佔領線上傳播制高點,緊密結合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把紅色基因打造成能説、能看、能體驗的特色課程,讓紅色基因衍生出的紅色文化滲入黨員的“血液”,浸入大眾的心扉,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歷史傳承中散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與時俱進,讓紅色基因“富”起來。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時代。改革開放以來,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絲路精神、塞罕壩精神等等,不斷充實着紅色基因的“家族譜系”。新的歷史形勢下,各地在開展紅色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把握時代性,在繼往開來中不斷豐富紅色文化內容,並通過身邊的先進榜樣挖掘時代價值,重塑人的思想、提振人的精神、叩問人的靈魂、淨化人的心靈,引導更多的幹事創業者將理想信念與個人奮鬥緊密結合起來,從紅色基因傳承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激發出更加強大的工作幹勁、創業激情,在不懈奮鬥中推動祖國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9

如果説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向世界顯示和證明了,這個政黨同國民黨領導下的軍隊和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其軍隊的戰力要強悍得多,其對國家的領導力與凝聚力也要強大得多,那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國在世界上真正誕生了!西方強權靠武力已經無法扼制這個共產黨國家在世界東方的兀然矗立。西方列強從朝鮮戰爭的失敗中意識到,中國一百多年任人宰割的歷史結束了,他們從此再也不能向中國頤指氣使了,那個架起幾門大炮在海上轟幾下就能讓中國政府嚇得哆哆嗦嗦從而簽下屈辱城下之約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這場戰爭的勝利,使新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站穩了腳跟!從此,西方列強再也不敢武力進犯中國。並不漫長的若干年後,越南戰爭使美國人又一次領教了中國的厲害,美軍始終不敢越過北緯18度線一步,忌的就是一旦靠近中國會引來解放軍直接參戰,朝鮮戰爭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教訓。美軍出道以來,也就僅在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作戰時或有中國背景的戰爭中敗北,這使心高氣傲的美國人心理上留下濃重的陰影,同時,本能似的對中國軍情特別關注、特別敏感。也就是在這幾次與世界最強軍事大國較量中都取勝的戰績,使世界都對中國軍隊,特別是中國陸軍刮目相看,其強悍戰力得到公認。當年的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後來在訪問東歐幾個國家的時,得到了超乎規格的隆重接待,實在是對中國人民志願軍擊敗以美軍為核心的聯合國軍的由衷肯定與褒揚,同時,這一戰,也使西方再也不敢輕易武力干涉東歐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讓這幾個國家一掃陰霾、揚眉吐氣!

志願軍都是英雄,他們的巨大犧牲與付出讓新中國得到了應有的地位和尊重,使新中國在世界上站穩了腳跟!不管這種尊重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迫。向那些為祖國英勇戰死在朝鮮戰場上的志願軍英雄們致敬!

筆者雖然出生時就與那個年代有一段時間上的距離,但喜好軍事與歷史,在閲讀與瞭解那段歷史後,不禁心潮起伏、感慨萬千,是以寫下這段文字,記錄一下對志願軍英雄的無上崇敬!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0

關於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習近平重要講話以及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交流發言——“立德樹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我認為我校一直在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傳承紅色基因,並將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到底。

博學濟世——學貫中西乃為博,才高德厚以濟世,它充分地體現了“立德樹人”之根本,同時“博學濟世”,取“博學致用、經邦濟世”之義。“博學的求知精神,濟世的廣闊胸懷”既是對東北財經大學悠久歷史的精闢總結,也是對東財文化精髓的高度概括,更是對東財莘莘學子的殷切囑託。

加強校園建設,發揮校園文化育人作用,我校積極開展大學生文藝對抗賽、宿舍文化節、校園精品讀書活動、創新創業大賽和辯論賽等校園特色文化品牌活動。其中,我校於今年新開展了黨校培訓和紅歌合唱比賽。作為國旗班一員,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黨校培訓的升旗儀式;作為學生,我很榮幸參加了黨校培訓。在培訓中,我感受到了黨的關懷並堅定對黨的信念。對於紅歌合唱比賽,我的感覺是陌生卻又熟悉,陌生的是作為21世紀青年,我很少了解紅歌,而熟悉的是,紅歌勾起了我的回憶,回憶與長輩的點點滴滴,特別是與祖父祖母這一輩的記憶。總而言之,歌合唱比賽讓我們重温紅色經典,懷揣紅色情懷,重拾過去的美好。

自上大學以來,我越來越明白馬克思的重要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要從國家的基本思想道路出發,以馬克思思想為指導,讓大學生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所以用中國夢激勵青春夢,激勵學生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從而最終實現中國夢,實現富國夢。

大學生的思想建樹十分重要,所以習近平主席才會提出“立德樹人”為高校立身之根本,德才兼備,厚以濟世——願我們不負期盼,不負重託。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1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做了重要講話。全會提出,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孕育出多少名人豪傑,沉澱下多少民族精神與氣節。中華兒女用智慧凝結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匯成了今天的中國精神。作為人民教師,我們要堅持文化自信,堅持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播者,將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傳遞給充滿希望的下一代。

作為教師,不論所教授的是哪個學科,都應該在課內滲透品德教育,我們應該從單一注重課內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轉變為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為人處世,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在國小教育階段,少先隊活動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想要弘揚中國精神,一定少不了少先隊這一重要組織。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孩子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例如,學校開展的“經典誦讀”、“我們的節日”、“慶祝新中國成立__週年”、“垃圾分類小袋鼠行動”、“雛鷹學雷鋒志願者活動”等等,都讓孩子在活動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傳統文化,讓中國精神走進孩子的心中。

此外,學校應該積極為學生營造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校園氛圍。學校歷來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認真挖掘校本教材,學校毗鄰煙台山,老師們就充分利用此資源,拓展課堂,圍繞煙台山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活動,效果顯著。

總之,教師作為學生最直接的學習範本,更應該在自己的行為舉止中體現出高尚的品德,發揮自己的個人魅力,做到為人師表,用真誠與愛來對待學生,舉手投足都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做學生的優秀榜樣,將中國精神傳承下去。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2

通過觀看本次的青年大學習,我深刻得體會到了“學黨史,強新年,跟黨走的精神內涵”,我們黨一路走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貫穿於黨的革命、建設、改革全過程,是我們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向着美好未來和理想前進的永恆主題和力量源泉,要時刻堅守共產黨人的這一精神家園。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第一天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並堅定篤行,展現出中國共產黨非凡的責任擔當和改寫歷史的非凡氣魄。從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到艱苦奮鬥、星火燎原的井岡精神;從艱苦卓絕、一往無前的長征精神到理論聯繫實際的延安精神,這些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紅色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詮釋。歷史表明: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身上與生俱來的優秀“基因”,成為中國共產黨奪取革命勝利的成功之路。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份初心與使命,中國共產黨人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力量源泉。

我們黨之所以能實現從小到大、由弱變強,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贏得一次又一次輝煌,就是因為從舉旗的那一刻開始,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3

黨史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承載着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使命任務。“好書不厭百回讀,真理就要千次學”。黨史學習不是一時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翻開百年黨史,裏面承載着從一窮二白到富足強盛的“奮進故事”,承載着一心向黨、不怕犧牲的“鐵血故事”,承載着可歌可泣、英勇頑強的“忠誠故事”。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融入黨史學習中,汲取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4

5月22日上午9點,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收聽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感受發展脈動,體會民生温度,尤其是總理在報告中表示,“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羣眾關切的事情要努力辦好”,表明了黨和政府推動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決心和信心。

作為基層黨員幹部,我們更應該敢於擔當、全力作為,找準政治站位,正視存在的問題和準確把握當前的形勢,按照報告的部署要求,一心一意謀發展、腳踏實地抓落實,與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5

本期團課的主題是“疫情防控中體現大國擔當“,本次疫情中,中國迅速分享部分毒株的全基因序列;向多國提供檢測試劑,分享治療方案以及派出專業團隊等行動無不體現了“大國擔當“這四個字。

無數的醫生、幹部在為疫情的防控奔波不止,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也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第一便是好好在家待着,儘量不出門,減少被傳染的可能性。第二、合理利用網絡向親朋好友宣傳新冠病毒的防控措施,給已經復工的長輩提供一些可行的防疫建議。第三、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在未開學的這段時間裏,我們應當認真對待網課,積極思考,不能因為在家中學習就鬆懈了對自我提升的管理。第四、不在網絡上發表不良的言論,不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

在這個特殊的寒假裏,希望每一個大學生都能端正態度,學好所學。當我們走上社會,並且在國家遇到下一次危機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是主力軍。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6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從理論和實踐上締造出來的,它不是任何一套現有的理論可以解釋的,需要我們立足當今中國的時代和人類社會的實踐進行理論總結和提煉,推進理論創新。

就制度本身來看,在經濟方面,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公有制強調社會公平、保障共同富裕,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注重個體自由、創造性能力培育;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凸顯資本要素與勞動要素、管理要素等各種生產要素作用的發揮,其中貫穿的是社會公平與個體自由的統一。在政治方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羣眾自治制度,再加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其中有領導力量,有民主,有法治,貫穿的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相結合的理念。更為根本的是,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制度設計上並沒有給資本提供操控權力的通道,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可能杜絕資本操控權力的大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最大優勢,它能最大程度解決西方國家選舉政治的弊端,避免過度依賴形象包裝,不顧國家長遠發展輕許承諾,相互制衡導致政治效率低下,黨派博弈激烈造成社會分裂等局面的出現。中國的集體領導體制、政令自上而下的有效貫徹、層層歷練的選賢任能等都是西方國家所不可比擬的。

此外,我們還處理好了幾個方面的關係,一是制度與效能的關係,注重制度向效能的轉化。並不是説制度完善,治理能力就強。國家治理的制度好,要落實為治理的能力強。二是制度與價值的關係,注重以核心價值支撐制度。沒有支撐國家治理的核心價值理念,就沒有真正的治理現代化,制度框架就會形同虛設。三是制度與道德的關係,致力於提高治理主體的道德修養。硬性的制度離不開主體的修養,沒有道德、修養、理想、信念、信仰、精神境界的普遍塑造,也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四是制度穩定與改革創新的關係,既認識到制度的獨特優勢,又看到它需要改進的地方,注重它的兼容幷蓄和與時俱進。只有基於這種態度,我們的制度才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自信。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7

通過學習兩會精神,讓我能在基層的生活中更加努力地認清自己,也找到了實現自我的價值的方法,當好村官,服務農村。

一是大學生村官工作要細心。農村是個大舞台,農村的矛盾錯綜複雜,農村的關係千頭萬緒。大學生村官是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的知識型人才,但農村實踐工作經驗普遍不足。這就要求大學生村官細心細緻地開展走訪調査,找準農村的薄弱環節,認真研討分析,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是大學生村官工作要真心。當好“大學生村官”必須懷着一顆建設農村、支援農業、服務農民的真心。要把農民的事當自己的事辦,心裏要時刻裝着農民。要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解農民所困,幫農民所需。力所能及地幫助村民辦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實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以真心換真情,以我心換你心,使村民能夠從心裏真正的接受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村官。

三是大學生村官工作要有信心。天下難事必作於易。一方面大學生村官要對當代農村發展形式充滿信心。在鄉村振興戰略思想的指引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才是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放向和期望,農村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前景。另一方面,大學生村官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大學生村官要用好自己的優勢來儘可能彌補農村工作的劣勢,對於自己所掌握與農村發展有益的信息,要大膽向相關人員建言獻策,爭取領導重視,並積極開展工作,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四是大學生村官工作要有決心。大學生是市縣為鎮村輸送的新鮮血液,他們素質比較高,政策法規意識比較強,接受新鮮事物比較快,敢闖敢做敢幹,只要能在進退之間抓住基層工作,就可以在農村擼起袖子加油幹,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大學生村官更要堅定自己的選擇,始終保持昂揚的鬥志和飽滿的工作激情。做好人民的子弟兵,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8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上下經歷了一次重大危機考驗,一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驗證了億萬民眾步調一致跟黨走的信心,一系列為世界公認的中國“戰疫”經驗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多達十多方面的優勢,而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堅持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作主的“黨性”與“人民性”的有機統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而讓人民免受災害、病痛、困難等侵擾當是人民幸福的題中應有之意。

對比是形成正確判斷的最佳形式。中國“戰疫”經驗剛剛形成,全球性疫情就逐步展開,有的國家迅速將中國經驗用於實戰,紛紛實行封城、隔離、放假等舉措,雖不同程度取得效果,但由於制度的原因,在醫療資源的調配、整合上的確難以做到像中國那樣高效、統一,而個別國家的執政黨更是由於制度的原因,難以掌控本國民眾的“自由”意志,以致不聽號令、我行我素、置若罔聞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雖有中國經驗擺在那,但一些國家對疫情的漫不經心,造成疫情外輸的事實就是最好的例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而“黨性”與“人民性”的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正是靠着這樣的制度優勢,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就形成了針對新冠肺炎的中國“戰疫”經驗,其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世界衞生組織和全世界具有正義感、責任感的有識之士的高度評價,無疑,這既是對中國“戰疫”經驗的肯定,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肯定。

一場疫情再一次讓世界上的兩大制度進行了鮮明對比,優劣立顯、好壞自明。相信,通過中國“戰疫”經驗在全世界的傳播,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0

5月22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廣大幹部職工通過電視、網絡、手機客户端等多種形式收看收聽開幕會盛況。

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回顧了20__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今年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績,尤其是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羣眾艱苦卓絕努力並付出犧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讓人深受鼓舞、倍感奮進。報告中提出的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製造等方面的舉措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今年取得的成績,也證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絕不是夢想。這是一次發展盛會,是中國在向着全面小康發展道路上一次鼓勵人心的發展盛會。未來我們應該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完善民生問題。相信未來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好。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1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多數內容都與民生有關,所提供的事實與數據,都在圍繞物價、養老、環保、就業、醫保等民生話題,讓老百姓看到了一個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的彰顯濃濃民生情的"人民政府",兩會裏的民生情懷,讓全國人民觸摸到可以期許的美好生活。

濃濃的民生情懷體現在對過去一年工作的總結裏。每一項關乎於羣眾衣食住行的“民生成績單”,都是政府給羣眾交上的時代答卷,在這場“趕考”中,大多數既定工作目標的超額完成,給人民更強的發展信心,讓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濃濃的民生情懷更是體現在對未來一年工作的規劃中。在迎接新中國成立71週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政府將始終圍繞民生做好“加減法”,把民生融入發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民生問題解決,民生藍圖已經繪就,唯有腳踏實地、實幹苦幹,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持之以恆為羣眾辦實事、解難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人民的日子必將越過越好,我們的發展空間一定更為廣闊。

民生連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從米價菜價到藥價房價,從食品安全到社區醫療,從教育公平到社會保障,從全面温飽到營養健身,從遮風避雨到宜居環保,從對清新空氣的呼喚到對公平正義的期盼,民生的含義隨着時代發展和社會變化而不斷擴充,百姓對幸福生活的判斷標準也越來越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解決好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大力發展教育衞生事業,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大棚户區改造力度,讓人民羣眾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2

一、黨員幹部要加強學習,提高理論素質

保持領導班子及黨員幹部隊伍的純潔性,黨員幹部必須首先加強政治理論等方面的學習。不學習,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就不可能自覺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只有認真學習,真正具備思想理論素養,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努力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才能夠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增強履行歷史責任的自覺性,堅定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能全心全意為人民羣眾服務。廉潔奉公,勤政為民,不説空話,多幹實事,方能顧全大局,帶領人民羣眾共同致富,才能夠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中把握方向,解決矛盾,應對自如,經受住任何考驗。不學習新的知識,就要落伍。只有紮紮實實堅持學習,才能不斷地得到提高。

二、黨員幹部堅定信念,講正氣

黨員幹部要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與革命氣節,一個革命政黨,必須有一股浩然正氣,這樣才能具有強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黨員幹部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和傳統美德,要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培養和弘揚高尚的人格品質,保持革命氣節,要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改變革命的初衷,不喪失必勝的信心,不怕困難,不信邪,堅持真理,維護黨的原則,旗幟鮮明地同各種錯誤思想、不良傾向和邪惡勢力作鬥爭,要一塵不染,正氣凜然,在實踐中不斷堅定自己的信念、信仰、志向,錘鍊自己的意志品質,真正塑造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

三、黨員幹部講民主,發揮集體智慧

黨員幹部要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遇事要多商量,多溝通,互相幫助,互相扶持,聽取羣眾的意見,充分發揚民主,讓大家講話,不搞家長制。增強黨性,從大局出發,維護黨支部和領導班子的_,敢於堅持原則,對存在的問題,勇於發表意見,不搞奉承迎合。黨員幹部在堅持民主集中制方面起表率作用,既善於充分發揚民主,又善於實行正確的集中,養成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自覺接受組織和羣眾監督的好習慣。黨員幹部在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的基礎上,把黨的思想政治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四、黨員幹部勇於開拓進取

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認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按照這條路線辦事,我們的工作就會順利開展,偏離這條路線,我們的工作就要受挫折。新世紀新形勢,面對中國發展的良好機遇,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新情況、新問題,黨員幹部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求真務實。

五、黨員幹部是作風優良,羣眾信任的表率

我們共產黨人來自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幹部應走羣眾路線,關心羣眾疾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辦事公正、公開、公平,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黨員幹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個核心問題就是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是用權為民,還是以權謀私,是對黨員幹部的嚴峻考驗,因而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4

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培育全體國民的健康的文化心理,恢復和加強中華文化曾經有過的主體性、開放性、包容性和創新性,把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努力使我們的文化自信表現出一種“自信而不自負,自豪而不自滿,自尊而不自傲”的新格局。

文化自信發揮着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作用,對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具有文化和精神支撐作用。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對中華文化的歷史起源、發展、精神特質和其內涵精髓的總體性判斷,是秉持對中華文化的禮敬、繼承、創新性發展的一種基本立場和態度。

文化自信有三個來源

第一個來源,是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的優秀傳統,是那種融入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民族靈魂和基因的傳統。“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化家、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毛澤東就是從中華文明和文化傳統開始論述中國革命的命運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的。

第二個來源,是中國近代以來,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無數仁人志士尋求救國救民、救亡圖存的艱難奮鬥中,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社會進步的偉大斗爭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優良傳統。這是中華文化中極為豐厚的新篇章、新傳統。

第三個來源,是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後,經歷前後兩個三十年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包括艱難曲折的探索、挫折、失誤中形成的,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形成、豐富和發展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談到文化自信,我們首先會想到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但我以為,後兩個來源也十分重要,對當代中國人來講,甚至更加重要,是我們之所以自信的重要源泉。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九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5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摘自《禮記》

古有陶淵明之桃花源,今有新社會之小康。沒錯!古已有此所想,今我們應來建設。古不僅有桃花源,更有大同社會。何為大同?大同即“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自抗戰勝利後,我們的祖國便日益走向富強,人們對於生活的品質也逐漸增高,可是,在我的所瞭解中,大部分人只是在追求物質上的品質罷了,而對於社會道德理論與精神上的所給,我感到並不是提升多少,例如:平時閒來無事到公園裏散步,你經常能見到如下場景:公園建築上各式各形的塗鴉,地上凌亂不堪的垃圾,隨意走到一處,一句污辱性詞彙便進入你的耳,真可謂是大煞風景。

如上,當今社會,我們做到了什麼是“小康”,什麼是“大同”嗎?答案是否定的,我認為“小康”社會指的不僅是老百姓們吃得好,穿得暖,更重要的是指人們都和諧相處,有公德心,有高尚的道德,正如古文中,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所寫的桃花源林,那裏就是一個永無紛爭,永世和平的聖地,人們道德高尚,和諧相處,這也是與我們現代所想的“小康”社會相同啊!古人有想無行動,而我們有行動卻想得不夠好,所以我們要承今時之優勢,吸前人之經驗,兩者結合,才能共創“小康”。

現在的人,大多都是十分自私,心裏只想着自己,不顧他人,有的人甚至為了經濟上的一些暴利,傷害了道德心與公德心,這樣的人,適合“小康”社會?我想,這樣的人想能在一個黑暗的地方生存,那裏永不見天日,充滿着自私、仇恨、報復、犯罪……

我心中的小康,那就是一個如桃花源林般的美,人人都如“大同社區”所描寫的那般;使老人們能夠有一個安享晚年,受到天倫之樂的好去處,讓他們不孤單,不寂寞地在人生畫上一個句號,讓有才能的人去為社會做奉獻,去幫助這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進步。富強而至於我們,當務之急是應該好好讀書,答報父母,長大後,去為社會做貢獻,用我們所學的文化知識去貢獻我們的祖國,讓人人都在這個“小康”上得到光明。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我們要繼“前人之車”,續後生精華,用文化知識去築建整個“小康”,用道德去完善它,用愛去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