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黨史心得:執着

熱愛加堅持,是一種矢量。

學習黨史心得:執着

從專業的角度來講,我是一名差生。畢業於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不通哲學,不知歷史,不懂文化。黨史專業,也只是略知皮毛。這是我自己給自己打的分,那麼,從個人認可的角度來説,我不能畢業。xx年6月13日,是我人生的一道重要的分水嶺,這一點,從應對專業的角度來考量,最為恰當。原因是不再需要為應付考試而臨陣磨槍背重點,不再為完成作業苦心孤詣缺乏營養的論文,這是客觀環境帶來的不可逆轉的改變。而從個人認知及成長的軌跡來説,依然是一條行進的曲線,原因是我依然需要不斷學習黨史方面的知識,瞭解哲學世界的盤根交錯,知曉歷史世界的豐富多彩,感知大千文化的包羅萬象。這一點,無法改變。

而對於這一點,我樂此不疲。在畢業後的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我表現出漸濃的興趣與超乎過往的定力。這一點,是我對自己較為客觀的一點認識,開始自覺的寫幾篇論文,晨起晚睡之際閲讀黨的理論政策,關注國家大事,觀看新聞聯播,做一名黨史專業的學生本應該做的事。和外在表現的豪爽開朗相反,在這種安靜的情境中,我能感受到較為真實的自己,這是一種放鬆,我所鍾愛的休閒方式。

記得在第二屆黨史文化週中我扮演了邵飄萍的角色,邵先生是北平一名很出名的記者,而如今,我從事着與邵先生相似的職業,有着與邵先生相同的激昂心情,與此同時,我那麼真切的認識到了自己的懦弱,關於釣魚島事件,相對遊行申討的激昂大眾,我的情緒我的觀念只能通過鍵盤形成文字來反映。

也許成長是一種老卻,但卻逐漸理性。不知從何時開始,表達觀念與立場要求自己有理有據,或許是用五個月時間寫畢業論文的結果吧。我用靜默的表達靜靜的關注着釣魚島事件的動向,關注着中文國際等媒體上專家們的據理力爭,我把我的觀點與心聲凝聚成一篇《如何看待“理性對待釣魚島事件”》,希望我們的國家興旺發達,國富民強。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最佳方式,但必然帶來傷害。在思量的過程中,“經世濟人”的觀念萌芽,這是一個古老但不陳舊的觀念,因為從國家與國家的角度來講,戰爭是利益重組的一種主要方式,利益是戰爭發生的主要原因。而經濟發展是改變利益格局的重要力量,也是制約戰爭發生的強力抓手。

眾志成城的執着,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是國富民強最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