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精選19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

北風呼呼的吹,雪花飄飄灑灑。村頭的二踢腳響起,臨近春節了,街頭巷尾家家户户瀰漫着濃厚的節日氣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精選19篇)

媽媽的石磨又啟用了。經過泡製的黃豆再加上兩勺水灌進石磨頂端的小孔裏,蒙起眼睛的小毛驢繞着石磨慢悠悠的拉磨轉圈,一會功夫,白花花的生豆漿沿着石磨下邊沿流了出來,一盆、兩盆,滿滿當當,這便是水磨豆腐的食材。

大火呼呼的吞噬着鍋底,開水在鍋裏翻滾,一雙佈滿裂紋的手在使勁的擠壓着裝滿生豆漿的紗布袋,豆汁沿着木板流進開水鍋裏,沸騰着,翻滾着,等擠壓完全部的豆腐食材,鍋裏的火候也差不多了,媽媽最拿手的就是拿出一種叫滷水的添加劑,慢慢的點入翻騰的豆漿鍋裏,奇蹟就在這裏,大鍋裏的豆漿開始分離,一會功夫,豆花開始成形。屋內屋外瀰漫着濃厚的豆腐味,我們孩子們自然很饞,口水已經在喉嚨裏下嚥多次,這時候媽媽便會先盛出兩勺加上佐料讓我們解解饞。接下來,媽媽會用大漏勺把大鍋裏分離好的豆花裝入一個大竹篩子,上面加一塊洗乾淨的木板,木板上面放置一塊大石頭進行擠壓,滷水從篩子的空隙裏流淌下來,小狗小雞們也都聞出原汁原味的豆腐味兒了,在院子裏追逐打鬧,哄搶豆腐渣兒解饞。個把小時後,篩子裏的滷水已經被擠壓乾淨,掀開木板,這原味豆腐算是完工了,媽媽會小心翼翼的把篩子裏的豆腐切成方方正正的'塊存起,以便春節享用。

農村人過年,最實誠的就是每家每户都自己宰殺一頭大肥豬,豬血便是這時候收集的。入秋,天高氣爽,在隴東北部山區,蕎麥花開遍漫山遍野,充足的吸收了大自然的陽光、水分,辛苦的農民在秋後便儲存好這冬天用來享用的蕎麥麪。蕎麥麪加上新鮮的豬血,經過精心的揉搓,精洗之後,像山東人攤煎餅一樣,一張一張,媽媽在節前馬不停蹄的趕製,

攤好豬血蕎麥麪以後。白裏透紅的蕎麪在案板上散發着誘人的香味,大的食材算是準備好了乾淨清亮的胡麻油在鍋底 旋轉,隴東特有的乾菜加入鍋底沙沙作響,媽媽利索的向鍋裏添加各種佐料,自然少不了豬血蕎麪,少不了香氣四溢的豆腐,葱是剛從地窖裏挖出來的,嫩綠色的葱花撒在豬血豆腐的碗裏,看着都讓人垂涎三尺,口水直流。在隴東,把日子過好了叫“殷實”,誰家殷實不殷實,就看那一碗豬血豆腐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2

前不久有鬧得沸沸騰騰的南海仲裁案,菲律賓的無知行為引起了數以萬計網絡民眾的憤怒。在有關南海仲裁的微博底下,有個評論總是能佔據熱評的一席之地。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給別人,誰知道那上面能長出啥好吃的。”

雖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內,但是卻直白地體現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迴。在東方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那裏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裏有令人迴腸的美味,無時不刻的觸動着億萬人的神經和味蕾。

在觀看《舌尖上的中國》過程中,彈幕時不時飄過遠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學他國的學生對故鄉的思念故鄉的食物最能代表故鄉,也最寄託了遊子的思念。介紹一些菜系時,也總有“這是我家鄉菜”之類的話,盛滿了對故鄉的驕傲與自豪。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遼闊的地域也帶來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為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裏的味道。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着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祕,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廚房裏沒有祕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餚。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也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

“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藴含着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正因為此,中國的飲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

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着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着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融入了飲食,融入了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3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已經於4月18日播出,它不僅僅是一檔為喜歡美食的“吃貨”而創作的節目,更重要的是以美食為窗口,讓觀眾感悟美食之外的生活。

透過這檔節目,我們“看”到了家鄉的味道,看到了美食之外,生活的辛酸,為了美食,為了生活,多少人在奔波勞累?多少人背井離鄉?……

感謝《舌尖上的中國》,提醒我們每個生命都是鮮活的,值得被尊敬的。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遼闊造就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一種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為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裏的味道。

第二季的第一集《腳步》直接選擇中國人的遷徙這樣一個沉重的話題,讓深夜看片的人格外覺得生活的無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來重視安土重遷的中國人又何以會四處奔波?這一集的淚點不光在正在消失的麥客臉上那深深的皺紋,在盼了大半年終於盼到父母回鄉共同製作一罐魚醬,卻在短短半個月的相聚後就要與之分離的苗家女孩的眼淚,在那個為了女兒用五年時間學會了捕獵彈跳魚的父親,以及從他口中説出的那句“爸爸可是很能幹的”時女兒滿臉的崇拜,更在快到片尾處的那一句“這是鉅變的中國”。

正如有人評論的:那奔波的人羣,你看到自己的身影了麼?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4

經過漫長的等待,繼《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之後,續集《舌尖上的中國2》也終於播出了。作為它忠實的觀眾,我和爸爸每週都會收看。

顧名思義,《舌尖上的中國》描述的是食物,並且,是中國的食物。

所有人都知道,中華文明悠悠5000年的歷史博大精深,然而,從人類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

從人氣火熱的重慶麻辣火鍋,到金燦燦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沒有哪一種美味,是可以簡簡單單地獲得的。

當人們熱火朝天地吃着火鍋,享受着團圓的喜悦與火鍋的温暖,火鍋店的老闆耗費一個通宵與無數晶粒翻炒三大鍋辣椒,作為火鍋店五天的底料。

當村民們從油坊買取菜籽油,炒出香氣撲鼻的菜,菜籽油經過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盡全身的力氣,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壓榨。

當我們閒來無事,泡一杯蜂蜜,獨坐一隅,享受這清香甘甜的滋味時,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當於10層樓高的大樹,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也需要人們去發覺,去尋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只有付出了努力,才會獲得彙報,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澆灌。

用自己的雙手,自己的努力,去獲取自己的食物,維持自己的生命,這種堅毅的精神,不正是我們中華土地上的人們一直所堅信的,一直在發揚的嗎?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體現的中國,食物中體現的中華民族堅毅的品格。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傳承的文化,需要鍛鍊的品質。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5

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出人意料地激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風頭力壓各種電視連續劇,成為連日來的微博“刷屏利器”並高居話題榜榜首,這些熱議正自然而然地朝着每一個方向迅速發散……

一部紀錄片掀起千層浪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播出後,《舌尖上的中國》便成了微博熱門關鍵詞,這幾天的風頭更是力壓美劇《絕望主婦》、韓劇《屋塔房王世子》等熱播劇,成為連日來的微博“刷屏利器”並高居話題榜,甚至讓那些“不看電視很多年”的80後,紛紛鎖定每晚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傳説中的“吃貨指南”。

更誇張的是,這部紀錄片引發的“吃貨效應”。來自淘寶的數據顯示:5月14日開播至今,淘寶零食特產的搜索量高達400萬次,片中出現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長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紹雲南火腿之後,某淘寶店產生33筆訂單,其中32筆是在節目播出當晚。據説,有不少吃貨是按圖索驥,邊看電視邊下訂單。

被《舌尖上的中國》勾起的,不光是熒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淚的衝動。“味道是骨子裏繞不開的鄉愁。看到和家鄉有關的部分,真的會哭。”一位網友在微博裏的這段發言得到熱烈響應。《舌尖上的中國》涵蓋全國美食,讓不少觀眾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和“媽媽做的飯”。

也有在海外的留學生寫道:“有無數好心人友情提醒,千萬別在餓着肚子的情況下觀賞此片。可縱使飽腹,當那些你再熟悉不過的食物被放大得猶如一種理想時,徘徊他鄉,逗留異國的遊子們,不可避免地被一種鄉愁擊中了要害。”[

《舌尖上的中國》熱映,不少人自然開始點評或懷念起“舌尖上的母校”……於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拍攝應運而生。

美食背後是文化傳承

一顆顆黃豆,經過手推石磨的碾壓,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經過發酵等一系列時間的轉化,最終才能成為豆腐……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是《舌尖上的中國》最尋常的敍述方式:尋找這些食物的源頭,在這部紀錄片中,講述的不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饋贈,植物、動物甚至是陽光、空氣、風、水,還有最重要的:時間。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這是對於《舌尖上的中國》最初也是最終的定位。

在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中,父親每週做一桌大餐只是為了能讓女兒們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這種建築在柴鹽醬醋之上的儒家哲學理念成了電影的靈魂。這與《舌尖上的中國》有異曲同工之妙。

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舌尖上的中國》因此有了一層厚重的歷史感。

引發共鳴是紀錄片最常應用的手法,《舌尖上的中國》將其應用到了極致。對於每個觀眾來説,都能在這部紀錄片中找到感情的寄託,比如那些熟悉的家鄉味道,比如飯桌上和樂融融的家庭氣氛,也比如那些美好的舊時時光。

中國人常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要表達的。《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關係,要把挖掘到的深層次的文化信息傳遞給觀眾。

寫吃,更是在寫人

對中國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事了。

“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冒着白花花的蒸氣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馱着黃饃饃的大伯樸素的笑,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看過《舌尖上的中國》,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陝北的餑餑商販、查幹湖的捕魚老者、雲南的火腿匠人、蘭州的拉麪師傅……在《舌尖上的中國》裏,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背後都洋溢着樸實的氣息。片子裏那些辛勤勞動、有着質樸笑容的人們,才是組成這個國家最重要最真實的存在。其實這部片子講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後,講文化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聚焦在烹飪上的時間並不多,更多的畫面是在展現如何捕獵、採掘、加工、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過程看上充滿神祕氣息,夾雜着為生活、為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鏡頭裏,他們笑得很滿足,從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對生活的熱情,知足常樂。有時候我們是不是想要的太多,反而忘了簡單生活的真諦?”

與其説《舌尖上的中國》抓住了電視機前觀眾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説正在悄悄地喚起每一位觀眾心中的文化熱忱。“民以食為天”是這個農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畫面裏的天、地、陽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頭,它所喚起的是一種“懷鄉感”。它對這個已變形的社會和心理具有某種療傷式的平復作用。

其實,《舌尖上的中國》挑動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國人內心深處那一根心絃。在快節奏、高速度的現代都市生活中,這根充滿着情感的心絃已然佈滿灰塵,而社會和心理也被外來的壓力不斷地擠壓變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國》所傳遞的温情、平和、從容,悄然撥動了這根幾乎被遺忘的心絃,那從心底湧起的,洶湧澎湃的感情,將美好於記憶和夢想中迸發出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6

《舌尖上的中國》以其獨特的視覺,濃濃的生活氣息和草根氣息,是它在眾多的美食節目中脱穎而出。不同以往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講述的是勞動者如何捕獵、採掘、加工和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節目夾雜着勞動者為生活、為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

帶着好奇,我今晚觀看了這個節目的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在享用自然饋贈的同時,仍然想着留着後續使用,卓瑪挖掘松茸後,都會用土把菌種埋起來,阿亮挖筍時,會小心翼翼,不破壞竹子的根莖,石老頭捕魚總是會補五年以上的魚,他們自制的網會人為的放生小魚,從而確保年年有魚。他們的淳樸和對自然的感恩是我們該學習的。物以稀為貴,他們並沒有為昂貴的價格而心動,他們依然遵循着自然的規律。

這和身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的我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無限制的採掘自然資源,為了一己私利,亂砍濫伐。現在甚至很多人,在人們常用的藥品,實物加入化學藥品,嚴重危害人來健康的東西,前段時間的毒膠囊、紅燒肉添加劑、橡膠豬耳朵、工業鹽充當食用鹽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廣大民眾汗顏。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人們的良知何在?

這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美食節目,它應該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節目中的勞動者的淳樸和勤勞村託了現在社會中那些為了私利而違背良心的人無恥,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大家應該思考的,為什麼這些違法的東西會頻頻出現?除了人們的道德需要提升以外,相關監管部門是否也要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呢,把民眾的健康放在心上?

希望這個節目能給現在的人們敲響警鐘!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7

近日,中央一套播放了一個異常火爆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片中的景象是如此的美妙,大流口水之際我也有着自己的感歎:

一、電視上的很多美食我們沒吃過。

第一集至第七集集集都有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們吃過的寥寥。而且我們發現,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費功夫的。在速食氾濫的今天,在流水線充斥的現在,在添加劑無所不能的當下,在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的世界裏,哪裏才是自然珍貴的饋贈,哪裏才有浸透着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這一切,只能在電視裏,不能在肚子裏。是電視喚起了我們對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我們的田野。

鋼筋和水泥里長不出來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嚐不了美味,但是我們都已經為了生活住進了城市。被鋼筋和水泥鎖定後我們發現我們心裏卻一直存在着一片長滿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們心裏的淨土。為了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師傅讓人拉了三卡車土,把自己的樓頂開闢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長滿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鳥語花香,晚上有鄰居聚餐,樓頂上滿是開心和快樂。

三、轉化的靈感。

我是陝西人,看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較熟悉。那個陝北賣黃饃饃的人我似曾相識。他説,老天爺會把錢給勤快人,不會給懶人的。我覺得他的這句話是這部紀錄片的靈魂。豆子經過加工可以轉化為豆腐,大米經過發酵可以釀成美酒,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轉化為美好和幸福。

中國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幸福就是如此的簡單,這麼容易令人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8

“民以食為天”,飲食也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們幾千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樣容易消失,只要這一地區還有人,那麼這一地區的美食文化就不會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連續幾個深夜,讓無數人守在熒屏前,看得食指大動、口水漣漣。然而,作為紀錄片,它不同於以往的影像素材裏,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複的過程”,亦或是能夠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 “比賽”形式。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以輕鬆快捷的敍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眾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變遷,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那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

中國人常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人與食物的關係已經達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國》用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人文關懷貫穿其中,用最質樸的表現手法展現那些貫穿於日常生活的東西。

1)自然的饋贈 對於餐桌上的美食,我們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本集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羣落為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辛勤勞動的人們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 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貌,唯一相同的是作為中國人對主食樣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從遠古時代賴以充飢的自然穀物到如今人們餐桌上豐盛的、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現在你面前。

3)轉化的靈感 由豆腐、到酒、到醬,再到泡菜,那芳香濃郁的味道令人難忘。一罈罈、一罐罐的發酵,敏鋭又果斷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礙,營造了條件,把握了機緣,經歷了失敗。祖宗傳下來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術,轉化的靈感是最大的智慧!

4)時間的味道 醃臘、風乾、糟醉、煙燻,藴藏着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鹽的味道,它來自時間,也來自人情。它已經在漫長的歲月裏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等感情交雜在一起,才下舌頭,又上心頭,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個是滋味,哪個是情懷!

5)廚房的祕密 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餚更講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變化到菜式的變化,水火本是兩家人,對立卻又互相牽制,對於廚師而言,水火關係的調控,是他們技藝的展示。而廚房的祕密無非就是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

6)五味的調和 甜苦鹹酸辣,五味是評定一道“藝術”的關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穫,是被認定的喜悦與幸福,不僅僅是對一道菜,更是一位廚師,一種文化的認可;苦是苦盡甘來,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鹹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認同;酸是不堪糾纏而難以言説的苦難,然而在菜裏它卻是不可或缺的“畫龍點睛”之筆;辣是堅韌與果斷,尤以川菜聞名。

7)我們的田野 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糯稻、海蔘、河蟹、芋頭、青稞,農田還是菜園,不同地域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看天!”從餐桌迴歸大地,頗似頭尾呼應的手法,也為《舌尖上的中國》畫上圓滿的句號……

美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關係到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不同於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廚師等級,不分國界的,但是請別在接納他國美食文化的同時,丟棄了屬於你自己的鄉土人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9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着自己獨特的風味小吃。提到美食,大家一定會想到四川成都,因為它有着“吃在四川,味在成都”的美譽。其中最令我垂涎三尺的就數水煮肉片了!

水煮肉片屬於川菜系,麻辣,是這道菜的特色。在四川,家家户户都會做這道菜,當然,也是我們家出現頻率最高的一道菜。它不光好吃做法也很獨特。

做水煮肉片,配料是關鍵。有碧綠的生菜,乳白的豆腐,晶瑩的豆芽和金燦燦的土豆,還有花椒和小米辣。首先把豆腐放入鍋中,然後再把去皮的土豆放進去。等過了三四分鐘後,再將豆芽和生菜放入鍋中。這樣,第一道程序就完成了。我們開始第二道程序。把切好的小米辣,姜,幹辣椒,花椒放入另一個鍋中加油翻炒,等小米辣炒至金黃色時再加入肉片和一碗高湯煮沸,第二道程序也好了。現在只差最後一道程序了,就是把兩鍋合二為一,這樣美味的水煮肉片就做好了。

做好的水煮肉片把菜和肉的顏色都匯聚在了一起,可好看了!乳白色的湯上飄着金黃色的油,湯中浸泡着白色的豆腐,深綠色的生菜,淡黃色的土豆,晶瑩的豆芽和鮮美的肉片,再加上金黃色的小米辣點綴,就像綻放於春天的花朵。

水煮肉片不僅看相好,味道也好。

吃水煮肉片就是一種享受。咬一口肉片,那湯汁立刻從嘴裏溢出來,流進我的嘴裏,瞬間感覺到舌頭上的每個味蕾都張開嘴巴盡情地吸允着美味的湯汁,那香味充斥到每個細胞裏,等肉片裏的湯汁滋潤過每一寸味蕾後,又伴着肉片從喉嚨裏滑下去。三五下水煮肉片就進了我的肚。味道好極了!

第一次吃水煮肉片時,它的味道就深深的刻在我的腦海裏。雖然它隱與民間,但是仍掩飾不住其熠熠的光輝。

“舌尖上的中國,味蕾中的精靈。”用這樣的的句子來形容水煮肉片,不帶一點兒浮誇的成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0

前幾天,我們全家去大西北旅遊,那裏的飲食習慣和蘇州有好大的差異,比如説,每頓都會有白饅頭,有老酸奶,還有西北人喜歡吃的釀皮、甜醅……,我這個江南人還真是吃不習慣呢。為什麼不同地方的人吃的東西不一樣呢?媽媽告訴我,這就叫做飲食文化。

回到家,媽媽打開電視機,讓我看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食材、主食、轉化、儲藏、烹飪、調和、生態……總共7集的紀錄片,我竟然一口氣看完了!在廚師們的那雙“魔手”上,酸、甜、苦、辣、鹹等味道已經一一呈現在我面前,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彷彿聽見了那些美食對我的召喚,真希望電視機裏的食物能馬上飛到我的面前。

之後,我的心難以平靜。我問過所有看過這部紀錄片的朋友,他們都説看了之後很餓,一開始我也這麼認為,但是靜下心來想想,播出這部片子,真的純粹是讓我們瞭解美食嗎?恐怕不是吧!就像那些在烈日炎炎下工作的農民們,也許,他們沒有讀過書;也許,他們的條件沒有我們優越;也許,他們沒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們有的是勤勞樸實的面龐,堅韌能幹的手和善良樂觀的心!其實,播出這部片子真正的原因是要弘揚中國人勤勞而又堅韌的性格,是這些,成就了我們大中國的各色飲食文化。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誰都會背誦,但是,有幾個人真正理解了它的含義?我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再看看碗裏桌上剩下的米粒,總會十分羞愧。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美食,也要感謝那些把食物搬上餐桌的人們,我們要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讓美味不僅留存在舌尖,更要滲透到我們的內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1

最近,我迷上了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為什麼我這麼喜歡它呢?因為它是一部記錄中國傳統美食的紀錄片,而我從小就是一個吃貨,對美食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這部從頭到尾都講述着美食的紀錄片當然能夠吸引到我啦。

《舌尖上的中國2》分為六小集,第一集是《腳步》,第二集是《心傳》,第三集是《時節》……一集都有一個專題,每一集都有許多製作美食的故事。播種,採收,製作……這都是一道道美食的身世,看似簡單,實際卻十分複雜,小小一道菜的背後,隱藏着多少個故事啊!

《舌尖上的中國2》不僅講述了製作食物的過程,更體現出了一個民族,一個城市特有的文明、文化、風俗、習慣。古代的祖先為後人留下數以千萬計的美食製作方法,大自然也慷慨地給予人類豐富的'食材。雖然時間沖淡了古代的文明記憶,也拉開了人與大自然的距離,但還有人堅持着,即使有時間的破壞,這些古老的美食製作方法還是被生生不息的傳了下來。

深山幽谷中的少數民族們,也有獨特的食物。奇妙的食材與奇妙的製作方法,造就了只有在深山裏才得以品味的奇妙食品。

質樸勤勞的農民們,也有自己家常的獨特美味,他們用自己的辛勞來獲取美味的食材,學習高超的製作方法,雖然比不上山珍海味,但這些家常小菜總有獨特的味道。

舌尖上的美食並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味道,它更是一種文明,一種文化,一種古老的藝術精髓,世世代代的中國人在舌尖上上演着威武雄壯的活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2

20__年5月,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播出了一部與飲食有關的紀錄片。播出之前,並沒有人對這部片子寄予厚望。因為整個拍攝在資金、技術、經驗等多方面都受到制約,相關的宣傳也寥寥無幾。

然而隨着片子的播出,那些誘人可口的美食、深厚的人文情懷、豐富的飲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觀眾,成為人們津津樂道、口口相傳的優秀紀錄片。其實,這部片子我們都不陌生,就是《舌尖上的中國》。

很多人將這部片子的成功,歸結於中國人對於飲食文化的喜愛:食物的滋味不僅僅侷限於舌尖之上,它可以承載幾代人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傳統、風俗文化,它反映了人們的偏好,也反映着人們的性情。人們之所以對飲食的話題樂此不疲,除了滿足口舌之快,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人間百態,家常世情。

誠然,將飲食作為拍攝的視角,是這部片子立意上的高明之處。但是,沒有攝製團隊背後的付出,也很難有製作如此精良的作品。在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國》裏,導演組特意增加了一集花絮內容,向觀眾們展示了這部深受歡迎的紀錄片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在我們的想象中,拍攝美食節目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尋遍祖國大好河山,品嚐名揚四海的各大菜系,探訪幾近失傳的民間祕製。但真實的情況是,為了拍攝到最為壯觀的捕魚盛景,攝製組需要忍受零下30度的嚴寒;為了記錄下葡萄成熟最新鮮的一刻,他們隻身穿越酷熱乾旱的荒漠;為了尋找難得一見的野生食材,他們更是翻山越嶺風餐露宿。除了旅途的艱辛、環境的惡劣,攝製組還面臨着各種技術上與設備上的問題。為了能更好地呈現壯觀的全景,團隊反覆調整航拍的方式,克服技術條件的限制,精益求精。我們看到的每一幀精美的畫面,就如同新鮮的食材,只有經過千萬道工序、“煎炸烹煮”,最終才能呈現給觀眾一道生動的文化大餐。

觀看這個紀錄片的花絮,讓我感觸頗深。攝製組的一位導演曾説:“一切成功的祕密,都來自於笨拙的探索。”做好一道菜是這樣的,拍好一個片子也是這樣的。其實,在我看來,做好任何一個工作都需要不畏艱辛,反覆嘗試。

我們都知道煤炭行業目前處於相對低迷狀態,市場供過於求,企業效益下滑。面對這種嚴峻的行業形勢,許多人工作的積極性也大不如從前。實際上,我們不能僅僅因為眼前的得失而失去對工作的動力,失去對企業的信心。越是在這種困難的環境下,越不能選擇消極逃避。不論是處於生產一線的員工,還是在管理崗位上的員工,都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反覆摸索,精益求精,改進優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效率;學會如何解決工作中的難題,應對各種壓力,這樣我們才能在崗位上有所收穫,幫助企業從細節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最終使企業走出低迷的困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3

很欣喜,能在新年到來之際看到一部原汁原味兒的中國風記錄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原汁原味的“舌尖體”,以美食為承載,以新年作為一個符號,去講述中國人年節時下的美食、文化、風土人情以及對生活的美好期盼。

影片用温暖的鏡頭記錄着繁複的製作流程和漂流各地的遊子們漫漫回鄉路,那些美味的食物、菜品都代表着美好的象徵,那些對團圓的期盼、對家人的思念、對新年的希望和願景……都在這部娓娓道來的《舌尖上的新年》裏。

以前的“舌尖”講美食,通過鏡頭的記錄,帶着你去體味中國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八大菜系、民間小吃、街頭蜜餞,美食中又藴含着華夏兒女為人處世的事故哲學。而這一部《舌尖上的新年》,則是用美食品嚐日日沖淡的年味兒。許多兒時對於新年的美好向往都隨着鏡頭的遠近搖移慢慢浮現出來。當大都市裏日漸被洋節日侵佔的時候,鄉野民間卻還保存着年節時祭天祭地送灶王爺的習俗。

你是否還記得,那首小時候一直傳唱的年俗兒歌,“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每當細細讀起來這首有趣的民謠,心裏都是對過年的懷念和回憶。小時候的我們,過年就是最大的歡樂。可以買到過年的新衣,走親訪友,吃不完的瓜子、糖果,還有很多長輩們給的“嘎嘣響”的嶄新的壓歲錢。那時候的年味兒之於我們,就是過年整的棗花糕、大花捲、餃子就着臘八蒜,還有一根根的吊在屋檐子前的風乾臘腸。或許,那些90年代的記憶已經永遠的成為了過去,可是《舌尖上的新年》還是那麼恰巧的戳中了淚點。那些父輩的人們,就彷彿被時光停駐了一般,他們依然堅守着流傳幾千年的年俗,心中便充滿了無限的感慨~

或許,有這樣感慨的人不在少數。生活在都市的我們被一個個精心包裝的`洋節日迷得團團轉的時候,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春節,卻在年年的“越來越沒年味兒”中漸漸失去了歡樂。以前,老輩兒的人講,過完了大正月,這個年才算完。可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就連個正月十五都過不到就要緊鑼密鼓的回來上班,如何還有“鬧花燈”的閒暇和心境呢?有時候想,對於春節最大的保護,應該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尊重,讓我們有閒暇也有心情去扮靚我們民族的節日。

當然,感慨是個人的。影片本身還是很歡樂的。看完電影后,很多人聚在一起討論《舌尖上的新年》是適合吃飽了看,還是餓着肚子去看?有人説,得吃飽了看,不然看半路就餓不行,怕根本堅持不住;也有人説,還是餓着看吧,不然吃飽了看完還得吃,太長肉了。反正我是餓肚子去看的,一個字,饞啊~人還在電影院,心早已飛在了春節奔馳的火車上,期盼着一年一次的大團圓和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4

彷彿一夜之間,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轟動了。

本來,近幾年的經驗使我對中國的影視行業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兒都保持一種謹慎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可鑑於這次的導演是央視著名紀錄片導演、吃貨、有色人種、網絡名人陳曉卿老師,倒使我實在鬧不清楚這部片子的紅火究竟包含有多少誠意,又有多少營銷的成分在內,於是毅然決定,還是先看一看再説。

平心而論,片子拍得並不沉悶,甚至用“引人入勝”的考語來形容也不算謬讚,但幾集看過,隱約總覺得什麼地方差着點兒意思。於是扭頭問一同觀看的妻,有什麼想法。她倒是毫不猶豫的説了句:主題很散。。。。。。是嘛,主題很散。一共七集,雖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題,但有很多內容總覺得似乎是強扭到一起,關係並非那麼緊密和理所當然,而有些內容又是重疊的,重複的,有些東西明明就是累贅,看着宂長又多餘,這些東西,給熟悉中國的我們看起來,似乎理解起來毫不費力,因為講述的都是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有很多時候,還會因為各種鄉愁引爆淚腺,但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常年在國外,我們也都喜歡看各種紀錄片節目,所以看到類似的節目,總是免不了會設想一下,假如同樣的題目,discovery會怎麼拍,bbc會怎麼拍。。。。。。對比之下,其間確實還是有高下的分別,不論是地理類,人文類還是歷史類節目,哪怕分支劇情再複雜,並行線索再繁瑣,bbc的紀錄片總是會給人一個很清晰的線索,相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們國小時候應付差事的作文,各種含混不清,各種眉毛鬍子一把,各種泥沙俱下,各種一鍋亂燉,但是不要緊,最後總會喊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用來總結了賬,統一主題。

幾集看下來,還讓我發現,拋開那些令人感動的選題優點之外,這部片子的的確確是央視嫡傳,有着最純正的新中國紀錄片科班印記,又帶着明顯的舊中國血統淵源。確切的説,就是高高在上,假裝親民;宏大敍事,空洞造作;裝神弄鬼,語焉不詳。片子彷彿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實卻又是遊離的,其遊離的神色,恰與魯迅在《風波》一開始調侃的“船上文豪”感慨農家之樂時的姿態相似彷彿;而解説詞中,類似“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這類莫名其妙的屁話更是俯拾皆是;至於裝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這部片子裏,“神奇”“神祕”這類用詞究竟出現過多少次,心裏也就會有數了。在第三集“轉化的靈感”中,按説發酵過程的生化原理本該是這部紀錄片的一個重頭戲,但在這部分當中,科學的理性成分被“中國人最早利用發酵菌”“發酵菌歡樂的歌聲”“中國人能從黃酒中品出剛柔兩重境界”這類煽情、似是而非、感性瀰漫的解説詞徹底湮滅了,從而使一部本可以很精彩很理性很純粹的紀錄片,變成了一部夾帶大量民族強心劑和興奮劑成分的宣傳片。尤其令我難以承受的,是幾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現的那些刻苦勞動的普通人,應導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張張笑臉,那些笑臉是滿含誠意的,是發自內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題外之意卻讓我不忍卒讀。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5

最近央視熱映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我也趕着熱鬧把它看完了。

之前看了一些網友的評論,都是清一色的褒揚。確實,這部片子從題材到拍攝,再到後期的製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實我覺得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給這個浮躁的影視電視圈子帶去了一種新的感受,他告訴觀眾原來這才是能夠打動人心的真正的樸素的好電視,這才是能給人以良好教化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談論更多的是這部片子給人們帶來的味覺上的刺激和心頭上的鄉愁,我的感受想必和大家也是一樣的:當看到那熟悉的家鄉菜時,必然會欣然點頭:“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不禁內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來,讓周圍的人都圍過來和我感受同樣的發現和驚喜;當看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區的美味時,心中對這種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覺地流出哈喇子,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到這個地方去感受這種原汁原味的精彩。這是應該的,一部以食物為基礎的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慾那還有什麼好説的。

所以我不在這上面多説了,倒是説一些聯想之外的想法。

七集看下來,其實感觸最深的並不是某個地區某道菜品,而是中國人民勤勞樸實的性格和堅韌樂觀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是想借飲食這種人人都有感觸體會,人人都有的説的題目,來窺探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勞作方式和處事態度。它並不是一部介紹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傳地方風味特色的噱頭,而是一種至純至樸的精神。想來這些製作者們不僅跑遍天南地北,還要面對各種複雜環境,甚至連過年的時候都留守拍攝記錄,支撐的動力早已不只是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種渴求探索發現中國民眾精神氣質的熱切願望。不禁肅然起敬。

中國的勞動人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石,十三億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來養活。無論現今的工業科技如何進步,中國社會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民,離不開樸素的精神和願望。小到個人來看,他的想法不過是努力勞作有個好收成,全家能夠團圓幸福;大到國家來看,正是這億萬個普通的願望撐起了中國社會的脊樑。

其實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總會羞愧難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就會背誦,但是不經歷田頭勞作的辛苦,怕是永遠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影片最起碼告訴了我們在今後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你品嚐海蔘等海味的時候,要知道潛水員的工作之危險,在吃藕的時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魚的時候也要明白這可能是漁民苦苦等待數月的一次運氣的成果。

其實能夠有和自然接觸的生活經歷是幸福的。小的時候,爸爸總是要我去農村住段時間體驗生活,那個時候不懂什麼是生活,誤把電視,乾淨的廁所和沒有蚊蟲的夜晚當成美麗的生活。幼小的年紀即被這些現代化的東西俘虜了,更可憐的是還誤把這種俘虜還當作一種享受。現在明白了爸爸當初的良苦用心,可是為時已晚。我沒有一個和自然接觸的童年,註定是一種不健全的人生。爸爸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從農村長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齊腿深的泥土意味着什麼。

我們這代人,最起碼像我這樣的人是無法挽回了,可是我們的下一代呢,他們連一個叫他們去農村體驗生活的爸爸都沒有啊。我們出生在高樓間,不知道鄰里的熱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協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捨的智慧。佔有的慾望充斥着我們的大腦,自私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摧殘我們的心靈,我們還能有父輩那種背朝黃天面朝土的質樸嗎,我們還可以有收穫的喜悦和感恩的心嗎。

想起了普利策克獎得主王澍提出的質疑“再過二十年,我們還能叫我們自己中國人嗎,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中國的。”是啊,我們甚至拋棄了養育我們千年的土地,把自己圈養在一個個鋼筋混凝土的“殖民地”裏。鋼鐵怪獸的牢籠裏的你我甚至已全然沒有勇氣去找尋我們自己本來的面貌。

一個懷揣夢想的我還在學生階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嘗試去尋找答案。

全劇的結尾説的好:“無論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看着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苦難是一種磨練,是上蒼的饋贈,而收穫更是一種喜悦,是自然的禮物。

最後一集的張貴春也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種答案。生活在高樓大廈中的我們真的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的本真了嗎。自然總是無私的,只要你願意投入她的懷抱,她必然會敞開她的胸懷給你最温暖的擁抱。

我又想起了我以前寫過的一句話:“如果説土地是母親的話,那麼中華民族就是集體戀母的民族,男性堅強的外殼裏是一顆温柔而善良的心。”我們的血脈裏流淌着這樣性格,只要我們願意去拾回,就會有屬於我們的明天。哀莫大於心死,我激勵自己前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6

現在很多人最喜歡看的是美食節目吧?現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即將開播了,讓我們來回顧下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

“民以食為天”,飲食也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們幾千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樣容易消失,只要這一地區還有人,那麼這一地區的美食文化就不會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連續幾個深夜,讓無數人守在熒屏前,看得食指大動、口水漣漣。然而,作為紀錄片,它不同於以往的影像素材裏,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複的過程”,亦或是能夠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比賽”形式。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以輕鬆快捷的敍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眾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變遷,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那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

中國人常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人與食物的關係已經達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國》用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人文關懷貫穿其中,用最質樸的表現手法展現那些貫穿於日常生活的東西。

1)自然的饋贈對於餐桌上的美食,我們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本集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羣落為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辛勤勞動的人們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貌,唯一相同的是作為中國人對主食樣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從遠古時代賴以充飢的自然穀物到如今人們餐桌上豐盛的、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現在你面前。

3)轉化的靈感由豆腐、到酒、到醬,再到泡菜,那芳香濃郁的味道令人難忘。一罈罈、一罐罐的發酵,敏鋭又果斷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礙,營造了條件,把握了機緣,經歷了失敗。祖宗傳下來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術,轉化的靈感是最大的智慧!

4)時間的味道醃臘、風乾、糟醉、煙燻,藴藏着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鹽的味道,它來自時間,也來自人情。它已經在漫長的歲月裏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等感情交雜在一起,才下舌頭,又上心頭,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個是滋味,哪個是情懷!

5)廚房的祕密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餚更講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變化到菜式的變化,水火本是兩家人,對立卻又互相牽制,對於廚師而言,水火關係的調控,是他們技藝的展示。而廚房的祕密無非就是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

6)五味的調和甜苦鹹酸辣,五味是評定一道“藝術”的關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穫,是被認定的喜悦與幸福,不僅僅是對一道菜,更是一位廚師,一種文化的認可;苦是苦盡甘來,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鹹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認同;酸是不堪糾纏而難以言説的苦難,然而在菜裏它卻是不可或缺的“畫龍點睛”之筆;辣是堅韌與果斷,尤以川菜聞名。

7)我們的田野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糯稻、海蔘、河蟹、芋頭、青稞,農田還是菜園,不同地域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看天!”從餐桌迴歸大地,頗似頭尾呼應的手法,也為《舌尖上的中國》畫上圓滿的句號……

美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關係到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不同於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廚師等級,不分國界的,但是請別在接納他國美食文化的同時,丟棄了屬於你自己的鄉土人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7

隨着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熱播,追逐美食的浪潮也席捲到了地產界。近日,萬科府前一號就搭上了“舌尖”這趟快車,表示將以“舌尖上的南沙”為名義,舉辦一場海鮮美食節。其實,廣州人一貫好吃,哪怕畸角旮旯,只要有夠出名的佳餚存在,也能吸引一眾吃貨前往。所以,以美食為“誘餌”也的確能讓部分潛在客户願意專程到樓盤一遊。

用美食、購物、旅遊景點等作為樓盤的推廣手法,已被不少開發商所採用。比如中國鐵建·荔灣國際城,就專門製作了一本生活鑑賞手冊,將項目周圍交通、美食、旅遊和購物場所一一列出,圖文並茂,指引明確。美食篇中,不僅將周圍5~20分鐘車程內的特色餐館點出,連推薦菜式、電話和地址都詳細標明,讓人食指大動,馬上會對樓盤產生幾分親切之感。同樣,位於蘿崗區的萬科東薈城也將項目附近的廣州植樹公園、國際網球中心、翡翠皇冠假日酒店以及各種食肆一一羅列,甚至還製作了一張漫畫形式的樂活地圖,讓客户對樓盤周邊吃喝玩樂以及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有直觀認識。

記者認為,這種富有生活情趣的推廣方式,遠比生硬在樓書中標榜自己地段多好、在哪個新城核心、未來前景如何光明更能打動買家。對於剛需客户來説,買樓其實也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更好的生活體驗。如果能夠讓他在腦海中描繪出以後生活場景,也等於讓客户離成交又靠近了幾步。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搭乘時下流行話題的推廣方式,未必適合每個項目。這種搭便車的營銷更像快餐文化,看起來色彩豐富,芳香四溢,短時間內能吸引到不少市民到場,卻不一定能讓人家長期惦記。樓盤推廣仍要注意凸顯自己的個性,並將這種特質延續到每一次活動中。這樣才能讓項目在眾多樓盤中脱穎而出,培養出真正屬於該項目的客户羣。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8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節目熱播當中,延續了第一季的主題,“探討人與食物的關係”,該片以美食為切入點,透過紀錄片影像進行一次中國飲食文化全景式、深層次地人文解讀,影片以“中華美食”為路徑,展示了中國遼闊地域的風土人情,將鏡頭對準中國社會的普通民眾,展現了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勤勞,熱情和追求。不僅僅拍攝一流,讓人享受到了美食的盛宴,而且讓人得到了味覺上的享受。__、味誘,誘得心靈驛動。

中國綿延幾千年的美食文化重新被人們審視.在此基礎,導演把筆觸更多地運用在了美食背後的故事講述和情感醖釀上,“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讓女子同時,也留下了更多的感悟。人文情懷愈加升華鄉愁成為渲染的主題,餐桌上的美食見證生命的誕生、成長、相聚、別離。透過美食,在精神上有滋有味地認知、古老的東方國度,五千年的人文深厚的底藴。讓女子為之而自豪。

美食家蔡瀾説;愛吃東西的人,多數不是什麼壞人。他們拼命追求美食,沒有時間去害人。大笑姑婆兼饞嘴,是完美的結合,這種女人多多益善,想來,女子能夠擠身其中的一員,笑談一下。因為自己也是一個吃貨。一個完整的女人,就應是既會穿優雅的高跟鞋,又能夠腳踏平底鞋在泥土地上接地氣而生活。既就應在工作中挽起袖口,懂得自我奮鬥的價值,又懂得適當的轉換身份,輕盈的走入家庭-----楊瀾《一問一世界》裏如此睿智的回答。説得極是。:

林語語曾説;‘我們的身體都有一個饕餮精神的人,無可無不可,是人吃的東西女子都吃,越沒吃過的越想嚐嚐,幾乎如俗語所説;天上飛禽不吃風箏,地上走獸不吃板凳,不食人間煙火才算高潔麼?恐是無人能做到吧!只有傳説中去尋覓了。

男人不可下廚房,這種頗舊的思想,很讓人費解,在女子看來也是不可思議的。無論男人或女人,基本都必需會一個人生活,至少要會為自己準備簡單的飯菜,打掃房間,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的話,啟算是一個正常人呢?對一個會做飯的男子在女子眼中是會加分的,在我看來,鍋碗瓢盆裏碰撞交織的才是最樸實的生活,點起爐火,端起碗筷,裏面傳達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愛。人生如做菜,做菜也如人生,一盤菜好不好吃,不只是量要足,火候要到,用心烹飪才是關鍵。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無論靠山還是靠水,勞動者都有專屬於自己家人的美味。自小就喜歡喝雞湯,自打離開老家。媽媽燉雞湯,總抱怨湯肉不如當年鮮美,那時愚鈍,不明白好與不好,鮮與不鮮差距何在,心想大概是“一代不如一代論吧”,此刻才大概明白了些。

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着記憶深處的故鄉。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辛苦勞作給全身心帶來的幸福,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着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祕,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無不如此。廚房裏沒有祕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餚。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鮮,色香味俱全,味與形色兼顧,正是中國人的飲食哲學。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着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尋常的衣食住行中,傳統日復一日地延續。對於揚州人來説,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泡澡水包皮。如果在聽一場評話,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就像那些動人的故事,聽過千遍也不厭倦,女子十分讚賞這種生活方式,在快節奏的壓力中,還能有這種慢生活。愜意的棲居。不失本真。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看的不僅僅僅是中國的美食,還有中國的文化習俗.美味的不只是食物,還有背後有關食物的情感與故事,每一種食物背後的來源與創造,無不透露出中國千萬種美食的博大精深“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才是精髓,食物恰如其分的融入中國人的勤勞勇敢重視親情的美德。舌尖上的正能量,淋漓盡致的表達了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在美食中感受到愛的味道!

憶苦思甜,一所幼兒園裏,老師問小朋友;你們明白吃的大米是哪裏來的嗎?一個小朋友奶聲奶氣的回答。老師,我明白,是從超市裏買來的。一笑,無言。孫子孫女都上國小了,但是,在當今社會,還有多少爺爺奶奶在追着給他們的寶貝餵飯。這就是安逸的生活所教育出來的孩子麼?苦不苦,三年困難時期,對飢餓的人來説,所有的快樂都於食物相關,鳥為食亡,人也一樣,像傳説中的神農一樣,人們嚐遍了百草百蟲,為擴充人類的食譜作出了貢獻。

《舌尖上的中國》讓人們愛上“那一個個採摘者、種植者、打撈者,以及持守傳統制作工藝的烹飪者”,用那些我們熟知未知的食材,傳達了有關於記憶的共同屬性,擊中的不是個體,而是所有人心。

從今以後,這世界有你,有我,一米一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當知自然厚藏,萬勿浪費。感恩生活。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篇19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説,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小吃貨”的我來説,怎好錯過,如此“饕餮盛宴”呢,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我還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國1》。我記得有一集是介紹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魚,讓我對西湖醋魚有了深入的瞭解:西湖醋魚作為杭州派別中的代表菜,要選用西湖的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讓魚兒排泄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廚師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三四分鐘是燒得恰到好處的時間。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彷彿透過屏幕,我已經聞到了它的酸中帶甜,外焦裏嫩,肉質鮮美,恨不能馬上咬上一口嚐嚐,看到這裏,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來。作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紀錄片,蒐羅到中國從南到北的萬種美食,不僅僅是美食,還有感動的瞬間,總有觸動淚點的瞬間。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在介紹中國傳統的美食,還是在介紹美食所承載的文化:不僅是美食的視覺盛宴,而且還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觸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特別是一個叫白馬佔堆爬上高高的樹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時品嚐時的甜,更多讓我感受的是苦澀,他們的辛苦:還有那些手工割麥的麥客們……舌尖上的中國,不僅牽掛着我們的味蕾,也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的淚腺,我原來還對《舌尖上的中國2》的廣告詞有所懷疑,不甚理解,為什麼要準備好紙巾擦口水和淚水。直到看了以後,才有所明白……

感動和幸福其實是一體的,有過感動我們才會發現,幸福彌足可貴:簡單而淳樸,真實也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