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棲湖致良知四合院學習感悟學習心得(精選5篇)

雁棲湖致良知四合院學習感悟學習心得 篇1

何為“仁愛之心”?陽明心學説讓我們放下私慾,便能生起一份仁愛。白老師在回答中説:“要擁有這份仁愛,要有這麼一份擔當,和報效祖國的能量。”我的理解是,要擁有一顆仁愛之心,擔當、崇高感、洞察力三者缺一不可。早在多年以前,任正非的著名語錄已經廣為流傳:“華為沒有院士,只有院土。”因為擔當,因為崇高的使命感,華為才得以快速發展壯大,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迴歸初心,迴歸仁愛之心,才能洞察發聲者的訴求。

雁棲湖致良知四合院學習感悟學習心得(精選5篇)

何為“無聲的呼喚”?因為無聲,所以這種呼喚是細妙的、微妙的,很難被覺察到,儘管很難被察覺,但是它卻給我們指明瞭一個方向,那就是如何塑造以客户為導向的思維。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以一顆仁愛之心,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感知別人感知不到的東西,才能洞察什麼是“無聲的呼喚”,才能實現與“無聲的呼喚”進行無縫鏈接。

今天的品牌該如何定位?像慈母一樣感知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求,以一顆仁愛之心傾聽消費者的“無聲的呼喚”。

雁棲湖致良知四合院學習感悟學習心得 篇2

第一點,通過這次學習,我更加明白“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這句話的含義。以往我只看見“良知”兩個字,這次學習,尤其是“南贛治理”那五篇文章(《申諭十家牌法》《告諭浰頭巢賊》《祭浰頭山神文》《教約》《南贛鄉約》)的學習,讓我看到了“力量”二字的偉大。

我們剛開始學習致良知,自己還沒有找對方向,就很着急地讓企業員工或者家人也跟着學。可我發現陽明先生在治理南贛時沒有提到一句“致良知”,更沒有過説教。這其實就是一種力量的體現,是良知之“用”的體現。我之前主要着在對良知的“致”上,並沒有看到它的力量。但我們應該更多地去尋找這種力量。

第二點是關於“無所待而興起”的理解。海峯老師在分享陽明先生40天生擒寧王的故事時,説到“必定勝”和“必須勝”這兩個詞。我似乎明白了一點,我認為“必須勝”大於等於“必定勝”。因為“必須勝”意味着創造條件,然後才能實現“必定勝”。我以前不太理解“無所待而興起”這句話,也一直找不到抓手,但是這次學習後,我覺得自己找到了,我所理解的“無所待而興起”就是創造條件。

雁棲湖致良知四合院學習感悟學習心得 篇3

規矩和場景非常重要:我已經有很久沒有像今天晚上這樣收攝自己。觀自己,觀其心,正其身,讓自己坐得筆挺。時刻保持警醒,一個多小時坐下來,感覺很好。老師提出看似有些嚴苛的要求,但實際上讓我更加感覺到我們是一個整體。通過紀律來規範和莊嚴大家,讓大家更為快速有效地進入學習狀態。

關於場景:今晚大家營造的能量場非常棒,最後一首《祖國頌》,民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大家繼續這樣同頻共振,我們的學習會事半功倍。

自我的突破非常重要:我們大部分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能力(心靈品質的高度)駕馭不了我們當下的慾望,所以不停地陷入痛苦,原地打轉。當我們的心靈品質都提升的時候,當下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如何去除無明和私慾?從小我提升到大我,再上升到更大的社會責任,家國情懷,很多問題遊刃而解。

雁棲湖致良知四合院學習感悟學習心得 篇4

我想説的就是,是致良知四合院改變了我,通過學習,我認為我的生命狀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我認為我收穫了很多,可以這麼認為:假如有高人説,要把我變回沒有學習前(兩年半已前)的我,需要什麼條件?那我我的答案是,不管給我多少錢,不管給我多少利益,我也不會走回兩年半前的我。

在沒學之前,生意上沒有多大的進步。做人整天穿着“皇帝的新衣”,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奉承的話滿天飛,假話連篇;在取得的了一些成績後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傲慢自大,好為人師,自私自利,也不知也不明很多時候自己的快樂已經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在不知不明中傷害了家人朋友社會,愛之不知怎麼以道,很多時候不知不覺中成人之惡,不知不覺中教壞了多少人。總之,不明與貪慾一直是障礙我煩惱和事業停止不前的原因,也就是一直以來從來沒有過在心上建設過自己。之前所取得的小小的“成功”,也只是暗合道妙而已。

通過兩年半左右的學習,邊學習,邊踐行心道德事四部曲,從建設自己,建設心靈品質,開發心靈寶藏開始。現在自己的煩惱少了很多,看待困難和問題簡單了。正如四合院老師説的,心大了,事就小了。

當我明白人生的重大祕密是心中擁有無盡寶藏後,我的自信心強大了,因為本自量足,一直都有。

雁棲湖致良知四合院學習感悟學習心得 篇5

陽明心學也稱'良知“學。

瞭解與接觸良知心學已有兩年餘,之前的學習僅僅是偶爾的閲讀與感悟,也知道陽明心學的幾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但是真正認真不間段的修習這些“心法”,還是始於這120天與温州致良知學習小組的共同學習。近4個月的學習,是我出社會以來接受最系統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頗多,需要感謝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學習,因為文言文的難懂,因為每日讀書寫心得點評的費時,有些同修選擇了退出,能堅持下來的同修從開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親身感受到120天的學習帶給一個人內心的變化與能量的提升,讓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偉大而神奇的能量。

陽明心學是什麼?我感受到良知學就是在紅塵生活中,在企業經營中,一門“事上磨、心上覺、為善去惡”的內求修心之實學,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達致良知。

掩傳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點心得。

第一點:立志。陽明先生在37歲貴州龍場悟道後,在28.3《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談到學習的四個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陽明先生開示學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與志者。故立志而聖則聖,立志而賢則賢。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無所成。學不勤者皆因志不篤。回想走過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堅、不高,導致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時,如果不是因為此次學習致良知,終日為利為名所奔波勞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卻,或者説懶得提及此一説。當陽明先生告誡學生,如不立必為聖賢之志,人生終無所成,才領悟到志不立,則無志可奪,也就放棄自己、隨波逐流,妄想冥行。立聖賢志者,就是堅定明確人生前進的方向,達致良知,按照聖賢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對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慾,存天理。致良知的學習之“立志”,如佛學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點:去傲。在107.31《書正憲扇》一文中,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回想走過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為謙虛而受益,驕傲而落敗,而哪傲滿之心可謂如魅隨行,潛藏至深、不易覺察。活到老,學到老,為學處世,傲念在心則滿,只要心頭“傲”字不除,學習斷然難進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謙虛、越是無知的人越傲慢。傲滿之人要麼一事無成,要麼就是事業停滯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納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點:至誠。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誠通靈,至誠即道,一誠抵百術。陽明心學致良知、大學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門宗教,"至誠"都是入門修習的唯一鑰匙,無誠則不得入。誠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實現任何一門實學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過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習,我感覺到一個人可以走快,但一羣人可以走遠,這是能量場的力量,有聖賢者指引,有同修責善砥礪。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與事。之前120天的學習只是起點,致良知的修習沒有終點,終生學習,終生踐行。我想修好自我,發揮出達致良知的偉大力量,經營好家庭,進而經營好企業,為公司員工夥伴追求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幸福,為公司成為最具幸福感互聯網企業而付出努力,立志幫助100名員工成為事業合夥人,傳播1000名同修學習陽明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