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四個全面”心得體會範文

第一篇:關於學習“四個全面”心得體會XX

學習“四個全面”心得體會範文

“四個全面”是xx提出的重大戰略佈局和戰略思想,是新一屆黨中央在治國方略上開拓提升出的新版本,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就和新境界。其理念、框架、具體安排和主攻方向展現了我們黨在治國理政方面的新型方法特徵。

一、整體協同的系統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反映的是國家治理的四個不同方面和不同環節。但是,它們構成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兩個層面的系統性。在第一個層面上,這四個方面中任一方面都是一個整體系統,都由不同要素和部分組成,各個部分之間都有機關聯和互相影響,都需要統籌兼顧地處理它們之間的關係。在第二層面上,這四個方面也構成一個整體系統,也需要整體協同地處理它們之間的關係。有學者指出它們之間是目標、手段、保障、主體四大要素的關係,四者缺一不可,其運作必須互相配合、共同推進。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這裏講的實際上就是國家治理的這種整體協同的系統性。

二、遠近結合的制度設計

“四個全面”最為重要的內在筋骨在於制度。僅從表述就可看出,其中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的主體內容都是制度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又提出:到二0二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這兩次全會的決議清晰説明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的主體目標和着重點是制度建設。實際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全面從嚴治黨也包括大量制度建設內容。“四個全面”中的制度建設既是為“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也是為更為久遠的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提供可依賴的路徑。也可以這樣理解,當前工作中的一些政策、手段、方法、措施可能隨着時間的演進、條件的變化而取消或放棄,但制度建設卻既有當前的現實功能,也具有極為長遠的未來意義,因而是更為根本和深層的工作。

三、互相滲透的設計安排

作為一種戰略安排,“四個全面”必須顧及長遠和當前、整體和局部、理論和實踐等多種社會層面,這就要求其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其內在的關聯和深層的邏輯。結合中央的各種文獻和xx的多次論述來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近期目標和願景,全面深化改革是手段和方法,全面依法治國是途徑和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領導主體的建設。這四個方面互相配合互相滲透,在實際工作中既融為一體,又各有偏重。比如,全面從嚴治黨中當然包括深化改革的內容,黨的紀律檢查體制的變化就是一種典型的改革。再比如,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重要目的就是服務於小康社會的建設,人民福祉畢竟是所有工作的指向。從總體上看,“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螺旋遞進,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動態體系。

四、基於實踐的主動創新

毫無疑問,“四個全面”的提出基於當前中國偉大的社會主義實踐,是對這一實踐的政治總結和理論昇華。這充分表現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形勢下主動創新的態勢和動能,體現了新一屆黨中央不墨守成規、勇於開拓、善於創造的勇氣和能力。“四個全面”的每個方面都是我們黨主動承擔歷史責任、尋求全面解決社會難題的探索。基於此,xx多次對各級黨委、各個部門和領導幹部提出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的要求。比如講到“從嚴治黨”時他説,這是全黨的共同任務,需要大氣候,也需要小氣候。各級黨組織要主動思考、主動作為,通過營造良好小氣候促進大氣候進一步形成。也就是要求各級黨組織通過發揮自己工作的主動性為從嚴治黨做出貢獻。

基於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每一個執政黨都具有自己治理國家的方法體系。面對今天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局勢,在總結三十餘年改革開放經驗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形成了自己的治國理政的方法系統,“四個全面”的表述反映了一系統繼往開來的特徵。

第二篇:XX學習“四個全面”心得體會範文

黨的十八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分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XX年10月xx在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XX年12月總書記在江蘇視察時首次把全面從嚴治黨與上述三個“全面”並列。這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就形成了新常態發展條件下實現黨的目標的重要戰略佈局,同時,這也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宏大設計,更是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文明新時代的歷史座標。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着力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發展,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條件下,只有這樣“五位一體”的發展才是硬道理,才是為人民羣眾歡迎和期盼的發展,才是讓人民羣眾越來越感覺到親近和温暖的發展。那麼,如何才能成功實現這樣的發展呢?在中國經濟風雨兼程馬不停蹄地快速發展30餘年之後,能夠有效推動“五位一體”發展的根本動力和辦法只有改革,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着力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掃清體制障礙。而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改革目標的根本途徑,只能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步伐,使黨的執政方式和國家社會的治理方式都儘快納入法治的軌道,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保障黨的持續執政和國家民族的長治久安。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都需要黨堅強有力的科學領導。小康社會本身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目標願景;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政治制度保證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建成小康社會的整個過程,更是需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努力奮鬥才能實現,只有全面從嚴治黨,黨才有資格和能力適應全面建從小康社會的新要求。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引領者、頂層設計者和基層創新的組織與推動者。唯有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黨自身的改革與創新,黨才能承擔起起頂層設計、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職責。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正如xx所説,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願的統一體現,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這就是黨的領導力量的體現。

全面從嚴治黨與其他三個“全面”之間是良性互動的關係,一方面,黨領導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而奮鬥,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進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全面依法治國進程的加快,也反過來對執政黨、對執政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實上,今天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這是提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目的所在。

更值得期待的是,這“四個全面”良性互動的過程,必將是經濟新常態發展條件下,中國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更加全面協調穩定發展的過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越來越完善和鞏固的過程,是執政黨越來越在純潔性先進性和執政能力建設中越來越得到中國人民支持擁護的過程,而由此開創的則是為世界越來越敬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文明的錦繡願景。

早在1940年1月,毛澤東同志就莊嚴提出:我們共產黨人,“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後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1956年,他還強調,黨要有能力領導人民把我們的國家建成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覺得可親。在歷經了幾十年的曲折探索之後,鄧小平同志站在全新的時代高度指出,“我們的黨和人民浴血奮鬥多年,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制度將一天天完善起來,它將吸收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吸收的進步因素,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制度”。

如果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意味着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政治上成為自己的主人的話;那麼,中華民族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優越的制度文明傲立於21世紀的世界民族之林,便是歷史莊嚴地交給這一代共產黨人的責任了。十八大以來以xx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所做出的一系列令人鼓舞的重大決策,特別是“四個全面”的戰略部署,使我們越來越真切、越來越振奮地感受到了這樣的歷史擔當,感受到了越來越清晰走進的夢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