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病毒鬥爭中的貢獻和擔當個人心得體會(精選3篇)

抗擊新冠病毒鬥爭中的貢獻和擔當個人心得體會 篇1

人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及貢獻。新時代,新徵程,吾輩新青年更應肩負起時代的責任與使命:為時代揚帆,為國家築夢。方能不負青春,不負此生芳華。

抗擊新冠病毒鬥爭中的貢獻和擔當個人心得體會(精選3篇)

回往歷史的波瀾壯闊,我們不禁憶起那一位位為國家擔當的有志青年,宛如閃耀在時代中的星火,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社會動盪,一位位思想家敢於向時代發聲,“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那動盪年代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猶如一粒火種,在中華文明中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無數的遠方和人們,都與我有關”,時代的重任肩負在以筆為劍、深刺黑暗胸膛的魯迅先生手中;肩負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成功的周總理身上:“吾輩生於積弱不振之中國,安忍坐視不一救耶?”總理向時代發問,向青年號召,要將民族復興的責任與使命,牢記心中。

動盪年代的責任意識彌足珍貴,而和平年代的家國情懷也同樣值得讚頌與敬佩,“時代楷模”程開甲,隱姓埋名十數載,為國鑄重劍;“人民的生物學家”鍾揚,將生命獻給種子,在高原上綻放生命;“耶魯大學”高材生齊玥飛腳踏泥濘俯身躬行,在棘刺和田壟中拓荒,埋下的是種子,收穫的是理想;為貧困人民脱貧,他始終奔赴在攻艱前線;為邊疆和平奉獻,守望在時代前線的駐邊戰士;不辭勞苦把責任和細緻融入生產、融入生命,他們是無私奉獻,具有責任和擔當的大國工匠……

一代代青年將責任牢牢握緊,把握時代的航舵;一代代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責任宛如時代的星火在空中閃耀。

回望改革初期,在那個改革大幕初啟,中國奮力追趕世界的時代,激盪夢想,四十年已過,中華大地轉瞬已是滄海桑田,可新時代新青年更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馳空想,不騖虛聲,以自身的力量為時代發聲;改革開放天地寬,砥礪奮進正當時。

新時代的追夢人,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團結起來。為時代揚帆,為國家築夢!

抗擊新冠病毒鬥爭中的貢獻和擔當個人心得體會 篇2

在當今和平年代裏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時刻保衞着我們的安全,似乎永遠不知疲倦,哪裏有危險,他們就會用身軀擋在最危險的前線,他們就是最美“逆行者”。

20__年的春節,與眾不同,我們原本和諧美好的家園,卻被一場來自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入侵,疫情來勢洶洶,讓辭舊迎新的鐘聲變得沉重。街道上一片寂靜,只有明亮的路燈,人們多了幾分恐懼和謹慎,少了熱鬧喧譁,少了聚餐宴會,少了走親訪友,為了減少傳染,人們自覺宅在家中,不出門。我也一樣,每天宅在家中,時刻關注着網上電視上關於疫情的報道,看着上漲的人數既擔心又害怕。爸爸作為一名公安幹警,每天上班工作在一線,用實際行動教會了我責任與擔當,您是我學習的榜樣!

疫情最緊張的時刻,各行各業的人都在與疫情做抗爭,默默無聞的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有一位常德農民郝進捐15000只醫用口罩,這是當時工廠發不出工資,給他價值兩萬元的口罩以抵工資;江蘇常州一位署名“常州公民”的用紙箱裝了50萬現金捐給武漢,堅決不肯留名。

疫情中,84歲的鐘南山爺爺讓我印象最深刻,他本來可以離開病毒的危險,安享晚年,但是他挺身而出,隻身前往武漢,抗戰在最前線,有一張鍾南山爺爺疲憊的靠在開往武漢列車的座位上,靜靜地睡着了,如果此時我在爺爺的身邊,我一定會莊嚴的向爺爺敬一個隊禮,“謝謝您爺爺!”73歲的李蘭娟奶奶夜以繼日的帶着自己的團隊研製抗擊病毒的疫苗。90後女護士單霞阿姨為了節省穿防護服的時間從而多救治病人,毅然剃光自己美麗的秀髮,奔赴抗擊疫情一線。“逆行者”們,我想再次對你們説:你們要加油,佔地三萬多平方米,擁有兩千多間病房的武漢火神山醫院,中國人民在短短十天時間內建成。讓人民不得不感歎中國火神的速度與激情。中國已經在加油了,白衣天使、“逆行者”們你們都要加油,中國人民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通過這件事給我們一個啟示:在抗擊疫情的這幾天,我們要堅持制度自信,進一步改善生活。同時我們也要感謝一名名逆行的白衣天使,自己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就是對防疫工作最好的支持;同時也不要忘了吸取防疫過程中不足之處的教訓,積累經驗。雖然這次疫情我不能做出很大的貢獻,但我可以保證不出門,如果要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用我的實際行動努力學習,爭取長大以後,像這些“逆行者”一樣,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祝願肺炎早日被遏制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抗擊新冠病毒鬥爭中的貢獻和擔當個人心得體會 篇3

此次疫情給人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在當今世界,人類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普遍的聯繫中相互依賴,整個世界構成了命運攸關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根據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世界歷史時代。在這一時代,過去那種地方的、民族的、自給自足的閉關自守狀態,被互相聯繫和互相依賴代替了,全球範圍的交往更深入、更廣泛、更頻繁、更緊密。然而,在世界歷史時代,人類也遭遇了全球性問題。一方面表現為人類在征服自然的主體性擴張和無節制索取中,日益逼近自然的極限,損害並破壞着自然內在秩序的平衡,從而不得不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性問題;另一方面,全球發展深層次矛盾突出。資本的全球化擴張形成了全球資本主義體系,帶來了未曾預期的全球性風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20__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曾引用英國作家狄更斯小説《雙城記》中的這句名言來形容當今世界。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這些問題,關乎人類共同利益,關乎世界前途命運。“我們能夠攜手並肩對付一個共同且危險的敵人嗎?”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提出的問題,值得全人類深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個全人類共同的敵人,人類命運愈發休慼與共,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愈發凸顯出其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