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主任培訓會上的發言

很羨慕新老師,因為他們年輕的生命,因為他們充沛的活力,更因為他們活躍的思維和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接到任務的時候,其實我心裏很忐忑,面對這樣鮮活的生命,我能説什麼?我能給他們什麼?

新班主任培訓會上的發言

所幸,高老師事先已在新老師中作了調查,話題是現成的,我心裏稍踏實了些。那我就圍繞這兩個話題,説説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如何把握“嚴”和“慈”的度?

波斯著名詩人薩迪在《薔薇園》一書中有這樣一句引人深思的話:

過度的嚴厲會造成恐懼,

過分的温和會有失威嚴;

不要嚴酷得使人憎惡,

也不要温和得使人膽大妄為。

這話的確很有哲理,讓我想到儒家的“中庸”,想到“平衡”,於是就有些糾結,誰都知道,卻並不是誰都可以做好。

我不想褻瀆先賢,但個人以為“嚴”和“慈”並不是一對矛盾體,不是對立的兩個方面,不存在把握“度”的問題,這是兩個概念。

所謂“嚴”,我的理解是,要學生遵守的校規校紀,學生就要不折不扣地做到。

這讓我想起《超級保姆》裏的一個片斷:有一對年輕夫婦,他們有三個孩子,年齡2到8歲不等。平常家裏亂得一團糟,父母的話,孩子一點也不聽,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很任性。超級保姆經過觀察發現,原因不是父母不管,也不是父母沒有指出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指出孩子的問題後,雖然也有“處罰”措施,但孩子一撒嬌,一任性,不執行,他們也就不了了之了。最終的結果就是想管管不好了。

超級保姆的做法是,設一“處罰凳”,讓犯錯的孩子安靜地坐在凳子上三分鐘,一旦離開凳子,重新計時。其中有一個小小孩,經過四十多次之後,終於在凳子上坐滿了3分鐘。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多次才坐滿3分鐘,保姆分析,是母親説話語氣不堅定,似乎在求孩子似的。所以,這樣做前,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他錯在哪裏。其次是,母親態度要堅決,還要有耐心。

引用這個故事,不是教大家也使用“處罰”的方法,而是説,一旦定了規矩,就要讓學生不折不扣地做到。就拿穿校服來説吧,這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有校服。那麼為什麼還有好多人做不到呢?這就是執行力的問題,或者也可以説是老師不夠“嚴”。下面講個案例:

8班有個錢同學,個子比較高,人也比較帥,不愛穿校服。有時一整套都不穿,有時穿個上衣。第一次沒穿校服,他説是洗了沒幹。我問他,校服幾套,他説兩套。我説既然如此,你今天是可以穿校服的,那為什麼沒穿。最後,他老實“交待”是不想穿。那我説,既然穿校服是校規,你認為要不要遵守?你能做到嗎?他沉思了一會兒説,可以的。一句話,他校服有兩套,作為校規他又是可以遵守的,那明天穿好。他答應了。

可是沒多久,他又重犯了,理由無非是洗了沒幹,忘記了之類的。某一天,他所有理由用完了,又沒穿校服,我當着他的面打電話給家長,叫他的家長送過來。當然,事先我與家長作了溝通,與家長達成了共識。家長把校服送過來了,他也穿上了。後來,他再也不找理由不穿校服了。

你可以給他機會,一次兩次三次,都沒關係,但不能n次,無休無止的。這就是“嚴”,它與“慈”是不矛盾的。你是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落實校規校紀,學生是懂的。

所謂“慈”,應該是對學生的關愛。

愛學生,不是説你可以在原則問題上讓步,不是説你要容忍學生的不良言行。這不是愛,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愛學生,就是要時時處處為學生着想,無論是表揚也好,批評也好,你要讓學生感受到你是站在他那一邊的,是為他在考慮問題。對他來説,你是“自己人”。

還是8班,有一個叫小麗的女生。我發現,她和曾經的小偉一樣,都是班級的“邊緣人物”,是同學嘲笑的對象,人人對她是避而遠之,不願與她同組,連廣播操排隊,前後都離得遠遠的。

同學都説,她還有點“花痴”,經常去騷擾鄰班的幾個帥男生。有一次追一個男生,導致那男生腳扭傷。幸虧那學生的家長比較通情達理,瞭解情況後也沒有過説什麼。我以為,她之所以這樣做,老是去追男生,無非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讓別人也關注她。

我想,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契機。我沒有直接批評她,沒有責怪她闖了大禍,而是以平和的語氣,與她一起分析了這件事。

“小麗,你知道他摔跤後的情況嗎?她一臉茫然地看着我。“他腳扭傷了,聽説連路都走不了了。”她一聽,有些慌了。我怕嚇着她,儘量把語氣放得温和一些。

“他的家長帶他去醫院看了,按理,你爸爸媽媽應該去看他的。應該向人家道歉,付給他醫藥費。你看,這事鬧得多大呀。給人家家長添麻煩不説,還讓他受皮肉之苦。如果摔傷的是你呢?你會怎麼樣?”

“那怎麼辦?”她終於憋出一句話來。“怎麼辦?老師先幫你瞭解一下,我們該做的還是要做的,以後你一定要注意點,不要再去追他們了,不小心會出事的。”

她沒有説,只是用力地點了點頭。從她的表情看,她是聽進去的。對她來説,傷腳事件是個轉折點。那以後,她安靜了許多。一直到現在,她都很好,無論是自主學習課,還是有老師上課的課堂,還是課間休息。

我不敢説,她的好轉完全有懶於這件事,我只是想説,即使是處理這樣讓人頭疼的問題,也可以從學生的角度來措詞,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為他分析。這就是愛,是“慈”。

講到此處,想起八年級課本里胡適寫的《我的母親》,他在文中寫道:“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兒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可見,“嚴”和“慈”是不矛盾的,它完全可以有機地統一在一起。

二、關於班幹部的培養問題。

班幹部的培養,一是指導,二是放手。

指導,即讓班幹部明確要做什麼,怎麼做。前者不説了,學校下發的資料已經很具體詳實了。那麼該怎樣指導班幹部“怎麼做”呢?

經常在走廊上聽到,有個別教室自主學習課聲音很響,有些亂。而音調最高的是班幹部:“別吵了,別吵了;安靜,安靜!”教室裏卻依然如故。

我們的班長也曾出現這樣的情況。經過觀察,我發現,她在管理的時候,自己是笑嘻嘻的,聲音拖得很長,有時還是有氣無力的。事後,我對她的管理進行了糾正:首先,提醒同學的時候,聲音要響亮有力,讓每一個人都聽到;其次是,自己要嚴肅,不能鬧着玩一樣;三是,少説,一説無效,可以換種方法,譬如你站起來,注視着最吵的那幾個人,直到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經過幾次指導和我在旁邊的協助,她的管理漸漸生效了。

我個人以為,現場的指導比事前空洞的説教更有力。當然,事前的認知是必須的前提。

放手,即你要敢於讓學生去管,不要怕學生出差錯,不要怕扣分。但要注意的是,放手不是不管,你可以做一個“冷眼的旁觀者”。及時瞭解情況,適時進行指導。

為什麼這麼説呢?一是班幹部需要你給他壯膽,給他支持;二是你自己需要第一時間掌握情況,便於管理。

總而言之,少説教,多具體實在的指導。

很喜歡一個朋友的qq簽名,在此引用之,來作為結束語:“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正確做,正確的事情重複做”。是啊,班級管理是一件複雜的事,分解開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把這些簡單的事情做正確了,做好了,你的班級管理一定會出成效的。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