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精選13篇)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1

農曆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飲酒賞菊登高望遠,思念親人。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時,不禁吟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宋女詞人李清照在重陽節時思念親人,寫下“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憂愁。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精選13篇)

重陽節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關愛老人也同樣是關愛我們的將來。作為21世紀的我們,敬老愛老的道德意識就顯得更必要了。在九九重陽節到來之際,讓我們去感恩吧!

學會感恩,應當首先學會感恩父母,感恩長輩。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本性純真,孝敬父母。韓伯愈的母親對他的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錯,就舉杖責打。有一天,伯愈犯了錯,母親用枴杖打他,他的眼淚竟然像雨點一樣掉下來。他母親覺得很奇怪,問道:“以前打你時,你都是歡歡喜喜地接受,今天為什麼掉淚呢?”伯愈對母親説:“過去您打得疼,我知道母親健康有力,所以歡喜;今天杖落在我身上,我一點兒感覺不到疼了,我知道母親身體衰老,體力微弱了,所以禁不住傷心地流下了淚水,並不是不甘心忍受疼痛。”

嗚呼!體念母親情至忱,母棰輕重甚關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頓起心酸淚濕襟。伯愈的至孝不得不使我們慚愧的低下頭了。

想想我們現在:當我們用很輕鬆的口吻説自己蹉跎歲月時,當我們用很浪漫的心情與朋友閒逛時,當我們用很自豪的態度上課看小説時,當我們用瀟灑的姿態應付生活時,而我們的父母呢?我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呢?他們總是以很富裕的方式給我們掏錢,總是以很輕鬆的口吻對我們説上班不累,總是以很奢侈的方式讓我們吃頓餃子,總是以一種幸福的口吻對我們説擁有我們這樣的孩子他們高興。

都説隔輩親,當我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有父母變成父母及祖父母的雙重身份時,他們把餘生都放在了我們這裏,沒有時間享受,只有整日操勞,他們每天都精心地為我們準備着可口的飯菜,默默地收拾着我們雜亂的書本,然後微笑着看着我們一跌一撞地走着,並時不時地用他們温暖的大手扶起滴着淚水的我們。

你問:那怎樣才能做到孝呢?我想反問:你是否在爸爸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奶奶的生日時打個電話?在姥姥煩惱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給他們親自做一頓也許算不上可口的飯菜?你可曾記得關掉吸引你的電腦,在燈下與他們説説自己的快樂與煩惱,聽聽他們的嘮叨?

其實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你做到了嗎?如果沒有趕快行動吧,相比那爬滿歲月的額頭定會舒展開吧!

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還流淌着許多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

古有小黃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體温暖裏席子,才讓父親睡到温暖的牀上;今有偉人毛主席邀請他的老師參加開國大典,朱總司令蹲下身子親自為媽媽洗腳,還有居里夫人寄去機票,讓她的國小老師歐陽班老師來參加鐳研究所的落成典禮,居里夫人還親自把老師送上主席台。

偉人之所以偉大,名人之所以成名,使他們都擁有美好的素質——感恩。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感恩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能使我們增長智慧,實現夢想;感恩是一種心靈良知,它彰顯了我們心靈的真善美;感恩是一種營養液,能滋潤我們的生命,昇華我們的靈魂;感恩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是我們感情寄託,是我們心中的玫瑰,讓我們細心去栽培,用心去呵護。讓我們時時心懷感恩,感恩生活的給與,感恩生命的多彩,感恩自然地恩賜,感恩一切的一切,讓幸福和快樂過來把我們擁抱!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2

敬愛的各位老師、家長以及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樹尊老新風國慶節的喜悦還在繼續,安靜的心情釋放着心的微笑。轉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陽節。自古以來,九月九就是思念的節日,古詩有云: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古代人在重陽節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陽是團圓的日子,因為不能團圓,在外的詩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親人,寫下了傳世的詩歌。

思念之心,字字顯露真情。現在我們國家給重陽節賦於新的寓義,這一天定為老年節,我國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讓每個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麗。有一天你我也會老,看看年老的親人,一晃幾十年過去,那也許就是每個人的寫照。

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有過美麗的青春,有過追求,有着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一對白髮蒼蒼的老人,翻閲年輕時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動!美麗的容顏在時光的海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紋,都有深深地愛,當你看到相扶的老人在風景中輕輕走過,笑容綻放在慈祥的臉,心中那份感動不能自已;還有那年約六旬的老人身着運動服在那奔跑的身影,讓人羨慕;當然也有流浪在街頭的老人,一臉人生的苦澀,和那渴望相助的眼,讓人不免同情。

人生最美夕陽紅,沒有人會永遠年輕,老年人擁有的是智慧和經驗,別説老年人愛囉嗦,每一句話裏有真情,每一個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説説話,會有好處,明理和涵養在時光之海中已深深浸入,沒有浮華,沒有虛假,只有渴望,想與子孫多點相處的時間,多一些相聚的時刻,可以知道孩子們的生活,為孩子的幸福開心,為每一個親人祈福。只要孩子們過的好,老人心中就無所牽掛了。這是老人,讓人尊敬的老人。而年輕人一般不能發現這一點,生活的壓力大,學習、工作的壓力和競爭,讓人疲憊,可以認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思想,當你已經長大的時候,父母也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擔憂的心時常掛在心頭,一句話,一句問候,就能温暖老人的心。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同學們,記住關愛你們的長輩,多陪陪他們,讓老人的笑容綻放,別讓自己以後在後悔中度日,可以心中無憾。有一天你也會老,想想那會是什麼樣子,人生是一面鏡子,對照人生,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也是社會的責任。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12春中專機電班的朱金玲,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父母和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尊敬老人尊敬長輩。

明天就是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屬於老年人的節日裏,祝願所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但敬老愛老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為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如果所住的樓上樓下有老人,我們就應避免喧譁,不打擾老人,不影響老人休息;乘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位;過馬路時,攙扶老人從斑馬線上安全通過;有時間還陪老人散散步説説話,給他們講一些的故事讓他們高興.開心.快樂。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我們就應該關心,照顧他們。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敬老愛老其實就是在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温暖的手;在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一句親切的慰問……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做到尊老.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最後祝願所有老人都健康、幸福、快樂!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們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峯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着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着《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鑔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一般。

遊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説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5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於老年人的節日裏,我們祝願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6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2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 “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説,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

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裏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

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7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為老人節。

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這一星期天中,我們老師讓為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或洗一次頭等。我突然心血來潮,準備,在星期天給來我家串門的姥姥洗一次腳。

“凡凡,凡凡……”哦,我姥姥來了,我趕忙把姥姥請進屋裏。趕緊把媽媽叫來。趁着媽媽與姥姥交談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趕忙拿來盆子,倒了一些熱水,一摸水,呀,燒死了!我又倒了一些涼水,哎,又涼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氣妥”這個詞,頓時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熱水,這會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腳布。搖搖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説:“姥姥,馬上就要過重陽節了,我今天特意為您洗一次腳。”姥姥説:“呀,燦燦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姥姥為你感到驕傲啊!”我把姥姥的腳放入水中,泡了一會兒。又用肥皂把腳周圍搓了一遍,在用清水沖洗。連續重複幾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當我摸到姥姥腳跟時,有什麼紮了我一下。我一看,原來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我想起姥姥操勞日久,每天洗衣,做飯。便更加仔細的去洗腳了!洗完後,望着姥姥乾淨的腳,喜出望外。姥姥和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這一年的重陽節讓我過的很充實,很完美!即使在平時,我也會多多的為長輩做事。為什麼呢?因為我是一名國中生!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8

各位領導、同志們、老年節長輩們,大家好: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老年節”是老年人幸福的節日,是老年人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在這裏我代表村黨支部、村委會向全村的老年人表示誠摯的問候,祝你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度過每一天!同時向支持我村老齡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謝!

尊老敬老是中華(重陽節)民族的傳統美德,養老助老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我們村支兩委從全局出發,以更廣闊的視野謀劃老齡事業,以更有力的措施推進養老敬老工作,把關愛老年人的幸福列入日常工作議程,大力發展老齡事業,老年法律法規得到認真執行,老年優待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敬老養老助老蔚然成風,力爭我村老齡工作走在全市全鎮先進行列。

同志們,老年人是我們村的精神財富,為我村經濟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雖年齡高希,但全村人不會忘記你們!同時也感謝我們村的知名人士、社會賢德和工隊長,他們致富不忘老年人,像付懷生同志、付現林同志,今年付文虎同志也慷慨解囊,奉獻捐款1.7萬元,為老年人謀福利,有食用油、麪粉、被子等物品,他們的舉動,描繪了和諧家鄉、情滿人間的温情畫卷!在這裏我再一次衷心祝願老年人過好我們的節日,在生活中從不計較,心態樂觀,感恩生活,開開心心每一天,快快樂樂又一年。願天下所有的老年人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更加快樂!

謝謝大家!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老領導、老幹部、老同志們:

你們好!

“飛火流霞迎盛世,歡歌笑語賀華章”。在這雲淡山清、秋高氣爽、橘紅橙黃、金桂飄香的日子裏,温馨的“國際老年節”剛剛離去,我們又迎來了傳統的“重陽節”。在此,我謹代表四面山管委會、四面山森管局,向在座的各位老年朋友們道一聲節日的問候和衷心的祝願,同時也祝願森管局的300多名職工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重陽節和國際老人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我國自古以來就以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作為尊老敬老的重要習俗,國際社會從1991年開始將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

近年來,在江津市委、市政府、四面山管委會的領導下,在全休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在你們的大力支持下,森管局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這是我們森管局人的驕傲。

“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過去,你們在崗位上以滿腔熱血,為四面山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為四面山的經濟社會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輝的業績。今天,你們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通過各種方式繼續為四面山6000多父老鄉親服務,為新華集服務,為四面山的改革、發展、穩定和旅遊的騰飛譜寫了新的篇章;當年,你們用心血和智能澆鑄了四面山,為我們鋪就了今日繼續前進的道路;現在,你們繼續保持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樂觀積極的精神,對森管局的事務十分關注,對我們的工作十分支持,從不提過分要求,從不添點滴麻煩,表現出極高的政治素質和大局意識,表現出老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確實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尊重。對此,我再次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為了進一步理順旅遊管理體制,加快旅遊發展速度,優化旅遊產業結構,去年,江津市委、市政府將四面山森林經營所、四面山採育場合併成立了江津市四面山森林資源管理局。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蜚聲中外旅遊勝地宏偉目標,標誌着四面山的旅遊業由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這為森管局的發展創造了“千載難逢”的良機。新形勢、新目標、新任務、新困難、新挑戰。我們需要並渴望能夠繼續得到你們的熱情關懷和悉心指導。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四面山管委會的正確領導,有各位老領導、老幹部、老同志們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我們一定能夠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團結和帶領全體職工共同為打造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而努力奮鬥。

“最美莫過夕陽紅”。祝願在座的老領導、老前輩、森管局的全體離退休老同志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最後,我用一首詩來獻給大家:九九重陽金光照,萬紫千紅大地明。人老不失戎馬志,餘熱生輝耀九重。振興四面心不老,祝與青松永同齡。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10

九月初九兩陽相會,俗稱“重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俗話説,“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到這個節日,都會讓我想起家鄉的親人和朋友。

我最喜歡在家鄉過重陽節了。重陽節前一天,孩子們都會鬧着父母親或奶奶做桐葉粑吃。從山上摘來新鮮的梧桐樹葉,洗淨備用,把花生米、臘肉、香腸等各種配料炒得香噴噴的,搗碎後和上一點野菜、紅糖,裹上面粉,捏成餈粑形狀,放入桐葉中包好,捆實,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綿軟,香氣撲鼻,叫人難忘。

過去我的家鄉很窮,桐葉粑要在過節過年時才能吃上一回兩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個小孩運氣好吃到了包肉的桐葉粑,別的小孩準得羨慕死。記得有一次過重陽節,奶奶用野菜活着一點麪粉做了些桐葉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個裹有雞蛋的桐葉粑留給了我。我捧在手中,儘管心裏饞得要命,卻捨不得一口吃完,生怕這次吃完了,下次就沒有了,想留着慢慢品嚐。誰知就在這時,家裏的狗竄出來一口就把桐葉粑叼了去。我又氣又急,追着狗打,奶奶看見了,也一邊罵狗一邊想把桐葉粑搶回來。可人哪有狗快,一會兒狗就叼着桐葉粑無影無蹤了。我傷心地大哭起來。奶奶安慰我説再給我包一個有雞蛋的桐葉粑,可翻遍了家裏的角角落落,也沒能再找出一個雞蛋來。那一年的重陽節,我眼淚汪汪地坐在桌邊,和大人們一起吃着粗糙而難以下嚥的野菜粑,心裏説不出是什麼滋味。

可現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幾年,家鄉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電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晝;修路了,家鄉不再貧窮閉塞。為通電通路這事,鄉親們可樂壞了!專門在寬敞的柏油馬路上敲鑼打鼓地慶賀了一天。現在過重陽節,桌上不但有雞鴨魚肉,連“百事可樂”等時髦的飲料也上了桌。桐葉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現在的桐葉粑不再只有難嚼的野菜,而是各種裏餡,各種樣子應有盡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為了讀書求學,我已離開家鄉來到了吉首。可每當我吟到王維寫的這首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家鄉的重陽節,想到重陽節那令人回味的桐葉粑。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一千三百年前,有一位漂泊在異鄉的遊子低聲歎息,歎遠方的親朋遍插茱萸,唯獨缺了自己,這個人就是王維。

本週六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重”者,《博雅》解為“再也”。九為陽數之極,九月初九故稱“重陽”。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選擇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以此迎接新的季節的到來。

由於“九九”亦含長久、長壽之意,重陽菊花是長壽之草,重陽節便又有了尊老之意。事實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敬老愛老成為了當下重陽節最廣為人知的意義。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見,尊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多年來亙古不變的倫理道德。尊敬老人是個人文明進步表現,尊敬老人也是的家庭和諧的保證,尊敬老人更是社會發展必然要求。尊老愛老助老,我們責無旁貸。

但敬老愛老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應當僅僅在重陽節這一天被記起,它應當落實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之中,每一處微小的細節中。可能現在你不一定會扶着老奶奶過馬路、然後驕傲地説一句“我叫紅領巾”了,但你可以在公交車上給不認識的老爺爺讓出一個座位、幫隔壁家的老太太把買回來的蔬菜拎上樓。我國的老齡化日漸嚴重,據預測,到20__年,我國六十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2。48億,這意味着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給予我們關懷和照拂的角色,轉變成需要我們關心和照料的人。再看看自己的身邊,你是否會在節假日陪伴爺爺奶奶看幾齣小品,每週給外公外婆打去問候的電話?心中是否無時無刻充滿了牽掛與感恩?時光染白了他們的髮絲,呱呱墜地的兒孫們似乎在提醒着他們自己已經老去,夕陽中他們慢慢地走着,是時候讓我們上前攙扶着他們,踏着晚霞細碎的餘暉,聽他們唸叨自己年輕時的故事,他們的心也許還只有十八歲。他們有那麼多人生的經驗想與我們分享,我們也有那麼多的機會,讓笑顏天天掛在他們臉上。都説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也許的孝順,不過就是這一天一天簡單的聆聽和守護吧。

我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藥”等的二十四孝故事,高二年級的同學們最近也剛剛學習過李密的《陳情表》,敬老愛老、注重人倫道德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粹,它早已隨着年歲的更迭,化開在我們的骨血之中。當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遠遠不止孝親敬長,還有愛國明志、仁愛利義;尊師重教、敏而好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誠實守信、一諾千金……還有那些夾雜在傳統禮儀和節日慶典中的美好祝願,這些都是這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如同敬老愛老一樣,應當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古語有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回到一千三百年後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以實際行動真正地做到尊老、敬老、愛老,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生活中得以傳承!

謝謝大家!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12

重陽感恩

農曆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飲酒賞菊登高望遠,思念親人。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時,不禁吟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宋女詞人李清照在重陽節時思念親人,寫下“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憂愁。

重陽節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關愛老人也同樣是關愛我們的將來。作為21世紀的我們,敬老愛老的道德意識就顯得更必要了。在九九重陽節到來之際,讓我們去感恩吧!

學會感恩,應當首先學會感恩父母,感恩長輩。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本性純真,孝敬父母。韓伯愈的母親對他的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錯,就舉杖責打。有一天,伯愈犯了錯,母親用枴杖打他,他的眼淚竟然像雨點一樣掉下來。他母親覺得很奇怪,問道:“以前打你時,你都是歡歡喜喜地接受,今天為什麼掉淚呢?”伯愈對母親説:“過去您打得疼,我知道母親健康有力,所以歡喜;今天杖落在我身上,我一點兒感覺不到疼了,我知道母親身體衰老,體力微弱了,所以禁不住傷心地流下了淚水,並不是不甘心忍受疼痛。”

嗚呼!體念母親情至忱,母棰輕重甚關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頓起心酸淚濕襟。伯愈的至孝不得不使我們慚愧的低下頭了。

想想我們現在:當我們用很輕鬆的口吻説自己蹉跎歲月時,當我們用很浪漫的心情與朋友閒逛時,當我們用很自豪的態度上課看小説時,當我們用瀟灑的姿態應付生活時,而我們的父母呢?我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呢?他們總是以很富裕的方式給我們掏錢,總是以很輕鬆的口吻對我們説上班不累,總是以很奢侈的方式讓我們吃頓餃子,總是以一種幸福的口吻對我們説擁有我們這樣的孩子他們高興。

都説隔輩親,當我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有父母變成父母及祖父母的雙重身份時,他們把餘生都放在了我們這裏,沒有時間享受,只有整日操勞,他們每天都精心地為我們準備着可口的飯菜,默默地收拾着我們雜亂的書本,然後微笑着看着我們一跌一撞地走着,並時不時地用他們温暖的大手扶起滴着淚水的我們。

你問:那怎樣才能做到孝呢?我想反問:你是否在爸爸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奶奶的生日時打個電話?在姥姥煩惱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給他們親自做一頓也許算不上可口的飯菜?你可曾記得關掉吸引你的電腦,在燈下與他們説説自己的快樂與煩惱,聽聽他們的嘮叨?

其實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你做到了嗎?如果沒有趕快行動吧,相比那爬滿歲月的額頭定會舒展開吧!

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還流淌着許多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

古有小黃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體温暖裏席子,才讓父親睡到温暖的牀上;今有偉人毛主席邀請他的老師參加開國大典,朱總司令蹲下身子親自為媽媽洗腳,還有居里夫人寄去機票,讓她的國小老師歐陽班老師來參加鐳研究所的落成典禮,居里夫人還親自把老師送上主席台。

偉人之所以偉大,名人之所以成名,使他們都擁有美好的素質——感恩。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感恩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能使我們增長智慧,實現夢想;感恩是一種心靈良知,它彰顯了我們心靈的真善美;感恩是一種營養液,能滋潤我們的生命,昇華我們的靈魂;感恩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是我們感情寄託,是我們心中的玫瑰,讓我們細心去栽培,用心去呵護。讓我們時時心懷感恩,感恩生活的給與,感恩生命的多彩,感恩自然地恩賜,感恩一切的一切,讓幸福和快樂過來把我們擁抱!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2年有關重陽節的演講稿 篇13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3)中隊的陳曼希。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同學們,你們都應該知道重陽節吧!——對,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曾經學過好幾篇關於重陽節的詩篇呢!比如説: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課本里我們知道了,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在我國古代思想中,“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漢初皇宮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帶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到了東漢時,民間又有了重陽登高的風俗,因此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説,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裏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

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