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提高人民幸福指數講話稿

每次市政府全體(擴大)會議,我都會談一個重點問題。前幾次談的主要是思想問題,像黨性修養、感情、能力建設、羣眾觀等,某種意義上説也是作風問題。這幾年很多工作都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就是因為我們有堅強的作風保障、制度保障,有一批作風紮實、鋭意開拓的幹部。今天我想重點談一下建設“幸福”的問題。這既是一個思想問題,體現了幹部的思想境界和覺悟;又是一個工作問題,有具體的任務、具體的要求,是更高的目標追求。

市提高人民幸福指數講話稿

(一)什麼是“幸福”

第一,什麼是幸福?

是不是有錢就幸福?據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調查結果顯示,低收入到中高收入這一階層,幸福感隨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而到了高收入這個階層,幸福感開始下降。

幸福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很難説出準確的答案。有人講,幸福是人的需求得到滿足後的愉悦感。還有人講,幸福感是人的現實狀態除以心理預期。對幸福的理解,我想歸納起來至少有三個層面:從心理學來説,幸福是一種主觀體驗。從社會學來説,幸福不僅與個人有關,還與人際關係、社會交往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程度等密切相關。從哲學來説,幸福是相對的、辯證的,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不僅因人因時因事不同而不同,而且總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不斷髮展演變。儘管有不同觀點、各種爭論,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大家對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是終極性、永恆性的。

我想,幸福最簡單地表述可能就是“滿足+希望”。一方面,幸福是心理上的主觀體驗,表現為個人對過去和現在狀態的滿足,正所謂知足者常樂;另一方面,幸福是不斷髮展變化的,表現為始終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所以説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第二,什麼樣的城市是幸福城市?

是不是大都市就幸福,小城市就不幸福?是不是現代城市就幸福,傳統城市就不幸福?這很難判斷。像一些大都市,現代化程度很高,但交通擁擠、市民工作壓力大,在這樣的城市裏生活並不一定幸福。中國幸福感城市評選,排在第三名,很多大城市都排在我們後面。當然,現在我們還是低層次的幸福。

不同的人、不同歷史階段對幸福城市有不同的解釋。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城市能讓人詩意般地棲居,可以過上稱心如意、有成就感、有滿足感的生活。在儒家思想裏,把幸福的最高境界理解為“大同”和“小康”,“大同”是天下為公、大一統的理想社會,體現為“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反映了人們對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平等生活的嚮往,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烏托邦”。古人理解的“小康”比“大同”低一個層次,是天下為家、和而不同的親情社會,建立在小農生產基礎上,寄託了普通百姓對生活穩定、治理有方、國泰民安美好生活的樸素嚮往。改革開放後,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隨着經濟發展,我們黨又與時俱進提出總體小康、全面小康的目標,體現了黨對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歷史發展表明,對幸福城市的理解在不斷深化和提升。

現階段理解幸福城市,必須理清幾個關係。一是幸福城市與抓民生的關係。有的地方提出,建設幸福城市就是抓民生。民生改善是幸福城市的重要內容,但這隻強調了客觀條件的改善,還反映不出羣眾主觀感受的變化,建設幸福城市不能簡單等同於抓民生。二是幸福城市與幸福感的關係。有的地方提出,幸福城市就是以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為主要目標。百姓的幸福感是主觀感受,是衡量幸福城市的重要指標,但並不能涵蓋經濟發展、物質財富等客觀要素,因而建設幸福城市也不能簡單以幸福感為唯一指標。三是幸福城市與小康社會的關係。建設小康社會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深化、不斷提升的過程,幸福城市是小康社會建設的新內涵,是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更高的追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是創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過程,最終要達到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親民感性和科學理性有機結合、幸福指數和發展指數同步提升的境界。

什麼樣的城市才是幸福城市?我想,幸福城市應該是以實現人的幸福追求為終極目標的城市發展問題,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物質層面,包括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收入提高、保障健全、安居樂業等;二是精神層面,包括文化生活、精神滿足、人的全面發展等;三是環境層面,包括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生產環境、生活環境等。某種程度上來講,建設幸福城市是以人為本理念的深化和體現,説到底就是明確城市主體是誰、城市發展是為了誰。現在有一些城市,設計得很漂亮,但只有從空中俯視才能看出來;還有一些城市馬路修得很寬,但公交體系不完善,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甚至有的城市為城市管理者而建,貪大求洋,脱離地方實際。城市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不是一個概念,企業主要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城市不僅要追求財富的最大化,還要追求幸福的最大化。

這幾年,我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民生有不同的描述,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幸福”的內容。像“六個好”:人人有個好工作、家家有個好住所、處處有個好環境、時時有個好心情、年年有個好收成、一生有個好身體;像“八個一點”:崗位更多一點、學費更低一點、看病更省一點、住房更舒適一點、物價更穩一點、空氣更淨一點、事故更少一點、治安更好一點等。建設“幸福”,就是用一種新的理念、新的視角、新的胸懷、新的境界,去實現人民追求幸福的終極目標。

(二)為什麼要建設“幸福”

有人説,是欠發達地區、資源枯竭城市,基礎條件差,現在提出建設“幸福”,是不是超前了?其實並不超前,而是到了不得不提的時候了。

首先,建設“幸福”,是黨執政理念的根本要求。

黨的執政理念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讓人民幸福。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而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人的幸福。“xxxx”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滿足和實現,就是人民幸福的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公”就是指公民,執政就是要為“民”謀利。公民的利益得到了滿足,也就實現了幸福。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科學發展理念指導下的城市建設,就是要滿足人的幸福追求,提高人的幸福感,建設幸福城市。

其次,建設“幸福”,是人民羣眾的現實要求。

滿足人民羣眾對文化小康的要求。改革開放30年,我們主要解決了物質小康問題,現在全國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人們更加渴望精神上的幸福,到了更加重視解決文化小康、精神小康的時候了。很多人在工作之餘,追求休閒放鬆,享受精神愉悦。這幾年台兒莊古城的紅火、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種轉變。

滿足人民羣眾對主動維權的要求。在經濟社會轉型期,需要化解的社會矛盾比較多。過去政府主要是充當“滅火員”,哪裏出現火情就到哪裏滅火,疲於應付,維穩的壓力和成本很高,羣眾利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現在我們提出建設“幸福”,就是要讓各級政府從羣眾合理訴求出發,主動化解矛盾,維護羣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增強羣眾幸福感,這也是從被動維穩向主動維權轉變的現實選擇。

滿足人民羣眾對富民強市的要求。只有發展才能富民,只有以富民為目標的發展才有意義。一味追求gdp增長,而老百姓的收入不能增加,強市而不富民,不能算是科學發展,羣眾也不會感到幸福。我們提出建設“幸福”,從過去重視強市,轉到更加重視富民,是發展目的的迴歸。過去我們設置的發展指標,都是經濟發展等客觀指標,接下來要設置更多反映幸福程度的主觀指標,衡量發展的成效。

第三,建設“幸福”,是城市轉型的終極目標。

城市轉型是建設“幸福”的基礎,“幸福”是城市轉型的更高要求和努力方向。圍繞城市轉型,我們提出打好“三大戰役”。第一大戰役,發展煤化工,解決“錢從哪裏來”的問題;第二大戰役,發展文化旅遊,解決“人往哪裏去”的問題;第三大戰役,加快城市建設,解決“民生怎麼保”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人民更幸福。現在到了重點打第三大戰役的時候了,越來越觸及到民生改善、生活環境等與人的全面發展相關的深層次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提升工作理念,不斷豐富工作內涵,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標準。如果不按照“幸福”的要求來做,就棚改搞棚改、就城市建設抓城市建設,羣眾的幸福感就很難有較大提升,城市轉型就會留下很多遺憾。

總之,無論從黨執政理念的根本要求、從人民羣眾的現實要求來看,還是從城市轉型的終極目標來看,都到了該提建設“幸福”的時候了。現在我們如果不啟動“幸福”建設,就將錯過歷史性的機遇,愧對的百姓。

(三)怎樣建設“幸福”

一要不斷提升理念。理念問題,實質上也是胸懷問題、境界問題、覺悟問題和對人民羣眾的感情問題。決策者和領導者的理念,對一座城市的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我們對“幸福”的關注,其實就是對城市過去發展的深刻反思和對未來發展的理念提升。

第一,在改善民生方面要進一步提升理念。我們發展煤化工,解決“錢從哪裏來”的問題,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質基礎。要更好地改善民生,還要從羣眾最關心的問題出發,尤其是困難羣眾最突出的問題入手,解決好民生“短板”。像棚户區改造,棚户區面積546萬平方米,佔全省的一半以上,加上舊城改造,拆遷量達到1100萬平方米,需要建設3000萬平方米,是當前最大的民生“短板”。一些城市實施棚户區改造,只是簡單地把舊房變新房,這本身也是改善了民生。但棚户區居民收入並沒有增加,生活水平並沒有明顯提高。雖然解決了“住進去”的問題,卻帶來“住不起”的問題,甚至出現有的人不捨得用家裏的抽水馬桶,下樓去公共廁所的情況。按照建設“幸福”的要求,棚改的理念就要進一步提升,不僅要把實施棚户區改造和促進羣眾就業聯繫在一起,還要把“舊區”變“新區”、“城市建設”變“城市經濟”。在棚户區改造中,植入“市”的種子,建設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商業街區、鄰里中心、交易市場、文化創意園區等,不僅讓老百姓能“住進去”,還能增加就業,解決“住得起”的問題,這樣棚户區的老百姓才會感到真正的幸福。

第二,在城鄉統籌方面要進一步提升理念。現階段的社會差距,主要體現為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差距。的區域差距不大,主要是城鄉差距。沒有農民的幸福,就沒有“幸福”,必須從更高層次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我們要在繼續大力推進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做好兩件事:一件事是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是自然經濟,農民以農業生產為本。新農村建設並不是單純地建新樓房,把農民“搬上樓”、“圈起來”,必須堅持以農為本,與農業生產方式、農民生活特點結合起來。一些地方把農民的住所安排在離土地很遠的地方,增加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成本,這既不是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更不能增強農民的幸福感。另一件事是推進小城鎮建設。富裕農民的根本途徑是減少農民,但是讓農民全部進城是不現實的,統籌城鄉的節點就是小城鎮。沒有二、三產業的發展,小城鎮建設就沒有動力。這就要求我們,一要通過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更多的合作社,創辦更多的企業,帶動農村二、三產業發展,讓農民在小城鎮有工作、有收入;二要規劃好、建設好小城鎮的基礎配套和公共設施,讓農民像城裏人一樣幸福地生活,像城裏人一樣有尊嚴。

第三,在打造城市家園方面要進一步提升理念。城市是市民的家園,我們提出建設“幸福”,就是讓人在城市的主體地位得到迴歸。在城市發展中,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文明,讓市民生活得更幸福。是組團式城市,同城化是幾代老百姓的夢想。我們要通過發展brt,讓80%以上的無車族享受到更多的的公共交通資源,在實現同城化的同時享受公平。現在有人説brt很“牛”,其實是老百姓“牛”了。同時要把brt上升為一種城市精神、城市規範,市民的素質提高了,城市家園認同感形成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就會大大增強。又比如長期忽視的城市配套問題,像幼兒園、中國小合理佈局、社區醫院、廉租房公租房配套、文化設施、公共設施、城市功能等,都需要從建設幸福城市家園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進一步從調整完善規劃佈局、加大投入力度、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上來提升。郵政公司的老總看了我們的棚户區改造後説,的郵政設施是全國功能最完善的。這也就意味着,從郵政這個角度來看,的老百姓是全國最幸福城市之一。又如生態環境,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完成節能減排目標,要把“綠色發展”理念更自覺地融入到城市轉型中,讓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讓每條河流都有魚兒生長,讓城裏的孩子經常看到星星和月亮。

第四,在增強城市活力方面要進一步提升理念。一座城市的活力不僅來自於悠久的歷史文化、高水平的城市建設,還要有充滿活力的經濟、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這樣市民才會有信心、有希望,感受到幸福。我們建設台兒莊古城,最初是為了通過發展文化旅遊業促進就業富民。按照這個理念,把古城建設成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但我們不能只滿足於此,而要把它建成休閒度假勝地,引入了豐富的業態,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現在我們從建設“幸福”的高度來定位,把古城打造成為文化創意之城。在古城內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孵化器,在古城周邊建設10平方公里的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實現人口聚集向人才聚集轉變、產業規模向產業升級轉變。如果古城能聚集1萬名文化創意人才,加上10萬名文化產業人才,這個城市遠比100萬人口的城市有活力。

二要加強能力建設。理念的提升,必然對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建設“幸福”,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主要是提高謀劃力和執行力。提高謀劃力,就是要胸懷全局,有戰略思維。對自己所處的具體形勢、羣眾的幸福需求有深入的把握,既要謀一時,更要謀長遠;既要謀發展,更要謀幸福。提高執行力,就是要找到過河的“橋”和“船”,破解“幸福”建設中的難題。

像城市建設。如何處理好市民、市場和市長這“三市”之間的關係?城市是為市民而建的,市民是這個城市的主人;市場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動力,沒有市場主體進來,城市發展就沒有動力;“市長”,是廣義上的概念,指的是政府,是城市發展的決策者和領帶者。處理好這三者的關係,需要有三個能力:第一,要有控制力。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講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像的新老城區距離較遠,城市經濟會在市場趨利作用推動下沿光明大道發展,但這種“線性”城市形態不經濟、不科學、不合理。我們要按照功能分區進行控建,建立綠色屏障讓產業要素“塊狀”集聚,形成組團式發展的科學格局。第二,要有協調力。市場有市場的逐利性,市民有市民的功利性,這時候政府應該怎麼辦?像垃圾處理場,任何一個地方的市民都希望建在其他地方,但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們要對城市發展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協調好市場、市民之間的關係。第三,要有引導力。作為一個領導者、決策者,不僅要跟上時代步伐,還要引領發展,引領企業和羣眾的思想觀念。像台兒莊古城的周邊有一塊地,最初企業想建房地產,針對本地銷售搞成歐式別墅,與古城風貌嚴重不協調。由於古城要定位休閒會議度假勝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我們提出會展功能會更有前景,新中式風格更受京滬等地高端文化創意人才的青睞。他們接受了我們的建議,最終規劃建設成一座新中式的五星級國際會議度假酒店及配套產權酒店,與古城的風格相得益彰。通過這個項目,企業獲得了更好的收益,地方的就業也增加了1200人,同時增強了古城的休閒度假功能。

人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如何提高能力?就是要加強學習、調研和思考。特別是新的形勢下,要善於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像今年6月中下旬京滬高鐵將通車,對沿線城市來説,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高鐵能夠形成“吸管效應”,沿線城市哪裏的功能更完善、環境更好、競爭力更強,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就流向那裏。像國家對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導致很大一部分資本要尋找新出路,商業地產和文化旅遊地產是他們的首選,等等。面對這些新情況我們怎麼辦?必須要進行認真研究,化挑戰為機遇,提高建設“幸福”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完善制度保障。一個人幹成事是偶然,一羣人幹成事就不是偶然;幹成一件事是偶然,幹成一大批事就不是偶然;一時幹成事是偶然,長期幹成事就不是偶然。靠的就是制度。建設“幸福”必須有體制機制保障,否則就是一句空話。第一,要通過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推動“幸福”建設。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為衡量各級幹部工作成效的“政績尺”,讓黨員幹部在造福人民的行動中體現先進性。第二,要圍繞“幸福”建體系。認真研究用哪些指標來衡量“幸福”,各個指標之間是什麼關係,讓幸福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同時,運用這些指標,查找薄弱環節,確定工作努力的方向。第三,要圍繞“幸福”抓落實。要繼續完善抓落實的“三項制度”,加強對指標的考核,嚴格獎懲,把建設“幸福”的措施落到實處。

總之,要把“幸福”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貫穿到我們的各項工作中去,找清工作理念和“幸福”的理念還有多少差距,工作內涵與“幸福”的內涵還有多少差距,工作標準和“幸福”的要求還有多少差距,從而不斷改進我們的工作,讓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