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孝道的演講稿

百善孝為先,懂得感恩自己的父母的人才陪稱之為人,那些連父母都不管不顧的,只配叫畜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感恩孝道的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喲。

感恩孝道的演講稿

感恩孝道的演講稿篇一

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我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在全國人民喜慶召開的同時,中華五十六個民族14億同胞們衷心擁護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誕生,在全國慶祝的日子裏,街道工委站前社區又召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孝道學會感恩》的市民講堂活動,我很高興能夠走上這個講台。作為一名老黨員,我為黨領導下的中華民族的富強而驕傲,為縣委領導下的xx人民的生活變化而自豪。退休多年了,我的心始終保持和黨中央一致,天天看新聞關心國家大事、召開時我組織樓院黨員樓一起看大會實況,寫心得、出牆報,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我平時哪,在義務管理鐵路家屬樓院,在家裏享受着兒女們的孝敬呵護,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倍感幸福。在這樣的活動中,我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幸福生活吧,希望能夠對您的家庭教育有點啟發。

我今年83歲了,從事教育工作40多年,有2子4女6個孩子,達到法定婚齡後孩子們均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六個家庭,夫妻相敬如賓,尊老愛幼,事業有成,子女成才,令同齡人,左鄰右舍羨慕不已,讚不絕口。

一、孝敬老人是武氏家族的傳統美德。家和萬事興是武氏家族永恆的生活主題。

身正為範、德正為師,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教育子女是責無旁貸的義務,千字文中説的好,“提起家教,至關重要,父母言行,子女仿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父母的身教勝於言教。家裏只有我一個人工作,老伴沒文化,在家裏做家務,家中8口人,生活雖困難,但由於老伴理家井然有序,孩子們學習成績優秀,相互從不打仗,給我生活、工作、帶來極大樂趣。就是這樣,我和老伴從不間段孝敬我的父母和岳父岳母,孩子們孝德時候就懂得只要家裏有一點好吃的,爸爸媽媽一定是先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嚐嚐。當他們懂事時起,我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做事,當他們上學時起,我輔導他們如何學習;當他們從事工作時起,我向他們傳授幹好工作的經驗,樹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求他們在家裏要做到“父母命需順從、父母責須敬聽”,在外邊要做到“長者先,幼者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父母的言傳身教,未付諸東流。四個女兒,倆個女兒從事教師工作,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稱號。另倆個女兒,在糧食系統從事糧食關係管理和財會工作。糧食系統體制改制後,倆個女兒下崗後,憑藉她們的聰明才智,多家企業聘請她們,然女兒們為照顧體弱多病的母親,放棄高薪回家照顧母親。大兒子參軍復員後分配到民政局工作,由從事總務,出納,會計,到副局長,現已退長。二兒子當兵後考入大連步校,畢業後回到部隊由排長,提升到副連長、連長、營教導員、中校營長後轉業,轉業後分配到牡丹江市人壽保險公司,提升到經理,現已退長。儘管子女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工作拿得起放的下,尤其是倆個兒子進入領導崗位後,對父母更加關心照顧。我的孩子優秀,他們的配偶更優秀,四個女婿,三個在鐵路上班,倆個任中層領導職位。倆個兒媳都是教師,大兒媳改行從事律師工作。雙胞胎孫子孫女,同年,孫子考入中央財經大學,孫女考入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後都留京工作,二兒子的女兒考入大連理工大學畢業留在大連工作。我們家庭成員道德修養,知識結構決定着必然是個和睦幸福的家庭。在這個家庭裏,如果不是相貌有別外,鄰居看不出兒子、女婿、女兒、兒媳間有何區別。為使我們老倆口晚年安居樂業,大兒子20xx年前就給我購買了樓房,裝修好後,又購置了家電、傢俱、牀上用品和廚具。我結婚時,都沒有享受的待遇補回來了。每逢年過節,過生日,孩子們提前備好禮品,送錢的,送物的,請吃的你爭我奪,感動的我心花怒放。老伴生病10多年,癱瘓到牀上三年有餘,常言道,病長無孝子,但我家的孩子們可不一樣,他們不但爭先恐後倒便盆,洗臉,洗髮,洗腳,擦身,剪指甲。而且,吃,穿,用應有盡有,吃遍山珍海味,花錢時搶着花,幹活時搶着幹。我老伴臨終前,奄奄一息時説,孩子們對我太好了,我沒活夠。老伴辦完喪事後,孩子們爭着拿錢,有的家因為花錢發生口角,而我家兒女爭着拿錢,爭得面紅耳赤,最後大兒媳決定,因其工作忙,照顧老人相對姐妹們要少些,全部費用均由她承擔,二兒媳堅決不同意,爭執不下最後還是我當“判官”讓二兒媳拿四分之一。倆個兒媳的做法,感動了全家人,女婿們流下了眼淚。老伴病故後,兒女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大兒子家裏洗澡設施齊全,他放棄方便條件,每週陪我去洗澡,搓澡、剪指甲,生病時車接車送去醫院,還用方便餐盒裝了洗好的各種水果,陪伴在牀前。孫子在北京安家後,第一年春節,兒媳們就領着我到北京孫子家過的春節,感受首都節日與縣城的不同。兒女們怕我寂寞和孤獨,擔心我到各家用餐不便,將家裏好吃的食物拿到我家做好大家吃,使我很快擺脱思念老伴心情。為使我晚年健康、長壽、快樂,照顧方便,孩子們提出讓我找個伴兒,在兒女們的勸説安排下,我找了個伴兒,二女婿給刷的屋子,大兒媳給買的新電視、牀單、枕套、大紅花緞面雙人被,80多歲了,又接回家來個伴兒,往日温馨,祥和,幸福的家庭又得以恢復。

感恩孝道的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學校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崇尚孝道,懂得感恩”,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示。

百善孝為先,要學會做人、學做好人,首先就應該崇孝道,有孝心。

孝,即敬愛父母,為父母着想,理解父母的艱辛,報恩父母的關愛。

少年時不好好讀書,在校貪玩、違紀,此為不孝之一。

青年時不好好做事,不知勤勞、上進,甚至連吃穿都還依賴父母,此為不孝之二。 中年時父母已老,常有三病兩痛在身,你卻不聞不問,此為不孝之三。

言語放肆,不顧父母感受,甚或頂撞父母,此為不孝之四。

行為放蕩,在外惹事生非,有傷父母心靈,甚至讓別人戳父母的脊樑,此為不孝之五。 不顧家庭經濟狀況,亂花父母錢財;甚或與人攀比,向父母索要錢物,此為不孝之六。 自己有過,父母教之,依然不改,此為不孝之七。

違法犯罪,使父母傷心,丟父母顏面,此為不孝之八。

總之,在現代社會裏,雖愚孝不可取,但孝道必須崇。不守孝道之人不宜與之交往,在單位、在集體,這種人不宜重用與提拔,因為透過孝道即知人性。

孝是一種品質,孝是一種善行,行孝與感恩是相通的,知道行孝,就懂得感恩,不但感恩父母,而且感恩所有關愛你的人,感恩老師,感恩親友,感恩社會。

用心行孝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一種優秀品質,道德元素中,“孝”是最基本的元素。我曾經告誡我的兒子,希望他不要與不孝的人交往,更不得成為朋友,因為對父母都不孝的人品質肯定是有問題的,連父母都不孝的人能靠得住嗎?

同學們,也許你以前在孝敬父母方面做得還不夠,或者做得並不好。同學們,好好想想吧,我們的父母容易嗎?每個月月假回到家裏的時候,你是否發現,原本漂亮的母親又蒼老了許多,爸爸的白髮又增添了不少。可是,我們有的同學甚至從來就沒有正眼看過自己的父母,更談不上去關心體貼父母了,只知道一開口就要錢。試想一想,父母容易嗎?家裏房屋建設,人情交往,一家人的吃穿,供你上學,還要贍養你的祖父母,他們有多難,難道你就真的不懂嗎?那些曾經不太孝敬父母的孩子,你們該好好地想一想呀!

同學們,行孝並不是一件難事,在你讀書階段,你只要能做到“聽話一點,勤快一點,體貼一點,讀書認真一點”,這就是孝。

最後,我衷心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崇尚孝道,懂得感恩”的好兒女,並祝大家健康、幸福、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感恩孝道的演講稿篇三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是一個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多元文化體系。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傳統美德,是政治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的基本元素,是當今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支柱和中堅力量。

孝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範,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

如周代將孝道作為人的基本品德,當時提出的“三德” “三行”,成為社會道德教化的核心內容;春秋時期強化禮教,《左傳》中有“六順”: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戰國時期,孔子繼承了商周的倫理思想,創建了獨特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體系,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為理論基礎,提出仁、義、禮、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繼承儒家傳統思想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道德規範。綜上可見,孝道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與核心價值觀。

“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

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又是和諧文化.中國特色文化,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發展這份優良傳統,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範。

孝道文化,社會文明的力量。孝,狹義上説就是善事父母;廣義上説,就是孔子説的“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感恩,狹義上説就是感激父母,廣義上説,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會,感激祖國,感激所有幫過自己的人。孝與感恩是以孝敬父母為基礎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與基礎,是人內在的品質,感恩是孝的體現,是人外在的品行。孝與感恩是思想,是態度,是文化,是行為,是素養,是文明。

幾千年前,孔子曾寫出一部被譽為“使人高尚和聖潔”、“傳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經》,千百年來被視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其推崇備至,產生了人類文明的偉大力量,成為獨特的中國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內涵可以從如下五方面來理解:

敬養父母。這是對雙親而言。敬養父母是人類的天性。孔子認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説,父母培養教育子女,子女奉養父母,這是人類一種天性。又説:“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種表現,只有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稱得上是能侍奉雙親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體現了人的孝親的聖潔本性。

毛主席在戰爭年代,曾提出忠孝問題,他説我們提倡忠孝不是忠於某一個人,孝於某一個人,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獨親其親”、“老吾老”的傳統美德,熔鍊、提升為革命傳統美德。在這種思想道德觀念指導下,許多革命烈士通過盡“忠”去實現盡“孝”,積極投身革命,解放全中華的父老雙親,使其從根本上改善政治、經濟地位,實踐了“最大的孝”,體現了最大的忠。新中國成立以後,進一步繼承發揚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憲法中不僅將贍養父母列為兒女的義務,而且在公共福利事業中,建立、發展、壯大了社會主義的敬老事業,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會道德環境。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將孝道文化精神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緊密結合起來,以報效祖國和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這是,廣大青少年應具備的廣義的“孝與感恩”的崇高品德,是傳統美德現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傳承孝道文化。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自古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經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倫理規範與道德責任,是做人的修養與覺悟。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時俱進地開展感恩教育是對孝道文化最好的繼承。

感恩是人類社會最樸實的情感表達,是社會道德和社會和諧的基本要求。提倡誦讀《論語》、《孝經》、《禮記》、《弟子規》等傳統經典,使人們特別是未成年人從傳統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養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

最後,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傳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國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

謝謝!